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某人推荐了《Baccano!》后某人居然真的去看了(感动啊),看完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动画。
于是我认真了(这里请自行想象本人认真的脸),决定总结下。
然后我发现可以喜欢的点实在太多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平衡性强,制作精良,人设美型又不过分华丽,声优阵容强大等等)所以还是小结一下算了。
(总结和小结的区别并不是这样的啊喂)鉴于小说台版太贵内地版太粗糙日版看不懂等原因,以下讨论只限于动画。
No sex, no death!(大误)第一次得知没有性爱描写,也没有死人算是优点,是从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里面出现了这样的评价:“鼠的小说有两个优点。
一是没有性场面,二是一个人也没死。
本来人是要死的,也要同女的睡觉,十有八九。
”大概是想说,如果要拿走刺激感官的部分,必须是对作品本身有相当的自信吧。
话虽如此,倒也不妨碍村上本人的小说性爱满屏,死人如割草。
(并没有)回到《Baccano!》,先说说那纯爱的CP们吧(死了半火车的人这件事情打算罔顾到什么时候)。
以下排名纯属各人喜好(由浅入深),跟姓名笔划无关。
笨蛋情侣Issac和Miria。
出场次数很多,但从来没有单独出镜,一直忠实而夫唱妇随的担任着搞笑艺人的角色。
动画里面对他们的恋情虽无赘述,但多年来都没对彼此那套吐槽厌烦,仅就这点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反正身为观众的我已经有少许不耐烦了)纽扣情缘的黑帮干部Firo和人造人Ennis。
非常波澜不惊的俩人,很相配的气质。
Firo对永生的态度貌似就是,没觉得有什么区别。
Ennis则是不动声色的背叛并杀死了她的创造者(奸角,死不足惜)。
Firo捡到Ennis的纽扣后开始寻找这个神秘的黑衣女子,接着当然就是老套的“你就是当时的。。。
”情节。
BTW,另一个喜欢这部动画的理由,里面都是传统的男追女。
嘛,虽然我是新时代女性,但更是大懒人一个吖。
杀人狂Ladd和他的未婚妻Lua。
最爱杀死觉得自己身处安全之境的人的狂人Ladd,和他号称一定只能由他杀死而其实他可以为她而死的未婚妻Lua。
证据是他为她跳下火车,废了一条手臂。
另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Ladd带Lua去见他叔叔时,Lua艰难的打招呼“那个,你好”,Ladd发表了类似“这样就算打起精神了?
还真是羞涩啊,正好跟我的热情互补”的评论,有点自家黑的意思。
铁路追踪者Vino(原列车员)和教团灵魂人物的女儿Chane。
存有着稍微(何止)扭曲的正义而自认为宇宙重心的唯心者,Vino,虐杀着所有他不批准的行为者,拯救着无辜和良好的民众,平衡着他的世界的善与恶(顺便吓唬着乘霸王车的无票乘客)。
Vino在车顶的一番剖白,“无法想象我死后的世界,应该是会逐渐消失吧,因为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实大家都这么想过吧。
当时的我们多么幸福。
对Vino的喜爱,除了对强者的崇拜,不如说是对曾经任性的自己的宠溺。
另一方面,对父亲无限忠诚,为保守其父不死之秘密而自愿失声(这个情节设定只是为了达成无口属性吧)的孤僻女,Chane,不知自我为何物,身为父亲的试验品,她的价值由父亲决定。
为了取悦家人,而自我牺牲的事情想必谁都做过一件两件吧。
对Chane的喜爱,同样带有对自己的赞许和或许有一点儿的惺惺相惜。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绝配的俩人,而且又是难得的(哪里难得了)一见钟情。
Vino见Chane第一面便感叹道“不错的女人啊”。
果然长得好看就是好啊,没准在哪还能捞回一条命。
胆怯的不良少年团首领Jacuzzi和同团体爆炸女Nice。
我正式宣布Jacuzzi是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
本来这种太过接近普通人的人设不会太讨喜,(何况这爱哭的孩子感觉比普通人还要弱一点),这次却大翻本了。
以下为我的记忆点:1.发现强大的黑白红三方开始各自屠车时,虽然怕得想逃走,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但是,如果我们逃走的话,大家……我们几个把黑衣人,还有铁路追踪者赶跑吧”这样的话。
虽然剧中渲染他一人一天抢了卢梭家族18家店,但我们都知道对于职业杀手的某人和某人和某人来说,他真的不强。
2.以为要与Vino对战前对Nice说的类似遗言的话“我之前那么爱哭,已经把我们两个人的份都哭完了,所以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3.当Nice做实验炸伤了自己的脸和眼睛后,他在脸上刻了大大的剑的刺青,这样别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的脸上了。
虽然身为盗贼最不利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剧中好几次出现他的画像,并且他常被称为,脸上有剑的刺青的男孩。
4.和Nice各自执行任务前亲了Nice,队友调侃道,“真是亲热啊大姐”,Nice羞道“刚才那个,是第一次”交往十年了啊!
