很温情的民国故事,里面有搞笑有泪水,想不到七年前有这么一部好看的电视剧。。。
只是开头前几集老是插入一些以前的回忆,让我看的难免心痒难耐,kc在这里的角色性格不及马国明出彩,这部剧以中国武术与一些药房为故事背景看的我很是喜欢,就喜欢这种民国风,有书卷气的东东,就是关于药的故事太少了,能在多一点就好,超喜欢明韵cp,对马国明的记忆老停留在《古灵精探》的成sir。
唐诗咏演的角色看的我是泪牛满面,呜呼哀哉,已有三百年没在港剧里找到释放情感的泪腺了,虽近几年也看港剧,不过到也没到如斯地步,没想到这次暑假竟然借着这么个契机将我体内的山洪情感连哭带笑一并迸发出来,委实厉害~~虽然TVB拍民国戏的棚,取景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地方,看的我都熟悉了,但每次看TVB的民国戏我都觉得很亲切,就像在盛夏看到西洋老窗户的彩色玻璃一样,圣洁有温馨,有味道,期待TVB多拍些有情怀的民国戏。。。
意外的,很不错,原本只是因为NAT看的,她在里面很好,终于比起以前的角色要出彩了。
马国明和以前很不一样,眼前一亮。
虽然像是武侠版的家好月圆,但是感觉要好很多。
不错,很意外的惊喜。
有一种人,也许并不完美,但他的出现,足以让我泥足深陷。
我不能给这一类人划一个明确的界限,只是在见到他的一瞬间就知道,我又开始了……KC绝对是这个行列中的一员。
衡量的标准是,一旦有KC的剧集必看,即使他坏得不可一世,我仍然毫无保留地原谅他,此谓之为“中毒”。
相信中KC毒的人不在少数,TVB将这个亲生子捧上云霄,他在云端风云着,无论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屏幕前的他已足够让我们为之倾心。
最初看《铁马寻桥》仍是为了KC,没想到TVB此次重拳出击,将元秋都请来了,捧的居然是马国明?!
其实,我很早就开始留意马国明了,有些瑟瑟的老实相,又有些隐隐的机灵相,尽管至今仍未中此人之毒,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暧昧。
我一直认为花花酷似马国明,虽然花花贵为我的闺蜜,我还是必须很公正地评价两人——镜头回放一:此处取景为最后一集,在白鹤先师宝诞上,荣德依然不离不弃,靠着自己肮脏的手段威胁着徐会长和排长等人,芳芳掀桌以明志,阿棠紧随其后,一番犀利的言辞震撼人心。
在此之前,阿章为了救阿雁,几乎沦为和徐会长等人一般,受荣德威逼;此时,阿棠挺身而出,为大局,为公义,义无反顾。
阿章回家前,阿棠一直扮演着大哥的角色,在这个不幸的家庭中,他需要面对更多的艰辛,背负更多的责任。
于是这位平时乐观开朗的老二比别人更成熟,更懂得绝境逢生。
上述镜头中,这位原本并不年轻却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男人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男人味。
我不禁感叹,花花呀,我原谅你长得没有马国明帅,你若要有他那么Man,我估计都爱上你了!
我垂涎着马小帅的男人味,陶醉ing……镜头回放二:欧阳慧兰患盲肠炎,需要开刀做手术。
她死活不肯,最终吐露了那个关于生死的秘密,她担心就此与她的儿女们生死相隔。
在儿女们的关爱下,幸福的故事终于继续了下去。
我始终认为该片有些《星星知我心》的影子,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产业飞速发展,除了画面质量,道具服装等硬件设施以外,人类抗压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看《星》时,年龄尚幼,坦白说,除了几个模糊的画面,我只记得无尽的泪水了。
《铁马寻桥》也没少赚我的泪水,源自思考之后,我得出以下结论:《铁》有催人泪下的资本,同时,它还宣扬了一种逆境生存的价值观。
顾家人屡次被逼上绝路,却凭着坚韧的毅力,各人之间团结互爱的精神,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纲领,带领着电视机前的我们走上一条积极向上的成功之路。
TVB一向宣扬健康正面的理念,前段时间陈志云等人涉贪一事一不小心为TVB蒙上了一层阴霾,不过,对于如我这般总是站在围城外看热闹之人,又有何相关呢?
