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大冒险》这个译名非常的莫名其妙,让人想起《完美风暴》那类的电影。
然而实际上,只是一部反应特殊职业的电影。
所谓特殊职业当然并非常用的那种暗示,而是指海岸警卫队救生员,所以原名《救生员》要贴切很多。
所以这电影实际上和表现消防员的《云梯49》是同一类型的。
只是《云梯49》之前还有《回火》同样是写消防员的。
而在《救生员》之前,我却想不起什么表现海岸警卫队或者救生员的电影。
抛开电影的主题不谈,这部电影的结构其实非常老套,某资深人士在工作中受挫后,退回到学校,培养新一代人才,然后老青两代共同战斗。
我应该看过很多这样结构的电影,但是现在连一个名字也想不起来。
可能是同类电影大都表现平平,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吧。
其实《救生员》的表现也只能算是平平。
既然涉及到海上救生,当然会有惊涛巨浪的场面,虽然不像那个胡乱译名那么夸张,不过用到特技的地方也不少。
这部电影的主攻方向并非特效,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救生员》中的海难场景做得还算不错。
谈两句题外话,关于海难场景,去年有《新海神号》。
我觉得她的特效很虚假,但是很多人说不错。
我都怀疑是否自己现在的眼光太苛刻了。
后来重温了一次《泰坦尼克号》,开着评论音轨看的。
尽管是近10年前的电影了,但是那效果比《新海神号》好了若干个档次。
从评论和花絮来看。
拍这部电影实在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远非《新海神号》这样普通电影能够比拟。
尽管我还是觉得《泰坦尼克号》被过誉了,但是单就工程角度来说,她也的确应该得奖。
只是可惜了那年的其他提名电影,其中有些我非常喜欢的《心灵捕手》和《洛城机密》,而对《尽善尽美》和《光猪》的好感也超过了《泰坦尼克》。
说起来,那真的是非常强的一届奥斯卡啊。
说回《救生员》来,既然故事平平,特效平平,剩下的能看的就是演员的表现了。
而凯文科斯特纳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
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其实那种很定型的角色,曾经很风光,后来心理上有了阴影,但是依然雄心不老,对于有才华的晚辈是既爱又妒。
这样的角色已经被演绎了太多次了,留给凯文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
不过凯文演得还算不错,象这种沧桑孤独的角色,原本就是他的强项。
但是不要指望看到《与狼共舞》那样精彩的表现。
再谈一句题外话吧。
凯文这些年拍的电影很少。
03年的《Open Range》其实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
摄影很漂亮,台词精彩,剧本有冲击力,演员也很不错,角色又是凯文擅长的类型。
可惜的是,之前有同类型的《unforgiven》已经为这种题材峰顶了。
珠玉在前,实在难以超越。
总之,《救生员》表现平平,凯文的表演是其中的亮点,但就他的表演生涯来说,这个角色也不算上乘。
IMDB得分6.5(3996人投票),我打6分。
世界上最让你动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去年暑假上课的时候,可爱的尹老师曾经说过一句:I will be always by your side.今天又找到了一句:I won’t let go.放了很久没有看的一部电影。
The Guardian. 被翻译成“惊涛大冒险”,完全扭曲本意,也真是不容易。
不过,如果是我,也只能译成“守护者”之类,所以也无权责怪他人。
到什么时候,我的英语能长进到连字幕的翻译都挑剔的地步,那就是境界了。
无论怎么说,对美国人的糖衣炮弹,还是很感冒的。
知道手法,知道主题,知道结局,还是心甘情愿地被感动着,甚至能说服自己主动忽略结尾处那个烂俗的乔段,而因一句 I won’t let go 掉下眼泪。
我不否认,我从小就是一个泛美的人,崇洋媚外,一直到现在。
不是我的错。
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不是说每次,也有八成以上,会让我动容。
我总是在想,我们国家为什么就不能拍一部这样的片子(我不是指这部The Guardian, 这个还不算同类影片的极品,我只是打这样一个比方)。
当然,这样的片子有,大大的有,只是,我不想去相信。
因为就生活在这里,了解电影太过虚幻。
而美国,毕竟遥远,愿意去相信,如此而已。
这样看来,心态就对了。
电影,就是要这样看的。
There’s a legend, a man who lives beneath the sea. He’s a fisher of man, a last hope for those who have been left behind. He’s known as a guardian.很喜欢这段。
不管怎么说, GUARDIAN这个词还是非常好的。
P.S. 阿什顿库彻,在里面一点都不帅。
在一次领导力课程推介会中,老师选摘了这部电影作为课程演绎媒介。
当时我就喜欢上了,因为太忙,直至今天才有时间看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结,或者一个为之努力的信念,而这就是你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能。
凯文在片中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都是那位溺水的先生,心里只有自己。
我觉得者不为过,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信念,坚持信念,必须有的事情是你不能左右,必须放手,你不可能什么都要。
就像他对fisher说的:尽你所能救你能救的,剩下的我们必须放手。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就是这么残酷。
看完这场电影,你会明白,人生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完成。
很喜欢片尾曲,never let go! 为了心中的信念,永不放手!
