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出品的又一精品,一部无法快进的佳作。
本剧的编剧艾伦索金说,这部剧是他写给新闻界的一封情书。
重建第四权,重建新闻界的声誉、重塑新闻工作的神圣性,做一档能够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的夜间节目,不再有谣言满天,不再有窥探隐私,向愚蠢之人宣扬真理,不再为了新闻而制造新闻,全世界新闻从业者团结起来!
——这简直是新闻界的共产主义宣言,但是共产主义从未实现,所以这也是第四权理想的乌托邦,在现实中从未诞生过乌托邦,当然也包括第四权的乌托邦。
坚持信仰和坚持信仰所做的事情是两码事,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知和行是两码事,知易行难,晚间新闻节目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信念,也有共同的大信念,也都犯过错误,但是仍然迎难而上,有着堂吉诃德般的勇气、信念和乐观。
剧中有无数的暗喻、讽刺、举例和论证。
第三季虽然只有6集仍然好看。
本剧所有问题都是源于现实并且有预见性的。
夏威夷火山爆发和超级飓风都发生了;剧中未立案的性骚扰或者强奸案件在现实中爆发了“我也是”运动;虽然我们对于次贷危机研究得比较透彻,但是华尔街依然干着同样的勾当,金融防火墙已经拆除,下次金融危机不是有没有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对茶党和民粹运动的讽刺和思考,沃尔说茶党就是美国的塔利班要点赞的;对共和党的反思;对宗教、政教分离及其与法律关系的思考;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的反思;对观众的权利和义务的反思;对移民和民权现状的控诉特别是911之后和茶党上台之后,对泛娱乐化和新媒体崛起的记录;对私人消防局收保护费现状的描述;ows组织抗议事件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年轻的抗议者们蔑视权威和政府,想通过占领华尔街行动引起人们对他们所反对的无数事情的关注,可是人们偏偏更关注他们这些人而是不是他们所反对的事儿。
他们蔑视权威自然也没有领导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助于大家平等的发出更多的声音,那么也就没有人能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他们不想谈判也没有能力谈判也没有筹码谈判,只能靠宣泄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人。
即使占领华尔街,那之后呢?
他们没有新方案和新方法。
类似的故事结局往往也是相似的,打碎旧东西容易但是创造新的东西很难,和平年代对国家的改革还是需要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等专业的方式解决。
剧中的情感戏绝对是美国特色,虽然睡的人多一些但幸好最后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记得第二季特意提到了罗姆尼会见了特朗普,如今特朗普已经入住白宫。
沃尔在西北大学震惊四座的美国不再伟大的演讲可能打动了特朗普,特朗普也认为美国不再伟大但是可以再次伟大,所以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
至今我都觉得美国政治人物竞选前都应该听一下那篇演讲。
特朗普不光是竞选口号“借鉴”了本剧,连亚利桑那州美墨隔离墙——美国版长城也“借鉴”了该剧沃尔的一个采访对象——手握步枪的骑警,而且特朗普显然还听取了当天辩论环节“墙高一尺梯高一丈”的高论认为剧中18英尺高的墙不够而额外加了4英尺,特朗普千万不能否认他或者给他出这些主意的人没有看过本剧,否则沃尔不会放过他们的;……每集的选题都有现实意义,从2012年第一季播出后都陆续得到现实问题的不断体现和验证。
本剧的每一个选题都让我们更了解美国文化和制度,让美国人和世人在解决问题前先正视问题,跟美国有相同制度和文化的国家都有这些问题,其他国家也有一些类似的问题。
本剧更是贡献了很多笑话,我认为本剧最棒的消化是在最后一集沃尔得知老婆怀孕后问道知道是男是女了吗?
她老婆说,是的,非常可能是这两者之一,哈哈,没有任何双关语无关政治的日常笑话之一。
当然了,摩西和耶稣那段也很好笑,“你是来打球的还是来搞事的?
