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借刀杀人

Collateral,同行杀机(港),落日杀神(台),间接伤害

主演:汤姆·克鲁斯,杰米·福克斯,贾达·萍克特·史密斯,马克·鲁法洛,彼得·博格,布鲁斯·麦克吉尔,哈维尔·巴登,杰森·斯坦森,艾尔玛·霍尔,巴里·沙巴卡·亨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4

《借刀杀人》剧照

借刀杀人 剧照 NO.1借刀杀人 剧照 NO.2借刀杀人 剧照 NO.3借刀杀人 剧照 NO.4借刀杀人 剧照 NO.5借刀杀人 剧照 NO.6借刀杀人 剧照 NO.13借刀杀人 剧照 NO.14借刀杀人 剧照 NO.15借刀杀人 剧照 NO.16借刀杀人 剧照 NO.17借刀杀人 剧照 NO.18借刀杀人 剧照 NO.19借刀杀人 剧照 NO.20

《借刀杀人》剧情介绍

借刀杀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夜幕低垂,麦克斯(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 饰)接了一位注定要改变他人生的客人――文森特(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 文森特受雇于一家跨国贩毒集团,这晚来到洛杉矶要干掉五名重要证人。他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杀手大不一样,他天生喜欢唠叨,在他挟持 麦克斯去帮他完成杀人工作时,还振振有词――“我又不是卢旺达大屠杀,我杀人本来就不是好人,可以说是替天行道,你有什么可以指责我的?”麦克斯也一时语塞。 这晚要杀的最后一个人是助理检查官,她曾是麦克斯的顾客。麦克斯决心保护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如宝物般的玻璃珠末日回旋奶油公社第二季工作狂人天空餐厅与外星人的决战之日斗破苍穹之少年归来拔作岛THEANIMATION代号猛虎行动利斧巨人:保罗班扬的愤怒爸爸妈妈我爱你伴娘无限爱可能爱之证江湖镖客找到我自己海伦·韦斯特探案集我的师兄惹不起旭日驱魔迟暮绝路无常日常芝加哥警署第十季无惧之爱萍与雅问问星星吧爱火花丹尼男孩将军在上夺命黑金

《借刀杀人》长篇影评

 1 ) 卢旺达之后没有谋杀?

我们这个时代所要担心的不是有那么多起谋杀,而是有一天,杀手说的是对的。

这部作品的有力让我吃惊。

我愿意将它形容为一颗獠牙—短小、强韧,一口下去就能见血。

忍不住一下子看了三遍,除了最后一部分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陈词滥调而不值一提之外,直到翻车的部分都让人玩味不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可被视为一种反讽。

杀手的装束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按合约办事,用Tablet PC, 每杀一个人之前要做大量的 “prep work”,精确遵守时间表。

甚至于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使用的一整套哲学都是被如今的商场人士奉为圭臬—适应环境、随机应变,时刻准备启动Plan B。

如果剥离了“杀人”这件事情本身,Vincent就是一个完美的职业经理人。

这让我想起了在《西方文明的终结》一书中作者对现代社会的诊断:在职场中,情感被剥离出去。

所有“带个人感情”的行为在商业环境中都被认为是“不专业”的。

现代理性话语的一大胜利就是对情感的放逐,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智(Sense)压倒情感(Sensibility)的时代。

所以Vincent要嘲笑出租司机Max的多愁善感了。

Vincent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靠这个吃饭!

”(I do this for a living),潜台词就是:这只是我的一份工作,与情感道德无关。

正如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他的一个在越战中开轰炸机杀人的学生称自己的工作为“目标辨识”,瞬间通过专业行话将自己的道德责任洗刷一空。

事实上,Vincent为所有人出了一个道德难题:如果你的工作是不道德的,你是选择跟从“情感”毅然放弃,还是跟从“理智”力求专业?

也许在杀人这种极端情况下,普通人很容易做出选择。

可是换一种情境,比如如果你的公司的一个项目会损害一些消费者健康,你还能迅速做出选择吗?

即便是在杀人这个极端情境中,雄辩的杀手Vincent也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良知逼到了令人尴尬的墙脚。

如果我们不在乎卢旺达数百万人在日落之前惨遭屠杀这样的事实,我们凭什么对他杀死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耿耿于怀?

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似乎找到了一个遥远的知音。

卢旺达之后,我们还可不可以谈论谋杀?

如果你我都不过是迷失在万千星河之中的一粒尘埃,生命有何意义?

我发现我是越发喜欢这个哲人杀手了。

 2 ) 夜色中,冷面杀手的恻隐时刻

凌晨时分,本想看一半再睡觉的。

没想到看了之后就欲罢不能了。

5:30把片看完,这是阿汤哥近年来少有的好片,虽然说少数派报告更好看些,故事性更强些,但Tom在此片中的演绎的人物更为丰满。

全片节奏变化时快时慢,时冷时热,在高速射击和快动作杀人之余,还有很多让人回味的片段和台词。

甚至有不少发噱的场景,让观众在紧张之余冷笑几声。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完成最后一个杀人任务前,当Jimmy Fox驾车遇到一个红灯时,车慢慢停下,原来是给过马路的一只猫和紧跟着的一只狐狸让道。

又好笑,又让人深思。

这一刻,Vincent也忽然意识到什么,冷面杀手动容了。

Vincent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很难忘:A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in L.A. and dies. Think anybody will notice? 不过还是有两点疑惑: 1. Vincent是veteran bounty killer,不用多说。

可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地铁上竟然表现得如此聪明,到是少有。

但最让人想不通的是,L.A.的警察和FBI也太菜了吧,越到后面越菜。

2. 最后三个关键人物怎么可以不买票就坐霸王地铁呢……?