单位发的华星代金券快到期了,感冒发烧折腾了半个月,想看的片子下了已经:-(((想倒出去吧,便宜点还能赚一百大洋,可惜脸皮太薄没张开嘴,只能在上映影片中选一个。
既然来华星了,就看看大场面,于是……睡了一下不好意思还是要着重推荐一下华星,这么大了第一次是在不好意思,效果很好,果然很好,幸亏当时没被小农意识左右造成终生远离先进文化的遗憾,聊天、打手机的人明显比其它影院少,贵点还是值得的!
这种类型片没什么可说的,只要把场面拍好就成了,到一个半小时时,主角们刚离开学校,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青春片,心想怎么也的最后有一感人至深、生离死别的大场面呀,想想这些年看的所谓灾难片,就觉得人老实呆在陆地上才最安全,别没事就跑水上去!
(想起大豆同学曾出语:小说中和尚没一个好东西,电影中船也没有一支是安全的)另外一个特别特别巨大的感触:外国人怎么都那么壮,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
我们是什么时候变老的?
我们一直都在变老。
本。
你知道吗?
我不在乎。
我是说,如果肌肉酸痛了,说明我们已经使用过了。
如果我现在走不动路,那是因为没晚我都走到我爱的人那去。
我这里满是皱纹,因为我经历了无数快乐的日子。
我在享受生命,我喝酒,抽烟,我生活,爱恋,跳舞,歌唱,流汗,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
如果你问我变老是不是坏事,变老是收获。
生命最伟大的信仰,莫过于生命本身。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作为千万人生命的保障,当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幸福去为了心中这个似乎虚无缥缈的信仰,也许这个人本身就比他心中的那个信仰更伟大。
他是一个海防救险队的队员,他保持着学院历史上的所有纪录,是这个圈子中传奇性的人物。
他从不夸耀自己曾经的成绩,他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用生命去捍卫无数人的生命,他拼尽全力,只为了能成为处于危难中的人们心中的那个奇迹。
也许连他自己也难以解释这个信仰之于他生命的价值,他为了这个信仰失去了心爱的人,失去了作为一个丈夫应有的幸福。
这个信仰到底让他得到了什么?
除了那一系列他并不看重的纪录,就是那种挽救垂死的生命所获得的心灵的救赎。
一次意外使他失去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作为唯一的幸存者,他从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
他是常春藤历史上最优秀的学生,有着几乎令人反感的自信。
他声称要超过老师所保持的所有纪录,这让有着无数救险经历的老师在内心深处对他寄予了厚望。
但是,老师没有放松对他的训练,相反对他加倍地严格,老师知道他心中有着与自己同样的信仰——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甘愿付出一切的信仰。
于是,共同的信仰将两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每一次犯错,尤其是由于他的自大所造成的错误都会遭到老师严厉的惩罚,在一次次的失望后,老师曾经想让他永远地离开。
他歇斯底里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他害怕失去这个唯一的为了信仰而努力的机会。
他大声地向老师倾诉的心声:“我来这里是为了挽救生命!