”但是这个我觉得这个涉及宗教,所以不好。
还有一个好笑的是: 你们分手四次,和好五次,我建议你们不要再分手了,不如学学怎么吵架。
哈哈,这个只能当笑话千万别实操。
最让人伤心的就是查理的去世,查理是伯乐和知音,把大家聚在了一起,让沃尔不再迷失,他也是月老,他没有干涉办公室恋情,促成了一对又一对。
查理的去世也将全剧推向高潮,查理让我感到:永远不要过于悲观,因为总有人在做正确的事情,他后继有人,也不要过于乐观,因为有时候你需要为了你的信念献祭自己的生命。
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男主认识到了自己也有错误原谅了女主喜结连理,最后一集女主还怀孕了。
最虐的恋情还不是男主和女主这对CP,而是吉姆和玛格瑞特(玛姬)认识三年,睡了无数人后终于在一起了,但是仍然要异地恋,而且是在确定关系后的几天时间内就要一个在纽约一个在华盛顿,OMG,我觉得他们也是最不应该在一起的一对,因为哈莉其实更配吉姆一些,其实玛姬和吉姆在一起我更心疼吉姆。
比吉姆还让人心疼的同是也是本剧最倒霉的人就是玛姬的室友兼闺蜜,她被玛姬出卖给吉姆,玛姬知道吉姆不爱她也不喜欢她,所以相当于把吉姆寄存在了闺蜜这里,闺蜜献身不说还免费托管别人的爱人,连备胎都不如,而且害你的人就跟自己住在一起,闺蜜发现后求闺蜜心理阴影面积,闺蜜在全剧结束也再没交代,玛姬闺蜜是那么信任玛姬和帮助过她,对于玛姬我实在不愿意浪费更多笔墨,心疼剧中所有认识玛姬的人,顺便说下玛姬被我评为本剧中最婊的女人。
最让人惊讶的恋情是斯隆和唐,既突然又那么不般配不恩爱不搭调的一对,要不是最后一集有个小铺垫简直像被施了魔法,虽然有最后一集的铺垫仍然突兀不已。
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热那亚事件的法律结果和那个华盛顿骗子制片的下场。
本剧说过很多有道理的话,比如:这是一个人,只有医生才能宣布死亡但是新闻不能。
再比如,法庭可以宣告无罪但网络不能。
再比如:我们应该消灭贫穷而不失穷人。
等等。
我觉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的哲理对白是沃尔对他老婆说:船身上有个洞,这冻永远都修不好,它不会消失,你也不会有新船,这是你的船,你要做到的是,把水舀出去的速度比水流进来的快……这句话对于任何事都可以适用,金句啊。
本剧最大的悬案就是恐吓沃尔的人是谁,最后一集也没抓住,虽然现实中抓不到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仍然是一个疑问。
本剧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沃尔让那个在西北大学被骂的女大学生重新问他一次当初那个问题,我以为沃尔的回答会是那天麦克在提示板上写的“它不是但它可以是”,但沃尔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你可以”。
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国家再次伟大,激励后辈又鼓舞人心。
其他感人的场面不是没有,只是都猜到了,并没有这个令我既感动又意外。
最后,本剧最值得感谢的有这部剧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还有HBO。
《新闻编辑室》第二季的结局来得有点儿快。
在大选夜,在开庭前夜,在所有事情都如同弦上箭一般紧绷着的时候,Sloan终于吻了Don,Will也终于向Mac求婚。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却都能够温情对视的,爱情。
Don在拍卖会上匿名模拟了众多竞价对手并高价拍下Sloan的书,这是一种在不远处沉默而付出着的爱。
我们也常常会为爱人们悄悄做些什么,但还是想他们能以某种方式获知这种付出,然后得到些许回报。
也许这是人性里的一种往来,我们等不及。
而很奇妙的是,电视里书里所描述的感动,往往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不得知,于是我们所感动的,不仅仅是默默的付出了,而是坚持着的付出。
所有人,无论男女,都在幻想着有一个人这么不计回报不累时光地对自己好,然后感动,然后长久地为这世上添一曲爱的颂歌。
我想,肯定是有这样的故事的,但不一定轮得上你。
那么Will和Mac不同。
这是一对冤家,是一部戏剧里必须存在的矛盾,是很多人的缩影,同时也是很多人的意淫。
Mac因为向Will坦白背叛而导致分手,过去多年却还是无法让执拗的男主理解她。
最后,在引咎辞职的关头,Will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总是在无意识地保护着Mac,终于想明白Mac除了在对他投入感情之前的短暂背叛之外并没有做错什么,因为爱与责任而向他坦白那不是错。
反而是自己一直在伤害她。
Will:我爱你,嫁给我好吗?