 3 ) 那只郊狼

在看之前,是没有想过这么好看的。

其实让我觉得好看的电影大体有三类,一类如LotR,那是看书时早奠定的基础,第二类如1900,那些美丽的台词,第三类就像Collateral和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都有一点小腐,老实说夜访已经不是小腐了……想想莱斯特,癫狂美丽,动作优雅却是生活白痴,还自大得以为全世界都是他的,可是他有那么黯然神伤的一缕时光,就这样把我吸引了。

那是在路易负起而走的时候,莱站在窗前,看外面细雨如丝。

从某些角度来说,Vincent还真的跟莱很像,就比如坐在Taxi里看见窗外走过的郊狼,那眼神简直太相似。

睁得大大的,仿佛纯净,无辜。

可他们都是杀人如麻的人。

最近正好在看迈克尔康奈利的《最后的郊狼》,那个场景自然就分外触动。

其实还是觉得汤姆克鲁斯比较适合这样的角色,虽然这有可能是看那些诸如碟中谍等片子产生的审美疲劳。

他演反派确实很好啊,因为他的发嗲(笑),还有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原因,使得他所塑造的反派比起他的正派人物更加丰满,或者也是因此莱和Vincent都获了最佳银幕坏蛋奖吧(虽然不记得是什么奖了,MS是MTV?

)。

洛城最敬业出租车司机Max真的是很好很好很善良的人,一出场就成功感动了我。

这样一个小人物,每天对着马尔代夫的照片看个十几次就当度假,想着也许某一天就能成立自己的豪华出租车公司了。

让人觉得悲哀,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Max都像是我们自己。

只是我们没有他善良。

为什么他会这么善良呢?

还是怯懦?

“你总想着有一天,我的梦想会实现。

然后等到某一天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老了。

”互相刺痛的两个人,到底谁更痛一些?

其实他们应该都明白,只是Max更加自欺欺人而已。

Vincent很清楚,因为当Max问道“Then what are you?”的时候,他只是回答,“Indifferent.”。

Vincent和Max的每一次谈话都是对Max的洗脑,直到他自我觉醒。

“我以前,从来不会这样看问题。

”从教他骂上司那里开始,一步一步,唤醒Max所以他才能从Felix那里活着走出来(虽然Vegas的赔率都不看好他XD),所以他才能打电话给那女孩,所以他在说了Let her go之后才能够毫不犹豫地开枪,所以最后,他才能站出来,那么勇敢。

“每个人所相信的一切,都是些完美的谎话。

”如果不是的话,他们为什么会共同生活在这世界上?

也许是Vincent让Max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值得我为之奋斗。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就因为这次邂逅,因为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夜晚,Max才能够凭着自己的双手真的撑起他那个他潜意识都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

“Limos, huh?”最后,还是说说电影里的小腐吧。

有那么一些台词,一看就觉得很有趣。

就比如上面那句,其实在他俩一起去医院看Ida的时候的台词都蛮可爱的。

“你要拿枪指着他才能让他办事。

”时Vincent看向Max明显调侃而嘲讽的眼神。

最可爱的是Max学Vincent讲话,“什么时候轮到你和我谈判了?

”“Darwin. I Ching.”看得我简直想拍案,Max同学你咋就这么可爱呐。

至于腐情节简直数不胜数嘛。

其实也不能叫腐,因为都是顺理成章的。

Vincent一出场就说地铁里有个男人死了,六个小时都没有人发现他是具尸体。

他说LA是多么人情淡薄的城市,一来他就巴不得离开。

可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居然就这样遇到了一个这么有人情味的司机呢?

…all the cabbies in LA, I get Max, Sigmund Freud meets Dr. Ruth…看看那两个可怜的小痞子,不就是因为抢了个公文包,至于捱三粒子弹么。

而Max把那包包扔出去被卡车碾得粉碎,Vincent虽然生气却也没拿他怎么样(虽然这人是还要利用他没错,而且后来也成功地整到了他XD),只是说“看看你还能干啥。

”结果Max同学就不停地问“你为什么不杀我?

”嗷,还说呢,你不就是仗着这一点吗?

仗着Vincent不会杀我,才敢飙车,才敢说Let her go还开枪。

飙车的那一段,也真是大有腐头。

其实我觉得Vincent大可一枪毙了Max然后跳过去踩刹车,反正那又没铁网拦着他动作又那么矫健。

可是他居然没有,只是徒劳地声音一如既往镇静地喊了三次Slow down。

而另一方面呢,撞完以后Max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你没系安全带吗?