看罢《铁马寻桥》,总算是为今年的TVB剧中添加了一丝惊喜,立马推荐给老妈分享。
说句题外话,为了怀念那张熟悉的面孔,开始观赏《搜下留情》,看至10集,有种骑虎难下之感,是否继续,纠结呀
汝棠(马国明饰):由于大哥幼年被拐,家中父亲失踪,家里只靠母亲一人养家维持生计,而棠实际上成为家中的长兄,甚至充当父亲的角色。
甚至于到后来大哥回到家也是如此。
棠幼年因为经历过家中的巨变,小小年纪就立志要争当拳王,一完家里是愿望,甚至于从中找出谋害的凶手罪证。
可惜由于练功过度,在18岁夺得广东省拳王之后,就因为哮喘而放弃,并以为人行医和开馆收徒为生。
可惜他是有人学拳也教,想学没钱也收,甚至为病人,也是不但医治也送药。
是以医馆经济状况也越来越每日余下。
为此那贪财自私的舅舅不但常有训斥,更甚至经常说明要关掉医馆,另谋出路。
在这样的状况下,棠不但照顾弟妹,经营医馆,还经常要遭受对头人钧的不时挑衅。
而这这样的情况下,棠还是经常以嬉笑怒骂,略似无赖的行径来面对这一切,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是弟妹的少不更事,死对头的无故挑衅,还是因为无法收回货款而遭人砸场子的情况下,他都是一嬉笑对之。
或许人后,只能是多少泪水往心里流,只因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在面对胜似妹妹的雁遭逢厄运后,他所做的一切一开始,或许很多人都不明白,连我们作为看客的局外人也不明白,但是在终于将妹妹“逼”出来面对众人,勇敢面对的情况后,我们才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此时他也忍不住留出男儿泪。
相信当时很多看客都很感动。
当然,中间他与芷的一段情也很感人,事实上,扮演芷的李韵诗,之前演过的角色不少,但是总是感觉不是很入戏,但是这一次,感觉上好了很多。
虽然TVB还是落入俗套,用的是父母上一代之间的恩怨情仇纠葛下男女之间的爱情。
但是两个人的感觉很好,虽然棠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吊儿郎当,貌似不正经,但是在芷与家里发生矛盾时,他的默默支持与理解,应给芷很多的支持。
虽然在一开始也有些强迫似的想让芷同意接受芷的父亲是陷害顾家罪魁祸首这一事实,但是后来也站在芷的立场考虑过,也就放弃。
在后来芷发现了真相后,意欲自尽也是棠把她救出,在知道情况后也是装做不知,让芷更加容易面对一切,当中的体贴与爱护,也是导致芷后来全力支持棠的根本吧。
而两人也在风雨过后感情更加坚固并携手共度。
应该说是有比较完美的结局。
最后,关于棠面对大哥的归来,更是对这个失踪多年的兄长付出了很多,完全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虽然在我看来,这个大哥除了后来在大家的支持下当了回拳王之外,基本上没什么个人贡献,反而给家里带来了不少麻烦。
小结:之前马国明演的戏不少,一开始没有多大注意,一开始已经忘记是那部戏,总体感觉高高大大,也就有些木的感觉,只是到《律证2》,虽然一开始里面没有喜欢的峰少,不打算看,但后来无意间一看,却也发现马的演技进步不少,虽然是流氓律师,但却是行正义之举,可以说是《律证2》里面最欣赏的演员了,再到近期的《少年4大名捕》的铁手,将他鲁莽忠勇也表现得很好。
当然,最出彩的应该是这部《铁》,无论演技还是眼神,与其他人的对手戏都很到位。
应雁鸣(唐咏诗饰):应该说这是一有稍微带悲剧色彩角色的人,前几天看到不是TVB 的爱好者说,这一角色和《家好月圆》的月一角色很像,的确,很多的相同点,只是雁更加懂事,更加可怜些罢了。
作为从小在顾家的养女,虽然,从与其他人的相处看来,大家真的是当她是一家人,只是作为很小就遭人遗弃,并深有印象的雁,应该从小就懂得要懂事听话,不去争,不要求,而是多做,少说话。
应该说雁还是虽然不幸还是幸运的,遇到这么一家人,相处得都很好,直到大哥的出现,对于雁来说,真的说祸福同在。
