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产生了不老套的效果,非常有想象力,非常少儿不宜..呵呵政治题材加上痞子阿姆一样的台词和音乐,让这个电影产生巨大的反差,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老套的美国爱国片,但是导演的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想象力
·本文含有不洁字眼若干,正派人士请保持传教士体位,匍匐缓慢进入·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教育弟子说:老师教授功夫的时候,就像用手指向月亮,如果你没有悟性,那么很遗憾,你就只能看见手指而无法领略月亮的光华。
说完之后,他敲打了弟子的脑袋,因为那脑袋有点愚钝。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跟那个被打的弟子一样,也有点头疼。
我觉得李老师讲得很好,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比如,要是下雨没有月亮怎么办?
又比如,那手指委实形天赋异禀形迹可疑,难道我也不能稍稍侧目?
李小龙先生是我的偶像,虽然我有一点狐疑,但还是听从了他的教导,在欣赏电影这门跟功夫同样奇妙的艺术之时,总是惦记着看月亮而无视手指的存在.在《美国战队:世界警察》(《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这部杰作中,我排除万难抗拒各种干扰,凭借并不出色的头脑借助了各种仪器,终于还是顺利地看见了那张月亮的老脸。
我第一次现场观摩提线木偶的演出是在中学的篮球场,当时就对这些木偶的结构很感兴趣。
比木偶的结构更能引起我兴趣的是在脑海中所意淫的将它们一个个拆散,零件纷飞的华丽景象。
你看出来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的是解构主义的种子。
我当然万万不能想到,事隔多年以后,Trey Parker先生竟然特地为我儿时的梦想拍了一部电影让我目睹木偶们以各种脱离地球重力影响的姿态分崩离析,更可贵的是他通过这样一部深刻的影片向1968年巴黎脱帽致敬:不是向那些整天揣着《电影手册》的梦想家们,而是向一个叫德里达的人。
1968年,德里达在法国哲学学会发表了一篇论Differance的论文,于是解构主义在五月学生运动的浪漫烈火之中诞生了。
这是一个认为世间万物处在永恒的自我解构过程中的学说,万物的自我解构当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极端的不确定性,时间不静止,空间不定形,文本无定解,于是一切权威皆是虚妄——否定权威,这是重点。
Trey Parker导演深刻学习领会了这种精神,他宣称:“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只要走了极端我们就会嘲笑他,所以我们做这个电影,就是要给你们看看这些极端的行为。
”他肆无忌惮的嘲笑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政府,嘲笑梦想在一片绚丽的爆炸声中将整个世界变成第三世界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当然他也没有放过那些自以为见解深刻其实是十足幼稚的反战表演分子。
他跟我说: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但是,当Gary高歌一曲《Everyone has AIDS》然后轻蔑地对Spottswoode说:“我上你的车,让你放手指在我屁眼里。
如果我让你爽歪歪,你就会给我电影的角色”,这时候我不能不重新审视这根有可能变得热乎乎的手指,它正变得重要起来:正是这根想像中的手指为《Team America》定下了荷尔蒙气息浓重的基调。
从功能上看,这是一根像阴茎的手指,虽然阴茎可能比手指bigger、longer,但是手指却以他自身过硬的素质即拆即用的快捷携带的方便乃至因随心所欲的屈伸而富于变化深受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欢迎,自然也赢得了导演的欢心。
导演要指月亮给我看,他选择了一根长得像阴茎的手指,这根手指闪烁着两种熠熠的光芒:一是性,二是戏仿。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性爱现象渐渐从属于更高的秩序,比如上帝这一神圣的存在。
性渐渐被制度化,这头野兽被栓在了婚姻的笼子里,婚姻制度由于出自上帝的旨意而得到确认和祝福。
而戏仿,是对经典文本的借用,可能是对文本本身的解构也可能由此而实现自己新的阐释。
对性的迷恋转化为电影中无处不在的“fuck”,而对于戏仿的执著则演化为时时刻刻的嘲笑。
