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回了高二暑假看冰果的感觉,京阿尼赛高!
非常喜欢这样一所悬命,大家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青春,让人想起看到一年甲子园的口号是“有想让你见证的夏天”。
虽然距离高中毕业才刚一年,但已经格外怀念了。
高坂说的,“嗯想成为特别的人,并且不止步于口头,并付诸行动”这样的道理太棒了🌟夏日夜晚行山,在山顶俯瞰看着祭典灯火那一段特别动人,晚风拂动少女的白裙,从那个时候有美子爱上高坂了吧(百合最高!
今天看完了一部很好看的番《吹响吧!
上低音号》,讲的是一群高中生管弦乐队参加比赛的故事,每个人为了比赛而奋力拼搏,互相帮助,克服挫折,最终形成了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体,很有感染力。
我特别偏爱这部番的另一个原因,是在里面找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我高中时也是学校管弦乐队成员,我吹的是长号(就是番剧男主冢本吹的那种乐器),学校组织参加全县的比赛,大家也都勤奋练习,但是很多人没坚持下去,到最后好像只组成了一支20个人的管弦乐队,很多乐器都缺失了,长号只有我一把,在一段二重奏里负责中低音部分。
比赛那天,我们坐车去其他学校的音乐厅比赛,各个学校的参赛者都在那里,我们上场的时候很紧张,指挥是个女生,手势一出,音乐奏响,特别投入,那种在一个团体合奏的感觉,和平时单人练习完全不同,特别美妙,真的,如果你体验过一次那种合奏的感觉,你一定会终身难忘。
番剧里有个画面描述了那种感觉,是一个吹大号的新手,平时她一个人练习,为了让她找到动力,几个朋友特地和她合奏了一首《小星星》,她终于体验到了合奏的乐趣,那种很多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彼此配合的感觉是最难忘的,这和自己独自比赛完全不同。
像《挑战星期天》里的那句台词“他最怀念的不是赢得万神杯,或者是美女投怀送抱,更不是什么光荣,而是他的队友在场上完全信任他,11个队友,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拼命向前冲,一起奋斗,这才是最怀念的。
”如今,我回想起高中时光,那段比赛的日子特别难忘,后来高考完就没再碰长号了,现在早已忘记,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那种合奏的体验,但我会一直记得在台上那几分钟的合奏的感觉,那短短几分钟,我才真正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那是我后来人生中听再多歌曲、观看再多音乐会都不会有的感觉。
一开始,我想多数人是不会想到吹奏部会如此优秀。
可能又会是惯例的打着音乐旗号的卖萌。
但是京阿尼的动画质量实在高,姑且看看吧。
就京密的本人来说,也是没有想到这一出。
“只要做出养眼的开心日常就好。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句话似乎成了我心里对京阿尼唯一的期待。
然而《響け!
》,却在强番如云的四月中悄然登上顶峰(个人心中),在七月之初奏响了四月最高的乐章!!!
第一话,女主以一个事不关己、摇摆不定、略显冷漠的形象登场,也基本确立了本篇“沉稳”的风格。
从这里开始便有了质疑,以这样一个路人般的存在为中心,能否顺利的推动故事的展开呢?
到第十二话止,证明了这是一处前后呼应的绝笔!
久美子因为自己摇摆不定的性格,易受他人影响而重新拿起了悠风号,加入吹奏部。
随着大家一起,以全国大赛为目标不断努力。
因为自己有基础,有能力,所以不用担心;就在目睹了许多不断努力却被淘汰的人们、或是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放弃的人之后,她开始意识到了自己能够握住手中的悠风号是多么的不易。
渐渐确立了自己的归属,目标。
她开始努力,前所未有的专注。
当久美子发觉的时,自己已经从一个无法对任何事物抱有激情的略冷淡且存在感稀薄的人变成了一个为目标不懈努力,甚至会留下不甘的泪水的,好胜且存在感爆表的人了。
人会失望是因为有了期望的感情啊。
在自己那样努力过后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这可能是她人生第一次尝到的“苦涩”。
不过投入的热情越多,最后收获的喜悦也是无法比拟的,久美子也终于体会到了那最甜美的感觉了吧。
这部动画的出场人物众多,但是把每个人的性格都表现得如此到位还真不简单。
观众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吧,就人物性格描写来看,个人眼中第二出彩的就是优子。
这个角色一开始出现的时候真可以说是不讨人喜欢,甚至有点讨厌。
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学姐身后。
在通常作品里出现的这种角色应称之为反派路人吧?
