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待感情需要保鲜的女人碰到对待爱情需要新鲜的男人,注定是被伤害的。
女人在爱情面前永远选择迁就和包容来留住她那个所爱的男人。
而那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也随着女人的软弱应运而生。
相信每一个自大的男人在兄弟面前都会以此在来吹嘘自己,可谁又曾知道因为这么一句脱口而出的话却伤害了那个深爱你的女人。
刚听到《男人如衣服》这个片名,作为一个骨子里包裹着封建制度的男人来说,是断不能接受的。
堂堂七尺男儿顶天立地,岂能被女人当成衣物一样想穿就穿,想换就换?
但是看到结尾却让我明白到男人如衣服的另外一种含义。
同时它也彻底颠覆了女人如衣服在我心中原有的解释。
在男人一生之中不一定会遇到很多女人,但总会有那么一个让自己刻骨铭心,不曾忘怀的女人。
你爱着她,是因为她会像衣服一样带给你温暖和贴心,喜欢一个女人就好像喜欢一件衣服一样。
你爱的女人就是你心中最温暖、最贴心的衣服。
所以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永远都是对的!
(原文摘自纵横三少个人官网)
看的时候迟到了20分钟,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虽然是喜剧但是也有感人的桥段。
一句男人需要的是新鲜而女人需要的是保鲜让人深入人心。
可是电影里恰恰相反,人们想要的其实是一件能永久保存永不变形的衣服 。
就如同一个骂不走赶不走一直都会在身边不变的恋人
之所以要看次片和关注此片的目的很是明确:是为了看木木山久丰。
峯哥近几年比较忙,不仅忙着拍TVB的剧,忙着发唱片,还忙着拍电影。
作为峯峯的死忠加NC粉,峯峯拍的电影我还是一部都没错过。
从第一部翡翠明珠,那部不怎么好看的让我想从电影院逃走,而唯一让我留下来的理由就是——林峯你肿么可以那么魅力!
那么光芒四射!
那么憨包!!!!
那么主菜只想吃主菜不想管配菜!
到后来和峯饭一起看的抱抱俏佳人,当时电影院因为坐的都是HONEY所以气氛相当好,甚至还有各种HONEY的神吐槽,比如:峯哥你的36D快上啊!!!。
这种欢乐的气氛着实给电影加分,不过更让人欣喜的事情是,这部电影不管是从剧情还是峯峯的演技上来讲,都大有超越第一部翡翠明珠之势。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我爱豆在电影这个领域能有所突破,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一部优秀的剧,即使不是男一,只要进入角色,也能圈住万千观众的心,不然峯峯怎么说他喜欢“武林外传”里的燕小六嘛。
相反,如果一部烂剧,即使你是主角,也没办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就像谈恋爱,对象的条件是你爱的深不深刻的前提,如果你的另一半是罗玉凤,叫人怎么爱的死去活来。
哎,快去熟读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再后来,峯峯的那部白蛇传说,峯峯在里面被白蛇各种调戏,各种吃豆腐,这些怨气我都忍了,关键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法海才是爱仙儿的,白娘子完全是来捣乱的,在法海救许仙的时候,白蛇的无理取闹:我不要我不要快放我夫君出来不然我要水淹你们这些虾兵蟹将!
林峯在这部电影里也算是半个酱油了,不过光是打打酱油,卖卖萌,也可以让电影院高潮迭起,快感连连,哎,这个就是魅力,我还能说什么呢!
终于回归正题了——男人如衣服。
看宣传片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林峯是主角。
当然还有已经去看了的峯饭告知的:蒸桑拿戏份很重口噢!
的温馨提示。
这更加催眠我记到到时候不要被峯哥的好身材震到掉下巴或者流哈喇子之类的哈!!!!!
还有!!!!!让我好奇的是贴吧头那张图,峯哥到底从裤裆里面掏出了什么来?
难道他演的是哆啦a梦?
咳咳,电影开始了,死盯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峯峯会突然出场的机会。
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15分钟过去了,人喃!
人喃!
