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影院看的,看的过程中只能苦笑,什么傻逼片子啊...回来一查,擦,几年前就已经出的片子,换个名字重新引进就TMD成大片可以来骗钱了
刚从电影院回来。
动作特效尚可,男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相比较而言,女主角就差劲儿太多,简直应该说很烂。
异形怪兽首次现身的那场戏,作为正常人来说被异形追杀本应表现的极度惊恐才合理,可女主角却上身直挺不疾不徐面无表情地被男主角拉着逃跑,根本看不出惊慌失措、保命狂奔的样子。
虽然追她的是电脑特效的异形怪兽,但最起码也得对得起观众,在表情和动作上配合一下恐怖一下啊。
完全感觉不到......败笔!
在黑咕隆咚的博物馆里,为了躲避怪兽,男女主角躲进一间小屋,外面漆黑一片,躲进小屋的人应该关闭手电筒隐蔽才是常理。
可女主角偏偏一直开着手电筒晃来晃去的,难道是怕怪兽不知道他们躲在哪里?!
匪夷所思。
败笔!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配乐和片尾主题歌,哥特摇滚风格,有点意思。
Uwe BollIMDB评分2.2有这样两个标准,居然还有人引进了这片儿(估计是批片),还光明正大地在电影院里放给中国观众看,丫绝对拿了回扣。
最后,感慨一下,觉得此片烂的观众,你们是没有机会看到一些国产电影。
它们烂的那才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相比之下,这个鸡巴片儿算是不错的了,起码还能挤出点娱乐性来。
烂到极致!!!
再一次被电影频道给骗了还全家一起看的 真是浪费时间和感情前半段总算还能接上 后半段完全就是瞎演啊主人公们一会儿在根本爬不上去的深井里 一会儿就翻个墙的高度来到了地面一会需要坐着直升飞机才能来的地方 一会儿就不小心回到了孤儿院男主住的房子明明在大厦的第一层类似仓库或者停车场的位置一会儿跟怪兽大战之后 跟着特警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座被打烂的能看见房顶的仓库 仓库还是仓库 但是形状变了 最主要的是上面的高楼哪里去了?
电影里面可怜的特警也是如此一会儿莫名其妙了给了特写 让人以为这主儿身上要发生什么事 屏气凝神等着了结果 镜头一转 又去演深井里的事了对刚才特写的人是死是活居然都不作交代了好几个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消失了?!!
是不是看我写的评论很头晕?!
那就对了 这烂电影谁看谁头晕!!
I've been waiting for weeks for a film posted outside the campus cinema that can arouse my interest but couldn't find one. Last night I decided to take what it had: Alone in the Dark. It turned out not too bad. As a horror movie, it did scare me for several scenes. The story was rather tired and could be better told. Yet I don't regret paying the ticket. I know if I keep waiting for the best, I would probably end up watching nothing at all. The same goes for life too. Life is mixed up with trashes, treasures and things in the middle most of the times. Learn to accept the real life as it is.
中间摇滚乐射击那段让我笑得憋不住竟然掉到椅子底下了都。
周围观众一直围观我笑得整排发颤。
颤了足足五分钟。
喘不过气儿锻炼腹肌。
太雷人了这片子。
烂到极致啊。
可能是进了这行的缘故,看电影时很分裂,再也找不到从前沙发上一窝五六个小时,看贾木许全集的快感,每次去买碟,都捡好莱坞最新上映的挑,去电影院也绝不会掏钱看什么《回家之路》、《24城记》之类——无他,进影院看片总要看点儿只有在影院里才看出来的东西吧。
这就叫视觉奇观。
看电影卖的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是一段牛bi的长镜头,可以是一场激烈的打斗,甚至《暗夜骑士》里为了蝙蝠摩托车那个忽然360度后空翻的镜头,我可以连着看两遍!
