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确实美,有气质的那种,身材高挑。
19世纪的服装,无论是盛装舞裙还是西装马裤都能完美的被她驾驭。
不得不承认,平胸成为了一种高级的代言词,在时尚圈人们反而越来越喜欢平胸驾驭衣服的美感。
很多衣服大胸的人还真穿不出来那感觉,搞得我现在怪羡慕平胸的人的。
当然,无论你身材是怎样的都不必自卑,因为自信的你才是最美的,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衣服,人人都是“衣架子”!
关于《柯莱特》,还要从前段时间热度很高的《燃烧》说起。
女主角在晚霞面前脱去上衣,翩翩起舞的镜头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年度瞬间。
女主角的这一举动如今被人们看作是自由、开放、酷的象征。
但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要放在几十年前可是犯法的。
那时,女性只能穿女性“该穿”的衣服,为了追求细腰要过分束腰,只为满足男性的审美。
“我想要每天早晨在你侧身醒来,知道我们能整天待在一起,一生都待在一起,我们会充实彼此,幸福无比,我的爱人。
”
“你为什么总是孤身一人?
为什么总是停步不前?
”是的,这是危险而清醒的时刻,现在,无论何时我感到绝望,我都不会再期望着终结的到来,而是盼望着能有些小运气,修补我的岁月之链。
很多年前都被这幅海报吸引,只是当时没有去查海报上的人演的到底是谁,不由分说就很喜欢她戴的这顶帽子。
在她诞辰这一天,终于翻出这部电影看了看。
gabrille是她的真名,和coco Chanel的原名一样。
第一任丈夫擅自作主在她写的四部小说上只印自己的名字,堂而皇之的剽窃,说是因为女人写的小说不卖座,真的是岂有此理。
离婚后,她为了养活自己,一直在舞台上表演舞剧,结婚三次,最后是和她前夫与前妻的儿子在一起,两人年龄相差很大。
后期她以写小说和新闻报道谋生,在19世纪,她可算是活的太精彩了。
剧中女性的觉醒主题,让我想起罗丹的情人,据说也是被压抑了才华,最后疯掉了,不然才华应该不输给罗丹。
而科莱特还好,终归是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ps.剧中missy女扮男装让我想起了乔治桑,也都是注定的虐恋之王的感情大戏。
科莱特活着的年代乔治桑和雨果他们也还活着,就是差了6-70岁。
剧中的大自然也好美,没有大自然,更多人估计会疯掉吧,科莱特毕竟是个country girl,尤其懂得大自然的野趣。
超级棒,看完心情非常复杂,信息量太大了!!
Colette对自然的敏感,对写作的天赋,为了取悦sb老公/被关起来逼着写而对写作产生了痛苦和厌恶的感觉。
她有着优秀的撩妹套路,但那也只是过眼云烟。
真正触动我的是引领着Colette的Missy,最自然、哲思、默契的交流。
陪她发现自己内心的独立和力量,鼓励她打破局限,并思考自己到底是沉浸于Claudine还是Colette,陪她去学表演并一起演出,可以安排一切但还是陪她巡演。
这种Camaradie大概就是神仙爱情的样子吧。
“I love you” “Thank you” “That’s not a standard answer, but I’ll accept that, for now” Missy没有对此感到失望,反而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去想清楚。
在火车上那段真是绝美,Colette望着Missy微笑,睡梦中的Missy似乎察觉到了,也睁开眼。
等到了那句“I love you”.此时我的姨母笑啊,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不轻易给出爱的承诺,但C对M一直都是亦师亦友亦爱人的情感呀。
Colette那句“I was Claudine, now I overgrown her” 真的太帅了!
她的步伐越来越霸气,眼神也不像未出嫁时那样胆怯。
首演被砸场子之后,Missy说不会再演了,但Colette霸气回应“巴黎容不下我,那我就去别的地方。
”有骨气!
忍了好久的sb willy,但最后看到他们的决裂真是太爽了!!