什么叫纯爱啊!
你们见识了吧!
总之我是拜倒了。
好了,现在到了No death的部分了,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深夜了我已经不想写了(别想圆不下去就逃走)好吧。
其实真的没死什么人啊,死的都是路人啊,都说不出名字的啊,或者是奸角匪类啊。
我唯二记得死的不是路人也不是坏人的角色就是老列车员和Maiza的弟弟。
老列车员因为说了禁句“我要退休了”所以不死不行啊大家都懂的。
Maiza的弟弟得知了永生之酒的一半秘密所以必须被奸角吸收掉来获得秘密啊,不然奸角永远都无法发展,无法酿成新的永生之酒,大家也就没有酒喝了嘛。
死人都不是为了虐观众的,这样算很厚道了。
想想之前看的《魔法少女小圆》《冰与火之歌》《斯巴达克斯》甚至是最近的《海贼王》,我已经很感恩了。
好了我去睡了,大家晚安
我强烈怀疑本片的导演是否是昆汀的粉丝——环状的叙事结构,让人不得不想起电影中的经典『低俗小说』,而动作场面则更是跟『杀死比尔』系列有的一拼。
作者立足于美国1930年代的诸多元素,但是却讲述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式故事——一群不会死的人在同一班列车上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同时镜头经常会突兀地闪回到一年前或是一年后的场景——交叉倒错地叙事,在考验导演玩转故事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观众的理解力。
在最终结局的皆大欢喜之际,导演还不忘恶搞一下美国:时间突然从1932年跳转到了2001年,两个『不死者』主角依然年轻,突然街上汽车开过警笛四起、然后远方的高楼间划过一架巨大的客机——这恰是在暗喻2001年9月11日的双子座『9·11』恐怖事件——导演大概是在借『不死者』的名义向恐怖事件中死去的人们表达缅怀——当然也有可能是纯粹的恶搞吧。
重口味、很酷的故事,有如剁椒鱼头一般,奇辣、却让人回味无穷。
真吓人 《永生之酒》告诉我们:以后别让陌生人摸头,摸头不仅是长不高,连命都会被吸走。
看过《无头骑士异闻录》的可以试试。
这可能是比较另类的一部番吧,虽然和《无头》是同一个作者,但傲娇、恋爱、校园、魔法、异世界、奇怪的美少女、挂B、神器(有神器,但当每个主角都用了神器就等于根本没有神器)等平常的日漫元素都没有,故事是在一个舞台主线上进行反复的插叙、闪回,或者通过同一个场景、事物连接不同人的视角,以达到补充叙事的目的。
这样讲好绕,就是“乱序”。
这是一些电影喜欢用的手法,而这部番作者坦言就是借鉴了一个著名西方导演的方法,《疯狂的石头》也是(10年前在重庆拍的,很好看)世界观设置在20世纪,没有什么架空元素,只多了一个“永生之酒”登场人物众多,但按照事件与性格人物并不难记,BGM只用古典乐和爵士乐,所以给人一种:我TM看的是日漫?