这里就不得不夸京阿尼厉害啊,它仅用了两话,就把优子的形象整个翻转过来了。
第十、十一话,表面是丽奈与香织学姐的独奏竞争。
我的眼里看到的却只有优子(好吧,学姐百分之三十)。
她对于前辈的憧憬,非常纯粹,单纯的希望她好。
香织是前辈,本来也人善良,却也被这些东西束缚着,不能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而优子,就像香织学姐心中的一面镜子,帮她争取,替她不甘,甚至在最后落败的时候替她哭泣。
身边有优子这样一个朋友是何尝幸福?
真正的朋友是什么,坚定的站在自己这方,而不是用道德衡量、用理性判断(说点个人看法,在这里我认为优子和部长比明日香够朋友)。
若不是优子“胡闹”一番,就不会有那次再竞选,香织学姐也不会得到释怀。
未争取就结束,恐怕就会带着这个永久的遗憾毕业吧。
最初喜欢上京阿尼是因为,细腻的镜头、场景切换,加上精致的作画,能够将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桥段刻画到一种极致。
穿透心灵般的代入感。
然而近年的几作中,虽然画面依旧犀利,却总感觉它略显空洞,无法代入。
也不知是演出无力还是剧情苍白。
好在作为京粉的那份坚持,终于还是盼出了全力京!!
这回的气氛可谓冰面下的暖流。
严肃之下,以节奏取胜、靠细节爆发!
平淡吗?
我觉得燃爆了!
在本已精湛的作画下更加精益求精。
几乎每一个镜头、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感受到制作组的良苦用心和热情。
比如香织学姐的不安,吹号前那瑟瑟发抖的嘴唇与坚定不移的丽奈的嘴唇对比;发表全国大赛名单时,大家无声的表演,怎样的性格流露出怎样的表情,让透过画面让屏幕前的我都跟着紧张、激动。
大赛上,丽奈独奏时,香织学姐那略显不甘的眼神,仿佛听到了“如果现在在独奏的是我······”的声音;到后来欣慰的表情——果然她才是最棒的啊,独奏由她来吹真是太好了。
虽然这都只是个人揣测,但这确是画面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最后明日香学姐的一番话也倒出了观众的心声,就这么一直继续下去该多好。
所谓最好最好的小说,是让人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脑海里浮现出相对的画面;动画反之,能够让人从画面和镜头中感受到文字是最妙不过了。
我觉得,今次,京阿尼的这部动画,便是达到了这种境界。
诚意之作,感动之作。
今天,只是今天就好,让我们京吹尽情的吹个够吧。
秀一和久美子最后的感情刻画大成功,并未刻意凑对,但也别白铺垫了。
剧场版、第二季哪个都好,快出吧!
次の曲、もう たまらない——
一口气补完了第一季,剧情的节奏把握得还不错,有求而不得的梦想,有认不清的喜欢,有压抑在心的憧憬,紧张不安是常态,爆发冲突是催化剂,但也会终究找到自己全力以赴、为之努力的那个理由。
这就是所谓的——青春啊,真实,而梦幻。
好喜欢久美子糟糕的性格!
还有什么能比散漫又冷淡的人认真努力起来更打动人的呢?
选择学校的理由?
校服好看呀脱口而出的心声,总正中对方雷区。
爱用“啊、唉、嗯”之类含糊不清的语气词蒙混过关。
这样顶着绵羊头(章鱼头?
)的久美子啊,慢慢地,显露出了不一样的可爱。
会干脆利落响亮地回答老师:“是,我能做到!
”会突然在桥上飞奔起来,对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大喊:“想演奏得更好!
”不甘心得要死啊,不愿认输啊,也“想成为特别的人”啊,没错,“现在是竭尽全力伸手触及月亮的感觉”!
“神会对努力之人微笑,这是骗人的,但我们偶尔会被命运之神垂青。
”“不将愿望说出口就无法实现。
”挂在天空中那遥不可及的月亮,也可以变成手中的菠萝包;扭蛋机总会扭到的,是属于你的上低音号。
喜欢的心情,真诚且炙热。
丽奈同学,真是美丽啊。
有什么能比憧憬已久的高岭之花向你露出专属微笑更让人心跳加速的呢?
