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成功吸引了我这个从来不看电视剧更别说是军事题材星人。
喜欢男主,虽然涉嫌鲁莽暴躁动辄吼叫,但是有血有肉一腔热忱眼中有杀气笑起来又傻得可爱。
政委、山炮、罗大、保尔、马三点、小结巴,人人有个性,个个有特点,让人过目不忘。
感谢这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演员,不浮躁,不造作,爱国心、战友情、兄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开心动容又热泪盈眶。
真心点赞,良心好剧你值得拥有!
作为空军政治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一部大制作,《绝密543》以地空导弹兵战史为题材,以1959年国民党U-2高空侦察机被解放军击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英雄二营”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护新中国领空的故事。
这部主旋律电视剧从筹备到播出,经历了十年的精心准备,制作精良,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地空导弹部队的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创造奇迹的英雄气概和不计得失的默默奉献。
这部剧人物鲜活、语言生动、还原历史、贴近生活,是近年来难得的主旋律佳作。
剧里主角二营营长肖占武的原型来自于传奇空军战斗英雄岳振华。
作为军中的传奇人物,岳振华领导的二营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曾经3次打下U2飞机(中国是击落U2飞机最多的国家,一共击落了5架)。
因屡建奇功,他被授予“空军战斗英雄”的称号。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接见了二营全体官兵,这是毛在建国后惟一接见过的一支整建制部队。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精神造就了这么一支英雄部队呢?
舍我其谁的自信13集中,首长提出了机动作战的想法,因为实现困难大,兵器运输和人员调动很麻烦,最大的问题是敌机出没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让伏击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个营长中,只有二营营长肖占武则完全支持游击作战的想法,他觉得与其守着兵器在营地闲着,不如拉着出去打敌机,即使完全没有把握,也无先例可循无教材可供参考,他也愿意去尝试,因为不去尝试,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
最终,也只有二营站起来承担了打游击的重担,从而开启了建功立业的英雄之旅。
迎难而上的勇气剧中,因为U-2上装配了美军最新研制的预警系统,在我方还没有研制出对付预警系统的干扰系统前,只能靠着缩减开雷达到导弹发射的时间,让U-2即使发现了雷达也没法逃脱导弹射程。
经过计算,这就需要把开雷达的距离从原来的敌机距我方120公里缩短到38公里,操作时间从8分钟缩短为8秒,这个要求相当于天方夜谭。
但是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只能硬着头皮去尝试,大家夜以继日地练习,操作时间从八分钟开始一分一秒的往下压,最终实现了38公里开雷达仅用6秒完成所有操作的“神话”。
二营在面对没有先例可供参考的难题面前,没有退缩,不找借口,充分凝聚集体智慧,靠着勤学苦练,最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团结协作的精神导弹部队的兵器是地空导弹系统,只有一个营的官兵协同配合工作,才能把具备各种功能的多个装备,组合到一起,保证导弹发射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营的“全营一杆枪”理念,不仅体现在精密协同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流程上,更体现在全营上下一条心、团结协作的精神文化上,全营上下100多名官兵,职务不同,个性不同,但在战斗的时候,全营100多名官兵配合协同的就像一个人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度了一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个词,有一段文字打动了我:你所做的工作越伟大,所受的嘲笑和讥讽也就越多,所受的反抗也越厉害。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
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役,乐观精神能让我们在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回想了一下,这部电视剧我最喜欢的场景,都是大家在一起聊天或者探讨问题的场景。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让我禁不住想乐,不论是面对难题还是强敌,大家总是那么放松快乐和镇定从容。
绝密543,不知不觉深深吸引了我。
这部剧看似波澜不惊,看似平平淡淡,但是背后的那种精神,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故事情节简单,但是看了,不觉冗长,这是军人应该需要的。
我们需要英雄主义,不需要循规蹈矩。
肖占武看似像孙悟空,经常表现一种不合常规的举动,但是他有勇有谋,有一种对于兄弟的爱,有一种对于事业深深的爱与热情。
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
保障连连长接受命令时的坚决,处处透出军人豪爽的作风。
我追这部剧,因为我缺少一种军人的豪爽与果断,一种大气
这部剧特别令人振奋,虽然剧中所谓的梅花阵等十分令人无语,但是瑕不掩瑜。
剧情尽可能的还原了真实历史。
人物塑造很立体,不是英雄化的脸谱。
就剧中角色来看,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缺点,有时甚至令人讨厌,但却难以掩盖自身的光芒。
军旅生活艰苦朴实中燃烧着激情和梦想,有激荡的热血,有报国的豪情,有真诚的革命情谊
剧本写得好,演员演绎的好, 这种历史制作的还是多些作品,这种实实在在拍摄的才好 ,在描述国家建国初期的艰难岁月老一辈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怀的。
如今国防现代化化的进一步加强我们更加牢记历史使命不辜负前辈们希望。
剧中真实反映出当时的军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真是醉了!