但也正是经历了这么多戏剧和痛苦,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再害怕,也开始重新写作。
这就是独立女性的魅力啊啊!
“我的人生远比我曾想象的要精彩绝伦” 那么多可能性,try them and you’ll never know ur limits.P.S. 女神的颜值+绝美的油画画风+优雅的英音=观感体验max!! 短发真的好帅,五官真的超级优秀。
最爱这双眼睛了。
《柯莱特》《Colette》英国我是在抖音上看的,被删减了很多,导致剧情都不怎么连贯,建议大家去找一下完整版资源。
19世纪末的英国,单纯的乡下女孩柯莱特遇到自己的爱情,嫁给了身为作家的维里,并在婚后随丈夫迁居去了巴黎。
婚后的柯莱特以她自己的校园经历为背景,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本小说最终以维里的名义发表出版。
令他们意外的是,这本小说大受欢迎,维里因此名利双收,他以各种理由强迫柯莱特不断进行写作。
长久的非意愿写作和维里的背叛,让柯莱特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她不愿意继续做维里“背后的女人”,她开始拒绝写作,她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去进行哑剧演绎,并从中获得新的灵魂初体验。
在维里的又一次背叛——私自卖掉柯莱特小说的永久版权之后,柯莱特与维里决裂。
她开始以自己的身份创作。
这个电影是根据法国女作家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1873--1954年,主要作品有《吉吉》、《谢里宝贝》等)的真实故事改编,其中开放式婚姻、自我性取向认同,以及柯莱特和背景中女性意识的萌发与女性地位争取,予观者以深刻思考。
同时,在背景音乐,片中字体设计,拍摄镜头,剧本写作中,也都能算为佳作,可拉片学习。
很喜欢这个片头的字体设计
与后面母亲等柯莱特的那个画面对比
做自己的女王
米西是打破柯莱特被控制婚姻的人 她说“这个链条有点长 但仍是一个链条” 从女主穿上男装走进渣男房间的那一刻 挣脱以爱之名pua的锁链的路线正式开启 从男主第一次和别人在公众场合调情开始 渣男开始显形 以致于后面不停出轨 玩弄年轻女孩 控制妻子写作 私卖版权 欲烧毁手稿…… 女主觉醒的有点晚 她还一次一次原谅她 是怎么做到的?
幸好她在晚年认识到了
凯拉·奈特莉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一直是我心中的挚爱。
那种温婉、迷人的英伦乡村风真是太吸引人了。
凯拉·奈特莉也因为这部电影成为许多中国观众心中最爱的英国女演员。
最近,美国上映了一部凯拉·奈特莉的新电影,我们在此大饱眼福,依然是浓浓的英伦风。
但这次是更吸引人的是大女主+百合情节:《柯莱特》
豆瓣评分7·8。
如果你对法国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一定就会知道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
诺贝尔奖得主纪德曾称赞她:“写作自始至终无一败笔,无一赘语,无一俗套。
”年轻时,她是令人惊艳的美人,出入最时髦的舞厅,同时与几个男人谈情,能写出香艳无比的色情小说和立意深刻的经典之作。
她浪荡的声明和出色的文学作品让她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琪琪》是柯莱特最知名的作品,1958年被好莱坞改编成歌舞片《金粉世界》,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她生活的时代,是艺术领域最好的时代。
那时的巴黎艺术家、诗人、作家四处涌动,聚齐了毕加索、海明威、阿波利纳尔、阿拉贡、马蒂斯、雅里、帕森、马雅可夫斯基、佳吉列夫等一大批鼎鼎有名的艺术家。
而柯莱特在巴黎结识了了普鲁斯特、法朗士、德彪西、拉威尔等好友。
柯莱特在当时的法国风靡到什么程度呢?
