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预告是人兔大战,其实算得上坏人的也就开头的老头和临结尾的夫妇,而且都是迅速搞定。
至于男主和比得兔的交锋,到头来推动了他们各自成长,这也很贴合童书原著的主旨:通过一些有惊无险的风波,强调各种高尚品质和爱的价值,妥妥的合家欢,哪怕挤到春节档都应景。
② 同样是英伦萌物,如果说《帕丁顿熊》是悄然不动声色的憨豆模式,那么《彼得兔》就更多师承自狂吼乱跳的巨蟒团。
从童书走向大银幕,它们都经历了一番拟人化,也分别继承了两种英式喜剧的宗师级衣钵。
如果你喜欢熊,一定会喜欢兔。
③ 追逐打闹的桥段琳琅满目,献上全年龄段爆笑娱乐。
虽然是童心之作,仍然满含恶趣味,摔打触电都痛感十足,让人过一把恶作剧瘾。
看过了《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羊肖恩》,应该对这种英国口感的农场大作战非常熟悉,汇集了异想天开、土制装备、机关陷阱、机缘巧合,人兔斗法风生水起,精彩极了。
④ 各色动物配角,匹配的是英式喜剧中从不缺席的乡村怪咖,从大公鸡小刺猬到大肥猪,都是个性鲜明,金句迭出,出场不多但抢戏很疯。
几只配角兔也各有各的戏精时刻,毕竟是在表演名家辈出的英国长大的呀。
⑤ 英国人拐弯抹角的文字游戏玩得挺溜,打破银幕的自嘲也很好玩:比如兔子为啥穿衣服,比如以为女主会突然进来,以及“通常的童话故事”会如何如何之类,都是拿自己和影视同行开玩笑,用反套路来调戏观众。
⑥ 多姆纳尔·格里森演这种带点微受气质的大情种,真是驾轻就熟,差点下跪求婚那一个举动,就把他的性格的多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强迫症的设定也让我好感加成,怕电用袖子去碰,简直是北京冬天被电到怀疑人生的我的日常,另外真羡慕他那副衣架子身材啊。
虽然有那么点意思,但是真的不适合带小孩一起看。
看得很尴尬也很纠结。
这只是一个女人的政治正确和流氓兔为父母报仇却呕心沥血当红娘的故事。
是熊孩子和道德标兵的珠联璧合。
女主也并不是动物保护人士。
当兔子们偷窃老人菜园的时候贝伊认为这片土地本来是属于动物们的,这没什么不对,可是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被尊重,而不是毫无理由的偏袒,正是女主的这种鼓励和骄纵引发了后来熊兔子们的两次谋杀行动(黑莓、电击)。
麦格雷戈叔侄一死一昏迷之后兔子们欢呼雀跃,对生命的漠视让我一身冷汗。
大人可以分辨是非善恶,可是熊孩子不能啊!!
或许是我本能的将兔子代入为小孩形象,即使考虑到兔子和老麦格雷戈的死仇关系,仍然很不舒服。
那么女主她究竟爱兔子吗?
看起来是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女主在画作上的低靡使她想要找一个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寄托罢了,这一点在她的画作内容和后来兔子与麦格雷戈弄坏她的画时瞬间暴怒就可以看出来。
兔子只是她的画作模板,所以她的行为倾向于兔子们,当这种倾向和她的需求冲突时,选择就很明显了。
要求老麦格雷戈让兔子吃蔬菜,妹子你慷他人之慨倒是很不客气;即使明知道菜园和房子所有权是谁,仍然要求小麦格雷戈开放菜园给兔子们,而无视对菜园的破坏。
崽卖爷田心不疼,你们会允许孩子对食物吃一口吐一口吗?
