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的很好,剧本写的很不错。
里面有两段戏演员演的很好,很有实力,第一段是在KTV包间里面唱歌那一段,第二段是在家里面主角几乎发疯,冷静下来和表舅谈心那一段很感人,片尾是致敬大话西游拍的很好,因为妹大爷在上桥之前看了自己的表也只剩5秒钟。
最后我也玩内涵段子,第一个关注的就是陈翔六点半,基本每一期都看。
陈翔是个很好的导游及编剧。
给四分多一分怕导演骄傲。
陈翔6点半网络大电影《废话少说》终于还是盼来了。
作为陈翔6点半的老粉,感觉还是很欣慰,之前一直是出短视频,现在终于是向一个新的领域进行开拓了。
《废话少说》主要讲述了巧舌如簧的科技创业公司老总大葱因为一个意外收到的怪钟,打破了他所有美好的幻想,也让他慢慢看清了自己的人生。
剧中的大葱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这是他唯一的优点,也就是靠这一张嘴他赢得了现在的一切,却失去了他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老天给了他一个惩罚,一个会随着大葱说话频率而倒着走的怪钟,而这个钟倒着走到12点,大葱的生命就会终结。
这里我想到了英雄联盟里烬的一句台词“他们叫我疯子,艺术家都是疯子”,在这里真应景。
电影里大葱是一个语言艺术家,知道怪钟的秘密是一个疯子导演无意中说到的,一开始大葱也不信,觉得这个导演是个神经病,说话都唬人的。
但后来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他说话越来越多,就离死亡越来越近。
他不得不去和别人解释这一现象,但别人听到这些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就好像大葱当初看那个疯子导演一样,大葱的形象在外人眼中,亦然也变成了神经病,只是这其中的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电影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大葱再丢掉那个怪钟后,决定去机场寻回女友小依,无所畏惧地说话,向她表明心意。
但是在机场见面时,过来了几个高挑空姐,大葱只是无意看了她们一眼,却触发了怪钟的诅咒,从而流出鼻血,导致小依误会,义无反顾离开。
我觉得这里不仅是电影里一个重要笑点,更是一个关键转折,也可以说是压死大葱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葱原本应该是打算向小依解释清楚一切,然后想办法走出目前困境,但命运的玩笑最终让大葱的心理防线崩溃,于是机场这部分的剧情就让后面的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
片中还有一个伏笔我很喜欢,就是大葱的父亲,平时陈翔6点半里的“你妹的”大爷,一开始我以为大爷在剧中只是一个顽固死板,沉默寡言的严父形象,直到结局他默默从兜里也掏出一个小钟,一切才豁然开朗,也许大爷并不是反对儿子的工作,之所以让他少说话多做事也是预感到了有一天儿子也会和自己有相同的境遇。
之前《喜剧总动员》上,我曾看到沈腾和刘涛的有一个小品叫《39》,讲的是沈腾是个话唠,有一次去医院,被医生告知这辈子只能最后再说39个字,他很伤心,回到家看到爱妻,一肚子的话想和她说,却力不从心,最后听着妻子在他面前哭诉,终于忍不住,还是说完了39个字。
我是觉得,《废话少说》从题材上和这个小品类似,因为陈翔6点半我们都知道是喜剧短视频,那么喜剧爱好者自然也有很多会关注《喜剧总动员》,就是觉得可能看过《39》这个小品的人再来看《废话少说》会不会就少了一丝新鲜感。
此外,电影里有一句很哲理的话,就是“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句话不会就是神经病那一段就这么一笔带过了吧。
结果后来看到神经病在大葱死后再次出现,又说到这一句,然后把怪钟翻了个面,它就正着走了,我当时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也太敷衍了,难道这一个细节就是为了和“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这句话形成呼应?
还有,大葱拿到这个钟的时候就没注意正反面这个问题吗,要知道他怎么也是一个奸商,这智商感觉和他的人设不符。
我们退一步讲,就算他真的没注意到,那他去找另一家公司老总谈“机场打火机”项目的时候,他老舅不是正在家里捣鼓这个怪钟吗?
难道这也没发现?
