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s01e10, roadrush
看了前两集感觉还是不错的,我个人喜欢这种进度节奏,不像有些美剧打鸡血,酒吧打戏拍的也不差,个人希望剧情烧脑些,也不用非去解释谍影重重里的问题,抽个把电影里的线索就可以了,不用非拉上太多关系,我比较喜欢国土防线一类的片子,这类谍战剧优秀的不多,希望不要掉链子!
咖啡坐等剧情发展!
看好你喔!
后面越来越没意思了 凌厉的动作风格变成了枪林弹雨中取敌人首级的无敌战士 身份成迷的特工变成了自动打怪机器人 还要强加爱情亲情进去 都是第四集弃吗?
五集我也看了 北京被描写成那个样子?是现代剧吗?
公交车都是铁皮做的?拜托真的来调研一下再拍好吗?看看美国人拍伦敦,拍巴黎给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国外黑中国真不是一般的狠,不看了 不看了~
特么字数不够,再聊十块钱的……感觉编剧是不是开始瞎掰了啊……朝鲜妹子明知自己被出卖,还跑回家,心咋这么大呢?
就算要救家人不也应该暗中进行么?
要说好看还的说前两集KGB欧巴桑教萌新做人那段打斗,姜还是老的辣老铁666,问题是伊怎么发现的呢?
萌新好像也没露什么破绽啊,麻蛋,字数咋还没够呢………………………………
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好像世界围绕着美国转一样。
把台湾说成北京,那么破旧的台湾能和北京相比吗?
还有韩国人演朝鲜人,反正我第一感觉就是韩国人,并不觉得是朝鲜人,各种美式套路太过刻意了。
剧情开始是分裂的,穿越来穿越去,交错叠加给你神秘感,结果看到后面会发现挖坑只会更坑,特别是韩国女的在韩国演朝鲜人,然后找美国人庇护,这种套路,就像只有美国人才能救世界的样子真可笑。
反正剧情真是一言难尽,唯一好的是动作戏很多大场景,但是打斗并不精彩。
一,绊脚石项目的初始发明在东德,一位工程师,一位美国特工派去刺杀他,没有得手,反而因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幸被工程师选为药物提升人体机能的实验品,这就是绊脚石项目的前身,第一位大神二,东德女特工,并不是药物特工,但是战斗值超高,可见东西两个世界的特工实力差距,怪不得特工刺杀失败三,女特工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佯装躺尸,搞得后来玉指都打断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四,第一集最喜欢看的还是朝鲜女特工,美美的
20191031, s01e03, multi id and operation type simultaneously
前面几集还是不错的,能打个4星,但从第5集男主单闯龙穴,2女人对打,还有第6集开头警察抓男主以及后面的枪战等水准实在有点差,追不下去了。
一直过去现在的这种切换方式刚开始看看还不错,结果越看越觉得疲劳,估计后面这部剧的评分会越来越低,不知道老美会不会续下去。
还是喜欢Body Guard这种片子的节奏感及情节。
20191130, s01e07, irregular but meaningful sex
谈论美剧《绊脚石》,没法绕开由马特达蒙主演《谍影重重》系列,盖因为这部美剧和电影不只是改编自同一部特工题材小说,二者之间从故事、人物、动作,乃至拍摄方式均有继承的关系。
作为伯恩的铁粉,罗伯特陆德伦的原著小说当然不能错过。
凭借伯恩系列的号召力,内地出版社在2008年曾有《伯恩的身份》等系列推出。
作为上世纪的国际惊悚小说大师,在今天看惯了惊悚、悬疑的读者看来,故事仍然有跨越时代的吸引力。
罗伯特陆德伦被冠以“现代惊悚小说之父”的名头,很大原因是他擅于编织复杂的国际政治结构,安置多股势力的冲突,而且一以贯之地创作“个人卷入巨大阴谋”的故事。
在当时的读者看来,这种创作方式,会有极其强烈的代入感。
有趣的是,罗伯特陆德伦本人热爱旅游,因此他笔下的主角活动范围也不局限于一国,《谍影重重》的影迷应该感到眼熟,想起伯恩在全球多个国家奋战的身影。
在整个《谍影重重》系列,你也能感受到罗伯特陆德伦的风格。
一个失忆的男人,在陌生的国家里,和不知名的凶恶势力殊死搏斗,仅是为了找到“我是谁”的答案。
观众和伯恩保持在同样的信息量上,因为没有全知视角的保护,观众很容易完全代入伯恩,准备应对无法意料的攻击。
