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电影看着很新奇,而且镜头也都是一直固定,纯靠演员们自个儿在演。
镜头总是在配角们的身上,配角儿们都很不错!
很常态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台词就让我们笑了出来,没有刻意的为了搞笑而搞笑!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是镜头拍摄过山车那一场,黑白的画面加上下面小铺子里一个人也没有,感觉像世界末日一样。
还有一场就是男主人公在白色背景下说的那段话。
电影见面会那一场也很搞笑,底下观众说的很精彩不知道是真的看过还是提前写好的台词?
双方的母亲很写实地把南北差异表现了出来,特别是女方妈妈说的那个“烤乳猪”我是真的遇到过哈哈,然后真的表示听不懂能否再讲一次。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早晚会是个人物”,我以后也要拿这句话激励自己!
最后突然的死亡让人觉得很讽刺很荒谬,然后一道白光闪过,转为了彩色画面,这个想法很不错。
现实和理想的区别,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章章或许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章!
看完之后有点难以出戏,映后交流时想起章章被损友安排的那场放映,突然觉得电影越是讽刺什么,我们越是在经历什么。
觉得导演有句话问得很好:“你能不能见过那些恶心的事之后还能说,我喜欢电影,我要去拍电影。
(原句不能完全复述,大概是这个意思)”我的确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针对我在剧组所负责的部分,单论服化道,能不能与地方沟通好,去布置好每一个场景,都很难,即使几十年老朋友,也可能撕破脸,或者是像李腾一样为了利益去卖朋友。
所以这个问题,我也应该开始思考了,在校园时代,我们以为世界上是没有束缚的,可以不负责任的让家人去维护所有关系,可总需要有负责任的那一天。
剧本我认为是很有趣的,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契合个人气质,见到真人后更是觉得。
看到男主仿佛在出神,真有章章在演着的感觉。
形式方面也比较稳健,导演很善于拍特写,而且能把人物拍的非常漂亮,质感很舒服。
婚礼那场戏的服化道有些像一一,到最后颜色变回彩色时我毫无意识,证明黑白灰做的是不错的。
不想给这部片子挑太多毛病,因为现在的票房其实对不起片子的质量,这部片子不仅作为处女座,只是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部电影来说,也是非常有水准的,营销不是那么够,在来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无脑商业片,真是打自己脸。
希望导演和邢玉坤一样,能成为靠剧本取胜的坚持自己风格的导演,说实话,这个故事比《春江水暖》好,差的只是营销。
删你很不错演的喊好。
我觉得今天来看很值得!
给出嘻嘻嘻嘻嘻嘻嘻我的微博故事的东西调她们的名字。
我觉得,很好看的样子了我也是很喜欢这个节目的呢。
黑白片很有感觉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喜欢的人和人一样的感觉./&/&&/&.司机你的人大数字要结婚了,拿好见不得别人不知道如想去哪里找不回你了。
1.冲突。
感觉导演把婚礼中南北观念、习俗的不同,两个家庭的矛盾,年轻人与上一辈的价值观的冲突一一展现出来,很接地气也很真实,代入感也很强,但是导演却没有对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索,以章章婚礼现场酒精中毒意外事件结尾,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2.演戏。
章章的身份是国际新晋知名导演,最拿手的应该就是给演员讲戏导戏了,但是没想到最擅长演戏的是自己身边最亲最近的人,伤害也最深。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远远比戏剧更残酷。
3.长大。
什么是长大?
长大就是敢于与自己看不惯不能接受的事情决裂,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很遗憾章章不敢缺乏决裂的勇气,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才敢吐真言,但也只是吐真言,没有任何实质的行动。
4.婚礼现场。
矛盾集中展现的一场大戏,从男女主台上接吻开始,细节、内心戏就开始大爆发了。
女主通过在台上紧紧抱着男主报复性的接吻暗示他自己已经知道他和前任的过分行为;男主从起初不明所以地激烈反抗到突然意识到女主这么做的原因,瞬间手脚僵硬、表情尴尬进而慌乱;拍照时男主父母尴尬地保持距离与女主父母亲密拥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缺点。
桥段设计的痕迹太明显了,彩色部分是亮点也是缺点。
值得一看。
这部影片对于刚办完婚礼的我挺有触动的。
我和老公也是南北结合,文化差异。
我们也是不喜欢千篇一律,繁文缛节。
所幸双方父母最后都选择尊重我们的想法。
没有接亲送亲、没有点烟敬酒。
一切从简。
而影片里的情节真实的发生在我闺蜜身上:难缠的前女友、互不让步的家长、不坚定的老公……看完电影和我闺蜜打电话唠了一个多小时,准备陪她去二刷,而我也觉得这部黑白电影值得二刷:挣扎的鱼头、摇晃的窗帘、笼中的困鸟、字上的乌龟、燃烧的照片……发小对兄弟未婚妻的称呼、儿子问父亲饭还吃不吃,处处是隐喻,所有的细节都耐人寻味。
大量手持晃动的纪录片拍摄手法让观者有亲临其境的“运动感”、“距离感”和“呼吸感”,最后由黑白过渡到彩色,升华了整部电影。
是和解?