我是觉得这是电影里一个比较不合理的地方,感觉就是最后的解释太牵强。
可能写得有点乱,总之,我觉得这部网大还是没有辜负我的预期,也值回了我充的爱奇艺会员
最后的剧情真惊悚,感觉陈翔不是为了做喜剧电影,他的大电影背后总是想表达一些人生道理,比如废话少说,虽然对大葱来讲他说的话是骗人的话而不是废话。
电影的最后让我感觉成了一碗毒鸡汤,妹爷一句台词没有,心中“废话少说”的宣言却贯穿电影,让人感觉这老头心有觉悟,废话少说就整日以琴代言,到最后,妹爷打开黑布,看到那个小块头的钟,我才感觉原来妹爷也是怕死,到头来不如闰土痛快,闰土的性格决定他会以中指过完钟表的最后五秒钟,试想,假若闰土也像妹爷一样,剩余的人生仅用那最后五秒钟来代替,他会错过多少东西,生意、爱情、甚至是同事间、朋友间的情意。
所以妹爷和闰土的对比煲了这碗毒鸡汤。
关于陈翔说的两面性,无非是钟挂反了,但追究起细节来,为什么闰土一说话钟就会走,不说话钟就会停,为什么蘑菇头对钟做的事会发生在闰土身上,这是结局的解释所不能够说清楚的。
另外电影的人物太多,有些感觉没有存在的必要,闰土和腿腿之间的爱情线、妹爷和吴妈间的爱情线、闰土和妹爷间的情亲线不是有头没尾就是有尾没头,电影最后可以是闰土重新追求腿腿,在前面可以对吴妈“读琴”的细节做铺垫,对父子的关系通过回忆稍微解释一下(没有台词的妹爷不是真正的妹爷) 最后,这真的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喜剧的情节就像是把短视频插入了电影的各个部分,《废话少说》《铁头无敌》《重楼别》里只有铁头才是真正的搞笑,事实证明妹爷台词多就不愁没有笑点。
因为是是陈翔六点半的粉丝所以加一颗小星星
废话确实要少说,生活里说废话的人太多了,甚至还有点靠说废话活着的意思。
曾有人也跟我说过,这是一个靠嘴巴吃饭的时代。
我在想谁不是靠嘴巴吃饭呢?
难道以前是靠鼻子吃饭的吗?
呵!
后来,我发现也不无道理,有些坑蒙拐骗的行业还真就是靠嘴巴吃饭。
有的人嘴皮子就是那么溜,随便说说也能混口饭吃。
这样就容易让这个时代变得很浮躁,许多勤勤恳恳做事的人,难免会受到影响,也做起坑蒙拐骗的行业。
于是,像传销这种东西就出现了。
很多时候,我都不明白,怎样才能挽救一个不能靠嘴巴吃饭的人?
我很苦恼,难道是我牙口不好,需要吃软饭吗?
废话少说,确实找了一个比较有趣且有社会针对性的话题。
对现实生活中,只会溜须拍马、只会靠嘴皮子哄鬼的人和现象,进行抨击和讽刺。
少说废话,多做事,确实可行。
有的人说了也不一定做,有的人做了也不一定说。
有句名言所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少说废话,多做事,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一部神剧昨天晚上,看完了《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
原本计划是要看《机械师》的,但是刷微博的时候看到陈翔六点半出大电影了,作为真爱粉,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前几天刷短剧的时候,就是妹大爷出轨的那一段,陈翔导演正在拍一部网络大电影,刚好拍到了妹大爷出轨。
我还不信陈翔拍了大电影,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套路啊,过了几天,大电影真的上线了。
两年了,六点半没有辜负真爱粉的等待,终于拍大电影了。
电影还是原班人马,走心不做作,尤其是闰土,演技真的是爆棚了。
穿帮镜头那一段,我看了不下六七遍,那一段闰土因为不能说话,被逼得发了疯,加上背景音乐,实在是太催泪了。
蘑菇头跟大葱说心里话那一段,真的好讽刺好现实又好无奈,我想,这就是人生吧。
看这一段的时候注意备好纸巾。
当然不仅仅有感动,其实更多的是搞笑,这一点也符合了六点半的特点。
看六点半本来就是奔着笑点看的,陈翔导演也延续了这个风格,这部电影,可以说有泪有笑。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意很深刻,看完之后会有很多的感悟和反映,就如片名一样,废话少说,多做事。
关于爱情,大葱的前女友说的那句话,简直催泪:我曾经离开你,并不是因为你没有钱,仅仅是因为你忽略了我。
可以说部电影真的神了,虽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还有穿帮镜头,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能拍出这样的效果,真的可以秒杀很多的国产电影了,还有最后的伏笔埋得太好了,关于妹大爷和卖粑粑的大妈的爱情,肯定还会有续集。
2017.4.22
怀着几个月的期待,在第一时间看完了《废话少说》。
整体来说,虽然《废话少说》是陈翔六点半推出的第一部网络电影,但是观看过后还是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与惊喜的。
整部影片在贯穿全篇的笑点之中,又赋予了喜剧之中最难能可贵的故事深度。
正如导演陈翔饰演的神经病所言,凡事都有两面性。
那预示着大葱生命倒计时的魔钟,其实也是预示着大葱灵魂与人格的警钟。
假如没有那个魔钟的话,假以时日大葱肯定会凭借自己的口才,取得自以为的成功。
而那时有些屌丝,有些仗义,有些理想的大葱肯定也不会存在了。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人格与理想渐渐的泯灭之后,也会有双大手将我们人生的大钟播到尽头,不过它会很轻很轻,请到我们不会有丝毫察觉。
只是那时的自己已然不是最初的自己,灵魂也已然不是曾经的灵魂。
为了避免剧透,我也废话少说。
友情提示结尾有大彩蛋!