从第一部的导演道格里曼,到后两部的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在创作理念上,都影视化地实现了原作者的悬疑风格。
在全球不同的国家拍摄(制造陌生感),大面积的手持摄影(暗示危险),随时发生激烈的暴力冲突,无奈以日常用品作为武器……这一切都为了制造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大环境,把失忆的伯恩和无知的观众一起,困在一起。
在全知的视角下,伯恩是一个政治阴谋的牺牲品。
美国政府的“绊脚石”项目,旨在训练能力超凡且去正义化的特工,方便执行一些无法见光的暗杀行动。
电影中官员有一句点题的评价,伯恩们就是属于政府的价值3000万美金的武器。
美剧《绊脚石》的故事就由此开始,主角换成了类似项目下的其他伯恩(特工)们。
我之所以要花大篇幅介绍原著小说、电影,因为你不能把《绊脚石》当做《谍影重重》的衍生剧,更确切的说法是,它才是原著特工们的正传。
整个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谍影重重》的伯恩大闹美国总部之后。
在高层的闲谈中透露,绊脚石计划规模更大,机密程度更高,而美剧中的特工们正是计划中的组成部分。
仅就3集剧情涉及到的,就有阿拉斯基的蓝领工人,生活在朝鲜的女音乐老师,以及一位在便利店大开杀戒的失控者。
这些特工的身份和性格全然不同,看起来毫无交集,但他/她们都被绊脚石计划串起来。
每个人都身手了得,却完全没有关于特工身份的记忆,需要被某种特定的方式唤醒。
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失忆者,听起来是不是散落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其他伯恩?
很有意思的是,在《绊脚石》的开篇儿,即是一名特工的精神摧毁和重建,而其内容的核心是让他丧失独立思考的人格。
击毙那些蒙着头套的人,就是特工们最大的转变,这一幕在伯恩的故事线里也曾发生。
特工是归属于政府的资产,他们的定位就是没有感情和是非观的武器,性能强悍,但不问正义。
你不需要问一颗导弹,如何看待将被它毁灭的人和物,只会关心它的性能好不好,轨道精准不。
全剧的第一个动作场面,即是特工随手拿起一副眼镜,掰断眼镜腿作为武器,刺入医生的脖颈。
这恰是从电影到电视剧的动作设计的一贯思路,作为行走的杀人武器,特工们需要在陌生复杂环境下,仍然具有暴起伤人的攻击力。
把日常用品转化为武器,贴近性带来的反差奇观,让观众很难不啧啧称奇。
相较于电影,电视剧天然有更大的容量,我最喜欢的一幕,是一个被唤醒的特工在7-11大开杀戒,而另一位特工和催眠师在交谈中去解读他的行为。
他在1秒连开6枪的变态反应,在击毙对象的选择上违背常理,这简直是动作场面的导演评论音轨。
编导创作性的动作设计,借由剧中专业人员之口,把它一层层解读下来。
这不只是设计动作,更是把奇观动作的精妙说给你听。
我都能想象到动作导演得意洋洋的表情:价值3000万美元的特工,你知道贵在哪里了吧?
当然了,编导的野心不限于动作,在第一集里,故事就跨越了冷战到现在两个时代。
围绕着“绊脚石”,在冷战时代的美俄特工,在现代则是卷入核弹交易的记者、朝鲜叛变的将军,以及分布在全球被唤醒的特工们。
在这个正传故事里,编导显然不需要用伯恩式的做法,压缩观众可获取的信息,反而大肆铺开,让不同的国家、人物轮番登场,只用政治阴谋把他们串起来。
有趣的是,这种冷战→现代的时代跨越,是政治惊悚现代化的再创作,也是向原作者罗伯特陆德伦的致敬——罗伯特笔下的特工们,正是冷战时代的产物。
在剧中,被国家遗忘的俄国女特工,在列车上怒斥年轻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这种精心埋下的小彩蛋,于剧情合理,假如你是原著和电影的铁粉,自然会心一笑。
政治和动作是《绊脚石》的两个题眼,但编导的野心不限于此。
在我看来,被揭穿的阴谋甚至是次要的存在,只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编导是要建造一个特工宇宙,围绕着“绊脚石”的政治斗争、权力腐蚀、个人觉醒才是主线。
为了扩展特工宇宙,剧中人几次隐晦提到的事故(指电影里伯恩的故事),其目标不只是向《谍影重重》的影迷示好,更是把特工们的来龙去脉,放置在更大的背景下。