终于,在20分钟左右的时候,峯峯才在一个算命大汉的陪伴下粗线。
瞬间影院的气氛就高潮了,我和另一个峯饭我们也满意的相视一笑。
正在回味峯峯的国语真的好听,声音超级温油的时候,他人又不在鸟!
然后我们又陷入了静静的等待,剧情发展什么的让他去死好了,我在等待我的奥云哥。
等到小黄花变向日葵的时候,桑拿戏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也晓得奥云从裤裆里拿出的是什么了,而且还喝了,自己喝了不要紧,而且还给拿毛舜筠喝了。
怪不得要告诉我重口慎入啊!
(这里还是不说那么透彻了,毕竟还是要描述的若隐若现的给还没观影的峯饭一点期待)好不容易看过他的脸超过5分钟他又消失了,然后又深陷入等待中。
然后就时不时突然粗线一下,憨笑一下萌翻全场然后又躲到后头吃东西了。
中途还有顽石点头可以听。
直到片尾峯峯又拿起酱油瓶拍起光环又登场了。
穿起好看的染色衬衫,亮出大白牙,开始扭屁股撒花儿了。
然后电影就完了。
如果说在白蛇传说里面,峯峯算半酱油的话,这部电影应该算纯酱油了,我整个电影就坐到那期待奥云哥的粗线啊,哥出来的时候是自拍巴夫,开启嘿嘿,呵呵,霍霍,的憨笑模式,把众人迷的一愣一愣然后就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时候又没人了,然后我脸色就凝重了,就又开始捧脸期待此人另一次闪现。
其实怎么说吧,我之前蛮期待这次电影峯峯的表现的,其实怎么说吧,我多希望他能接到一部精致的电影啊。
其实这么说吧,如果此电影没有林峯的话我是不会去看的。
我觉得既然我们的爱豆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引导,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正确的回馈,有的东西好就说好,不好就不好。
让偶像知道影迷的期待,这是件好事啊,难道你们希望他扣上花瓶,票房毒药和烂片王的帽子吗?
有的峯饭一看到别人说自己偶像的戏一般,就开始喷了。
这样要不得啊大家,经得起批评才经得起荣耀。
——————————————最后,原来说肿么了,你懂的,已经凹凸了!
提气,才是跟的上潮流的词汇。
造句:木木山久丰各种很提气!
原来费玉清的费在姓氏中读作:Bi。
PS:我不想提剧情是不是因为怕剧透,是因为我觉得此剧剧情烂无可烂,我是来看林峯的我目的明确。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反映了现在香港的电影业很萧条,剧情除了几个笑点外没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
如果大家现在只是浮躁到想圈几个明星进来拉拉人气而忽略掉最重要的本质,那真是无可救药了。
不过这部电影在你钱多,人闲,或者你是喜欢林峯想看他十分钟的时候,就可以周末跟朋友去看看。
起码林峯那出场的十分钟让你值回票价噢!
不管是颜还是声音,都会让人看得嗷嗷的!
