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还会有别的比赛 按照一般套路主角是要拿第一才完美的 这里只有拿了个第二就收尾了 有点不习惯 ^_^ 如果没看错 女主角应该在gossip girl 里演了一个坏女孩
难以想象,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不下十次了,这是一部轻松快乐的励志片。
励志片在我这里总是很受欢迎。
凯西是一个科学怪人,本身学习异常优秀,也一直梦想着去哈佛深造,在申请哈佛奖学金的过程中,凯西了解了一种新的东西——花样滑冰。
在完成自己的奖学金申请的过程中,凯西发现自己异常热爱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然而母亲却不支持,认为这是一个不靠谱的想法,没有母亲的支持,凯西只能自己打工赚钱去训练,由于教练的私心,天赋卓绝的凯西在比赛中失败了,教授母亲接走了凯西,凯西也放弃了滑冰。
在哈佛的面试中,凯西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她热爱滑冰,她想去滑冰,然后重新联系了自己的教练,重新开始了花样滑冰。
在最后那场比赛开始,凯西期待着自己母亲能够到场,然而她失望了。
收拾好心情,像一个公主一样在冰上舞蹈,展示着自己的美丽,优雅,第一个跳跃就失败了,凯西重重的摔在了冰面上,在她沮丧的爬起来,却意外的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激动,放松的心情让她出色的发挥,拿到了优异的名次。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中,凯西获得了母亲的支持,还有珍贵的友情还有爱情。
这部剧其实就是一部很简单很轻松没啥特别内涵的励志片,但是在很多时候又给了我很多力量。
梦想内心最真实、强烈的渴望,只有做自己最热爱的事业,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事业做的好,也能在其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冲着关颖珊的的客串看了这个片,库等到最后时刻才出现,呵呵,还是那么美!
第一女主角还是那么可爱,不减[欧洲任我行]的风采~尤其是最后在蓝光地下以那身公主outfit出场时,真是惊艳啊!
看到“萨曼莎”还是摆脱不了sex and the city的影子,始终觉得她还是骨子里的风流,不过已经开始演teenager的妈妈了,所有的女演员都要面对这个时刻吧。
很典型的Disney励志片,不过还是觉得很值得一看。
我们常常说中国的父母对儿女要求太高,而外国的父母(尤其美国)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自由发展,由这个电影看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谁有勇气对妈妈说:我放弃的是你的梦想,我要追求自己的。
很羡慕片中的女孩们,她们至少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想自己一路走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眼看着就要当研究生了,其实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了父母奋斗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也许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I want it more than whatever I wanted for anything. And if I failed, I failed; but then it was because I wasn't good enough, not because I didn't have the guts. I want to do what I can do in this sport, and I want to find out.btw,喜欢电影的原声,Disney的电影原声很少让人失望~
滑冰,还是哈佛。
一个是自己的最爱,一个是妈妈的所有寄托。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不读书就没有出息。
的确,知识决定命运,但国人更多的是把这句话歪曲了,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选择,不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现实是这样,无法改变,审视自己,力量实在渺小,父母殷切的希望又在自己的身上,只得向它低头。
现在的我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去做,可又有种种限制让我无法如愿以偿。
曾灰心、曾丧气、曾怨天尤人、曾想过放弃、曾安于现状、曾随波逐流、曾失去自信......是你,使我知道要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尽管希望渺茫,但我会坚持,我相信,梦想离我并不是很远,在人们的怀疑当中我也不会退却。
题材还是相当老套的,不过这次有一个新瓶子来装它——花样滑冰。
无法用言语描述的速度、力量和反重力相结合的美感,在寒气中却让人热血沸腾,冰上自由的旋转跳跃,曼妙的舞姿,不爱看运动节目的人也逃脱不了目光被它深深吸引,体育永远给人以希望,特别是这样一种美丽的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真正的演员成为了滑冰选手,而真正的滑冰选手却成为了演员。
在出演本片之前,女主角米歇尔·崔切伯格根本不会滑冰,在魔鬼式的专业培训后,她变成了冰上公主。
不仅仅这部片子,在很多涉及专业性领域或功夫的电影中,演员们为了演绎某个人物需要拥有某项专业技能,从零到满分,真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能性。
所以总疑问,导演为何要找个什么都不会的演员从头学起,这样的时间成本不是太高了吗?