不管你做什么答复我都会爱你,以后我再也不会伤害你,以后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再离开你···Mac:你说什么?
Will:我说嫁给我好吗,在这之前我说我爱你。
然后拥吻,Mac说她等得够久了。
这一段我反复看,热泪盈眶。
我在想,美国人的恋爱模式真奇怪,他们一生中大概有几十个几百个约会对象以及约炮对象,然后从中得到一个合适的人。
他们不轻易说爱,却爱得很彻底。
他们不叫嚷着等待,却确实在等着。
有那么一刻我在想象,或许很多年后我的前男友G也能想明白这些事,然后在那么一个类似的场合向我求婚,略过相疏相离的多年,略过各自的多段无疾而终的恋情,略过从前的撕裂与痛苦,略过这艰难的人生境况,然后我毅然决然地说好,说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没有理由。
这样多好。
最近我很想他,我大概可以承认我无法忘却他以及那些有关他的时光,但这并不妨碍我有之后的恋爱甚至婚姻。
突然理解了一句很俗的话,走出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便是投入下一段感情。
我想在我有下一段之前,我还是会抑制不住地想念他,但当我真正有了下一段的时候,我现在都可以想象我会多爱那个未知的人。
而讽刺的是,多爱一个人又并不代表他便能与我相伴一生,或许到最后,最后的最后,我为之穿上嫁衣的还是最初的人。
原来。
爱情是不必一成不变地专一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段爱情,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但感情要,与之相伴便立誓永远相伴吧。
愿好。
基本上在一个月内补齐了第一季并跟完了第二季。
很适合刚进入一个繁忙杂乱的工作氛围的我来瞧一瞧职业工作者的状态,虽然自己并非完全的新人。
不是同一行业,但相似点颇多。
顺便先说一句,对所有带有职业精神的各行精英致敬。
职业:本片主体是新闻工作者,准确地说是政治、经济等严谨类新闻的工作人员。
没有狗血的花边、没有不堪入目的”内幕“,这里有的是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制作一档严肃的、责任的、指向性的、不考虑收视率的新闻节目的坚持。
(有追求的建筑师们是不是有同感呢)可能因为和自己现在的坚持以及信念不谋而合吧,看得激动而振奋。
一部剧而已。
但我相信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行业,会有一小群人是从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出发来工作,去生活。
他们由衷地开心。
即使犯下如第二季中那样严重的错误性报道,他们最后依然不会用辞职来道歉。
因为正是因为他们想要去做那样的好新闻,才会犯错。
他们错了,但他们不用道歉。
感情:工作太闷,工作之余就得狗血一些,不然人生乐趣何在?
男主和女主的感情是众多人物线中最粗的那一根。
(这句话真是没什么文采)女主在6年前和男主交往的初始还和前男友幽会,被男主发现戴了绿帽后结束感情。
6年后,他两再度被迫合作。
一个是全美知名度前几的著名主播,一个是优秀的精英制作人。
他们要合作前文所述的这样一档新闻节目,为两人的情感纠葛提供完美的平台。
有代入感的看这狗血的剧情,我也问我自己,如果是我遇到,我会如男主一样,6年后仍旧无法释怀么?
答案是不知道。
无法设想。
但是这种自问很有趣。
女友背着你和前男友搞,瞒了自己好几个月。
结束是显而易的事情。
但是会释怀?
还是原谅?
