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时分
Upon Entry,Border Line
导演:亚历杭德罗·罗哈斯,胡安·塞巴斯蒂安·巴斯克斯
主演:阿尔维托·阿曼,布鲁娜·库希,本·坦普尔,劳拉·戈麦斯,杰拉德·欧姆斯,科林·摩根,大卫·科米尔,西协琴美,劳拉·波尼斯,努伊斯·布鲁,达瑞尔·詹姆斯·克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年份:2022
简介:委内瑞拉的蒂亚戈和西班牙的艾琳娜是一对情侣,两人打算从西班牙移民美国,不料入境之时一场噩梦降临。委内瑞拉导演亚历杭德罗·罗哈斯和胡安·塞巴斯蒂安·巴斯克斯共同编导的处女作,取材于他们的真实移民经历。影片将故事主要发生地安排在机场入境处的地下审讯室,以明丽凝练的叙事节奏直奔主题,利用幽闭的空间,逐层撕开这对恩爱情侣..详细 >
很真实,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芝加哥的屈辱经历,盘问了半个多小时,把我的手机及微信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问了一大堆无关的问题,毫无尊严可言,再也不想经历了
时长友好的一部电影,全程代入深感窒息…从列队安检的那刻就开始跟随主角焦虑,然后到审讯室前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太真实,毕恭毕敬时刻看眼色,不敢多问生怕引起工作人员反感,一种在权威面前的谨小慎微的态度简直不能再更多共情了。大篇幅的审讯对答,一个个咄咄逼人又触犯隐私,充满优越感而傲慢有礼的态度,简直挑战观者耐心与容忍度。一系列诱导询问后,两情侣的关系岌岌可危,内心充斥着怀疑与不信任,伤痕累累千疮百孔之后是“欢迎来到美国”,荒谬又讽刺,只留下无语凝噎的两情侣呆立在盖了印戳的护照前…
无聊
这个剧情,大致是我一个同事的亲身经历的平行版本。所以我相信这部电影的灵感,大概率也是来自于主创们自己或身边的真实事件。表演是成功的,情绪张力也是足够的,问题是这个故事似乎是不完整的。戏剧冲突戛然而止,但并非余韵悠长;关于现实议题的讨论初露端倪,却又浅尝辄止。总之,潜力巨大,可惜没有物尽其用。
welcome to America,哈哈,你来玩儿啊
讲的不单单是公权力的践踏这件事,更是一部呈现两性关系的心理爱情/惊悚片。看得我血压都升高了,感觉自己也在屏幕前被羞辱了一番。欢迎入境的话音刚响起,美国梦早已经碎了一地。归根结底,出生在fucked-up countries或许就是一种错吧。嗯。
短小精悍不啰嗦,拍得很有张力,自我代入骂了一百次爹,焦虑症都严重了五百倍。
拍到最后 拍了个寂寞
莫名其妙,无聊透顶,怎么这么高分
一个小短篇,密集的问询逐步揭露每个人不堪的一面。没有任何人经得起事无巨细的推敲。不排除一开始存在某种动机,也不排队非婚关系就没有信任忠诚可言。移民处的探员如同机器,交叉问询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想通过对照排查出其中的谎言。当观众开始共情剧中小黑屋的主角时,「欢迎入境美国」无比的讽刺,也无法真正卸下心头的负担。
没关过小黑屋,但能大约想象出那种面临霸道公权的惶恐困惑不知所措。这部分呈现得细致入微。但对女主男主的亲密关系的探讨与呈现模糊不清,不知道究竟要表达什么主题什么意义,只感觉入境官员为什么好像是个“劝分小组”?总之,导演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搭建了这个有真实感的故事外壳,但没办法充分树立起一个现实意义的内核。
小而精致,恐怖的难道不是渣男吗(而不是小黑屋
小空间小景别范本
没想到七十多分钟还挺漫长,要归功于对话的节奏和营造的紧张感吧。本以为开放式结尾会更好,细想一下给出肯定的结局会让观众有更多思考和疑惑。或许不是信任足够坚韧,而是选择相信后奠基于信任的价值不断累积以至于人们不愿承担信任崩塌的结果吧,大而不倒。但信任的裂缝不同于建筑的裂缝,建筑的崩塌服从物理规律,人心的任意着实可怕。
谁爱去谁去
欢迎来到米国 现在 记住并忘掉你的历史
她威胁着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警告着在这个国家撒谎可是重罪,强调着这是一场严肃的审讯。可是室灯会突然断电,走廊充斥着噪音,桌上是遗留的垃圾。说不关心委内瑞拉的局势,却关心他们性生活的频率。说掌握了男人订婚的事实,却掌握不了他们是否信任。说欢迎来到美国,却逼迫他们像小丑一样表演舞蹈。
很紧凑的空间和剧情,但有效地制造了冲突。
川美之一隅。与其说剧作,不如说小黑屋的讯问策略本身就是极戏剧性与舞台性的。装修噪音是神来之笔。表演真不错。
精彩是真精彩,无论影片拍摄手法还是两位演员的表演,紧张压力满溢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