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适合苦情戏所以说,女人需要婚姻吗?
不是的,婚姻只是一个社会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物质吗?
也不是的,物质只是生存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什么呢?
女人需要爱情,有个照片能满足幻想就行了。
有爱情就有强大的信念,没有爱情,没有物质,也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好像是这样…她的表演很奇怪。
梁咏琪 fbb 高圆圆也都是大美女,但他们美则美矣,却办不成平凡人。
冰冰的村姑特别违和,圆圆的青红还是校花,梁咏琪一看就是有意识的扮丑。
她却可以,是有破碎感的苦情,平民化的演绎。
她知道自己漂亮,好像不在乎自己样貌,不管怎么做表情都很放的开。
很少见她嘟嘟嘴装可爱,使劲瞪眼睛或者怎样的放电。
《白兰》的悲剧感,其实不源于爱情。
而源于寻找归宿的不得。
如果说白兰和江齐之间是爱情,你或许很难认同这种没来由的爱。
他们更像是两个急于寻找归宿的人,产生了牵绊。
白兰和江齐,都是没有归宿的灵魂。
周围的世界丝毫没有接纳他们,两个孤立无援的人只是从对方身上找到了一点依靠。
一纸婚约,真也好假也罢,对于一个无根者来说,对方就成了白兰唯一的归宿。
而作为一个非法移民,她的命运早早就注定了。
在仁川大街上光明正大开店的介绍所,背地里干的是虚假移民,贩卖人口的勾当。
政府真的不知道这些地下产业吗?
一个地方很讽刺。
奔丧的路上,因为怕在警局登记时,假结婚露馅,江齐记下了白兰所有的资料。
但警察却什么也没问,登记完便把他们打发走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大概是白兰和李江齐的共鸣了。
李江齐作为帮会的一员,跟他同时出道的人已经混成了大哥,而他一直只是小弟,这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成为小混混是身不由己,每次收保护费甚至还要被对方欺负,因为他心地善良,始终不愿意仗势欺人。
正是因为李江齐潜藏的品格,才会被白兰触及到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清纯少女和油腻大叔,看起来最不搭的组合,却因为同是底层的不幸之人,才会在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后惺惺相惜。
白兰珍视着李江齐的解救,而李江齐也同时得到了白兰的救赎。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很显然,在白兰的心中,李江齐就是这样一个精神恋人。
这个名义上的丈夫陪伴她度过了所有人生的艰难时刻,他就像一座丰碑矗立在自己的心中,为这个瘦弱的身躯遮风挡雨。
美丽的皮囊固然有吸引力,但是真正撼动李江齐内心的,却是白兰的满腹纯真和一腔信任。
他们的梦想和未来都遥遥无期,他们都是暴力面前的弱者,都是都市强暴的牺牲品...贫穷和生计面前暴力也会让人变得毫无感觉,这让人感觉更残忍、更毛骨悚然。
找这部电影来看,只是想再看看以前好美好美的张柏芝。
昨天姐姐做了妈妈,也顺便想起来快要做妈妈的张柏芝。
虽然网上有扑天盖地的消息,可我还是希望她安心的在幸福面前小小的紧张着。
我喜欢真性情的人,喜欢静静的呆着也会很美的人。
白兰里是两个人悲剧。
在韩国制造的精致场景下,我险些不适应贴近生活的真实画面。
我不敢说,光影里爱的纯度是百分之几,只知道两个在努力寻找和世界的联系,以及,活下去的理由。
这一场伪造的婚姻不管真不真实,毕竟维系了两个孤独渴望的灵魂。
白兰守着一个等待的原因,江齐正寻找活着的方向和温暖的力量。
只可惜,在命里注定的维系里丢失了相遇。
没有对手戏的两个人,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用心的挣扎着。
似曾相识的情节里,有几乎致人泪下的淡淡哀伤。
想想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力量有多重要,一点点温暖就能燃烧出走下去的力量。
母亲逝世后,白兰(张柏芝饰)飘洋过海,前往韩国仁川市投靠素未谋面的叔叔,但到了那里才知道叔叔已移民加拿大。
她钱财用尽,无奈下只好同人假结婚以获取居留权。
白兰从没有见过 “丈夫”李江齐(崔岷植饰),身边只有他的一张照片和一个名字。
白兰辛苦打工、身体过劳,生活孤单外还要忍受四周的眼光。
唯一带给她安慰的是房里那张“丈夫”的照片,她很感激这名素未谋面的陌生男子,但事实上,对方是个无所事事的中年混混,由于缺钱才会同意假结婚。
命运让他们屡次错失见上一面的机会,一直到有件事情发生……
世纪初的张柏芝是那样美,世上所有男子见了她都会心动。
