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费比西奖最佳影片,上个月在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进行了英国首映。
女主角已是一位古稀老人,她足够老,经历过伊朗不需要穿戴头巾的开放时期。
如果你知道世界本不该如此,会如何面对充满监视的压抑生活?
一个简单的空巢老人与忘年恋的故事,放在伊朗的语境下变得不再平淡。
在欧洲,可能是因为子女追求自我价值而产生空巢老人,但在伊朗可能是政治所迫骨肉分离;在欧洲,老年人的爱与性是一个平常的话题,但在伊朗成了不可理喻的背德违法行为,惊心动魄。
导演试图用最平静的语调细腻地描绘一段伊朗中产老人的日常。
在一个不算发达的国家,他们没有太多物质上的困扰,但是精神世界倍受折磨,政治恐怖弥漫在空气里。
女主角无意热血地反抗社会,她一直在进行最小单位的革命,对被道德警察抓捕的女学生,对自己。
影片对我产生的精神鼓励是悠扬柔和的。
也许结局是一种隐喻,她枯萎的神态不似前夜馨香的花园,这是她所经受的生活的又一道凌迟。
在这样的土壤里,一切的美好都是幻象,转瞬即逝。
#29BIFF 该如何面对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影视剧总在拍摄年轻男女的故事,那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又有谁看到?
她们只是年纪大了,但还没有死。
女人依旧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心中总是缺少一块,我理解她的心境因为我想我七十岁的时候估计也是这样。
一上来的姐妹聚会台词密得像机关枪一样,眼睛快要看不过来了,我想那些姐妹间调笑的话也像机关枪一样射中了女人的内心吧?
女人不放弃任何机会的坚持也鼓励了我,大胆迈出那一步其实也没什么,人总要为自己争取一个可能。
两个人试探着彼此的过往,让我想到社交上打探着对方打炮史的男女,又有什么不同呢?
回家后女人雀跃的心换的漂亮衣裳都让我感觉很可贵,但是影厅里时不时有人为这笨拙又直白的心而发笑让我不舒服,我怎么能苛责一个长期生活在道德高压环境下的人呢?
只有两个人的聚会也因为道德警察的阴影而让我在荧幕外惴惴不安,还好没有道德警察来抓人的狗血走向,时隔很久在心爱的院子里度过了美妙的夜晚。
回到屋内之后两个人没有走到赤裸相见,穿着衣服一起坐在淋浴头下“清醒”,只有生活和力不从心年纪的现实描写,老来伴的意义不就在于洗澡的时候互相搓背,死的时候有个人发现……但是我很心痛为什么偏偏在她最开心的一个夜晚,为什么要破坏她对于最喜欢的蛋糕的记忆,真的特别不忍心看到这些……天旋地转彻底清醒之后再翻看相册的合影留念只有模糊的两个人影,影厅里又有人在笑,但我只想哭,美好的时光是不是真的只是南柯一梦?
会不会没有这个悲剧的结局?
院子里修好的电灯又在证明确实是事实,痛,太痛了……最后女人亲手埋葬了男人又带了点魔幻色彩,启发了我不必追求一个合理的结局,戛然而止也可以……
最好的视角不是带观众直面生活和社会的残酷与流血,而是通过生活的裂缝窥探出细微的、常态化的碎片,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社会与个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割裂。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孤独的老年女子,丈夫已过世,子女生活在国外,自己一人独自生活在德黑兰的故事。
她拥有一些朋友,却因为众多阻碍,聚少离多;女儿在国外,无法相伴左右,通过电话也只是寥寥几句闲语,词不达意,思念和孤独之情得不到摆脱。
一日,独自前往一家餐馆吃饭的时候,偶尔遇到一位独自生活的男子,她几经辗转,与该男子相交,并邀请他去她家,渡过了一个美好的浪漫夜晚,红酒、最爱的蛋糕、舞蹈、花园,夜色静谧,而两个人的欢愉却冲破沉静达到了激情的碰撞。
可是最后因为一系列原因,老年男子躺在床上不幸离世了,最后的女主角回到了孤独的状态,留下了孤寂的背影。
欢愉时短暂的相拥与激情的碰撞,而死亡和孤独却长眠于后花园。
影片从一开始带我们领略到孤独和百无聊赖,然后中间遇到爱与激情的迸发,让人暖心和欢愉,再最后回归孤寂与失落,上帝仿佛是给生活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为什么欢乐与痛苦常伴呢?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吗?
