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美国囧案第二季

American Vandal Season 2,美国罪案闲事,美国破坏分子,美国高中破坏公物事件(台)

主演:泰勒·阿尔瓦雷兹,格里芬·格鲁克,特拉维斯·托普,梅尔文·格雷格,卢·威尔逊,泰勒·德尔登,德龙·霍顿,莎拉·伯恩斯,贝利纳·洛根,亚当·雷,巴尔巴拉·迪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美国囧案第二季》剧照

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2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3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4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5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6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3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4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5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6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7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8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19美国囧案第二季 剧照 NO.20

《美国囧案第二季》剧情介绍

美国囧案第二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etflix的伪纪录片剧《美国囧案 American Vandal》第二季确定在美国时间9月14日上线,这部获艾美奖提名及赢得皮博迪奖的剧集新季讲述,纪录片工作者Peter Maldonado及Sam Ecklund(Tyler Alvarez及Griffin Gluck饰演)被招来到一间天主教精英学校,他们将调查一宗引致学校多人腹泻的大型恶作剧事件。而有一匿名帐户「Turd Burglar」承认这次事件的责任,主角们得查出谁是幕后黑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奇迹列车伤不起的女人各取所需头文字D第五季怪异试探姐姐的恋人寄生怪初音岛S.S.该死的赫梅克莱曼婷沙漠女王小心侦探征服金色橡树岭荒野第一季鬼女佣死亡之屋最佳拍档之寻找爱我的笨蛋老婆失忆了我的间谍前男友镰仓物语蓝鱼无边无界那年1987剑侠情缘之藏剑山庄好男当自强第二季白宫风云第六季囧西游之荒村客栈小霓虹的愿望

《美国囧案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混蛋的「美国囧案」和撕碎的面具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被窝修道院我们不是最糟糕的一代,而是被曝光最多的一代。

我们时刻生活在议论、反馈和评价中,所以脸上的面具通常只是我们求生的方式。

也许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一层厚厚的保护,可以让我们去成长、去发现、去以新的形象示人。

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那个面具下真实的自己,并且享受那个真实的你。

网飞的原创剧「美国囧案」只播出了两季就被砍掉了,被砍掉可能是因为它的非典型。

但是在电影剧集创意越发雷同的今天,这样的非典型剧集反倒值得去好好品味。

「美国囧案」用两季分别讲了两个屎尿屁的故事。

第一个是某个高中教职工停车场上的所有车都被画上了生殖器图案,第二个则是有人通过泻药让全校同学在午餐时间同时腹泻,给整个学校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两个案件一开始看起来是那种混蛋下作的恶作剧,我本来也是当成下饭喜剧来看的。

但是后来随着主人公对于事件调查的深入,我才发现这案件背后并非混蛋,而是可以让每个人都共鸣的那种当代社交网络病症。

主人公是两个学生,与其说他俩是想要去探求真相给被冤枉的学生以清白,不如说他俩是想要通过这个拍纪录片来实现他们的导演梦。

整个剧集就是他们制作的纪录片,随着调查推进实施更新,因此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以及涉及到这件事的每个人包括吃瓜群众都可以了解到他们调查的进度。

也正是随着他们的调查,不断的有新线索提供,当事人的态度不断的改变,这个案件也不断的出现反转。

这两个学生显然不是什么专业的侦探,但是作为和大多是当事人同龄的高中生,他们最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去解开谜团。

他们的杀手锏就是社交网络。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社交网络让大家变成了两面的人,一面是面对真实世界营造出来的尽可能美好形象,另一面又是不断发泄情绪和欲望的私下的一面。

从这叫网络上可以看到每个人的虚伪,看到真实的人际关系,看到人和人之间私下聊天的内容。

在同一张照片,可能中间是一个摆拍出来的完美形象,角落的背景中又会有别的见不得人的背地勾当。

而通过这一切,可以还原出来每个人真实的人格,主人公也正是通过这个手段不断深挖这些恶作剧背后的真实人际关系的。

主人公通过这些藏在手机里的秘密翻出了整个学校的各种秘密。

比如造成这两次事件被冤枉成为嫌疑人的就是刻板印象。

因为这个男生喜欢画生殖器而且总做傻事,这次的恶作剧就一定是他么?