她第一次写的系列小说出版后,巴黎到处都是模仿她留短发、穿学生装的女性。
化妆品、束身衣、笔记本、零食......所有的品牌都想把柯莱特的头像印在自己的商标上。
柯莱特的一生是饱受争议的一生,也是勇敢奋斗的一生。
在那个女士人人穿长裙、穿束腰的年代,柯莱特穿裤子,并在戏剧演出上与女性亲吻、露出左胸。
就连女权主义的教母波伏娃都是她的粉丝,称她为「了不起的女神」。
她虽然不是女权运动的直接领导者,但她的文字和行动却让巴黎的女人开始追求自我和独立。
她还是一名时尚记者、美容界的成功商人,有自己的美妆专栏、建立了自己的美容院,出品了自己品牌的化妆水、口红、眼影和蜜粉,与香奈儿、迪奥、纪梵希等大牌都保持着友好紧密的联系。
柯莱特已经辞世60余年,无论是她写的东西,还是她的个人生活,都在我们的未来。
电影《柯莱特》选取了柯莱特三段婚姻经历中的第一段,青年时期的柯莱特已经开启20世纪巴黎女人的典范了。
柯莱特本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乡村姑娘。
但她的才华和美丽却让伦敦知名作家维力流连忘返。
我幻想着在你身旁醒来 从此光阴不负你我
(柯莱特写了一手好情诗)(柯莱特写了一手好情诗)柯莱特和维力因为父辈的交情认识,维力为了这个农村姑娘一年来了四次农村。
在父母面前,两个人遵守礼仪,从不多说一句话。
暗地里,每次维力一离开家,柯莱特就要一路小跑,与维力到僻静之地去约会。
两个人很快结婚了,那一年维力34岁,柯莱特20岁。
没有人能相信维力会娶这样一位家境贫寒,没有嫁妆的农村姑娘。
以致于,当维力带柯莱特去参加聚会时,所有的人都在嘲笑这位农村姑娘,“你们怎么会认识?
”、“你的衣服也是在那儿(农村)买的吗”?
但柯莱特毕竟不是俗流,即便刚刚出入巴黎的社交圈,她也能圆满又有力的维护自己的尊严。
维力朋友说:维力结婚了,风流快活的日子结束了 对吧柯莱特却说:恰恰相反,风流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婚后的柯莱特成了丈夫维力的小信童,每天大门不出忙于帮他回复各类信件。
丈夫呢?
除了日日有人上门催债之外,还包养了妓女。
这样的局面一直到柯莱特捉奸在床时才有了转变。
丈夫不仅没有悔意,还振振有词:男人都这样,我们是弱者,不像你们女人那么坚强,我们是欲望的奴隶。
在这座城市里,我们这种行为是被默许的。
一直对丈夫怀着敬意和爱意的柯莱特当然不能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一气之下她回娘家了。
当她发现母亲也和自己一样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她默默的告诉自己:一定要适应婚姻。
等到再回到丈夫身边时,柯莱特并没有让维力承诺不再出轨,而是不再欺骗。
所以,此后的日子,真正应了开头那句话:风流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维力总是给枪手发不出工资,面对日日下降的经济状况,维力想起了自己那位写了一手好情书的妻子。
柯莱特开始尝试写作,她把自己的经历带入到作品中:我叫克罗蒂娜,住在蒙蒂尼,我生于1873年,去世时应该不会在那里......没想到这部叫做《克罗蒂娜》的小说,一夜之间风靡巴黎。
小说风靡的程度不亚于病毒的传播速度,一个公园里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在读这本小说。
这本小说被改编成了话剧,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克莱蒂娜的头像。
虽然作品署名维力,但因为克罗蒂娜与柯莱特的名字发音接近,大家纷纷猜测柯莱特就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维力和柯莱特成了各种场合的座上客。
