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的故事确实很悲催。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的。
汉娜是一个喜欢文学、性格开朗活泼的的女孩子,护士学校学习,十五岁的时候,遇到了自己国家的士兵,被关进旅馆,遭遇非人虐待长达好多年,甚至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那个画外音。
(证据就是钻井平台上的男人拿着家里人的照片给她看,介绍是两个女儿,好基友的家里也是两个女儿,汉娜的表情很不自然。
)然后可能是因为旅馆全是女的,时间跨度又长,应该生下不少小孩,粮食不够或者嫌吵,就杀掉了一些。
汉娜当场崩溃,尖叫,又引起士兵的疯狂虐待,在她身上割了几百道伤口,还撒盐缝合。
有些人还一边这样做,一边在她耳边道歉。
于是,她在心理上宣布承受这一切的那个人死了,也不想再听见一切不想听的话,成了聋子。
然后关于羞耻的探讨,我也始终不明白。
比如一个人抱着为国为民的目的,主动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造成了肢体残疾,他应该很大程度上不会觉得羞耻,少部分人会很自豪。
而当一个所谓无辜的人,莫名其妙去承受不该他承受的折磨的时候,他就想不明白了,一定是这辈子或者上辈子做了坏事,或者肯定有某种原因却总是不告诉他,背负着肢体的折磨记忆,羞耻。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人们厌恶失去多过喜欢得到。
强烈羞耻心理长期无法洗刷的原因在于,承受了这么多,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没有正反馈。
几十万几百万的战争难民,就是遭难而已,联合国也管不了。
为国残疾的军人,起码可以得到勋章,得到赞扬,最起码可以得到周围亲人的理解。
而像汉娜这样的小姑娘,基本上毁掉了整个人生,却毫无意义。
这个问题在现在成了一个认知心理问题,被心理学家用来解决社会上的焦虑抑郁。
但是在二战结束的时候,那可是存在主义的发端。
如果加缪活着的话,能告诉汉娜的就是,你以前认为的我是一个快乐美丽小护士的人生不一定是真实的人生,人生就是会这样那样的各种狗屎,荒谬的但是是幸福的。
十几岁的时候我相信,现在我倾向于相信,只是还没有强韧勇敢到自己体会出来这种荒谬大地上的幸福。
电影给出的解决办法比较可行,就是找一个和你有差不多创伤记忆和心理障碍的人相爱,然后结婚生子。
蒂姆罗宾斯的心理障碍借着那个厨师的嘴说出来:只要不是有男朋友的他都不喜欢。
蒂姆罗宾斯认为自己掉进了一个坑:自己不能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必须有一个好朋友认为好的女人,然后自己才能去喜欢。
这就相当于说,自己喜欢女人,却不懂什么是美丽的女人,什么是好女人,什么样的女人值得自己去爱。
这首先是一种能力上的缺陷。
其次,好朋友是自己的眼镜和拐杖,好朋友的女人自然是符合自己审美的女人,这是一种很偷懒的做法,而且道德上也绝对无法原谅,更何况好朋友在知道了这事情以后自杀了。
所以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以至于宁愿在火灾中死了,也好过苟活。
蒂姆罗宾斯的选择很勇敢,他在不知道对方长相的情况下就决定要和对方在一起。
也呼应了这个电影的标题,言语的秘密生活。
能用那种方式讲出自己故事而且还能好好活下来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语言的功能很强大。
汉娜经过这次事情,人生也有了成长。
钻井平台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孤独的人,但是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比如厨师,看似平淡,实际很有趣,不怎么去挖掘别人的秘密,却懂理解一个人。
所以回到工厂,她改变了食谱,以前是鸡肉米饭半个苹果,现在多了一盒烤奶酪。
也懂了看似木讷的科学工作者却对于整个世界有着深沉和强烈的感情。
言语的秘密生活。
是不是在说,即便内心再多的耻辱、不堪,也要用语言讲出来,不讲出来,永远都是一个痛苦,得不到回应,得不到释放,得不到稀释,得不到拯救。
那也要先选一个信任的人讲。
那个人靠得住,就互相拯救,靠不住,就再来一次伤害。
我看个开头就怒吼欧洲电影,有木有!!