”是的,他也曾经因为意外而失去了并肩战斗的队友,那种痛苦时刻折磨着他。
他想要用自己的余生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是为了死去的队友,更是为了自己心灵上的救赎。
但是他过于年轻了,年轻到还没有来得及认识自己的能力,年轻到以为只要有能力就能跟上那个伟大的信仰的步伐。
他骄傲、甚至有些许的狂妄,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天赋,甚至将其作为自己任性的资本。
可贵的是,他善良、真诚;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值得他终生感激的老师。
没有人比老师更明白他的心情,同样的经历进一步加强了两人之间的联系。
命中注定他要成为老师的接班人,命中注定他要继续老师终生从事的为了信仰而战斗的事业。
他最终还是成熟了,领会了老师所教授的一切,成为了老师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记忆。
第一次执行任务,他就显示出了杰出的才能,是心中那不变的信仰让他拥有了强大的能量。
但也是那一次任务,唤醒了老师心中最沉重的记忆,老师决定放弃救险事业。
做出这个决定,既是因为老师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更主要的是因为老师坚信他可以为自己的信仰继续战斗。
在离开的那个下午,老师说在他所参与的所有任务中,有22个人丧生,无论他已经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这个数字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
在老师转身离开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救险队员的信念——为了每一个生命而全力以赴地战斗。
那个晚上,他迎来了第一个真正艰难的挑战,并为了挽救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
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看到了老师的身影,尽管已经不再敏捷,但是却始终坚定。
两人齐心协力地摆脱了困境。
然而,又是在最后关头,上帝和他们开了玩笑。
面对只能有一个人存活的抉择,老师毫不犹豫地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他,自己则怀着不变的信仰葬身于大海中。
他注定了会成为一名和老师一样出色的救险队员,不仅因为他心中那份对于生命的信仰,更因为他始终相信,老师时刻都在和他一起战斗。
关于影片《惊涛大冒险》无论是思想还是演员都堪称一流,只是编剧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为了结局而结局的影片显然是下层之作。
但是,就冲着故事所表现的人物,就为了救险队员的牺牲精神,还有凯文-科斯特纳的演技,还是值得一看的。
前面有人大概介绍过了情节,我就不重复了。
而且片子的精华也不完全是在情节上,还是看表演。
我选择推荐的原因是,题材不是很新颖,美国每年这种主体的片子还是有不少的,关键看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
这部片子有《完美风暴》和《垂直极限》的很多元素的糅合,看这部电影就是感受人在暴怒的大自然面前的顽强抗争和影片最后打出的英文版一句话:舍己救人。
在影院里面充斥着满城都是大波妹和中国版大电影的时候,当我看到当天有这么一部片子上映,感觉确实是时候。
总比看一个吐字不清,浑身装束像齐天大圣,手持一根金箍棒的人强多了......
看了这部影片,中文叫《惊涛大冒险》。
中国人翻译得很直白,失去了原有的THE GUARDIAN那样简练的美。
还是叫它保护者把。
故事是从美国海岸护卫队(US. Coast Guard)中一个传奇英雄的一次海上救生开始讲起的。
也就是我们的男主人公(凯文·克斯特纳主演的)本尼。
他是个40开外的中年男子,被他救过的人男女老少不胜其数。
但是由于一次意外,他的所有同伴都遇难了,他也开始出现一些幻觉。
组织为了让他休息,安排他到精英学校当教官,也就是培养新的USCG。
于是他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被他调教的这拨年轻人形形色色,其中有一个游泳天赋极高的男孩费舍,别人眼里他是个自恃甚高,各项成绩都优秀的天才。
但是本尼铁面无私的对待他们每一个人,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淘汰了一半的候选人。
通过每天的接触,费舍和本尼之间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本尼也了解到费舍的过去。
他在大学里是很有前途的游泳选手,因为一次意外,车上除他以外的所有人都遇难了,包括3个极具天赋的游泳选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觉得小镇的所有人都不和他打招呼,好像他就是杀人凶手一样。
在大学接下来的两年,他不再参加任何比赛。
并且,一毕业就报名参加了USCG的申请。
看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段或辉煌或苦涩的历史。
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也许在当时很难让人理解。
其实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费舍本来有望成为一个游泳冠军,甚至是世界冠军。
但是因为车祸这个特殊的经历,让他在当时不能再面对自己的过去。
所以他选择了彻底抛弃自己过去的人生。
这样的改变,对他来说是好事,至少说明他没有完全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他还在积极寻求实现自己人生的路。
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费舍初来精英学校时,一脸的狂妄自大,做事独来独往,没有团队精神,他只是喜欢创造纪录,喜欢出风头,但并不是真正喜欢做USCG来营救别人,也就没有真正领悟到拯救别人的真谛。
在本尼和费舍的过招中,费舍渐渐明白:当USCG不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英雄,USCG也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奇迹。
因为客观条件,我们永远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最终生还。
而当我们必须面对放弃的时候,我们能说服自己理性的放弃么?