因为这个男生曾经拉裤子并且有了相关的外号,这次泻药就一定是他放的么?

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很多同学都是信誓旦旦的说一定是他干的,这样毫无根据的指证只会毁掉一个人。

同样,隐藏在这两个案件背后的还有校园霸凌、还有老师校方的隐瞒与施压。

学校里倒霉的永远是听话的孩子,同学欺负他们,老师控制他们。

校方为了尽快结案可以威逼利诱让学生承认不是他犯的罪行,球队内部也可以用暴力让知情的队员闭嘴。

除此之外,这两个人还查出了各种混乱的亲密关系、明面兄弟背后插刀的塑料友谊、学校官僚的管理体系、球队明星球员拥有的特权等等。

而最可怕的是,他们都放在了纪录片里面,一下子,这些原本在面具之下的私事全都变成了校园新闻。

两个学生在调查的时候似乎已经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因为他们开始更多的深挖和曝光八卦,不论这事情与破案有没有关系。

他们把一个对于案件的调查变成了对于其中相关人员的人格调查。

每一个人都被他们揭下了面具推到了灯光之下,经过他们的一番折腾,没有人再拥有秘密。

校花高贵的形象不再、历史老师被开除、空虚的学校明星球员、为了引起关注而吹牛的转校生,学校里每个尽力经营的人设都崩塌了。

网络时代的背后,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那些看似光鲜的明星学生,那些看似精彩的个人社交主页,背后都是一个空虚以及无法信任别人的心。

我们每个人你都可以,甚至是很擅长去把让别人看到的生活过的很好,但无论我们创造出来的人设或者面具有多精彩,其下的真实面孔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而且,我们自己喜不喜欢这个真实的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可能很多人会想,第二季其中的那种网络诈骗应该很难骗到人吧。

但是,就像明星球员说的那样,能有真正乐意去喜欢面具下面的你的人,能真正理解你的孤独的人,可能也是甘愿受骗吧。

 2 ) 第二季依旧一口气看完,最后一集让我抽了半包烟

很久没有回豆瓣写点什么,很多以前认识的豆友也没看到什么动向了,我曾一度有网络虚幻所以让生活来充实的幻象,然而孤独是离不开你的,我依然还是回来寻求认同感和找些陌生人可以聊聊天。

看完之后,我删了很多觉得幼稚的影评,然后又开始质疑自己不真实,毕竟和这部片子的主题相斥了,很久前我写过第一季的影评,然后去分析每个人物。

我没觉得自己分析错了,只是成长告诉你人是分析不清楚的,剧本可以聊的还是主题性的东西,我原本以为这是一季讲人性的老套路,至少第一季的确把人挖的太深,可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在聊真实和成长但却套路新颖的片子。

我本来觉得皮特和他的搭档对于真相了解过了头,其实他们很纯粹,只想做个探究真相的发现者,而真相很多时候是不堪的,但比起上一季,这一季就阳光很多,编剧变成了一个了解人性却还开朗乐观的大男孩,那些被真相伤害的人最后选择了更好的生活。

这一季的最后一集可以胜过今年所有的美剧,最后的称述显得土味但是不得不佩服条理清晰,就像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去和你讲道理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时候,你能感动于那种真诚。

最后一集聊得是网络安全?