猜对了有木有!!!
那个慢劲儿啊,恨不能24小时,分分钟钟给你演出来。
弱听的汉娜在工厂里工作,从不请假,从不迟到早退,从不和别人说话,但却没有人喜欢她。
被强迫休假后,又跑到海上油田当护士,照顾一个烧伤的患者,他看不见,却不停的和她说话,他爱上好朋友的妻子,于是好友冲进大火,他痛苦悲伤自责,以为天塌下来了,但是等到汉娜张口时,他才发现,比起来,自己的无聊小悲伤如此不堪。
因为他看不到,而且了解到他的秘密,汉娜感到莫名的安全,打开心扉,看到研究海洋因为污染而愤怒的科学家,也终于脱口而出我不知道原来还有你这样的人存在,也终于和厨子一起呵呵的荡秋千。
她的痛苦没人知道,就算是了解的心理医生也说,这种痛苦没亲历的人无法理解,痛苦到极端就不再有眼泪嘶吼和悲伤,就剩下沉默了,心里的门从此狠狠关上锈死。
娓娓道来的恐惧居然出乎意料的强烈震撼,简单的暴力,反而更加残酷。
让人想起余华的文字,没有复杂的言语,文字,很简单,但是很血腥很残酷。
也许这些还不算可怕,侥幸活下来的人却生不如死,活在过去的残酷里,无法言语,反而觉得活下来是耻辱,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我们一起去某个地方, 我怕有一天, 可能不是今天, 也不是明天,但是有一天,突然间······ 我会开始哭泣,没人可以让我停下来, 眼泪充满整个房间,我无法再呼吸, 我会把你也拉下来,然后我们一起淹死。
” 不会泪流满面,却痛苦的无法呼吸。
刚开始女童的独白,原来是痛苦的汉娜内心,她渐渐远离,但却永远不会被忘记。
那一段青春岁月是一段难忘却被人们抹杀的历史。
突然觉得犹太人的伟大,执着的追寻记录,让世界都记住了这段历史,可是有多少战争,多少受害者多少事件就随着沉默随着遗忘随风消散无人记起。
故事中提及巴尔干半岛战争 亚美尼亚人大屠杀 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噩梦。
与世隔绝的钻井平台,让每一个人都略显孤独,两颗饱受痛苦,历经磨难的孤独的心灵,碰撞在一起,交织着真实不可磨灭的痕迹,满满地产生了爱的痕迹,不可分离,两人慢慢的打破了各种的防御底线,吐露心声,故事中穿插了一段爱情故事,让能让人释怀战争带来的伤痛
这是一部原谅救赎反战反思的伟大的历史电影,是一部没有波澜壮阔却波澜壮阔的大手笔电影,不,这不是电影,这是曾经发生过现在发生着以后会发生的真实事件,望我辈、辈辈铭记并引以为戒,尊重热爱每一个生命。
电影分三段讲,第一段讲一个普通女职员极为单调的生活,四年不休,不迟到,不说一句话,一日三餐永远是米饭苹果鸡翅,房间里只有一种颜色。
介于工会,不得不休假。
这时,你连她的名字都记不住,只记得一个极其单调的人。
第二段讲坷垃的故事,在坷垃的故事里,怕水的小男孩,差点被水淹死。
第三段讲汉娜的故事,坷垃和最好的朋友汉娜无意中遭遇了一场战争,而那些奴役他们的人,跟他们说着同样的话语,同样是亚美尼亚人,她的朋友汉娜死去。
大海,将孤独的人联系在一起,女主来到大海,就像是回到了家,没有像酒店那样狂暴的撕扯着有花纹的被子。
钻井,仿佛是人间最后的乐园,几个孤独的人,在更孤独的大海深处日夜相伴,人与人之间恢复了最简单、最单纯的关系。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底的秘密言语才能缓缓流淌进大海。
我说过,我从来不感激苦难,从不。