数次要求小麦格雷戈无条件喜欢兔子的命令式,只能更明显的表达她并不是真的喜欢兔子。
友谊是一种需要,女主只是画作的需要而已。
剧情的反转在于兔子炸毁了自己的家。
在童话故事里,即使熊孩子的醒悟也并不需要承担什么严重后果,然而现实中任何熊孩子类似行为都是灾难性后果。
有谁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以这种方式学到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去年我在小区里要了一块地种菜,想象中应该是瓜果满园生机勃勃的景象,旁边邻居的地刚开始种的时候也是绿意盎然,期盼着收获的季节可以吃到有机栽培的蔬果,香菜葱辣椒可以随时取用。
那时候真是壮志满怀,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西红柿茄子有没有长大,撒下的种子有没有发芽。
种园子的邻居不多,大概只占整片地的三分之一,其余闲置的园子随着雨水充沛渐渐变成了齐腰的荒草地。
终于有一天早上,我发现我刚刚出芽展开新叶的两垄甜豌豆一夜之间被断了头,只剩寸长的绿茎,气得我捶胸顿足。
以前也有种的菜被动物吃掉的情况,但刚出芽就被嚼了还是第一次。
忍着气把这两垄豌豆挖了重新种。
又过了几天,刚抽大叶的生菜地被啃的一干二净,那吃我生菜的动物似乎嗨得不行忘乎所以,啃叶子连地表的土也啃了不少。
我妈气得扔了铲子不干了,种的没有吃的快,哪怕是种好了再吃也算是留个念想,这样绝种似的吃法简直是吃掉了我们的希望!
后面又相继吃掉了我的菠菜,西葫芦,香瓜,黄瓜,秋葵,葱,香菜,竟然把我的超辣的朝天椒也给撸秃了几棵,真是反了天了!
我和老妈专门花了大价钱买了防鹿的围栏,在地面小菜上铺了铁丝网和塑料网。
围栏有一米多高,下面用石头和木板堵的严丝合缝。
消停了一段时间,但这些野生动物似乎也会合作偷菜了,塑料围栏被撕开了大口子,西瓜香瓜啃两口就不吃了烂在地里,掰我的玉米,在我的番茄架下拱来拱去把番茄连根撞倒。
真是心塞啊,那段时间每天我都在围追堵截,在园子里发现过兔子,浣熊,松鼠,青蛙,鹿,以及等等不知名生物。
邻居家几棵长得两米多高欣欣向荣的葵花,有一天竟然被整盘卸走了。
最夸张的是一次中午我去摘菜,遇见一只胖兔子蹲那在吃我的生菜,完全不怕人,我站在它旁边它都懒得动,我剁一脚,它象征性的蹦一下,这敷衍的态度真是激怒我了,于是我冲它疯狂跺脚扔石头,它回头瞅我一眼,不耐烦的蹦进了旁边的蒿草地里。
我那时候真是恨透了这群野生动物,经常动吃兔头的想法。
我把我的恨说给美国邻居听,他也恨,他的园子到最后已经都被搬空了,他说,没办法,这些兔子赶不走的,他们就住在这,就住在那片荒草地里,冬天也是一样。
我觉得彼得兔这个故事很有趣,兔子想去人家地里偷东西,被驱逐一次又一次,自己的父辈还被做成了兔子派,还要去和“恶势力”的人类做斗争去夺取地盘。
气死了老头,糟蹋了园子,和年轻男主斗气又毁了女主的房子。
兔子想要偷菜气死老头不伤心还开派对并不是三观不正,正如女主全片说的唯一正确的一句话:它们只是兔子。
我在恨那些野兔子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其实我也是争夺了它们的地盘。
人类为了让草地好看强行开发种植了观赏草,因为野兔啃草坪而叫来野生动物控制部门来抓兔子。
对兔子而言,掠夺它们栖息地的人类就是死对头,它们有什么义务为心脏病突发死去的老头儿默哀尽孝?
又有什么理由理解围住园子试图消灭它们的男主?
人要是不想菜地被吃掉就努力加围栏,兔子要是想偷菜就尽力打洞拆栅栏往里面钻,它们可一点不会谦让,更不会按需取用,不喜欢咬一口就扔,可真是太真实太可爱了。
唯一莫名其妙的就是这个女主了,一开始我以为这几个兔子是她养的,那么理直气壮的让人家把辛苦种植的菜地打开给野生动物糟蹋。
这个故事如果从人类视角来拍剧本就是现成的,男的说:“兔子吃了我种的菜太可恶,我要把它们抓住做香辣兔头!
