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卓玛
益西卓玛,Song of Tibet
导演:谢飞
主演:丹增卓嘎,仁青顿珠,拉琼,大旺堆,巴桑,次仁多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00
简介:暑假,达娃回拉萨看望多年不见的姥爷和姥姥,正遇到姥爷病重、去世。在看护病人和料理丧事的过程中,姥姥益西卓玛给她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一生,讲述了五十年来,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恨恩怨…… 益西卓玛老人一生的婚恋恩怨经历并不特别,在各民族、各时代的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详细 >
我斐对少友的统战片……亮点是女主曾经有情的三个男人晚年居然彼此谅解一起守护女主🤣
一部电影,除非自己亲自看过,否则别人的评价都是shit,我这样认为。总的来说,还可以,见过导演,谢飞很和蔼。
【教學放映 謝飛特別展映】
女主只是件被抢来扔去的东西,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画外音就不要强行拔高幸福感了。故事没讲囫囵,情节转得突兀,叙事枝枝节节的。可能因为演员功力不够,可能普通话配音太生硬,也可能因为刻意想讲大的历史民族社会,总之个人情感的表现不到位。
西藏萧红的缱绻一生。第一部全藏语电影,谭晶《在那东山顶上》插曲,仓央嘉措的诗,总觉得风花雪月不够深入。谢飞导演大把年纪精神矍铄聊完电影受完采访还爬山,可敬可叹。
还行
跨越50年的西藏版的《乱世佳人》
谢飞更早的带来了仓央嘉措。北大讲堂,谢飞大师亲临。
对民风民俗和藏地文化的刻画贴近现实的,也展现了另一种世界观,真没想到导演居然是汉族人。不过最后结束得略显仓促,感觉每段感情都还可以再展开说说。另外,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喜福会》,动荡波折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女性的苦难史。(全电影印象最深的一幕:油菜花田俯拍。康巴汉子,顶👍🏾👍🏾👍🏾)
谢飞导演目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总结一下谢飞导演作品的特点:女性,因果轮回,民族。虽是四代导演,但因为年代的特殊性,谢导贯穿五代,六代,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位独特的导演
益西卓玛和她的三个男人
藏区大时代之小人物,一个女人和仨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结局已算美好。
在一个晕乎乎的冬日午后,在影院里看完了这部电影。好厚重的故事,像雪山之巅长长的赞歌。我朋友问我,益西怎么能同时爱着那么多人,我想,爱是益西唯一的权利。阶级,政治,宗教,层层浓密的白雾遮住了纯净天真的她的路。她的目光止于此,所有苦难都逆来顺受,但她最自由的是情感,她的爱飞跃山巅,跨越千里,她的爱情永远属于她自己。
看完这部才知道藏地新浪潮对于主流叙事体系有多大突破
谢老创作生涯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题材很为大胆 技法却出奇的老派 横向比较他中期作品而言 这部影片更像是对前苏联电影的技法临摹 尤其是对大炮的运用 能理解在高原拍摄的艰苦不易
虚构与真实…较少的“他者”表达
若不是解放军来了,差点奴隶给地主养儿子了。
吸引我的是藏族人民的信仰 剧情一般 到最后 我都不知道女主爱谁
剧情可能因为审查的原因,没有办法交代的太清楚和连贯。所以看起来有些地方滞涩,还是能隐隐感受到蒙昧血腥的味道。但光听着1小时45分钟时悠扬的藏歌时,就足够悠扬自由美丽。男女的爱情也像是长出来的,就像诗经,天真自然。
2000 依然时空交错叙事 进一步女性视角 益西卓玛主观视角进入少爷家宅/把我的黑马喂好 我要离开了 什么你要离开了?你杀人了? 不 我爱上了一个女人 便走遍了牧场村庄 神山圣湖/月黑风高 益西卓玛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宝贝 仓央嘉措诗歌集/大喇嘛赐名相遇 闪回/三个男性回溯 强权 豪情 宗教 象征 只有归依佛才能获得平静安定/布达拉宫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