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的第三部,延续了之前几部电影的幽默风趣。
本片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月球上,是羊羊们与太狼们共同并肩作战,依靠每个人独特高强的智慧以及顽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月球的入侵者。
故事的结局是极其容易预见的,其过程可谓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让整体情节表现得如此跌宕起伏。
然而这较为漫长的过程充满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暖意。
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是激烈的,也是励志的。
除此之外,本片还交代了更多人物角色的身份信息,比如喜羊羊父母的名字以及个人的身世。
另外,灰太狼与红太狼夫妇也有了新的孩子。
总之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跟之前有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与成长。
童年系列。
当时还是在电影院看的呢…… 唔……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月球上有棒棒糖林和果冻,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吃的,而且甜甜的[馋] 其实感觉这部电影重新做成3d的或者4d的……就是那种立体感比较强的电影会更好看,不过当时技术有限叭…… 当时特别想和他们一块飞到月亮上去,吃那么多好吃的hhhhhh嗯,现在也想吃…🌚
这部电影真的是挺奇怪的题材,没想到灰太狼和红太狼有不幸福的一天,那么可爱的小灰灰竟然要有弟弟妹妹了,好奇怪啊,为了剧情发展疯了吧,够狗血,够疯狂。
这是为了兔年做的,所以要加上兔子元素才行,看起来真的是为了剧情发展强行做的,说实话,换个不是兔子的也可以,也算是创新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可以看看。
虽说现在看这部动画不免显得幼稚,但其实动画片就是回归天真的过程,你不一定非要去深究动画实质意义,话又说回来,喜羊羊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应该算是当今中国动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了。
其实这次的喜羊羊作的想象可谓是天马行空的,不过毕竟动画故事还是允许这样不可思议的想象的,羊村的一群人去了月球,对抗苦瓜大王,故事很简单,没设么曲折性比较适合小孩观看。
总的说来,这部动画说不上绝顶之作,但对于小孩和热爱动画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
今天看了国产国民动画的扛鼎之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总得说来没有太多失望的地方。
因为作为一部贺岁的图个热闹的动画电影,做成这样也就足够交代了。
但是心里确实感到很是惋惜。
我还没等到这系列的剧场版变成精品,已经在其中闻到了浮躁而迷茫的气息。
一、很想用力说这次的剧场版没有下心思,我觉得也不太公正。
1.这次的画面上面的提升很大,立体的效果和场景的肌理都比之前强化了非常之多(比如太空的陨石,还有喜羊羊爸爸妈妈的幻象,特效感觉都足够好了)。
当然什么那些糖果艳死人不偿命的配色暂且不提(看到糖果河流的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还是有部分场景做得很漂亮的。
2.这次的配乐也不少,虽然没什么新意,可是还显得有那么点诚意。
3.这次的背景的设置其实挺不错的,剧本结构也是具有诸多看点和呼应。
4.人设比之前出色,主要体现在反派上。
苦瓜大王已经有点蜡笔小新里头Boss的感觉了,各个瓜兵也很有意思。
(可是不得不说,两只兔子实在是太可怕了……)5.段子虽然烂俗,但还是稍有亮点。
“喜羊羊是男一号他不会死的”另外,制作方明显是在抢着时间说事儿,也是在发牢骚。
各种牢骚。
劣质的,比如开头的那段,狼堡被强拆,完全是画蛇添足,上一部讽刺拆迁办还不过瘾么,还来一次,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中庸的,结局处,说到灰太狼的各种压力,仿佛也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也许会让一些观众有点感同身受的感觉。
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你不能压缩主线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并且抛弃可以让高潮更加嗨翻天的机会。
这也就是我想说的“不知道怎么用力”。
二、不会用力?
