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非常的真实,没有主角光环,也没有过多的动作对打,但却让人不由得深深的沉浸其中,这就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
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
影片中嗯男主是一个老老实实生活的普通工人,出狱后本想老老实实的和弟弟过日子,却没料到不甘于平凡和贫穷的生活的弟弟,因为一次拳击交易被害身亡。
而后,哥哥没有像其他片子一样,把坏人一锅端,而且非常真实非常符合实际的杀掉了坏人。
当影片轮换拍摄男主去打猎弟弟打拳击的画面时,当弟弟临死前说着“l don't care ”的时候,当哥哥打死坏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不得不说,导演的拍摄思路和演员都表现的非常好,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深思。
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人的一生,到底是该平平淡淡的过生活,还是要放手一搏。
弟弟就选择了后者,赢了拳场却赌输了自己。
推荐。
荒凉的钢铁厂,荒凉的小镇,是不是让人想起什么,东三省的旧工业基地?
河北遍地的钢铁厂的未来?
而且电影里也提到,钢铁厂快倒闭了,因为中国的钢铁更便宜,如果有一天,别的国家更便宜,中国是不是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回到电影,电影的叙事节奏很慢,即使是最后的复仇情节,也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一看就是小成本制作,但电影本身还有有一定的可看性的,想来生活在这些小镇的人们看到这部片子会有更多的共鸣。
电影中也有一些地方没懂,小镇的黑老大(小黑)带着罗德尼去山里的黑老大(山黑)那里打黑拳,为什么最后都被打死了,小黑以为打了黑拳就能把以前的债务一笔勾销想法很天真被干掉可以理解,罗德尼呢?
至少是个赚钱的机器啊,杀死他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时候的不尊重?
打黑拳的时候装的太假?
而且枪的时候为什么要换个地方,要拖到几里地,山黑都山大王了,这么多步骤不麻烦么?
这个电影肯定不会在天朝公映,虽然反应的是老美的旧工业小镇,但是有些东西太映射了,无所事事的cop,为国家发展献身的一家人,老爸应该是职业病挂的,弟弟当兵战后创伤却无人关怀,指望赌马发家致富,哥哥一直勤勤恳恳的像父辈一样在钢铁厂做一颗螺丝钉,要做个守法公民醉驾撞死人被关入狱,然后女友就被挖了墙角。
当然整个片子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即使是山黑,因为制度管不了他,自然成就了他,他在死之前对于弟弟的评价是他是个汉子,因为任性,杀了就杀了;至于小黑,也在最后流露出善良的一面,虽然这可能是因为他欠钱确实怕山黑,当看到弟弟被打的血肉模糊也是于心不忍;cop挖了的墙角,但当时哥哥的女友确实需要照顾,无所作为因为确实难管;说哥哥的女友现实可能也算不上,分手了也不亲自通知一声办的不地道,不过想想要去监狱那种地方也就理解了,比较也没结婚,说不上山无棱海无涯才敢与君绝。
造成这一切的只能说是制度,中国的小伙伴们默默的背过身去吧。
哥哥一直在等待cop的作为,山黑一直逍遥法外,感觉忍无可忍觉得只能靠自己了,如果挂的不是他的弟弟,他可能一辈子就是个钢铁厂的工人。
就是这么样一个故事,讲的都是阴暗面,细细体会再一想国情,着实伤心。
影片是因为看了最近很火的凯西艾佛来克演得所以顺便看了看,结果一看评分才6.3,看完之后我觉得没有那么惊艳到也不差,光看woody演得恶棍就值了,而且整个影片设置的背景时代,最后的故事发展很真实。
凯西演的角色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和海边的曼彻斯特演出确实有些差距。
在美国落寞的工业城市,一个落寞的拉塞尔,钢铁工人,经历的车祸,父亲去世,爱人的离去,弟弟的去世,终于走上了反对制度,个人英雄主义的道路
如此阴暗的题材,应该是拍之前就可以预见与奖项无缘,票房亦不会大卖。
拍成这样,委实是本着想把这样的一件事情讲好的诚意吧。
说的是件小事,本身甚至不值一提,一个人被战争摧毁的人生,一次痛快淋漓的复仇,一段逝去的爱情。
但这就是人生本身,那些等待消息的日日夜夜,自己的亲人生死不明他人不作为的愤恨,没有能够等待下去的爱人,桥上的离别,对自己是简直无法渡过的煎熬,与旁人无关。
整个电影里都是大牌,却没有人身上有之前的影子,大家都生活在那个法律不能企及的小镇里,希望能过只要可以安稳的病死也好却不得安稳的日子。
对镜头的运用尽显功底,音乐亦精心制作,几近无痕的融在整个故事之中,几段分线的穿插令人心惊胆战。
看完看了下导演,发现与疯狂的心居然是同一个……当然是他,几乎用着上帝的视角怜悯的看着世人,说着无法改变必然如此的故事。
生活这只大手,会在如意的时候夺走如意,会在幸福时送点意外,会在以为能够掌握自己的方向时夺走方向盘,会把自以为很美好的事物无情的剥下华丽的外装,它会随时去左右人的下一秒,以此来彰显它的威望,它把人推入熊熊燃烧的火炉,去灼烧,用炙热去煎熬,有的人绝望,灰飞烟灭,有的人麻木,烧成了石头,有的人挥着烧红的拳头捶打,其实这没什么用,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不甘和愤怒,让手上的痛楚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最终,还是逃不过。
影片正如网友说的,冗长,甚至闷到 乏味。
我也险些抱着本子睡倒。
可是,整个影片不正如现在的生活一样?
