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奔电影去不如说是为了找回儿时的回忆。
这句和“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一样经典的台词我相信许多我这个年纪的人一定是耳熟能详,小朋友们一块玩儿的时候都抢着做擎天柱的记忆不禁让我有点唏嘘,老泪纵横太夸张,浮想联翩却一点都不过分,打过架的小兄弟,还有邻家穿花裙子的小姑娘,哦,扯远了。。。
电影本身坦白讲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书写的,电脑特技也是炉火纯青,除了机器人的面部做的都略显邪恶,不如动画片中博派机器人亲切,变形的过程以及声效做的也是无与伦比。
对于看惯了DVD的朋友,推荐去看大银幕。
友情提醒,一定要在前一个小时抽空走下肾,不然由于肾上腺分泌增多而导致像我似的在两派打斗最激烈的时候而不得不飞奔厕所而遗憾啊!
随文附变形时的经典声音,可作手机铃声。
期期咔咔 http://www.box.net/shared/7pxqahlvz8OST:http://www.mininova.org/tor/777923高清晰壁纸:http://www.mininova.org/tor/762292Ps:为什么主演里面不写变形金刚这几个名字?
我下午把擎天柱大黄蜂爵士包括威震天红蜘蛛都加进去,怎么现在又没了?
难道这部电影他们不才是真正主角么?
上周看了两遍,第一次影院爆满,看到擎天柱大哥出场的时候无数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时人不多,看得比较细了,细节有时真是让人不爽:电影隐性广告和天下无贼有一拼了,GE、NOKIA、sony 还算可以接受,可当擎天柱大哥一本正经的说出“易趣网”时实在感到恶寒;就因为排斥德国车,大黄蜂从大众甲克虫变成了通用雪佛兰,同样可怜的德国宝马在片中经常被打的稀烂;擎天柱大哥的造型实在太新了,反而失去了厚重感,单薄得象玩具;大哥的集装箱哪去了?
对好莱坞设计的擎天柱大哥不带面罩的造型实在不习惯,好像还是。。。
戴上吧。。。
擎天柱大哥威风凛凛持刀而立的样子让我想起梁山好汉,背后该立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迎风招展吧。。。
威震天,不像老谋深算的反派老大,倒像是一只疯狂的大猩猩,让人联想到金刚。
还有老威为啥一醒过来就会讲英语?
人家汽车人可是通过网络学习学了很久啊。
一出来就变成了战斗机,可是老大是几百年前冻到南极的吧,那时到哪儿扫描战斗机捏?
咱家爵士就这样挂了。。。
连句话都没留下;反派帅哥红蜘蛛变成丑八怪了,忠心耿耿的,还一上来就被威震天骂了一顿,又一个原来那么有个性的角色不见了;变形的比例是个大问题,动画片没有解决的问题电影一样存在,这个可以容忍,可情节上的牵强实在是不能忍。
大黄蜂被抓那段煽情戏实在牵强得莫名其妙;对付强大的变形金刚,美国只派了一个空中分队就可以摆平了?
我不信;擎天柱让男孩把火种魔方送到楼顶给直升飞机带走,拜托导演,对手可不是塔里班,人家可是霸天虎哎!
大把的狠角色干掉直升飞机轻而易举,编剧制造紧张情节也考虑一下后果啊?
说说特效吧,数码技术的进步使得从前qiqikaka几下就变形的机器人变得相当的真实好看,就这一点来说,几乎无可挑剔。
但说实话,整个电影看下来有点头晕,打斗场面虽然精彩,可是搏斗滚在一起的时候就太乱了!
细节看不清楚 ,有胡弄的嫌疑。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整个过程没有多少当年TF动画片的影子,人类的戏份远远大于变形金刚,即使熟悉的变形金刚也有种陌生感,感觉这部好莱坞商业电影只不过借用了20年前的动画片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罢了。
列举以上缺点一方面是处于本人观影一向喜欢找茬的恶趣味,更是出于对变形金刚的无比热爱。
希望这些不足只是因为第一部真人版的生涩和特效技术的不成熟而造成的,希望在续集里能够找回更原汁原味的TF。
昨天在死党朋友夫妇的怂恿下,赶在Transformer2进入各大影院之前,终于看完了这部令人幸福得颤栗的Transformer1。
由于这个下载的版本又是超强背景补充版的,所以我甚至幸福的颤栗得以至于有些内伤。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最为深刻,这也是我听到变形金刚上映之后迟迟没有考虑去看的原因:我很害怕小时候那个梦幻般的美好回忆会被太高科技的东西打破,即使这些回忆里面包含着八点之后虽然从别人家的门缝里目睹客厅里放着擎天柱大哥和威震天大头目交战正酣,却不得不被父母提着衣服领子勒令去写作业或者睡觉一类的伤心往事。
属于我们的变形金刚没有TAKARA,没有孩之宝。
能够在学校附近的地摊上看到一两个能从小车飞机变出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的玩具,那就是每天放学最大的消遣。
甚至周末路过那个小摊,也要跟家长撒个慌,去摊档上围观一把。
至于那个机器人到底是不是电视里的动画形象,那其实是次要的。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七八块钱的小金刚,也只能是看看而已。
如果真的买下来了,必然会带去学校;如果带去学校,必然会拿出来玩;如果拿出来玩,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让他人看见,而这个他人显然也是包括班主任或者是科任老师的——于是不免沦落到被训、罚站、玩具没收、通知家长……部分玩具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走过了它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极其偶然地情况下,摊主会摆出一些仿造得相当不错的金刚,上面竟然还用贴纸贴着狂派或者博派(也就是霸天虎和汽车人)的标志——比如说我曾经见过一架高度逼真的F-15,模仿红蜘蛛的。
这种极其无良的做法使得那个摊位成为一个月之内我们放学后必去围观并且高度恋恋不舍的地点,这使得老师对此无比痛恨,经常到摊位附近去伏击不按时回家的学生:这种尖锐地对立直到某天那个红蜘蛛终于被某个更加无良的人买走了为止,因为这个神秘的买主使那天的课堂里男生们的气氛变得十分低落。
长大之后我开始学习了一些成语,当老师教我们读“如丧考妣”时,我又回想起了那个场面。
“认识来源于经验!