但是我感激穿越苦难的人们,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更强大的力量。
我们世世代代,我们希望着,期盼着,美好生活的来临,却往往经历严酷生活的极端考验,很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和尊严,那阵痛从未间断,你不要问大地,为何这样悲凉,大海为何这样沧桑,那无数鲜活的生命用血液把这大海和土地浸染。
醒醒吧,我的人类同胞们,不是所有脸旁都能原谅镜子,不是所有虫子都能原谅耕犁。
我也相信你们,不再执迷贪婪杀戮与仇恨,我们不用原谅这个词语,那时世界定是新鲜如许。
La vida secreta de las palabras-2005上一次看Isabel Coixet的电影是“东京之声的地图”。
不知道怎么说好,每一次她的电影都跟期待不同。
除了“没有我的日子”。
比如看“东京之声的地图”之前期待的是一个有趣的日本故事,结果又一塌糊涂,眼前只见一堆日本城市标识。
而看“言语的秘密生活”本期待是关于文字或者语言的什么秘密的小品,却又是波黑战争这么沉重的话题。
——更重要的是,Isabel Coixet电影中的爱情又总是出乎意料,好像随便两个孤独的人,便最终总会在一起。
女主是一个听力障碍者,需要戴助听器。
电影开始便有小女孩的画外音,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只能等,等导演慢慢把这些话语承载的秘密说出来。
来到石油钻台,这里所有人仿佛都有人际沟通障碍,每个人都那么的silence,假如这是一部生活小品,仿佛沉默的秘密就已经差不多揭开了。
罗宾斯又无情情说自己不会游泳的小时候的经历。
然后最终,终于无情情带出女主角的秘密。
尽管战争经历很伤感,当她们驱车被跟她们说着相同语言的士兵拦下的时候,她们还在担心回去之后怎么跟菲亚特的车主解释,殊不知命运便已经彻底改变。
因为她们以为战争很遥远。
尽管会为女主的经历而惊讶而悲伤,还是忍不住觉得,导演叙述这段经历的方法,也就是整个故事本身,有点用力过猛。
SECRET.每个人都有秘密。
每个故事最终其实都是为了说某个人的某个秘密。
说秘密、说故事的方式有好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个石油钻台、这些奇怪的男人(有两个还基情了),为什么偏偏这个故事虽然感人却给人感觉总是怪怪的?
对我这种不问世事的人来说,看完电影之后查资料才意识到所说的战争是波黑战争。
就像看完“东京之声的地图”还一直不知道那个躺在家里地上偷听女主说话的那个老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Isabel Coixet总是选择用这么奇怪的方式、用奇怪的人物来表达故事呢?
想起一个叫“슈퍼맨이었던 사나이”(曾是超人的男子-2008)的韩国电影,整部电影用一种夸张、无聊的方式描绘一个整天穿着夏威夷衬衫的男人的各种傻事。
到故事最后才知道他小时候走在街上脑袋无情情中了一枪。
——看完这个电影,第一观感完全是闹剧一场,但不知为何总是心中牵挂,为什么男主小时候,那一天,大街上无情情会有人开枪,而且没有人去追究开枪者?
于是忍不住去查那一天,才知道导演要说的是“光州事件”。
假如所有人看完电影,只当闹剧一场来理解,没人去带着问题查资料;或者观众是需要看别人搜来的资料才能理解导演的真实意图的;那这样的电影还算是成功的吗?