她粉黛未施安然坐定,却依旧美得足以让所有韩国女星都咬牙切齿;那个时候的她,正如现时的汤唯,用淡定恬静的微笑,击败一众韩国女星,成为百想艺术大奖第一位外籍影后。
这样的张柏芝,实在太美,美到我们看着屏幕时忘却了她的丑闻,美到我们不忍心相信十年后的现在她早已物是人非的模样。
在这样一部男人戏里,作为唯一一位女主角。
她在戏中人如其名,像一朵寒冬中绽放的白兰,从不张扬,却令人过目不忘。
她披着素色的大衣,却盖不住女神般的光辉。
在这个丑陋的世界里,像是格格不入的童话公主,看得令人心碎。
《白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连戏中最大的包袱也在戏未过半时就已经点明;然而,依托电影细腻的拍摄手法,这些人隐藏于心底的情感慢慢一丝丝展露出来,最终得以在片末爆发。
电影剧本改编自浅田次郎的小说《情书》,这个故事,与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未免剧透,我就不分析他们的相同之处了。
浅田次郎对于中国文化似乎有着独特的喜好,《苍穹之昴》可以看做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了,这部作品也被中日两国改编成电视剧,日本知名演员田中裕子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
回到电影《白兰》,这是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它不是由相遇开始,而是因为离别而展开;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些离别,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相遇。
告白故乡的离别、告别生母的离别、告别过去的离别,以及告别如同陌生人一般素昧平生伴侣的离别。
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只有最原始的柏拉图;只在法律文件中拥有合法关系的两个陌生人,甚至连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都未曾有过。
命运对他们是如此狠心,一个人生的失意者,和一个生活的落难人,只能因为这些令人哀伤的离别才能得以相遇。
崔岷植也许是韩国最好的男演员了,他将一个失意人令人唾弃的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连屏幕外的我们,都为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趣和无意义;解救人类的永远是爱,可惜这一场爱注定是一首悲伤恋歌,而当他终于决定要从烂泥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时,命运却再次欺骗了这个失意人。
在灰色的海边,白兰呢喃的歌曲中,他迎来了另一种重生。
画面定格在白兰的笑容中,正是李江齐一寸照里同样的微笑,曾如同正面能量般支撑白兰走过茫然无望的一天又一天;那是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充满希望的微笑。
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喜欢上了他;也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觉得更加难熬和心痛。
因为这个微笑而产生的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先是缓解了生活中的那些煎熬和苦痛;然而随着爱接踵而来的,是更加难熬和心痛。
亲爱的陌生人啊,谢谢你娶了我,即使我们素未谋面,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中,你就是我精神世界里最亲切的人了。
我们都那么善良,为什么命运却对我们如此不公?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在我的抽屉里,一直藏着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个人的照片。
照片中的这个人,也是这么微笑着,好像全世界对这个人来说都是好事一样。
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觉得好心痛,因为在这张照片里,这个人看起来永远是那么好看,就好像最初我喜欢上这个人时的模样。
这个人你可以看做是张柏芝,正如她在片尾时那美丽、青涩的笑,我才觉得更加心痛;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戏而已。