本剧场版最大的硬伤在于剧情草草串过,未经丰富的展开和丰满。
1.角色潦草。
月亮女王的性格流于俗套、小乐的刻画完全是止于皮毛、至于苦瓜大王,造型真是不错可惜就是一个标准的反派,连上次虎威太岁的水准都没有达到。
2.缺乏逻辑。
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情节跳得天花乱坠毫无章法,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不管关键的剧情还是一般的剧情就是敷衍了事。
比如为什么甜甜树就在苦瓜飞船的下面,比如什么龙谷这又是个什么地方。
可以说整个崭新世界观的布置就缺乏系统性。
3.节奏太平。
看了去年的高潮,我其实非常期待这次。
因为还加入了四瓜战队,其实好好搞一场那会是非常精彩的对战高潮。
煽情的地方遍地都是,就显得都那么无足轻重,孕妇牌也真不适合经常打,亲情牌也不能一遍一遍打。
建议明年的剧场版发扬现有的优点强化灰太狼的搞笑能力,继续加大夸张,减少灰太狼的感情戏,软货太久就怂了;开发配角比如沸羊羊美羊羊的故事,或者羊长老的往事都可以,喜羊羊就作为线索就可以,关键时刻耍耍帅就足够了;强化高潮,把钱用在最好看的地方,其它地方力求用想象力去渲染气氛,甚至可以走灰暗点的路线。
最后祝明年的剧场版更好!
我一定还去电影院看!
此刻,我坐在北京飞往深圳的班机上。
三排座椅开外,巴掌大的液晶屏幕正在拨《喜羊羊》。
尽管空乘没给发耳机,几个画面下来,我还是轻易认出了是剧场版的《兔年顶呱呱》。
我那将近四岁的儿子,对《喜羊羊》甚为喜欢,尽管还不至于痴迷。
从《牛气冲天》到《虎虎生威》再到《兔年顶呱呱》,一律是先去电影院看,看完了买光盘在家看,反复看。
许多情节和台词他都能背下来了。
三十多年前,差不多的年纪,《铁臂阿童木》进入中国。
当时我家里没有电视,只好到别的胡同的小朋友家去看。
某此看完天黑了,在胡同遭一邻居“傻大姐”装神弄鬼,吓得魂飞魄散。
爸妈甚至因此把积攒的钱拿出来,又跟邻居借了些,买了台14寸的金凤牌黑白电视机。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我对《阿童木》的痴迷,相较于如今我儿子对于《喜羊羊》的喜爱,哪个更甚,已经无从分辨。
但我爸妈对我的爱有此可见。
差不多七八年前,突然想起久违的“阿童木”,略作搜索,在网上找到了可下载的资源。
可是将一二十集一口气下载之后,只看了几眼,就兴味索然了。
至今,看到不超过第三集。
有了儿子后,看儿子喜欢卡通,我建议儿子看“阿童木”,他给面子看了几眼,基本上是心不在焉,继而要求换碟。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有了条件去从精神层面上补充幼时的营养不良。
可惜,少年情怀已经跟青春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杳然而逝了。
我很怀念某个暑假,全家人一起一边吃晚饭,一边看《蓝精灵》;我很怀念某个冬天,下了晚自习,快步回家看《圣斗士星矢》;我还很怀念跟小伙伴们一起,不无嫉妒地憧憬着变身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或者邂逅某个美少女……《喜羊羊》这些年在日本动画片的重围之下,能杀出一条路,殊属不易。
相信国家规定黄金时段只许播本土动画助力不少。
日本动画片,尤其是热播的,尽管在网络上很容易得到,但对孩子来说,毕竟不如打开电视来的方便。
我没有特别留意其剧场版的票房,但从其持续制作并在贺岁档上映,以及各种各样正版盗版的书籍玩具几乎随处可见来判断,至少其在品牌价值上是赚到的。
《喜羊羊》的目标受众肯定不只是孩子,所以,观看时,需要家长适时适度地指导。
我就对我儿子模仿灰太狼的一些行为和语言有些担忧。
我还希望,《喜羊羊》能够发挥在学龄前孩子中粉丝众多这一优势,以“喜羊羊”为载体,弘扬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
不论如何,现在儿子尚没有接触(我有意识地屏蔽之故)并喜欢上“奥特曼”,我挺知足。
在多种传媒与多元内容互为表里,无处不在的当下,以及谁都说不准的未来,我不可能永远屏蔽,他会有他自己的选择。
希望这选择,对他的人生健康有益,能让他快乐。
