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剧本里能算得上文学创作级别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让我不禁感叹:源自小说的改编剧本味道就是不一样。
你可以说陈重在叶梅即将结婚的前一刻才知道她是李良的未婚妻未免不可思议;也可以认为李良的颓废表现与之前的有为青年形象对比之强烈过于鲜明。
我对诸如此类的略显夸张的情节安排并非全盘照收;但我觉得这些略显夸张与偏执但绝不矫揉和造作的描写正是其文学味道的表现。
略过这些细枝末节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营造的世界中,那种游离畅快的感觉几乎自始至终伴随着我。
怎样的环境营造算是接近真实?
我觉得就是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总会联想到现实。
有哥们做警察有什么实惠?
办公室政治究竟有多微妙?
晚上灯红酒绿背后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惊异于片子竟然能把无数细节糅合得如此完美而又不留痕迹,甚至忍不住发问这个片子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什么样的人物描写算是接近真实?
陈重,他精明能干,但几乎不考虑约束行为,基本上为其所欲为;他“不是好人,可有时候又透着善良”。
我们不用非要从某个人的口中才能获得这些评价,正是他的一言一行干净利落地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而且几乎没有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的突兀的言行——太多装神弄鬼的电影都在这么做。
陈重很复杂,但他的个性完全可以使人理解。
最后是节奏。
我看这部片子感觉十分舒服,没有让我觉得冗长煽情的部分,也没有故弄玄虚地疯狂切镜。
就像小说,字到哪里,读者就在哪里,鲜有被挤出故事之外的感觉。
很明显这是一部低成本制作,我也很为我和朋友两个人就包场的现实而遗憾,但它却是今年让我最受感染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推荐所有年轻人一看,但切忌和情侣共赏。
对白奇怪.莫名其妙.普通话说出来生硬.四川话出来还是生硬.用小崔的话说,是大众的口感被好莱屋惯坏了。
没什么道德感.是个主人公就得赞美他不是好东西,但其实坏不到那去,还有点傻得可爱吗。
大众的口味是喜欢把自己往主人公身上拉吗。
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一样吗。
国产吧.
天知道这个导演是怎么想的成都的粉那部小说的粉就这样被这部电影被这个一看就从来不玩网的男主角给彻底摔的粉碎
周六晚上,一个人看了《请将我遗忘》,郁闷。
最近看的郁闷的东西比较多了,之前的《绿帽子》就已经让我狠狠的喝了一壶,今天这个片子又让我着实承受了一把。
几个青年那女混乱不堪的生活,其中有的人是被动的,有的人是主动的。
陈重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他住好房子、有好工作、有个好老婆,有车开。
这在成都、在中国、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说过上了巴适、安逸的生活,但他生了腻、出了叉子、干了错事。
如果说是一般的错事也就过去了,陈重干的是让爱人、哥们儿心里产生血沫子的错事,这血沫子就在赵悦的心里,也在李良的心里,最后也到了陈重自己的心里。
如果陈重是男人,认了,也就过去了,但是他不认。
他哭过,努力过,也耍过奸,最终还是没认。
当然,不认就得死,用死这种方式认了自己的错事。
赵悦有2句台词,第一句是婚礼上叶梅对赵悦摊牌,东窗事发以后,两个人谈离婚的时候赵悦说的“今天这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后面还有一句是她推开陈重之后说的“吃饭的碗让人拉了屎,你还会不会用它吃饭?
”。
我知道,这时候血沫子已经在赵悦的心里了,这事儿过不去了。
最后给了陈重一个机会,但他失去了,按结果说陈重就不应该有这个机会,因此他即使有了这个机会,也就失去了。
别惋惜,这样的结果最好,如果为了孩子两个人又回到一起,指不定还会怎么样呢。
赵悦是个想过日子的女人,他陈重是吗?
她们都是,那些血沫子会没吗?
我坚信,血沫子没不了,情节要这样发展。
整个剧情里有几次大的冲突,婚礼上的摊牌、陈重带李良耍、赵悦最终的摊牌。
我想这就是戏剧里面应该有,没有也要挤出来的冲突吧。
如果放在一个戏里面,无疑是情节跌宕起伏,让每个人都看的胆战心惊。
关键是你看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你的哪位,或是哪几位。
你也一定会想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就不得不佩服这个戏编剧的厉害了,原作我还没有看过,我想原作既然是02年网络最红,应该也不赖。
另外有个收获,片子里出现了2次歪唱自《江南》的川普版《成都好吃嘴》,片尾曲也是这个。
感觉这歌词可以称之为成都小吃大全,听着那么有意思。
看过原著,慕容的手笔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那还是上高三时我们年轻才俊的语文老师推荐的。
我以为电影会让我失望,结果还好,片中的情节仿佛又把我带回看书时的心情。
当然,原著中那么的sex场面不可能在剧中出现,包括口交,大型歌舞厅拍卖妓女,而导演解决这些东西时却显得很平庸,用了些国内电视剧烂透了的方法来带过。
看电影时,让我最感动的其实是他们三兄弟的感情,经历了多少事啊,李良打过陈重,xx也觉得这两个朋友太不争气,但是一直三个人还是互相关怀,哪怕谁谁在最堕落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那首改编过的《江南》确实有点意思。
繁华的夜生活是成都的特色,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安逸而舒适,那里的美女云集,那里的娱乐举国无双。
只是陈重最后死得改的有点越改越烂。
这样的青年注定要在这个城市渐渐湮灭的,城市里还有无数这样的青年穿行在灯红酒绿中,他们带来了夜生活的繁华,但是他们的离去,城市却遗忘得悄无声息,夜总会依旧灯火通明。
看完一点感觉都没有,整个就是陈重个人感情出轨史。
我没看过书,不知道大家所说的网络小说有多么好,但就这部电影而言,没什么感觉。