” 女的捂脸尖叫:“兔兔那么可爱,你怎么能吃兔兔!
” 完。
本片改编自经典动画片《比得兔的故事》,这次是把平面的兔子制作成了立体的,栩栩如生的兔子。
在观影时总感觉电影画面中的那些兔子是现实中真实的鲜活的兔子,而非动画版的兔子。
可以看出好莱坞动画片制作工艺之精湛和成熟,总能把各种角色表现得如此活灵活现 。
片中各种人兔大战也表现得相当精彩,同时也相当搞笑,全程带给人一种喜悦快乐的氛围。
挺搞笑的,但搞笑之余是黑色的童话🏰看的时候就莫名对彼得兔喜欢不起来,看完又看了几篇影评,认真分析了一下剧情,只能说不愧是PG级的动画。
兔兔真可爱,等下就去吃兔兔!
不像其他动画,这部电影的主角彼得兔和他的兄弟姐妹简直是捣蛋鬼中的战斗机,自己不去找食物不说还老想着不劳而获,去偷老麦格雷戈先生菜园里的蔬菜🥬。
后来电影给出了理由:彼得一家才是原住民,老麦格雷戈是入侵者,他侵占了它们的家园,还杀死了它们的父亲,所以这里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老麦格雷戈完全被塑造成了一个暴躁易怒,蛮不讲理的老头子形象,甚至在他因为捉到了彼得兔而激动的一口气没上来死去的时候,明明彼得兔也得负一部分责任,影片却描写了他暴饮暴食,不爱惜身体的片段,以此来洗脱彼得兔的罪名,彼得兔也心安理得,丝毫不愧疚的占领了老麦格雷戈的家,在他家里胡作非为,让人有些不适。
作为一个独居的老人,他把菜园打理的硕果满园,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尽管在对彼得兔一家的时候有些偏激(虽然在我看来捉住了一只偷菜的兔子🐰吃掉也无可指摘),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再说说贝伊这个姑娘,开头她的形象很美好,是唯一一个对兔兔友好的人类,会在彼得兔被老麦格雷戈捉住的时候去救它;会给它们吃的,邀请它们欣赏她的画作,把它们画下来;在老麦格雷戈的远房侄子托马斯来的时候和他交涉不要关闭菜园栅栏,让彼得兔它们进去……但这只是基于彼得兔没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
当彼得兔毁了她的画时,她会愤怒😡地把它赶出去,甚至不听任何解释。
她具有双重标准,当他人的利益受到破坏,她无动于衷;只有自己的利益遭到触犯,才有所作为。
就是那种好事路人形象,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自己天真善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别人没有爱心❤️,为什么连这点小事都不能原谅,但真的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就完全变了一副嘴脸。
她的所有友好和善良都是伪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才是她真正的内核。
然后是小麦格雷戈,一出现就是一副精益求精金牌销售的模样,后面经理劝说他回来工作时他随口就能熟练地给老人家指出他要的东西在哪里也可以看出他的业务能力非常出众,只是由于旁人的后台强大而痛失升职机会。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被观众同情甚至共情的人,却会因为失败而怒砸店铺?
不觉得很不合理吗?!
他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啊!
为了打造反派🦹🏻♂️让我们讨厌这个人可真是煞费苦心呐。
结尾处也挺让人不适的,那对买下房子🏠的夫妻又做错了什么呢?!
就为了把他们赶出去这么捉弄他们?!
只能说小时候看漫画的滤镜碎了一地,可可爱爱的彼得兔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能留在我的童年了……有人说隐喻了熊孩子和对他们予取予求的家长们,简直不能更赞同了ʕ ᵔᴥᵔ ʔ
英国乡间的景色真美啊。
几只兔子其实挺过分,为了让兔子的行为正义化,在电影开头,加入了人类侵占兔子领地并把彼得兔爸爸杀死的桥段,这就比原著庸俗了。
女主是《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的原型,当看到她画室里彼得兔的图画时,莫名感动。
爱情线很甜,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聊天的微妙情愫很动人。
最后,英国乡间的景色太美太美了!