白兰和江才 是苦命的两个人,都是没能幸福的人。
影片里,白兰一共看见了两次‘希望’,‘希望工作中介’和‘希望影像店’,第一次是她以为自己将要获得工作,第二次是她以为自己可以收获爱情。
整部影片,导演的拍摄手法以及影片色调,都是韩国电影常用的写实风格。
没有任何想象的镜头,一棒槌将你打醒,告诉你这个故事真实的不能更真实了。
我在仁川生活了不到5年,尽管是2001年的电影,但是有些熟悉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唐人街,比如汽车客运站。
总是 物是人非。
电影的海报在撒谎,导致我在看电影的全程,一直期待是否会有反转。
然而,‘小人物’的人生,怎么会这么容易出现反转。
这么看来,其实结局还是好的,就像所有的‘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结构一样,‘野兽’的改变是众望所归的。
张柏芝和崔岷植的演技在这里面都是出色的,张柏芝的眼神很到位。
一开始我难免好奇和期待张柏芝的韩语台词,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她的韩语台词完成的太好太好了。
并不是说发音有多准确,而是一个努力学习语言 想要把自己说给某个人听的一种认真,这种认真一点都不会出戏,反而让我泪如雨下。
整部片子看的心疼,而且最后一笑真的太美了,希望江才在闭上眼之前是看到了的。
崔岷植饰演的江才,他坐在海边读最后一封信,颤抖着点烟,压抑的哭。
那一刻他才做出那个选择,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也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然而,可惜,这两个人终究还是命太苦了。
男主李江齐(崔岷植 饰)的经历彰显了一个所谓最令人厌弃的混混在真诚的,从未感受过的爱面前又是何其柔软,全片男主与女主(张柏芝 饰)未有正面戏,时空的交错,书信的传递,甚至二者第一次正式会面便是在女主生命的终点。
这看似偶然的爱情,或许正是而这素未谋面所造就,但可以确凿的是,这份爱,至纯、至善、至美,令人万分动容。
很难有人能够体会白兰内心的害怕,绝望和孤独。
无依无靠的她凭着最后一点希望来到韩国找投靠亲戚,命运却将她残忍的摁住在异国他乡。
为什么不选择回到国内,我不知道,也许觉得语言的不通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没有情感上的依靠,白兰觉得到哪里都一样。
看到在瑟瑟的寒风中,白兰瘦弱的身子,光脚踩在冰冷的脏衣服上,一下又一下,只是为了争取生存下去的权利,这还有更加令人想紧紧抱过她温暖她的那一刹那吗。
李江齐,中年混混,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不小心成为了白兰心目中“善良的人中,最善良的一个”,并且慢慢的慢慢的变成了白兰在异国生活下去唯一的精神寄托。
白兰也不会想到,到李江齐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成为了他生活下去的巨大动力,不顾一切想回到故乡,和“妻子”的骨灰相守。
他们两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命运也总是喜欢开无情的玩笑,错失相见机会的两个人都孤单的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但我相信,这种安排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他们各自的记忆中已经有了最甘甜的回忆和期盼。
卑贱的人,人性上并不一定令人摇头,就像李江齐的小弟,对于老大哥的离开,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表现的无比的不舍。
我知道,当他回家的那一刻他一定会嚎啕大哭。
我们的身边永远有可爱的人和令人作呕的人,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命有了甜也有了苦,也正是这样,这才是人生。
Ps:直到全片一半左右才开始表演的张柏芝,我永远忘不了她扮演的白兰的那个透彻的眸子。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白兰》王镃(宋)
2021年11月18日,这部电影在韩国重映,才让我知道20年前有这么一部经典的韩国电影。
改编自日本作家浅田次口的小说《情书》,只看一眼就被二十年前的张柏芝惊艳到了。
之前一直在思考忠武路三驾马车的早期经典代表作分别是哪一部,宋康昊是《杀人回忆》毋庸置疑,近期看了薛景求《薄荷糖》是他的立身之作,那么崔岷植呢?
是《老男孩》?
或者《生死谍变》?
