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油 不 印度神片一如既往的没有让人失望,很有意义的一次性别 爱情和家庭职能分工的探讨。
人生苦短,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做别人的妻子家庭主妇是最大的艺术家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社会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这样一个在印度只能称之为yy之作的家庭模式已经在国内得以提前实现,越来越多的男性来事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至少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多都是男性在做家务,男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正在日趋平等,而家庭煮男却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这样必然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其实只要两个人相处舒服,家庭和睦,确实不用在乎男女各自承担了多少责任。
只要互相尊重,在各自的领域里,男女都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
只是影片刻意避开了职场女性在生育权这个问题上要面对抉择和问题。
尽管如此,仍然很推荐女性朋友们观看此片,那些直男癌们更应该观看此片,也许会让家庭更加的和睦
从大环境来看 尤其是印度这样的国家为背景 故事内容绝对新鲜 把现代很常见的问题 人们都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现象 用很浅显的手法表现出来 让人们看到那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认知 全篇平白直叙 重点突出 没有跑题 结尾喜剧收场 也算是个交代 但还是有种 敷衍 要拉回到老套路的感觉 还是推荐 婚后的人应该会有更多感触 真实 明确
曾经也看过几部之前关于所谓性别问题女权的印度电影,简直是专业黑女权100年,不堪回首,这次我也是做好踩雷的心理准备了,想不到还不错。
女主职业精英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影片一开头在朋友的婚礼上十分ky地对老一辈“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言论白眼摇头假装打电话吐槽。
在回家的飞机上遇到了独自默默哭泣的男主,询问之下得到的答案是:想妈妈了哇塞这人好软好清奇和外面那些jian货好不一样哎猎奇的女主直接把人约酒吧聊聊天。
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往几乎一见钟情,在进一步聊天中得知两人都是单亲家庭而原来男主是个富二代他却不想继承家业,在女主吐槽拷问之下男主才坦言他以后想做像母亲一样的人。
女主好奇:你母亲是一个什么样伟大的人?
男主答曰:一个家庭主妇男主畅言自己想做煮夫的理想,女主却认为他这只是逃避工作,两人一度吵起来却又因为身上与大众格格不入的特性互相吸引。
之后剧情两人时不时互撩,女主攻气十足,而男主总喜欢骑着电动踏板转来转去也是有点萌。
然后非常套路地,男主直接提议不如结婚吧,我乐意在家呆着做家务,你乐意在外打拼工作,咱俩还是同一天生日,简直天生一对啊。
最可贵的是片里不止说了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有表达女性自己的歧视,女主在发现男主比自己小时不自觉地翻了个白眼,但在被问及自己年龄时又说问女性年龄是不礼貌的,她对年长单身女性的歧视也无意中暴露出来。
终于去见女主她娘了,老人家也是一个很开朗活泼的人,在吐槽完年轻人干嘛想不开结婚之后也忍不住好奇为何男主会做这样的选择。
男主炸毛:这是歧视!