这显然是一个很严肃也很让人困惑的问题。
在片中,费舍问本尼:你到底救起了几个人?
是200,300,还是更多?
本尼一直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直到本尼因受上次失败经历的影响,无法开展营救,毅然提出辞职回家打算后,和费舍最后一次碰面。
费舍问:你到底救了多少个人?
本尼说:22。
费舍很惊讶,我看了也很惊讶。
他可是传奇英雄啊?
不应该是救了成百上千的人么?
对于营救人员来说,是不是每次救了几个人,他们都会特别记得那人的名字,相貌或与被救人相关的其他事情?
还是时间长了,救的人多了,就会慢慢淡忘了呢?
“22是放弃的人数。
”我这才明白,原来对于USCG来说,重要的不是救了几个人,而是在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几个人。
要知道,当你身着USCG的制服,以标准化的姿势自由落体降落在受难的区域,和困在那里的生还者说“我是USCG,我是来救你的。
请不要放弃,相信我一定可以把你救出去!
”的时候,你就像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是唯一的一线希望。
也许最终等待他们的还是冰冷的海水和僵硬的尸体,但即使这样,你也得努力到最后一刻,在使他们能获救的前提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随着观影的不断深入,我越发的意识到:参加USCG是需要有常人做不到的勇敢和毅力,还有就是超级无私的奉献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的。
正像他们的座右铭:So others may live.也许,每个人都有拯救别人的心愿,但是真到了冰冷的海水,马上就要沉没的船只,以及自己求生的本能,你是否还能真的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救一个陌生人?
片子的最后,本尼在临走的时候听到指挥中心传出费舍被困,需要救生员去营救的消息时,他决定去营救他。
在费尽周折,两个人被救生绳一起吊在半空中,快够到直升机舱门的时候,绳子因为之前被磨损,开始松动。
勇敢无畏的老本尼在这时作出了我意料之中的决定!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费舍,自己毅然跳了下去,随即被海水吞没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或辉煌或苦涩的历史。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是过去的见证,也是我们选择未来生活的诱因。
当你发现一个人很神秘,你无法理解的时候,不用觉得奇怪。
你只是不了解他的过去。
明明如此残酷,为什么还总是望向有光的方向。
PS:所谓“速写”只是看后的只言片语,或长或短,有可能会在以后写的更具体一点,也有可能只是这样而已。。。
虽然老套。
但体现的精神,对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触动是挺大的,至少我被打动了,电影不但是艺术,如楼主所说他告诉了纳税人他们的钱用在了哪。
而且对我来讲,看的时候真的有去做一个海岸救援队员的冲动,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很幼稚,但我觉得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影片。
好复古。开啥玩笑,科斯特纳可是未来水世界的王者。
all about men~~
什么shit结局...
最后一段有点画蛇添足,突变可歌可泣有点懵。
又见保镖,果然没让我失望
典型的美片风格,情节拖沓
CCTV6,11月7日放映过。刚才重新又看了一遍。。。人性的光辉呀。。。。。TG什么时候能拍摄出这种水准的电影呀。 编剧,剪辑,视效,音乐,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一个被拍过成千上万次的故事蓝本,开头三秒钟就猜得到结尾的剧情,却能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Costner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老一辈的演员之一,Kutcher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年轻一辈的演员之一。两个人的体魄很适合演这类电影。虽然是个老套的励志、英雄主义冒险大片,结局都在意料之中,但是最后还是被感动了。另外,觉得片名直译为《守护者》会更好,片头片尾呼应很赞。
结尾确实被感动到了,恩,学校带去看的当时
美国版《海猿》,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平庸。
我和你一起看的.?
So Others May Live.
一切都好起来的时候兰德尔挂掉了,好可惜啊
美国主旋律。四星。
又一部好莱坞经典老带新的主旋律电影,演员辛苦了
美国海岸警卫队,貌似看过的电影只有这一部提到了这只部队……
normal boring
美国主旋律
老套归老套,好看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