《请将我遗忘》或许真的能遗忘掉它。
剧中的现实描写还算比较到位,写出了生活中的种种场景,描写还算到位。
令我感兴趣的就是那首成都方言唱的歌,有机会我想把歌中唱到的那些特殊地点的小吃都吃个遍,呵呵。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原著的小说我没有看过,所以无从和电影比较,但是名字的改编很不中我的意。
小说的名字沾染上了成都的风情和市井,而电影的名字,少了许多个性,变得俗气。
小成本的电影,却有惊艳的感觉。
摄影,技巧,演员,处处透了粗糙。
然而形式的弱化是对内容的强化,这让我们终于放下了观影者的姿态,仿佛在看一位朋友拍摄的DV,去看看这座城市,这座城里的人和事。
电影的叙述不算平淡但也没有高潮迭起,充满味道是因为它完全应和了生活的节奏。
最终让我动容的还是主人公陈重在弄丢了他的爱人之后,回到了当年他们一起读大学的地方,寝室,诗歌,操场,小吃,篝火晚会,青涩但怀春的男生女生。
生活不会一直单纯。
短短几年,寝室变了豪宅,诗歌变了调侃,小吃变了宿醉,篝火晚会变了灯红酒绿,当年的青涩恋人变了互相伤害报复的男女。
记忆里的那些人同样出现在他现在的生活中,可是又是那么那么的不一样了。
物是人非,只有成都一直在,她一直是成都。
那首改编的歌曲还会传给下一届,下一界下一届。
觉得太过戏剧化的结尾破坏了之前一直精心营造的真实感,如果换作我来拍,因该只是陈重在公路上开车,开下去开下去。
毕竟无论怎样的情节都无法阻止生活的向前。
我在想作者用主人公的死亡来结束这场生活秀,太过突兀,是不缺少了某种直面的勇气和大度,多了一些逃避和将就?
就像他对主人公的命名,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真的是生命无法承受的沉重了么?
我们的记忆总是关乎某一座城市。
不论我们是被她异化还是同化。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成都,为了祭奠我们的记忆,我们只能卑微地要求,成都,请将我遗忘。。。
亲切的歌声,飘香的街道,安逸闲致的氛围,飞扬的歌声——这就是成都留给我的回忆,确实是个很难让人遗忘的地方
看它就像看生活。
谈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难以作出任何价值评判。
一年前看《三峡好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在看生活。
我向来对那种看生活的片子没有什么喜好,生活本来就很惨了,特别是小人物的生活。
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像看这自己,看着自己的朋友……无所谓对片子的惊喜或是否定。
生活就是如此,此类片子就是真实记录生活而已。
对我没有什么意义,或许对以后的人看待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有意义!
《请将我遗忘》现在在影院看不到,首映不久就被禁播大概是拜原著所赐吧,它改编自大名鼎鼎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我想如果不是改编自这部小说,就不会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也不会遭到骂声一片。
小说我看时还是上学时候,当时有点震撼,但多年以后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剧情,得以在不受原著影响的情况下看电影。
不知是因为故事发生在我向往已久的成都,还是因为其中的哥们情谊,或许是其中对青春的祭奠吧。
我看的十分投入,并且感伤。
陈重娶了美妻却总在外流连夜场,李良因为妻子与陈重的外遇而消沉,大头有张纯净的脸,他低着头说:我没你们那么多要求,只要白天有口喝的,晚上有把摸的...我还就想尝尝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的滋味... 这几句话被他用川普说出来,竟然让人心里一动。
陈重自以为是却伤害了身边所有他在乎的人,妻子离他而去,朋友对他冷嘲热讽当想回头时却不可得,他受了重伤却爬上车子,他开了一夜离开了那繁华的城市,他看着夜色下的成都,听着以前和大头李良一起唱的歌,露出了微笑,他用血洗刷了自己的愧疚。
选择用这种方式来救赎自己。
郁闷的心想起了他大学时朗诵的诗:青春的序曲还在回响而我却将永远离开无论我将来是成功还是失败悲伤或者是幸福你都会看到在我生命的深处有一个永远不能抵达的家多年以后的夜里你掩面哭泣青春的灯火若即若离是谁让你一生怀疑是谁守着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是啊谁让你一生怀疑,又有谁守着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等你?
我看这个片子看到更多的是人与人相处时那种怀疑与猜忌,信任的缺失,信仰的崩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看清了世情与人生。
或许不过是自以为是。
那个人依然忠诚的信守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
Forgive and Forget
带着希望去看,带着失望而叹
和原作差太多!!!
多行不义必自毙。类似《Lost In Beijing》看后让人蛮压抑的一部电影
小说:"成都请将我遗忘"的电视版.商人,无商不奸.我想得很远,甚至有点跑题.我想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个样子,那么你身处一个大染缸,很难置身事外.所以社会风气需要变.
最垃圾的不是改编,最垃圾的是配乐。
男人的生活,深刻
李良多好一孩子啊变这样咯
不是一半的粗制滥造
小说本身急很吸引人 但拍的很一般 特别是画面的感觉不好
除了川味,其他的。。。???
狗血
那首成都好吃佬的歌在哪里找到呢?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注意到那首成都好吃地的歌(牙尖帮)出现在全局40分钟处,注意与全局比例为0.41,倒黄金比例呀!,不过那首歌真够味。
特别喜欢原著,看完的时候印像还很深的
纯看张子晨,不过这拍的真的太水。。
还是原著好
可是,你又如何将我遗忘?
2008.42009共看过四次
看起来感觉像刚进大学的学生拍的作业,演员演的也很假,整个片子很难看懂,完全瞎闹的一部所谓电影
可能还不如去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