第一次写影评。
看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追星而看。
最初下载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因为1、耳熟能详,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所以在看到《男人如衣服》的名字时,很新奇;2、看过了很多蕴含丰富哲理的影片,看完之后很受启发,但有时候生活也需要这种搞笑的影片来调节一下。
《男人如衣服》,我很早就下载下来,可是一直没有看,一直觉得这个名字起的虽然新颖,但是却有点过于标新立异。
再加上豆瓣上的评分那么低,就一直没有看。
直到今天。
看完才发现,可能别人觉得不好的电影,因为一些小小片段感动了你,即使整体看来演员演技不好,剧情发展老套,但是在你的心中,它还是会占据一定的位置。
在看《男人如衣服》的时候,我一直笑的很开心,很忘乎所以。
尤其是在浴室洗澡那一段。
本来以为电影就会像一般的喜剧一样,嘻嘻哈哈的就结束了。
直到最后,在Jojo和任秋水提出男人如衣服的两种不同诠释之后,突然觉得这部影片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甚至有点热泪盈眶。
男人喜欢新鲜,女人喜欢保鲜,但是女人也可以喜欢新鲜,所以Jojo设计出了由记忆金属和记忆纤维组成的衣服;但是对于真爱的两个人而言,男人就是女人的衣服,能够一生一世地陪着她,保护着她,秋水的妈妈在她老公死亡之后,天天睡觉都穿老公的衣服,并且一直不舍得洗,就是因为上面有她男人的味道,这件衣服就如她老公的化身,天天在她周围陪伴着她,在精神上鼓励着他。
男人这件衣服可能日日变换,也可能始终如一,即使穿上一百年、一千年都不会变化。
我希望我是我老婆的这件衣服,能够一直陪着她,保护着她,为她遮风挡雨。
在认识我老婆之前,我以为我是张无忌,身边有很多很多女孩;可是遇见她之后,我才发现我是郭靖,被这个小魔女整治的服服帖帖。
现在我和老婆异地,这几天她生病了,发高烧,很严重,我却在远方无能为力,很多时候她去打针都是自己一个人。
幸运的是,再过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能结束异地,走到一起。
希望老婆的病早点好。
希望我是她的保暖内衣,在她需要温暖的时候,给她温暖;希望我是她的连衣裙,在她需要光彩的时候,给她光彩;希望我是她的风衣,在她需要坚强的时候,给她勇气。
这部片子前半部分非常欢乐,后半部分就是全片温馨路线的升华。
之前看过预告片,就期待它的喜剧效果,果然没有失望。
比如:三个内部模特试穿内裤的画面,郑中基扮“黑美人”当小孩anty与老师的对话,他还狠抛媚眼,让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还有林峯拿冰块去保护精子的桥段,也是意外之喜。
而后半部分,围绕亲情和爱情展开情节,尤其是毛舜筠与“她老公”的隔空对话,小骗了我一把泪,这种做法使得喜剧内容不显得空洞和虚泛。
当然,虽说该片集结了林峯、熊黛林、黄百鸣、海清、毛舜筠和吴千语等众多明星,但真正在刻意搞笑的只有郑中基和毛舜筠,尤其是郑中基。
林峯和熊黛林只是负责片中俊男美女的视觉部分,黄百鸣的脸上的肉真心需要整一整了。
片尾大家集结在一起同唱一首欢乐歌曲,这还是延续了黄百鸣贺岁电影的习惯,而且郑中基的歌技还是相当赞的,歌词也很贴切电影内容。
还有一点,片中最后由海清评选哪队获胜的剧情,场面没想象中的大,而且设计的衣服也是很牵强,个人不敢苟同,不知道是片方的制作经费问题,还是编剧有意为之?
近几年,香港的本土电影能排上号的真的很少,曾经有人这样总结道:“香港电影的低迷,就会导致情色电影的崛起。
”好像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这两年叫得上名号的香港电影只有《3D肉蒲团》、《志明与春娇》、《一路向西》和《低俗喜剧》,虽然《志明与春娇》和《低俗喜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色电影,但是也是走较不能登上台面的路线。
《男人如衣服》多少冲淡了些近几年香港电影的低俗之气,用喜剧的方式振奋人心,这种正能量的电影还是应该大大支持的!