不,更多的是我们现代人存在的孤单。

借用最后一集最后的原话,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两个甚至更多身份的时代。

网络成为了很多人的避风港,因为它可以是你最华丽和坚强的外衣,来让你变成另一个人;它也可以成为一片荒土,是绿洲,是你诉说秘密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因为我们需要适应不同的身份,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

我也经常用社交软件聊天,甚至觉得安全,因为你所倾诉的人不在你的生活里,你不用担心他对真实的你怎么改变看法,这避免了很多尴尬,因为你倾诉多了会明白那些你看到的漠然的脸或是满脸的疑惑,有些人不在乎有些人会质疑你虚伪,那就是我们在现实中孤独的根源。

皮特问球星朋友,你身边有这么多人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去迷恋一个你没见过的姑娘,而之后黑人朋友的回答让他洗的白白净净,甚至黑转粉,这和富家女以及冤情对象的理由是一样的,他们在试图适应现在的生活,而那并不是很成功,所以极度缺失认同感的人被网络骗子有机可乘。

我也有过这样的偏见,这不可耻,那就是什么样的人会把自己的裸照发给一个没见过的人,他得多饥渴?

现在我要把饥渴换成孤独,然后开始理解。

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我自己可能也会,甚至爱得更深,这不是因为对方姑娘有多漂亮,而是对方有没有真的懂你。

我为过一个认识不久的女孩纹她的名字,最后两个人也没有走得长久,但我从痛恨自己幼稚到变得越来越坦然,甚至不后悔,我和她是网络认识的,吸引我的不是太她照片有多好看,而是她的兴趣喜好和你深度共鸣,她变成了你精神和心灵的支柱,最主要的是那份被爱的心被获得,哪怕不够真实,虽然我不是被欺骗,但是冤情对象那个喜欢英式口音和茶的电子音乐人小伙子,他那个落寞的眼神我深有同感,最后他和皮特说常联系的时候,我看哭了。

那些矫情的东西他自己也不适应,可就是这些东西显得真实,我感受到了他的被需要。

编剧很巧妙的用了其他没有受骗学生的采访独白,这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你不能说他们活得现实不理解人情,简单一点没什么不好,那些也不一定是坚强,而那些脆弱的我们最后应该选择的也不是自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而是抛下一切让自己快乐一点。

球星自己选择了大学,抛下了身边虚假图利哥们的意见,然后在公园和一群孩子寻找篮球真正的快乐;电子乐三人组重归于好,然后在一个地下酒吧做演出,哪怕同学们欣赏不来他们的音乐,但我挺喜欢;至于我写完影评,我会继续做乐队和拍照片或是做些自己能快乐的事,而少去一些对生活的不满;你那?

 3 ) 标题好难写

今天一天看完了这一整集…当前七集好像都在控诉当今网络社会的虚伪时,最后一集终于不落俗套地告诉我们What’s wrong with putting on masks? What matters is to feel comfortable with your camouflage and the “you” underneath! 其实最后这一集的结局没有上一季那样让我震惊,但也是最后这一集没有让这部剧成为Just another show that talks about bullying. 强推 超好看😭

 4 ) 屎尿屁越狠,我心越浪

任何时代,低俗都不会在银幕上殆尽,它只会不断更迭,越来越详实。

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拉屎场景。

《美国囧案第二季》开场,圣伯纳丁高中的学校食堂,教室走廊,到处是屎。

学生们如同失了禁,个个慌不择路,厕所已然不够,但凡是容器,纷纷解开裤带,拉个畅快。

©令人窒息的拉屎场面虽然恶心,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有人会觉得屎尿屁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元素,甚是低俗。

但俗话说:“人们渴望发笑,便有了笑话,人们渴望开怀大笑,低俗笑话应运而生。

”毕竟,越三俗,越好笑。

[顽主]里,张国立说过一句:“哥们儿就是喜欢俗的。

©[顽主],张国立大部分观众乐衷低俗,其接地气,无需过脑,快乐简单粗暴。

因此,银幕上,总有屎尿屁横飞。

电影刚登场,是一批未驯服的野马,各路导演和艺术家,摩拳擦掌,握紧缰绳,做着各种试验性的尝试。

那时,银幕上尽是低俗。

譬如早年梅里爱的[舞会之后],贡献了影史第一个裸露镜头。

©1897年,[舞会之后],去洗澡的女主又或是费迪南的[透过钥匙孔],完成了摄影机的首次窥淫。

©1901年,[透过钥匙孔]那会的电影,受众不多,即便低俗,也无人问责。

但环境总会变化。

伴随技法成熟,观影人数增加,电影逐渐成为主流娱乐方式,看的人多了,便有了不同的声音。

那是电影第一次被批低俗,尤其那些直白的裸露。

1930年,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出台《海斯法典》,将这些元素,挡在了镜头之外。