《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网络大电影讲述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的时代,一个胸怀大志却心术不正的年轻创业者李大葱,为追求名利,不惜操纵生意,疏远亲情,但是当功成名就之时,他和事业、爱情、亲情的关系却因为一个”夺命钟“却生了巨大改变。
“话不投机半句多“,人生也是如此,在一个靠”嘴巴忽悠“难以生活的世界,也许只有废话少说才是最好的为人处事之道!
影片扣人心弦的情节、发人深省的剧情,充满诚意的制作,势必将在当下鱼龙混杂的网络大电影市场掀起一波观影热潮!
《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是超级网络短视频节目《陈翔六点半》的IP延伸,在《陈翔六点半》已经在互联网培养高达五千多万粉丝、塑造了两年优质口碑的基础上,导演陈翔携手原班人马,创作出《陈翔六点半》首部网络大电影。
《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传承了短视频节目《陈翔六点半》的轻松又不失内涵、灵活又不失严谨的特点,并新增添了更加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现代化的剧情,增加了奇幻、爱情、争斗等因素,丰富了每一位演员的人物性格,向观众展现陈翔六点半这些年的努力与成长,上线后,势必会为粉丝带来一个全新的观影感受,提供一次有情怀、有内涵的视觉盛宴!
网络大电影《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讲述了创业青年大葱在这浮躁虚假的社会中摸爬滚打逐渐找回“真我”的故事。
屌丝创业青年李大葱(闰土饰)、留守老人(妹大爷饰)、神经病导演(陈翔饰)、呆萌助理peter(蘑菇头饰)、十年初恋小依(腿腿饰),几位故事主角各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走向却因为一个”夺命钟“交织在一起,从此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男主角李大葱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他遭受种种挫折而精疲力竭之后,神经病导演(陈翔饰)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机其他人的人生也随之改变......影片剧情丰富,多线并行,充满戏剧冲突;风格集剧情、奇幻、搞笑于一身,引人入胜,丝丝入扣,笑中带泪,富有教育意义;据悉,在人物创作阶段,导演陈翔和编剧钟冠希力图把原本”陈翔六点半“的角色定位放在网络大电影之后,要做到既有保留,也有创新,比如:球球的性感会在网络大电影上展现,但是她也会表现自己更诱人的一面,所以,短视频节目《陈翔六点半》的老粉丝,在观看网络大电影时,将会有情怀+新鲜的感觉;另外,整个故事的定位老少皆宜,电影号召当下年轻人放下浮躁,拿出“少说话,多做事”的奋斗作风,有利于净化现在浮夸、追名逐利的风气,弘扬了踏实认干、实事求是的正能量精神!
陈翔六点半拍了三年短视频,终于出了他们的第一部大电影。
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绝对是烂片!