对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刻画很细腻,小动作、微表情,暧昧的,明朗的,几大名场面,有点撩。
还是吃青梅竹马线,对其他人都好说话的久美子,只有在面对秀一的时候,才会展现出任性、坏脾气的一面。
最后心里有点幼稚的小纠结,要是叶月喜欢上的人不是秀一就好了,支援喜欢的人喜欢别人,是件多么苦涩的事啊。
重新看了一遍京吹2,(在已知利兹与青鸟的剧透的前提下),对前几集那一对的戏份看得更仔细,也就提起来了看下去的兴趣。
之前看得蛮潦草,京吹我记得第一季是追了一阵的,看到第八集反而弃掉了。
当时的我觉得演出太夸张做作(和冰菓相比),突如其来的爱的告白什么的,总觉得在卖百合,而又知道主角二人不是爱情的关系,就弃掉了。
现在倒回去看,还是当时的自己太狭隘了。
第八集的演出着实是惊艳的。
二人的感情也有“卖”的成分,但是也是恰到好处。
当时还有一个弃掉的原因是因为写实。
本来以为冰菓是京都作品中最写实的,其实冰菓更理想化一些。
就像冰菓中写到升学的部分,用折木和千反田对话的浪漫的场景带过了。
在京吹中,升学与演奏的冲突则是非常重要的矛盾点治之一。
新番时期看京吹时,里面写实的那部分让我觉得有点反感。
因为过于反映现实了。
把各个人的情绪都表现出来,让人喘不过气。
在这个方面我比久美子更惰性,所以看了会很不安吧。
画面和人物上和冰菓相比,有更多高光,更多的肉感,一开始也不太能接受。
因为一开始一直以另一部冰菓这样的期待来看京吹。
最后事实证明京吹是不同于冰菓,另一种青春的绝妙呈现。
如果比喻的话,冰菓像是离地面五公分,京吹像在地面上垫着脚吧。
像冰菓和京吹这样的作品,不免会有想带入自己的想法。
冰菓在一开始看的时候,还是初高中,觉得很容易带入折木的想法。
后来高中毕业时看新出的冰菓新出的一卷书《迟来的翅膀》,就感到已经不能将自己完全投射到冰菓中的人物了。
看京吹的时候,15年是高中,是开始迷茫的时期,对于京吹的青春百态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看动画本来是想从现实中脱离,所以当时停了下来。
而后再看的时候是大学了,一口气看下来。
好看。
心里面由衷地这么想。
青春期的心思,高中面临的现实,加上吹奏部这个融合着热爱,天赋,人心的交织等等的混合体,用这些将青春这个复杂的东西呈现了出来。
只是现在看的时候有一种悲伤感。
因为看写实系的作品总是和自身相联系,所以京吹对自己而言太苦涩了。
当然,有青春自身的苦涩感的原因。
不过里面美好的东西也显得相当苦涩。
对于久美子的成长,久美子和丽奈soulmate般的关系,丽奈对于成为“特别”的决意,葵前辈一开始时明确的放弃等等,对于吹奏乐部本身,都由此感到悲伤。
自己好像远远做不到她们那样。
实用主义的我一开始就对热爱和兴趣进行了放弃,但是没有葵学姐那样果决清晰,就像是随波逐流。
丽奈所说的特别应该很多人都有想过。
想成为厉害的人,想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而现实说: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再特别时,你就长大了。
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困境吧。
这样的人并没有作为被叙述的价值。
而像铠冢前辈那样,虽然内向又脆弱,但是却拥有着天赋。
或是吹奏部的大家,有天赋或没有天赋也好,至少在为一个看起来很特别的目标努力。
青春片往往都有这样的剧情。
但是这或许是我的痛处。
在普通中挣扎着,逐渐放弃了成为特别的人,而在这样的作品里充分的共情起来,时常有酸涩感从内心涌出。
像久美子姐姐那样妥协和放弃之后,终于与父母摊牌,最后解开心结对妹妹的演奏送上祝福,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吹响以及冰菓的观看的体验随着年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
年龄越往后,后劲越强。
在我目前为止的短暂人生的不同阶段,观看感受的这种微妙的变化,也是我自己的青春的成长史。
另外,非常想看利兹与青鸟,不能引进的话赶紧发售BD啊!
