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西部片是好莱坞发财的重要类型片之一,从发明电影以来,拍摄了无数部,所能想到的题材、能给予的风格,都被拍烂了。
如何突破以往,寻找新的亮点和表达方式,极难。
该片,融合了喜剧、神秘、枪战、阴谋,探讨了美国精神,做到了。
该片穿梭于过去和现在,成功营造了对印第安文化的神秘。
开篇鸟人有做作表演的痕迹,后来给予了解释,原来是心灵受伤造成了神经质,总算给圆过来了。
白马从哪里来?
只能用神秘来解释了印第安人奉行的交换,最后用子弹交换了孩子的啥?
或者是用赠与的子弹来表现精神的传承?
没弄明白。
一转身黑衣服的印第安人不见了,飞出一只乌鸦,倒是表现神秘感的巧妙方法。
摄影、音乐、表演、编剧,都很棒。
值得一看。
阴差阳错的缘故我看了两遍《独行侠》,电影中出现一些历史年代或者事件的时候,脑海里会不由自主与真实历史相对应,第二遍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其实导演好像一直试图把他对于美国西部开发那一段历史的一些观点,和他内心的小不忿安插在电影中,像一个一个的小彩蛋。
终于话唠如我还是忍不住还是想写出来。
1.影片开始的年代 1869年这个在屏幕上显示出的年代极其显眼。
1869年,恰恰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
美国东西海岸繁华,可是中间地区之前一直没有铁路通车,其间的人民种族极其彪悍,所以每次往返需要坐船绕南边好几个月。
中间广大地区成为真空实在太浪费,所以美国狠狠心决定修这条铁路。
抛开修铁路时候需要炸掉的那些山不说,这条铁路开始修建的时候美国还处于南北战争中,可见期间的艰难。
而这个史实和影片的时空是完全重合的。
2.男主John科莫傻逼在开头的火车上读的那本《政府论》男主面对一群老太太扬起自己手里的书说,“这本才是我的圣经。
”,其实我这个年龄又参加过高考的人,对这本书肯定不陌生。
书的作者洛克是英国人,是近代启蒙运动在英国发起的时候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分权理论的人之一,其后他的思想被孟德斯鸠发展为大家相对熟悉的“三权分立”学说,立法司法行政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也就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蓝本。
当然,在书中描述的所谓“Natrual Law”的概念,并不是自然界相互厮杀,而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守则。
又因为男主John深信分权学说,所以虽然他犯人,但绝不充当执行者。
这本书看似多余,但是和男主在影片前半段的固执是息息相关的。
当然啦,洛克的理念现在高考已经不考啦。
以后知道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少吧咳咳。
3.那一群唱着歌清教徒老太太先大概解释一下清教徒。
中世纪时候的西欧被称为黑暗年代,基督教一度势力大到我们今天很难想象的地步。
亨利八世因为罗马教皇不批准他离婚再娶好生儿子的请求,一怒之下在英国发动了宗教改革,而这之后清减了宗教仪式,凭自己内心信仰上帝,这群人就叫清教徒。
而英国实行宗教改革以后到了斯图亚特王朝有一拨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的人先逃到荷兰,再坐五月花号逃到北美大陆,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所以直到今天,在美国人的主流信仰体系中,清教徒当然有相当的比例。
但实话说这拨清教徒实在很作,基于自由的理想来到美国的是他们,接受印第安人帮助的是他们,独立战争的是他们,把黑人当奴隶剥印第安人头皮的也是他们。
导演肯定对此多少有些嗤之以鼻,那群老太太一边唱着歌穿过熙熙攘攘的晚间PARTY游园会,高唱着上帝拯救众人,那边老先生高喊着“异教徒”就冲进了红丝的房间,多么矫情啊。
4.葛底斯堡战役我们影片中那位大胡子老哥,据说在战争中丧失了做男人的能力。
而这场葛底斯堡战役其实是美国内战期间,在1863年六七月间所发生的一连串战斗的总称。
这次战役是南北战争最重要的转折点,1863年7月初联邦政府的北军与著名的萝卜特李将军率领的南军在这里打了三天,北军最终击溃南军,赢得胜利,这也是北美大陆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斗。
在《国土安全》第一季中,苦逼脸男主Broody在准备炸死自己的之前带着全家来过这个地方参观,给他儿子讲解过战争的情况。
当然我们熟知这个地方,很大程度是因为战争结束四个月后,林肯总统来到此地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演说中“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概念被孙中山先生介绍到中国。
那那位大胡子老BOSS,当然也是英雄啦。
5.女主家有个黑人仆人大家注意到不?