><看这人,虚伪的。

不过当时Vincent失魂落魄,确实没系安全带。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评论里面有句话,“身受重伤依然像马蜂一样盯住目标”。

还有最后一幕,夜色中开枪那段Vincent败给Max,无外乎两种猜测,一是Vincent开枪要走套路,打中间打头,还在一线,结果自然都打到了门上;另一种当然就是他并不是真想向Max开枪,之前那么久,他都可以开枪,为什么没有呢?

职业杀手被击中,从没用过枪的菜鸟却得手。

我觉得第一种说法成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他们并不是一直看不到对方,总不至于之前Vincent都没有注意到那有一扇门吧,而且当时那种情况也容不得他耍帅,囧。

算了,这个场景不需要纠结,因为重要的还是后面。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居然没注意,原来Max说的是,我们马上……就要到下一站了。

说完这句话,如果V没有说话,他又会继续说什么呢?

他总不会真的说,我送你去医院吧。

既然不可能是这句,那么会是什么?

Guy. Gets on the subway. Dies. Think anybody’ll notice?原来自始至终,是这个。

正像主题曲里唱的People die alone,正像V之前说的,我就是“无关紧要”。

那么你说Max,我死在地铁上,会有人知道吗?

不知道当时Max在想什么,Annie肯定很莫名其妙,想为什么这个司机会和要杀他的杀手这么熟。

杀手还不停地说,Max, I do this for a living. 所以,无关道德。

你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要恼火,为什么要在乎?

看着影片最后Max和Annie走出地铁,天似乎已经快亮了。

当时我想,也许过了许多许多年,Max终究会后悔。

但是后来又觉得,他决计是不会后悔的,只是过了那么些年,他会觉得难过,不后悔,但难过。

他怎么可能后悔呢?

他为民除害了,还救了女孩的性命。

可是那样一个人,就像郊狼般孤独。

曾经在他母亲面前绅士的微笑,善意地调侃;曾经那样看着他,好看的绿色眼睛澄澈深邃,仿佛无辜,仿佛求助。

 4 ) 杀手和司机的人生哲理

有一天?

梦想会成真?

但是午夜梦回,你会发觉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一切都与你擦肩而过。

梦想永远不会实现,突然你就垂垂老矣。

什么都没发生,永远也不会,因为你根本没有去尝试。

“某天?

有天我(你)的梦想会实现?

有天晚上你会醒来,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它只会与你擦身而过,从不会发生,而猛然间你的年华已逝。

那尚未发生,而且永远不会,因为你从未准备去做!

你会把它压抑在记忆中,然后钻进你的宝贝出租车。

在你的下半生里,在回忆的泡沫里,接受白日梦的催眠。

你所做的也许只是付过林肯房车的订金。

或者说那个姑娘,你甚至不会(没有勇气)打电话给她!

你干嘛还在开计程车?

”“因为我从没试过鼓起勇气,直面自己,也许曾尝试,我试图从低谷中摆脱出来,可那不过是次注定失败的尝试。

” “有位老人在地铁上突然发病死亡,六个小时之后才被人发现。

周围的乘客上上下下,他旁边不停地有人坐下、站起,却没有一个人去注意身边那一动不动的老人。

在洛杉矶这个全美第二大、拥有1500万人口的城市,人海茫茫,你、我都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微尘,有谁会在乎谁?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看电不在于它那精彩的打斗场面,小汤哥的耍酷和好听的音乐,而是它的每个哲理和人性。

每个哲理都说得非常好,就从第三个哲理可以看出小汤哥是一个对被杀对象极端冷漠,而对冷漠的城市人生极端不满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但是这部剧的剧情很好,吸引着我看到最后,但是后半段最精彩。

在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我有前所未有沉思。

这部电影虽然是好莱坞的电影但是拍出了不同的风格。

 5 ) 挺好看但很扯

这里指的是2004年由汤姆·克鲁斯和杰米·福克斯主演,迈克尔·曼导演的电影

看剧情简介噱头十足:出租车司机杰米·福克斯胸怀大志却裹足不前,他在一个夜晚接到一名风度翩翩的顾客汤姆·克鲁斯,不料他是一个牛x闪闪的职业杀手,今晚包了他车要四处杀五个人。

被挟持的司机战战兢兢,而杀手一路上跟他谈国际局势谈爱情谈人生,每到一站下去杀完人回头继续聊。

影片的节奏和气氛渲染的也不错,各场动作戏和高潮都基本做到了扣人心弦,整部电影看下来挺流畅的。

但是看完不禁回过头一想,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扯了,前头很不错,越往后越不靠谱。

且不论一个受惊吓的普通出租车司机和坐在后座的杀手唇枪舌剑的可信度,汤姆·克鲁斯做派有余,各种计划竟然有如此多的漏洞,屡屡出差错,各种身手竟然如此不熟练,让对手屡屡有可趁之机。