都说人生充满意外,可是没有意外,人不就主宰了生活?
人总以为能做到很多事情,能实现很多事情,能随心所依。
可是,一旦生活感到你的行为不符合了生活的准则,生活一定会给你找点意外或者事故,迫使你改变自己的生活路线,感情状态,和对生活的看法,正如楚门的世界,生活就像那个导演,一旦发现你可能突破桎梏,或者你已经对当前的状态已经完全满意,或者有了很好的计划去实现自己的防线,那只大手一定会出现,让你错愕,让你疑惑,让你痛苦,让你发现一切都是虚假表象,从而让你不得不改变那美好的念头,改变方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
有的人会习以为常麻木的顺着生活的意志走下去,有的人会绝望,丧失了自我,有的人会愤怒,痛着,挣扎着,虽然大多时都是突然的,虽然大多时他们也知道是徒然的。
可是,总有一些人,不会让心里的火熄灭。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会用火”只要还能挣扎,只要还能感到痛楚,就能证明:我还活着。
我希望我是这种人。。。。。。。
这片子虽然冗长,但一点也不糟糕。
被生活愚弄过的人,会感觉到电影的好。。。。。。。
《逃出熔炉》小故事,告诉我们枪支管控,很重要!
至于这些来自美国本土的影评,基本都是纠缠在那些所谓演技上,大有男优为优的口吻。
标签式演员,流水线产品而已。
至于说主演贝尔为了本片学习了如何操作真正的锻钢炉,在钢厂中的戏份并没有使用替身。
这点倒还是可以算得上精神的,但是就镜头中的那些举止与操作而言,用替身或者不用,有什么具体差别吗?
钢铁厂炉前工,又不是刀山火海险过轰鸣!
至于影片描述的,新泽西山区有独立王国,肆意滥杀,为弟报仇等等,就当故事听,即可!
节奏很缓慢的片子,美国没落工业小镇生活在舒缓的气氛下呈现在我们眼前,颓废的感觉充斥全片,挥之不去,很是沉重。
贝尔演的钢铁厂工人罗塞尔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一次酒后驾车几乎让他丧失一切,女友劳燕分飞,父亲因癌症过世无法见最后一面。
出狱后相依为命的弟弟也被残忍的杀害。
其实通篇看来,也只有伍迪哈里森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棍,残忍好杀,从片头露天电影的一幕就可见一斑。
就算是小镇的黑老大John也是帮着主角弟弟,还有温情。
罗塞尔在求助警察无效的情况下,忍无可忍自己背上了枪,用自己的手为弟弟讨回公道,看多像一个穷人版的蝙蝠侠的故事。
他其实就是一个美国蓝领的代表性人物,外表放荡不羁,内心柔软善良,对于生活要求不高,但是被时代的车轮推着滚滚向前,无法操控自己的命运,无奈的随波逐流。
却从未想过离开,认为在这小镇一辈子才是自己的正道,直到举起了枪对准了伍迪哈里森,扣下扳机,正式发出了自己对于命运的呐喊。
那是绝望后的解脱,扼住命运的咽喉。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我这篇影评给满星。
力荐这部影评。
《逃出熔炉》是一部犯罪片,在我观影无数的世界里,我不知道所谓的类型片是什么,有时候我很不懂中国电影界定义的这种标签。
这是一部很冷静的片子,整体主线只有一条,贝尔生活在也小镇,他的父亲以及他自己都是钢铁厂的工人,父亲因为在钢铁厂工作不幸患上癌症。
而他的弟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小混混,他不愿和贝尔一样过着平庸的生活,他想过佩蒂那种boss生活,有钱就可以fuck life。
此片讲述的故事,在美国的现代生活中也有例子,美国是一个枪械开放的国家,并且是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国家,犯罪率居世界第一,并且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也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影片里所交代的背景,也算是美国某些地方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反社会并且时时刻刻想征服社会的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黑帮。
影片里贝尔所生活的地方就有一股势力,他们是美国政府的法制外的一类人,当贝尔的弟弟被杀害之后,美国政府没有像对待伊拉克一样消灭这些黑帮势力。
因为在美国,黑势力和政府有勾结,这应该是美国人都知道的事,虽然很多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但实际情况也就那么回事,和尚和尼姑都是一个庙里的,不是拜如来就是拜观音。
鉴于很多人不知道结局那个画面是代表什么意思,那么我这里总结一下:贝尔后来复仇了,按照他沉着冷静的性格,他开两枪,并不是说要找找复仇的快感,当然,快感肯定有的。
这两枪应该是为了佩蒂和他弟弟开的,最后爆头的一枪,他的心里应该是这样:混蛋,你毁了我的生活!