老外说起F打头的词显得十分爽利,像是在嚼萝卜干清晰响亮毫无扭捏闷骚之态,这混合着原始热力和现代热情的动作成了一种反叛,也是一种姿态的宣告:打倒一切还要踏上Trey Parker的两只脚。
在导演看来,世间万物不过是性器官和疑似性器官,一切皆可fuck:“McDonald's,fuck yeah;WalMart,fuck yeah;Baseball,fuck yeah;NFL,fuck yeah;Rock&Roll,fuck yeah;The Internet,fuck yeah;Slavery,fuck yeah……”;而一切高深理论说来不过是性器官之间的关系总结或者争吵,哲人说过:世界上数女人的生殖器和政治最为肮脏,但是男人偏偏最喜欢这两者。
(当然,你也可以说男人的生殖器最肮脏,然后把这句话送给女政治家。
)导演却说,政治本来就是性事,“这世界上只有三种人:阴茎,阴道和屁眼”,他们之间的关系贯穿着一切政治奥秘。
Trey Parker简直就是一个反抗俗世的涂鸦少年,不过他不用喷漆,用得是让人炫晕的精液。
在一阵激烈的动作之后,只剩下了fuck这个动作本身残留空气中的幻影和遍地狼藉。
但是这种严重腐蚀破坏公物的行为却得到了大家的谅解,因为Parker事先就论证了这一行为的合理性。
他通过拙劣但神奇的模仿,使得人们发现许多原本冠冕堂皇的事物的丑陋和滑稽。
观众看着银幕上的种种丑态,获得的是智商高于他人的满足感和愉悦,放声大笑是一种“我比电影中这些人聪明”的大声表白,于是观众接受了导演这隐蔽的奉承跟他站到了同一个战壕。
这种戏仿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中活生生人物的模仿,比如好莱坞有头脑群星,比如很ronely的King is fucking;另外一方面则是对文本的戏仿,比如《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黑客帝国》、《星球大战》、《杀死比尔》。
这其中也包括对好莱坞大片制作模式和拍摄规律的戏弄,如同许多影片一样,用蒙太奇手法表现Gary一本正经接受射击、格斗等各种训练的时候,背景音乐却是不阴不阳的悠悠唱道:“In anything,if you want to go from just a beginner to a pro,you need a montage……”最神奇的一个戏仿是对现实人物和经典文本的双重复制,Spottswoode为了强调整体协作的重要性,说Team America中没有“I”,I.N.T.E.L.L.I.G.E.N.C.E却说有的。
这是抛给乔帮主的媚眼,乔丹年轻时候打球喜欢单干,数据华丽却不能为球队带来胜利。
教练说,在team这个词里面是没有“I”这个字母;乔帮主反唇相讥:但是“win”当中有。
毫无疑问,持续的fuck和嘲笑是很伤人的运动,前者伤身,后者伤人品。
但是,从南方公园走出来的Trey Parker和Matt Stone就好这口并且矢志不渝。
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
”这一指代表了一切法要和玄妙。
如果说《Team America》的两位编导也用手指来解释他们电影之精华的话,我相信,他们竖起来的会是中指。
那个俱胝和尚的故事还有下文,说“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
’童子亦竖起一指。
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
胝复召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引用了这个故事,引申出一个真理,然后说:“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我希望Trey Parker和Matt Stone能一直吵闹下去。
america.....FUCK U!!!!!!实在是太搞了。。。
政治和SEX是永恒的主题。。。
KING JON IL 的形象帅啊。。。
特别是唱,LONELY, SO LONELY。。。。
ML的时候嘘嘘也就罢了。。。。
还便便。。。。
怎么从木偶里挤出屎来啊。。。。
还有吐啊吐啊吐啊最后喷。。。。
哇哇。。。。
写不下去了。。
太恶心了。。。。
影片故事简单,Team America阻止蟑螂星人金二毁灭世界的阴谋。
有些人说什么“恶搞到最后原来是爱国主义啊”,仿佛看穿了一切。
但是能把这部片子咂摸出爱国主义的味道,不是脑子坏了就是宣传小册子看多了。
全片主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dick、pussy和shithole三者的关系。
每当制裁asshole的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扯什么大财团啊阴谋论啊love and peace啊,好像有了这些asshole就不是asshole一样。
为什么要扯爱国主义呢?