柯莱特受到了知名社交名媛的邀请,维力非旦没有吃醋,还鼓励妻子与名媛共赴春梦。
柯莱特在这场和女性友人的恋爱中初尝了爱情禁果的滋味,感到万分喜悦。
只可惜,这场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完美。
这位名媛在与柯莱特激情之后,还常常与她的丈夫维力私会。
柯莱特在愤怒和痛苦之下把这次的百合情写进书里,但名媛的丈夫因为被绿的太惨,把所有的书买来付之一炬。
从此,柯莱特与她的丈夫更加大胆。
柯莱特与一位穿裤子的侯爵夫人黏蜜相恋,维力则与一位克罗蒂娜的粉丝相恋。
在这场婚姻里,柯莱特和维力都是自由的,在感情上。
但两个人的关系不止于感情,还有经济利益和生活。
柯莱特为维力当枪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他却不愿意在接下来要出版的小说中为柯莱特署名。
当柯莱特不想写作的日子,维力把她锁在房间里。
但当时女作家的地位极地,柯莱特却无法离开维力,更何况维力还极其擅长营销。
他把克罗蒂娜改编成话剧,甚至电影。
有维力在的地方,大家会全场高呼“克罗蒂娜”。
他为了宣传,甚至让话剧中饰演克罗蒂娜的女演员坐到自己腿上,然后又拍着自己另一条腿,让柯莱特坐上去,为了缓解尴尬,还要解释上一句“父亲、母亲、和女儿”。
柯莱特在连续写了三本《克罗蒂娜》之后,恨透了钥匙在锁孔里打转的声音,恨透了再为丈夫写作这件事,干脆和侯爵夫人开始投身戏剧和舞台。
柯莱特当时在台上的穿着、舞蹈和行为都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极度不适。
在那个女人穿西装上街会把男人吓一跳的年代,柯莱特在舞台上穿着比基尼式的演出服。
她甚至在舞台上和侯爵夫人接吻。
全场的观众都高呼“无耻”“太淫荡了”“滚出去”,场面一度失控。
唯有柯莱特的丈夫维力一人在台下大声高呼“bravo”!
从这一点上来看,柯莱特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样不堪,至少,他们是在心灵上可以碰撞和汲取营养的人。
影片的最后,以柯莱特和丈夫宣告离婚结束。
在柯莱特和维力刚刚结婚时,她默默地在玻璃上刻下维力的名字,在那个时候,丈夫是她心中的全部,她安心的把自己锁在家中做她的小女人。
那时,她还是一个刚刚来巴黎不久的乡下姑娘,宴会上被镶满钻石的乌龟是她的个人对照。
虽然满身华贵,但并不能改变她是这里的异类。
当维力把《克罗蒂娜》系列书的版权高价卖出之后,她与维力的这段复杂婚姻彻底结束。
虽然柯莱特还是穿着学生制服的样子,但她长大了,所以离开了这个大她14岁的男人。
写作让她痛苦,但她也因此开始找到自我。
柯莱特在丈夫第一次出轨之后,就彻底看清了婚姻的真面目。
最让我们惊叹的是,柯莱特自始至终都没有哭哭啼啼,而是迅速成长,并继续享受爱情。
就像她的戏剧在巴黎上演之后遭到反对时,她只扔下了一句“如果巴黎不肯成全我,那就这样吧”。
第二任丈夫指责她“多情、通奸、乱伦”,柯莱特却不在乎。
因为,自由是她的唯一准则。
婚姻于她,从来不是羁绊。
她留爆炸头、吃生鱼片,一身男人装,从容出入巴黎社交圈,她是那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女王。
她为女性解开束缚,告诉全世界的人“女人是非常坚强壮实,难以杀死的动物”。
柯莱特对于两性吸引和厌倦的坦诚认可,不再用虚伪的道德加以鞭挞。
柯莱特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她早一百年就道出了巴黎最为迷人和性感的两性宣言:既然爱情转瞬即逝,那么我们就放手去追求它昙花一现的美丽吧。
喜欢我就❤❤关注、点赞、转发❤❤我吧!
微信公众号《1895电影评论》同步!
