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
Verdict,判决之后(台),审判
导演:雷蒙德·里拜·古铁雷斯
主演:麦克斯·本曼,Kristoffer King,Jordhen Suan,Rene Durian,多莉·德莱昂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法国语言:他加禄语,菲律宾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终于受不了丈夫的暴力相向,妻子抱着受伤的六岁女儿,满脸鲜血、鼻青脸肿地跑入警局求援。她要的不多,只求一纸判决伸张正义,可是比起家暴的皮肉疼痛,冗长官僚的菲律宾诉讼体系,更如心灵凌迟,令人绝望难忍。司法非关真相、非关正义,只关乎哪一方更能在法官面前舌粲善辩、搬弄法条。然而无论加害方或受害方,都将在这场为求胜诉、投注..详细 >
真实性的细节很饱满
感觉这官司好像打不赢,如果丈夫没死的话估计可以拍3小时
三星半。尤為生猛的特寫跟拍攝影風格,暗夜求援的家暴事件,在小包車行進間轉場日景,令人驚艷。冗雜的行政法律程序呼應片末的成堆卷宗,是受暴女性的無望吶喊和對體制的暗諷。對庭訊過程的刻寫過分詳盡,甚至連交叉詰問也一一呈現,是風格,或也是弊病。較之《分居風暴》,片中對社會和家庭脈絡的描繪相對平板單薄,對法律的辯證也尚停留在容易想見的層次。男人的死直接讓「無罪判決」成為虛無,卻也讓正義懸置,這當中的複雜糾葛,人性擺盪,還有相當大的深探空間。(191019)
@filmex
从案件来看稀巴烂,从社会来看还不错
很直白,解读空间不大。
全程捏紧拳头 很无奈的点在于 案件转折点是因为男主的贫穷 最终结局也是因为男主意外的发生而走向看似“胜利“的走向
-
7.5分。我还挺喜欢这部少见的菲律宾电影的。就是一个家暴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导演采用了近似伪纪录片的手法进行拍摄,使得电影颇有真实感。男女的立场在电影里表现得也都不错,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自然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对片中人而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难也依然存在。而最后储藏室里那无尽的卷宗,带来的也只能时一声唏嘘而已了。
对于被家暴的人来说,最可怕的是在自己无力抵抗的同时,也没有除自己之外的他人或系统能够帮到她,就像那张无罪的判决书一样让人绝望。此时此刻只能指望天意…….
看到判决,心都凉了
冷静、客观又及时的《判决》以最快速度介入到这起「正发生」的「家暴」案件当中,但却没能第一时间呈现那个「在路上」的判决结果。事实上,在两个小时里,试图通过「程序正义」得到「结果正义」的女主受到了诸多阻力。我们看到,这个力求体现「公平」的司法系统在为积极且努力寻求法律援助的「家暴」受害者辩护的同时,其也在为暴力的始作俑者「非理性」提供「保释,甚至庇护」服务。为此,本片里的「狠角色」是一个利益受损的集团,它正影响着「判决」结果——这是爱与罪与罚互相牵制和彼此抗衡的过程,纪实风格的手持摄影除了无比贴近案件本身,也最大程度上为不了解菲律宾社会现状的「判官」提供了相对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办公环境。不幸的是,这起证据确凿的诉讼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资源」争夺战。显然,因势单力薄而等待「环境之助」的案件堆积如山。
2019年威尼斯地平线评审团特别奖;可能是因为期待太高了,所以有些落差。开头的家暴段落和结尾的层层档案是高光时刻。但是手持摄影和题材处理都缺乏些新意。
很精彩的电影啊。事实很清楚 检察官又说她相信会赢 因为她们是正义的。但是判决又是无罪的。颇有在抨击菲律宾司法体系的味道。最后卷宗进入档案室 厚厚的档案堆叠成一摞又一摞。不知道有多少有失公允的判决 🤔
11/23@厦门 金鸡电影节 7分 bad joke laughs last- -
希望是乔伊杀的
几年前在戛纳短片竞赛看过导演片子,模仿门多萨,但很精悍。拉到长片来,就显得比较稀松,仍旧是第三世界在电影节展示伤疤的电影。多少有些厌恶。
看前期待很高,但实际上只比短片版增补了有限的戏剧冲突,撑不起一部长片的体量,不得不加入不少冗余情节,整体有些失望。
#HIIFF
8/10 在前面很长的篇幅里会觉得很无聊,不明白其想表达的主题,在各种方面完全没有推进的感觉,只是一直在原地兜圈。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逐渐统一,庞大的政府体系下,渺小的底层家庭能做什么?底层人无论想要正义还是反悔的机会都是荒谬虚无的,而他们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家暴,而是根深蒂固的阶级禁锢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不过观感确实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