因为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遮羞布,还能嘲讽一下“你看灯塔国也讲爱国主义啊”。
金二死了,萨达姆死了,卡扎菲死了,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asshole,比如鑫、阿萨德、you know who等。
怎么解决呢?
靠爱国主义吧。
倘若不需考虑中东和北朝鲜人民(还有美国人本身……)感情的话,这是部相当搞笑的影片。
据说是《南方公园》原班人马制作的,难怪风格挺像。
本片的画面其实做得很出色。
木偶人物做得各有特色惟妙惟肖,尤其它们居然有表情……我还不大明白是怎么做出来的。
口型、手势什么的也都没得挑,走路太“木偶”了,但是没办法,毕竟真的是提线木偶……道具和场景的模型做得相当出色。
国会山的设计实在是经典。
金正日的“宫殿”也是极尽华丽。
此外,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巴拿马运河,等等,也都做得像模像样。
不得不提的还有片中的音乐。
那些歌词太搞了……挖哈哈。
当然以《南方公园》的风格就算木偶剧它也要搞得限制级,还是有点黄有点暴力,一点点恶心。
剧情方面,我们都知道,美国佬在全世界“反恐”。
片中很邪恶地从讽刺反恐转到后来的真正反恐,讽刺目标从美国的霸权主义转移到金正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巴黎和开罗都是他们去“反恐”炸掉的……
看过《南方公园》的人都知道导演Trey Parker和编剧Matt Stone不顾一切嘲讽世界的恶搞幽默风格。
对这样的成人动画片,从反感到理解再到欣赏甚至沉迷,这个过程有点像一个听惯歌剧的人慢慢喜欢上街头粗口饶舌歌,既不可思议又神奇有趣。
如果说中国传统动画片以严肃见长,日本是美学暴力主义,那么美国的主流动画片,尤其是给成人看的大部分动画片,恶搞就是唯一。
从《辛普森一家》到《未来世界》到《住家男人》,当然还有经典的《南方公园》,嬉笑怒骂,讽刺一切,颠覆一切。
不过即便恶搞,也是分类别的。
《南方公园》代表的,就是一种不带任何过滤,粗口政治讽刺满天横飞,达到午夜成人单口相声级别的极端恶搞。
这两位创作者,Trey与Matt,在2004年将这种极端政治讽刺恶搞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一部木偶剧电影《美国战队:世界警察》。
大部分的政治讽刺电影,采用讽刺、恶搞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恶狠狠的讽刺笑话片中被“赞扬”的主题,比如《芝加哥》表面上的故事是律师大人一手遮天颠倒黑白,其实讽刺的是美国司法制度;《恐怖电影》系列也是通过拙劣模仿成名恐怖片片段来达到讽刺其他电影从而搞笑的目的。
这部《美国战队》,从头到尾把美国世界警察的霸道嘴脸讽刺了一遍,到头来,骨子里竟然是赤裸裸的爱国主义,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电影的精髓,基本可以用里面极其成人级别的话来概括:“There’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Dick, Pussy and Asshole. Dicks like to fuck Pussies; they will fuck Assholes too if the occasion calls for it. Pussies hate Dicks because the Dicks are always trying to fuck them, but they also love Dicks whenever the Dicks are fucking the Assholes instead of them. Assholes shit on everybody, whether they be Dicks, Pussies, or other Assholes. Assholes hate everybody and everybody hates them, and in short they make the world stink.”碍于上面内容的粗口程度,这里就不翻译成中文了,请大家自行阅读。