老妈捂嘴:只是关心你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
丈母娘提到的滚床单也让我想提一下,这剧的尺度刷新了我对印度电影又一个认知....不愧是被打上18禁的电影。
以前看过很多印度片,哪怕穿着再暴露动作再挑逗,其实都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吻戏的,但这部不仅实打实地吻了,原本该是歌舞mv的部分竟然变成了车震hhhh之后的剧情中也常有一言不合就开车的场面(当然都是比较隐晦的)反传统的婚姻生活开头充满着趣味,婚姻中常常出现的争执诸如因工作太忙无视老公,女主脱口而出是我养着你的言辞互换一下性别似乎毫不违和,或许这其实和性别已经关系不大,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家庭中分工不同又逐渐缺乏沟通和互相理解导致的后果,而这一切都只是铺垫。
女主职场混得风生水起一路升职,时常留男主一人在家,就算一起去吃饭,也是顾着到处和上司同事交流。
而时常被冷落的男主脱口而出的一次讽刺:你是不是想和那个高管去美国也让女主炸了
两人也时不时为此有过争执,心里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着这种生活方式对身边人的冲击以及反馈给自己的影响。
两人小吵小闹地一路磕磕碰碰,到底还是维持了下来。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甜蜜,然而一直埋藏的炸弹却也快点被引燃。
女主继续一路升职,她作为职业女性的成功也被各大杂志媒体刊登报道采访,当得知她不需要费心于家庭琐事后所有人都对这个女人背后的男人产生浓烈好奇心纷纷要采访男主。
在被问及家庭关系是不是处于女方位置时男主终于愤怒。
<图片4>自此一次采访男主就爆红了,不断有各种媒体来采访他请他做节目录他做菜,他的美食节目在网络上点击量越来越多,男主渐渐沉醉其中,却时常来不及为赶着要上班的女主做上一顿早餐。
甚至女主的公司还让男主来拍广告,他们两个的反传统男女家庭关系的影响力由媒体扩大到了社会,但也为两人的关系带来了真正的影响,身为销售总经理的女主看着男主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在自己公司里谈笑风生怎么也难以高兴起来。
她从一开始的不悦,发展到恶言相向,但女主怒极脱口而出的一句废物又让两人不欢而散。
其实就如同另外一篇影评所说“整件事情将人物的性别换一下,就是一桩狗血老套的男权故事。
拥有成功事业的丈夫,看到一向操持家务的妻子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不满,并因为妻子在家务上的一点小闪失,而大发雷霆,试图抑制她发展自己的事业。
”这个故事固然都是关于性别歧视的探讨,但也是关于家庭职能平等的探讨。
虽然影片中两个人都比较戏剧化极端,而女主其实从一开始也是潜意识里歧视家庭主妇的情况却也是常见。
所以她才会在一开始婚礼上就直接批判自己好友结婚后就完了,所以她才会时不时脱口而出废物伤人伤己。
她完成了传统婚姻角色的互换,却在思想深处中还留着对传统持家妇女的不屑。
片中还有好几个年长女性也非常有代表性,男主母亲曾经也才华横溢却只能困于居室又受老公的气,她不甘心却又选择隐忍最终抑郁而亡;女主母亲性格开明大方,她能尽自己所能好好生活不求他人,所以丈夫早逝后,她依然能自由自在地去开会玩耍撩汉;也有如大明星的夫人那样自愿退居幕后打理家事。
而身为女权主义者我想外界很多时候对于女权的误解就是只有强大的女性才能追求女权,如同片中女主这样的女性现代都市中也十分常见,这仅仅是单方面的自我强大,她们看似追求性别平等但其实骨子里还是残留着对传统职务的歧视。
不能说她们有错,她们可能也没说自己是女权,但这总是被很多人抓住来挑刺说这是伪女权。
很多像女主那样的女性认为要实现性别平等就是自己要出去工作,然而真正的性别平等,也就是女权所诉求的是无论是什么性别什么性向在社会中从事什么工作都得到应得的尊重,家庭主妇当然也是一份工作。
而相比起来尊重家庭主妇的男主其实是真正地支持性别平等,他能打能跑,他也不认为做家务就会丢失自尊心,所以他才不能理解媒体问他的问题。
<图片5>当然像上面女主所言也并非无道理,在整体封闭传统的社会中,一个“出格”的家庭主夫身份可能又会变成男性用来博取注目的道具,就如同女权在某些人手中变成了时尚的泡妞工具。
而片尾,女主母亲也很真相地表示,这种事有时候其实无关性别,只是嫉妒,只是大家习惯性不关心在家里的那个人而已。
<图片5>写了很多后面还是删了,我也无法说出太多这方面的理论装逼了,毕竟于平权社会职能问题自己也毫无实践经验的新手而已。
但从截图的对话中都能感受到编剧真的对社会中性别和家庭问题做了不少功课,很多时候双方的争执点其实都是各有自己的立足点而不是一好一坏的分明,还有挺多小剧情大家就自己去看吧。
演技方面卡琳娜·卡普尔这位大牌演的女主实在太赞,相比三傻时的她我甚至觉得她更年轻了,眼神都满满是戏,虽然有时候有些浮夸但也不会太过分。
男主相比女主就有些呆了,时常死鱼眼表情恹恹,不过就是感觉是内心弹幕乱飞的那种人。
歌舞很少,基本没跳过,就是有些过场mv,但场景美音乐赞非常养眼。
搜了下才发现,这个导演就是之前我说过难得的印度女性主义佳片《印式英语》的导演啊!