今天上午,我们参加了一次由腾讯微博等单位主办的看片会。
我们观赏的电影是香港影人谷德昭编导的电影《男人如衣服》。
关于谷德昭,爱看周星驰搞笑电影的朋友恐怕不会感到陌生。
周星驰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点秋香》就有谷德昭的参与编剧和表演。
谷德昭参与的其他电影还有《食神》、《大内密探零零发》、《破坏之王》等等……因此,作为香港电影标志之一的周星驰系列电影,怎么说也有谷德昭很大的一份功劳。
然而,近些年来,香港电影进入了高峰之后的衰败期:周星驰开始玩儿起了高成本、徐克也御风而行打算去太空参加“星球大战”……近些年来的香港电影实在是乏善可陈。
而上午这部《男人如衣服》我们则看到了谷德昭寻求突破的努力。
这其实是一部家庭伦理剧,由一向爱在家庭伦理剧中饰演大哥角色的黄百鸣担任监制和主演,而且他一向喜欢在电影中追求“破镜重圆”,这次也不例外。
说句实话,当年黄百鸣、周星驰、毛舜筠、吴君如、哥哥张国荣参演的《家有喜事》(第一部)乃是本人看过次数最多的香港家庭伦理影片(没有之一)。
既然是家庭伦理剧,当然会有亲情和爱情元素。
而这部《男人如衣服》除了这些东西,还加入了励志以及营销创意的东西在其中。
在今年行将结束之时,这部电影或许够不上本年度给我们最深印象的电影。
但作为一部寻求突破的香港电影,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很多努力的。
首先说搞笑风格:或许谷德昭们已经意识到,之前周星驰那种“无厘头”的、“低俗”的搞笑方式,无论香港观众还是大陆观众,都已太过熟悉甚至感到厌烦。
很多观众都可以把当年一些电影中的台词当做口头禅来说。
因此,在这部《男人如衣服》中,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当年“无厘头”式的种搞笑气息。
谷德昭进而选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和大陆观众很容易接受的搞笑方式,例如:说天津话。
这想必很容易被大陆观众所接受,香港观众也会感到好笑。
当然,这种搞笑方式改变的还远没有达到当年“无厘头”的炉火纯青和游刃有余,只能算作一次有益的尝试。
因为在影片后半部分,在很多情感戏大爆发的桥段,搞笑点的存在反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感受不到某些香港导演面对大陆电影市场和观众常常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可理喻的优越感。
本人曾经批评过的香港电影《春娇与志明》(彭浩翔作品),则很明显地存在这种不可理喻的优越感:一个香港女猪头到了大陆,竟然让黄晓明这样级别的大帅哥浑身发抖、发誓要生死相随;一个美丽的北京空姐因为一个香港人渣的一次帮助,不但主动要求上床,而且还因担心香港人渣的离去而精神恍惚、差点车毁人亡…… 而在《男人如衣服》中,一向优越感十足的香港商人不但对大陆老婆难以割舍,而且还组织自己公司的营销创意团队接受大陆老婆也是合作伙伴决定生死的挑选。
因此,这部也可以称作香港北上电影的片子充分考虑到了大陆观众的感受和口味。
还有就是影片中关于某女式服装的营销创意过程的展示。
同样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和大陆有什么区别?自由的经济、健全的法制、发达的专业的金融体系等等……我们可以说出很多。
而去年的香港电影《夺命金》则从金融风暴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港味十足的香港金融题材故事。
那么,说句跑题的话:香港电影的困境,本人认为其实也是香港经济困境的曲折表现。
香港经济的软肋在哪儿?本人认为在于没有高科技、没有发达的创意产业,当然也没有来自香港的世界性的某种品牌。
提到高科技,我们可以想到美国的硅谷、纳斯达克、北京的中关村,那么香港的高科技区是哪儿呢?庙街?那只是一个大陆基本每个城市都有的夜市而已!只是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而已。