一方面,章的经历让雁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这一是从一开始,除了棠与母亲,雁是对章最好的一个人 ,或者更是章在顾家最谈得来的人,或许同病相怜加上,有些少女的情怀吧,雁慢慢对章芳心暗许。
而章或许只是当雁是妹妹罢了,然而直到冰的出现,或许,上海小姐的特有妩媚加上有意诱惑,章很快就当冰是非卿不娶的那个人。
而雁由于之前的不幸,我个人觉得,她的不幸或多或少有章的缘故,虽然一开始我觉得为什么她不让其他人陪同,或许惨剧就不会出现。
呵呵,实际上编剧就是这样编的,但或许也就是这个人物的性格造成的,考虑别人多过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雁不想带给别人麻烦,又是为了章的心愿而一个人独往,也终将酿成悲剧。
这或许也就是冰出现后,雁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争取的原因之一,毕竟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很多女子都是以死了解的。
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该负最大责任的是犯罪的那个人。
但是在那样的时代下,我们很难要求女子有这样的想法。
或许编剧也觉得雁太过可怜,也就让我们看到冰冰后来的原形毕露,而后来雁也与章在一起,可是在我看来,章对雁,应该是同情多过爱,或许由怜生爱也未为不可。
只是编剧也有些太为夸张,作为一弱女子,在饿了那么多天,并且滴水未知,阳光的照射下,竟然还能存活,不能说这个奇迹太过不现实。
不过,自然,若是雁到最后还是死去的话,那么这个女子的一生也就太过悲惨了。
作为看客的我,还是希望团园的结局。
小结:唐咏诗,之前也是经常出现在TVB剧中,也是近几年TVB的所谓小花之一,但是印象中没有什么出彩的角色,大都是演一些,邻家小妹妹的小配角,或乖巧,或刁蛮任性,如《法证先锋》中。
这部剧应该是她算是当主要配角,或者说第二/三女主角的地位,的确发挥得不错,作为养女时候的隐忍懂事,息事宁人,到后来的想爱不敢爱,都演绎得比较到位。
或许之后会拿个女飞跃之类的奖,但是还是要再磨练演技。
第一,整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故事,上下九欧阳彪武馆女婿顾坚诚(郑嘉颖)在火车上救下一个京城流落来的前清武状元荣德(林嘉华),对此人并不了解的这个武馆一家人开始了引狼入室,接下来这个武状元因为自卑心与无法消除的与正常人心理的隔阂,成为接下来所有事情的起因,他杀死武馆老头与小婆,在流花公园杀死顾坚诚,坚诚老婆欧阳蕙兰(杨怡/元秋)忍辱偷生带大了几个孩子和遗腹子(老大被人贩子拐走),找回大儿子郑嘉颖,此刻的二儿子马国明做了拳王之后得了哮喘于是做了乜都晓教头,支撑整个家,带领全家人抵抗荣德极其好斗儿子的欺负,但与荣家俩女儿发生了感情牵扯;说到这里,不得不停下来说说李诗韵真的很漂亮。
当然,最后大家一起揭发了当年两代三命的命案,荣德为了隐瞒,害惨争拳王的儿子,把老婆阿珠(惠英红)送进精神病院,最终与警察局长一起惨淡收场。
——这个上下九来的外地人,害惨了这家武馆二十年。
第二,演员可以说非常精彩。
马同学的大哥本色开始展现,或许以后会像《富贵门》里跟着罗嘉良那样混一样迟早混成剧中的永远支撑家庭的大哥;李诗韵发挥的很好,因为这个角色与其长相很配;林嘉华的反角不过不失,郑嘉颖纯属“二打六”,杨思琦角色没发挥好,因为编剧忘了这回事了。
第三,看下去,一直看下去,还真停不住。
三年前就打算要煲这部剧,准确来说已经看了一集,因为剧情过分沉重,诸多因素拖拉几年了(《巨轮》也是,19年就开始看,去年暑期才全部看完,都是良心好剧,感慨颇多,受益良多应及早煲完🐒)《铁马寻桥》是典型的TVB剧集篇幅,25集,刚刚好,能把故事讲得完整且紧凑👍整部剧以亲情为主线,找回失散多年的大儿子,找回失踪多年的丈夫以及埋了一条深层的线,即报仇,让荣德这个罪大恶极的畜生伏法!