影片中展现快很多稀疏平常的生活裂缝:是朋友间的离多聚少,相聚时总是谈论着生病与死亡,聊着爱情又展示了失望;是居住的偏远和行动不便,生活作息与个人的生活习惯,逐渐远离社团远离人群,找不到同伴的孤寂;是逐渐跟不上时代和生活的步伐,就像去咖啡厅时的窘迫与不自在,往日热闹的场所和热爱的事物已不复存在,被新事物新文化所替代;是与家人沟通的减少与无法同频,家人的聚焦逐渐偏离,无法给予自身想要的关怀和注意力;是国家社会的制度令自己困惑和对年轻人的关怀与担忧,对国家和时代的不解和困惑。
年老总是如期而至,没有人能够避免。
但我仍可以勇敢的去寻找生活中的爱与温暖,还可以一起在花园里享受美好的夜晚,可以与爱人一起喝酒、一起欢乐的手舞足蹈,可以一起品尝自己做的美味的蛋糕,一起尝试做一些出格的刺激的事情…生活也是一块美味的蛋糕。
当然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展现,还有关于伊朗对女子头巾、化妆以及个人装扮的的管控,对个人私生活的窥探与规训,对社会与道德的审判等。
以及老年就业问题,养老的制度的探讨,当前的经济与消费水平等。
影片不仅展示了痛苦与孤独,更展现了欢愉与爱,以及勇敢的去生活的冲动,也展示了对生活的跌宕起伏,面对大起大落的困顿与彷徨。
中年为什么又加个老字呢?
因为吧头发有点白,也可能是染的,拍的一些家常事,比如买菜,并没有什么蛋糕,神马玩意之看完记不住系列Very good很好,You're great你很棒!
我评分就两种,1种1星,1种满星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你很棒!
前半段温馨甜蜜还有笑点,在你以为老年恋爱要走向童话完美结局的时候,现实的棒子就当头砸来,就像那些你不得不接受的生活。
看完这个电影,你会明白,伊朗的女性可以干翻这个世界!
主创入场的时候,喊到两位导演的名字,掌声久久不断,最后导播的镜头落在两张空空的椅子上(他们俩个都被禁止出国)。
映后,主演举着导演的牌子,上台接受掌声。
这么一部温馨老年爱情犯罪片,伊朗政府到底怕什么呢,我们可能太懂他们怕什么了。
————————以下为剧透——————70岁的老太太mahin,爱美会做饭,但是寡居30年不搞对象,她的闺蜜都着急。
子女不在身边,空有一柜子漂亮衣服穿给谁看呢。
老头乐公园空空如也,Mahin勇敢追爱率先因为早起不能而受挫。
中途穿插干翻道德警察,救了头巾不标准的、着急非法恋爱的小姑娘一名!
退休餐厅里独自用餐的独居退伍大爷唤起了Mahin的雷达,她果断出击。
邀请到家之后,一个美妙的夜晚即将展开。
退伍大爷幽默体贴,帮Mahin修好了院子的灯。
30年的花园都是mahin的心血,树木掩映下他们吃了一个完美的晚餐。
Mahin邀请大爷跳舞,两个70岁人都很可爱。
舞罢的洗澡环节,简直精彩,即避免了互看身体的尴尬,也达到了refresh的目的。
(这里全场爆笑)退伍大爷换装期间,Mahin做了她最爱的蛋糕,这是她期待来访者的期待。
喊几声之后mahin发现退伍大爷没有回应,躺在床上的大爷并不是发出邀请,而是直接杀青!
Mahin悲伤痛苦,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痛哭之后,她让她的一日爱人品尝了她的蛋糕,并且体面的把他留在了花园里。
结尾的处理干净利落,就像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所有伊朗女性,所有的期待和结局,都可以埋葬。
————————我最喜欢的点:画面温馨明亮,台词幽默,不说苦难也不回避伊朗的现实,节奏很好。
最后埋人的时候非常体面!
评分:🌟🌟🌟🌟
这部电影是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我最期待的。
看完整个超出期待,投票我给了高分,扫了圈其他观影者的评价都不低。
编剧很牛!