当然最终我们知道女主是爱着男主的。
开始时期的脚踏两只船只是因为还在初期,还未真的爱上男主。
被发现已经是相恋相爱很长时间以后,所以女主一定程度上似乎也有些无辜。
(我发现描述这个剧情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整整两季都可以支撑下来的原因么)幸好最终是个开心的结局。
其他N条狗血感情线不想多述,说实话不是很有趣。
最后,最喜欢的角色是Don。
为什么呢?
因为他说冷笑话的感觉真的和我自己希望的样子一模一样。
Your kitchen faucet has washers.They keep water from leaking through the joints in the fixtures. And that’s what O-rings do.They are giant washers that keep pressurized hydrogen from leaking out of the SRB, the solid rocket booster, which shoots the space shuttle out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These o-rings have been tested and tested under every possible circumstance but one – cold.They didn’t test to see if the o-rings worked when it was cold.Why would they even think to test for that?The thing’s launching from south Florida. When’s it gonna be cold?On January 28, 1986, a cold snap dragged the overnight temperature down to 18 degrees and turns out the o-rings stopped working below 40.So 73 seconds after the Challenger lifts off, it converts itself into a bomb and detonates.March 2, 1955.A young black woman is arrested for refusing to give up her seat on the bus to a white man in Alabama. Civil rights leaders and the ACLU rush to her side and she will be a symbol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segregation. Her name is Claudette Colvin and she is 15 years old. She’s also unmarried and pregnant. Civil rights leaders and the ACLU decide that Colvin is not the best foot forward and stand down. Eight months later, Rosa Parks happens, but during that eight months, a brilliant and charismatic young minister gets the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is chosen to lead the bus boycotts. If Colvin doesn’t get pregnant, if they would gone in spring instead of eight months later, Martin Luther King is a preacher you have never heard of in Montgomery.
有艾伦索尔金这个金牌编辑招牌,这季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但看完后感觉还是不如第一季精彩,上季一开局威尔就通过一大段质问强势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挣扎,后半季通过对茶党的层层抨击深化了这种表达,最后一集这些抨击顺理成章的达到高潮。
中间有穿插了男女主的狗血往事,看起来很带劲。
而这一季开局有点平淡,中间关于假新闻的冲突处理也感觉不是很强烈,不过总算给了个求婚的结局,让我期待一下第三季。
PS,感觉女主老的好快,去年的第一季看起来明艳爽利,这季感觉就有点憔悴不堪的样子。
很多人觉得第二季不好看,叙事杂乱、故作悬疑,感情纠葛……非常能理解。
出于某些原因,还是给五星,因为看的当下并没有完全当成电视剧去欣赏,而是置身其中,也许这也是我偏好职场剧的原因,做一些在职场本并做不到的事情和角色,置于其中又悬于其外,就像全剧最喜欢Sloan,不热爱人类又关心人类。
话说回来,杂乱、繁忙、来不及仔细check和go through,这才是职场的生态啊,无论看起来多少精英组成的又或是多么需要精密度的行业,总有那么一些时候,we screw it !于是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才尝到这句话的绝妙。
有时候想,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呢?
随着年岁的增长,连这种虚无感都变得虚无了。
从前观剧,很容易touching,一句话、一个道理、一份价值、一种理想……但现在好像都离我远去了,BECAUSE WE KNOW IT. 我们知道了太多事,我们知道平等、自由、公平是好的,我们也知道生活里处处充斥着不平等、不公平、不自由……我们更知道连平等、自由和公平都不是绝对的,资本的公平和社会的公平是一致的吗?
我们不仅知道,我们还做了。
所以很难被理想主义打动,但理想仍是追求。
丧失理智,没有第一季那种密集的泪点,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与失败,它甚至都不给你我们要见证最牛逼的新闻的诞生的错觉,老早就告诉你这从头到尾就是失败,而我们将见证这一恶劣的假冒新闻的始终。
我们笃信的理想主义,从第一季就建立起的对WILL和MAC还有CHARLI等,这个团队的深深信任,在假新闻面前并未坍塌,这才是这季的魅力,他们的,集体主义?