而提到高科技产品,我们可以想到美国的苹果、欧洲的诺基亚、韩国的三星、甚至日本的索尼等等……属于香港的高科技产品有什么?反正我说不上来!说到世界性的品牌,我们可以想到普拉达(可以卷着舌头说这个词儿)、LV……香港有什么呢?本人还是说不上来!撒尿牛丸大概算不上吧! 因此,近些年来香港人对自己的经济也开始了反思。
而这种反思也体现在电影中:如何创意一款名字叫做“男人如衣服”的女装?如何创意一种用户欢迎的软件?这其实就是营销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不起,本人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要知道,在某种产品的产业链中,创意是利润最高的环节;而加工生产则处于低端的、利润低薄的环节。
可我们大陆很多血汗工厂还满足于代加工,按照人家设计好了的方案为人家进行加工,自己赚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
更要命的是:大陆很多企业家对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王婆卖瓜式的广告宣传,或者直接背个包挨家挨户去推销的层面。
而《男人如衣服》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营销创意的过程:你需要研究客户或者消费者的心理!你的产品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卖得好!这就叫做“用户体验”! 在影片最后,黄百鸣的公司拿出了两套“男人如衣服”牌女装的营销创意方案:一种其实寄托了中年女性对男性的期望:贴心、温暖;一种其实表达了年轻女性对男性的寄托:要保持新鲜感,简称“保鲜”;最终前者被选中。
本人认为,这两种方案其实都很优秀,都应该被大陆女老板接受,因为这两种方案面向的其实是不同的女性消费者。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编成营销话语,那么就可以是:谁是我们的客户?谁不是我们的客户?这个问题是营销的首要问题! 当然,电影就是电影,我们不能拿严谨的营销教程来要求它,但这至少体现了香港人对自身经济问题的反思和试图改善。
关于这一点儿,恐怕很多大陆企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因此,影片关于包括女装和软件营销创意过程的展示,同《夺命金一样》也可以视作香港区别于大陆所独具韵味的东西。
希望在这一点儿上香港经济和香港经济可以走的更远! 总之,谷德昭的《男人如衣服》是一部努力寻求突破的香港北上电影,尽管并非毫无瑕疵,但总体值得肯定! 公布一个电影yy聊天群:2078491 欢迎加入!
从跑龙套到编剧到随高志森作副导到自己执导,谷德昭是香港演艺圈的励志典范,虽然有名监制姐姐谷薇丽撑腰,但就凭普罗大众看到的港片里处处都有他转瞬即逝的身影,我们就知道这位胖叔叔的确要比所谓的偶像派努力得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和郑中基身上都不假,本片沿袭港产喜剧无厘头,又有不俗气的海清加盟,还帮忙宣传杭州文化,开心又理智
对于《男人如衣服》这部电影,我认为还是可以推荐的。
因为自认自己的笑点比较高,能把我弄笑的电影我觉得都算不错。
很多朋友直接给一星,我觉得对这部片子是不公平的,原因我在下面会说到。
题目有点空洞虚无,其实更多写的是对黄百鸣先生近年来的尝试的一个探讨。
我曾经对喜剧电影(尤其是现在合拍风潮下的电影)的好坏有这样一个标准:能引人发笑的,都不是烂电影。
本来我关注《男人如衣服》这部电影的时候,首先入眼的是主演黄百鸣。
这是一位我很佩服的电影人,但同时,我又对他近年来为了票房而将质量放在第二位的做法不大认同。
作为新艺城的老板之一,黄百鸣除了在创作上有有贡献之外,他对生意更是敏感。
票房是他首先关注的事情。
看他近年来的电影,其实都是冲着票房而去。
基本的原则就是哪位明星最近红,有票房号召力,他就把他们圈一起,拍个喜剧赚些钱。
《家有喜事2009》《花田喜事2010》《最强喜事》《八星抱喜》,这几部电影都是冲着国内庞大的电影市场而拍的贺岁片。