©《海斯法典》,美国第一部限制电影表现内容的成文法规没了最原始的低俗,总会有新元素替代。

30年代的美国还未完全从大萧条影响中走出,经济上升缓慢,找工作对于男人并非易事,对女性更是残忍。

那会,城市中出现一些凭借美貌,找男人作长期饭票的女人,她们不上班,言语轻佻,放浪形骸。

她们被称作“掘金女”,同时也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海斯法典》出台后,银幕上的传统低俗几近灭绝,而这些时代下不得已“掘金女”,却成了银幕上最低俗的形象。

这类角色,捧红了珍·哈露和梅·韦斯特。

一个在[红发美人]里,喜欢将富家公子照片放在大腿丝袜扣中,极尽挑逗之能事。

©[红发美人],珍·哈露而另一个,则在[侬本多情]中斡旋于多个富家子弟间,游刃有余。

©1933年,[侬本多情]的梅·韦斯特作为掘金女典型,她投机,不婚,将男人玩弄股掌,俏皮话更是妙语连珠但如今看来,“掘金女”并不低俗,只是在那个银幕上连喝酒都不被允许的年代,其成了低俗审查制度间新的底线。

纵使仍处在舆论风口,甚至当时天主教徒更是怒斥其放荡且淫乱,但法典并未将其拒之门外。

且她们传达出的享乐主义之上,更是吸引了一批批观众走进影院。

仅凭[侬本多情]的票房,便将当时濒临破产的派拉蒙,挽救于水深火热中。

低俗的力量,可见一斑。

四十年代刚开始,二战打响,同时也吹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号角,中产阶级人数激增,电影内容也有所变化。

中产阶级们有个共性,他们喜欢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优雅,自是模仿对象之一。

而他们,正是观影的主力,《海斯法典》加上大众口味变化双重桎梏。

当时的电影,纯洁优雅的不可方物,甚至于一般的性暗示,都要转个山路十八弯。

譬如[淑女伊芙],本该是男女挑逗,却变成关于“蛇”的性隐喻,尴尬到出戏。

©[淑女伊芙]中的男女之事被一段蛇动画替代物极必反,压抑之下,必是反弹。

马上,60年代迎来轰轰烈烈的性解放,不但推翻《海斯法典》,更是将电影创作,掀了个底朝天。

最重要的是,低俗又重回银幕。

而其中最具代表的,还是性的回归。

1966年,《海斯法典》废除,同年,[灵欲春宵]上映。

这部从名字开始便已和低俗缠绕的片子,开始公开讲荤段子,更有妻子当丈夫面勾引情夫的桥段。

对比先前,可谓低俗爆表。

©[灵欲春宵]其就像砸到水中的石子,掀起了后继电影里荤段子的浪潮。

伍迪·艾伦算对此心心念念,1972年他拍[性爱宝典]紧随脚步,用知识分子的口吻,跟观众一本正经讲黄段子。

©[性爱宝典],伍迪扮演一枚有思想的精子除了这些飞舞的性事,还诞生了新的低俗。

1980年,[空前绝后满天飞]上映,这部以反传统类型片和类型人物为乐趣的电影,给低俗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恶搞。

©[空前绝后满天飞],美式恶搞片鼻祖同为低俗,恶搞比黄段子更好笑,票房也更强劲。

没隔两年,[空前绝后满天飞]的原班人马又拍了个[笑破铁幕],两部片子下来,恶搞正式在银幕立足。

©[笑破铁幕],恶搞对象是传统的苏联间谍电影无论荤段子还是恶搞,这一时期算是成型,为后续成熟的低俗喜剧铺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低俗恶搞后来传到香港,被一周姓演员本土化后。