”马克思他老人家以极其深邃地思想,使得我回忆起来时忽然觉得这件事有些哲学般的神圣。
少数心灵手巧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汽车人或者霸天虎的标志,更为天资聪颖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擎天柱大哥的头像,而资质直抵达芬奇的同学则会按照胶贴画上的造型给变形金刚们画下群像,在被我们集体欢呼争相传递一时洛阳纸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老师目为洪秀全杨秀清一类的造反派领袖,加上前两类过于活泼而被目视为同党的太平军一起,无情地被扑灭了。
后来这个同学好像考到了某个国内著名的美术学院,正式开始他的大师之路。
而像我这样只能画点汽车人标志的人被迫沦落为一个学理工科的技术民工,偶尔上来怀念一下过去的岁月。
顺便说一句,我对所谓透视和立体构图的了解,是从画能量块开始的……当然也有极其NB的同学,有亲戚在省城或者沿海大城市的,竟然装运了一套六个可以组装成大力神的挖地虎带了回来。
他喜不自禁地带着这套极其珍贵的神物来到学校,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一场改变我们对地摊玩具认识的洋务运动,就被老师无情地镇压了。
这位心地极好的同学被迫边哭边被罚写罚抄悔过书。
当然,由于这套玩具实在太昂贵,老师很快就发还下来,但是勒令不得再带到学校。
后来这位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当我再次看到绿色闪闪的挖地虎时,幸福得几乎眩晕。
我小时候在当地的电视台长大,有时运气好,某个管八点档的家长偶尔把变形金刚接下来几天将要播出的录像带带回了家,于是大院里同龄的六七个男孩子群情激动,以至于第二天回到学校里,俨然各个都成为一名塞伯坦星球的临时发言人:即使冒着被立刻扑灭和受罚的危险。
但是那种受到周围同学崇拜和成为新闻中心的愉悦感让人像那个穿了红舞鞋的小女孩那样,一直不停地跳下去: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心理学效应养活了无数三流的八卦娱乐杂志。
二十年前,地摊上的我们打定主意在将来一定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二十年前,学校里的我们发誓要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可以自由自在地谈论到底是录音机比较厉害还是声波比较凶猛;二十年前,被父母从电视机前拖走被迫面对家庭作业的我们内心充满着能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
因为当时的我们很绝望,我们不可能和父母长辈说道理,而当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也不太可能蹦出一些古典哲学或者后现代主义词汇。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怀疑即使我们有道理,也未必能够被承认:这才是最糟糕的。
但是二十年之后,当一个TAKARA或者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并不罕见地出现在网站上,却很少有人再有当年的狂热了;二十年之后,等到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吼一声“汽车人,变形!
”的时候,发现只是喉头动了动,声带张了张,声音却像走到宇宙深处的光线一样被无声无息地吞没在黑洞里了;当我们再“惋惜痛恨”于师长的时候,发现早已没有了那种兴致和需要;至于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早已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到来而使人麻木。
所以我们需要《变形金刚》。
虽然我们丧失了痴迷,但总算还有记忆的温情;虽然我们丢失了童年,但总算还有一些东西供我们想念。
我们都知道电影里那些金光闪闪的家伙们炫酷的程度超出了动画片太多,但是我们一致认为那是毫无疑问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再过一回没有过足的瘾,在一次次过瘾中寻找一种或许会有的寄托。
至于过瘾的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即使把动画版里的设定再原样来上一遍,我觉得观看的人也绝对乐此不疲。
就算将来拍电影版的《圣斗士》,让李亚鹏去演星矢,让范冰冰去演纱织,我觉得照样可以一看,烂不烂都是一种体验。
唯一的请求是,不要让陈凯歌去导演……行文至此,我只想再说一点。
毕竟电影不是电视,网络上有人骂这不是他们要看的变形金刚,骂这是一部纯好莱坞式的机器人配角的爱情电影。
但是我觉得,怀旧,如果能被一个艺术家挖掘出更多的层面,不论是不是好莱坞,都应该宽容一些。
毕竟打破一个固有的印象和模式,都非常不容易:从这一点上,我非常感谢迈克尔·贝。
有两个小时的童年回忆,你还要求太多干什么呢?