故事推进的过程中还埋了少许“仇深似海却彼此吸引”的感情线,汝棠和芷晴,汝仁和芷悠,篇幅不多,确如点睛之笔,在整个故事里显得戏剧感十足。
荣芷晴三观很正,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单纯善良的如同angle,生长在一个那样的家庭,并不是原罪,良心的谴责与道德的准则把她压得透不过气,选择自杀的那场戏,很好的展现了人物的特性,人物的选择是与《大时代》悲剧酿成的根本不同,《大时代》的四个儿子是愚孝,特别是大佬蟹,方家灭门是他一力促成,本剧中荣德是丁蟹+丁孝蟹,蛮力+武力值+脑子,荣万钧不过只是丁益蟹,为虎作伥,阴鸷凶狠,没有过分强的目的性,当一个恶势力家族不都是罔顾法纪,丧尽天良的人物,便不会酿成悲剧,芷晴和她妈妈在有意和无意中帮了顾家,是故事的转折点也是高光点。
感情线方面,大哥,阿雁,冰冰的部分真的好《家好月圆》🤣,当年还磕过阿卡和嘉美,如今,却是如何也磕不上汝章和冰冰了这条线,意义不大,冰冰这个人物是比较单薄的坏,如同只是在走过场,结局和阿雁也没有到非在一起的地步,单纯兄妹之情不可以吗?
每次阿雁出事都是大哥在,之前发生了不少的事,双方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但是他们之间欠缺了火花,相反,和冰冰的黄包车定情戏很有火花,是符合人物逻辑的,编剧在大哥的线里写的不够,不只是感情线,大哥整个人物比起棠哥仔都很单薄。
汝棠和芷晴是娓娓道来,由头贯穿到尾,平实的像一对小夫妻,两个都是很善良很顾家的人,要说到印象深刻,大概就是芷晴自杀,汝章飞身救美的戏以及读那封信的时候,是一个高潮。
蒋志光老师的角色蛮好的,帽子+黑长衫,宗师范儿十足,梁湛解释何谓“铁马寻桥”那段升华了整个故事。
饰演他太太的汤盈盈,点亮了后期的剧情线哈哈哈,真带劲儿,荣德这个老不死的就欠骂😌
评分:(剧情4➕演技4➕幕后5➕观后感4)/4=4.25很不错的一部剧,把中国传统家庭观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是惨开头,但是也很好的给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部剧有一点区别于其他所有我看过的剧,就是顾家由始至终敌人都是荣德,顾家受的所有的苦,也都是因为荣德。
荣德这个人,半生的精力投入科考,奋斗大半辈子终于看到了成果,可好景不长,大清很快就亡了,但荣德的抱负还没完,他也不敢相信自己打造了半生的事业在他眼前土崩瓦解。
因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不甘;因为不甘,所以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酿成大祸,走火入魔,最终毁了别人一个家。
上天对荣德还是公平的,他毁了别人家,可最后也亲手毁了自己的家。
他可怜吗,我觉得他不配可怜,但他的人生是可悲的。
做过多少恶心的勾当,毁了多少个人的一生…但我同时也在想,顾爸爸可怜吗,挺可怜的吧,但我觉得是自找的,善良过了头就是蠢。
农夫与蛇,有的人就是无论你对他多好他都不会知道,他都不会感受到。
回到剧评,演技全员都十分好,除了向左,典型的带资进组。
感觉就像在这样一部本该如义海豪情一样神仙打架的场合混进了一个谭*俊,整部剧的档次一下就降低了不少。
演戏靠吼,台词功底奇差无比,观众前面看的津津有味,如同身临其境,看到他就吓一跳,马上回来现实。
然后杨怡,名品演技,哭戏感染力极强,演技极强。
一句同样的台词念三遍,层次分明,语气情绪层层递进,谁看了不说一句杨怡牛逼。
找孩子那一段也是,失去孩子的母亲之痛牵扯着每一位观众,观众也都感同身受,感受着她的痛。
元秋演技也很好,在她身上我经常看到杨怡的影子,经常暗自感慨原来这就是欧阳惠兰老了的样子。
她和杨怡的配合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老太太说她扮演的是年迈的年轻的rose,这部剧也是一样。
泰坦尼克号 (1997)9.51997 / 美国 墨西哥 / 剧情 爱情 灾难 / 詹姆斯·卡梅隆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斯莱特羡慕顾家的孩子,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烦恼。
最后感慨一下还是要做一个好人,要相信上天看得见的!
这片子我在豆瓣给了五星,是我最近看到的TVB剧集里最精彩的一部了,我能够羞涩地说,我很迷恋马国明么?