成了无厘头。

时间来到90年代。

由于电影分级制度的完善,电影创作越来越自由多元,低俗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小,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的低俗只是性和恶搞,那么90年代开始,则百花齐放。

其中,最亮眼的是屎尿屁的亮相。

它脱胎于厕所幽默,以排泄物为梗,和性一样,是人们本能忌讳的低俗。

但创作者们,总能找到诙谐之处。

像是1999年的[王牌大间谍2],不仅是彻头彻尾的恶搞,更以屎为噱头,恶心之余,忍俊不禁。

©[王牌大间谍2]同年还出了一部经典,叫[美国派],这部以性为主导元素的喜剧,中间穿插屎尿屁的段子,低俗出了层次感。

©[美国派],在女厕所拉肚子的芬奇紧接着是2001年的[非常男女],挂在电风扇叶上的马桶飞旋,屎尿四溅,隔着银幕,都能闻到味道。

©[非常男女]然而,远不止如此,大麻元素的登场,让低俗变得更加宽泛。

大麻致幻,吸食者行径同傻子般荒诞,笑果一流。

其中,数1998年科恩兄弟[谋杀绿脚趾]的大麻最为经典。

男主“督爷”是个无业游民,每天靠吸食大麻度日,吸嗨时,便会幻想在城市上空翱翔。

©吸嗨了的“督爷”2001年的[惊声尖笑2],恶搞主导下,观众看到个成了精的大麻,将人卷起,一顿反吸。

©[惊声尖笑2]屎尿屁和大麻只是新晋低俗元素标志性的两个,还有宅男文化和酗酒等不胜枚举的低俗梗。

而如今银幕上成熟的低俗喜剧,往往是多梗并用,俨然低俗乱炖。

只不过,大众喜欢贴标签,像是屎尿屁,作为近两年低俗元素里的佼佼者。

低俗喜剧也更多被叫做屎尿屁喜剧。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就像《美国囧案第二季》,纵然其一本正经,而面对满屏屎尿屁,总有观众,会心一笑。

所以,任何时代,低俗都不会在银幕上殆尽,它只会不断更迭,越来越详实。

但至于下个时期,什么又将成为新的低俗,只有天知道。

-作者/夭夭酒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5 ) 一场荒诞讽刺的“便便袭击”案——《美国囧案》

2017年,网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真实犯罪纪录片风格的《美国囧案》开了一个“丁丁”的玩笑,这部剧集严肃又荒诞的提出了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涂鸦了27个丁丁?

而今年9月《美国囧案》第二季正式回归,这次的事件是更加重口味的“便便袭击”,案件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天主教私立学校“圣伯纳丁”,这一天,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在食堂享受这自己的午餐。

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在他们肚子里,每个人都急忙想赶到厕所“一泻千里”。

可是中招的人实在太多了,厕所的位置又有限,于是……他们悲剧了。

第一时间没有抢到位置的同学只能“随机应变”,书包、垃圾桶、水池、小板凳,甚至站着……学校里顿时恶臭冲天。

你懂的,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生理本能。

事后查明,一些学生是食物中毒,问题就出在日常喝的柠檬水里(喝白开水还是有益处的),没等警察查出凶手是谁。

社交平台ins上就出现了一个自称“粪便怪盗”的人,他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那就是把这次“屎尿横飞”的视频上传后,@了每一个出现在画面中的学生。

这下子可炸开了锅,不仅拍了小视频,居然@本人,简直是太嚣张了。

更过分的是,他在短短几天内,接连作案,手段之卑鄙前所未见。

这时候一名嫌疑人出现在了警方的视线,与此同时,其好友也指证其曾买过大量泻药,他就是一直受到欺凌的“凯文”,甚至凯文自己也承认了其罪行。

案件似乎可以结案了,可是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凯文自己也中招了,这一系列案件究竟和他有没有关系呢?