最后决斗时居然死在了出租车司机的乱枪之下而出租车司机毫发未伤,你就能感到这编剧是多么的不靠谱。

对不起我剧透了。

影片难免要塞入一个女主角,但是基本就是起到了一个动机和圆场的作用。

最后杰米·福克斯自然是经过此番经历大大成长了一番,向人生更广阔的天空迈进了一步云云。

我不知道还能说些啥,不过其实这片看的时候觉得还蛮好看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汤姆·克鲁斯的几句话:Someday? Someday my dream will come? One night you will wake up and discover it never happened. It's all turned around on you. It never will. Suddenly you are old. Didn't happen, and it never will, because you were never going to do it anyway. You'll push it into memory and then zone out in your barco lounger, being hypnotized by daytime TV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Don't you talk to me about murder. All it ever took was a down payment on a Lincoln town car. That girl,you can't even call that girl. What the fuck are you still doing driving a cab?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6 ) 一点时代反思

受这篇05年优质影评中那句“现代理性话语的一大胜利就是对情感的放逐,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智(Sense)压倒情感(Sensibility)的时代”启发。

喜欢片中繁华又寂静的city of stars, 更爱LA夜色中人与人的孤独感。

但这是不是特定于那个时代呢,是一个2000年后、泡沫经济前,一个科技普及、全球化和商业腾飞的时代的写照?

在那时,感情让位于更能成功的理智。

现在是2020年,世界有了五花八门的社交媒体、民族主义兴起、去全球化。

对现实无能为力的人们在网络上对陌生人发泄正义感与情感、对漠不相干的人和事指手画脚。

“你认识任何卢旺达人吗?

几万人被屠戮但你眉毛都不会抬一下”的指责已站不住脚;愤怒和不满的涟漪随网络扩大强化。

甚至比起目睹同事朋友遭遇不公,在网上受到感染从而声援或谴责陌生人反而更得心应手。

同样,现在比起理性思考,似乎操纵仇恨更能达成目的。

用攻击异己、制造舆论以达成政治或利益目的已成常态(不过这也可能向来如此,只是现在被更加赤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人们仿佛丧失了力图明辨是非时的纠结——价值判断变得如此廉价...人人都不孤独。

人人以天下为己任。

而情绪的力量胜于理性。

But still——"Someday my dream will come? One night you will wake up and discover it never happened. It's all turned around on you. It never will. Suddenly you are old. Didn't happen, and it never will, because you were never going to do it anyway. You'll push it into memory and then zone out in your barco lounger, being hypnotized by daytime TV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Maybe we're all pretending. We're still hollow inside.还是停止伪装,保持理性,去做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吧。

 7 ) 有创意

一部相当不错的片子。

从创新的角度上,电影没有像惯常的那样打出字幕,甚至没有片名,就直接进入了主题,直到电影结束,才终于将片名打了出来,只这一个小花招,就足够新奇。

对于别的出奇,像对阿汤哥的使用上,在此之前,阿汤一直是扮演正面角色的,几乎没有演过反面角色,自然他的面孔就是电影的卖点,在别的片子进行耍酷也是导演与阿汤哥的不二法宝。

但在《借刀杀人》里,他却成了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样,不再单纯去耍酷卖帅,而且还是一个反面的杀手的角色。

这样的创新,是需要一些胆识与勇气的。

但这样的安排,反而为影片增分不少。

 8 ) 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

开篇就让我感觉导演的功力不低,在嘈杂的环境里从司机关上车门的那一刻变的寂静,仿佛切换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一瞬间就把视觉重心聚焦到司机身上,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

而简单的拍摄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交流,也能大概知道司机的基本情况,大致性格,这样接下来的行动才会更加符合人物特性,从一开始知道杀手身份的惊慌失措,到紧张无助,最后无可奈何,一步步被杀手牵着鼻子走。

看着好像老实人性格的司机一直被欺负,但其实随着杀手跟司机的对话,以及通过后续的一些经历,司机的性格也不再像之前那般随意任人宰割,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敢于走出舒适圈,迈向更大的舒适圈,从伪装杀手的身份去套取名单的时候,态度的转变仿佛气场都变了,这也跟前面铺垫的观察细致的习惯相互联系,行为举止都像一个杀手,老油条。

后面的爆发更是一次比一次猛,先是直接飙车撞向护栏同归于尽,然后又干翻警察只为去救无辜的生命,即便是赌上自己的性命,最后还能毫不犹豫的直接射伤杀手,这一次次勇敢都并非空穴来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杀手给司机灌输的思想,什么都不会给自己争取,明明生命这么短暂,人本就像沙漠里的沙粒那样渺小,为何不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由自己去定义自己的人生。

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司机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而以后有更美好的生活也是能预料到的,放在现实里,也是个熬制的还不错的鸡汤,共勉。

本片除了有不错的紧张气氛,文戏也是一大亮点,也是为数不多的优点。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结尾结束的有点仓促以外,整片都充斥着矛盾的想法,杀手行动的第一要素就是隐蔽,为什么还会跟司机聊这么多话,而且好像还有一点点的羁绊?

就算是想把司机当替罪羊,但当替罪羊得知这一切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变得非常不可控了,但杀手依旧选择了留活口,而且杀手不一定就是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所以避免无关人员的接触也是为了怕唤醒自己内心的情感,影响自己的任务,但这个杀手好像就一直缠着司机不放一样,接触的过于频繁了,有点像是在炒cp但是又不知道怎么炒的矛盾感。

最后我想说,绿巨人就这么杀青了?

啊?

绿巨人不要面子的吗?

