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伯爵的嘴说出了很多杨大爷的观点,其实我一直觉得人很荒唐,各种怪诞的行为因为习惯而熟视无睹。
很多被冠以冠冕堂皇的帽子,贴上各种漂亮的标签,披上美丽的外衣。
但本质上,我们只是动物,人性的根本就是动物性。
当道德遭遇人的原始本能,你不存在选择,因为要生存杀戮是无可避免的。
宗教,更是扯淡,如果各个教真实存在,那耶稣,佛祖,真主等等他们平时是一起斗地主还是打麻将?
不过是草民的精神麻药,上瘾还有快感,花钱少不害人是优点。
宗教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各个教种那种最好用,那种就会得到当政者的扶植,自然也就壮大了。
杨大爷很厌恶食物和性,所以他的原始本能欲望不强烈,才可以使他能比较客观看待思考问题。
这一幕映像最深,男猪说我是志愿者,可以随时出院,新的院长说:谁说的?
男猪说:院长说的?(当然是前任,现在已成阶下囚的) 新院长答:我就是院长?等你病好了才可以走。
两种体制的转轨,让一些人一些事陷入无比的尴尬中而不知所措,伴随着迷茫,和在新势力面前的妥协。
[以下所有均为理性判断,不发表个人主张;加引号的词语均是社会定义范围的表述,不深究具体含义]片中出现了三种争锋的思想:信仰者,反叛者,压制者。
信仰者:由 男主 第一次听见伯爵的言论惊异不小推论男主从小成长于西方典型拥有信仰的家庭,真诚善良,活脱脱一块璞,在信仰的教导下并得以安逸生活,以此,从未想过与其相对的思想主张,换句话可以说,男主在信仰的阴影下低头转圈,从未抬头,从未想过抬头,一丝杂念也被自己视为罪恶。
反叛者:伯爵 见男主第一面他便认他做客人,可伯爵不是“善良”的人,镜头中出现打架的人,出车祸伸手求救的人,而马车上的伯爵熟视无睹,由此可见伯爵出现在男主的面前是别有用心。
他是一个信仰反叛者,他举行仪式亵渎上帝,他主张“自由”,解放自我和欲望。
这些真实存在,而信仰者需当作它们不存在,信仰者是压抑的,反叛者正是其相反面。
压制者:鸡笼里的医生 和他的思想附属们,在被男主动了正义之心“解放”出后的第一件事,是挥舞权威之棍压制反叛思想附属。
他以消磨肉体令精神平和做主张,以达到病员的精神和肉体保持平衡,并对刑法按照轻重排序。
换个说法压制者是控局人,他认为纵欲过度是精神疾病的体现,并以此为由加以控制,推测他的思想附属们大多是信仰者,对于反叛者的做法在他们眼中像男主那般头回见识,他们惊恐并跟随一个领头人对其压制。
当压抑实现自我人格丰满后反压抑 在三种思想中露骨体现。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思想“自豪”,否则它们不会存在,信仰者和上帝,反叛者和本我,压制者和反叛者。
思想是形成人格的东西,而人格绝非软绵绵的糖,三种思想“碰撞”不会互相吮吸对方增加自身体积,只有磨损,它们是石头石头和石头。
杨不止讲了一个故事,还办一场热烈的讨论。
人被贬低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在庞大的雇佣和权力组织面前成了一粒小小的灰尘。
——齐美尔杨 • 史云梅耶的电影《疯狂疗养院》,同时从爱伦 • 坡和萨德侯爵那里获得灵感,讲述绝对自由,以及文明的操控和压制。
片头导演现身说法,竟然首先强调这部电影与艺术无关,所谓艺术早已被夸张的渲染所代替,电影不具备丝毫的艺术性,只是关于如何建造疗养院这个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大体存在两种方式,两种都是极端主义,极端自由的和极端保守的,皆筑基于监禁和惩罚这个共同的基础,当然,也许还有第三种,就是集此两种极端主义于一身。
我们希望从城市展的角度探讨艺术展,城市演变为大都会,正是集此两种极端主义于一身之表现,大都会早已将自己从城市那里继承的政治遗产,统一安排在自己的分割符之中。
艺术也不能幸免,虽朝暮弹唱,虽放任自由,也终不过是被监禁于大都会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边沁监狱之中,膜拜在招摇过市的“札格纳特”,这个马力巨大又失控的景观装置面前。
只有在此意义上,重新发电,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电厂早已搬离,巨大的躯体转化为失控的城市遗产,失去了原本的使用功能,被抛入来日方长的世界。