(不剧透)影片中老人的恋爱超级甜!! 就像青涩的年轻人刚暧昧那样充满了迫不及待,每个细节都在表达“我很喜欢你”。
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一起翩翩飞舞。
爱情和性分不开。
几个冲突点尤为惊喜,爆笑、伤心、遗憾,连“床戏”的处理都意犹未尽。
女主的设定很新颖,她勇敢、主动、有品位,年龄没有困住她爱的步伐,真想有人能一直吃她做的蛋糕,就像最后一个镜头,默默陪着她吧。
柏林的氛围极棒,观影时观众该笑就笑,该遗憾就唏嘘,极为沉浸。
结束后全场鼓掌两次。
一次为了他们的爱情,另一次为了创作团队的用心。
致敬团队,致敬没能到场的导演夫妇。
快!
上!
映!
吧!
冲着喜剧标签🏷去看的,但剧情和主调和喜剧一点关系也无。
讲的事是两个年迈独居、偶然相遇、一起度过了温馨一夜的老头和老太太的故事。
节奏很慢,但一点不啰嗦。
没有剧情的跌宕起伏,也没有杂七杂八的人物。
惊讶于自己竟然看完了。
脑袋第一个冒出的念头是:在国内环境下,无论如何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并非偏见。
试想国内有几个电影或电视剧以老人做主角,给以关注和特写?
即使老人出现在为数不多镜头里,大多也是“关系里拎不清”、家长里短、一地鸡毛的画面。
仿佛人老了,就只剩糊涂,而理性、情感、心理和需求就也完全老去了一样,淡化乃至消失。
谁在乎呢?
没人讲,老人自己也羞于启齿或觉表达出来尴尬矫情;当然也没人听,儿女就算想要孝顺,现实也很难关照到。
(故而可得,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养儿也免不掉孤独,有分享有互动有陪伴才可以,这个伴可以是住在隔壁的老友,也可以是老伴儿,也可能有其他。
但小孩恐怕不太行)回到电影本身,故事背景在伊朗🇮🇷,很意外竟然能讲老太太在公园里对抗警察、维护没带好头巾单独出行的年轻女性;竟然能拍老太太上街找老伴儿、还敢把刚认识的一个老头带回家,一起跳舞一起洗澡。
印象中的🇮🇷,封闭且有很多不可理喻的可怕管束,对女性尤其恐怖,但电影竟然能拍到这个程度,真是惊喜。
影片最后,老头意外去世,温馨的夜晚戛然而止,留给老太太的仿佛是一场梦,两人模糊的合照、模糊的记忆,以及继续漫长的孤独。
相较之下,老头是幸福的,孤苦了一辈子,却在最后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夜,被老太太葬在了他喜欢的花园里。
结尾很艺术。
不过也很难想象,如果不这么结局,又会是怎样?
美好时光,譬如朝露,如梦如幻,得之幸已,不可长久。
PS:记录和化用一句影评,希望像老太太一样,年岁渐长,智慧和勇气日增,畏惧的东西越来越少,不管是道德警察、社会规训、自己内心的束缚,还是其他什么。
丈夫早逝的玛欣已到退休之年,每天她都睡到中午自然醒,然后和朋友们聚会交谈。
平静如水的单身生活让她感到孤独,加上儿女也住在国外,生活中总是缺乏可以深度交往的对象。
但就在一个平常的日子,玛欣在饭店独自吃饭时遇到了同样孤身一人的出租车司机。
在他们的交谈中,双方内心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一直渴望遇到的意外惊喜。
玛欣也邀请司机回家共度夜晚,他们跳舞,彻夜聊天,品尝美食,就好像热恋的情侣。
可是,不幸的是,他们之间的情愫却永远停在了那个夜晚。
而玛欣那块最喜爱的蛋糕也没能送到爱人的口中。
电影中最触动我的地方,一个是老人们合衣一起沐浴的场景,害羞而体面的传达对对方身体和人本身的爱意。
另一个是玛欣亲吻司机的额头,并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自家花园里(司机因为吃药喝酒产生的副作用不幸死去,也可能是因为太快乐突发恶疾死去)。
感觉司机选择吃药喝酒之后,就已经看淡了副作用和生死,正如他自己说的,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那为什么不把握住此刻的快乐。
最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黄昏恋电影,感觉老人们的爱情和年轻人一样炙热,可能还更加纯粹。