变形金刚在中国:关于爱与正义的进行曲今年为好莱坞大片贡献过第三次票房后,我觉得2007年已经比较圆满了,剩下的时间可以闲来无事捣捣八卦,比如同样是花了那么些钱,为什么蜘蛛侠被认为有些SB但票房颇佳,加勒比海盗风评尚好却略显冷清,而变形金刚则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远超前两者的不凡气势,甚至从进场前所看到的规模庞大的买票队伍,到散场后堆满一个角落的空爆米花桶(印着两派首领华丽的头像),都很明显地充溢着某种异常亢奋的气氛,而这种现象在中国之前还并不那么多见。
首先,绝对要承认有爱这种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对蜘蛛侠而言,我们的儿童时代并没有在复活节大游行上追过它的气球,也没有像追圣斗士那样狂追漫画版多年,只是小人物做大英雄的路线根正苗红,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内心;而加勒比海盗,走的是男色+动物的华丽路线,异域风情多少减弱了亲和力,好在它的基调比指环王要邪恶许多。
对于变形金刚而言,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曾经的男孩如今的大叔们从几个月前就已经high起来了,当擎天柱大哥带领小弟们威风凛凛地列队行进在高速公路上,我听见旁边不只一个声音发出了“我靠”的赞叹,并且感受到一种“80前大叔全体起立膜拜并团结在领袖周围并高呼‘擎大哥您回来了!
’”的奇怪气场盘旋在漆黑的影院上空。
从星球大战到指环王到蜘蛛侠,我们的人民终于和世界无产阶级兄弟们接上了头,这种集体力量无异于山洪暴发和大规模行为艺术。
其次,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似乎还存在一种叫做“人类对非人类大型智慧生物宠物欲望渴求侯群症”的心理作用,小孩子喜欢恐龙玩具和巨型宠物犬,年轻人想要车车和马马,如果谁真的能骑着狮子逛街——那真是酷毙了。
强大又温柔,这样的朋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无论是男是女),被一只巨手小心地捧起并放在肩头,或者一张大脸向你诚恳地垂下来,两只湛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说:“I need help, please!”OK,还有什么笔这更拉风更能满足我们人类小小的虚荣心呢。
至于像大黄蜂那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又能打架又会泡妞且心中只有主角和大哥的极品忠犬,真不知道萌杀了多少姑娘们,至少该兄弟被多次SM的过程中我听见周围洋溢着各种充满母性与爱慕的惊呼声。
最后说到电影本身(注意,以下为严重恶搞+剧透,行人小心脚下)。
鉴于当年放动画片的时候我尚在幼儿园,许多人物和情节早已在记忆中模糊得不成样子,很多时候被镜头晃得分不清谁在打谁,但这次的故事却被导演讲得非常逗——人够多够热闹各派力大招猛打得够精彩,许多角色又足够SB足够有爆点。
看到大哥出现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这是一个鹿鼎记的美国机械版——还是周星驰版的鹿鼎记。
主人公韦山姆身为一个既没姑娘又没车的小混混,有意无意中结识了英雄好汉茅十八·大黄蜂(当然这个茅十八未免太靠谱太美型了点),从而了解到天地会(汽车人)与神龙教(霸天虎)之间的多年争斗,同时小宝被两派再加上朝廷的走狗三面夹击,就因为他被发现藏有四十二章经(就是他祖传下来的眼镜),而通过四十二章经就能找到传说中的大清龙脉!
(就是那个cube啦,谁得到谁就可以毁灭人民政府)现在你开始晕了没?
接下来传说中天地会第一好汉绝对正义的陈近南大哥(不用我说是谁了吧)带领弟兄们出场了,反派绝对邪恶的神龙教首领也从沉睡中复活了,三派开始各种相互砍啊砍啊砍啊砍,同时各种华丽的龙套们也纷纷出场(我们可以给每一个角色都找到对应的身份,不过这样也未免太无聊了……)总之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大清龙脉被毁,政府暂时安全了,韦小宝成了大英雄,茅十八身负重伤留在小宝身边继续帮他泡妞,陈大英雄站在夕阳下眺望远方,感慨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他身后一大群光彩照人的电灯泡(每辆车上起码打了几十个灯……)围着一对正在打kiss的男女,多么有爱,多么正义又是多么邪恶的场面……这样的故事怎能不被观众喜欢呢,别逗了,跟我一起乖乖等续集吧,我模糊的记忆中还有一个缥缈的声音在呼唤着:“机器狗快出来吧”出来吧出来吧出来吧
一部变形金刚让身边所有的男性同胞沸腾了,一时间,耳边听到的都是什么时候去看。
是不是上海所有男人都出动了?