质量算不上好,甚至砸了自己的招牌,但是票房动辄都能收回上亿。
相比之下,更有诚意,质量更高的《我爱香港》系列却在内地遭到滑铁卢。
原因在于内地的观众对粤语俚语不理解,尤其在一些粤语笑话里面,内地的观众是很难引发到笑点的。
而对于曾志伟主导的《我爱香港》系列,着力点本来就不在内地(所以亦不会有内地演员参演),所以在剧本构思的时候就不会放太多内地元素。
当这部片子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除了在广东部分地区放映的是粤语版本,其他地区放映的都是国语配音版,于是再一次削弱了电影的效果。
对照黄百鸣近年的电影,无一不是将故事地点转移到内地,没记错的话《家有喜事2009》和本片都有在杭州取景。
内地取景在于引起内地观众的共鸣,拉近距离。
而且在内地拍戏,在广告植入方面也显得更加容易。
本片就赤裸裸地宣传了杭州某酒店(甚至与剧情毫无关系),可见,黄百鸣在电影生意上的考虑是多于电影质量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现在的港产喜剧主要是分成了纯港片和合拍片。
其领军人物大抵是曾志伟和黄百鸣。
说来很有感触,这两位都是新艺城奋斗房的成员,一起想剧本一起拍电影,现在分别代表了坚守和尝试两种态度。
曾志伟现在主导的港产喜剧,大多与TVB合作。
这是邵氏重振电影事业的一个起步。
TVB的优势是人多,所以你看到《我爱香港》系列中,连个路人甲都是你眼熟的演员。
所以对于港片迷来说,看他们的喜剧是很有意思的,光是看出场的人就已经是惊喜不断了。
再一点,像刚刚说的,曾志伟主导的喜剧都以粤语为主对白,在台词上更有发挥的空间而且是不能翻译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东西。
说曾志伟坚守,是坚守那份香港电影中家的情结。
《我爱香港》系列说得都是家或者屋村中的事,这种情结其实也使得故事得以集中火力去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也是香港电影的情感所在,几乎所有的香港导演,他们的电影中都是有“家”这个信念的。
接着重点说说黄百鸣。
黄老板的尝试在于他敢去试水内地市场,去找一个模式。
因为太多的香港导演在试水内地的时候都被呛到了,所以很容易水土不服。
黄百鸣在《叶问》之后不仅捧红了甄子丹,还尝到了很大的甜头,叫好又叫座让他迫不及待地叫叶伟信开拍第二部。
同时,他打起了贺岁档的主意。
以前在新艺城,叫好叫座的作品几乎都是贺岁片,而且新艺城的贺岁片几乎是一上映,肯定就是票房冠军再打破票房记录,所以黄百鸣想到了用回新艺城那时候的套路,就是群星阵容再打入贺岁档。
结果《家有喜事2009》等片叫座不叫好,这就是将利益放在了质量前面的结果。
但是内地的观众却也给面子,大家的心态都是过年进戏院看场喜剧,笑一笑,开开心心。
加上在电影院里面,笑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的东西,所以也算是满足了观众的需要。
黄百鸣也开始懂得了内地的模式,在剧本上很照顾内地的观众,将笑点换在了情节和肢体动作上,对对白的打磨倒没有这么深入。
不过我不得不吐槽一点的是黄老板的演技还是按照80年代那套来做,在现在看来,是很old fashion的,甚至很造作,导致各种出戏。
由于有内地演员的加入,所以在演员演出方法上很容易出现不来电的现象。
陈嘉上导演曾经这样说香港演员与内地演员的分别,他说内地的演员很多都是学院派,受过严格的戏剧训练。
而香港演员很多时候是靠个人的性格特点去演的,显得有点随意和随机性。
所以有时候在同台演出的时候,会出现两人的节奏不一样的情况。
黄百鸣可能也意识到这点,所以在《男人如衣服》里面甚至放弃了为海清配音,直接粤语国语齐上阵,尽量减少不适感。
然后必须说一下的是导演方面,《家有喜事2009》和《男人如衣服》的导演都是谷德昭,《花田喜事2010》的导演是邱礼涛,《八星抱喜》《最强喜事》的导演是秦小珍和陈庆嘉。
这几位导演各有风格。
邱礼涛是快枪手,拍社会类的片子倒是更适合他。
当年就是他凭着《人肉叉烧包》让黄秋生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TVB两部电视剧的电影版《变节》和《潜罪犯》都是找他拍的。