或是别的什么,让我们确信,这帮人,就他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新闻人,他们配的上第四公权力的桂冠,即便犯下了看似无法挽回的过错。
最后一集里,索金一口气把HAPPY END 写完,每个角色都有了各自归属,虽然说,必须承认,索金写感情线狗血又老套,但最后WILL的表白确实。。。
TOUCHED,笑死,说话糊里糊涂,慌得一批,成了这季我心中的他的dialog最佳。
但关键是,这季最大的困难并没有解决,但他们仍在这选举之夜欢庆,给这一季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方面是为了下一季作铺垫,另一方面,生活很难有万事了解的一天,这种关头下的坦白,和解,一切有关HE的交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也符合了大直男索金的爱情观,放下过去,别扭扭捏捏的互相折磨了。
模棱两可的写了一些,全当观后感。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是个特别”好相处“的人。
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乱贴标签,就是偶尔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审视一下眼前这个存在,就会有些疑惑:要怎么才能跟这种人成为朋友呢……但是,竟然,这种人还有小伙伴,虽然不算很多。
我的小伙伴和我一定同一国的,大概我们也是世界上比较冷僻的一国人:难免接受大量信息,却不会盲目接收;习惯于循着自己的品位喜好去选择,讨厌人云亦云跟风从众;、喜欢的事情虽然没有特别成立的逻辑联系,但只要是出现,就立刻会被互相贴标签。
诸如此类的……标榜自己的时候,会觉得这是独立精神的一种表现,是一个记者——嗯,不,是曾经以记者为目标念书、实习过的小学徒该有的一种格调,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东家习惯叫它:情怀。
然后情怀这个词就成为后面工作里无法规避的标准和要求。
第一季追The newsroom是因为老东家几位良知新闻人的推荐,首先是期待,然后是赞叹。
第二季第9集,点题音乐和常规感情戏好莱坞节奏的渲染的最后3分钟结束后,心里有些哽住的东西说不出来。
回想起第一季的初次亮相,与时间赛跑,理智与习惯博弈的40分钟剧情,那份感动依然没有减退。
一部好作品弥合会时空交错造成的隔阂,在读者和观者所在的次元里投射成现实。
看剧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当2012年编出的沙林毒气播出时,叙利亚也出现了化武危机;而提到前FBI成员貌似维系他心中正义之后,这个夏天,全世界的镜头都聚焦在莫斯科一座机场的国际中转区。
我们在不由自主的对号入座,用剧中人物对照身边个体,同时反思自己。
这篇观后感写的很慢,也许是因为没有用我喜欢的字体。
我这一国的人真的好烦啊,深深觉得。
而newsroom里的那一国,各自奇葩异放,性情诡异。
一个腹黑的负能量发射塔一般,却总在充当大哥袒护家人的主播,一个手起刀落心直口快的制作人,一个业务精准B格超高感情懦夫的资深记者,那对互相爱来爱去又故作姿态,总不能好好聊天的搭档,还有一下子成为主线人物的小助理制作人逆袭。
看起来神经病一样拒绝任何多余信息的对白,直来直往的相处方式其实看起来很过瘾。
但是这个职场环境里,却有一件我们觉得不知是熟悉到可以无视、还是早已陌生的东西:爱与关怀。
无论是对遥远非洲一个不相干的孩子,还是在完全可以只勉强相处8小时,然后一切可以无关的同仁。
那一国,让人艳羡。
新年前后看完了第二季,一口气看完后面几集,凌晨才睡。
这部剧很精彩,有大案有小案,剧情穿插衔接很紧凑,演员也演技出色,很多小动作能够让人感同身受。
而且剧情好不拖沓,各种吐槽的台词也十分精彩而真实。
里面很多剧情的展开略带跳跃,我要认真去看才能前后连得上,有些地方还要退回去重看才能明白剧情的发展。
第一季是13年看的,今年有第三季,希望能继续保持如此的高水准!