总体说来,尽管美国就是大家眼里极其傲慢、粗暴、自以为是洋洋自得的“Dick”,但因为“Asshole”政府的存在,比如成天打来打去在全球搞恐怖主义之流,“Dick”还非得出来管不可。
一言以概之,世界警察尽管讨厌,可还得由美国来当。
政治本没有正确错误,到最后无非利益之争罢了,所以对于电影的“政治正确”与否没什么可好评论的。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除了上面说的精彩恶搞,我认为主要还有以下两点。
一是电影中的主要反面角色,金正日,在电影中形象实在太酷。
他带着个厚如城墙的大眼镜,操着“l”“r”不分的亚洲味英语,把UN检察官扔到大鱼缸的时候真是霸气盖天;后面孤单的唱着“I’m so ronery (lonely)”的时候,这个人物又内心寂寞的可怜,真是个完美的霸权独裁者。
Trey和Matt也算是金正日的大“粉丝”了,在DVD的补充内容里,这俩人表达了对多才多艺的金正日的仰慕之情,同时说明,金正日本人是个电影爱好者,收藏有如同图书馆一样浩如烟海的电影。
十有八九这部《美国战队》也能流传到他手里,大概金正日本人听到I’m so ronery这首歌的时候也会感慨的落下眼泪吧。
二是看好莱坞大明星们怎么在电影里被砍杀得片甲不留。
既然Trey与Matt连金正日的真人照片都用上了,那么使用George Clooney, Susan Sarandon, Alec Baldwin的真人形象也就实在小菜一碟了。
这些明星们被描绘成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凶残可怖又头脑简单被人利用的反面形象,真让人看得笑掉大牙。
当然,被津津乐道的还有著名的木偶性爱场景。
Trey与Matt这俩家伙大概在拍摄的过程中过于放纵啦,不管观众欣赏与否,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上放。
不过反正电影就是恶搞,观众也大可不必太认真。
在这点上《Borat》真是异曲同工,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讽刺得太政治,太认真,非得弄点愚蠢的低级下流来中和一下,才能稳定保持影片从头到尾的不在乎声音。
很喜欢南方公园。
这两个制作人简直就是天才。
对片子本身的评论我就不做多讲,各位豆豆们都已经把我想说得说过了。
比较让我惊叹的是这部片子制作的精良。
看片花已经成为我的新乐趣。
从片花中可以看到电影制作的背后,人们辛劳的汗水和思想,让我对电影这一行业产生新的尊敬。
这次也一样。
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些木偶做得很好很精致,表情丰富,背景也不错。
看了片花才知道这些木偶都是手工制作,用了高科技的软件控制表情和台词配合,一个人偶有时候得要几个人同时操作。
巴黎,开罗和伯纳马,据说都是经过了很多很多的找资料研究对比之后才制作的,每个细节都很到位,也很真实虽然用了很多搞笑的材料,比如cheese grater做中东灯笼,雨伞撑杆做拉丁美洲的卫星天线,25美分硬币做team america的腰带扣等等。
他们对金日正也作了很多的调查,最后才制作出来想象中的朝鲜。
据他们说,朝鲜实在太神秘,资料很少。
即使是这样,还是尽其所能。
当然,这是部不严肃的恶搞篇,必要的夸张是难免的。
两个天才自己也说了,他们制作的是美国人印象中的世界。
不光是这部片子。
很多美国的片子,大片小片,制作都很精良,幕后工夫都做得很足。
对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片子就更加如此,从服饰到家具到语言行为到周围环境。。。。。
反观国内的片子。。。。。
其实,我写这么个影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被新版红楼梦的造型雷到了。
像对比之下我已经都无语了。
导演和形象设计都没读过原著,这算哪门子的态度?
人家是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一部搞笑的片子,但是我们的叶大师李大导却是用玩笑的态度来对待一部严肃的片子。
叹叹!