我们长的又村脸盘儿又大的女主赢得了全片绝大部分男人的喜欢。
男一喜欢她还拿她的照片做书签。
男一他哥肯定喜欢自己老婆。
反派哥俩也都爱她爱到不行,我看着女主被抢无数次竟然一直守身如玉实在不相信还特别在豆瓣发过帖子来讨论。
大家的结论是男反派一号没能力,男反派二号完全没时间,所以...说远了,其实是影片中女主家被抢之前在田里工作,有个黑人仆人一起的。
南北战争1865年结束,此时全美有没有完全解放黑奴且一说,也可能解放了还是和主人说我也没地儿可去就继续在这儿干活吧,华盛顿家的奴隶不都是这样么。
但无论如何这个人物出现的历史感恰到好处。
6.挖矿的华工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就允许华工出国啦。
其实这个联合铁路最主要的工人就是中国劳工。
你们看那会儿是被捆去美国,现在都是给美国送大把钱把自己弄去美国。
都是泪啊不说了,嘤嘤嘤。
7.和印第安人的恩怨情仇。
艾玛这个题目就大了去了,但是影片不就围绕这个说了很多事情么。
导演还生生花了很长时间描述印第安人和美国军队的那场战争,后来印第安人全军覆灭。
男主小白脸企图和印第安部落酋长沟通,说没必要战争的时候酋长不就说了么"It doesn't matter, we are already ghost."那一刻我眼泪就哗哗流啊。
其实那段打斗在影片中很硬啊加的,但是导演肯定想说,我我我就是要拍出来。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时候印第安人是根本根本根本就没有人权的。
这些点都是美国黑历史啊,杰斐逊大爷您是怎么好意思自己家还有一堆黑奴的时候坦然起草了《独立宣言》说some truths ar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算了不说这些都是泪啊。
不过今天印第安人也还是不太争气啊想起去Page看羚羊谷的时候印第安人对景点的管理那叫一个混乱啊,不过那个拍我们拍照的印第安大叔还是萌萌哒,咦我说哪儿去了...哇塞以上内容真的是我半小时内哗哗就敲完了耶,我的码字话唠功底又见长了。
不过我依然只是个历史系本科肄业在中学坑蒙拐骗的伪历史老师,所以肯定学术性没啥娱乐性为主啦,能看到这里的对我肯定都是真爱,么么哒。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指的是一个倒霉蛋,因为怀揣价值不菲的财宝,而惨遭横祸。
因而就有了“财不露白”这句警示名言。
本片呢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怀璧其罪的故事,而怀璧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北美大陆一次次的惨遭蹂躏的印第安原住民。
故事发生在那个美国“挺近大西部”的年代里,而在那快速向西延伸的铁路线上却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包藏了20年的祸心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刻,在那印第安自留地中沉睡了无数岁月的巨大银矿,成为了一切阴谋和屠杀的源头。
牛仔、枪战、印第安人;抢劫、追捕、艳舞女郎,再加上时代背景和那独特的配乐风格,给我一种怀旧的感觉,尤其是那悠扬的配乐响起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赛尔乔·莱翁内所带给我们的经典时刻,游侠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随时可能叼着烟嘴出现在荧幕中,一部美国西部题材的电影,就这样在我眼前呈现开来。
不过这次担当主角的必然不可能是已年逾80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先生了,而名为独行侠的本片,怎么看都绝对不是"独行侠",影片的主角甚至不是那位被称为独行侠的蒙面牛仔,无论从演员名气还是在影片中的角色地位以及表演功力来看,都是那位脸上画着夸张油彩,脑袋上顶着一只黑鸟,一身印第安勇士打扮的约翰尼·德普更为重要。