毕竟电影不是“阅读理解题”,既然导演有心说,为什么不干脆说得清楚一些。
《言语的秘密生活》,一定还有一个更好的翻译来替代这个名字,这个又饶口又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字哪来的?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泪流满面,心里很疼,原打算接着再看一部电影的,强迫自己放下,关了电脑,在黑暗中沉默。
其实我在想,电影的结局是有点牵强了,对于经历了如此可怕的事情女主人来说,一个人沉默的生活可能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因为是蒂姆罗宾斯,男主角看起来有些可信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让我们觉得女主角下半生一定会很安稳不再受伤害。
可是,我觉得婚姻并不是这样,有勇气走在一起,但要一起生活就需要另一种勇气了。
可能她经历的这些,让男主角觉得肩上更沉重,责任更大,为了这份责任会努力爱她吧。
我也希望这样。
电影之于我们终归多的是娱乐,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
这么悲的电影,好看之处在于伤到了我们的心,入戏了心里痛了,哭了,和喜剧让我们笑一起,是另一种娱乐,但很快,转过头,我们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就会把电影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我给了自己半个小时的沉默。
老公和孩子在客厅看动画片,我没有理会他们叫我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觉得如果我马上走开,是对电影的一种不尊重。
世俗如我,不能在电影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得不到更多的力量去做一些别的事,但我在心里希望自己不要麻木不仁,不是痛过哭过心碎的跟别人倾诉讲解就完了。。
好电影。
在与世隔绝的钻井平台上,这个小环境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沙漠中的绿洲,但足够让两个孤独的心灵逐渐在靠近。
很喜欢导演对这个小环境的演绎,很多人其实都有自己孤独的一面,只是在这个场合,孤独会被无限度的放大。
开始只是觉得汉娜身上有故事,不想真相的揭露方式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扣人心弦,即使是简单的讲述,照样可以让观众唏嘘不已。
最喜欢影片94分钟左右的男声吟唱,男女主人公的心路似乎就和曲调一样低沉飘渺却又充满悲伤。
费了好大工夫来找这个曲子,终于找到,分享一下,希望有缘人喜欢演唱者:Tom_Waits歌曲名:The World Is Green通过BAIDU就可以下
对于很多创伤,往往只有经受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痛楚,又往往愿意在心中咀嚼。
所以,虽然我们常常说,心理难受说出来会好受些,但是决不是一个人操个话筒对一个几天前才承受过不幸的人说,“请您再回忆下当时的情况”,这样的混球我们在汶川地震中已经见过不少。
有时候,他们需要安静,在内心让悲伤的言语静静生活,倾诉不是逼供,那些混球主持人、记者最好都看看这部《言语的秘密生活》,听听一个女人心中悲痛的回忆,发自她与一群人自然的生活,这是真正的沟通,而非刻意的煽情“勾引”。
本片可以分为两段,在一个大海上的钻油平台上,一个假期中的女人前去担当护士,护理一个在事故中被烧伤的病人。
这是个有趣的开始,一个明显过着重复规律生活的女人,面对假期突然不知所措,还要自愿前去找事儿做,又绝对不是为了添补家用,这已经让这部电影有了些情感上的悬疑。
在钻油平台上,一切开始显的那么枯燥,一群男人枯燥的生活,一个沉默的不愿做过多交流的护士的到来看来也不能激起多少生活的浪花。
他们沉默寡言着,每个人仿佛心底都有不能说的秘密,简短的对话,简单的生活。
但是,钻油平台上的生活又丰富而充满诗意,远离喧嚣的大陆,他们的沟通渐渐深入,而这时钻油平台上平淡的生活都开始了舞蹈。
我很喜欢几段伴着优美的音乐,他们各自在夕阳下或者交谈,或者独舞,或者弹琴的片断,很美,很安静。
女人和病人的交流还是最核心的故事,从两人间最初生硬的交流,和被烧伤暂时失明的病人心绪糟糕下可以理解的对护士的无礼和找茬开始,两人在只言片语间渐渐激发出沟通的火花。
片中这种淡淡的两人间的互动很有温馨动人的力量,男人讲着自己的故事,透露自己梦噩下不会游泳的趣闻,一切那么简单自然,直到那堪称惊心动魄的转折的到来。
这个说着浓重口音英语的女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没有画面,完全是她的言语诉说,那东欧战火下的人间惨剧,那暴行下的女人的哭喊。
她叙述时语气是平缓的,但是声调是震颤而痛苦的,这一段于平静中充满爆发的力量,当她褪去衣服,露出身上密布的刀痕,与病人紧紧相拥时,那一刻表现的通彻心扉的痛苦和释放后的悲恸,以强大的冲击力对那场人道的灾难发出最有力的质疑。
片子最后还是有个大团圆的结尾,尽管我常常对生硬的大团圆结局不屑,但是本片的结尾还是那么令人欣慰。
实际上,这能算大团圆吗?