基本一个月能完工。
省时省钱,三个月后就可以拿出来趁着余热未过来赚钱。
秦小珍和陈庆嘉这对拍档拍喜剧,其实更注重在爱情方面,两位做副导演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担正拍喜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断裂感。
尤其是《八星抱喜》,断裂感尤其明显。
人物没联系也就算了,那种情感根本就没体现出来。
与其说是喜剧,还不如说是三段爱情小品。
最后说的就是谷德昭了。
要是你要我选最适合拍喜剧的香港导演,我肯定会选谷德昭。
他是高志森的徒弟,他和周星驰合作到现在,或多或少受到了周先生的影响,尤其喜欢用反转的手法去处理剧情。
《家有喜事2009》算是他进军内地的失败作品,哪怕当年他是《家有喜事》的编剧之一。
在这里插个段子,曾经有人说高志森因为谷德昭偷偷帮周星驰编剧《唐白虎点秋香》而逐他出师门。
但是最近看《告知森微博》,看不出他们有什么芥蒂,估计那段也只是谣传而已。
谷德昭拍喜剧真的很不错,《家有喜事2009》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他没有抓到内地观众的路子。
他也像黄百鸣一样,把重点放在情节和肢体语言上,结果情节没处理好,肢体语言又old fashion,甚至片中吴君如在雨中跳舞那段戏其实是在致敬《Singin' in the Rain》也不会有太多人共鸣。
所以失败也在预料当中。
到了本片,谷德昭学乖了,在剧本上下了苦工,改了十几稿,总算平衡了香港与内地的分量,或者说是懂得了如何在内地的大框架内尽量把港产喜剧的元素扩大。
比如说毛舜筠和郑中基的反串,乃是港片一大特色。
谷德昭在和高志森聊天的时候这样说,其实港产喜剧的好看之处在于一些小聪明。
所以谷德昭在本片里也是用上小聪明,比如林峰洗头那场戏(虽然我觉得谷德昭也是在youtube山看到那个原版才想到放进去的)。
在人物关系上回归到家的主题上,母女,兄妹,表兄弟,这些更容易让人有共鸣,而不是《八星抱喜》那种作家读者,摄影师地盘工的奇怪搭配。
当然,这部片子还是有一些bug和缺点。
为什么我们看现在的港产喜剧会觉得没有以前的好看?
因为以前的片子都是很极端,去到很尽,不按常理出牌甚至用失控癫狂来形容。
但是现在的片子,很多都是中规中矩,你能猜到下一个镜头是什么。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黄老板不大喜欢。
高志森也说黄老板不大接受玩得太尽的片子。
所以黄百鸣的喜剧有笑点没惊喜是有原因的。
谷德昭和郑中基算是好搭档了,两部《龙咁威》已经看出俩人其实是同一路子的,所以合作起来是很好看的。
黄老板的old fashion演技貌似有所收敛,但是吴千语同学的演技还是有待努力。
林峰的加入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商业考虑,怎么说人家的票房号召力还是有的。
如果按着这个路子继续下去,港产喜剧也不算是毫无出路。
至少黄百鸣做了尝试。
至少还有希望。
不过那个黄金时代,确是一去不复返了。
昨天去看的这部电影,原来没有报很多的期待,就是单纯支持一下林峰,怎么都要去看一次。
毛姐的演技是真的好啊,那段和女儿吵架之后,哭的场景,想象一下,一个单身母亲,一个女人到这个年纪肯定没有父母疼爱啦,老公已经过世,一个人要背起整个世界,唯一的女儿却为了一个不知哪来臭小子要和自己“分居”,加上台词的煽情,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下来了,可是毛姐哭的样子实在是太好笑了,所以,一边掉眼泪,一边就忍不住的不停的笑,整个人就跟个疯子一样,一边哭一边笑,还好电影院里灯关了,否则真是有点丢人。
除此以外,这部电影有很多很多的搞笑又感人的位,比如,一开始郑中基化妆成碧昂斯帮小女孩参加家长日,之后,被一个老外看上,好搞笑啊,然后,吴千语和郑在西溪边吃西瓜看落日,然后,郑和林峰在桑拿浴室里聊天,林拿冰袋来保护小虫虫,“像我这么好的人,总是能够遇到一个真正喜欢自己的人的,所以现在要先保护好,以后用。。。