的感觉因为是乱序,所以刚开始看让人捉摸不清,但和大多数慢热番一样,后面所有的线索指向了一个终点,可以给人以一种憋了好久终于拉出来的通透。
这种惊艳的作品真的不多了= =只要以后不是满屏幕的京紫、异世界、剑与魔法,我谢谢老天爷。
日本动画我看了很多,这部给我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
这是一部叙事方式非常特别的动画。
我这次给的是还行的评价,因为对于很多东西我的评价都是还行,请不要因此而责怪我。
这部动画的主题其实并不是很新鲜的东西,很多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对这方面的话题以不同形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讨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片最具有争论的是它的叙事风格,多线式剧情。
在我这种只是纯粹以娱乐自己为目的的人来说,这种叙事即烧脑又多余,但对于追求艺术之美的人,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尝试,这种方式难以让大多数的人(就像我这种只是为了一时的娱乐的人)所接纳,所以这片子并不是很火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欧美的故事,但给我的感觉却是太具有日本风格了,形形色色的人犹如百鬼夜行中的鬼怪,各具特别的性格与行为方式。
看了欧美片再看日本动画,明显的能感觉出两者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把日本人的灵魂放在欧美人的身上,对我来说多少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总体的故事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我看这个动画的原因,但在人物设计上还是太过日本了点,或许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首先,我是超级喜欢这样的叙事结构的,相见恨晚哈哈,看了两遍。
关于Dallas线bilibili弹幕里大部分弹幕认为Dallas线是1932年的,看第二遍的我仔细关注了一下时间线,觉得很疑惑,大致整理了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EP03 2min,1932年,打捞dallas哥哥了EP03 3min 1931年,黑帮进入报社EP03 11min bilibili都说哥哥线是1932的,从eve进入报社,黑帮离开EP03 17min,eve进入情报社,带着管黑人管家,黑人情报员登场。。
EP06 21.5min 1931 eve被设计一出门就遭Gustavo绑架之后,情报社长在办公室就知道了,然后社长提到了不要介入Gandor和Runorata的内斗。
即使什么都不做,都会在内斗中受到牵连,因为Vino受Luck Gandor邀请,正从火车赶来。。。。
证明,找哥哥是从1931-1932,因为据说火车是1932年1月1日到站的8th 2min 关于笨蛋夫妇被一群警察讨论,之前是小案子,包括抢巧克力@OP,被通缉是因为抢了Eve Genoard家8.5min 买完帽子后来Eve家抢劫了,这是火车前的哟。。。
22min 被偷后Dallas回来了,Eve睡醒了看到哥哥好开心,但是楼下管家报了被盗,然后Dallas就开始变脸了。。。
然后镜头切到了Eve被绑架的分镜,然后,方糖哥(报社在RUnorata的卧底)放纵Eve逃跑RUnorata 中层直接去Gandor家要Eve。。。
13th 15min 1932 RUnorata 大boss直接来Gandor老巢询问Dallas下场,luck说出了河底的秘密,再次证明,找哥哥是从1931-1932.1.1,找到是1932了关于1931年喝酒的过程喝酒是很凑巧的事,笨蛋夫妇打算去抢小黑帮,先去Gandor家踩点,结果碰上了抢了⑨出来的Dallas一伙儿,胡椒粉助攻,抢来了⑨。
发现不是钱是⑨后,去了Firo的M家踩点,穿成牧师装扮进去了,目标就是金库。
然后就转到了楼下开会的上面,被旗袍侍女发现,扑倒,同时楼下开枪庆祝,一开始Miria以为Issac死了,结果是个误会,只是打中了帽子。
然后因为之前在帽子店何刚Firo见过,就被邀请一起庆祝了。
两瓶永生之酒也就被M家中层和笨蛋夫妇一起享用掉了。
Rony恶魔是在的,一脸无奈,最最最关键的是,最后打赢了大Boo之后,Rony没有指出吞噬的秘密,大家也就开开心心地活下去了。。。。
both黑帮and笨蛋夫妇。
虽然已经不算是新动画了,在TV动画中还是相当值得推荐一下的其实当时看完就有要写写东西推荐一下的想法,但是想想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于是作罢——情节的有趣大概不能归功于动画吧,毕竟是改编作品来的不过最近突然提起兴趣开始看BACANNO的原作小说,这不算先入为主的印象了,在小说作品的反衬下,终于发现这是一部多么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了动画用仅仅13集的容量改编了小说前三册的内容,光是知道这个就足以让你惊讶,仅仅13集居然就囊括了三本小说的含量?!