一个女人在战争中承受那样肉体和精神上的凌辱,任何他人善良的关爱都无法完全让她回到那可以带着笑脸与朋友跳舞的时光。
在看那本揭示强奸问题的《违背我们的意愿》中,大量篇幅对战争期间强奸史料的描述让我已经揪心,正如作者所说,强奸对战争中的士兵来说相当于一种“红利”,战争已经让人兽性显露,而带着对明日就将死亡的恐惧,这些士兵会做出更加残忍的举动,去摧残弱势的人,以这样的姿态来表现自己的强势,这样的惨剧不仅仅是女人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本片就以生活中的平静,来控诉着战争,战争带来的伤害不仅仅表现在当时,更会延续到未来,正如片中的那个女人,她孤僻不爱说话,对他人充满防备,时刻带着忧伤的神态,她从战争中活了下来,生活却已经不再完整,她的秘密就是人类苦难的缩影。
要感谢钻油平台上的人们,那是个与战争环境下不同的所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隔离让他们反倒可以安静的生活,而倍受心灵创伤的她也终于对一个病人敞开心扉,这种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才是对心灵最好的慰籍。
在如战争、地震、洪水等大灾难后,会有无数的人重新回到生活,或许,他们需要的不是喧嚣着的所谓关心,更需要专业的心理指导,更需要生活中,身边人渐渐的温暖,很多悲痛的记忆无法彻底抹去,但是我们至少能尽力让它的影响变的更小,更小,更小......这部电影还让我想起一部得过金熊的《格巴维察》,反映的也是类似经历,不过它是从一个母亲与女儿的沟通中讲述那悲痛的记忆,同样非常出色。
最后,还是要骂一句,狗娘养的战争!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9ce09250d246116584352400.html
首先得说说中文的翻译,言语的秘密生活。
这是得多没水准的直白译文啊,说好的信达雅呢?
其次,这样的叙事节奏略显沉闷,没有节点让人可以在某个时刻激发好奇心,对于延迟满足能力差的观众来说,可能就提前散场了好了,以上就是我能找出来的2个缺点,剩下的便就是溢美之词每个留在平台上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有自己无法泄出的诉求,喜欢独处望海的老职工,手艺颇高却在食堂掌勺的厨子,思念妻儿却实际同性恋的引擎舱工,心向海洋环保却受雇为了维护平台而测量海浪次数的海洋学家……其中自然有我们的提姆大叔肖申克监狱到底没关主提姆大叔,这不跑到钻井平台上勾搭好朋友兼同事的妻子,不过换来的是揪心的自责和悔恨。
好友借着事故了却了自己泛绿而痛楚的感情,提姆则烧伤了躺在床上等人伺候吃喝。
那种想要倾诉,又怕无法面对自我,想要让人挖掘内心秘隐,却无法以心交心的纠结,深深的困扰着病榻上的提姆。
他时而是无助的15岁男孩,需要人安慰和关怀,时而又锁住自己的羞赧,拒绝与人沟通。
从幼时父亲的粗暴将其溺水,到揭露自我内心的不堪,提姆大叔总算是敞开了心扉流露了真情,当然观众也不难猜出这样的剧情。
到这里,导演终于使出了撒手锏,妹子可不是花瓶,妹子是来扔原子弹的。
轰的一声,蘑菇云出现了。
好家伙,从希特勒到亚美尼亚大屠杀,普及了一边20世纪的人类劫难,妹子正是无数战争遗骨的缩影,那让人触目的伤疤,突然把提姆大叔那点个人小情愫,碾压消尽,自责的火花让战争罪恶的巨焰掩盖了。