京吹和冰菓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期待京都的下一次突破
画风清丽,细节和分镜完美把控节奏;配乐精准高雅,声优演绎恰到好处;人物性格和心理是本作最大亮点,描写丝丝入扣,没有一个配角是多余的、没有个性的,而这些人物性格,又和她们所搭配的乐器相互印证。
乐器在乐团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是乐手们价值追求的体现,比如小号的特点是是嘹亮的、天才醒目的、追求个性的释放和成功,代表是高坂,美丽,直率,优秀、坚定;大号是支撑,是绿叶,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而成就大局,代表就是叶月和后藤,不计较得失,认定了就坚定地往下走;最复杂的是上低音号,也就是悠风号,虽然外表伪装成不起眼的样子,但内核与众不同,并且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忠于自己,春风化雨地产生影响,代表是女主。
这部动画,主角极其少见的特别个性,给剧本增加了十倍的创作难度。
而且不仅要画一个时期的个性迥异的人物的汇集、磨合、冲突,还要画从创社到参赛这样长的时间轴上一个大群体的种种变化,还要诠释用青春的泪水和汗水浇灌出感情和事业的双收的主题思想,京阿尼这部动画,选了一个最高的难度系数分,然后自己完美地把它完成了。
本作寓理深刻,明亮的画风下出现很多次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拷问,脱胎日常,直抵乌托邦。
看得我一个26岁的老阿姨涕泗横流。
应该是近十年看过的最好的动画了。
画风是我喜欢的,片头曲也很好听。
只不过不懂音乐的我一开始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没想到剧情居然还挺吸引我的。
吉川优子是我非常不喜欢的角色,甚至有些讨厌她。
因为自己仰慕的前辈没有得到独奏的机会,她先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质疑高坂丽奈是不是因为走后门才能独奏的,当她知道高坂丽奈确实是实力超群的时候,她又要求高坂丽奈把独奏的机会让给前辈。
服了。
在宣布金奖时看到高坂丽奈抬头满眼泪花我突然激动的要哭了!
女孩子之间的友谊真的太美好了!
希望第二部能给冢本秀一多一点镜头,哈哈哈 。
梦想是我们或者曾经是我们的伙伴,我们怀着或多或少的功利心去追逐它,途中得到过或失去过的东西好像都比不上追过本身以及结果来得重要,于是无怪乎我们常常忽略掉命运的暗示,由此被梦想欺骗,从几年直至一辈子。
可梦想偏偏又不光是为天才或内心强大之人准备的,它不怀好意地具象为日月,向所有人散发耀眼的光芒,将世上为数不多的天才与内心强大之人化为不停靠近自己的星星。
而众生泯然,唯有站在冰冷的大地上,伸出手臂,幻想着触碰到它。
当丽奈流下不甘心的泪水,当久美子流下不甘心的泪水后,她们被那光芒吸引,她们想要离开大地,飞向星空,想要变得与众不同。
她们为之努力,经受挫折,互相安慰与拥抱,扶持与陪伴,一起变得强大起来。
在这个带着浓重京阿尼风格的平凡世界里,她们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用字面上的“闺蜜”或“百合”来定格,也绝非是捉摸不透的神秘与过分解读。
这样的关系让我无比向往,因为它纯粹,即便石原或是花田或是别的什么人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它还是纯粹,浑然自成,仿佛从相遇到相知都是天作地和一样,让我心甘情愿地花上大把的时间去循环,舒心且沉默。
我不曾奢望着能从这种几乎找不到模板的普通角色与作品里寻求淋漓尽致的震撼,也曾坚信京阿尼十年内无法回到《冰菓》的巅峰之上,然而当丽奈轻触久美子上唇的场景被呈现于我眼前时,我的心还是“不争气”地一并被感动了。
至于接下来的浮想、期待、知足与幸福,则是奏醒我梦想的行进曲吧。
我有幸在这不到十年的追番岁月中有京阿尼时不时地给自己意料之外的惊喜,诚如某好友说过的,无论你是否喜欢京阿尼的风格,你都应该对它心生敬佩,因为你说不上来它会在未来何时便能用“情怀”来俘虏你的心。