想想当年也不过才10本的《银英》,不也是延续了百余集才算结束吗况且个人感觉田中的文笔显然比成田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因而在缺乏描写性的文字在里面,可想而知那洋洋洒洒的三本文字中充斥的就都是离奇曲折的情节和数也数不清的奇怪人物可见能将这么多内容整合在13集中的脚本其功底也着实令人钦佩比起其他小说,《BACCANO》应该算是比较容易动画化的,首先情节夸张紧凑——适应动画表现的快节奏;其次人物众多,性格外化——非常便于人设的视觉化但从小说的角度而言(算不算是悬疑呢?
很是怀疑……),作者实际上采取的是非常简单的平铺直叙,之所以能够获奖,大概也仅仅是因为其编故事的想象力着实丰富吧但是好的故事是一定要有好的手法去表现的,文笔太差的小说,再好的情节也会让人感觉味如嚼蜡——实际上这正是近两天我看《BACCANO》的感受,由于过于平铺直叙,看的时候总是走神,可情节又太过紧凑,结果往往读了两三页后才醒觉过来刚才看过的几页到底讲了什么完全不记得=.=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受到永野大神的影响——大家还记得永野是怎么写《FSS》的吧?
列好一个时间表以后高兴摘出哪段就摘出哪段,然后乱叙一通=.=——虽然前三本都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但到了后面就颇有效仿永野的意味了这也算是一个特点吧,为了充分体现原作的这一特点,动画把前三本时间内容也打乱了,分成一个个片断,采取多线铺陈开来于是在动画一开始,就蹦出了过多的人物,这就够观众花好长时间来理清楚个中利害关系了而在第一本揭示的“永生之酒”之谜,和第二、第三本加入的WINE、香奈、拉特、杰古基等人的谜团就混杂在一起,一直到最终集才全部揭开——由此在前三本还看不出什么悬疑性质的小说,在改编后则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悬疑动画,很有种当年看“池袋西口”的感觉//笑仅仅用13集的内容将这么紧凑的故事情节叙述得杂而不乱,通过巧妙的镜头剪接使诸多场景画面衔接流畅(从OP的制作就可见一斑),而人物性格上的进一步发挥又让动画比小说里的人物生动了很多,确确实实是超越了原作的一部作品——强烈推荐!
析战力什么的,我说,你对《Baccano!
》的审美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了吧喂!
可是标题已经这样写下去了啊,标题永远都是对的,因为是标题党么首先把flying pussyfoot上的人群简单(但啰嗦的)分为以下五大阵营:黑衣——以精良武器挟持整车人不惜杀掉一半人质也要换得被囚禁教主Huey自由的(其实觊觎着Huey不死能力的)邪教组织白衣——以杀掉自以为安全者为乐的Ladd为首的奇怪地混入了趁火打劫的混子和Ladd那腼腆的抖M未婚妻的杀戮爱好者俱乐部红衣——有着稍微扭曲的正义感,集狂人之能力与自觉于一身,被马戏团训练出超凡体术的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列车追踪者杂衣(不是杂鱼)——用发抖的声音说出了“把以上人物都踢飞吧”的年轻盗贼首领和伙伴,以及几位在餐车认识的参战但效果微弱的不死者炮灰——被斩杀和待斩杀的一干路人然后,这里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
红衣显然无敌了,他死了世界也毁灭了(大误),话说谁来写个凉宫春日的忧郁列车员版啊。
然后,炮灰被称作炮灰是有理由的。
于是分析仅限于黑白杂三派。
有一天我问主教,像黑衣这种有明确目的与纪律的组织,简称纪律部队,和白衣这种纯粹由爱好者组成的自愿者,简称纯爱组(喂!
),对战的话谁会获胜?