◆◆◆ ◆◆第一季中因为破解27个“丁丁”涂鸦的奇案,而名声大噪的的高中生山姆和彼得加入到了这个案件的调查当中。

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警方的完全不同,似乎这个案件隐藏了更黑暗的秘密。

《美国囧案》走的是真实犯罪风格的路线。

其严肃的纪录形式,多层的叙事方法给观众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案件回溯和人物访谈几乎让所有人以为是真实案件。

这也是它厉害的地方,难怪曾获得过艾美奖剧情类特别节目最佳编剧的提名。

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一部伪纪录片,片中的案件并都不是真实发生过的。

(不要再惊讶美国真实的“丁丁”涂鸦事件了好么)◆◆◆ ◆◆这部披着“屎尿横飞”的剧集不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

在重口味的剧情下,导演想要挖掘的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校园霸凌、刻板印象、官僚制度、网络隐私、钓鱼诈骗等一直存在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比如,第一嫌疑人凯文,小时候还是受欢迎的活泼男孩。

就因为裤子上粘上污迹,被一位同学拍下来传到网站上,这个举动直接毁掉了他的自信心。

你瞧,孩子们固然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残忍可怕的一面。

他们坏的直接,无需考虑后果,无需压抑想要别人出丑的本性。

又比如,学校的上层管理者,明明知道案件有疑点,却故意隐瞒。

本该为公民伸张正义的警察竟然为了尽快结案,诱导凯文的口供,丝毫不在意是否会造成冤案。

而学校的体育明星享有各种特权,即使“不小心”违背了学校纪律,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永远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更不需要接受审查。

更可怕的是网络世界并不是安全的,就像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中表现的那样,你根本无法确定与自己聊天的是人还是“魔鬼”。

或者当你为了取悦对方,发了“大尺度”的个人照片出去,那就意味着走上了1条不归路,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而一段视频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悲的是,群众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真相,只是情绪的发泄。

所以,这部影片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下结论。

每当你觉得证据确凿的时候,却与事实的真相差之千里,剧情也一再反转,啪啪的打的脸疼。

不过在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都已经迷失在网络平台之中。

年轻的一代迷茫、空虚,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渴望别人的赞美和认同。

PS、风景盗图、虚拟定位等手段层出不穷,什么才是真?

与其被网络对面准备好“话术”的人欺骗,不如睁大眼睛,认真的与身边的人相处,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其他推荐:佳人再难得,回顾武侠剧中的5大古装美女革命先烈永不忘,5部扣人心弦的谍战剧生离死别、催人泪下的地狱审判之旅——《与神同行》系列

 6 ) 评论

第一季被人说节奏慢是因为大背景和线索以及嫌疑人锁定基本都在头两集完成了,后面只是抽丝剥茧地推理部分。

而这一季观众基本没办法自己思考案件本身去推理,剧本是不断甩前文没有的新讯息出来的,只能跟着走。

推理部分的逻辑被弱化了(第四个事件直接一带而过了),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在完善逻辑上。

最后解谜部分感觉是有bug的(也可能是我看剧不认真?

)- 比如不是说只有运动员可以去休息室塞T shirt吗……Jenna最后为什么可以随便进去啊- -b推理这部分弱化了导致这一季好笑程度直线下降。

第一季好笑不是因为案子本身屎尿屁,是他们用一本正经地方式讨论屎尿屁内容的反差感。

笔迹不同这种刑侦案常见套路他们用来讨论dick画法有没有ball hair和mushroom head差异,而且真的很!

严!

肃!

自己都没有笑!

还很认真地和老师说,最后自己都嘲听起来哪里怪怪的。

还有从不同的ins小视频里找线索啊之类的,一本正经地找非常沙雕的线索,反差萌总让人忍俊不禁。

 7 ) 美国囧案 第二季

真酷呢兄弟,不过这个真的不适合吃饭看。

环环相扣我觉得已经比得上很多好的刑侦片子了。

不过许多证据都是剧情不断推进得出的,如果能在现有的证据上进行推理得到犯人观看效果可能更好。

不明白为啥被砍了,国外明明评价都很好啊!