我对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许多人搬出了童年,惊讶的对我说,你没有童年吗?
抱歉,我的童年只有花仙子和一休哥所以,对于它,我是抱着新事物的角度去观赏的,还要费神的让旁边的“哥哥”激动的解释,“看,这是谁谁谁”所以,我没看懂这部片子究竟好在哪,除了出神入化的特技,还有什么?
滥俗的情节,典型的美国商业片架构,甚至回到原始,好人总也死不掉,总要在垂危时,才能突然奇迹般的打败坏人。
如果这就是大家所推崇的,好吧,我只能说,变形金刚很奥特曼
影片将会采用五条故事线平行推进,最终汇总的形式。
在影片的结尾会有一场博派领袖擎天柱(Optimus Prime)与狂派首领威震天的惊天大战。
他们将从胡佛大坝一直杀到洛杉矶。
为了追寻能量块,威震天来到了地球,在北极,他受到磁场的强干扰,意外被封冻于冰层之下。
借助不慎跌入冰谷的科学家,威震天将有关能量块的信息扫描到科学家的眼镜上。
威震天被美国军方秘密转移到位于胡佛大坝地下的秘密基地,这个秘密只有历任国防部长组成的7人军事小组知道。
在人类军队的配合下,山姆在千钧一发的关头将能量块插入了威震天的心脏,而爵士却在这场战役中不幸牺牲,山姆的好朋友大黄蜂也被重创。
威震天的机械躯体被沉入海底,破损的能量块也回到了擎天柱的手中,然而故事却没有结束,临阵脱逃的红蜘蛛飞回了塞伯坦星球,他将和其他“霸天虎”重新集结,伺机重新杀回地球,与“汽车人”再战一场。
昨天晚上去影院看了变形金刚……目的很单纯,体验也很单纯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看 MI:III ,一年下来早就忘记了在电影院看片的感觉。
再次坐在电影院里看变形金刚这样的影片,绝对可以值回票价了。
变形金刚这个东西其实对FXCarl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小时候变形金刚最流行的时候虽然看着那商店里的一个个变形金刚很是眼馋,但是因为家教原因,未能拥有一二。
(国产的,不到火柴盒大小的那种不算)动画上,那个时候也并没有看很多,或者说,那时候看的,现在也没有太多印象了。
所以这次看变形金刚的“目的性”,甚至还不及前年去看头文字D。
毕竟也是在网上溜达的人,更何况还是车迷,早在变形金刚上映之前就已经对变形金刚电影中的变形造型有了认识。
实话说,变形出来的机器人非常有“生命感”,某种机械生命体的感觉。
也许是这些年比较流行这种东西,电影的Matrix系列,游戏的MGS4之类,都有类似的风格设计。
够酷,但是也有点慎得慌……不知道是之前接触到的所谓CG变形技术的原理(外在可见体积不变规则),还是之前预告片啦、图片啦看了不少。
至少很多人最为惊讶的机器人部分,FXCarl是基本上没被震到……只是对工业光魔的艺术家们投入的工作量无比崇拜……太不可思议鸟……实际上除了机械人,片中的很多其他地方也是酷到不行的。
譬如说影片的序章部分,Blackout 眩晕 变成的 MH53 在摧毁美军基地的时候,冲击波的效果和穿甲弹的效果都是极度震撼的。
Scorponok 蝎子 在跟踪 Lennox 一行人到一个沙漠小镇的战斗有个镜头甚至是以往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的:以非常长焦的方式从 Ac130 的炮火方向拍摄 AC130 轰炸蝎子所在位置的镜头。
因为镜头非常非常的长焦,整个小镇和飞机之间看上去几乎是平行投影的……视觉效果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简直就像是游戏……对于车迷来说,大黄蜂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关注的。
但大黄蜂(雪佛兰 卡美罗 - Camaro)之外,一开始就以 Ford Mustang 警车版造型登场的 路障显然是更有型一些啊。
在以前的动画中,路障好象是博派的说,汽车的造型则是更为有趣的……恶魔之Z!
有兴趣的同学们一定要去参考 湾岸MidNight 动画啊。
但是绝对没有这次登场这么帅!
野马警车版哇 >_< !大黄蜂的在影片中的登场是颇有趣的。
在我们的愣头男主人公去挑车的时候。
在 1976 Camaro (也就是大黄蜂一开始造型)的旁边停的那台奸商想以 4000 美元卖给主角的甲壳虫其实才是过去变形金刚动画中 大黄蜂 的造型哦。
片中因为女主角的不满,大黄蜂从1976 年版瞬间变成 2007 Camaro 的镜头实在太有才了……很爽,很强大。
从 Camaro 变版本来看,FXCarl 突然联想到了去年的欧美复古风 …… 难道那些车其实都是设计出来想参与变形金刚角色角逐的么?
或者说反过来……难道是雪佛莱的赞助费已经缴纳到了某个程度,然后专门设计了这么一段情节?!