呃,这个总是在剧中扮演神化大男孩的人,私底下是个羞涩上进的中年靠谱男,曾华倩现男友,并且曾华倩的一双儿女的学费,都是他在给哩。。。
这片子里他和李诗韵的感情戏也很有张力,嗯,看得我很心动。
反而写不出什么来,就是有点小时候看霍元甲的感觉,香港好久也没有这样戏味与粤味都十足的片子了。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
2010开年至今,TVB只交出了一部口碑较好的剧集。
这部《铁马寻桥》,凭着李添胜和张华标的金牌制作班底,终于以结局篇43点的收视一扫TVB日前负面消息不断和惨淡收视的阴霾。
大旺收场之后的余音其实有点苍凉。
就在2010下半年,张华标离职,李添胜退休,众望所归的《巾帼枭雄2义海豪情》,便是二人的封刀之作。
TVB啊TVB,怎能让人不忧心?
一、武之真义严格说起来,《铁马寻桥》的故事情节其实很老套,推陈出新处并不多。
而且人物关系的设置的确和《家好月圆》极为相似,难免落人口实。
但张华标和李添胜的确是叙事高手,不仅善于营造悬念,而且懂得控制节奏。
高潮迭起,一波三折,令人有追看的动力。
“铁马寻桥”的深意,在剧中已由梁湛一语道破:铁马是指扎实稳定的下盘功夫,寻桥是指灵动迅捷的上盘功夫。
马步是练武基本功,马步扎得稳,才不易被打倒;而桥手是主动出击,抓住机会一击即中。
若要克敌制胜,二者缺一不可。
引申到剧中来,这四个字亦是做人的道理。
铁马是立品,做人须得脚踏实地、心地良善,才可根植不倒;寻桥则是魄力,能屈能伸、不卑不亢,该出手时便出手,该反击时须反击,如此,为人处事方可问心无愧。
其实很喜欢该剧宣传时所阐述的剧意:武学本身不存善恶之分,“以武屈人”还是“以武服人”,在乎习武之人是否心存善念。
心术不正者,以武作恶;心存善念者,以武行义。
剧中顾、荣两家各自代表了“武德”和“武害”的一面,编剧以两家数十年来的恩怨际遇,强调“有武无德”所产生的恶果,亦教育观众武学的真正意义:止戈为武,武之大者,在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惜,最终剧集的着力点并不在此。
关于“武”之真义,只是点到即止。
说得最多的,是正义良心,也是因果承接。
欧阳彪最喜欢的那副对联,是顾家的立身之本,也是剧集的中心风骨。
短短十个字,便可将一切概括其中。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二、由因成果佛家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世事皆是如此。
就算是查无实据,也必定是事出有因。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作的一切承担后果。
谁都不会例外。
有因,便会有果;会得恶报,必定是曾造恶业。
世上从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人人都说顾家惨案,是荣德的忘恩负义。
但如若侯荷花从不曾刻薄过他,不曾一次又一次地辱骂过他,而可以像顾坚诚和欧阳惠兰那样与之安然相处,那么不止她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故事,都可能改写。
世间很多祸,大都从口出。
一时意气,往往要付出不可想象的巨大代价。
损人之事,终不利己。
顾家在逆境中的团结坚韧,是善因。
若不是欧阳彪经常赠医施药的善心,仅靠惠兰一个无人照应的寡母,要带大五个孩子谈何容易?