不过说实在的要不是提前做了功课,知道主演是他,很难从这幅夸张的化妆下认出那就是名震江湖的“杰克船长”,《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理发师陶德》《爱丽丝梦游》《加勒比海盗》, 约翰尼·德普这位好莱坞巨星塑造的那些成功的电影人物,化妆和衣着每每都极为颠覆和夸张,而这次的印第安勇士造型绝对称得上是新的挑战,那搞笑到极点的黑鸟头饰,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再加上夸张的面部化妆和巨大项链,绝对是似鬼多过像人,不过就在这幅行头之下,那标签一般的表演风格很容易就能让人认出,这不过是“杰克船长”换了身装备而已,在本片中他在说话的语气、表情,肢体的动作等等方面都沿袭了在《加勒比海盗》中的那种状态,看似木讷、寡言之下却机警睿智异常,在无比惊险的环境中却全然不协调的保持着看似疯狂而搞笑的淡定和优雅。
这样的一个角色,成为了影片的最大看点。
本片除了约翰尼·德普这块招牌之外,可以说其他元素都比较平庸,视觉特效非常一般,其他演员的表现都比较平庸,值得一提的是扮演“独行侠”的演员:艾米·汉莫,当年一部《社交网络》让他进入我的视线,几年下来也出演过几部电影,但都不是重要角色,本次在迪斯尼的大制作中担当重要角色的他可谓是自己事业中的一次重要机会,而恰逢其会的是当年同样在《社交网络》中走红的主角杰西·艾森伯格,今年主演的新片《惊天魔盗团》,而就在没几天之后将在大陆上映,一场同龄人的较量到底……今年的诸多引进大片中,经常会出现被誉为“神翻译”的点睛之处,就如《环太平洋》中的“天马流星拳”等等,本片中也不例外,再次出现“神翻译”令影院中哄堂一片。
影片除了上述看点之外,各位观众如若愿意还是可以去了解一下,美国人挺近西部的这段历史,以及北美原著民印第安人在滔滔席卷而来的无数强盗面前的悲惨命运,还有就是在北美发现了无比巨大的白银矿的事件之后,此事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巨大冲击。
本片随为西部电影题材,但却在画面的处理上有所节制,虽有部分枪战镜头,但没有什么血腥的场面,而大量诙谐的表演也冲淡了故事本身的阴霾,总的来说在这个国庆档期,一家人去看看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选择。
独行侠是德普大叔和Disney以及加勒比系列导演合作的又一典型之作。
说实话,自加勒比3之后,大叔的颠峰时期已经慢慢过去了,上次和伯顿的Dark Shadows更是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自此之后粉丝都在吐槽他的选片水准,更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尼古拉斯凯奇。
就电影整体而言,其浓郁的西部风和【愣头青在看似神经质的世外高人的指点下终成一代盖世英雄】 的设定实在让人无感,毕竟这些都已经烂大街了。
在cast上,男主说的好听些是呆萌,说白了其实就是太傻太天真;海伦娜大妈还是我们的大妈,虽然这一次真心是酱油的不能再酱油了,简直是浪费了缪斯女神的高冷身份;德普大叔已经不是我们的大叔了,当年那个翘着兰花指、踩着猫步、让万千少女尖叫思春的妖孽男已经渐渐消失了,留下的是订婚后渐显发福的肚腩。
但是话又说回来,电影虽然内容老套,但在情节发展上至少还是紧凑有张力的,估计导演也害怕观众们在烂大街的剧情和拖沓节奏的双重折磨下,会彻底抓狂吧。
纵观全片,还是有几个镜头能给人留下些许印象的。
比如那一大群狂喊“有鬼啊”的清朝劳工、那只脑回路和运动神经都无比发达的白马以及那只让我看到一半还在不停怀疑“它真的挂了吗”的破鸟。。。
全片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应该就是最后车顶追逐戏中,白马同志纵身一跃,赶在火车前跳进隧道的那一幕了,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回放好几遍啊好几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有过黑暗阴影的铺垫之后,我表示对大叔的这部电影还是能够接受的,加上的确不错的BGM,评个四星还是能对得起我的良心和那整整一袋子瓜子的。
P.S.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一部电影的深层寓意的,对于本片,我能想到的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滞的,也许对原住民的这次屠杀能被及时阻止,可是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呢?