纵使今次,你看不到什么噱头,神展开,喝茶、卖萌,以及多么大的粉丝群体来造势宣传,纵使京吹仿佛与京阿尼之前的作品相比总是看起来少了一点奔放,多了一些暧昧,冲淡了许多惬意,平添了几分小哀愁,但光凭那几近变态完美的细节处理与山田尚子式镜头,你还是很容易分辨出来,啊,这果然是京都动画,而且这次又是久违的认认真真去讲好一个故事,将热情与爱意体现在每一个出场的角色之中,细致考究,编排紧凑,配乐应景…又仿佛日本动画这几年流失掉的美好品质统统在这十几集里以爆炸的方式让你我看得如痴如醉,并且无声地向业界宣告:这就是京阿尼全体对动画的“爱的告白”,这就是京阿尼真正的梦想。
它平凡,却足够闪耀。
说起来,去年的《玉子爱情故事》也是这个感觉,饼哥和玉子那普普通通的表白与迷茫不知融化了多少人的心。
而到了吹奏部里,京阿尼掐断了许多本该是青梅竹马的展开,却对女孩子之间的亲昵浓墨重彩,让观众们时不时地争吵甚至于撕逼,恨京阿尼犹抱琵琶般不再出个二季或者久美子的爱情故事,这多半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执着了。
当然这并不是在说谁内心不够强大,相反的是吹奏部里根本不乏内心强大之人--拿得起放得下的叶月,为音乐至死不渝的小绿,男友力爆表的夏纪,直来直去的优子,成长起来的晴香,女神一般的香织,甚至于存在感比孝哥饼哥还稀薄的苦逼秀一,他们身上的坚韧,他们对于“吹奏”发自内心的热爱,都让他们的梦想变得独特出众,更不用提天才级别却更为努力的明日香与铠冢妹子了。
是他们撑起了这部作品,是他们让无数观众满怀期待与歆羡的心意去讨论与仰望--这是一部疯狂的青春群像剧里最欲罢不能的地方,也只有如此疯狂的表达宣泄,才让我们深深明白,为了梦想,我们应该去怎么做。
梦想啊,谁不为它痴迷过,谁又实现了它呢?
看过他们的喜怒哀愁,抱负与行动,又有谁不为自己曾拥有的梦想与青春感到遗憾呢?
香织可以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换作自己,是否有勇气来为注定了结局的梦想绽放释然的笑靥呢?
夏纪怀着祝福与期待,在久美子的乐谱上写下进军全国的誓言,我们不禁感慨,这该是有多么可贵的包容与单纯,才能将放弃与释怀变得如此铿锵有声呢?
久美子含着泪奔跑在桥上,一连串伤心欲绝的“想要演奏地更好”,让我们无奈,让我们反思,让我们回味着,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终究会放弃,不甘与遗憾呢?
寥寥数笔,流光溢彩的画面,婉转的配乐,简简单单的台词,赋予我们的,是说不上来的沉重与真实,即便我们一直都清楚,这不是真实。
久美子说,神不会对所有努力的人报以微笑。
这些我们都知道,纵使执念终身,哪怕粉身碎骨,但倘若梦想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话,那一生的坚持也注定落个镜花水月。
梦想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它,我们的人生便有了更多的喜悦失落。
梦想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没了它,我们的人生也得在平淡中继续。
在成长或是老去的时光流逝中,放弃梦想的凡人将希望传递给追逐梦想的愣头青,后者在漫漫的追逐里磨损希望,渐而放弃,唯有梦想本身在希望的一次次传递中永葆青春,于是追逐与希望便永不湮灭,所谓的执着,以及所谓的释然,才会成为怀念青春的主题里不舍得绕开的谈资--演奏厅内,乐符时而狂风骤雨,时而像软绵绵的白云,交织着无法隐瞒的悲伤与澎湃,毫无保留地对梦想倾诉自己的爱与决意:纵使会不甘,会遗憾,此时此刻的自己依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因为音乐绝不会撒谎。
星空之下,执子之手,互诉衷肠,微风拂动白色裙摆,相视一笑,世间的喧哗尘埃通通游离于飞向宇宙的二人世界之外。
在此刻,除了生与死,再无什么事物与情感可以逾越陶醉的仰慕。
追逐至此,梦想成为了幸福,值得一生铭记,死而无憾。
我有一年多写不出能让自己满意的东西了,我不知道这份仰慕会指引着自己的梦想到何时,去往何方。
不过现在,我也想变成特别的人,在自己写下的文字里寄托自认为没有谎言的热爱。
我写得不好,只是喜欢。
以新顾问的赴任为契机,怀揣全国大赛金奖为目标,曾经有些散漫的部员们挥洒着奋斗的青春,过着波澜万丈的每一天。
老师好帅也好温柔啊,该严厉的时候也会严厉,这样的人设虽然常见,但每次遇见这种还是很戳我啊啊啊。
配音是樱井孝宏?