我还想着警察能跟主角团多摩擦点火花呢,下线的属实有些仓促。

 9 ) 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借刀杀人》

给大家看看这个人写的影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006818.html 下面是我复制的借刀杀人——生存的勇气片子一开头,展现的是一个忙碌繁华的都市。

音乐也相当的暖洋洋,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做着自己的梦。

随着镜头的展开,你会看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以及各种各样的化解(逃避)方式。

对于那位主角之一,黑人出租车司机麦斯,他的方法就是看着马尔代夫群岛的照片,想象自己可以在渡假圣地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当他遇到心仪又投机的那位漂亮女检控官,他只能装作很潇洒幽默,当她下车离去的时候,他摇头叹息:他离开这种美女和上层社会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

他骨子里有着一种自卑,甚至那位女子给了他名片,他连打个电话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他接过名片的时候,又一次叹息。

命运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突如其来的袭击。

——阿汤哥出场了。

阿汤和那司机第一次说话的时候,那个黑人还在想着刚才的事,他把照片送给了那个女子,心不在焉地整理车里的东西,没听到阿汤的话。

正当阿汤哥要转身找另外一出租车的时候,他回过神来,招呼了一声,载上了这位他不知道应该憎恨还是应该感谢的特别顾客。

有时,就差那么一点,人的生活的样子就完全不一样。

出租车里例行公事地问答,开向旅客要的目的地。

此时的音乐,开始变得有点冷。

钢琴声飘荡在夜晚的都市里,尽管依然灯火通明,但是却有说不出的冷漠。

这就是为什么阿汤哥说:“每次来到洛杉矶,我都等不及要离开。

”其实,他的潜台词是,来到这个世界,他也觉得很冷。

阿汤哥和司机都是观察力很强的人,彼此说话不需要费力,就可以懂得对方的意思。

这也是阿汤哥欣赏司机的地方。

阿汤哥也一眼看穿,司机所说的计划筹备资金开自己的公司,只不过是他欺骗自己、逃避现实的借口——这个司机过着一种庸庸碌碌的生活,但自己不肯承认和面对。

这种人,胆小怕事,应该很好控制,阿汤哥估计。

两个人都对自己职业内的事相当在行,所以,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阿汤哥今晚包下他的车,多付给他钱。

一切都很顺利,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胖子摔下楼的话。

很多人说阿汤水平真次,杀第一个人就露馅了。

导演并没有给我们镜头,在楼上发生了什么事,也许,那个胖子被射杀的时候刚好就在窗边,也许他是本能的逃到窗边,一边想要拔枪还击然后被射杀……阿汤哥是杀手,不是上帝,他可以保证要杀的人一定没命,但没法控制现场发生的事。

况且,他一点都不怕被那个司机知道这事,他一开始就想要借刀杀人,用这个司机当替死鬼。

他觉得是可以吃定司机这种人的。

(从后面警探的谈话中,可以看到,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以前有一个司机杀了三人,然后自杀的怪案,估计就是阿汤干的)反正一晚上要杀五个,迟早是会被知道的。

早点让他吃惊,就早点镇住他,让他就范。

这个司机有一定的正义感,但作为一个平凡人他非常的平庸和怕死。

如果他想要见义勇为跟阿汤哥搏斗,或者有胆子偷跑,他很快就会没命。

阿汤哥就是吃准他了,无论是性格上还是气势上。

阿汤这个杀手很专业地立即清理了现场,这也是后来剧情发展的关键之一。

警察无法立即判断现场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没法立即联想到这是雇佣杀手连环刺杀跟某案有关的人。

警察甚至还判断不了那个失踪的胖子到底是被杀、自杀,还是跑了。

司机也是个很好心的人,他关心那两个巡警的生命,甚于关心自己。

在检查车辆的时候,他是完全有机会逃走的。

但是他没有那个勇气。

那么好的机会,他甚至没想到要逃走。

他对环境就是唯唯诺诺地适应,他没有生存的勇气。

接下来他跟出租车调度员的对话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面对咄咄逼人的侮辱,他甚至不敢说半句不满的话。

这让旁边的阿汤哥很不爽——阿汤哥是个独来独往,不受任何人管,而且自信对环境和他人都很有掌握能力的人。

他甚至受不了看别人对环境的屈服。

他强迫司机对上司强硬起来,就像对他强硬地灌输自己的生活理念、杀人的哲学。

阿汤哥上楼办事后,稍微冷静下来的司机还是想到该逃走了。

他已经断定阿汤不仅是个杀手,还是个疯子,迟早会威胁到自己。

他按喇叭求救,却招来了两个混混。

很多人质疑这片的结局,其实要质疑的话,这里也可以。

为什么他就招来了混混,而不是警察,或是热心的好人?

故事的发展就可以立即改写了。

生活里很多事情没有解释。

要解释的话,只能说——这就是命运!

就像开始,如果他没招呼阿汤哥上车,整个故事都跟他无关了。

阿汤哥很干净利落地收拾了两个混混,注意,他开枪是有声的。

第一场杀人,他很好地控制了现场没枪声,用了无声手枪,杀那胖子没有证人听到枪声,立案的性质和调查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杀酒吧老板也是无声手枪)。

杀这两个混混,完全是计划外的事,生活就是有意外!