爵士 Jazz 可以说是在变形金刚中贬值最厉害的角色了。
因在爵士最早的造型中,其形象是一台 Porsche 935Turbo …… 可是在电影版中,Jazz 随随便便挑了一台 Pontiac Solstice (造型大家自己 Google 或者 Baidu 去好了)就把自己弄成那模样了 …… 不知道 庞蒂克给塞了多少美刀在混到的哇。
老大擎天柱也换了车型,不过好在品质没有下降,平头大卡变成了带个前伸引擎仓的……其实是要稍微难看一点点。
不过可以忽略了。
要说这次去看变形金刚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一定就是没看到原声版了……在电影票上,居然没有任何关于版本的说明……虽然说这次变形金刚的配音算是不错,但没有听过原音版总是不爽不是?
有些哥们扬言要去重新看一次原声版,FXCarl没那么有追求,估计等有了HD版的下载之后,也许会下载来再看一次吧电影的最后……红蜘蛛以F22战斗机的形态单机突出大气层……错愕之余,突然意识到:原来续集已经是在酝酿之中了啊http://fxcarl.net
在东北呆了三天,错过了《变形金刚》首映。
等我回到北京,早有抢先看过的人争先恐后地向我显摆和汇报观后感,真让人懊恼。
老六说,“太难看了,建议你不要去看。
”被我坚决地否决了。
小心脏的热爱是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的,不论岁月把它变成了什么,好看或者难看,我都要去电影院参与表达我的热爱。
我觉得,真好看啊!
我困意朦胧地去看夜场,看完之后,瞌睡全无。
事实上,它也是一部看过就忘的所谓大片,情节老套简单,人物个性不突出,场面也不够震撼。
可是,我就是觉得好看啊,当我在电影里认出那一个个昔日熟悉的角色,“声波”变酷了,“擎天柱”还是单挑不过“威震天”……小心脏砰砰地好激动,好像一次往昔的重新遭遇,小血管暗地兴奋得汩汩的,浑身发麻。
雪佛兰的广告超级成功,看完电影我就想去买一辆雪佛兰,黄色的,跟电影里的一样样的。
谁不想有个“大黄蜂”做守护呢?
酷毙了。
以下是头些天给《新世纪周刊》写的,他们最新一期封面做的就是《变形金刚》。
《我是“擎天柱”》那时候我11岁,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江湖思想,开始喜欢拉帮结队地玩,我们这群在校内呼啸来去在校外勾肩搭背的小朋友们自称为“汽车人”。
“汽车人”长着汽车的模样,有着神奇的“随需应变”的本领,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力量和正义的化身,他们保护地球和平和宇宙安全。
我是“汽车人”的头,理所当然地叫“擎天柱”(好挺拔的名字!
)。
我小团伙里的勇士们分别叫“大黄蜂”、“救护车”、“千斤顶”、“幻影”、“探长”……我们假想了很多敌人,终日游来荡去,斗志斗勇,内心鼓满了正义感和使命感,很堂吉诃德。
那个老跟我捣蛋作对的男生叫马军,个子小小,白白净净,鬼点子极多。
他很快就组建了另外一支队伍叫“霸天虎”,而他自己,自称为“威震天”,非常挑衅。
“霸天虎”队伍里的是“振荡波”、“红蜘蛛”、“机器狗、“激光鸟”……叫“声波”的男生是我们班的纪律委员,管班里的自习纪律,他对自己“声波”的身份相当入戏。
每当我们在自习课上讲话、吃东西、玩游戏,他就会腾地站起来,表现得很像个硬汉,并学着《变形金刚》里“声波”的声音颤颤微微地拖着腔唱话:“注-意-纪律-,否则-,我-就-要-记-黑名单了~”那真是相当有反面效果,精彩啊精彩。
“霸天虎”成立之后,假想敌变得具体而又有指向性。
与动画片里不同的是,我们的“汽车人”和“霸天虎”争夺的不是地球能源和宇宙霸权,我们各自想尽一切办法打击对方来证明自己这个小团伙才是正义的,有时候甚至会不择手段,比如说向老师打小报告。
校附近有一条小河,河岸的草地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们的“基地”,一放学我们就往“基地”跑,谈论和平、正义和理想,我们有一半人想成为宇宙战士,另一半则幻想自己是星际大使。
有一次一高兴,我们“汽车人”在河岸边拣了一堆干草纵起火来,边唱边叫:“The Transformers,more than meets the eye……”,又或者“汽车人,变形!
”,又或者“气气咔咔克克”(那是模仿电视里变形的声音)。
而“霸天虎”作为我们狡猾的敌人,在“威震天”同学的带领下,一直跟踪并藏在河对岸窥视我们。
第二天,我被班主任请进了办公室。
“威震天”告发了我们“纵火”一事,并非常阴险地用江湖正派人士的嘴脸语焉不详地继续揭发说,我们貌似要聚众干什么坏事……班主任是个年轻没有经验的男老师,他循循善诱地问我,“你们打算做什么啊?