2006年6月6日,“六间房”网站发布了胡戈导演的最新DV短片《大杀器传奇》,这很可能成为中国恶搞史上标志性的文化事件。
视频恶搞作品的创作者们之前总是借助已有的影视素材进行戏谑式的故事新编。
胡戈大胆实践了新的制作模式,直接组织演职人员实地拍摄。
一些网友已经将《大杀器传奇》定性为电影或电视短剧,我只是担心国家广电总局也有同感,或许胡戈的下一部片子就会出现审批字号。
《大杀器传奇》出笼的另一意义在于,商业资本终于开始染指恶搞文化,尝试建立此类作品的市场化推广机制,尽管这次两者合作的利润动机尚不明显。
然而,抛开制作和运营方式,《大杀器传奇》在文化层面缺乏新意,不如作者之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春运帝国》更富原创性。
如果我们隔海远眺,放开眼光,对比中西,就不能不望洋兴叹:宏扬我国恶搞文化任重道远。
胡戈自己也承认,“中国的恶搞作品比起国外的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很远。
”读者也许看过好莱坞木偶剧《美国战警》(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此片与《大杀器传奇》均取材于同一背景,思路相近,都在嘲笑霸权美国的反恐精英,讽刺流氓国家的独裁领袖,因而可以作一番比较。
胡戈的拍摄资金和制作班底自然比《美国战警》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就道具布景音乐舞美而论,《大杀器传奇》一看就是省吃俭用东拼西凑捉襟见肘的糙活。
限于预算条件,胡戈拍成现在这样也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提供免费下载,观众也别太较真儿了。
不过,胡戈自称花了不少心思创作剧本,构思和情节还是可以拿来和《美国战警》一比高下的。
下面简单谈谈两片恶搞的限度,以及在此限度下恶搞的表现技法。
什么是恶搞?
胡戈说是“很夸张地搞”,这只是字面意思。
我在中文维基上查到一则定义:“恶搞文化,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产生喜剧效果的娱乐文化,和无厘头文化十分相似。
”维基百科只是聊胜于无的网络辞典,这一定义很值得商榷。
恶搞文化的对象未必是严肃主题,也可以是八卦事件;恶搞文化必然解构某些价值,但有时也建构意义;恶搞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幽默和娱乐作品中都有迹可寻,它的外延更为广阔,无厘头文化只是它在华语文化圈的一种特殊品种。
打住!
咬文嚼字地定义是学究们的事情,我们接着看片。
恶搞作品如果想广泛流传,作弄的对象不必是严肃主题,但必须是大众熟悉的公共事物。
无论以文字、声音、图片还是视频作为载体,恶搞文化作弄的对象主要有四项:性、政治、娱乐圈和历史故事。
《大杀器传奇》和《美国战警》都涉及恶搞前面三项。
《美国战警》由两位活色生香,美艳性感的女特工作主角,爱情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男女主人公那场床戏更是穷极体位与性偏好。
《美国战警》的另一特色是大量使用涉性粗口,主题曲一来就是“美国,操丫的”( America,Fuck Year!
)。
最后一幕拿性器官打比方,阐释美国霸权主义的政治哲学,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大杀器传奇》则截然不同,胡戈在性方面似乎没动太多脑筋,整部片子给女演员的镜头加起起来不到十分钟。
感情戏一场没有,更别提吻戏和床戏了。
唯一的亮点似乎是特工008错拿相机那一节,闪出几张含蓄的偷拍照片。
即使在中国相对保守的语境下,胡戈也可以在性幽默方面再往前走几步,至少走到张艺谋的高梁地。
当然,胡戈也许不喜欢利用色情元素搞笑,好处是无伤大雅——性幽默搞不妙就会变成恶俗。
对国际政治和独裁政权,两片均给予足够火力猛烈攻击。
它们共同讽刺了美国的霸权(美国战警四处破坏和乔不士师出无名地进攻鸟笼山),独裁者的暴虐(小金枪杀翻译官和傻大木刑囚艺人)还有联合国的无能(核查人员葬身鱼腹和安鸟部队的全称“安理会是个鸟”)。
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是,《美国战警》在嘲讽美国外交政策,《大杀器传奇》也在嘲讽美国外交政策。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则著名的前苏联笑话。
一个美国人自豪地对他的苏联朋友说:“在我的国家,我可以批评美国总统。
”苏联人则不屑地答道:“那算什么,在我的国家,我也可以批评美国总统。
”胡戈小心地避开当权者的痒处和痛处,仅仅追求隔岸观火的娱乐效果。
《大杀器传奇》顶多在结尾处捡起了环保主义毫不烫手的条幅,而这正是国内公共空间相对安全的地带。
我不知道胡戈在编写剧本时有没有参考《美国战警》,不过两片都安排了一位具有表演才能的艺人担负反恐重任。
为了达到一石二鸟的恶搞目的,这恐怕是联接政治与娱乐圈的必然安排。
《美国战警》对好莱坞文化的嘲弄是该片最具华彩的部分。
整部影片对美国大片进行了传神地戏仿:它具备典型大片的一切元素,却以木偶道具展现,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同时感受到好莱坞的虚伪、做作、甚至荒谬。
《美国战警》还直接挖苦了好莱坞反战影人苍白无力的作秀姿态。
在结尾一场精彩的对打戏中,导演竟让好莱坞众明星的木偶替身一一惨死,可谓实打实的“人身攻击”。
陈凯歌先生如果看过此片,可能会不由得感慨:“人居然可以如此无耻!