所以当《孤胆义侠》出现时,尽管故事情节不够完整,人物塑造委实肤浅,可里面至少有三个兴奋点出现:1,我最喜欢的警察和怪物正面对撼那场戏,黑暗之中电子乐响起,就见光束般的弹道痕迹准确踏着每一个节奏在无边的墨黑里出现,怪物身影蹿越,40多秒的绝对堪比电子游戏场面的枪战,最后在怪物的呼吸中结束。
很爽啊(果然这个被截出来做了宣传片花)2,开始时,扮演《断箭》里的男演员克里斯汀·史莱特打怪物那场,想不到这厮居然打得那么干练,没有多么花哨的动作,简单的几下,但是他动作的正常时间和怪物使用的《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两种系统的嵌合,有不一样的效果。
3,还有故事的最后结尾,还是挺不错的,出乎我大团圆结局的预料。
烂番茄网站上这个片儿评分低,还是当年金酸梅奖,我想美国人民想必没来中国看过能上院线的片,比如《超强台风》之流。
因为按照商业片元素,有怪物有打斗有大胸美女还有床戏,《孤胆义侠》已经好看太多了……
首先要说的是,《孤胆义侠》这名字虽然听着挺新鲜,却并不是新片,古老程度可以追溯至2005年,不相信的话有影片里男主角使用的蓝屏翻盖手机为证。
估计是原来的名字《鬼屋魔影》在国内比较犯忌讳,所以引进的时候换了这么一个中国味十足的片名。
而且本片也不属于每年20部的进口分账大片之列,而是“批片”,具体意思大家不必深究,简单理解为“以批发价引进的片”就成。
正所谓便宜没好货,批片大部分都是美国人眼中成本低、票房差、口碑烂的货色。
不过中美观众的欣赏水准和习惯不同,美国人觉得烂得未必不适合中国人观看,而且引进批片的国内片商眼光都比较贼,对国内观众的观影需求和兴奋点摸得比较准,因而屡屡实现用几万美元引进的批片,创造出数百万、乃至过千万人民币的票房佳绩,近几年的《预见未来》、《乱战》、《汉江怪物》都是批片中的票房英雄。
综观这些批片的类型,基本上都是惊悚、动作、灾难、科幻这几大类,不管故事好坏与否,火爆动作场面的水准和质量都比大部分华语商业片要强,而大部分中国观众进影院就是为了享受视听刺激,所以这些美国烂片在国内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具体到《孤胆义侠》这部影片来说,你可以有许多理由说它烂,比如说本片改编自同名经典恐怖冒险游戏,却无法营造出游戏浓郁的恐怖效果,绝对是糟蹋经典。
再比如说剧本不知所云,本来就是个打怪物的简单故事,还非得跟史前文明、政府的秘密计划以及男主角的童年往事扯上关系,结果这些伏笔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清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就拿那个研究怪物的教授开说,开头还表示自己的研究是为了拯救人类,怎么到了结尾就变成放怪物杀人的幕后黑手了?
片中的演员也谈不上有什么表演,无论好人坏人都如木头般僵硬乏味,人物关系也相当老套程式化,彼此之间毫无火花可言。
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抛开故事、结构、表演不谈,单论动作场面和惊悚效果,本片唬住中国观众还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像这种主要靠动作戏吸引人的好莱坞商业片,故事和角色差一些、简单一些,反倒利于中国观众理解剧情,分清好人坏人看他们打就是了,不需要把脑子费到认清角色和理解剧情上。
而且本片涵盖科幻、动作、惊悚三种引人元素,十分利于视听效果的发挥,动作戏的量又足,每隔十分钟就有一场打斗、追逐或恐怖场景,还有男女主角的床戏奉上,从头到尾都不会让观众感觉冷场。
其中,怪物从黑暗中现身杀害博物馆警卫,成千上万的怪物从洞穴中涌出,在大银幕上看绝对能把观众罩进惊悚氛围里。
最精彩的当属打怪场面,人类军队不断怒射的枪口火光和弹道在黑暗环境中激烈地闪烁,而怪物就在明暗之间忽隐忽现,镜头伴随着重金属摇滚乐的震撼节奏,流畅凌厉地快速剪切,视听效果相当刺激过瘾。
本片“大名鼎鼎”的导演乌维·鲍尔实在值得向大家重点八卦一下,这位德国导演的名气不是来自拍过什么名片佳作,而是因为一贯只拍烂片不拍好片,屡屡糟蹋经典游戏,在10分为满分的IMDB网站上,他所有的作品一直都在1分和2分之间的最低位徘徊,因而令广大西方影迷“刻骨铭心”,为其送上“地球上最烂导演”的称号。
最神的是,这位老兄始终坚持不懈地拍烂片还始终有人找他拍片,以平均每年一到两部烂片的速度不断推陈出新,也算是世界影坛的一大奇观了。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乌维·鲍尔十分不满烂片导演的名声,于2006年向全球影评人下挑战书,邀请动不动就在文章里写“想把他痛扁一顿”的影评人,真正在擂台上一决高下。
最终,在600名现场观众的注视下,拥有10年业余拳击手经验的乌维·鲍尔,在拳台上将4名“为民请命”的影评人像打沙包一样痛扁,直到他们主动投降认输,算是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被影评人痛骂过的电影导演出了一口恶气。
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的话,只要在google上键入“Raging Boll”(愤怒的小宝)搜索,就可以找到这段影史留名的拳赛视频了。
(文/列文)
看过这部电影的预告片,觉得还不错。
了解这部电影的背景,是我喜欢的那种。
昨天,认认真真的看这部Alone in the Dark ,边看边叹息。
一部这么好的题材就这么被糟蹋了。
我不知道是因为导演差还是编剧差。
整部电影没有一点悬念,平淡平淡,没有高潮。
讲故事的手法是如此低劣。
没有任何技巧的讲故事,按理说这样更能使读者理解故事的内容,可惜的是就这样平铺直叙,他都没有把故事讲清楚。
黑客帝国或者cube那些电影虽然故事也比较羞涩难懂,但那是别人的风格嘛!