原始积累对于亚非拉以及印第安人的确是巨大的灾难,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谁又敢否认其里程碑式的意义呢?
所以马克思才告诉我们,必须以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这部电影看了好几次都没看完,完全是冲着约翰尼德普而来的,其实感觉没那么好看的,也没有感觉多么幽默,倒是一网友的点评比较有深度,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信仰的问题,引用一下哈。
“Tonto,反复的重申自然的失衡,正义的不存在,因为他已然深刻领悟了这个世界,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John 最终也深刻懂得了这个世界,"铁路公司,执法队,如果那就是法律的话,我宁愿做法外之徒。
“,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即使面对哥哥被挖心,John 都一直不改初衷,坚持信仰。
直到捉住凶手,交给执法官 ,却发现执法官才是最大的违法者,发现执法队的长官(他是因为知道自己错了,无法回头,将错就错了)助纣为虐,发现(在他坚持自己信仰的时候)极力避免战争、避免屠杀而无数印第安人最终惨死的时候,他才不得不与他所坚持的信仰对抗。
这是一部西部浪漫传奇,是对过去种种的讽刺(那个好人要戴面具的时代),也是无数探讨法律、正义的美剧中的一份子。
虽然最终,John抛弃了对法律的信仰。
这也充分展示了美国、西方社会对法律的坚持、维护,因为,至少他们会坚信自由平等,他们会信仰法律,直到万不得已,直到最后一刻。
”写的很好,反而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谢谢这位叫做华本叔的网友。
一个记者问阿拉伯的劳伦斯,你喜欢沙漠的什么?
——干净。
所以烈焰狂沙,广袤不经雕琢的西部是美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
并且还把千里之外在加勒比海纵横江湖的杰克船长吸引过来。
正值19世纪的美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运动,火车铁轨即将第一次贯穿美国大陆东西。
杰克船长邂逅了土生土长,学生归来的大学生村官,村官抱着一腔改变家乡面貌的赤诚之心,毅然放弃了东部城市的优越生活,回归故里,要为家乡的法律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果就非常不幸地遇到了贪赃枉法的当地某大员,为了牟利,擅自串通当地地痞流氓和城管,屠杀印第安人,平推他们的家园,在那里开发银矿。
听着很熟悉吧。
村官一心要用法律武器改变家乡,连枪都不屑碰一下,因为枪代表暴力不代表文明制度。
村官的哥哥不配合上级,保护印第安人,被与腐败官员勾结的流氓阴死,心都被挖出来舔了一遍,嫂子有几分姿色还被官员霸占。
意识到法律和制度在这个刚刚开发的蛮荒之地是狗屁,村官提枪携手杰克船长走上梁山打击黑恶势力去了。
两个主角在不死光环的笼罩下把黑恶势力一网打尽,跟嫂子亲了一个然后一起策马消失在广阔的荒地里。
这基本就是全部的故事,这种片子不看故事,看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就是不见海的加勒比海盗。
像杰克船长这样老少皆宜令人印象深刻的国民级形象,一个演员演一部就有被定型的危险,以至于万劫不复。
德普演船长一演就演了四部,第五部待出,德普的演技是很百变的,但杰克船长之后演什么都是船长了。
最后想到一个事。
基本上,不管做什么事,越早越好,赶人家后面就必然更难,更多麻烦。
比方说韩寒之后,你再走天才文学少年辍学的路,结果就很难有韩寒那么潇洒了。
比方说有了facebook,人人网也就只能靠着国家政策在大陆渔利。
比方说美国当年搞开发征地,印第安人不让,他们强拆是直接把印第安人赶走或干掉,直接拉外国劳工喂点饭养着搬砖做工。
今天他们讲人权了,讲自己的更讲人家家的,算是积德赎罪吧。
历史是很粗暴残酷的,但总得这么一步一步爬上去。
自由之土勇士之乡的美利坚,过去遍地是破事。
谁家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呢?