在拥有了阅历和时光的雕琢之后,老人们灵魂之间的共振更加难得可贵。
或许因为时间太宝贵了,我们更愿意珍惜对方,勇敢付出自己。
《我最喜欢的蛋糕》所讲述的故事,是我曾经想到的一种形式。
老年情侣突然诀别的故事,以甜蜜过渡祭祀死亡,带着忧伤残酷的意味。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伊朗电影啊,以风烛残年最后的激情,来歌颂追求真挚之爱的自由与美好。
电影以轻盈的节奏铺垫悬疑的调子,即便早已猜出几分结局,却依然将主角奋不顾身的爱,表现得特别动人。
老年困境之中的寂寞滋味,在所谓的风轻云淡之中,对于自我内心与身体需求的渴望,变成一种压抑的奢望。
玛欣的勇敢是珍贵的本质,勇敢的为不公发声,为自己寻找合眼缘的爱人,这种勇敢是一种被压抑的释放,经历过自由的人似乎更理解勇敢的重要意义。
只是被打断的爱情已然成为了她命运的伏笔,在重生活力的美好一夜之后,依然无法送出对于爱人做出的最喜欢的蛋糕。
以轻盈的形式开始,最后是满心感慨的结束,这部伊朗电影以极简的人物关系,构筑出跨越时代的困境与无奈。
对于生活状态的无奈,对于感情选择的无奈,对于不同关系的无奈,对于生命选择的无奈。
这种无力感在主角不同境遇之中,都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奋力抵抗,只是命运总像是在开一场玩笑。
要经历多少才能真正被善待?
要怎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终章?
玛欣用自己的勇气给了法拉马兹一个幸福的终点,而玛欣依然要用自己去渡劫内心余生的苦痛。
真的好喜欢他们相遇的那段时光,让暮年的韶华碰撞出斑斓的色彩,饮酒畅谈纵情欢歌,这是人生难得尽兴的时刻,是绝对值得他们铭记一生的记忆。
两个主角以个人魅力与对白,直抒未曾直表的复杂背景,简单如烈火的爱,烧灼的是时代之中小人物阵痛的感怀。
一夜的尽兴换不来完美的结局,也换不来一张不模糊的照片,一切都像是浮华迷醉的幻像一场,塞进情人嘴里的蛋糕,是这段短暂情缘对于玛欣来说最重要的纪念。
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即便残酷,却很深刻。
1、焦虑型人格观影全程be like:公园里的头巾女孩会不会是警察钓鱼执法的诱饵?
他们会不会突然折返抓走玛欣?
玛欣这么留宿法赫麦兹会不会有危险?
他会不会突然杀了她?
几次移动镜头让我惴惴不安:法赫麦兹真的存在吗?
玛欣真的存在吗?
这一夜是否只是一方美好的幻想?
玛欣快洗干净酒杯藏起来葡萄酒啊,要怎么洗脱谋杀嫌疑,怎么制造不在场证明,怎么向出租车公司交代法赫麦兹一去不回…… 2、片中出现的配乐都好好听3、对“不在场”的刻画很到位,警察不在场,可头巾在;邻居太太不在场,可注视在。
我们早已迟暮,道德警察什么的随便去吧,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我们早已迟暮,对待政治的态度已经变为一种老态龙钟的义愤填膺。
4、我不想一个人死在家里无人发现,我烤了太多次美味的蛋糕等一个美好的夜晚。
我不喜欢
老妇聊发少女春,看老房子着火也太好玩了!等我七十岁了也要这么没羞没臊的约(约死了可不关我事)
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夜晚。你站在凳子上修灯,我蹲在地上摘野菜,你说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说一起跳舞吧。围墙拦住了外界视线,我们在静谧的花园里倒酒纪念逝者。因为爱你,我开始浪漫化让我们相遇的每个契机,可到最后我所拥有的只是躺在院子里的你,和几张失焦的模糊照片。
74 Berlinale 08 孤独足够长 对于陪伴的感恩溢出屏幕。喜欢的对白记录,两个老人吃完饭跳完舞准备进卧室之前准备一起洗个澡 “西方电影里面的男女总是一起洗澡,但他们不给彼此刷背”,截至Berlinale开幕,两位导演还被当局扣押。。。。
处处忍不住感慨:“人”
【C】?我真的不理解……主竞赛能不能别再拿这种没有任何新意chatgpt都能写出来的小片凑数了……这样下去柏林只会更衰落ok?