每当他们出事,总有正义之人出面相助,而不致孤掌难鸣,所以才能与凶狠阴险的荣德冲突二十多年而平安无事。
若不是惠兰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爱,这个家也不可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地去抵抗外界种种压力种种凶险。
若不是她好心收养了阿雁,便很难说能不能唤醒陈娇的良心,那或许一生她都无法与长子汝章相认。
故事一开始,善的一方便处于极度危险的劣势之中。
但就因为那可昭日月的良善之心,始终在黑暗里为众人指引着明晰的方向。
最终汇聚成了燎原之火,烧尽了恶的遮天幕布。
荣德最终的众叛亲离,是恶果。
他最爱的儿子几乎丧命,亡命天涯回来之后为报仇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双腿尽废;他至亲的两个女儿,因为无法原谅他的诸多恶行,最终与之反目、离家出走;二十多年来对他不离不弃、真心相待的妻子,他强行把她送进癫狂院是为了保护她,哪知最终却真的逼疯了她。
哪怕他拥有再显赫的身家、再熏天的权势,该还的,还是要还。
偷来抢来不属于他的东西,最终也不会得到。
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
因果承接,报应不爽。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
真的是这样。
三、戏骨之戏林嘉华演奸到出汁的荣德,真是入骨入髓。
从年轻时的暴烈冲动、愤恨难平,修炼到后来的阴狠毒辣、不动声色,荣德这个人,也算是奸人之中的经典角色了。
他在泄愤杀人时毫不留情地招招致命,他在平淡叙说任何一件事时背后都有着令人发指的目的;明明自己身负顾家多条人命,却还执意咬定是顾家对自己数次加害;你看他在外面做尽伤天害理的事情,回家却可以继续用深明大义的道理教育两个女儿;他在被人当面指证当年恶行时,竟然可以面带笑意地认真倾听;对自己做过的事抵死不认,到了最后宁愿自己了断也拒不伏法……荣德的坏,是泯灭天良、不可能回头的。
但这样的人,却也并非无情。
对儿子的护犊心切,对妻子的全心爱惜,又使他不至那么面目可憎。
这样一个坏得不可救药的角色由林嘉华演来,竟是气定神闲的。
看他的眼神既可同时愤然如火又阴贽胜冰,看他越是不露声色越是让人不寒而栗,看他还可在众人群起而攻之时温柔地替妻子整理被弄脏的头发,看他面对千夫所指依然可以面不改色地颠倒是非。
可在疯癫的妻子面前,他又是悲难自抑地真情流露,在被儿子背叛之后,颓然坐倒绝望崩溃之际,这个人物真是被他演到了极致。
剧集宣传时最大的亮点是元秋。
以硬功夫亲身上阵的元秋,再加上性格坚韧硬朗的欧阳惠兰一角,应该很有噱头。
但可惜,欧阳惠兰最好的戏份,都给了杨怡。
年轻时的欧阳惠兰,从经历父母惨亡到丈夫失踪,再到后来孤身与仇人对峙,奔至火车站苦寻被拐走的儿子,再到后来忍辱求全向荣德暂时屈服,那是这个角色最有张力也最见发挥的时候。
而到元秋出场后,顾家主心骨的位置,已经悄然转移给了马国明饰演的顾汝棠。
在后来的故事里,欧阳惠兰不止戏份少,连出手机会亦是少得可怜,白白浪费了元秋的一身好功夫。
相较元秋而言,反倒是惠英红饰演的蒋上珠更加可圈可点。
这个注定悲剧收场的深情女人费尽心力地撑着这个家,却兜不住丈夫越铸越大的罪,也唤不回女儿灰冷的心;她一生几乎都未曾违逆过丈夫的意思,却也一生都受着自己良心的谴责。
她对他不计一切的维护,是感念他对自己的深情。
所以哪怕自己受尽屈辱也无所谓,便是最后疯癫了心智,依然要将一切自行承担。
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荣德和芷晴父女争吵,丈夫责骂不止,女儿摔门离去。
她夹在当中,谁都拉不住,最终只能坐在楼梯上痛苦掩耳拼命摇头失控哭喊。
惠英红在李添胜的剧中,演过老实隐忍的刘芳(《巾帼枭雄》),演过泼辣独立的殷静(《铁血保镖》),也演过情深粗豪的蔡银花(《碧血盐枭》),这次的蒋上珠是内心戏最复杂艰深的角色,惠英红演出了那种矛盾困惑和最终的悲情无助。
《铁马寻桥》大结局当天,正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尘埃落定之时。
惠英红曾是第一届金像影后,可惜那时年轻的她不懂得这个奖的分量。
时隔28年之后,当她再次夺得影后奖座时,百感交集在台上哭得说不出话,后来她说:“如果不拿奖,我不会哭。
但等了那么多年,真的是我,怎么可能做到不哭?