周末陪小朋友看了Peter Rabbit电影。
看过之后,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Beatrix Potter的童书经典,竟然被编导改编成为一部三观颠倒,充满了白左愚昧思想和恶毒偏见的片子。
曾经的儿童经典,沦落为某种政治诉求所利用。
小朋友们心智未开,从小接受这种洗脑灌输,何其无辜!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教科书。
我们只需要揭开它的画皮,分析它的内在,就会明白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病症。
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些曾经让我们顶礼膜拜的美国常青藤名校,现在正批量化生产观点偏激推崇暴力的红卫兵小将。
为什么美国千禧世代的年轻人,大多数更愿意生活在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制度下。
因为小朋友们从小就被Peter Rabbit这样的电影和读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潜移默化地灌输着毒草和垃圾兔子们所代表的价值观故事的主角是兔子们。
Peter和它的兄弟姐妹住在一棵大树根部的地洞里。
从洞口望出去,满眼是青绿的草地,远处就是Mr. McGregor的花园。
那里花木繁茂,果蔬盈枝,是兔子眼中的极乐园,但被一道高墙所阻隔。
高墙这边,兔子们不事生产,不知稼穡,整日里游手好闲,以偷窃花园里的果蔬为生。
电影中兔子Peter这个角色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它毛茸茸的憨态可掬,更因为在那人畜无害的外表的掩盖之下,它实际上拥有革命者的深刻思想和远大目标,远超其兄弟姐妹。
它是真正的领导者,高瞻远瞩,胆大妄为。
小偷小摸,在Mr. McGregor的耙下死命偷出几个黄瓜和草莓并不是他的终极理想。
他一开始就明确地将霸占整个花园定为兔子们的革命目标。
“这是我们的花园!
”这句惊心动魄的话在电影中由它之口喊出,被兔子们反复提及。
兔子们有自己的逻辑——它们并不需要付出,辛苦耕耘是Mr. McGregor的事情。
它们只需怀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鲜美果蔬的渴求是兔子们的动物本能,而在电影编导眼中这种本能是应该被敬畏和尊重的),就可以宣称别人的花园为己有!
电影中并不批判而且默认兔子们的这种诉求。
一部欧美儿童电影的主角,表现出对私有产权的极端漠视,这的确令人吃惊。
在兔子逻辑下,任何阻碍兔子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无论是无害的自保行为如锁上园门,还是有害的攻击行为如挥舞钉耙,都是非人(兔)道反人(兔)类的罪行,在电影中被谴责和批判。
除了对私有产权的蔑视,片中所有主要角色都无视契约精神。
爆炸之后,男女主角短暂分手,男主回到伦敦,Mr. McGregor的房子则被一对夫妇买下。
他们兴冲冲地来看自己的新房,手里握着签好字的合同。
但这纸合同在男女主角和兔子们的眼中,形同废纸。
为了一个高尚的理由(男女主角刚刚在几分钟前和好了。
房子不用卖了。
如果没有了房子,他们要到什么地方住呢?