一些都能想见到的剧情走向,只是放在伊朗这个国家的语境里,可能老年人的恋爱小故事才显得稀少。脑子里不停想着,这要是法国人,后面会搞得非常鸡飞狗跳的。只是换到这部电影里,哪怕只是一点点反叛,都好像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一样。
“我已经有三十年没在别人面前脱光了”“没关系,我也更久没看到别人脱光了”审视与被审视,到老都是。不如去拍老姐妹们的快乐晚年。
一九八四、熟男甜宠,最后竟然落在黑色幽默。剧情不多,要素过多。
巧思在于把伊朗的政治局势做成一种恐怖的气氛,年轻一代移民造成老人空巢,压迫不仅来自道德警察还有邻居的监视,歌舞桥段一方面隐喻性爱戏,另一方面隐喻来自上一辈人的反抗
设计感太强,演员的举止投足都像是AI合成的,但貌似年老之后的生活就是这般机械的,没劲没劲、闲扯几句、走来走去。最后的一点浪漫,我把你“偷走了”,自己一人望着你生根发芽到凋谢殆尽。
To the best night of my life.
人怕孤独,老年人尤甚;玛辛很勇敢,结束。看电影的时候以为是男导演自恋的成果。70岁的下楼梯都摇摇晃晃的玛辛在一个头巾没有遮住全部头发都要被抓的国家孤身去几乎全部食客为男性的餐厅,跟踪并且邀请一位陌生的异性。???什么玩意?经济条件不差,除了腿脚没有年轻人灵便以外,身体还好头脑也不错,有勇气有行动力可以做的可以享受的明明不少!来豆瓣发现是为女导演,更加不理解了。一辈子被头巾被长袍包裹着身心到老了最大的追求仍然只能是男人,埋了男人也埋了自己。所以女人的价值从出生到鸡皮鹤发都只是为了彰显男人是救世主?除了不喜欢个人从影片里感受到的女性价值观以外尤为不喜欢电影的配音。德语配音糟糕透了,冒着德国文化不溶于伊朗文明的傻气。
5分/很失望,没什么顶的高潮,一切的一切都是揉碎在无趣的生活流镜头下,生活流的趣味性也不及《完美的日子》,对于处在伊朗的社会背景下,并没有很好的切口去讨论犀利的社会话题,除了头巾外,没有任何好的角度去探讨,而老婆婆的爱情故事似乎变成了整部电影的主线,那一部老年爱情电影进入柏林主竞赛的意义是什么呢?也没有展现出这段爱情处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珍贵与美好,只剩下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试图挽留整部电影的空虚,可惜了营造出的氛围,缺少思考的电影。
[2024.11.08 @信義威秀〔金馬61·01〕]
今年柏林的《过往人生》。优缺点也都挺像的。独特的视角、凝缩的剧作、点到为止的轻盈,以及藏在背后的庞大的后缀。导演层面差了点,调度太basic了。整体笑点其实还挺密集的,也让人看到了伊朗社会不常见的一面。不是什么特别深刻厚重的作品,但没让人觉得无聊就已经胜过一大堆装腔作势自说自话的电影了。
其实一直在担心这位老爹随时会宕机,结果真是不出所料,更何况更有BlUE PILL助力。真是乐极生悲,哦,还没到极呢
(第74届柏林主竞赛)×/10 假如有机会引进我国流媒体,哗众取宠的小标题都想好了《70岁爷爷奶奶的“偷情”一夜》。以极其牵强的戏剧逻辑作为二人关系的始发点,超绝不经意提及伊朗当代社会的现状,尽可能编撰相处细节达成最普世的共情基准,再用天降厄运构成不现实的幻梦一场。全程遍布设计的痕迹,每一幕都能看出是生造出来的内容,导演能力无从体现,编剧时刻在场倒是真的,离法式小品的及格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24柏林主竞赛# 这种片子能进柏淋主竞赛,就是因为在伊朗吗?
不渲染任何悲伤或浪漫情绪,但却看到今年看到的最浪漫的场景——两个老人穿着衣服一起放松地洗澡。也不美化每一个人,会在老人死亡后看到他口袋里的西地那非。我看着他们如平常一天般谈论自己死后葬在何处的问题感到恐慌。电影的感觉也像这些片段,它无法让你心潮澎湃。但也不禁看着他们树下的背影发呆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