”机智如我(“擎天柱”可不是白当的),迅速地反击道,我们只是探讨人生啊,倒是他马军同学,身为一个男生,他老跟踪女生做什么?
班主任对我的话深以为然,于是转脸批评了“威震天”。
此役当然以“汽车人”胜利告终。
事实证明,在现实生活中,正义和力量确实是站在“汽车人”这一边的。
“汽车人”很开心,作为他们的头领,我“擎天柱”很骄傲。
我们那可怜的班主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搞清楚我们这个江湖上“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的宿怨,在调解不成之后,采取了恐吓的方式:“你们这是搞小团伙、小帮派!
这是违反校规要受处分的!
”几经威逼,才把我们的变形金刚江湖解散。
我们的“威震天”马军同学一直执着地保持着他的志向,后来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毕业后如愿地从事了他梦想的“特务”工作。
很多年以后,《变形金刚》以电影的形式卷土重来,在还没看到电影之前,我的小心脏就激动得砰砰乱跳。
儿时的往事汹涌袭来,我很想问问马军同学,当年他那保护地球的和平理想是否还始终屹立着,像威震天一样强悍?
可是,我已经找不到他的电话了。
倒是在论坛上看到了一个怀旧的帖子,问了这样一个的问题:如果某一天你变成了一个变形金刚机器人,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
回答者十分踊跃,答案五花八门相当有趣:我第一件事就是变形成豪华跑车,载上一个MM然后去兜风!!
我要把我前女友杀了,因为我变成机器人了,再也不可能和她复合了。
把女汽车人给办了,哈哈,然后生一帮小红蜘蛛,哈哈!
我肯定是储备能量。
然后去马戏团表演,赚大钱!
每次堵车时,总想变形走过去,要真成了变形金刚,我希望天天堵车!
我要先考驾照。
先看看我突出的胯下,是不是和地球人一样…………就是没有说保护地球和平和宇宙安全的。
当我听说《变形金刚》要拍真人版时,我就知道这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电影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问题是迈克尔.贝们是打算糊弄观众捞一票就走,还是让金刚迷们愉快的怀旧,接着可以N部曲加前传的猛水长流。
幸运的是,首部金刚有了漂亮的开局,我对它很满意,尽管还称不上完美,但是已经足以让我热血沸腾,足以让我被儿时的梦想与记忆震撼的“变形”。
我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生人,童年时代幸运的见证了“变形金刚”这一充满创意的玩具的兴起,而随之而来的系列动画更是让擎天柱、威震天们成为一代男孩儿们的童年印记。
不知今天多少人的童年像我一样曾经一哭二闹的赖在玩具摊前想老娘给买个金刚;不知今天多少人的童年像我一样曾经召集一帮伙伴把各自的金刚摆在一起,拿在手上比攉着幻想正义与邪恶的殊死决斗。
所以,当《变形金刚》火爆上演时,我一点没有苦等几个月后的DVD盗版的想法,毅然的决定奔赴影院,不光是为了效果,更是觉得对童年如此重要的记忆,这样才显得庄重。
感谢迈克尔.贝们,他们没有让我的怀旧之旅添堵,整部影片在展示金刚大战的同时,故事性也不弱,剧情也刺激而紧凑,让我看的非常过瘾。
在影片上映之前看预告片和杂志上的金刚造型,说实话觉得颇为怪异,甚至丑陋,除了擎天柱外,跟动画中的造型差的太远,而似乎也就大黄蜂变的更拉风了些,其余的都像被砸碎的金属碎片焊接的残疾机器人。
但是,看了电影才觉得这些家伙真不简单,或者说特效小组真是NB。
片中的机器人竟然个个拉风,活动起来也显得灵活无比。
或许动画片中威震天一大个突然变成一把小枪的形态实在太违背物理学原理,片中干脆让他更为“合理”的变形为一架战机,尽管他在片末才露脸,但是凶狠的造型已经让人期待他后续的残暴表现。
而擎天柱依然凛然正气,片中他那张不再包着的嘴显得没传说中的那么难看,而他充满正气和牺牲精神的表现让人毫无说教之感,反而更生敬佩,片中他表现出来的比动画中更为强悍的攻击力足以让他拥有更多粉丝。
当然,大黄蜂才是本片的机器主角,时不时添乱,时不时制造些笑料,实在是个可爱的角色。
而汽车人其他人露脸不多,只是铁皮动不动就挥舞炮管的毛躁性格让人印象深刻。
而霸天虎一方,管制一开场就和萨克制造了绚丽的视觉效果,攻击力令人生畏。
当然,不能忘了那可怜的变了录音机,被打残了后又自强不息变成手机的家伙,本片最倒霉的角色非他莫属。
本片的特技非常精彩,特别最后市区大战一场,不但金刚变形很炫,炮火很猛,几段快节奏的长镜头让我想起了《人类之子》那段最后的混战。
当然,越是特技精湛的片子越容易让人们为其剧情担心,好在本片的剧情并不单薄,整个故事线索很清晰,也比较合逻辑。
而美国人的幽默感也在片中尽情展现,甚至金刚们也深受感染,那段Sam找眼镜时,金刚们和其父母捉迷藏的场面相当好玩儿。
不过,也难免还是有人跳出来指责好莱坞大片,如何如何只是特级咋滴,对此,我只想说,看《变形金刚》这样的大片和看伯格曼、小津安二朗的目的是不同的,还是暂且放下“文艺”的神经,放轻松些,放娱乐些。
在这样一部电影中,演员被机器人们抢去风头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儿,正因为如此,Shia LaBeouf的表演就更值得一提了,片中他将一个青涩男生演绎的非常出色,在片中也算牢牢树立了主演的地位。
而片末他的责任感已经被激发出来,这也将是后续故事的看点,一般这样的N部曲式电影都有个人成长的故事,尤其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更是常见题材。
所以,在继续展示酷炫金刚的同时,如何把握好Sam成长的心路历程将是本片保持情节性而非沦为纯特技展览馆的关键。
和很多金刚迷不同,他们可能因为热爱变形金刚而对任意细节吹毛求疵,我却更对变形金刚一次次的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而激动不已。
当片中的大卡车变身为擎天柱时;当擎天柱高喊“汽车人,变形!