主教引用了拿破仑对战马木留克后的评论:“两个马木留克骑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骑兵,一百个法国骑兵能抗衡一百个马木留克骑兵,三百个法国骑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骑兵,一千个法国骑兵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骑兵。
”(虽然这里的纯爱组和马木留克骑兵的可比性此类重要的推演我打算用微妙的意会来带过)总之根据拿破仑的论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止步于个人范畴了。
以团体战而言,最好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我果然不是想写战力分析。
于是以上,战力分析结束了。
(战力君缓缓站起身来,走到角落默默哭泣中)此处省略大段主教关于军事理论的讨论。
我说讨论?
其实我指的是科普。
长吁,曾经我以为自己是科学尖兵,然后发现不守纪律只能是杂兵。
曾经我以为自己是吟游诗人,又发现被规则渗透得穷极无聊。
不过没关系(起身拍屁股上的灰),我相信天下之大,必有我容身之处。
如果真没有,我肯定满足于自我的独特而洋洋得意中,你看我洋洋得意了没?
所以肯定还是容得下的。
回到纪律部队和纯爱组。
(这里可以插“我便是要你们猜不透我呀”的梗)我用结构和诗意来分别总结他们。
或者说,我用结构和诗意来总结这个世界,而他们碰巧路过了。
(如果这里有任何geek也好死宅也好想吐槽我的世界观的话,要负责赔一个新的哟。
爱的战士那种类型的拒收哟亲)结构君的延伸:规律的,明确的,效率的,功利的,客观的诗意君的延伸:自由的,模糊的,过程的,自发的,主观的对于同一事实的处理方式,结构君和诗意君也是全然不同的。
(明目张胆的拟人化起来了)比如“手段对目的的干涉”一事,结构君一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的态度(腹黑?
),然后开始,嗯,比如开始划定手段在何种范围内对目的的干涉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则采用plan B,C,D...Z。
诗意君则双手抱头开始纠结,最后可能得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的结论也可能没有得出,不过把纠结的过程写了一本书叫《脏手》(原来不是萨特写的么?!
)所以结构君应该是实干家而诗意君是艺术家吧。
(这种攻受属性也被设定好了的感觉是什么?
)再比如“大脑可作为人类摆脱基因统治的武器”一事,结构君斜眼道,有什么好处么?
诗意君大呼,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人类作为唯一可以自杀的动物的尊严(大误,诗意君他不懂的嘛╮(╯_╰)╭),由我来维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自杀被称为公共卫生问题。
-_-下水道系统运作不畅才是公共卫生问题吧喂!
)突然Jacuzzi哭道,什么嘛,一直在说黑白两大阵营吖,我可是!
我可是把黑色阵营的老大干掉了哟!
我不是给你最多感动的人吗?
呜呜呜。
(天哪好萌,Jacuzzi我要命名你为真实君!
)狂人是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实的,也许他可以获得压倒性的胜利,那只是因为他运气特别好而已。
(太敷衍的解释了吧,其实是因为人家就是那么强好吧)这里我打算引用一大段JOJO的经典语录,因为我不可能说得更好。
“‘勇气’就是知道什么是恐惧!
”——谢皮利“人类的伟大,在于忍受恐惧的崇高姿态”,这是希腊的史家普达哥斯的话——舒特洛咸姆 “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
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朝真实努力的意志』!
只要有朝向真实的意志,就算这次让凶手逃脱了,总有一天我也会把他抓到,因为我一直朝目标前进,不是吗?