是梦境?
是平行空间?
是结束是开始……一切留给观众……当然可能是因为这部引起了我的共鸣所以我才觉得好,毕竟是部处女作,肯定有稚嫩不成熟的地方。
要问我值不值得看……我只能说:和唐人街探案1隔着一个红征的距离,甩唐人街探案3香飘飘一年的销量。
作为曾亲眼目睹闹婚陋习的小镇青年 导演拍的很真实从回老家准备结婚开始就是不舒服的:即便是事业小成的男主也得屈从于传统观念,到年龄了就该办事儿了。
回到老家后,一方面他是骄傲,另一面他又被利用:朋友利用他和老板谈生意;亲戚指望他安排工作;再加上南方来的珊妮对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终于在闹婚的那一刻彻底爆发。
说实话,这几天真是太压抑了,男主还能爆发出来,估计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就只能苦笑一声了吧。
从北到南,婚礼的形式多种多样,闹婚的情节不尽相同。
至于这婚礼最终是办给两个人还是办给很多人,那是不是全看新人叛逆不叛逆?
闹婚得有个度啊
影片故事来源于导演自身结婚经历,导演通过荒诞戏谑的手法表达出了新旧价值观的碰撞。
尤其是当下年轻人对婚礼这一习俗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不办婚礼这个想法,而父母辈则认为,不办婚礼就好像没有承认夫妻关系一样,言不正名不顺 。
而婚礼双方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关于彩礼结婚日期等习俗各有不同,本片就探讨讽刺了相关问题。
另外,男主作为新晋导演,小有名气后回乡周围亲戚朋友的各种反应,也讽刺了中国人情社会的一些恶习,普通老百姓对名利和所谓成功人士的追捧,以及老一辈中国式家庭的面子工程。
想法很好,但镜头普普通通,表现手法略显粗糙,情节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习俗背后的深层意义。
几个冲突来的有点随意,为了戏剧冲突而冲突,个人觉得有点没什么意义。
作为一部低成本影片,父老乡亲献了很大力。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主要就是黑白色调,给人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
一般的黑色幽默电影,要么看不懂要么无聊。
这部电影整体看下来都非常有趣,看完又引发人对人性、婚姻、亲情等一系列的思考。
称得上一部好黑色幽默电影!
演员的表演都极度的生活。
尤其是珊妮!!!
我太喜欢这个女演员了!
本身这个角色不是很讨喜,但这个女演员把珊妮的委屈、隐忍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的反转也是意料之外的好!
还是建议大家到电影院欣赏,再多说就剧透了🤭暴推!!!
影片主要讲了从大城市返回的小导演和女朋友返回老家结婚领证,由结婚展开的剧情,因为结婚的日子,结婚办不办宴席引发的两家矛盾,以及男主和父母及七大姑八大姨的观念冲突婚宴大多数人都会去办,虽然更多的是人情事故,但有一些人聚集起来是真心为你祝福的。
影片故事发生在山西,导演本身也是山西人,女主爸妈是广东人,南北文化的差异,两方父母的对场戏也是有笑点,剧中穿插了一些山西方言,剧情很接地气,那些台词真的在身边听过呀。
男主爸妈好像不是演员,应该就把自己平时的状态演出来了,巨真实。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情节1.男主和女二在桥下谈起上学时的有趣事情,后来他们分别从桥柱两侧走出,对称的画面感觉很舒服,很有意境2,男女主结婚,有一只乌龟慢慢爬过同心喜字,沉重的龟壳应该也是象征男主身上背负的枷锁。
好喜欢男主发小,笑起来好阳光,虽然剧情里面有点欠欠的,感觉他适合演点其他那种幽默喜剧,大大咧咧那种好哥们。
影片开始一直是黑白的画面,让我开始有点不适应,我一直期待一个转变。
还好在火车穿越轨道那段过渡也还算OK,前半情节男主喝酒直接死在厕所,这段交待其他病症也行(直接挂掉感觉有点突兀)山西人民还是支持山西的本土导演
#不散观影团# 很喜欢《最佳导演》!
本场跟观影团观影氛围也拉满!
主创映后表达的内容我也很认同、主演我又很喜欢所以加一星凑满给你们!