这两个混混身上的枪弹和死法,也成了案子的线索之一。

让那个干练的警察意识到,这可能是专业的高手干的。

生活里的每件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你触动了其中一个机关,所有的关联都会作用到你身上。

但那个司机还是不知道。

他和阿汤哥最大的分别就是在这里,阿汤哥将他的信念融入到生活方式里,融入到他做的每一件事。

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用自己的哲学解释一切事情:工作、女人、好坏、生死……那个酒吧的老板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觉得阿汤哥杀他不守信用。

那老板明明答对了问题,为什么要死?

其实阿汤哥问的是潜台词:你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你是继续在这里干你的音乐(就意味着他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出庭当证人),还是回到黑道上?

老板如果想要活命,他应该立即跟阿汤说:我要回去摆平这件事,给我一个机会——阿汤确实有给他机会的意思,不然就直接射杀他了,当然阿汤不会就这样放走他,会让他回去跟老大自己谈,这是最大可能的让步了。

那老板选择了继续现在的音乐生活,他就必须死。

不管他答对了还是答错了那个问题。

这跟禅宗很相似了,你不能光从字面上理解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

司机麦斯被震惊了!

他无法相信阿汤就在谈笑风生中杀死了这样一个好人。

这也使得他对杀手刚起来的一点好感荡然无存——本来,他见到阿汤的身手、气度,还有敏锐观察力,是相当佩服的(他一生人就是缺乏这些气质),加上在酒吧里三个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拉近了不少距离。

他的潜意识,觉得阿汤本质也许不是那么坏,甚至,有成为朋友的可能。

也许,阿汤真是在替天行道,杀一些坏蛋,清理社会垃圾?

这就是阿汤这位生活化的杀手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酒吧里的事,彻底粉碎了他的想法:阿汤只是一个冷酷无情,把工作视为第一位的杀手。

他可以用任意的冠冕堂皇的哲学,解释自己杀死的任何人都是有理由的。

阿汤的演技我觉得在这里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酒吧里他不断地观察周围的环境,等待最好的动手时机,同时谈笑风生之余,真的让你觉得他对老板的音乐才华是惺惺惜惺惺的。

这些细节,只有很入戏很用心研究过角色的人才能做出来。

在那里,他真的就是一个杀手,带着他的哲学和信念,一丝不苟执行的杀手。

司机已经完全失控,无论是理智上还是情绪上,他都接受不了眼前发生的事实。

阿汤必须重新对他进行掌控。

刚好总台通知麦斯,他妈妈接二连三第打电话来。

因为他没去例行公事地探望她。

于是阿汤就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可以让司机调节一下情绪(带着胡思乱想的脑袋开车是相当危险的),另一方面,他觉得找到了司机的弱点,他的妈妈,可以用来要挟他,让他继续就范。

事情未必会向阿汤想象的一样,但他就是一个相当有自信的男人。

以当时他的计划和环境来说,这也是一步相当妙的棋。

况且,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另外找一个替罪羊了。

当然,他低估了麦斯的善心,这是一个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的人。

况且,现在有危险的是他母亲,麦斯迫不得已抓起阿汤的公文包,跑出医院,他只是为了引开阿汤。

司机的这个特质,也是阿汤身上没有的,也是人性里可贵的。

司机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他的才华、机智和勇敢,只是被一向屈服于生活和环境的习惯掩盖了,尘封了。

麦斯毁了阿汤的笔记本电脑,里面装着要杀人的名单和住址。

整个计划被他破坏了!

有人觉得阿汤这样都不杀司机,很不合理。

其实杀了司机才是真正不合理——东西已经毁了,杀司机只能泄愤,于事无补。

阿汤是一个相当冷静有原则的杀手,他想到的是怎么样才能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怎么才能掩人耳目,全身而退。

另一方面,如果杀了司机,就等于承认自己失败了,他是一个从来不承认自己失败的人。

他要保留司机。

一方面,是要借司机来投石问路,让他去黑帮重新拿资料,试探客户的反应。

如果客户生气杀了司机,说明这生意黄了,阿汤没必要继续;如果生意继续,他还是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演出“借刀杀人”的老套路,掩盖自己的身份。

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被杀的司机都会被认为是阿汤自己。

这是他混迹江湖多年的过人之处:冷静,随机应变,安全第一。

这件事让他暴怒,但他还是忍住了,不过此事也更坚定了他用麦斯当替死鬼的想法,司机后来如果不反抗,是死定的。

导演在医院又安排了一次命运的小笑话,杀手和警察在电梯里不期而遇,还互相谈了两句——有时你想要的东西,跟你是那么近,你却不知道。

查看4具尸体,警察发现杀手的枪法很有特点:总是胸口两枪,额头补一枪。

(这是个细节,也是阿汤这个杀手的习惯,后来在舞厅也是如此。

)在黑帮老大的地盘,司机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老大对他丢了名单很不满意,几乎要干掉他。

麦斯随机应变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了——当你面对极大的危险,还依然懵懂胆怯,你就死定了。