不过还真是羡慕演员,可以体会各种人生,变十项全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影片中的“公主”其实也不似其它迪士尼式童话故事里那样美丽的女主,但当她在镁光灯聚焦的闪闪发光的冰上舞台起舞时,在灯光、服装、镜头的衬托下,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我被美哭了,也被她们的母女情感动哭了。
这不仅是一部励志片,还能让做母亲的学习如何给孩子一个真正的人生。
生育,“生”只是一个开端,而“育”才是真正给予一个孩子属于自己的人生。
曾经激励偶度过一道道难关的片子!
我觉它教我学会了好多好多,因为它,我学会了滑冰,说不上专业,但基本动作已经可以熟练掌握。
也算是实现了滑冰的梦想。
其次,是激励我学习英语,其实英语和滑冰一样,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就像我在参加风采大赛的时候,两次都用的这部影片作为材料进行演讲。
顺利进入下一轮比赛。
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我对自己充满了希望,我相信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有一天我一定会成功的!
里面的歌曲也是超赞的。
而且真的很感动呢“You see me better than anybody.”这句话一直深刻记在心里。
我也是如此地爱我的妈妈的呀……
基本上没看过美国的青春厉志片。
这部片子让我刷新了一下教育观念。
一,美国孩子也不轻松。
中国孩子经常被描绘成没有童年快乐,没有权力规划自己的时间,被课本和各类“素质教育”所困。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想要做得比别人好,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看到凯茜在自家院里自在的滑翔的时候,妈妈微笑着拿出数学书在窗口招手,我想我也常这样大煞风景。
二,美国妈妈也不民主。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已也象Joan Cusack 演的妈妈。
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按照父母安排的道路走下去。
在幼儿、少年时候,有多少人能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
父母的责任在于让孩子有过尝试,让他知道可以有这么多的选择。
但是真的到了关键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意识到那是“强迫”。
三,文体项目也非主流。
国内,报考艺术院校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来说。
听到电影里珍抱怨她数学学不好被同学取笑,我感觉到诧异和不平。
再考虑到要在文体方面出成绩,还得比走平常路--参加高考付出更多的金钱,而且职业生命非常短暂,我想,我们这样的平常人家还是老老实实走平常路吧。
四,美国教育强在哪里。
电影看下来,觉得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教育差别并没有想象的大。
还是那句话,要想成功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或许是因为更科学的选拔和考试体系(比如面试)和对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的高要求(把空气动力学运用到花样滑冰上,当家教可以加分)等等,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冰上公主》一部看了很有斗志的迪斯尼电影,喜欢迪斯尼电影的干净,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成年人的东西,很简单,有梦想,适合每一个孩子看,而且看后都会有收获。
同样,《冰上公主》,一个女孩子凯西,因为为了一个物理奖学金,开始研究滑冰原理,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原来自己的梦想是滑冰,而不是进入哈佛大学……选择,梦想,家人,教练,朋友……每个人都在寻找,为自己的梦找个落脚的地方。
有时,我们身上被寄予了他人的梦想,有时会错误地以为他们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可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所作的努力是在实现他人曾经有个而他不能实现的梦想,这时我们要重新抉择……或许有所错失,但是还是幸运的,至少我们发现了……看到最后凯西像只蓝色的精灵在冰场划出美丽的弧线,转弯,跳跃。
当冰刀和冰面的摩擦,擦出来不仅仅是冰花,也不仅仅是美丽的舞步,而是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
寻寻觅觅,我呢?