非常有意思的设定!
可能是未来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男人,厌倦了官场商场上的阿谀我诈,愿意主动去归隐家庭,甚至做起“全职家庭妇男”,而越来越多的女人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枷锁,明白了一些真理,知道自己的命运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于是愤然投入了“战场”,男女之间的分工,终于开始迎来了一场“世纪大交换”,或者更佳准确地说,“世纪大融合“,即没有绝对的男主外,女主内,大家都是生活合伙人,一起把这个家经营好。
那么这个片儿,讨论的更加极端,如果男人真的在家。
会发生什么?
首先,男人自己,意愿很强,而且干的不差。
每天烧饭,在家,当然,也请了保姆。
没有太多的怨言,后期会有一些无聊,然后到演讲(其实演讲已经不属于家庭妇男的范围,就是说他还是跳出来开始进入社会),我们能看到男人仍然希望能够参与社会生产生活;面对社会舆论,是否能承担;再看女人,这个是好玩的点。
女人一开始是质疑的,不确定能不能行的通,然后看能行得通,又面临第二个问题:当女人承担起家庭全部经济责任,压力会变的非常大,面临情绪问题;然后对于外界,压力在于“会不会被人看不起”,社会舆论问题;最后最有意思的,当男人开始有名,自己又会有“被威胁感”,这是全片我认为最有意思的点‘最后是社会的眼光(舆论),当然我们都能猜到:看不起男人,质疑女人,质疑,嘲笑,观望等等。。。
事实上电影我认为应该比真实的印度包容开放很多。
比较符合中国一线城市的情况,二三线城市目前还接受不了这种情况的。
对gender study 比较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看,说不定这就是下一代的生活方式。
影片讲述了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他们的婚姻关系挑战了印度社会中的性别角色。
男女主角相识于一架飞机上,二人相邻而坐,多愁善感的男主角正在哭泣,女主角感到诧异的同时也对他产生了同情心,原来他是在思念已故的母亲,想起每次坐飞机母亲都会因为害怕而握紧他的手,以此为开始,二人成为了朋友。
爱情就是如此迅速,随着接触,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两个人却好像颠覆了以往的传统,男人在家里煮饭待客,女人却出门忙着事业,这样的组合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同一天生日,观念差异却又刚好互补的两个人,开始在飞机上的相遇和最后在飞机上的找回对方,虽然女主琪雅太要强了,但是还是特别优秀,比傻白甜白莲花的各种弱女主更好的多,在没有了解过印度男女家庭社会地位的前提下,看完觉得有这样一个优秀出色的全职煮夫丈夫琪雅是非常幸福的,甚至于后来男主让她产生嫉妒,失去理智的猜疑…也未尝就让人生厌,在看过的不多的电影中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印度话混英文,语速飞起,听起来特别有趣,插曲轻快,观影更愉快了,最最浪漫还是他们的火车主题的房子,酷!
充满广告和满屏撞脸玻尿酸的电影电视剧堆里,好看的小众电影动漫等就更难能可贵了!