后面那个警察无力阻止贝尔,因为在仇恨面前,警察也只能束手无策,如果是你的家人被杀了,当你在猎杀仇人的时候,你朋友也差不多和那个警察一样劝几句没用的,而你压根懒得听。
换谁都会开枪的。
结局贝尔坐在昏暗的房间里,一副落寞的样子,左边有一个箱子,满满都是美钞,这里导演留下一个给观众瞎想的线索,不过导演给出的故事应该是这样:贝尔杀了光头,那个警察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是朋友,并且上过同一个女人,当时现场只有他们两个,美国法律里,警察有权枪毙有威胁的歹徒。
所以,警察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原因是贝尔很可怜,他很同情他,作为朋友只能帮到这里了。
作为警察局长,就无须证明是不是歹徒有威胁,所以,这也是美国的一个法律漏洞。
贝尔最后走上了佩蒂的道路,当上了一个黑帮头子,有钱了,但是很落寞。。。
因为家人,都没了。。。
这不但是一部犯罪片,更是一部亲情片,即使国家和朋友都不要你了,也只有家人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无论生死,绝对一条心。
很多人看不懂结尾的画面是什么意思。
当然,也许是你们没有好好看电影,这就是豆瓣很多水军的德行。
我之所以要给豆瓣的用户上一课,是要告诉你们,无论是美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这都仅仅是电影,是用眼睛去看的,用心去感受的,不是把某个明星或者某个导演当成焦点来议论。
比如贝尔在《美国骗局》里肥成猪,在《逃出熔炉》瘦成猴,而你们关心的不是这部影片究竟讲了什么,然后就大肆议论贝尔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只是随便看完电影就给了一个很随便的点评。
这就是豆瓣,因为豆瓣本来就是一个很随便的网站。
在豆瓣,《肖申克的救赎》是居第一的片子。
当然,我不否认这的确是一部很励志很有引导性的片子,但是,我觉得豆瓣把《肖申克的救赎》当成神片来供,这让很多比《肖申克的救赎》还要好的电影无法散发自己的光芒。
另外,谈谈豆瓣用户的素质。
真的是不论看没看电影的都随便点评,要么是故意水一水,要不就是针对某个明星或导演来一番狂骂,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关心电影的本身。
而且很多人都是在没看懂影片的中心思想就开始不懂装懂的到处观后感,自己误导也就算了还要把别人也带到观影歧途。
有时候,真想fuck你们!