音樂響起, 畫面郁動, 大漠, 鐵路, 火車站, 著長大衣嘅牛仔, 靚女們剛同我講過讀書抄功課嘅事, 這配樂這畫面, 擺明抄 西部往事, 連水箱, 企位, 構圖, 打扮, 尊榮嘅搜索者邊有著呢亭烏糟長大衣, 係 萬里狂沙萬里仇先有咁樣型法的牛仔, 入邊主角無咁著喔, 凈係一幫壞人手下著, 佢連呢樣都抄足.夾硬抄就出事, 懶係幽默懶係搞笑係海盜王的傳統王牌, 全部搬過來塞入 西部往事的復仇框框入邊, 夾硬嘅嘢唔方好, 兩風格融入唔到, 西部往事都有D冷幽默, 同家下呢只係夾唔到. 西部往事上個月啱看過, 記憶尤新, 一眼或一耳就知, 去到火車高潮戲, 抄喜劇大型道具大師基頓的火車大玩具片將軍號一樣咁揚(一樣好明顯咁解).OK啦, 唔講呢匹, 美國佬D嘢係抄來抄去, 之但個古仔拖來拖去, 貌似熱鬧, 實則空洞, 嗮時間玩尊尼黑暗過去, 玩男主的取舍掙扎, 好地地係社交網絡型爆的靚仔變咗傻仔. 咁仲唔算, 加個現代豆釘問哩問路更加無謂, 增加咗D咩, 提升年輕人內涵, 即玉樹林峰咁整蠱我地.好在兜一大圈, 好在有抄西部往事, 音樂, 個紀念碑山谷, 實在太型太型啦, 加番好多分, 最後都有三粒星
我在某知名高清网站看到有人推荐说,这是一部史诗级西部片巨作,我差点没笑出来。
“西部片史诗巨作”,这些字眼除了在评价大师级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时会被提及,我至今尚未见过哪一个导演敢恬不知耻地把这个头衔加到自己脑袋上。
有美国媒体评论说,本片“想法太多,以至于连自身的风格都无法确定。
本片充其量是一部更好的影片的粗剪版。
这部貌似聪明实则空洞的冒险片,有着一个看起来更像是汤姆·福特而不是约翰·福特的主角,问题多多:拖沓的剧本、不断转变的风格和多余的反派。
即使是约翰尼·德普的明星效应也于事无补。
” 在具体评价之前,我有必要澄清,电影的组成部分,比如演技、配乐,并不真正决定一部电影的好坏,单独分开来看这些组成,我们甚至会觉得它们足够优秀,当我们把它们拼凑到一起,才会发现它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好看。
所以,细节的经典并不能保证整体的优秀。
回想五十年前的《荒野大镖客》,它让全世界认识了三个人,一个是影片的导演赛尔乔·莱翁内——他后来成为了意大利西部片的大师;一个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后来成为了最著名的牛仔、好莱坞最有资历的老导演;还有一个是影片的配乐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后来成为了作品最多、名声最大的电影配乐大师。
他开创了西部片独具一格的音乐形式,以口哨、甩鞭声、短暂急促的马蹄声为主旋律,这三种怪诞的声响交杂在一起完完全全地体现出了西部的狂放、没有法律约束的特性。
这部电影无非是三个大神的一次扯淡,他们来自《加勒比海盗》:导演歌尔·维宾斯基,主演约翰·尼德普,配乐汉斯·季末。
有人评价说约翰·尼德普在加勒比海盗之后就变得不正常了,我觉得这句话他其实说错了,他可以把这个时间点再提前一些。
约翰·尼德普的另类造型是如此地经典,以至于我甚至怀疑如果采取正常演技,德普还是德普吗?