),他们要毁约。
于是在男女主角的默许下,兔子们串联了各种野物,用电击恐吓等方式,将买房夫妇驱赶走,成功地撕毁了购房合同。
片中没有任何人有契约精神。
兔子们反复践行的,是只要目的高尚,施展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无可厚非。
于是电影编导以赞赏的角度,刻画了兔子们捉弄恐吓买房夫妇的各种行为。
并不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片中对Mr. McGregor死因的处理,更彰显了兔子们的另一大特性:他们从不负任何责任。
明明是Peter偷窃在先导致Mr. McGregor的追逐,然后导致Mr. McGregor心脏病发作猝死。
在片中编导却刻意用好多镜头渲染Mr. McGregor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将其死因完全归因于自身,为Peter脱罪。
而本应承担部分(甚至大部分)责任的Peter,则更是理直气壮地说此事和我无关,自始至终没有丝毫愧疚之情。
对小朋友们来说,作为主角的兔子Peter是一个恶劣的role model。
从它身上学不到任何优秀的品质。
它所代表的是某个族群或者阶层的劣根性,不尊重私有产权,没有契约精神,不负责任,仅事破坏。
但因为兔子有着迷惑人心的可爱外表,披上一层兔皮后,种种恶劣行为被电影处心积虑地赋予了合法性和合理性,这实际上更增加了这部电影对小朋友的潜在的恶劣影响。
恶莫大焉。
被刻意丑化的有产者和劳动阶层作为片中的反派角色,Mr. McGregor的家中整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他被Peter害死之后,动物们突入他的房子所见)。
他拥有明确的私有财产观念(筑墙锁门),勤劳耕耘在自己的花园,用汗水浇灌出满园果蔬。
坚守自己的领地,不惜采用一切手段驱逐入侵者,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电影中,他被刻画成对弱小动物赶尽杀绝的恶魔,在除草的时候都不忘咬牙切齿。
电影用了很多镜头夸张地渲染他糟糕的饮食习惯和饕餮丑相,一如美国两岸的优雅城市高知们蔑视和嘲笑美国中西部腹地的红脖们粗劣的饮食习惯。
他的侄儿Thomas在伦敦的百货公司打工。
对工作尽心尽责,事必躬亲,务求完美。
反而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刻板无趣的工作狂、小丑和神经病,最后终于在升迁未得的打击下发疯失控,失去了工作。
Mr. McGregor和其侄儿是乡下有产者和城市劳动阶层的代表。
他们的特点:有产,有明确的私有财产观念,负责任,辛勤劳动,自我奋斗。
这些在以往是促成资本主义社会奋进发展的清教徒的优点,而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左倾的政治正确环境下,都是中产阶级的原罪。
这些特性和兔子们所代表的阶层是严重对立的,所以电影尽一切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丑化和刻意的批判。
在编导的眼中,这种自我奋斗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是对社会有害的,因此和很多其他类似影片一样,男主必须在工作中承受不了重压而发疯失控!
在影片最后,编导给Thomas为代表的劳动阶层指出了一条明路:必须无条件地拥抱兔子阶层,打开园门,开放自己的花园。
还要在屋内正堂挂上兔爸兔妈的肖像,以宣告主权共有。
时刻缅怀,时刻忏悔,在思想上服从,身体上顺从。
继续辛勤耕种,获得果蔬来喂养兔子阶层,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人(获得女主的原谅和接纳),和平共处,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条不归的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但是被电影编导们描绘得充满浪漫和温情(想象一下兔子和人类额头相触相互原谅的温馨场景吧)。
慷他人之慨的圣母女主这种影片必然不能缺少一位傻白甜的女主,以圣母之心拯救男主。
她美貌而优雅,富有爱心,品味高尚。
浑身充溢了白左所有引以为傲的道德优越感和正能量。
虽然画卖不出去一幅,也并不见她在做什么其他营生,但这些并不妨碍她拥有一座美丽的乡间别墅和明媚的太阳房画室。
她不像Mr. McGregor那么低级和庸俗,将花园种满果蔬。
她画室里面只有鲜花、阳光与爱。
她的花园没被兔子蹂躏。
兔子们反而和她相处融洽。
于是她经常来串门,高高在上地教育 她的邻居Mr. McGregor和他侄子,要他们敞开心胸和门户,欢迎兔子们。
她完全无视别人生命财产所遭受的侵害。
不就是踏坏一些花花草草,丢失一些果蔬吗?
和大爱相比,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要关闭园门,锁门就是原罪!
但当兔子们真正侵害到她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她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当她误会了Peter,认为是它毁坏了自己心爱的画作的时候,她马上放下了那副高高在上的包容态度,向兔子喊出了“滚出去!
”将它驱逐出了自己的太阳房画室,并狠狠地关上了门。
在那一刻,她的伪善暴露无遗。
平素教育别人将门敞开的她,现在自己将门关上了!