”时;当威震天再一次展示其骄横的不可一世之气时,我激动万分,是的,他们又回来了,伴随我们成长的金刚们又回来了。
这十几年,我们这一代人也在“变形”,我们在成长,我们从天真的孩童“变形”成为在各处奔波的成人,而至少在影院看《变形金刚》的一刹那,我相信不少儿时的回忆又会重新在我们心中浮现,至少那一刻,我被金刚们震撼的“变形”,变回那个看着几个金刚玩具幻想的孩童,那一刻,什么程序代码,什么四金一险,什么基金净值,什么打卡刷卡之类统统靠边站,我只愿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好好享受这美妙的感觉。
当然,这部“金刚”并不完美,也还留下了很多将来的看点,更多的金刚人物还等着登场,更多的金刚形态还等着展现,比如组合金刚就无比令我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混战场面中,我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否则很难在快节奏的打斗中分清谁是谁。
感觉特别霸天虎一方的金刚角色金属感过强,彼此外形差距又不大,建议用更醒目的色彩区分一下。
另外,如何在后续进一步表现各个金刚的性格特点也是关键,像红蜘蛛这样的角色是很值得好好展示下其非常“个性”的性格的。
《变形金刚》第一击应该说不负众望,从口碑和票房上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希望那些本片的幕后“金刚”们再接再厉,为我们造出更炫更酷的“金刚”影片,圆我们的童年之梦,我们自然也会心甘情愿的掏钱圆诸位的发财梦想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959890a02e7d13cb0351d7d.html
(以下内容不是影评,这不是玩笑)电影《变形金刚》并没有“剧透”的危险,因为它的重点不在剧情。
尽管剧情还算得上比较麻烦,三条主线平行推进,一条暗线跟随,并且最后把三根主线联系起来。
道家说过:一气化三清。
证明我国先哲早有预测,2007年会上映《变形金刚》。
而且预言了如果你是电影院里看的话:第一个广告是一汽解放的。
我不知道别人看《变形金刚》是为了什么?
我是为了NB闪闪地怀旧。
比如说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这帮人,其中某几个成功打入央视6套内部,于是每个暑假大家都有《大话西游》看。
当我看到的时候,就可以骄傲地宣布:看!
那是自己人干的!
又比如说,一次地震或者洪水把当今的所有电视导演都干掉了,只能临时从小字辈里选人。
于是,电视上就再没有劣质武侠和大辫子戏,可能换上一水的《隋唐演艺》、《说岳》。
当我看到的时候,就可以骄傲地联想,有几个当年和我一样听收音机说评书的家伙终于掌镜了。
《变形金刚》是一个道理,我初看的时候还在小学和初中。
当时我很喜欢,但是人又很穷,买不起一个孩之宝的玩具机器人。
所以,我在作业本和书页空白处画擎天柱的头像。
老师肯定不喜欢这么做,所以要没收玩具,要批评在书上画“大头人”(老师语)的行为。
我当时觉得很绝望,因为你不可能跟一个把变形金刚说成是“大头人”的人讲清楚里面的道理。
所以,你只能发誓:等我长大了,买一房间的变形金刚。
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二十多年。
忍受他们在屏幕上放了二十多年的样板戏、《五朵金花》、知青戏、清宫戏。
现在,《变形金刚》成为电影,我终于可以爆一声:那他妈的不是大头人!
懂吗?