1.如题。
2.一个优秀的宣传片,最后大选之夜Will的开场白,“天朝在扒拉扒拉…韩国在扒拉扒拉…全世界都在羡慕我们的选举。
”3.用了差不多7集的量来说明新闻应该怎么做,是摆事实讲证据,是如果你知道一个story却没追踪下去就像犯了包庇罪。
加上最近马航失联长城内外媒体的表现,真是刻骨铭心的一课。
4.HE.虽然还没打倒boss。
我猜下一季该是新媒体与旧媒体的故事了。
感情戏上能不能给帅气的阿三哥找个对象了(什么,程序员是不应该有妹纸的?
)ps0:Sloan你还能更呆萌更酷炫一点么!
看到Don在控制室被强吻后说“这是天生的你们学不来”差点笑到地上去啊!!
ps1:必须要给字幕组的人1w个赞。
我简直太喜欢这虐人的语速了!
ps2:对了,为什么不喜欢女主,简直太可爱了好么!
ps3:大boss嗑药那段儿真心燃。
-EOF-
感情线就是渣啊,本来还想看那个实习生妹子有更多的戏份的,结果却没啥戏份……就是整个剧里那些人说话的态度真是太让我厌烦了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是最后一集拖了后腿,非要从政治又扯回爱情吗?可以少点,真的。不过还是祝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期待第三季。
烂
不是为了Sloan 。。是绝对不会看的
没有第一季那么好的感觉了,最讨厌办公室恋情了,我只承认MW他俩的,当然不能否认Sloan太尼玛给力了,全方位!ciao,最近接收太多复合的信息搞得我有点。。。言归正传,这结局埋得伏笔,毫无节操。。。
果断看不下去。两星给女主。
这样就结束了!!!到头来这事还只开了个头..............第三季在哪里?
其实我没有很讨厌Maggie 这不就是一个办公室里没啥用但是又不可或缺的标配吗?我更不喜欢Don多一点……另外 我觉得明明在工作突然冒出一两句私事的话真的很讨厌。
Get it back! It's gonna be better.
finally看完了 感情线们可算是缕清楚了
没有第一季好,想给3星半。
非得憋著個大料,又故意拿捏得有礙正序,自作聰明啊。真的沒有第一季流暢自然的風度。
这剧对于HBO来说逼格太高了,要不是卡司有爱早弃了。这季主打选举,刚好我对此也不感冒,SNL上很多选举类的短剧我都是快进过度掉的,这季对我的吸引骤降。沙林毒气风波从开头就贯穿着;Jim把了梅姨的大女子,真是苦了Maggie。最后一集非诚勿扰速搭线,成了两对,算是小惊喜了。
最后一集所有的情侣几乎都圆满了,只剩下maggie独自一人,不过也挺好毕竟她自身也成长不少,话说我好像是为数不多挺喜欢她的人,看她对Jim坦白自己不坚强的时候差点哭了
一部原本就只剩热血可以讲的剧非要以办公室恋情结尾,我想我真的没有看第三季的必要了。艾伦索金太逊了!至少这部剧是!从喜爱到讨厌,只需要17集就够了!耍嘴皮子的事情就算做也该做得漂亮点~
3.5; More focused and restrained than S1.
两集了还没讲一个故事。。。Aaron Sorkin can only write women character as an extension of a male character #看完全季,不改分。Sorkin的自认正确和说教实在是太没技巧,不是器大就不讲技巧不润滑的,把自己的角色一个二个卡通化到可笑的程度,整体节奏感是没小脑的人做出来的一样 = =
为s09的表白加一星,撕纸的小孩儿云云
不清楚我是咋坚持到第二季的,看到第五集真的忍受不了了,分再高受众也不是我,友邻说匠气是真的,以及我觉得里面的人都长着同一条舌头,说话风格高度相似,根本没有角色的存在,我看到是阿伦索金的舌头分成无数个幻影披着不同的皮囊在演戏,看完《火线》再看这个简直是灾难,我想看正常人!真实的社会!
虽然不如第一季几乎集集泪点,但是看到第二季结尾还是喜极而泣。仍然是一部优秀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