这一场充分说明司机本身不是一个苯人,阿汤的确有点低估他了。

(我们是不是也有点低估了自己,我们以为,我们就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经历过这事,司机已经开始有点转变了。

他在沉睡中,有一点清醒和自信的迹象(从他走出老大地盘的样子可以看出一点)。

不过,他重新走进出租车的时候,还是要屈服在阿汤的控制之下。

因为阿汤说过,他不听话就要干掉他老妈。

去舞厅杀另外一个人的时候,路上出现了一条狼。

很诡异很突然,阿汤和司机都一时无言,注视着那条狼。

狼孤寂地在夜晚的街头匆匆而过,狼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车上两人各自的生存状态,他们都有一个类似的特点:孤独。

对阿汤来说,他是太聪明太有能耐,看破了一切,觉得这个冷漠的世界一切都不可信,他不可能有朋友;对司机来说,他忙忙碌碌在社会的底层应付生计,没有时间去认识另外的朋友,而且他也太胆小,没有勇气去改变眼前的一切。

两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舞厅一战,充分表现出阿汤饰演这个杀手的专业素质,高的惊人——充分利用环境,以少打多,逐个击破,身手敏捷,枪法如神……总之你能想象出的赞赏词汇,用在上面都不为过。

同样的赞赏我要给予导演,这一场战斗的经典,同类的片子很少见到。

那队警察因为一开始就选错了目标,所以无所作为。

真的很喜欢在舞厅杀人的那一段:多少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嘈杂的音乐里乱舞,对阿汤哥在身边杀人一无所知——多少人在这个世界上昏昏欲睡,对近在咫尺、生死攸关的大事视而不见?

阿汤哥如入无人之境,干净利落,一个个收拾外围的保镖。

他那双充满自信的眸子,就像豹子走进了羊群。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个干练的警探,他从一开头的蛛丝马迹就判断出这晚上发生的事情很有跷蹊。

他头脑冷静,心地善良,相信那个司机只是无辜的替罪羊,一心想要查出真凶,救出那个司机。

可是,他还是死了,死的那么突然和无声无息,就在舞厅门口,被阿汤两枪穿心射杀。

请问他在专业领域内有犯过什么错误吗?

根据他掌握的资料,和他所处的职位(如果他是指挥者,情况会大不一样,可惜他只是一个小警探),你能找出他行动上出过什么漏洞吗?

在相同的处境下,谁能比他做的更好?

他还是死了。

他输了什么?

我只能说他输了运气。

很多人质疑最后阿汤在地铁被打死的一幕。

如果你能接受警探的死,那为什么不能接受,阿汤最后也是输在运气上呢?

其实在片中是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质疑的。

这部片子可以有很多分支很多可能的结局,导演和编剧给我们看的,是他们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个结局。

如果片子拍成一个常人思维内的大俗套,又何必专门去看这片子呢,找以前的警匪片看不就得了?

回头说剧情。

阿汤杀死那个警察,开始让司机觉得愤怒。

先前杀的人,可以说都跟司机麦斯没什么关系——而那个警察芬宁,是关心麦斯,相信他清白的,就在他眼前,被阿汤杀死了。

但是阿汤还觉得是自己救了司机,况且,死个把人根本就不值一提:“宇宙是百万个由千亿星辰构成的星云,而其中一个瞬间里的一点微尘——那就是我们,湮没在太空之中。

警察,你,我...谁又会在意?

”阿汤哥如是说。

他甚至没法在意自己,这也是阿汤心里的悲凉,虽然他很有本事,很有钱,但他很孤独。

在这个世界他找不到任何可以关心和寄托的东西。

这就是他们这两类人不同的世界观,不同世界观的人,是永远没法真正沟通的。

麦斯开始痛恨阿汤,包括他那一套处世哲学理论。

两个人很自然的争吵起来。

阿汤哥毫不客气地戳破麦斯的伪装:“某天?

有天我(你)的梦想会实现?

有天晚上你会醒来,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它只会与你擦身而过,从不会发生,而猛然间你的年华已逝。

那尚未发生,而且永远不会,因为你从未准备去做!

”“你会把它压抑在记忆中,然后钻进你的宝贝出租车。

在你的下半生里,接受白日梦的催眠。

别和我说什么谋杀,你所做的也许只是付过林肯房车的订金。

或者说那个姑娘,你甚至不会打电话给她!

你他妈的干嘛还在开计程车?

”多少庸庸碌碌的人就是这样生活的?

这些话像闪电一样惊醒了麦斯!

他沉默了很久,回答道:“因为我从没试过鼓起勇气——直面自己,我曾尝试,我试图从低谷中摆脱出来,可那不过是次注定失败的尝试。

”在那一刻,他已经被迫面对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道义上,他都痛恨这个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那么多痛苦的阿汤,他也决心和阿汤哥同归于尽。

飞车加速的时候,他有一丝报复的快感:你比我强么,现在大家一起抱着死,你也有被我掌握着命运的一刻!