本文首发《电影烂番茄》
My name is Claudine,I live in Montigny,I was born there in 1873.I shall probably not die there.
来时/路 或许多年以后, 我还会想起:1892年圣索沃尔,那个稀松平常的清晨,我的猫在床尾扒拉着它的毛发。
Willy要来,我的心头涌现出无尽地欣喜。
父母很是满意这个从巴黎来幽默风趣的年轻小伙。
那时圣索沃尔的天还是那样的清澈,花园里面的灌木丛依旧生机勃勃,母亲悉心照料着行动不变的父亲。
相见/欢 巴黎,这个大都市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嫁给了Willy,没有选择背井离乡,我会不会也会像父辈们那样,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地方,幸福地生活一生。
Willy说他爱我,我却不知道这是他一时的意乱情迷,还是真情流露。
但唯一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彻底地爱上了这个男人。
相好... ... 我幻想着在你的身旁醒来,从此光阴不负你我,美好的生活等着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将融为一体,幸福快乐,我的爱人。
” 第二年Willy就和我这个什么嫁妆也没有的乡村姑娘结婚了。
我们出双入对,一起参加热闹的沙龙聚会。
人们都说:“Willy结婚了,风流快活的日子结束了。
” 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我希望Willy可以过的和之前一样好。
我渴望通过我的努力,给我的丈夫最大限度的可能。
Colette 我们之间的第一次争吵,因为他骗了我。
他说为我抛弃了遗产,放逐了自由。
我问母亲,是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人们如同木偶一般,都在自己的戏剧中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相信 婚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我只不过是还没有适应罢了。
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第一本书的创作,为Willy写书。
记录那些我们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让我感觉到幸福;Willy也对我很好,我却不太明白他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丈夫的成全,还是商人的精明。
凝望 很快,Willy就声名大振,在出版界和剧场出足了风头。
那些肤浅而又自命不凡的官爵、太太,更是将我们的故事捧上了天际。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他便在这突如其来的名声和财富中迷失了自我,昔日的才华不在,他离不开我,我成就了他。
外界传闻我们夫妻恩爱,携手并进的声音,但不知怎地,很是刺耳。
出名 Willy出卖了书的版权,直至那一刻,我才真正地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男人是追名逐利的一种生物,而我倾己一生也不过是帮他实现了这样的梦想。
我成功了,却也失败了。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两年后,在音乐厅和剧院的巡演之后, 我走出了生命中的重重迷雾,遇见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中考前我在日记里用最细腻美丽的字和词去写关于他和我的一切。
有一段是:他仿佛拿了历经了压抑的长夜,在湿润的阳光中笼了一层乳白雾气的花束,不远迢迢回到我身边。
现在想来,当时日记中这份浪漫臆想的一切细节,都美好得像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那个坦诚的清晨和吻。
那束花的香气是我太渴望的,最期待的。
于是在那段很短的感情中,在高一刚刚开学九门功课山一样向我压来时,我做了我觉得最能表达自己爱的事情。
我用了一个月写了薄薄一本“恋爱笔记”,或者说记录了我们这些年兜转的距离和心路,那些少得可怜又极短的约会与亲密,当做他的生日礼物。
我很少坚持写这种东西,尤其其中倾注了我很多日夜的时光,含蓄又欢喜的真心。
他当时是我一切信任与情感的开关。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有背弃一切的勇气与热烈的感情,尽管那是错误的,尽管后来的我不一定再有那样的傻气和冲动再去写那样的话。