”忍不住祝福阿峰早日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女啦,一定要幸福。
最后,毛姐和死去的老公的3d影像聊天那段也看的我哭了,很感动啊。
当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剧透啦,总之是一部可以让人看的时候,一边哭一边笑的电影,很好看。
不过,也有一点问题,就是电影表述的东西有点多,主题有点散乱。
从名称上面来看,应该是以爱情为主线的,但实际上爱情的主题并不是表达的很深刻,反而,友情,亲情的线更加吸引人。
最后,男人如衣服设计比赛的时候,选择的理由,有点牵强,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面,好像一笔略过,效果也不是很好,没有很打动人的感觉。
所以,看完之后,有点迷惘,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是要说亲情或者友情的话,还叫男人如衣服,就有点奇怪了。
但,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笑,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很出色,特别是毛姐,真是太棒了。
郑是也表现的很出色,很好玩,好搞笑。
阿峰也不错,不过戏份有点少。
这部电影虽然谈不上什么艺术,什么深刻,但却是一部去电影院看了,不会觉得后悔的电影。
《男人如衣服》由谷德昭执导、黄百鸣、郑中基、林峯、熊黛林等演出的一部电影。
影片讲述的“男人如衣服”,其实依然是男女爱情当道的百转千回的玩法。
女人如衣服或男人如衣服,虽然不是拿性别歧视作卖点,但还是把男人女人比作衣服,这样的命题,显然太没有创意。
老中青三代同堂企图重现八九十年代港产喜剧的辉煌但看来是非常的困难,黄百鸣、毛舜筠都忍不住岁月的摧残;林峰和熊黛林凭借众多绯闻还能引起关注;一直搞笑的郑中基是中坚力量但还是难有突破;希望海清能发挥其内地喜剧风格,但影片似乎并没有提供机会。
所以这样的内地香港合拍剧,还是很难在两地讨好观众。
现如今内地流行的喜剧风格与港产风格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不过监制黄百鸣、导演谷德昭的合作至少保证了我们对曾经依靠大量明星参演的神经喜剧的深深缅怀和追忆。
本来就是不应该讨论剧情的搞笑片 全场笑得漆黑废啊 哈哈
点解我笑点如此地低(导演戳中我的泪点)
杭州景色美~“对待感情,男人需要新鲜,女人需要保鲜”真的是这样吧
我要成烂片之王了?
至少让我笑了很久,不知道那些水军为什么要黑。
还真是不太好笑…但郑中基还是很有亮点的…BTW,熊黛琳漂亮是漂亮,但一点都不邻家…林峰好像也只有肌肉有看头了…
烂片...
其实差不多5分~还蛮雷的·~·喜欢郑中基!
这就是目前香港的喜剧。本来给三星,因为林峰,减一星~!
歌好好听
让人很惊喜的喜剧。郑中基的鬼马风格和喜剧细胞深得我心,真是谐星里的绿洲。哈哈,吴千语和林峰不是扮演情侣但一样带感。里面的桥段让人捧腹,海清中规中矩并没有贡献很多笑点,林峰的搞笑可圈可点。 毛毛和黄百鸣就是喜剧里的基石,哈哈哈。看来大家都要趁早去注册多点网站了,哈哈哈。
剧情还好。。。配音太差。。还挺好的。。峰峰好帅。
是,我是来看林峰的。当他蒸桑拿满脸通红,还义无反顾地把冰袋塞进【咇】了,老娘一切都值了!!
三流低成本港式喜剧片。没抱什么期待但还是看3分钟后便如坐针毡。恶心的国语配音非要学TVB和港台腔更雪上加霜。在忍受了近60分钟的狗血、恶心、网络段子、烂俗桥段后终于忍不住走出影厅。顿时发现世界真美好。黄百鸣谷德昭近几年拍了好几部这样的让人笑不出来的脑残喜剧,怀疑他们欠人很多钱。拿衣服!
比預想要好看哦 雖說一開始就猜到了故事的結局…
虽然很多人评价说是烂片 但我觉得还不错啊 不晓得是不是之前看了二次曝光被震斗起啊的缘故~!
与维同看,甚好!
还蛮搞笑的!!
剧情真的连一般都称不上,我就是冲着林峯去看的,原谅我这个外貌协会会员。。。。。。-_-||
贺岁喜剧笑不出来就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