跟第一部一样,第一集有点慢,后面越来越精彩,但没有第一部结尾那么深刻。

这一季看的很心疼,校园霸凌和青春的孤独才是高中生活的真实一面啊… “我们不是最堕落的一代,我们是曝光最多的一代”,面具背后,大抵同样孤独,渴望被爱。

案件很完美,结尾的升华意外又合理。

 8 ) 不剧透这个很重要

第一季其实比第二部更精彩,但第一季看完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第二季分了两次刷完。

网飞出品,每季也就八集左右,一集三十分钟,非常适合在剧荒时一口气刷完。

伪记录片的形式近年大行其道,美国囧案的精彩之处在于首先他不是一部无脑爽片,每季案件的设置既让你觉得破案似乎并不困难,但在追剧过程中又不断地把嫌疑犯一个一个地排除,使整个看似简单的案件越来越变成“完美犯罪”,最后再加上推理片一贯的多重反转,一气呵成,而且还不用自己动脑,跟着片中“纪录片拍摄者”的镜头走就好了;其次是更多地采取了“访谈”“摄影棚采访”的形式,让这种伪记录片能够呈现出较稳定、清晰、明亮的镜头质感,而不像“科佛洛档案”那样晃得你头晕;最成功的是囧案的主题,他要表达的不简单是一个案件的侦破,如果我没记错,第一季案件最后变成了悬案。

他更多的是想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网络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9 ) Gist

we are not the worst generation, we are just the most exposed. We are living in a constant state of feedback and judgment. So maybe the masks are a tool to survive the time, maybe they provide a thin layer of protection, a place to grow, discover, reinvent. The important part is having people who know you without the masks and being happy with who you are beneath it.

 10 ) 为Peter和Sam上升的制作力扣一星

没有第一季的伪纪录片魂了,形式还在。

第一季给我非常高的代入感可能主要是因为所有的footage真的是都存在得很合理,听证会的录制啊社交网络上的小视频啊,猜测的部分和理论上拿不到的footage的部分就做做3D模型啥的,成片效果就非常符合高中生做犯罪纪录片这件事,拿不到的素材就是拿不到。

这一季就明显更走悬疑卦,烘托悬疑气氛,大量猜测的部分都有原演员真人演绎……就……少了第一季的真实感吧,给我的代入感大打折扣。

第一季被人说节奏慢是因为大背景和线索以及嫌疑人锁定基本都在头两集完成了,后面只是抽丝剥茧地推理部分。

而这一季观众基本没办法自己思考案件本身去推理,剧本是不断甩前文没有的新讯息出来的,只能跟着走。

推理部分的逻辑被弱化了(第四个事件直接一带而过了),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在完善逻辑上。

最后解谜部分感觉是有bug的(也可能是我看剧不认真?

)- 比如不是说只有运动员可以去休息室塞T shirt吗……Jenna最后为什么可以随便进去啊- -b推理这部分弱化了导致这一季好笑程度直线下降。

第一季好笑不是因为案子本身屎尿屁,是他们用一本正经地方式讨论屎尿屁内容的反差感。

笔迹不同这种刑侦案常见套路他们用来讨论dick画法有没有ball hair和mushroom head差异,而且真的很!

严!

肃!

自己都没有笑!