而正是因为她对兔子们长期的姑息纵容和支持,使得兔子们和Mr. McGregor一家的争斗愈来愈激烈,最终以惨重的大爆炸收场。
花园涂炭,树洞崩坏,大树倾覆,砸坏了她的画室。
所有人都面临了惨重的损失。
她则事了拂衣去,既不反思自己在这场浩劫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参与重建家园,而是叫了一辆出租车想一走了之。
更值得指出的是,即使在她对兔子们呵护有加的时候,她和兔子也并不是平等的。
兔子们对于Mr. McGregor,是有害的野物。
对于她,则是无害的宠物。
她是以主子的身份,高高在上俯视作为宠物的兔子们的。
正因为如此,在宠物胆敢冒犯主人的时候,她的反应才那么暴烈——你们只不过是我的宠物,只应该去Mr. McGregor的花园劫掠,居然敢来和我捣乱!!!
中国古人早就充满智慧地指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当今的美国,多少道貌岸然的政客慷他人之慨以彰显大爱,牺牲别人的利益来凸显自己的包容。
当别人的花园被践踏,由此而抗议发声之时,此等人往往马上跳出来义正言辞地谴责道“你怎么不宽容!!!
”这些人就是恶势力的帮凶和助手。
他们把持了政坛和主流媒体,造成万马齐喑之势,逼迫沉默的大多数走上奴役与屈服之路。
救救孩子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他从中国旧书中“仁义道德”的字缝里面看见写满了“吃人”二字。
疾呼要“救救孩子!
”。
没有想到整整一百年过去了,在号称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美国,面对Peter Rabbit这样一部儿童电影,以及无数的类似电影和读物,我们重新又深深地感到那种无助和绝望。
我们在这些作品的“tolerance”“diversity”等字缝里面又看见了什么呢?
救救孩子!
首先由老师推荐,现在看完后不禁思绪万千,简言之:好!
感触最深的是里面两处台词。
第一处,Peter望着父母的画像,此时画面在他心中动了起来。
他母亲说:孩子,你在害怕失去(那个画家女孩)。
但你要知道,分享爱是不会让爱减少的,就像我和你父亲生了妹妹们之后,对你的爱依旧不变,永远不会减少。
第二处:Laser-focused, with a half thought-out plan, this is what a hero looks like. Or a lunatic. The line between the two is very blurry.
还有,我认为这部电影所表达出的隽永内涵,即爱的力量永远非凡,可以让宿敌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以及彼得兔所展现出的勇往直前、知错能改的品质永不褪色。
他徘徊在疯子与英雄之间,即使毫无准备,仍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不论成败,只愿守护心中念念不忘,如对温馨家园的精神寄托般的那块菜园和每一份真情。
其次,不得不感叹制作精良,电影中各种动物们的举止都十分生动传神,还有五花八门的冒险动作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最后,小兔子们真是萌萌哒,人见犹怜,简直就是一群人间小天使,可爱顽皮的精灵嘛。
刚看完《比得兔》,真心觉得电影三观有些不正,一开始男主的叔父的确像反派,虐待兔子,但是男主来了后并没有主动招惹兔子,比得兔却带着兔子们各种破坏和恶作剧,甚至想杀掉男主,甚至电晕男主后,以为男主死了,也没有任何愧疚,还理所当然,发现男主没死,还用会让男主过敏的树莓做子弹攻击男主,如果没有随身携带药,恐怕早就死了吧。
虽然后面强行洗白,但是感觉会教坏小朋友,如果把兔子换成人类,不知道犯了多少重罪了。
个人主观评价5.5分,不推荐给小朋友观看,如果是想看比得兔卖萌的可以一看。