说白了,Alone in the Dark唯一的卖点就是故事的背景,很奇特。
因此,这部电影只要把故事讲清楚了,就不错了,如果能用点讲故事的技巧,再加点特效,那么就非常好了。
我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
就算他的《死亡之屋》,那么垃圾的电影,也比这部好点,至少那部摆酷场景不少。
Alone in the Dark,除了那几只怪兽,就没有一点特效了......太令我痛心了,因为我也算个特效爱好者。
没情节,有特效,够cool,我就能喜欢。
更令我想不通的是Alone in the Dark中途居然穿插了一段完全没必要的床戏!!
这简直是在降低这部电影的品味。
导演已经没有自信到需要靠这个来吸引观众了?
床戏就床戏嘛,但是拍的一点没有那种情调,也没露点......(难道我看的是剪辑版?
^_^)关于电影的结局,我当时就想,这么平淡的电影,如果结局能非常出色,那么整部电影都会得到升华。
我也特别担心,千万不要是那种恐怖片(虽然Alone in the Dark算不上恐怖片)贯有的结局。
您就不能来点新颖的啊!!
结果,我吐了。
结局仍是那么俗!!
怪物从后面扑向以为逃脱生还的主角们,然后黑屏,剧终......其实呢,Alone in the Dark也有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片尾!
这是我唯一一次把电影的片尾坚持看完的。
就在上段话我提到的那个词"黑屏"之后,片尾曲响起!
那个女声多么像nightwish的主唱啊!
高昂,穿透的女声!
一定是nightwish,一定是nightwish!
我坚持盯着一行行上升的黑底白字,搜索nightwish这个词。
到了最后,终于看见了:"WISH I HAD AN ANGEL"Performed by Nightwish
它不是2009年的片子,他是在美国2005年初上映的,可是不知道我们的审批部门发什么神经竟然现在引进了这部片子。
这是我看过所看电影中唯一一部忍受不了要提前离场的。
看的时候一直挣扎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在无数次的期待下一刻会好看点后发现,竟然失望到底。
所有热门的电影该有的元素都有,如飚车,打戏,枪战,异形,床戏,悬疑,科幻,传说.....但都被应用烂到一个极致不说,最让人无语的就是它的配乐。
配乐的多元和风格不趋一格到了登峰造极。
基本上让我觉得是在受磨难励志教育。
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去看这部片子,这就像是登珠峰探南极一样,是体验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一极。
看了这部片子,你的人生将更完整。
最后 透露一个秘密,我和我朋友同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
给看得胃痛了。。。。
怎么会有如此难看的片子在上海电影院里最后选择睡觉
我想给负五星~~~~~~
直逼国产孤岛惊魂
没有演技。没有逻辑。没有剧情。什么都木有。。
这货居然是恐怖片。。。骗小孩呢吧!
??
一般般
有些恐怖,情节丰富
貌似看过 有电影票根在 所以 加一星
喜感
唉。。。。
哈哈哈哈哈这个评分好诡异
经典烂片啊~真对不住清的生日
几年前就看了,其实还OK了~
进电影院在它和时空穿越者之间选择后者是对的。
只有56分钟左右让我high,配乐跟镜头是一路的。片子太罗嗦。
WTF
昨晚出差,无聊看的央视六套,山寨的异形都比你好看...
哈哈哈,中国的山寨导导们,你们不是一个人!!
出场的时候我一直想知道英文“雷人”应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