发电厂的未来不可预知,可能是古董,可能是垃圾,也可能是艺术作品,全在于如何重新发电,如何做到真正的重新,重新发电,不是为景观装置输送新能源,进行一种好大喜功的嘉年华式阐发,发表欢迎拍砖的宣言书将砖头积累为自身绚丽的颁奖台,重新发电,不是为景观装置挂上复活节的游行彩车,装点招摇过市的行进路线,以影像和文字游戏传播自身肤浅的诗意和懵懂的青春,重新发电,也不是为景观装置提供向未知领域进发的可能性,将对生存方式的资源性命题转化为无差别的牟利行径,自封某某人士将他者视作未被开发的矿藏一般颐指气使自以为是,还揶揄还支招还法外施恩还昂首天外。
重新发电,就是绘制地形图,行动中的再生产,营造出一处心灵脉动的共同体场域,在二维的投影上重新理清三维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并借以新视角返观二维世界,“札格纳特”的铺陈改变不了景观装置表面上的匀质性,三维运动的波澜起伏也远远超乎二维观者的想象。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层级复合的空间之中,二维投影的世界拥挤却留给三维运动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城市展还是艺术展,都是捕捉此三维运动的专门技术,而非在二维平面上的简单搬运。
重新发电,就是跳出二维空间,重新发现投影之外的世界真实,就如同重新发现景观装置背后的来日方长一般。
景观装置终结了城市的历史,但其自身也旋即被历史的城市所终结,城市展或者艺术展,作为此终结之再终结,正如幽灵一般死死萦绕在景观装置的周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重新发电,就是无条件投入这样一场持久的战斗之中,在战斗之中,积累继续战斗所需的弹药,勾勒未来都市行进的路线,保全社会群体再生的能源。
第一次完整地看完杨史的长片,说实话感觉一般,剧情和感染力都不如飞越疯人院。
杨史罕见讲故事,脱离了音乐,猎奇道具和定格动画的意味不明的怪诞魅力,赤裸裸的故事又有何吸引力呢/杨史在开头就十分坦诚,深意不多,故事平铺直叙,果真如此,喜欢这个片头,倒有点想到老电影公司在放映前的介绍了,一向恶趣味的杨史也会在片头说这样直白而纯情的话/看似最善良的人反到藏着更深的愚蠢,固执,自大和恩将仇报,看似最邪恶的人藏着孩子一样的脆弱和见义勇为的心/理念是正确的,实践却是极端的,放任的自由和集权的惩罚,在进行旷日持久却两败俱伤的战斗/自然是邪恶的,她是一个女表子,她给我们最好的,却要夺走,她是在戏耍我们,看我们的玩笑,然而自然也是母亲,面对我们的放纵和无理默地注视着,承受着,给予着。
jesus是罪人,他许诺我们救赎,却从未出现,他把我们的本性当做原罪强加给我们。
/厌女的片子,女性角色被塑造成装成圣洁者的性瘾魔鬼,在欺骗和冷漠中游走于自由放纵和集权肉刑之间,获取自由,沉湎性欲/生肉才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形象,野蛮,保留着恶趣味的调皮天性,充当着调节剂,回忆录,象征物,马赛克,然而终究与故事有些违和我没什么要说的了,送出三个苹果,一个给我,一个给写影评的人,一个给让你了解这部电影的人。
(模仿亚美尼亚童话的结尾)
好想看这个这边的不错👍👍👍👍👍。
我在外面等你们来吧吧吧吧吧推广方法和个v吃饭的地方吃哥哥哥哥吃个小苹果的小零食大礼包哦!
你说什么我要的生活状态不太一样!
你们是谁在你面前永远不可能在我面前永远不可能是你最重要就是爱别人吧、这么多年此次vvvvv吧吧吧吧吧吧吧吧vvv吃出cvv吃c财产分割太好尴尬哈哈哈个烦人的地方吃
比索多玛120天厚道点,没有太直接的虐待倾向和性爱场面.对两大老细的想法表达的不错,看的我老幻想那天能住进精神病院看戏儿.我暗想,他们反讽嘲弄宗教就与我们诘问时政一样压压重重吧,反(思)宗教应是西方的趋势吧不过我有点奇怪,怎么欧洲电影看上去都差不多一个鸟样,不见得他们没钱拍电影吧
捷克出很多这样的实验电影导演足够恶心恐怖的,像培根的画一样。
逐帧相片做成的动画+影像拍摄。
文艺青年的最爱,又是超现实主义又是精神病题材,装B者的五星口袋。
不错不错
电影一开始史云梅耶就讲了 感谢萨德侯爵;关于对疗养院(精神病院)病人的治疗的方式上,两个极端方法的探讨。
这个故事就已经算是讲完了。
(没想到的是精神病院也是萨德侯爵的归宿,那伯洛特不刚好是萨德的反面嘛 ,为什么也得把他弄进去 ?