还很认真地和老师说,最后自己都嘲听起来哪里怪怪的。

还有从不同的ins小视频里找线索啊之类的,一本正经地找非常沙雕的线索,反差萌总让人忍俊不禁。

这一季这部分的搞笑随着推理弱化直接没了……全集我唯一笑了的部分就是警察问Kevin你是怎么把poop放进纸人头和发射器里的时候,Kevin和日和动画里的人物一样把东西放屁股下面……不过这样确实是能腾出余力来说更大的人性问题,开始以为说校园霸凌,结果其实每集都有细节引发思考,最后居然上升到社交网络掩盖的人性。

两个主嫌疑人Kevin和DeMarcus还是塑造得很饱满的,很典型又很真实,有可爱的部分有可怜的部分也有可恨的部分,会让人感觉学校里这样类型的孩子可能真的是这么想的吧。

里面没有完全好的角色或者坏的角色,看似在做好事的人也有shaddy的部分,看似“坏蛋”的家伙也会说出很厉害的话。

哪怕是Chloe自己也在说自己当了snitch,最早帮忙的原因也是内疚感。

细节还是挺可爱的,片头还有Ming Zhang小朋友和Mr. Baxter哈哈哈。

能理解为什么砍了,这个系列没有好剧本确实撑不下去。

为这一季Peter和Sam上去了的制作力和大量吃饭时不宜观看的大便镜头扣一星。

《美国囧案第二季》短评

网络时代的青春期百态。

10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作为一部讲屎尿屁的电视剧,也是把故事讲到一个高度了。前期认真埋了不少伏笔都能自圆其说,就是最后结局的转折禁不起推敲。很意外居然没续订第三季

13分钟前
  • berlioux
  • 还行

朋友圈3天可见

17分钟前
  • loneranger
  • 力荐

这一季比第一季精彩

19分钟前
  • 戒网0.0
  • 还行

相信我,你想象不到这部剧在表象之下埋了多少层次的真相:加上牛逼至极(比上季要紧凑多了)的叙事方法,如果2018你非看一部美剧,我推荐他。(草你能想到最后这是黑镜?)

24分钟前
  • 鸡毛山人
  • 力荐

2023.5第二次观看

28分钟前
  • nibuzai
  • 力荐

没有第一季搞笑 但是感觉案情更悬疑了 看完男票直接玩起了fruit ninja 😂

31分钟前
  • Vincent‘s Ear
  • 推荐

前半部分不如第一季,但是后两集持续发力,精彩程度直达新的高度,为了赚钱而无底线袒护明星运动员的学校,为了得到情感慰籍而深陷泥潭的富二代们,还有过街老鼠一样的teenager特别擅长的校园霸凌,但没想到最后整部剧告诉我们的其实是网络交友要小心,警惕杀猪盘

34分钟前
  • MorrisLvvv
  • 力荐

“It’s poop, but it goes a lot deeper than that!” 有屎以来,一次迂回曲折的深查。在屎尿屁中挖掘出网络时代的人性。

35分钟前
  • nakedgun
  • 推荐

8/10,故事人物叙事都不错,但毕竟是第一季克隆品。

40分钟前
  • 索博斯基
  • 推荐

shit

42分钟前
  • peanut butter
  • 很差

不要被屎尿骗了你,没几部剧能有这样的深度讨论,We all full of shit.

45分钟前
  • Shu
  • 力荐

第二季怎么比第一季分高这么多……明明第一季好笑得多,第二季演技很做作啊………

49分钟前
  • theplumkiller
  • 还行

“你们都假装过着完美开心的生活,但你们实际上都像我一样孤独。”(孤独的灵魂好上钩、好操纵、好可怜)

54分钟前
  • 顾佳期
  • 力荐

3.5,题材挺好的,但是拍得没有第一季好,前面几集节奏略拖沓

57分钟前
  • jerrynemo
  • 还行

哪里好看啊??结局不像是一个好的推理悬疑啊and煽情部分强行拔高也很出戏and讲来讲去老生常谈那些情感价值

60分钟前
  • 还行

十三个原因 之后校园欺凌类的就难做了

1小时前
  • 佐唐家的小炎
  • 还行

一般,,依然高级黑police

1小时前
  • 小张同志
  • 还行

作为一部伪纪录片,剧本结构比第一季好多了。但是两位主创依然很蠢

1小时前
  • vanilla
  • 很差

有1.. 💔

1小时前
  • 小狐狸的慢灵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