在目前放出的前三集,大量的势力、人物轮番登场,动作场面篇幅不大,但生猛凌厉,风格鲜明。
假如你也是惊悚动作类的影剧迷,这部剧起手不赖,假如你和我一样,也是《谍影重重》的铁粉,那更没理由错失这不正传。
只就前三集来看,我最大的担心编导给自己挖的坑太大,导致无法自圆其说的烂尾。
拭目以待吧。
看到第五集,妈呀,随机拍个破烂的唐人街就说是首都北京,一个丹东人说着台湾普通话,也是绝了…越看到后面越乱…可惜了谍影重重的大IP
看了本剧之后才知道《两只老虎》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北京街头怎么会出现繁体中文的招牌。。。制作还是不够用心啊
槽点过多,刚开始那个CIA特工审犯人就看不下去,就会一个劲儿瞎嚷嚷,完全没有任何技巧,这也太不专业了吧,心理学难道不是他们的必修课吗?然后,绊脚石计划不是美国偷偷搞的吗,为什么苏联也有,朝鲜也有?什么时候变成全球联合研发的项目了?还有,一队职业杀手居然连一个女学生都干不掉,虽说有个记者搅局,但她也不是杰森伯恩啊?最要命的是第五集,堂堂世界超级大国,一个秘密核弹计划居然人尽皆知,连什么非洲三流国家加纳的业余记者还有监狱里的军火贩子都知道,苏联你果然是混不成了!而且还丧心病狂的把一个估计是取景台湾县城的地方硬说成是北京,那满街的繁体字招牌还有乱窜的摩托车,剧组你是在搞笑吗?其它的譬如主角光环太大,在枪林弹雨里漫步毫发无伤之类的问题就不多说了,总之这部剧虽然脑洞很大,但漏洞百出,失望
弃,胆大包天开发《谍影重重》
冲着我帅气的Brian J. Smith看的,结果好像剧本身不是很给力。车逐戏很低价的感觉,不会拍,抖来抖去,镜头切换也不太对。好多人动不动就被无情杀死,毫不吝惜,让我想到这些人父母辛苦生下他们,吃喝几十年、教育几十年,然后就为了这么随随便便一死?ridiculous!男主自己被派去杀人就残忍杀死,其他人要杀的人他却想救,拼命阻止。为了救2个可能无辜的人,就要杀死一大堆杀手,真的是很ridiculous。倒数第二集突然爆出黑记者也是个知了倒是挺新奇的。所以Bentley最后面长成了什么样或者是谁?讨厌,第一季完结留下了这么大悬念骗人看第二季。
6,不知所云。
3.5
好乱。。。
USA改各种动作系列片有一套,只要不带着什么奇怪的“比肩原版”心态点开,看看帅男演员们打架、还算扎实的动作戏还有重回老式框架下的故事是足够娱乐的。首集在不同时空分出的几条线各有特色,做得很漂亮;尽管后期在串联上显得有些不够流畅,但仍然最终推进到了季终集铺设的悬念和收尾上。韩孝周绝对是“亚洲女演员之光”,剧中给的人设虽然比较单一和刻板,但还是很出色的完成了打斗和情感的双重任务,颠覆了《内在美》时期的感受。
剧情设计太傻逼了,节奏也没有电影的那种紧迫感,电视剧的叙事会比较长,有足够的时间去讲一件事,这和电影比,剧情应该更加突出一点才能不输电影,而前两集来看并没有把《谍影重重》前传故事讲好
节奏很好,有电影的感觉,忽略bug即可。
好乱...
第二集水准直线下降,但愿后面不要跌破及格线
牛逼啊,虽然有不合情理的地方,但整个剧情设计很有想法。比如说Tara, 看剧过程中你就从来没有奇怪过吗:为什么她一辞职记者、开出租的,全球旅行从来没有金钱之忧和语言障碍?合乎常理吗?这种隐微暗示的悬疑手法很有点得阿加莎•克里斯蒂《罗杰疑案》之余绪了。另,间谍这一行实在不是人干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到最后直有庄生梦蝶之感。CIA和KGB到底谁在下更大的棋?红发女和John Bentley到底谁耍了谁?还是说俩人联手欺瞒了CIA和KGB?你们看懂了吗?( ̄∀ ̄) 总之,不受民主控制和监督的强力秘密机构真是太可怕了,若任其自流,这个世界就根本没有法律、秩序和公正可言了。
剪辑还是很紧凑,但最大问题是高开低走。开始几集很惊艳,中间开始逻辑越来越弱鸡。
多线程处理,导致各种碎片。希望能好起来。
一季终,啥事也没有个了结,真是坑爹了
【依靠刷剧来缓解我最近的愤怒和绝望】多线讲述却又故意半遮半露,导致观感不够畅快。没能很好的继承谍影系列出彩的打斗镜头。黑暗总是隐藏在所谓的光明正大之下,所有的组织都会腐败堕落。
算是谍影重重的前传,镜头剪辑毫不拖泥带水,沿袭了谍影重重的风格,双重时间线的设计玩的也算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