”相形之下,《大杀器传奇》对国内影视作品的戏仿则大为逊色。
它对《十面埋伏》荒谬结局的挖苦只停留在形式上(“小妹,小妹,你不能死啊。
”)对《英雄》主角名称的模仿甚至显得生硬和拙劣(“因为我有名字,所以叫做‘有名’。
”)至于傻大木像《黑客帝国》一样拿起电话逃逸,这是我这个普通观众都能构想出来的情节,不如一条虫子从小金的嘴里爬出来有趣。
胡戈要想在恶搞文化领域有所突破,必须推陈出新,在创意上狠下功夫。
记者在采访胡戈时问到他对《潘冬子参赛记》的看法,胡戈表示恶搞必须控制在观众无不适感的底线之内。
任何社会都存在话语禁忌,恶搞也不应突破这些禁忌。
《美国战警》也没敢违反任何保护少数群体的“政治正确性”标准,得罪黑人或是同性恋。
因为这是恶搞的伦理底线,超出了会犯众怒,吃力不讨好。
胡戈可能不怕得罪陈凯歌,但绝不愿得罪大众,这一点他很清楚。
除了伦理标准,应该说胡戈比他的美国同行面临着更多的意识形态和言论自由上的限制,尤其在性和政治两方面,他的恶搞空间的确有限。
打个不恭敬的比方,恶搞作者在中国好比是脱衣舞女,后排的观众希望她再脱几件,前排的审查官员却警告说暴露再多就可能把夜总会关掉。
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胡戈这次表演“脱”得太少,远未触及恶搞在中国可以达到的边界。
前面从技法上对比了《大杀器传奇》和《美国战警》对各自国家电影文化的戏仿,《大杀器传奇》得其皮,而《美国战警》得其神,高下立判。
此外,语言幽默本是小成本制作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胡戈在这方面的创意也不算太多,只是承袭了先前恶搞作品的网络语体、无厘头语体和新闻联播语体。
《大杀器传奇》剧中的台词很难给人留下印象,远逊于当年的《大史记》系列。
胡戈若想提高恶搞语言功力,不妨看看剧本高手黄纪苏是如何改编《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也可以向台北“表演工作坊”的赖声川多学习学习。
美国是霸道的,好莱坞是肤浅的。
但是,《美国战警》的公映说明美国和好莱坞都没有失去自嘲与自我反思的能力,让人在大笑之余肃然起敬。
《美国战警》极尽恶搞之能事,末了还是肯定了一种政治价值:美国虽然很霸道,但世界没它不行。
《大杀器传奇》则完全陷入犬儒主义的泥沼,反恐阵线双方都遭到无情的戏弄,整个儿一个“洪桐县里无好人”。
恶搞文化如果只钟情于解构价值,将会是死路一条,在主题和创作手法上都走向平庸甚至无聊。
二十世纪优秀的恶搞影片,像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都有着积极明确的价值立场和精神指向,从文艺领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期待着胡戈们在未来推出中国真正优秀的恶搞作品。
作者博客:http://spectator010.spaces.msn.com/
通片冲着老美老金及全世界粗口,真牛--大有《南方公园》的架势!可惜我买的盘不好,没完就S活不走了……
全片充满了恶搞,但不是否定片中的主人公们,片中正邪对立十分明显。
好莱坞电影一般会讲究政治正确,所以电影的价值观至少在表面上要比较中庸合度,但一部成人动画片就可以不需要那么顾及这种政治正确性。
主人公们去消灭恐怖分子,就可以一颗火箭弹把埃菲尔铁塔给撂倒了,然后就是壮观的连锁反应,最后连卢浮宫也不放过。