《喜羊羊》们,好好飞吧——尽管,你们将来也难免沦为“索然无味”,但儿子将来回首童年时,有过你们。
个人感觉还不错,至少讨小朋友的喜欢,影院里从头到尾一片笑声,即便是像我这样自认笑点不是很低的成年人,也觉得有些吐嘈还是蛮给力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色彩,缤纷绚烂,很符合孩童的审美。
尤其是果冻沼泽、彩虹瀑布的画面设计很不错(PS:不过还是不得不说,彩虹瀑布与甜蜜树的设计似有借鉴飞屋和阿凡达二片之嫌)。
其次是音乐,虽不如迪斯尼那样制作精良,但毕竟是原创,音律特点也很适合孩子们传唱。
再者就是合拍,把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最流行的词汇全都搬到了故事和台词中,虽然小孩子不一定看得懂,至少陪看的大人还是能引起些许共鸣的。
特别是影片开场时的那首RAP十足的拆拆歌,很有意思,特别欢乐。
总而言之,在中国动漫就像中国足球般从从喊打的尴尬局面中,喜羊羊的算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商业片,至少它已经带出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或许一些人认为剧场版的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我看来,每一部都有它自己的意义,虽然阐述的观点不同,但并没有哪个观点高尚,哪个观点低俗的区分。
我们会有观看体验的区别,很大原因是故事不再重点向喜羊羊的感受、灰太狼的感受深入[关于双主角]虎年,兔年,龙年,是刻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关系的最深刻的三部。
虽然每部写着专属于每部的故事,但他们两个之间内心的交流一点也没少,三年,从对立到冲突到理解,几乎完美的融合在了剧情中
虎年在沙漠中,他们相互说出对方的“优势”对彼此间是“相互羡慕”;龙年在巨石下,他们说出对方的“劣势”并“相互理解”。
连台词都有一种奇妙的联系,在这两部里,都有他们对对方说的“你也不错啊”,但这句话却是不同的含义,前者是羡慕对方的处境,后者是真正对对方的赞扬
两个互为敌人的人,要经历多少才能从“我容易吗我?
”到“你也不容易”[我不告诉你我最喜欢兔年]而兔年,是两人各自形象树立和情感抒发最充足的一部。
那时做出如此孩子气的动作的喜儿让我震惊,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他的看法,发现在聪明,腹黑这些轻易了解的表象之下,一直深埋着的其他东西。
以前也疑惑过灰叔给孩子起的怪名字,其实他那时根本还没想好起什么名字吧...
就和年幼的我一样,他们两个同样不理解彼此,从喜羊羊与父母影像见面的情节开始,他们两个的情感正面交锋,矛盾被突显得淋漓尽致:喜羊羊抱着母亲,灰太狼面朝着他,表情羡慕又哀伤,这个场景让我无法忘记。
灰太狼羡慕着喜羊羊能与父母团聚,却无法体会体会喜羊羊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忍受孤独完成任务的心酸;喜羊羊不知道灰太狼为什么哭,劝说“你老婆还等着你去救呢”,在喜羊羊看来只要积极的打起精神去做就行了,他不理解灰太狼一身的压力与不得已。
最后“只有尝过苦,才会珍惜甜”既表达了本部影片的思想,又不知不觉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有了共通点。
而场景,镜头,声效就是亿点细节,举几个例子。
苦瓜的机器人突然袭击实验室时三个人的表情,只有灰太狼是愤怒的(这也能表现出他知道苦瓜能找到这儿来)
灰太狼在听到“通讯器可以转接到监狱”时才主动接过[梦想现实现实梦想一样的精彩]将主角的情感变化渗透到剧情的中心想上,这是最令粉丝舒适的做法。
蛇年时提到了懒羊羊的妈妈就非常好,但是没有继续延伸。
而马年,讲的完全是“别人”的故事,之前塑造主角情感变化的手法全都用在了飞马王子上,主角几乎只是推进剧情,因此即使影片立意与之前一样深刻,对于较多粉丝也是费力不讨好。
但如果撇开角色,故事本身依然引人深思童话不是王子娶公主,而是王子爱的人正巧是公主繁华的童话世界里都是命运被安排好的人,我们是否也在踏入某个繁华的世界后丢失了快乐?