如果是我我会选这部《白兰》。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叙事风格也跟韩国商业电影开始之前的风格一致,大概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在铺垫叙事,后半部分才会转入正题,看过薛景求的《人民公敌》应该熟悉这种风格,虽然对于现代商业化追求快节奏的电影迷不友好,但在闲暇安静状态下观影的我并不排斥这种风格。
影片还使用了乱序的风格,在时光的碎片中不停交织两人的生活轨迹,但看上去并没有割裂感的不适。
崔岷植和张柏芝的演技都十分到位,挑不出任何瑕疵。
影片的大概情节是女主康白兰在母亲去世后漂洋过海来投奔韩国的姨母,结果扑了个空,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她为了留在韩国打工赚钱,在劳务公司的建议下不得已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男人结婚,获得居住证。
白兰只有一张丈夫的照片,默默地裱起来放在桌上,还有那条男主结婚送的红围巾,在寒冷寂寞的深夜里给她以安慰。
然而男主只是个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整天无所事事,干点非法勾当,骗取钱财的小混混。
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给了白兰以希望,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渐渐爱上了他。
不要被宣传海报上两人幸福的身影所蒙骗,两人在两年的婚姻里从来没有见面交谈,唯一一次见面还是在男主被警察抓走的时候那一撇擦肩而过。
男主在这场虚假的婚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从一开始对白兰看都不看一眼,到看了白兰给他的第一封信发生触动,再到读完白兰第二封遗信,坐在海边痛哭流涕,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人性的柔软被白兰点化,其实他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否定了过去,重新认识了自我。
第一封信,简单纯朴:“李江奇先生:谢谢你和我结婚,让我能在这里留下来工作。
这里的大海、大山都很美,觉得很亲切。
我想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
大家都对我很好,但还是你最善良,因为你和我结婚了。
谢谢,多谢,祝你晚安。
”
在读第一封信的时候,雪地里火车缓缓前行,宛如走进时间隧道,聆听妻子的绵绵细语,意境很到位,跟《薄荷糖》的时光倒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封信,生死诀别:“亲爱的李江齐先生: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表示你来看我了。
我就要死了。
看着你的照片,渐渐喜欢上了你。
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熬。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我不能留给你什么,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看完第二封信,男主颤抖着手想点一支烟,却怎么也打不着打火机,最后放声痛哭起来。
即使是白兰知道她的老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也依然选择爱他。
影片的最后,白兰在海边清唱起莫文蔚的《爱情》,这首歌发行于1998年,小时候听过,现在听来依然是优美婉转又带点凄凉,跟白兰当时的心境很像:“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於你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不经意就叹息,有种不完整的心情爱你,爱你,爱着你。
”白兰羞怯的表情很到位了。
又相信爱情了有木有!?
双线叙事,尽管是片子是用女主的名字来命名,不过主线还是以崔岷植为主,《白兰》,打的是爱情片的介绍。
有爱情吗?
有,是世上最独特的一种爱情。
他们是一场假婚姻中的名义夫妻,他一个中年混混,她是沦落异乡的孤女,她被人贩子贩卖,他可以说是帮凶。
他们活着时从未相遇,她却因为一张微笑的相片爱上他,而他因为她这份爱而爱上她。
可惜这份爱情因为死亡失之交臂,但又正是死亡让这份爱情显山露水。
假如没有白兰的死,他们能够在活着时相遇,江齐会理睬她吗?
会为了她改邪归正吗?
有温情吗?
有。
他们从未相遇,却在信件和照片中相爱。
白兰善良到令人咋舌,她被贩卖被欺负,却依然认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善良,但你是最善良的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江齐混账邋遢到令人咋舌,他这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感受到过那样的温柔和喜爱,于是他为了这份温情想要改变,也因此付出了生命。
这是爱情和温情吗?
的确是。
但却包裹着冷漠的现实,导演借着爱情,拍出了当时韩国社会的混乱、黑暗。
电影前半个小时都是关于江齐生活环境的邋遢、肮脏,充满了罪恶和暴虐。
而白兰这样美好的人,也最终死在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影片的基调是黑色与罪恶,但穿插的白兰的片段却是纯白与清新,导演用心显而易见。
说实话,前半部分叙述的江齐的生活,确实让人有种不适感,完完全全打破了爱情片的规律,打破少女心和爱情梦:原来世上还有如此肮脏猥琐的存在。
这部电影不温不火的原因想必也和这点有些关系,爱情片畅销的年代里,如此直白铺陈地讲述社会的最底层与黑暗面,多少人乐意买账?