导演说处女作做艺术性(偏沉闷)的剧情长片技术上不是难的,难的是把生活琐事拍得好看、有节奏;然后从交流中也感觉到他有为了故事节奏和剧情让步了一些自我表达。
导演说自己的构想是平行世界这事儿我还觉得挺少女心的,但是前面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构图时刻其实处处体现他的出发点。
说下电影,“导演”的身份设定就自带元电影元素,利用“被导演”拍摄的纪录片段落在荒诞和引人发笑之间构建了很好的平衡。
我不会特别从女性的视角去看这部电影,但是设置女主怀孕而避免了更令人不适的场景发生挺机灵的(大可不必站在什么角度去指责,我觉得整体故事表达还是首位)。
能在父母这边设置离婚线也很灵,有学到。
构图上的平行世界和所有东西的“牢笼感”,服务于故事之外、导演的设计并不是简单应付。
发小这种人太真实了所以即使让我有不适也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原因。
还好演员本人在现场有澄清哈哈哈哈哈。
女主小姐姐真的好港相,好美丽好喜欢!
大家演技都很在线!!!!!
男主丧萌感很像王大锤,期待之后有更多好作品能够进入电影院。
尽管人物和情节设置上比较牵强,新旧观念的冲突,地域文化的矛盾,一场拧巴的婚礼呈现了许多中国式虚伪,然而现实中的荒诞无时不刻的仍在上演
一只巴西龟爬过新婚的「永结同心」上的同,同归?说是荒诞电影,情景却无比写实,是代际差异,是父母亲「不肯放手、为了你好」的用力版演绎。结局只有两分钟的坦诚与和解,却是对现实棘手问题的最佳解药。
男导演写的剧本总归很多处理非常自恋。全世界围着男人转,初恋爱他而不得,妻子看他跟初恋亲嘴还能忍,为了报复初恋妻子在婚礼上强吻男人。也不是说现实没这种情况吧,就是觉得男本位的思维确实根深蒂固。
观感不流畅
导演以现代年轻人的看法,来阐述对婚礼的看法,想法很棒
年度惊喜!私心➕1⭐第一次见把结婚拍得跟离婚似的。导演提炼真实、加大冲突做得非常到位。对毫无礼真正高度的“礼”讽刺度拉满。几位主要角色形象非常饱满。我一直奇怪为什么结婚主角的男女主,二人关系不怎么亲密,像张雪儿还亲过男主几次,看到后面婚礼电视台测试话筒声音,男主问了一句“为什么显得我跟妻子没什么关系?”(忘了原话)才明白导演故意这么处理。婚礼是做给外人看的。家里人互不尊重,我不尊重你想旅行婚姻,瞒着你我们已离婚,只注重外在的婚礼形式,男主学不会尊重家里人,到底哪天结婚吉利,最后以男主死为结局。儿子得知二老离婚大耍酒疯,妈妈安慰儿子那句“我没受委屈”真的戳泪点。几位家长真的演得太好了。黑白结束,彩色时家里人坦白离婚,支持旅行婚礼一切又不一样。婚姻变成了你给几辆车我给多少钱的交易,还有存在必要
装神弄鬼的小制作。
没想到这么好玩的。桥段上虽设计感比较明显但好在表现得都算自然,值得鼓励。
还不错 笑点密集 感同身受 我得给我爸妈看
支持阳泉导演
电影打动观众还他妈得靠故事!
我98年的,很多内容我没有共鸣,因为整片营造的荒诞感,让我觉得力度不够深,只是呈现而不是思考。天桥和饭桌的拍摄算是眼前一亮。导演说是章章作为导游带我们看看新旧世界,实则人物没有主体性,一切都是被李腾推着前进。我觉得他不是格格不入,而是游离在整个世界之外,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首映礼#一场荒唐戏谑的闹剧,还是一场欢聚一堂的婚礼?导演成功处理好了影片中现实的真实性和荒诞的戏剧性的平衡,展现部分落后的习俗风土人情,讽刺了某些人们因循守旧的“传统”,真实竟显得如此荒唐。作为一个山西人完全被影片中的山西元素和风格完全代入,喜或怒或悲或怒的情感也完全被感染了。好的电影需要被看见。
作为处女作需要鼓励,但是情节浮于表面,生活经验不足,太多不合情理,可能只适合更年轻的观众。个别职业和非职业演员很跳戏,男主发小演得不错,而最好的表演来自安排双方家长彩礼钱的一个小角色,几个尴尬的眼神不抢戏,却感受到尴尬的气氛。
中式恐怖片
经历过婚礼,只想告诉你,爱情真的不需要婚礼。
一桩喜事用黑白色来表达荒诞,最后彩色算是一种和解吧!男主的这部电影以及另一部《武林孤儿》都有一种丧丧的感觉,不错
两星半。只能说这个题材,这个角度都是有趣的,但拍得差很多意思,导演离导演还有点距离。映后听导演讲述,想法还挺多,但。。。摄影机架起来就迷失在怎么用镜头语言讲一个黑色喜剧了。喜剧当然不好拍,讨论又只停留在婚礼本事,连文艺/处女作标签下擅长做的深度都失去了。
哈哈。又荒诞又真实。都是面子惹得祸。。
技术上的贫瘠和设计感过强的剧情是明显的瑕疵,但外在的压力,才使得婚礼上的那个吻成为国产电影里难得一见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