其实整部戏的高潮是在这里出现和完成的。

后面的东西已经无关紧要了。

在司机决心和阿汤一起死的那一刻,他算是重生了。

为此他还应该感谢阿汤,阿汤是他生命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所有的道路,让他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生命就是这样奇怪,当接近死亡的时候,它才显露出它的辉煌。

你是否也过着同样的生活?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尽力地逃避生活的真相,用各种借口麻痹自己。

你哀叹生活没有给过你机会,但是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去面对,你是否愿意付出那个代价,去变成另外一个全新的你?

你真的可以为爱去冒险吗?

阿汤最后失败了。

我觉得是导演的安排,阿汤死了,才能反映出人在命运之下的无奈。

他死在冷冰冰的地铁里,就那样坐着,阿汤像开篇自己嘴里讲的一样:尸体随着地铁周游这个城市,不会有人知道。

没有人会在意。

你可以质疑这个安排不合理,也可以不喜欢这个结局。

就像我反复讲过的,这片子你要质疑,可以找到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一开始找的不是麦斯,如果那胖子没摔下来,如果麦斯逃跑或被杀,如果那警察杀了汤哥……有太多的可能性,什么又是合理的呢?

麦斯刚撞车,晕头转向,就能抢到那警察的枪,合理吗?

他完全可能直接就撞死了!

阿汤哥在舞厅里弹无虚发,别人却一点边都没打着他,合理吗?

结局并不重要,你我都是匆匆过客。

重要的是,导演将他要表达的意思,在片子里很好的传递了——你是否有面对真相生存的勇气?

 10 ) 不被承认的魅力皮囊

阿汤哥,阿汤哥,我理解的阿汤哥就是一个魅力真男人,此片的演技已经升华了,无所谓了,拿不拿奖都随他吧。

我坚定地认为阿汤哥从来都不是个帅哥,他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真演员。

《借刀杀人》短评

汤姆死了,说明这是悲观的电影。奋起放抗只有死路一条,当良民才可能忍来黎明。

7分钟前
  • dodo
  • 还行

殘暴垃圾無恥變態殺手,最後裝可憐死觀眾就會同情你?從開始到結尾一路殺人還想叫別人改變?你以為別人跟你一樣阿達垃圾鼠輩 Michael Mann ?

12分钟前
  • Leo4House
  • 很差

阿汤哥天生巨星啊!!!

16分钟前
  • 尔黑我!
  • 还行

灰发阿汤哥太帅了...整个电影都给人一种冷清又萧索的感觉。一般般吧,音乐不错,酒吧和地铁戏不错。“洛杉矶有那么多出租车司机,我遇到了麦克斯,弗洛伊德遇到了路德博士。”

19分钟前
  • 穆如初
  • 还行

弱智司机弱智杀手?处处不符常理,还试图改变另一人。这也能演下去,真是有耐心

23分钟前
  • 黑夜小麻雀
  • 较差

不愧为全世界最酷的导演!

2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watched in Helsinki Hotel Glo. guessed most of it...

28分钟前
  • AkaneAntares
  • 还行

boring

32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较差

一部好莱坞电影而已,被推荐者儿时的记忆忽悠了,没看出什么优质的东西来,TOM的表演很愣,这哥们演了太多商业片,被好莱坞格式化了。

37分钟前
  • 较差

细看下来该片的台词对白还是挺耐人寻味的,汤哥大银幕首演反派还是很有腔调的,口头辩论一流身上还带点人情味儿,可以说是相当有原则的杀手了。剧情方面就有些类型片的通病了,收尾差点力度,杀手死的有点平淡。

39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结尾太垃圾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和职业杀手对射,职业杀手不行了,狗血啊

44分钟前
  • HKHK
  • 较差

Collateral.2004.BluRay.2Audio.SDHF-NORMTEAM

48分钟前
  • 8月12日
  • 还行

3.5 现在的行货导演必定会把这种类型作成一种全方位的行动指南,所以反观迈克尔·曼,单线条文本和流转通透的影调才是行云流水的类型片语汇上,进一步深化类型的特定细节。

49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还行

剧情逻辑烂到爆。阿汤哥在人堆里都不用瞄就可以精准射击,居然被男主一个出租车司机伏击干死了。美国地铁居然不安检(狗头)。看漫威浩克的演员梳大背头真的好奇怪。

50分钟前
  • 追逐幸福
  • 较差

莫名其妙

52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较差

为了将来不会再看到此片,留此记号。

53分钟前
  • 玩的就是理性
  • 较差

前面不错,结局又变成俗烂的“最后一秒钟救人”。另外,那时的靓汤真是英气逼人啊。

56分钟前
  • 圣无常
  • 推荐

理解了什么叫做“单薄”,剧情单薄、人物单薄,前三分之一节奏把控和悬疑设计还是蛮扣人心弦的,但是就同样的悬念一直延续到后面没有任何递进与提升,对人物也没有更深入的挖掘,观众也只能看到同一层面的内容,后面就落入了杀手杀人,的士司机救人的俗套戏码,太单薄了。

1小时前
  • 电影协会
  • 较差

大烂片,一颗星给最后一句台词。

1小时前
  • 刘水稻
  • 很差

当年看睡了,这次终于看完了。看完之后去看了看评论,觉得自己是个文盲,大家都好牛逼啊。我就看见乒乒乓乓了,还挺好看的,卢旺达是哪啊。

1小时前
  • 囧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