这种用非常规角度探讨两性题材的电影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两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分工,还真是做了认真探讨,片子轻喜剧风格,但不影响对两性关系的深刻探讨,女主内,男主外,多少年来在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是值得否定或者更恰当的说,是值得深入讨论下去,每个个体的结合成婚姻由于个体的不一样就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这是老师给推荐的片子,直击社会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编剧构思巧妙,反过来的人设,女尊男亦不卑,非常好看。
在印度这样的国度里,能有这样的片子,是思想上的解放,想法大胆、有突破性。
抱着这种好奇的态度,我慢慢走近这部影片。
影片由生活中的碎片组成,讲述了不愿意成为男人背后默默无闻的女强人和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父亲却一心羡慕能全心全意为家付出的母亲的男煮夫在一次飞机旅途中相遇,一拍即合,而后相知,相爱,经历生活的琐碎,摩擦,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印度电影中的舞蹈和歌曲一直都是亮点,在这部片子中亦增分不少。
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勤俭持家,是人们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
《他和她的故事》一反正常的逻辑思维,将男性地位与女性地位设置对调了,男人起早贪黑,做饭做家务,和一群家庭妇女坐在一起,“开茶话会”;女人在外迎难而上,出差应酬。
在女主出差和国外人洽谈业务时,男主和一般社会上的人的想法一致,靠身体上位,这不一直都是对职场女性的亵渎和误解吗?
在女主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路时,男主的生活在聚光灯下,变得人人皆知。
但是,最终找回初心,回到了自己圣湖的轨迹上,男主的这种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种一开始不被别人认可的人设,在男主的精彩演说下,竟被人们接受,并羡慕着…….此外,女主父亲的缺失似乎也是向男权挑衅的一种设置。
爱情的路上难免会磕磕碰碰,但是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即使吵架也是幸福的!
尽管有思想上的差异,但是爱的力量是不变的,在任何影片中都一样。
被强烈推荐看的这个电影,看完之后还真的不错,很欢乐的家庭影片。
在印度那样的男权国家,拍出这样立意的电影很难得了。
虽然离现实真正实现意识上的男女平等道路还很遥远。
内容很轻松,诙谐同时还是一如既往的加入了印度歌舞的元素。
女主外男主内,差三岁的姐弟恋,刚开始的时候生活非常和谐,但是慢慢的随着女主在事业上越来越成功的同时男主也因为料理的出色开始接受采访变得知名,两个人的矛盾也开始升级了。
挣钱养家的一方不说是不是真的在享受,但很明显自身就有优越感。
慢慢的挣钱的一方开始嫉妒,不解,并出言中伤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出现裂痕。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尊心受伤的表现。
但全职照顾家庭的一方本就在同样的感受着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可能现在我国社会家庭主妇主夫已经开始反转角色赢得相应的尊重了,但是真的能照顾好家庭也是一种艺术。
真正平等的关系,不在乎收入,我认为还是在于双方对于付出意识上的认知吧。
不过怎么样,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合作之道,生活就在那里,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两个人商量着怎么过好就ok。
这是我从电影里看出的最大的门道。
7分。
这和我以往看到的印度电影有些不一样,节奏有点快,明明是一部感情电影,却又没有像其他爱情电影那样以感情为重点,他们相识的很匆忙,相爱的也很匆忙,感觉他们的婚姻与其说是感情的合晶倒不如说更像是梦想的合晶,爱情反倒是在这个过程之后诞生出来的。