”——警察
整部动画里有四个主要的故事,分别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17XX年船上,1930年都市,1931年列车,1932年都市导演把后面3个故事的悬疑部分放在开头(黑帮仇杀、列车灾难,不死的人类)吸引观众,然后层层抽丝剥茧。
随着复杂人物关系和谜团的解开,把故事最黑暗的部分放在中间靠后展示(列车上的怪物、杀人狂、少女被绑架、黑帮庆典上意外的枪杀,尤其是17XX年船上的灰暗故事用了整整一集来揭开谜底)。
最后则是从黑暗的部分出现转机,一路狂奔到大团圆部分(朋友团聚,坏人死去,各人的愿望达成,黑帮庆典)的叙述,让观众在感到不可思议的过程中情感也好像过山车一样,从黑暗的山洞一下子来到了山峰最高处。
这种叙述方式的要点在于叙述者必须对整个故事熟烂于胸,一般是先写出大纲,甚至完整的故事。
然后叙述者在平直的时间线上做手脚,把故事本身变成很多线头的迷局。
在吸引了观看者的情绪的同时,也对观看者的情绪产生直接作用(比如这个动画,观众何时会紧张、悲伤、高兴,都被牢牢掌握在叙事者手中)。
不知道这种手法在动画上有没有先例,在小说上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写作方法了,我知道的有《呼啸山庄》(双线叙述,把最黑暗的部分放在开头,把希望放在最后),杜拉斯的《情人》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这两部小说属于单线剧情的打乱叙述)。
电影里《Memento》和《The Prestige》(均为双线)对这种技巧的使用也已经炉火纯青。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哦,对了,差点忘了,动画里还有一部《凉宫春日的忧郁》,算是单线式的打乱叙述罢。
这部番我是用一天一集的速度看完的,现在回想过来或许更适合用两三天一口气看完,观感会更爽一些,毕竟这不是个什么复杂的故事。
一开始我大概花了五集才认住了所有人的脸和名字,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记忆,这样的大杂烩出场容易造成口碑的两极分化,有些人觉得很好玩儿,有些人觉得作者根本就没在好好讲故事。
平时看到有趣的地方都会截图收藏,这部番里收藏的都是Issac和Miria的故事,好多人把他们称为傻瓜夫妇,傻人有傻福,但是我不想这么叫他们,他们应该被称为神仙夫妇,单纯善良,乐于助人,还在乱世永久且幸福地活着,性格让人喜爱,是不错的朋友。
这部番的鸡肋之处在于期待深挖的剧情完全没说,导致了大多数人物设定虽然立起来了,但是不够饱满。
观众可以做到的只能是接受某某人物的设定,但无法通过前因后果来透视人物的内心,这就多少有些膈应,说服力不强,新奇也是一时的,最终还是会被人遗忘。
比如白衣男子是个滥杀无辜的人,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怎样了,我们不得而知;永生的宗教首领是如何被人发现的,为什么进了监狱,他的三观和主张具体有什么深意,我们不得而知;妹妹为什么要执着于寻找实质上是纨绔子弟的哥哥,铺垫不到位;街头小混混们为什么要行侠仗义,应该再多一些笔墨解释;铁道追踪者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判决着众人的命运,很随心所欲,但也很无聊;黑道三兄弟和菲洛等黑帮头目纯粹打酱油,只是剧情中的过客。
还有几个人物虽然着墨较多,但是都很扭曲,或者毫无必要。
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小男孩想表达出作者的什么观念,看不出来;哑巴姐姐和人造姐姐都是先受制于人后被爱感化,设定重复,完全可以删掉一个;最后三集出场的扳手小子完全让人一头雾水,虽然看的时候明白作者的意图是用一个新人来说明故事是永不完结的,人物是互相关联的,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影响观感,会降低观众对已有线索的专注程度和吸引力。
而且,虽然作者始终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但实际上真真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只有神仙夫妇、纨绔子弟和情报社,其余的角色都是硬生生往他们的路线上靠才能相遇,要么是一开始就和永生之酒相关,但是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地证明“人物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这一中心了。