事实上我是陈翔六点半短视频的老粉了,追了两年多,每天都抱着手机等更新,一天不看见妹大爷闰土毛台猪小明,浑身不舒服,甚至觉得陈翔六点半和之前风靡网络的《屌丝男士》相比,内容精彩程度高出好几百条街,更何况人家还是草根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像大鹏,各种明星走马灯一样撑场面,陈翔的成功靠的全是才华啊。
但是当我知道他们要出大电影时,我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完了,陈翔怕是要开始圈钱了,就像自己高高兴兴关注的网红突然开始卖衣服和做微商一样,积累了人气以后,就开始圈钱了,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不是我生性多疑,是之前已经经历过太多血的教训了,看得好好的综艺节目,突然就开始搞综艺大电影了,什么《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之流,真是分分钟败光了我的全部好感。
我以为陈翔要和他们做一样的事了,但是陈翔没有,令我想不到的是,陈翔他确实在扎扎实实地拍一部像样、甚至很有趣的电影,是堂堂正正的电影啊!
在这部电影面世之前我有过很多的猜想,会不会仅仅只是把一些小段子生硬堆砌在一起呢,会不会只是造个噱头来圈钱呢,会不会笑点很俗套呢?
事实证明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陈翔不但拍出了一部有意思的电影,更难得的是,电影的格调丝毫不草根,一群草根的导演、草根摄像、草根演员、草根编剧,捣鼓出了这么一部真真正正的电影,一部拿到大荧幕都不在话下的电影,就好比,两个农民,造出一架飞机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和精神啊?
想想我都要哭了好吗。
说起来我还真哭了,电影里好几段感人的地方,都活生生让我哭成了个傻逼,平时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一帮人,突然间深情起来,真是让人不得不动容,在小视频里他们今天是张三,明天是李四,后天是小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份让人去爱他们,但是电影里,大葱就是大葱,表舅就是表舅,不会是别人,大葱的每一次受伤,都实实在在令人扎心。
这就是令我最惊喜的地方,在这部电影里,陈翔居然丝毫没有带入任何小视频的影子,造就了一部独立的、精彩的、完成度感人的电影,作为一部网大,我觉得它扎扎实实,不掺任何水分地称得上“优秀”两字,甚至,即便放到院线,我觉得也够算是一部及格的电影。
及格这两个字眼乍听刺耳,但其实,在中国电影现在的大环境下,我认为这已经算是一个很大的褒奖了。
现在中国大荧幕上的电影,细算下来,能称得上及格的,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现在很多电影的制作方,毫不夸张的说,甚至并没有把观众当人看,只不过是当做一个圈钱的工具,钱赚够了拍拍屁股就走了,至于电影本身怎么样,他们根本不在乎的。
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电影烂吗,怎么可能,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烂,但是对他们来说,观众就不是人啊,是取款机,一个取款机,配得上看什么好电影。
他们在拿完钱之后,在背地里,保不齐还在嘲笑观众好糊弄,智商低呢。
所以说,这帮逼们都是惯出来的,但中国电影堕落成这样,也不光是他们的责任,观众也有责任,什么垃圾都看,什么狗屎都贡献票房,中国人的钱那么好赚,当然是先捞一笔再说,别人一看牛逼啊,这样都能赚钱,不赚是智障啊,然后也跟着拍烂电影了,然后中国电影就完了。
我去,跑题了,我说这么多,是想说,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陈翔能坚守本心,拍出这样一部由情怀、有内涵的电影,实在是难得,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我觉得陈翔从一开始,就是奔着电影来的,什么小视频,都是在为电影铺路,在为电影筹集资金和人气,都是陈翔电影梦上的铺路石。
就好像薛之谦说他写段子,上综艺,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做音乐,我觉得,陈翔他也是为了拍电影去做短视频,没想到在短视频领域倒是先火得一塌糊涂。
我不知道这样去揣测陈翔是否正确,但我想说,陈翔这次确实给我带来了惊喜,他的那些巧思,那些别致的构景,甚至那种倔强的艺术追求,在电影中可见一斑,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个草根出身的导演对正统电影的坚持,这种坚持让人动容。
