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人2(上):逃难
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 2: Предстояние,毒太阳2(港),烈日灼身2(台),Burnt by the Sun 2: Exodus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主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欧列格·缅希科夫,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弗拉基米尔·伊林,维柯托里娅·托尔斯托加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0
简介:《毒太阳2》的故事将延续前作,继续展示展现灼热的、如史诗般的悲剧人生,在充斥着暴力、有如巨大车轮不断碾过的战争里煎熬。 1941年,科托夫将军和他的家人发生那个惊天巨变之后已经过去五年了。 战争一开始,科托夫奇迹般地从营地逃出,也因此而被判刑。因为相信自己一定会被苏联政府判处死刑,所以,他便作为一名私人志愿者被部..详细 >
没想象那么差,但的确没搞明白干嘛要拍这么个2,让父女复活,过渡成为一个战火中相互寻觅的故事,并在其中试图升华出对抗大时代的责任和无力。阿尔森蒂耶夫的那条线,是个发现和赎罪过程,第二部分或许会有所体现。至于节奏的奇怪,苏联传统战争片不都这样,激烈的战斗伴随着长时间的空镜头抒情。
细节是落脚点是中转站
同一个导演的续作,没有了第一部里苏联刚解体不久的历史背景下的自虐式自黑,多了共同抗击外敌的主题,但是整个片子剧情太过拖沓,故事线也过零碎,让人不知所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刚上前线的新兵蛋子面对德军袭来的装甲洪流的惨死,和结局烧焦的坦克兵摸医疗兵的情节。
“太震撼了,想不到完全可以和冯导的电影媲美!”——某记者。超俗无敌浪漫大史诗,假造、荒诞、随意的历史因果,片段的集合:只攫取最易表达情感、表达愤怒的、赤裸裸的象征和隐喻,绝不顾及逻辑。魔幻、魔幻。大场面、大画幅、饱满音响。就可劲儿哭吧!
战争只是裹挟人性的借口历史一直在小人物时代和大人物时代轮回
镜头很有冲击力,只论电影算不上佳作
烂……毁掉了前作留下的美好印象。
客观地说戏写得不错 但是还是看过的最恶心电影之一
今天见到导演本人了。回头再看看西伯利亚理发师。本片最后一个桥段不错——临死伤兵想看女人的乳房。
看的好扎心,21世纪以来最好的俄国战争片,讽刺太多了
曾经伟大的导演怎么拍了这么一部续集,剧本完全失去了前作的密度和台词张力。进入到后半段几乎快没耐心看了。
怎么搞成这样了。。。建国大业呢?
场面比第一部大很多,导演肯定是受到这些年俄罗斯电影也在用商业娱乐化对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做出很多改变,水准并没有表现很到位,影片很流于表面,比如战争惨烈啊等等,自然艺术上根本没有达到第一部的水平,何况本就是距离当年有十多年才想起要拍的,
续作没有写大清洗,转而写战争。不是枪林弹雨的壮怀激烈,而是一种彻骨的悲哀和无助。战场上死亡遍布只剩下钟表的滴答声,那些平日善良如何因为战争成为了杀人犯,那些小人物的悲哀。要有信仰地活着,但斯大林不是信仰。
虽然是第一集的原班人马,但简直就是平行宇宙中的同人续集。一部大场面荒诞战争商业大制作,最后还要来一段第三集的预告片。爆炸血浆机枪裸女CULT得可以CULT得可以。第一集伦理文艺,第二集荒诞战争,第三集会不会拍成科幻惊悚呢?比较期待
父女形象已今非昔比,在战争中不同遭遇的叙述,大气具有史诗风格,符合我对俄罗斯民族的整体印象。期待3。
找了半天还是皮配不上字幕 只能看动静猜剧情 倒也并不难懂 如果是另行开启新的系列倒也不错,战争场面的表意力量已经很强了,非要狗尾续貂,闪回的烈日灼人段落简直是在搞笑
没看完就被拉着坐地铁到另一个电影院了,觉得很不错啊,虽然俄罗斯小女孩长大后都像原来那样了。
當出現第一部結束時,後面的俄國人都樂了,米哈爾科夫果真不辜負他拍電影死長的傳統。從頭炸到尾,唯有他最初的逃跑小震了下。那麼多控訴,也總算明白爲什麽米哈爾科夫能在蘇聯及以後時期都是大導演。
两个月后终于买到正确字幕版,还是上集,人物和线索都只起了个头。米哈尔科夫的野心有点可笑无力,却也感动人。苏联时代那种曲折隐含、借助象征和改写官方叙事、那种模棱两可的表达,变成了直露肆意。最出色的场景都是对《毒太阳》的回顾模仿。或许,米哈尔科夫的唯一失误是,没有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