2018美国喜剧片《比得兔1》,根据同名漫画改编,全球累计票房3.51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1,时光网评分7.7,于2018年3月2日引进国内上映。
萌兔版的《精灵鼠小弟》+《鼠来宝》。
一部妙趣横生、欢笑热闹、老幼皆宜、男女皆宜、从头笑到尾的全年龄段合家欢喜剧片,萌兔与人类相爱相杀、斗智斗勇,欢乐热闹的人兔大战桥段戏份很足,令人喷饭。
比得兔是一个在英国家喻户晓的动漫角色,国内观众较为陌生。
这有些像《帕丁顿熊》,也是个英国家喻户晓、在国内没有粉丝基础的动漫IP。
动物电影,往往有一个与动物不共戴天的反派来制造戏剧冲突,而本片没有大反派,大战萌兔的男主人公是一个亦正亦邪、改邪归正、在影片中充当反派角色的中性角色。
男主多姆纳尔·格里森的喜剧表演非常出彩,他本不是个喜剧演员,几乎没演过什么喜剧片,在本片中出演了被萌兔各种虐的出尽洋相的倒霉蛋,很有笑点。
本片的CG水准非常精良,各种CG制作的动物逼真自然、栩栩如生,与真实环境的融合和互动,真假难辨。
五只萌兔个性鲜明,表情丰富,活灵活现,非常可爱。
电影院里笑哭,很好看的
兔子恶搞他人和人类侵占动物的觅食领地是两回事。兔子能在野外吃到人类经过这么多世代培育出来的果蔬???儿童作品不代表电影内容可以无脑和抛却现实。片中各类动物就是被物化的人类代表。也就是说,天性无邪单纯爱恶搞的兔子其实还是为了填补人类自身的趣味。
仅从趣味性来说,第一部比第二部还要强上不少,彼得兔与托马斯之间的斗智斗勇让我看到了小时候”猫和老鼠“的乐趣,另外几只小兔子也各有各的可爱之处。此外,有很多批评说价值观不正确,彼得兔与女主就像熊孩子与家长,兔兔们各种捉弄托马斯的方式在现实中完全能让人致死,不过我想到小时候的”猫和老鼠“何尝不也是如此呢,更重要的还是家长去正确引导吧。
太暴力了!绝对不是给孩子看的,可是谁没有中二和执念呢。
兔子太聪明果然让人怕。Benjamin圆圆软软坚决服从自己的人设和土里土气的同色系乡下人外套可爱,最喜欢Benjamin Bunny了。OST纯熟,嘻哈鸟讨巧,和解俗套,“去法国了”=死了,英国傻瓜世袭的梗还是挺好笑。只是小朋友是真心喜欢看互相欺负的戏剧性戏码,只要出现这种场景就咯咯咯地高声笑,吓死我了。
这兔子只可能是韦斯莱双胞胎变出来整比尔的吧!惨绝人寰
女主真够烦人的 这里的兔子是坏兔子 但是好可爱啊~~~
给人吃过敏类食物,三观不正成这样的兔子,麻辣红烧或者炖汤我都可以接受的。
有几个笑点还是很有趣的,兔子的设定也比较独特,属于叛逆系,并不是乖乖仔,而是有点坏坏的。
很早之前看的了
英式口音的经典的治愈系, 又回忆起当年环球在温德米尔的日子, 文德米尔镇子很乡村风,自然风光超好,生活节奏也很慢,很适合退休生活哈哈哈,镇里有很多关于比特图的故事。2018.03.04 with AC
兔子明明很可爱!
那么可恶的兔子为什么最后被原谅?我真觉得还是红烧比较好。
就男主一个正常人 还被带歪了 品质这么坏三观这么歪的兔子 应该离得越远越好👀
比较轻松搞笑的一部动漫,剧情紧凑,欢笑中带些小伤感。
看的好气人哦。我为什么要来看这种电影。。。。
观影体验实在太奇妙,不是没看过后期没做好的片子,但时不时会大银幕上出现手绘的分镜图,兔子说话的时候嘴不动,还突然一帧一帧地变成定格动画,人身上的威亚绳都没P掉,经常飘着纸做的公鸡和手画的小人……实在是全场爆笑。男主角什么时候这么帅了第一次get到!看得好想和他谈恋爱!女主也好美好!
太蠢了…受不了把家里搞得一团糟…DG为啥要接这个片子啊…为啥黑豹票卖完了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直是怎么可以吃兔兔一派的,看完此片第一次想要吃兔兔,不是为了美味的那种吃。PS:这个剧本换个恐怖片导演绝对可以拍成恐怖惊悚片,那个老头绝对是兔子杀的,给男主喂食过敏食物已经是谋杀未遂了,太可怕了
机智动物,乡村美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