女主讨厌婚宴,当她看着其他女孩在结婚后逐渐隐藏在丈夫的身后,总会感到一阵不平,在她的眼里女生不应该被这样轻视,女生也应该能有着自己的一番事业而不是只能龟缩在家,做着女仆的活,每次在外人眼中都是丈夫多么多么劳累辛苦而这个时候妻子就会是那个不劳而获在家蹲到长霉的闲人。
男主同样对这种轻视而感到不平,他认为持家是一种艺术,就像所有高大茂盛的树木下都会有一片肥沃的土壤一样,你为我遮阴我为你提供你向上时所需要的一切稳定。
可惜他父亲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眼里他的母亲,就像所有世俗中的其他人一样,闲人...包括做出想要继续母亲持家艺术的儿子,在他眼里这也仅仅是因为害怕工作的辛劳而想要偷懒的行为。
就这样两着带着如此契合的梦想,快速的相识、快速的相恋、快速的结婚.....果然就像男主所说的那样,他的持家就像是一种艺术,原本女主的家就像是一个旅馆,只不过是提供她下班时临时睡觉的地方而已,但自从男主的加入,整个都不一样了,当她们醒来,会有一份精致而营养的早餐,为她们提供所需的营养,晚上会有一份丰盛而美味的晚餐,为她们每日的辛劳
就看一红火热闹
为了讲男女平等而有些刻意……能见面两次冒险裸婚并且养家庭主夫,除了男主帅,不过是因为男主家里巨巨巨巨有钱……无论如何都有兜底的……现实生活中如果男方一无所有还不工作,即便结合了,婚姻生活多半一地鸡毛……
情节太虚,表演尴尬。少有的印度烂片
男生持家主内,在印度应该挺难的,这部片子因为宝莱坞的音乐淡化了冲突,有喜有泪,挺好看,尤其是在看完了国产的所谓喜剧之后
现实主义题材的话,还是需要现实一点的基础设定,上来就是家族企业唯一继承人和明星打工人,说出来很多教条的道理,都像撒娇。
在印度,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环境里,这种电影很难得,更新观念!在世界,崇尚拼命三郎以事业成功才算成功的社会里,这种电影很需要,重塑认知!成功从来多维,勿用自己的标准丈量他人,这愚蠢!总觉得女主全程在“作死”……电影矛盾不断增加,不美化爱情不丑化婚姻,却于细腻中教育了相爱想爱的人!
男权社会拍这样一部电影还是很有趣的。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女性地位逐步提高,家庭两性关系也不能用传统方法去定位。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去悉心经营,谁具体的任务分工都无所谓,关键在于有人愿意去扮演哪个角色,而不是墨守成规。当然,大部分情况,赚钱养家那个肯定是掌握了话语权。
令人迷惑,女主的存在都是为了衬托男主的光辉形象。即使是角色转换,女主的形象依然肤浅又单薄。男主为什么能轻易从家庭煮夫的身份跳出来变得光芒万丈呢?因为他是男的啊……
有些形式化,开始的节奏很好,后面越走越套路,男女之间的转换太直接,对于印度感觉立意还是挺新的。第一眼看这个大胡子男人,真的有点性感
谁不渴望成功?不渴望其他人的认同
在一个有十亿人不算人的国家里,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在家族企业里当着 CEO 呼吁跟富二代谈恋爱一定要性别平等,白左女权真是太棒了,拉出屎来给观众吃观众都要biaji嘴。
印度大使馆组织观影活动看的,喜欢用这种轻松的方式探讨男女在家庭中的关系的电影,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中,事业有成赚钱养家的妻子也会偶尔产生做家务的丈夫是吃白饭的想法,当然最后很快醒悟挽回了难过离开的老公。而现实中常见的相反状态下,丈夫不尊重妻子做家务对家庭的付出,又有几个能及时发现和调整自己的心态的呢?
如果我和女主一样有能力,我也会想要这样一个猛男
最近很喜欢印度电影
拍两个小时让人根本就坐不住,看不下去……
三星半吧。还好。能别动不动就跳舞我就给四星,哈哈。
题材有创意 尤其在印度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展现这样一个特殊家庭 探讨的主题却十分有共性 让人产生共鸣 但是节奏很差 道理甩在脸上 观影感受并不好
意外地轻松又好看
看30分钟看不下去了,故事进展太慢太拖沓…
我以为这个印度电影是讲社会分工的性别互换,结果仍然回到男尊女卑裹脚布。总觉得如果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权利和义务对等”这样的基本原则都搞不清楚就扯男权女权,是读书太少贪便宜没够的滑稽。根本就没什么性别优先,只有实力对等下的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