梦想是自己内心最真实、强烈的渴望,而不是随波逐流。
去做自己最热爱的事业,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
真不争气,每次看励志片都会被感动得抹泪。
想要得到些什么,就得相应地放弃些什么。
莱西为了花样滑冰,甚至放弃了哈佛的邀请。
“我和妈妈一辈子都在想着哈佛,但我想要的在哈佛没法得到,真的很抱歉。
”她说这话的时候帅呆了,没有任何的倨傲,而是发自内心的、倾听自己心底最真诚的呼唤而做出的决定。
滑冰也许无法给她带来作为一个哈佛物理高材生可能带来的荣誉和财富,滑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能很短暂,但她能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由衷的快乐、幸福和满足感,这样就足够了。
可悲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大多数人并不知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没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没有那种强烈想要得到的情感。
比如那么多人仅仅因为某个专业是热门的尽管实际上对其并不甚了解也都抢着去读这个专业,而这又仅仅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大家觉得什么好就去做什么,缺乏自己的主见。
话虽如此,生活毕竟是现实的、残酷的。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呢,多半也是迫于生计,而那些真正找准了自己位置并实践了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李开复,他们都是如此成功的人。
挤开所有人、放弃其他无关的一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莱西本可以不拒绝哈佛的邀请,她是那么聪明又有天分的一个女孩,我相信她一定可以把学业和滑冰二者兼顾得很好。
但她最终还是拒绝了,因为这样可以把滑冰做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某件喜欢的事做得很好,但如果我们放弃了其他的一切单单去做这一件事,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因为放弃一切后现在所做的那件事便是你的全部,如果做得不好的话,那你就一无所有了。
这正是所谓的破釜沉舟吧,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无比坚定的决心。
而莱西做到了,并最终得到了母亲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并得到了地区比赛的第二名。
大团圆结局。
说实话,看到凯西拒绝了哈佛的邀请,觉得她真是傻逼,当然,也许你要说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梦想。
但并不是每个人科学怪人都能像她一样成为冰上公主,如果你只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因为厌倦了这么多年在别人的掌握下生活而想要换一种更刺激更冒险的方式看看你的人生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决定命运的不是你所面临的机会,而是你所作出的选择。
凯西的妈妈让我第一次听到了人生的“保质期”这个概念,的确,冰上公主也许比哈佛的学士来的更耀眼一些,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不是每个运动员都可以创造奇迹,留下永恒。
当你看着那些像你当年一样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来到滑冰场的孩子们,也许你会示意鼓励的笑容,然后在心里叹口气,说真傻。
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有时候想一想,又觉得不对,似乎并没有什么是必须的。
凯西的妈妈在看台上含着眼泪激动地对左右的人说:It’s my daughter!
It’s my daughter!
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或许我的一切努力只是希望能给李先生和陈小姐一些安慰。
爱情有“情境爱”这么一说,梦想是不是也可以呢?
对于我这种梦想不是很坚定的人来说,或许只能称之为理想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梦想再坚持,最终也只能屈从与现实,不同的是你能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差距的大小。
现实也许不能满足你内心的渴望,但绝对比当前情况下你的梦想的性价比要高。
梦想什么的,算了吧,让我们屈从与现实,去争取他们认为对我们最好的东西。
温馨励志片儿。关颖珊好漂亮~喜欢Jane和她弟弟,还有Tiffany。华人就是漂亮+有气质。做自己想做的。不过要是我,我可能会选择哈佛。
成功需要:头脑+付出+激励自己的音乐
你觉得最后那段花样滑冰花样么?呵呵,我怎么没觉得。
花样滑冰啊。。。。
还是太套路化,这剧情发展有点匪夷所思 唯一亮点是最后那场滑冰 从逆境中获胜
为了写一篇正派文……连这个我也看了!
Michelle Trachtenberg美呆了,她和斯嘉丽约翰森巨像
姑娘长得不错,眼睛很美.
青春励志电影,真的好无趣……
Say NO to Harverd.牛人.
用物理知识来滑冰~画面还是很美的,梦中的哈佛大学呀~~
套路
米歇尔。崔切伯格
无论什么时候看这种励志片都会真的感到励志,也许这说明我还年轻= =
搅基娜与萨曼沙
非常典型的early 2000s fantasy。 怀念又不怀念。
作为娱乐电影已经很不错了。漂亮的主角,动听的音乐,滑冰时优美的舞姿,这一切足够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不错的影片了。
优美的冰上公主~
年少时间。
再有天赋,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