”那一刻,无论是她自己还是身旁其他人,无论是看她电影的还是追她剧集的观众,都感慨万千。
四、剧外之音《铁马寻桥》的男主角应该是郑嘉颖,无论是从角色安排还是海报位置上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实际上整出剧最讨喜的是马国明。
题外看到很多八卦,不知是否属实,但也觉未必空穴来风。
郑嘉颖多年来饱受置疑,即使登上过视帝宝座,却也是这件事最惹人非议。
多年来他的演技毫无进展,角色也大多过目即忘,与高层的亲厚关系与剪不断理还乱的绯闻故事一再成为八卦重心。
如果事实真如八卦所说,他对武戏不用心要求“三招了”,对文戏又嫌对白长很难记,搞得编剧没有办法,只好将原本属于他的很多戏份加给马国明。
那么可以肯定,他将永远止步不前,且看谁能撑他到永久。
不得不赞马国明。
除却编剧安排的戏份够好之外,还在于他的演绎。
见惯了他要么演忠厚本分的傻小子,要么演口甜舌滑的没正经,今次的顾汝棠可算是集大成的角色。
虽然排行老二,但自幼便担当起长兄的角色。
对弟妹的宠溺和管教,两边都放得开。
对内,整个武馆生意和家中大小事务全靠他决策和牵头;对外,他站得直身说得上话。
便是大哥顾汝章,也不如他有魄力和胆识。
他同时还可爱。
与芷晴之间温馨的爱情淡而不浅,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浓而不腻。
再加之身形高大非常适合长衫造型,一招一式都显得功架十足。
在结尾众人被荣德挟制,全靠顾汝棠打破僵局的一场戏,马国明演出了悲的伤怀和愤的坚毅,全靠他慷慨激昂的对白和义愤刚勇的眼神将整场戏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苦熬多年,他终于出头。
爱死棠哥仔了!!
就是这部剧爬了马明坑。
真的,怎么会有穿长衫穿的那么好看的男人啊!
也爱死这一家人了,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真的很开心,就连舅父昌也是非常可爱的,哎,看完想要个弟弟妹妹吐槽一句:荣万钧也是练武奇才啊,才练一年而已嘛,就已经可以打到争市拳王的水平了。
我棠哥仔是童子功练出来的啊,就算现在废了,不犯病的时候还是很能打的,荣就可以差不多平手了,大概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吧
太狗血
就是比较普通的复仇戏,没什么出彩的,人设没有特别讨人厌的。
我是来看李诗韵的
这个不不错
家族争斗很精彩展现的一出剧,唐妞的表现很刘三好
这尼玛是真看不下去
传统TVB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团圆结局。中间也跌宕起伏,终归化险为夷。
我真的不觉得好看..= =
斗智斗勇。 比武力我不济,比智力你还差我一大截。马国明在这部里面的表现很不错。
没传说中那么好看。。。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马明~
没想到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好剧,就演员阵容和剧本水准而言,也算无限接近家好月圆和巾帼枭雄的,而当年怎么完全没留意到呢?再看一下年份:2010,哦,那没事了,毕竟那一年诞生了神剧《义海豪情》与及读心神探公主嫁到等一众佳作,所以说TVB巅峰分界线在2010是不无道理的。这剧可以说是民国版的《家好月圆》,整个故事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就注定能刻画出出彩的人物,但没想到导演能把正反派都能写得入木三分,反派荣德能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正派顾家隐忍退让又让人感同身受的心疼。而最最出彩的就数唐诗咏了,阿雁这个养女的角色被演绎得有血有肉,赚人热泪,完全对得起当年在激烈竞争中拿下的飞跃进步奖。至于元秋、惠英红、林嘉华等一众老戏骨所贡献的教科级演出就更不用多说了,精彩绝伦。总之当年那个人才济济TVB太让人怀念啦~
最爱马国明!~
2010年给了我无比多惊喜的诚意之作~~感动,震撼,欢笑,眼泪,里面通通都有,一帮原本我完全不待见的演员,现在全部喜欢!前20集让我激动的几乎想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TVB片子,但是后面万钧被枪毙了却还是没死那里开始,电视剧渐渐进入疲态,故事开始老套,结局大团圆~不免让我觉得遗憾
这部剧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快进之下终于看完了。阿雁是个很好的女生。
郑嘉怡怎么那么帅呢!
溏心风暴民国版
好人好得正,坏人坏得正。哪有这么黑白分明的世界。一个不需要动脑思考的苍白故事。
剧情无比套路化且狗血,铺垫痕迹过重,各个事件基本上看铺垫就能猜到之后会有什么发生、反转、结果,尤其是威逼证人改口供的桥段在这部剧里用到烂用到吐了。所幸荣德和汝堂的智斗设计在起初还是经常令观众意想不到的,让这25集不至于这么无聊。另外阿雁这个角色是得罪了编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