到最后,为自己指引方向的竟是小时候那个拥有梦想的自己[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到此为止,感谢听我语无伦次的瞎说。
无论是多还是少,无论是哪方面,七部剧场版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它们曾是我的盛宴,曾是我们的盛宴
“时间过得真快啊”“如果十二个电影能出完就好了”“没有你们可怎么办呢”“幸好你们还在我身边”“谢谢你们”
经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统计,灰太狼一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次,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755次,捉羊想过2788个办法,奔波过19658次,足迹能绕地球954圈,至今一只羊也没吃到,他并没有放弃。
他这么坚强,我们生活中也要多学习他乐观的精神~
灰太狼的形象设定,据说本来就是一个将近四十的大叔,他也真的体现出了不少中年男人的特色,有了俩孩子还得干费力不讨好的抓羊行动,羊抓不着,被狼兄弟们瞧不起,认为灰太狼是羊族的同党,结果狼堡都被拆迁了(真有时代感),更有趣的是,灰太狼每一次在月球上想回地球,飞船显示屏上总会显示出中国的地图,而且每一次总会给他蹦回苦瓜大王的地盘,真是一个……有一点恶毒的隐喻啊。
灰太狼在月球上,迫于生活的压力,什么脏活累活,甚至不光彩的事情——给苦瓜大王当卧底都得干,或许孩子们看到的是可笑,我却更看出了一点无奈,在茫茫生活压力大潮下,什么都可能发生。
喜羊羊指责灰太狼当无间道当得有点无耻,而灰太狼,却要让他的红太狼和孩子们活下去。
国产动画里程碑~
懒羊羊对小灰灰,还是很有爱。
喜羊羊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你以为你是邦德啊!!拯救你个妹的月球哟!
还能再扯点再恶俗点么?一年比一年难看,一年比一年胡扯。小盆友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吧?
对于国产动画来说,很不错了
好大的棉花糖啊,好多的棒棒糖啊
很好看啊 维萨分数这么低啊!!!
扶着墙进,扶着墙出,吃炒饭,送老婆,到现在为止大陆最成功的商业运作动画
怎么觉得没那么好看了呢? 红太狼生了个嘛?
= =
木有钱了吗?ED是有多差啊。哎,说真的小盆友是看不懂的。
哎哟你们给灰太狼吃点羊呀,可怜死了
笑点很多但是没有什么逻辑,角色算是特点鲜明但是没有什么个性,角色太多导致大家都没有什么戏份,剧情一路小跑跌宕起伏的到了结尾PS:最重要的是连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基情戏码都没有了,那还看什么啊!!
四个大人陪小孩在电影院看,我发现没那么差。有很多高端片的影子。
还算不错,也算笑了一场
真想和懒洋洋拜把子~我也想去这样滴月球狂吃~啊啊啊!OWO
去年那版最后记忆深刻的是片头片尾曲,尤其是我爱平底锅十分搞笑。今年记忆深刻的是哪一大堆的糖果。
大銀幕看
太多的成人思维,导致大人看起来幼稚,小孩子看起来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