还挺喜欢他的,虽然我再喜欢的声优也听不出来声音。。。
久美子好像是那种比较容易受人影响的女孩子,参加乐团,选择悠风号等等。
不过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就没有动画可以看了╮(╯▽╰)╭很喜欢明日香,她因为比赛的事被妈妈打那里我真的好心疼!
学姐太棒了!
整体来讲感觉有点像taritari,本来以为一季就能完结的,结果还出了剧场版和第二季。
剧情除了和丽奈那点伪百合感觉很多余看得我很不舒服之外都挺不错的。
PS:我还是比较习惯 吹响吧!
上低音号 这个名字😂😂😂
这番我没看完,我不能打四星 我不想看了怎么办,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该给多少分了,因为我刚看见一条评论“不喜欢这一类型的请不要评分”,天哪。
我很喜欢高中生的故事,青春朝气,我也知道在那个年纪正式性格最倔强的时期这部动漫真的把每个人的性格都提现的很好。
从来就不缺明日美学姐这样的人,独善其身却又有号召力,但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人,虽然能成为这样的人是人生目标。
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夏纪前辈,选拔势力还会去安慰被选上的学妹。
同样不喜欢的还有泷老师,我从泷老师身上看见了我从小到大大多数老师的影子,冷漠,或许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但是我不喜欢他。
青春之所以是青春应该是爱意的懵懂,我喜欢饼藏和玉子,可是当叶月也喜欢上秀一的时候我知道了这番不是我的风格了,我不喜欢雌竞,虽然没有竞但我就是不喜欢这条线。
京阿尼不是最会搞cp的吗,凸守和丹生谷不是搞的很好吗,怎么到了高坂和久美子这里就多加了个喜欢老师的设定。
这番我没看完,我不能打四星。
我不是什么二次元,我就是个看动画片的。
豆瓣短评没有评论功能,但是这次想说的有点多就只能来写长评了,所以不喜欢有很多人喜欢的动漫,那些喜欢这部动漫并且不容其他人质疑的人请略过。
高扬感!
莫名其妙
京吹真是太好了,当你做旅行攻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为一部动画圣地巡礼,就知道看看这个动画准没错。可是为什么只有青少年才会这样用心用力地生活呢?
不带情怀,不带同情,免疫商宣忽悠.太无聊了,看这些学生唧唧歪歪,也不搞笑,也不励志,我都不知道这东西为啥有人看.
无论是剧情还是节奏,都完爆同期的所谓成本高昂特效良心的FSN—-ubw。画面是不可或缺的决定动画成败的因素,但那只是之一,ubw的空洞无味,导致了这个版本的无比失败,也侧显出了京都的又一次成功。
节奏感很赞,制作也良心,但是,都有过“我愿意为她而死”的告白了,接下来却突然转BG,这是他妈的在逗我?
从细腻敏感到真诚坦荡,京阿尼完成了又一次自我突破
特別な人になりたい!
昨日一天刷完,差一话完结。音乐只是个壳儿,内涵是高中生心思复杂的宫斗和无休止的女同卖腐。女二以做特别的人为生活目标,女一跟着起哄,又不是天生特殊,千秋和野田才是天生特殊的人,勾心斗角的事根本入不了脑。
只要一想到做出这种动画片的人生前遭到了怎样的痛苦,就难过到难以呼吸。
百合剧情搞不懂
假百合再见!!
音乐来得有点迟
首先说,这是一部很励志的动漫。然后我就要来说一下个人观点了。说实话,这部作品如果吧高坂丽奈这颗老鼠屎捡出去的话我一定会爱上这部作品,我甚至会给这部作品打五星。但是,现在我看到的是女一号爱女二号女二号爱老师的故事。能把一个女二塑造的如此讨人厌我也真是觉得……作画2励志2萌1
自冰果以来的京都TV动画上限
轻盈、细腻、深刻
评论里一直在强调这是普通人的故事,然而实际上故事一点都不普通,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就能团结众人拿第一哪里普通了?故事叙述白开水,节奏缓慢,这些可以忍,但你剧情推动逻辑有问题就忍不了。动画既想着表达音乐的美,又想表达奋斗的过程,又想穿插恋情,这造成整体观感支离破碎。当然,为萌妹子点赞。
对吹奏乐器无感
里面的小姑娘们也太爱脸红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