而且情报社堆了好几个人上来,是在是多余;对纨绔子弟的刻画也实在是平庸,没什么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剧情的构思远远称不上精巧和细致,故事的设计比较拙掠和粗糙,说是展现了不错的群像,但多想想就觉得人物性格扁平单调。
我觉得整部剧的亮点就是神仙夫妇的搞笑,白衣杀人狂和铁路追踪者的打斗,片头的作画和音乐,其余真的没什么了。
所谓的多线交叉的叙述手法,就是看的时候一时很爽,但是相信我,你也能做到:把自己身边几个人物的故事线先梳理好,然后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编进去几段,最后一拼凑,大功告成。
我没有看过原版的小说,不知道上述提及的坑和不足在小说里怎么样,但是单看动漫感觉的确是太乏味了,甚至有理由怀疑这是作者随心所欲的作品,压根就没被编剧审核过,就是一摊流水账,真真是没什么特别的故事。
难得找到了中日双语的字幕了 ,打算过今天开始追 magnet:?xt=urn:btih:98AD6080128E5C9B35B8887B54FDCD13D201B3A6-2021.8.3难得找到了中日双语的字幕了 ,打算过今天开始追 magnet:?xt=urn:btih:98AD6080128E5C9B35B8887B54FDCD13D201B3A6-2021.8.3
十年后回头补番。叙事结构确实精巧,然而人物塑造实在二次元得过于不真实了。这样(几乎每一个都有奇怪的脑回路)的主角众也只能通过动画才能毫不违和地呈现了吧(虽说吐槽一部二次元作品不够三次元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伪多线,个人觉得没有欺骗性,没有让人拍大腿的命运论,没有任何目的甚至都没有一个好故事的多线叙事就是脱裤子放屁,出场人物多最忌讳的就是飘忽的人设,没有剧情也不用讨论好坏,伪神剧。片头挺好听
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讲好一个故事和讲一个好故事的区别”,就是在这部动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推的人不断强调,“这是个冷门神作”,拉倒,没有剧情支撑的作品,连佳作都算不上。整个故事完全配不上作者精妙到有些炫技的叙述手法。好在这算是大家接触的第一部敢这么玩儿的,看个新鲜所以分高,再来一次怕是不可能光靠一个新鲜的插叙方式支撑起平庸到甚至有些无聊的剧情了。
菲羅的少女心~米莉亞的少女心~夏奈的少女心~埃妮絲的少女心~ ……終劇的最後,大家都還活著,都在這個世界的某處,好好地過下去。這真是,最為溫暖的事實了。
多线网状叙事嘛
有个问题:大叔吸了研究者不就可以自己制造酒了吗,干嘛还为了两瓶把命送了?除此以外,真是精彩。
人物繁多名字花里胡哨强行刻画个性,叙事杂乱其实故事平平淡淡故作高深
还可以吧 线索乱中有序 但就是不怎么让人很好奇下一集会怎么样
看到十四集终于看不下去了剧情极其无聊,极其无聊。从头到尾极其无聊时间线和剧情跳跃的也是怪,人物外面名字也是乱七八糟
日本动漫现在也难见这样好的故事了。
有个简评好像说,对于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一点也不好奇,真的,我也是。
叙事很不错
叙事手法很特别……
除了电影玩烂的网状叙事 人设剧情动机不可深究 怀疑人设智商和幸运度或战斗力成反比 横贯大陆铁路 吸星大法·真·摸头杀 Luck Firo Vino 幼驯染颜值三担当 五对CP居然都是真爱 Dallas真的喝了假酒沉海和Dio爷一起等待打捞2333 活在番外里的扳手狂组长
手法是玩high了,剧情跟不上。这个大团圆结局是什么鬼。
前几集一直为人物众多犯晕。。。确实经典啊 太喜欢这些人了,简直找不出两不喜欢的
80后高学历小说家成田良悟获02電撃賞的SF片。以禁酒法推行時的美国为舞台,围绕錬金術師奇邪的不死酒而展开的登場人物超90头的大骚乱。时间分1930s’、1705和2000三篇,动画以1930~32为主,关键词:火车、黑帮火拼。制作水平可以,但可视结果只是:杂乱非常的一桶大浆糊。
我承认脑子不够用,又懒得再看一遍
日漫人设腻到恶心的工业化模板,马戏团偏执变态、博取同情外强中干、天然呆耍宝、沉默忠诚杀手、神秘故作深沉、热血义无反顾。剧情俗套,故弄玄虚。不过90s电影玩的非线性叙事那套,血腥、喜剧、浪漫增色
强忍心理不适看完了。吹捧太过。要是早几年看或许会喜欢,现在只能感觉中二气冲出天际。制作赞,音乐赞。全体人设都很值得吐槽,尤其是笨蛋夫妇的塑造太过,吵得我一头两个大。三星,不能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