喔~原来他们眼中伯洛特才是真正顽固不化真正该死之人呢)听了听萨德写过东西,回想伯洛特是怎么推动这件事发生的,“善与美德的努力是无望的终将遭到失败和毁灭”。
伯洛特有真实的怜悯,信任,恐惧,和对爱的渴望,正如我们跟着他的心里状态来判断好坏人一样,然后就听到有人对你说:不用担心,我会治愈你…好了,恶的有效性凸显了。
还想谈到一点就是,萨德侯爵的世俗不可容忍的性观念,在这部电影里倒反转成可以玩味的自由思想观。
也挺有意思的,这就好比一些恐怖片里前调再诡异再迷离拍拍脑袋梦醒了,就都说得通了,精神病院也是他的造梦所,这片自始至终都是病人们的世界好吧,哈哈哈哈哈(虽然我脸盲,但我有高矮胖瘦有没有胡子的分辨标准)
抑制精神我没法再被迫思考了因为我一天爬不了两次山 再成瘾者也避免不了身体的限制 身体受限 精神获救
天冷了 请喝茶
仍在世的大師之中,楊·史雲梅耶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儘管他的電影都有統一的風格,但你每次看都會被他天馬行空的思想所吸引,今天忍不住,看了他的《Sílení》,楊在開頭說這片與藝術無關,僅僅向愛倫·坡和薩德侯爵致敬,這不如得讓人想起另一部改編薩德侯爵著作的電影《薩多瑪120》,這部電影肯定也有讓人難以忍受的畫面,的確,電影本身充斥著很多活動的“物體”,例如被割的舌頭,腦子,眼珠,一塊塊的肉,不過鄙人覺得一點也不惡心,反倒有一種難以言明的詼諧在內,這在楊其他的電影都有體現,電影劇情也很有意思,兩個極端主義的對抗,尼科爾森演技沒得說,既然導演都說與藝術無關,有興趣自己看吧
感觉真的浪费了2个小时,本以为是一部恐怖+血腥的电影,但感觉就一直在反应宗教和白痴的描写。。。
真心极度无聊,完全Get不到爽的点在哪啊。。
还说什么挑战感官极限,就用些猪肉在做动画,很好奇,这能和惊悚和恐怖沾一点边?
纵观全片,感觉就是部文艺片,拜托别给这片贴上 恐怖惊悚好么?
真的误导人,白白浪费时间
虽然不及史云梅耶的动画来得诡异荒诞,但信息量绝对是爆棚,前半段通过伯爵的诈死来解构母子之间的精神羁绊,后半段在疯人院的部分则是诠释了自由与禁锢的不同结果,既致敬爱伦坡和萨德,又不乏对宗教,战争的自我解读,其间穿插的动画则是恶趣味的集中体现,蠕动的舌头和肉块可以看做是对感官的刺激。
有意思~~~~~
对宗教和现代文明的反思不错,但没必要用诡异的、不知所云的方式表达,这种令人不舒服的表现形式并不会增强其观点之说服力。
没字幕
荒诞政治剧
这就一说宗教和白痴的无聊文艺片,和惊悚 恶心 不沾一点边,电影标签贴个文艺片吧,别误导人了好吗?白白浪费2个小时
WX-D9《疯狂疗养院》
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史云梅耶(吃面包的时候也不行
萨德侯爵和爱伦坡的姌和注定了一场反基督,反宗教,反政治,反肉欲的癫狂。满屏滚动的肉块和疯人院的设定,时刻将人注入不可颠覆的梦魇。如梦初醒,其实还在这个无法摧毁的社会和历史中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蚁蝼
杨的长片节奏上很成问题,以至于整体显得赘余。两个小时的东西还不如中间穿插的那一堆会动的肉有意思。
好主题,好故事,只是拍得还不够好。类似的片子,我觉得《发条橙子》就要好很多。
杨老 也有失手的时候、
爬来爬去的肉觉悟低也伤不起
原来那年看到滴就是本片,史云梅耶滴动画插入忒艺术咯……印象极深,梦境总会偶尔蹦出来……
反美学,反常识的电影,说是致敬艾伦坡和萨德侯爵,但并没有那么好看,至少“鹅毛笔”“乌鸦”相比令人看了观感不适。史云梅耶的那些段落咋看咋恶心。
史云梅耶版萨德侯爵,全片都在怼虚伪的道德,自然、革命,探讨肉体与精神的平衡,在一个已经有巴士的年代,还有人坐马车,那些由生肉、舌头、眼球组成的粘土动画是每场戏的象征,这片认证了那一句,人不过是一团肉罢了。
史云梅耶还是适合拍短片儿 这片有点神经质其实
2007/4/9 文化中心
本性激发了我们的欲望,而她的“犯罪”命令诱惑我们沉溺淫逸之中,使愚人也走向堕落,自然赐予我们快乐,肉欲与罪恶是我们的天性,她既是妓女又是人类之母,不分伟大还是渺小,邪恶还是善良,自然来者不拒,总对我们微笑,无论是我们崇高的事迹还是可耻的屠杀!
扬就是要和这个社会对抗到底,直到进了棺材,也会像侯爵一样告诉世人,老子就是要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