不知道那本“恋恋笔记本”现在在哪里。
是不是早已被它的主人尘封。
如果还在,我真的很想再看看。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凯拉奈特利的电影一直都像她这个人,也还算是个美女吧但又差了那么点劲,演技也还是不行。这里面这柯莱特,能和那么个渣男生活互相利用那么久肯定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但她至少勇于追求自由,还能那么超前在100多年前就开始搞基,欣赏T,也是不容易,这再次说明了法国人真的浪的可以。电影里人物产生感情的部分,我觉得完全让人看了没有心动的感觉,演的很烂,不过这电影至少没让我看到睡着,但也只能能说凑合事吧
把男人塑造得这么丰润很大度也明智,因为反过来更加强化了女主的个性形象。去年被低估的片子
对于传记电影总是有别样的情怀,但是后期人物转变无法让人感同身受,只是走马观花滴看完了柯莱特传奇的一生,说是传奇是因为她对于自己的欲望能够那么清晰地认识并加以实践,羡慕之余还是钦佩她的勇敢和聪明才智。但是电影plot本身有所欠缺,因为其亮点太多就显得电影压缩太多了。In short ,感觉很多人都是Bi,只是在有苗头缺乏实践和勇于认清自己,毕竟还要有合拍的人。
KK的每套衣服都想要
她的才华和勇气。她是为自己而活。她成为了新的Claudine。
主要是奈特利演什么都太像英国女作家
In her old age, Colette remarked, " What a wonderful life I've had. I only wish I'd realised it sooner." 在她年老之时,柯莱特回忆道:“我的一生何其精彩,真希望早点意识到。”→ 我都不用等我老的时候,就已经感觉我现有的二十几年人生相当精彩了。已经足够我自己拍好多部电影了。只是,现在的我一部都拍不了而已。
比期待的好看,很快餐。流畅工整,男女主都还算刻画丰满,巴黎文化圈众生相几段也挺有意思的。
[小宝]所以说有才华+遇到开放的环境就是好,即便是在对女性不利的年代,柯莱特也可以绽放光芒,什么坏事都不做地复仇成功。
法国故事却是英国风格,影片专注拍柯莱特的婚姻情感生活,感觉浪费了题材。
学习之路
给一个人自由,是用一根更长的链条拴住他
Sundance Film Festival 2018 @ SLC The Grand Theater 1.21.2018 完全超出预期,feminist +good story一点也不闷,有生之年看到KK在大银幕上搞姬就可以直接打五星了
啥都想要,啥都没讲。柯莱特怎么和她丈夫感情就那么好了?写小说不能署名被丈夫三两言语就哄过去了,一点都没提到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夫妻几次的感情危机,身为妻子的屈辱,总觉得矛盾要起来了但很快就又烟消云散。奈特莉真的是一个没有魅力的演员。
Toujours se méfier des adaptations anglaises d'une oeuvre française...
全靠女主演技撑起来了 很多情节都省略了 女主所经历的坎坷 但是这个意识觉醒的过程还是拍的很不错的
英国人可别偷了吧 法国人:?
平胸的KK自带一种洒脱和独立的气质,加上她自《傲慢与偏见》开启的文艺范儿,来诠释柯莱特契合度很高,与维里的争吵戏都很有看点。女性意识的崛起,自我认知的建立,很不错。从她开篇在谷仓跟维里偷情开始,就注定不是要过一般乡村女孩的一生。片尾真实的克莱特更具猫的特质,也更妩媚。
冲着KK露点镜头看的,还真看到了。说实话,目测比以前有料了。腐国开始搞姬了。不过想到凯特·布兰切特女王大人,顿时觉得KK弱爆了。许多作家的真实人生太过精彩,让-保罗·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就不说了,电影里还看过亨利·米勒(《情迷六月花》1990)和马斯顿教授(《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2017)。本片主要叙述柯莱特觉醒并脱离人渣丈夫的控制,所以作为作家和一个独立的人,柯莱特真正的自由开始于故事的结束。想到KK之前的《危险方法》(2011),她还真喜欢这种极端的真实人物改编的电影。可惜hold不住,她的演技就像片中她自己的角色一样全程被男主压制。其实有相当多的女性喜欢这种被掌控的感觉...吧。“我的一生何其精彩,真希望早点意识到。”愿每个人都能如此。最后一个镜头跳戏到《马戏之王》(2017)。
She looks like she doesn’t enjoy sex at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