但是,剧情确实有些慢,铺垫略长,前半个小时看着略气闷,有些虎头蛇尾的遗憾。
除去这些,无论是插叙手法、长镜头运用、影片内涵、演员表演,都很精彩啊,推荐
表演很赞,剧情无力。有些人或许一辈子都长不大。
的确太闷了。。。可是张柏芝也太漂亮了啊啊啊,你才是女神啊,现在网上那些货和你简直不能一起提及啊
无聊的爱情片,也没什么爱情。
加深了我对韩国男人的刻板印象
柏芝太美了,人淡如菊啊,崔大叔演的真好。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是为了离开,离开也是为了相遇。
勉强及格。翻拍自日本片,又一个“触不到的恋人”,当然也是个绿卡类的故事。影像上是2000年左右韩国电影的标准风格,节奏上也是宋海成那种没起伏的平平淡淡,这次是纯爱戏,效果上稍好些,但他表现一件事还是喜欢啰啰嗦嗦的堆好几个镜头。电影的割裂感挺明显,开场是落魄崔岷植的倒霉黑帮生涯,要为老大顶包的当口切到中国孤女张柏芝洗衣打工,这种叙事风格的割裂感倒是其次,糟糕的是让两主角的互动变得概念化——张柏芝在这里是个凝聚东亚女性传统美的童话影像,孤立无援勤劳质朴,因一张照片和感恩之心就能爱上崔岷植,而底层的崔岷植除了韩国身份没给她任何东西,却收获了一生里唯一的爱慕,我不知如何评价这种关系。21岁的张柏芝非常美,让绝症女郎这类俗套角色也获得原宥,蓝光碟赠了两段张柏芝的MV,心都看化了。最后崔岷植死在她影像前
自始至终没见过几次面的露水感情,一个是流落异乡的可怜人,一个是潦倒失意的老混混,跟她假结婚应该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抱着骨灰盒在岸边读完信后伤心欲绝哭到崩溃,不单是出于对她的怜爱,更多的是内心那处柔软被唤醒了吧。
“看着你的照片,却渐渐喜欢上了你。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熬。照片上的你总是微笑着,你是最善良的那个,因为你娶了我。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这是一段自始至终只见过两面没说一句话的感情 一个是流落异乡的可怜人 被“好意”点燃的小火芯 推着情愫蔓延开来也合乎情理 一个是破罐子破摔的老混混 跟她假结婚帮她应该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 抱着骨灰盒在岸边读完信后伤心欲绝哭到崩溃 不单是出于对她的怜爱 更多的是内心那处柔软被唤醒了(结尾完全预料到了 他在看着录像带里的她害羞地隔空对他唱起莫文蔚那首《爱情》“爱你,爱着你” 中死去)
什么几把玩意儿…花了老子两个小时
两个从未谋面的男女的感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不建立在任何的情欲之上。用这种方式写爱情,太高级了。两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发现竟然有一个女人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让他醒悟,原来他的存在也有意义。崔岷植演的太好了。唯一的遗憾就是白兰这么喜欢他的动机还需要在强化一点。
棒子的这个戏比较绝就是他把主角都演死了 谢谢“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这句台词,谢谢那时最纯净的“张柏芝”
这么高的分全是张柏芝的形象分吧,这剧情太梦幻了
女主角不错
外向张柏芝,反演内向女。略拖沓、沉闷,情感不共鸣,缺少灵动。
真是受不了韩国人这一身痞子劲儿
用倒叙的手法描写着一个悲情的故事。影片本身并不治愈,女主可怜,男主可悲。素未谋面,却能产生一段爱情。
眼泪全部回流进心里沉默的好作品!镜头的动态也好喜欢 安安静静的 慢慢的 最喜欢静止不动的旁观 长镜头势必也是我的爱 最怕切啊切啊的 慢慢的多好 给眼泪选择流出来还是流进去的时间 也不用强大的声效 慢慢的就好 恰到好处
从未相遇的相恋。爱你,为我绝境命运带来一丝开阔;爱你,为我黑暗生活照进一束光芒。“大家都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一个”。故事真是凄美阴冷,讲述也是真够啰嗦,剪掉半小时,甚至更显荡气回肠。
每个人都善良 你是最善良的那个 因为你娶了我
哭的稀里哗啦,张柏芝当年清纯的太美了。前30分钟崔大叔的黑帮戏拖沓,差点以为看错了电影,倒是张柏芝如何爱上崔岷植的情节可以再展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