所以我摸着良心,对着四海八方众神,给这部电影打五星。
退一万步说,这部电影,至少没有侮辱我的智商。
因为他在拍摄之初,就是尊重观众,也尊重他们自己的。
最后,总结一下这部电影中我喜欢的东西:1、演技:闰土毛台蘑菇头妹大爷等一干人的演技,完全秒杀了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演员,尤其是闰土,在很多细节上毫不含糊,表现细腻生动。
2、笑点: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之前我就担心如果他们把短视频中的那一套笑点搬到电影里,肯定会显得格局太小,且流于表面,急功近利,但完全没想到的是他们完全抛弃了那一套成熟的短视频笑点模式,而完全采用的是更高级、更值得回味的笑料,丝毫没有俗套之气。
3、电影拍摄地应该是在昆明,里面的风景和地域文化给人的感觉太迷人了,天超级蓝,而且毛台的方言特别有感觉。
里面有一首阿老表的歌,太好听了。
4、总的来说整个故事讲圆了,而且还传达出了不俗的人生道理,后半段节奏很好,没有尿点,可以说全程高能,结尾有巨大亮点,也是全片我最喜欢、最有逼格的地方,涉及剧透不能多讲。
5、原创音乐尤其好听,每一首都好听,不得不说陈翔太有野心了,连里面的背景音乐都做到如此水准,其格局真是不容小觑。
还有大葱的手机铃声实在是太可爱了。
其他的暂时想不到了,但是我肯定是没有列举完,只是我现在手已经酸了,一口气写了那么多字真是累死我了。
作为死忠粉每天一集不漏啊,首先抛开剧情剧本拍摄手法,光是演员的演技就已经爆了国内的一些一二线演员,特别是老头一看就是老戏骨。
当初开始追陈翔看完一集之后就把前面的补完了,我就知道这个节目一定会火起来,好几次在叨咕说这节目如果拍电影那应该不得了吧,毕竟演员演技导演水平都在线上,当时看到陈翔真的要出电影的时候简直不能再兴奋啊二话不说当下就奉献了5块看完了~
现在的电影大部分要么是大制作的商业片,看不到任何剧情纯粹的特效和大牌堆出来的,赚的就是粉丝们的热度,另一部分则是靠着那些网红脸,露点肉淫秽的剧情赚那些色狼眼球的低制作成本的电影。
ps:大成本可以参考 封神传奇 长城,小成本的都记不得名字 反正千篇一律。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看到了陈翔六点半原本网络剧的团队的努力,能看到他们想把这一部片子的主题表达给给观众,还有就是剧本的构建其实还是很老套的,和外国的剧本十分相似都是讲述一个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小人,经过某些乖张的事情性格转变,从而发人深省。
影片中好多隐约和致敬,男主对着钟表宣泄情感的时候说着:你看看它好想一条狗啊,直接致敬大话西游的自嘲方式,也照应了之前的对钟表做的一些事也会映射到主角身上,这一点十分巧妙。
影片最后又是大家都熟知的大话西游的经典桥段,也同样照应了全片主角的父亲一直在弹琴的原因。
虽然这部片子资金成本不足,但是却丝毫不逊色于某些大制作电影,自愧不如的请对号入座。
但是剧情衔接的并不是很好,这可能是导演是拍段子的原因吧。
总的来说,这是国产低成本的电影中的一股清泉。
也可以说是一部用心拍摄出的电影,这样的导演应该得到支持,才会有很好的作品出现在大银幕上,另外提一嘴,主角公司的那几个演员确实演技略差,但是要比李*峰,鹿*,等***要有很多的演技,毕竟不是死人脸。
演绎还算有诚意,但是笑果的确不怎么地
少说话,多做事
已经很不错了
这片子再一次证明了,段子拍的好,电影未必就好,挺失望。
刚刚看完了,十分钟后开始爆笑,结局感人,不错。拍短视频的能把网大拍这么好挺难得。多给一星算是鼓励。
还是不适合拍电影
结尾故作玄虚,还不如让他直接死了吧。
剧情还是有些薄弱!陈翔小技巧用的可以,大格局还差点啊,要继续加油,五星鼓励! 陈翔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在QQ空间做广告了,所以一直骂陈翔的都是这些人,陈翔也不想想,你的受众到底是这什么群体,但我敢肯定,现在还在玩QQ空间的小盆友肯定不是!
补 真挺好看的
看了半小时,尴尬的我看不下去了
人总是言不由衷的,想说的话却说不出口。
警察局蛮有意思的。球球和朱小明戏太少
幽灵倒计时idea其实挺常见了。拍电影还是有门槛的,仅靠套用些创意,只能是个脑洞大开的无厘头段子。
6.0分一部无脑片,打发时间
怎么说....很一般!!感觉没什么内涵,强调了一个道理吧,两面性。
有尴尬的部分,但整体寓意是不错的。作为本土电影,算及格了。
小短剧的趣味没有啦!
网剧不易
还ok
就陈翔六点半,然后能做到这个算不错的了。男主演技算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