敢情是部反战题材?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否则前面所有的铺垫将成为虚幻。
这才是导演老辣的地方,剧情必须张弛有度,但不会宣兵夺主,让人切齿的非人道罪恶,不过是点缀人生困顿的极大值。
如果可以想象的人生能够经历的最大苦痛都可以化解,那么离群索居的孤独,压抑性取向的无奈,理想与被阉割人生的距离,三角恋情的悲剧,都可以化为一句无言的对白,一切取决于你的选择。
每个人或许都有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但是每个人也隐藏了走出平台的意志力。
谁说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困顿的世界,哪一天你坚定了方向,便能走出去,就像那个厨子,回老家独立门户。
如果你没有走出围城的能力,那么只能从一个平台走向另一个与世隔绝的海上孤岛。
不近人情的面孔,掩饰的是战争留下的创伤,活下来的羞耻。
如果没有战争和肉体上的划伤,被琐事击碎的笑容,又该拿什么来冠冕堂皇的注脚。
不善交往,结果是一个长长的假期,偶然地作为一个护士,看护了被严重烧伤的人。
不能共度余生。
因为...因为如果在一起,我会在以后忽然不能抑制地哭起来,泪水会将我们都淹没。
声音消失,消失的是说不出来的羞耻?
电话拨通后的沉默,心理医生需要治愈的,是 羞耻 ?
原来不是阿莫多瓦
fake happy ending.
后二十分钟救了整部片子
当无所事事的剧情和对话开始让人有点厌倦的时候,女孩却娓娓道出了一段让人震惊的秘密往事。这个残忍的故事,让整部影片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两个人的灵魂也在这段回忆之后密切融合。蒂姆·罗宾斯真是演了不少这种立意深远的电影,萨拉·波莉真是个神奇的演员,可以演《活死人黎明》,又能演这种这种文艺向的电影。
2019.09.25
又是简单而宁静的画面。故事发生在一片汪洋大海,在故事交织的那一刻,女主是个聋人,她可以选择听或不听;男主出了事故,盲了什么也看不见。饶是如此,他们依然被彼此的内心打动,真心相爱。语言的力量,即简洁洗练,也能深入人心。
無 聲 的 所 在
一个有心灵创伤的女人和受伤男人的故事。
some people prefer to be left alone, don't they
就是很喜欢,我管他开始时两人的感情是否同情或者悲悯多于原始感情,碰到这样的姑娘真是想给她一切,抱着不撒手一遍遍重复真的不是你的错......
还以为女主是《杀死比尔》的女主,原来只是长得像再加上我脸盲,一个叫乌玛一个叫萨拉。至于这部电影吗,我反正觉得很枯燥很无聊,我都怀疑我是怎么坚持看完的。
那个吐字听得我好崩溃啊,没怎么听的很懂,但是还是不错的。
铺垫太长了亲。
装逼不感冒,得分虚高,鹅不错
终于找到了这部~~~果然是我喜欢的型!
2013.2
看着Tim Robbins就够暗涌。Isabel Coixet比前作有进步。
“我会游泳~”想想澳大利亚被乌合麒麟讽刺的虐囚事件、还有现在俄乌战争的欧洲医生噶腰子事件,恐怖野蛮的行为并没有离我们多远
哦是好片子 可是真的太闷了。。。
光有悲惨的故事可不行,剪辑比较乱,拍的比较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