仔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约翰·尼德普的演员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成也蒂姆·伯顿,败也蒂姆·伯顿。
蒂姆·伯顿是目前少数的还保留着自己鲜明特征的另类导演,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御用演员约翰·尼德普也变得比较另类,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德普就成妖怪了。
约翰·尼德普在本片的演技却让我匪夷所思,以致抓狂差点致死。
他的行为举止依旧保留着海盗船长的影子,我有一阵曾怀疑,德普是否是在拍摄完《加勒比海盗》之后立马投身《独行侠》,甚至我觉得,尼玛,这加勒比海盗原来是印第安人(《独行侠》中约翰·尼德普饰演的角色便是印第安人)。
再或者,他从加勒比海上岸之后,换掉裹在脑袋上的头巾,然后绑上一只死去的乌鸦(目测是模型,如果是死尸我就纳闷为什么不发臭),再给自己编造一个凄惨的关于淘金者的悲惨故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生活在美国西部的印第安原始土著。
我承认本片配乐汉斯·季末是现存的配乐大师之一,是顶峰级的大师,他为包括《加勒比海盗》《珍珠港》在内的影片的配乐令我终生难忘,但他激昂大气的配乐在本片中,因为德普的缘故,我更多的想到的是喜感,那种西部特有的苍凉已也不在。
面对这么粗糙的西北片,我迫不得已承认如今的影迷已经抵挡不住好莱坞产业链了。
几个一线演员,外加几个勉强及格的特效,就是一部热卖的电影商品。
“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非常无聊和单调。
还有很多没有代入感的动作戏镜头。
在狂热和乏味之间,影片走完了时长。
”(《今日美国》评论)西部片中穿插的喜剧元素让观众莫名其妙,无怪乎《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是“一部非常长、非常忙碌的电影,让几代观众空前一致地感受到困惑、昏昏欲睡和偶尔的兴奋。
” 按理来说,这不应该。
通观西部片历史,我很难找到一部电影中,那些奔波西部的美国淘金者面色如此白嫩。
我也没见过哪一部西部片采用了深色调,而不是常见的那种滚滚黄沙,一片荒芜。
我甚至听不到那些熟悉的曲调作为转场音效,切换到一个杀手肆虐的小酒馆。
前不久豆瓣某君做了一个截图比对,主要是解释本片在那些画面中对以前的老片做以致敬。
我记得其中有《上海正午》以及镖客三部曲。
那张截图明显地带有主观情绪,导演也并非是为了致敬经典才设计那些画面,西部片有自己的特征,有雷同在所难免,但上升到“致敬”这个层次,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夸大。
特别是,截图制作者说约翰·尼德普踩着梯子登上一辆货车的步伐是在向《加勒比海盗》船长的出场致敬。
我觉得这一点就相当扯淡,加勒比海盗的扮演者就是约翰·尼德普,我还没见过哪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致敬,而且《加勒比海盗》上映才过去区区十年。
你可能不会相信,一年前我独自看完《西部往事》后,在楼道里大喊着“碉堡了!
碉堡了!
”那股激动之情,我兴奋地告诉我的小伙伴们,这片屌炸天了,配乐屌炸了。
而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西部片的期望,我不得不再一次肯定,赛尔乔·莱翁内之后,世上再无西部片巨制。
《独行侠》贴着西部片的标签,但是除了广袤无垠的黄沙背景已经找不到传统西部片应有的质感。
原本戴着牛仔帽的粗狂勇士被替换成了彬彬有礼的绅士,枪枪对决的畅快变成了肉体上的搏斗,张扬的快意恩仇被滑稽搞笑式的表演完全冲刷淡化,或许现代化的重新演绎能让电影更具娱乐性,可惜接近当下审美的同时也让西部片失去了该有的本质。
就像片中的英雄终究是要走上独行的侠义之路,当今市场下的西部片似乎也是在步履蹒跚的独行着。
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名满怀理想主义的律师,他带上黑色眼罩和白色礼帽在全片中都极具辨识度。
作为正义的化身的他虽然被称为独行侠,实际上身边伴着一位神秘的印第安人。
这个角色由好莱坞巨星约翰尼德普扮演,他的角色造型依旧个性十足,一张涂满白颜料的脸搭配着头顶上诡异的死乌鸦,鲜明的装扮像极了《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杰克船长。
而德普整个表演的方式也是在刻意的向杰克船长靠近,略带滑稽的小丑式的表演,在严肃的氛围中时不时调皮下,如此演绎确实具有一定的笑果,但是也有人开始厌烦这般神经质的表演了。
在《独行侠》中你已经看不到德普脸上生动的表情,为了保证神秘感,他一直摆着一张不屑的脸,无论是悲伤还是在紧张的决斗时都只有同样的面部表情,看不到表情变化的也意味着无法对观众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
《独行侠》的主线故事是关于正义向邪恶复仇,这一点倒保持着西部片一贯惩恶扬善的主流价值观。
不过导演并不想局限于此,影片中夹杂着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殖民暴力,残酷的部落争斗以及华人劳工的片段,在表达对西部土地的留恋之情时还不忘加强历史的厚重感。
试想当影片还在为死去的生命悼念灵魂时,突然镜头一转看见独行侠和印第安人在表演二人小品是一件多么不协调的事!