等我这一代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哪怕我童年玩的洋片、帖纸、烟盒都将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变形金刚》就是具体体现,我们当年喜欢,现在我们有钱进电影院买DVD了,那你就拍给我们看。
明天我们又怀念霹雳舞了,那么一线明星就全上去跳给我们看,春晚不允许有别的节目。
这就是怀旧,这就是NB闪闪。
(以下内容不是影评,这不是演习)因此,《变形金刚》没有什么影评好写。
是那个人,哪怕脖子以下瘫痪了,用牙啃地也会爬去看。
不是那个人,你写一兆比特他也不会浪费一分钱买票。
对于现在的好评如潮我没有丝毫惊奇,要是拍摄《圣斗士》真人版,我也同样捧场鼓掌。
年轻时喜欢上了什么了,最大的梦想无非是再见一面,而且再见的时候要求比当日还要美好。
现代科技保证了这种再现的可能,影院里只有近乎昏迷的声音在赞:擎天柱大哥,你还是那么帅。。。。。。
其实,谁都知道,他现在应该是擎天柱大叔了。
我给片子只打了四星,其中有一星是因为它叫《变形金刚》。
在这一点上,电影和电视相比还是有差距。
电视卡通片能给角色充分的展示空间,你闭上眼睛去想,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声波、红蜘蛛都那么栩栩如生,各人有各人的性格脾气,无非是人心外面套了层机器皮。
但是电影版《变形金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展现,主要经历都放在炫目的特技上了。
除了擎天柱和大黄蜂以外,大概只有红蜘蛛给人的印象深刻一点,因为他是F22---美国国防部估计把《变形金刚》当国庆阅兵了。
从头到尾,除了炫就是炫。
变形炫,攻击炫,格斗炫,从地下打到天上,除了水里没有展示以外,《变形金刚》模特班在两个小时的影片里起码炫了一小时半。
这要比电视上精彩刺激多了,但是,我找不见当年看到擎天柱时的那种亲切感。
怀疑是不是车的问题?
如果擎天柱是解放大卡,大黄蜂是夏利会不会好一点?
而且,人类在其中占据的比例太多。
我喜欢汽车人,但是对人类没有多少兴趣。
如果将人类把马子的部分去掉,换上赛博特的前传篇,甚至是威震天的北极遭遇篇,会不会更好看一些?
(以下内容不是影评,这不是广告)在传统的动画片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电影版里同样没有解决好。
首先,变形金刚的比例问题依然让人头大。
擎天柱变型后有两层楼之高,但是转到下一个镜头,当他拿起地上的眼镜时,如果比例是真实的,那么眼镜的镜片我估算应该有脸盘那么大。
结果就是,人能跑过变形金刚。
然后是战斗场面问题,动画片力让人最恼火的就是射击场面,汽车人和霸天虎滋水枪一样滋激光,但是99%都是空枪,仿佛根本不带瞄准系统一样。
电影里修正了这一问题,打击都相当精准,但是新的问题是后坐力消失。
人类的攻击如同蚊子咬,变形金刚之间的攻击以肉格为主,擎天柱居然用上了手刀。。。。。。
最后是变形奥秘,电影版把它弄得复杂化了。
看完了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变形金刚都是某种能量团,然后他们侵入机械内部,就成为了机器人。
这种能量会因为低温而无法正常运作,在高温下又会状态不稳定。
而且,它还有正义邪恶之分,因为在影片的试验中,NOKIA手机接受魔方的能量以后变成了霸天虎,而不是汽车人。
这样一来,如果未来拍摄前传的话,擎天柱和威震天在赛博特上应该是什么造型呢?
擎天柱当时似乎还不知道什么是载重卡车吧?
尽管没性格,变形过程太复杂太细节,火爆场面太多,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
如果能在下一集里给变形金刚们人心和人性,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上五分。
最后,我代表我个人,非常强烈地表达一个个人意愿:我非常想见声波!
(以上所有内容不是影评,通讯结束!
)
7.3;中国为何拍不出Transformers?因为会堵车...
一个科幻动作片怎么剧情就是喋喋不休的样子,金刚们混乱的动作戏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
虽不像男孩子那样痴迷于变形金刚,但是单就科幻动作片来说,还是相当好看的。
考试后的狂欢之作好喜欢哦
“多年以后,你会后悔没有上那辆车吗?”
疯狂地上电影院看了两遍,为特效,为童年的英雄
我那美好的童年啊
这个水平也太差了吧?8.1有没有搞错?纯粹的粉丝电影,不需要脑子吧?槽点太多了,经常被出戏,漏洞更筛子似得.....结局还有点逗,被雷到了....太爆米花了吧?两个半小时就讲了这么点东西...
华丽的视觉大餐
实在无感
你还是拍广告去吧
超级爱看科幻片,国外电影的特效真的好棒,这一系列的都很喜欢,外国的科幻片看着很爽
科科,色彩超豐富的,可以拿去當色盲檢測!
动作戏就不能拍得再清晰些吗?
無愛
:) 一男一女,年轻的,有一次拯救地球。不过如果汽车能是这样的智能生物,倒是很不错的一件事
大黄蜂~
对变形金刚没有盲目追捧的人自然不会喜欢。超烂。
按脚的时候撇了两眼。
情节无聊,颠覆形象,比例失调,乱作广告,侧重人类,骗钱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