评分中有打一颗星的,理由竟然是:1、本片涉及内战,有炫耀之嫌。
--其实这剧只是还原历史真相,主旨还是和平 统一,永不再战。
2、表现个人英雄主义。
-其实这剧一丁点儿主角光环都没有,完全是历史真实,岳振华英雄的战功赫然在目,是奇迹!
这种评价太缺乏严谨,往往越要差评越是要全面去了解后再下结论。
一个成熟的人要做到这点应该不难。
我感觉还挺好看的,毕竟全部军事素材的话受众相对会少很多,不能把计算战机飞行路线的计算拍一集嘛,反正也看不懂😂😂剧情来说,相对同期的深海利剑,我更喜欢前者,可能是因为鲜肉过敏吧,那种邪魅着看透一切的男主角已经激发不了我的萌点了。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连贯演技也挺走心。
我就很喜欢看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
当然,相对现在的士兵们,纪律站姿方面都不太严谨。
但是相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战场下来的“老兵”身上大概多少有点痞气,况且还是那么狂的兵。
感觉那个时候的领导都会更亲民温和一点吧,虽然他们说枪毙的话都是直接干了😂😂我可能真的有点自带美化了。
没关系,我喜欢可能我对天才有偏见,觉得敢于反抗权威的才有可能做出突破。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是主角。
毕竟兵痞不能算啊。
中国大陆和台湾对峙这段历史一直都挺讳莫如深的。
这样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过审,并且没有过度黑化国民党,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一种对艺术类的开放,不意味着言论的一种自由。
这样的电视剧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总会自带一些敏感不是。
当然从一些特效来说,确实也比较粗糙,我其实也不大喜欢看男女主什么什么的戏。
总体来说,是这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还挺不错是剧。
这俨然是一部低成本电视剧,但他就像当年的电视剧《父母爱情》一样,全剧故事紧凑,语言幽默诙谐,有情节,有故事,几位不出名的演员表演自然,很生活,性格鲜明,让人忍俊不禁,值得一提的是林永健、闫妮甘当绿叶。
不得不说,有看完一集迫切有想看下一集的愿望,这种感觉好久没有过了,感谢全体创作者带来这么好的一部作品。
罗鸣,一定落不下的一个角色,2营的灵魂人物之一。
罗鸣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来“543”之前是哈军工的老师,当初拒绝了留苏的机会,来到543第一营,就是想在战场上亲手打下敌机。
可是,性格傲娇,不懂得人情世故,被1营嫌弃。
在人生的低谷处,遇到了一位伯乐,那就是2营营长和参谋长。
被1营垃圾一样扔了,却被2营营长亲自接回。
罗鸣感激涕零。
第二次被感动,就是2营定岗时,肖占武力排众议,确定罗鸣为2营“引导技师”。
( 引导技师,是导弹发射的最核心岗位。
为了想当这个“引导技师”,参谋长齐五一还气哭了,因为齐五一深知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荣光点)所以,战友都叫他“罗大”——技术顶尖、岗位重要,所以,做老大。
不过,是导弹核心部位老大,不是全营老大。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朱庆喜”,这位我现役火箭军某导弹发动机技师,(别人操作某动作需要90秒,朱庆喜只需2秒)。
他说,作为战术体系的末端指挥员,速度和激情是士官的标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我想,电视剧中的罗鸣,与现实中的朱庆喜,应该可以重合。
当初2营苦练“近快战法”时,最后全营其实就是练的一个人,那就是罗大,因为罗大必须在8秒以内判断目标方位角、距离、高低角等信息,然后指挥两个操纵手,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瞬间将导弹发射出去。
引导技师和这两个操纵手是一个战斗的整体,密不可分。
罗大是个典型的军人知识分子。
军人知识分子与一般知识分子有区别吗?