这部片子在法国的译名可以翻译为怒火中烧。
刚开始看的时候沉闷的镜头让人有点不知所云。
结尾却让人压抑的要命。
高潮会被预料到,警察无用,说最后一次必死无疑的老桥段总在上演。
主角Russel唯一出彩的是刚从监狱释放的那一分钟,简直让观众都感到新生的惊喜与悸动。
弟弟和大反派都是实打实的硬汉,弟弟干完最后一场就像完成了人生的目标,亲眼看到老板被头爆,被拖到山上也只是一句fuck u,被打的眼睛睁不开仍然用执拗的目光看着Degroat,枪直指头上也说我不在乎。
而Degroat简直让我爱到不行,目光单纯思想邪恶,存在之处周围皆威胁。
哪怕知道自己的命运仍不低头,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末路。
而Russle作为一个好人角色总是那么些许欠缺,被撞入狱,出来见到心爱人被抢也是一副正义模样,然而鲁莽不负责,一方面显示出要独干的决心,一方面又通知警察,一方面说着不想牵扯别人,一方面又不考虑周全害无辜老酒保被爆头。
单枪匹马扛只枪就想去揍boss,没想到还真给他逮到了,还不杀个痛快,一枪又一枪,最后警察都到了,或许可以凸显他正义理智又好人宽容的一面时,他把Boss给干了。
妈蛋。
真是让人憋屈的不得了。
一直在背叛自己之前的行为。
看到Degroat给干掉了,尊是伤心的泪流满面。
值得赞的是捕猎和打架的镜头切换,鹿眼信息太多,R和叔叔拖着鹿走向车的那一幕简直是整部电影的精华code。
镜头语言冗长透着冷意。
老工业时代的悲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沸腾的熔炉这个意象反复出现,既代表工业没落,有代表泥沼缠身。
前段,两兄弟共同的父亲,时日,已经瘫痪在床多时。
正如结局的辉映一样,Russ为弟弟复仇,叔叔替爸爸送终,两对兄弟终将相伴迷途。
中段,猎鹿人的过程和新泽西野人抓住弟弟双线合一,Russ对鹿的不忍心和Rodney被杀同时蒙太奇。
最后,Russ枯坐餐厅,窗外日出日落,融入熔炉。
甫出狱后的Russ准备良多,他焕然一新地鼓起勇气终于找到Lina,Lina却告知她本人已经怀上了警察的孩子。
从满怀希冀来找Lina复合,表达爱意;到听到女友背叛怀孕的震惊,强忍泪意;振作祝福,失落望着Lina离开,强颜欢笑。
整段意难平,他独自承受,体面放手。
起承转合无一不压抑安静,仿佛湖水微波,再无声响。
Russ接到警局的电话,杀人悍匪依然逍遥法外,背景是在家里的厨房,叔叔坐在厨房前安静地陪伴着。
这一刻,他情绪失控,手里的电话像纸质玩具一样被他暴打从墙上扯下敲碎。
这一段,克里斯丁贝尔把一个狂怒的陷在痛失亲人的血性硬汉,演绎得入木三分。
Russ为何不一枪把恶人打死:追逐,告知,在远处击落。
最后的最后,没有潸然醒悟的放下,而是选择复仇,浪漫的带着告别的复仇,最终尘埃落定,找到迷失的自我。
a heartbreaking story....Casey和Bale的对手戏太棒了,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我觉得这片好到每一秒都是完美的!#容易忽视的好电影#
真的睡着了
又臭又长
简单的杀人片
tough kids!长发飘飘贝尔也很美啊!
他去找她前,是积攒了多少勇气啊。可是突然知道她已经怀孕了,瞬间不知所措,要把自己想到的所有复合理由猛的收回来,那种心痛更甚当场用利刃插入自己的胸膛。当他抱着她,祝福她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伤痕累累,当场崩溃的男人。命运总是能狠心的让一个人痛不欲生。
影片与《囚徒》的整体风格一模一样,冰冷的画面质感、缓慢的节奏以及苦大仇深的人物,虽然故事没有《囚徒》这么精巧、这么充满设计,但是依然非常捉人。我倒不觉得情节有什么俗套的地方,这种展示某种群体的生存状态的电影并不一定需要多复杂的剧情。
2014年3月13日看过,不错。讲为兄弟报仇的故事。
节奏太慢太闷,如果没有心水演员的话估计路人很难看下去吧。前段有些戏很勉强,导致后段感情爆发有点不够劲儿...不过兄弟爱是我的软肋啊!各位表演再多加一星,Bale和Casey太棒惹。大部分都是靠他俩的个人魅力撑起来的,很厉害。
前半段有点慢
本可以拍好的故事给拍成四不像了。
非常好的题材,可惜剧本单薄,人物脸谱化,拍得平铺直叙,哪怕使点儿剪辑技巧也好啊……但越是这样,越凸显了演员的靠谱儿,没有在演,而是变色龙一样融入背景色,散发出朴素而可信的光彩;尤其是CB(开场看他演“正常人”还真有点儿不适应),不是演什么像什么,是演什么是什么❤,必须+1星。
片子三星+一星给这几个男人
Free... :/
前面铺垫太长,高潮很短,结局稍显做作,其实选材很好,只是火候不佳
伍迪 哈里森的戏路真广,演坏人让人不寒而栗。导演是个想太多的人,拍出来的好人各个都磨磨唧唧的。片中提到在中国出口钢材导致美国工人失业的问题,使我想到美国乃至西方电影似乎更侧重人物和故事,而东方的电影常常就单一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是不是因为西方社会体制相对健全而稳定?
和猎凶风河谷是真的挺像,但差了好几口气,高下立判啊。。
逃出熔炉实际上说的是逃不出的故事,一个困兽之斗的故事,适合慢慢的看,耐心的理解
两个多小时冗长简单的故事为的就是去追求因为工业衰败让当权者重视的政治诉求?
缓慢的汉子电影,克里斯蒂安贝尔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