在埃及,打塌了金字塔,枭首狮身人面像,这些在讲究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普通电影里是不会拍出来的,这里这样拍出来,就是满足一下观众的破怀欲和发泄的欲望而已,也许还因为大家都嘲笑美国没历史没文化,所以炸一下那些有历史(埃及)有文化(法国)的国家。
但是并不是说它就完全不讲究社会规范。
主人公们再怎么破坏,他们也不会杀害手无寸铁的路人,而作为反面的恐怖分子就不同了,感到十分孤独的金二世,一边唱着抒情的歌,那些骨架们、囚犯们一边在背景中出现;手中没有武器在台上表演的Alec Baldwin也是金二世干掉的。
所以政治观点可以不同,但是道德底线到底是不能触碰。
影片的故事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好莱坞的英雄电影,一个有才能的人被选中去拯救世界,只是这个故事模式本身是被反讽的,比如主人公的特殊才能就是做戏,比如那个让人笑死的整容,在比如情到深处两个人的各种体位展示,比如男主人公失恋时倒在呕吐物上,越是深情的地方越是恶搞,总之是把那种电影模式的煽情之处全都破坏掉。
此外它的整个价值观也并不顾忌政治正确,完全是世界警察价值观,尤其是作为批评美国政府重要力量的好莱坞演员们被表现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在聚会上发出狗吠一样的声音。
(不过谁知道为什么Matt Damon会发出像羊羔一样的声音?
)那个拍911的美国导演还被演绎成了恐怖分子。
从形式(木偶片)到内容(英雄叙事)都是对好莱坞经典叙事与美式意识形态的疯狂戏谑,《南方公园》里延续的肆意的想象力和猛于嘴炮的自黑更贱的融入到规整的好莱坞叙事当中。论自黑的技巧,已经玩出了相当高(贱)的水平。
本以为是个讽刺美国自以为是、讽刺动作电影陈词滥调的片子,于是就很开心的继续往下看了。可到最后比喻美国是Dick,中东朝鲜之类的反美国家是Pussy和asshole,他们就是欠干。虽然讽刺了美国,但主要还是为美国fuck他人进行辩护
Sean Penn, who is portrayed making outlandish claims about how happy and utopian Iraq was before Team America showed up, sent Parker and Stone an angry letter inviting them to tour Iraq with him, ending with the words "fuck you."
恶搞的有点过分了
America,fuck ya!金胖子居然是不死小强,那首孤独者之歌不错~马特达蒙是要笑死我了!
我需要你,就像本阿弗莱克需要上表演学校。
什么鬼东西哟!!!但是又觉得木偶戏拍成这样好牛逼呀。
胡鬧,粗糙,不過陰莖,陰道和屁眼的比喻很有意思
RONERY, I'M SO RONERY~~~
怎么可以这么烂!恶俗到极点!演员和政治都是恐怖份子和蟑螂!
对美国霸权体制明贬暗褒,电影剧情、人物都是经典的美国政治宣传片套路,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这一类中电影美国永远都是正义的傻白甜,从来不说中东为什么反美,好像他们天生恨美国,欺负那些不懂历史的观众。
除了二胖很喜感之外没有什么看点
不得不佩服這部人偶電影,雖然可愛但真的太白目了!
加一星给金正日...
我爱死你的蛋蛋了!2013.12.15
导演这么迷恋呕吐,干嘛不去当一只马桶呢
给三星是因为金正日做的还不错,太乐了,最后原来是只大蟑螂!
就是贱。太贱了……
恶搞之王,金胖子被恶搞
吐槽和恶搞不代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