当然,因为是军人,所以更要有底线和铁的纪律,又因为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清高、傲物。
演员金为珩,把罗鸣这个角色演得很到位,戏剧性的台词就是整天“干什么呀干什么呀”,夸张的嘴型和厚边框的眼镜,给角色增添不少真实性。
一支部队要保持充分的战斗力,离开政治工作绝对不行。
政委李继先是也我最欣赏的人物。
有人说他和肖占武的区别就像深水和烈火,肖占武待人没有什么心机,而李继先心有城府却都用得恰到好处。
李继先不在意肖占武瞅他不爽,只要战士们对肖占武感觉爽就好。
始终把自己当成绿叶,衬托着肖占武的同时,还用自己的沉着细腻牵制肖占武的急躁鲁莽。
部队发生泄密事件,他力扛所有的责任,为的是不让肖占武的昂扬精神受到影响。
他们这一对搭档后来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成功地水火相容,肖占武甚至受到了李继先的影响。
如果没有李继先,二营不一定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 , 这样的政委可以多多益善图1,罗大和他的左右操纵手图2,政委李继先图3,历史上的543收起全文d
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军事题材历史剧,比较完整流畅表现了我国在那个时期地空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剧情比较紧凑,都是导弹打打打,道具也是比较良心的,导弹模型一看就比其他神剧好一千倍,吉普车也很经典,剧里的所有人物形象也很丰满,各有特点,至于感情线的设定,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个人不反对这种设定。
我觉得这是我国军事片里比较不错的作品。
有点……无聊
四星吧,一星给他们的青春。人物性格还挺立体的,演技稍逊,毕竟不是谁都是闫妮和林永健。但是这些空政的青年演员的确能演出军人的样子,插科打诨只是点缀。
此剧必火!现在是深夜4点,连看六集,看得我激情澎湃,那个年代并不遥远,那是热血燃烧的岁月,有一群人用自己的青春报效国家。大场面,演技好,青春昂扬、充满豪气,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需要我们付出和铭记的。
西瓜视频。风格朴实的导弹部队建设历程影视剧。除了几位配角是有名的老戏骨,大多数人都是无名的青年演员。国防工业的建立本就是一点一滴攒出来的。感觉上很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难得近年来没有狗血抓马的军旅剧,但离经典差口气,原因我觉得在演技上,演员们不是不努力,但真的还差着火候,像是孙海英吕丽萍,当时形象虽有差距,但炉火纯青的演技弥补了这点。
别打听,你级别不够……三星半
太好看了!
刚看第一集,但全员漏勺,就这还机密呢?秘密带走的军人,人家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基地在哪,随便一个人就能把分配名单泄露出去,每个人都好像在告诉所有人,我们这保密,但我什么都能告诉你
不知道台词谁写的,真的太混乱了,但凡是稍微要表现出委婉、城府的台词都是莫名其妙。男主人物设定是不是有什么猫病?没教养,直男癌……呵呵一脸。就冲这男主把女生送他的手表送给别人还觉得自己没错这种脑回路,一星
导弹作战,看战法,兵器同样很重要!
还行
求求别拍这种剧了,可恶心坏了,侮辱历史,侮辱解放军,还好没什么人看
题材极好。但是个人不喜欢其中的人物塑造和感情线。所以扣分。
被埋没的好剧,向老一辈致敬!
电视剧剧情基本按照真实事例,略有改编,泪点也很多,主要是热血,不错的一部爱国军旅电视剧。
最终,全营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举击落了多架敌U-2高空侦察机,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战绩
很喜欢,建军节时看看军旅剧,火箭军的前生,仿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那种模式,从营长到士兵每个角色都很有特色~值得推荐!
恕在下直言,这里只有我不是托乀(ˉεˉ乀)
看起来是比较抗日!其实看的挺爽?跟老爹一起看的2333
刚刷炊事班下饭,看到有弹幕提这部剧,突然想起以前电视上追过,虽然有些bug太明显,但记得整体剧情还是好看的,我们全家一起追完的,哈哈哈哈。
2017.8.31看过。约法三章:打仗归我,生活归你;生活归我,训练归你;营房归你,人归我;人归你,人的思想归我;兵器归你,弹药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