可糟糕的是诸如此类的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
影片还加入了些许超自然的奇幻元素,比如食肉兔和复生的乌鸦,不过只是匆匆的惊鸿一瞥。
我们可以预见到电影想把剧情构建的更为复杂且具有深度,但在为角色突出多舛的故事时没有清晰的脉络,反而让庞杂的背景变成了一片雾霾,让观众云里雾里的同时也让电影变得冗长乏味。
说到底《独行侠》是一部讨好观众的娱乐电影,它利用巨星效应和用大投资构建出来的动作场面来吸引观众,至少在这两点我们无法否认它的成功。
在结尾的终极大战中,德普在两列火车之间利用喜剧化的动作表演跟反派周旋,让一匹白马与列车上演肾上腺素狂飙的速度与激情,目不暇接的动作场面终于在最后挽救了电影的乏味。
电影的最后,我们没有看到lone ranger,只看到lone tonto走完那段长长的,孤独的路。
tonto 在最后的时候给了小男孩一颗子弹,也说明了,这个侠肝义胆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是个虚构的故事。
合理的解释就是,没有大难不死,没有炸铁路和复仇,也没有白马和蒙面侠客。
就只有一个孩子救了两个白人,然后为了一块表带着白人去发现了银矿,然后被白人恩将仇报挖了银矿屠了原住民,剩一个变成了老头的孩子没吃没喝没土地,只能跟着一个嘉年华的廉价西部展览混口饭吃。
《转》看到别人写的这段故事还原感觉可真悲凉。
对家乡的思念让他走上那条遥远的路。
不甘心的他重新在脑海里写上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感觉可真不好。
看得想睡觉
喜剧的桥段用力太猛,德普不停的重复自己可以给他金酸梅了。生平还没在大银幕看过西部片,不过毫无情怀低龄浮夸令人失望。老公刚死,就眉开眼笑和小叔子搞的火热的两人情感铺垫过于苍白,此外,结构也实在太松散,唯独还能接受的就是反角。
Johnny Depp
我已经很知足了。
jonny depp和西部片,基本上就是1星的代名词。
复杂点的猫和老鼠
这种爆米花电影还玩啥深沉,还把节奏玩的这么慢。找死
《孤胆奇侠》和《威廉退尔序曲》,只是光为这个就可以激动的热泪盈眶了,我小时候超爱这个!
你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剧动作片,但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很不成功的喜剧片,又或者说这是一部很不成功的动作片。
我擦还能再难看一些么?爆烂啊!还又臭又长的。。这几年美国出了不少这种没营养的烂片啊,烂片全球化了吗?!!!
无聊的题材,无聊的故事,无聊的角色,无聊的对白,无聊的动作戏。看似是大制作,但完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这样的片,会大卖就脑残了。西部情怀?!怀旧也需要有激情的东西去支撑。
兔子太凶残了!
给赞!
从前 萌到心颤的戴普小朋友买了个表....
看不下去
真难为拍的这么长!老实说不喜欢这部电影,一个是约翰尼德普表演的手法和船长的神经兮兮有重叠,再一个所谓的独行侠毫无个人魅力而言,三一个是我实在受不了男人脏兮兮臭哄哄的样子!
2侠 真的是2
德普的一身赘肉看的我真是老泪纵横。。
鸡血的音乐 狗血的剧情 男主目不忍视 女主惨绝人寰 一个普叔带着船长的范儿hold全场 不好意思我脑残粉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这种神经病角色果然还是德普适合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