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ck这两年很火没错,主演的美剧也挺好看的,但这个片实在不咋地1. 故事一点没新意2. 爬摩天大楼,很多动作戏需要的是速度和灵动,让那么大块头的the rock演太假了,比如助跑跃起跳到大楼上这种,就Rock那个速度,能跳过去才见鬼了。
主角光环已经假到让观众出戏的程度了。
3. 故事发生在香港,可是反派家里那个装修和格局,百分百的美式风格。
而且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房子太大了吧。
《摩天营救》万能的胶带和假腿。
我们熟悉的巨石强森又一次在危难中拯救了自己的家人,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地点选在了香港。
故事讲的很完整,基本每个细节都有前后的对应,结构工整。
特别片中的几场高空戏完成的相当棒,反正恐高的我已经看到腿抖!
而这次的强森不再是那种神级设置,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家人,更接地气!
缺点就是反派没有充分的行为动机,过于脸谱化,正邪的矛盾点不够突出!
6分!
ps:强森大有赶超连姆·尼森成为营救专业户的趋势!
是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对于有恐高症的人真是太不友好了,这高楼的设计注定整部片里大部分时间就在强森哥会不会掉下去的惊险刺激中度过。
最刺激的是强森从摩天大楼对面未完工的建筑,利用起吊机进入大楼,每一次差点失足,都让人心跳加速,跟着电影里的围观群众一起,倒吸一口冷气,握紧了手,紧张的跟着强森叔的动作,为他捏着一把汗,当他终于到达安全地带的时候,长吁一口气。
更加的变态的是,好不容易进入了大楼,结果为了打开大楼boss密室的大门,居然还不得不从高楼中爬出去,爬到涡轮去破坏大门装置,然后还得爬回来。
好吧,确实,本来人家这就是摩天营救,就这一点动作设计来说,它赢了。
这电影票钱就是智商税啊,我看了个什么沙雕电影啊……智障设定未免太密集了。
(影评涉及大量剧透)首先,一个这么重要的摩天大楼,到底为什么,还能靠托关系这种手段,把安保托付给一个做车库安保的小公司,智障华人董事长人傻钱多,把控制整个大楼安保的整个系统装在一个ipad里还交给一个美国人管?
然后这个美国人随便把它揣在口袋里到处走,密保只有人脸识别,指纹啊眼球认证什么的不搞个几重保险吗?
然后ipad随随便便就被抢了。
号称固若金汤的大厦,随随便便被人挖穿地下十五层的墙面,我????
什么铁甲地鼠钻地还穿墙呢?
恐怖分子拿了ipad进入控制室,这个控制室厉害了,没有任何安保措施和门禁?
赵总你为什么非要作死不愿意离开呢,你图什么呀?
两个看热闹的香港警察你们要吃瓜到什么时候?
最后赵总说出他跟恐怖分子结下梁子的原因的时候我笑了,神他妈“他们不想让我盖楼,威胁说完打伤我的工人”,md有病啊?
结尾的时候,大楼防火系统重启,放了干粉/二氧化碳灭了整栋大楼的火,既然能这样灭火那当初只有男主家一层着火的时候早干嘛去了?
这样看受损崩溃的安保系统重新运作只需要一键重启这个操作还挺合理的。
再说到动作戏,千篇一律,惊险的点都是一样的,审美疲劳,说是对恐高症患者不友好很刺激,本恐高症患者内心毫无波动,惊险刺激程度一般般吧。
当初跟我说“值得的,去看吧”那个朋友要被我打了
① 一款张弛有度的过关游戏,把高科技大厦当竞技场,极限运动在毁灭景观的映衬下轮番上演。
巨石强森有很多几乎零台词的独角戏,俨然是在身体力行教高空求生课,影院设备够好的话,足够把恐高症吓到痊愈,把没病的吓出恐高症。
② 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大片包袱,区区90多分钟的有效片长,让节奏十分明快,剧本向80年代动作片看齐,简单粗暴的外表下藏着一些细密的设计,角色都是粗线条但绝对够魅力,情节不断上演一场大刺激+一点小惊奇的循环交叠,哪怕有几处硬伤,看的时候也无暇顾及——让观众把吐槽留在出厅后,这是爆米花的基本素质。
③ 强森为什么持续火?
原因之一是他跟30年前的施瓦辛格一样,非常懂剧本,总是聪明地挑选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他在卖座片无论是《末日崩塌》《狂暴巨兽》还是《速激》系列,总能成功地让观众产生担心,这份担心,就是好的动作片让人欲罢不能的秘诀。
④ 身为《摩天营救》制片人的他,给自己安排了机关重重的高楼和全副武装的雇佣兵,不断表现得心力交瘁气喘如牛,喊“我撑不住了”也毫不脸红。
他很懂得,观众其实不怎么稀罕谈笑间所向无敌的英雄,那种“能力有限尽力而为九死一生勉强胜利”的普通人特质,才能走红全球惹人喜爱。
⑤ 说实话,最早听说故事在香港,我很担心跟那些植入香港、上海、北京的合拍片一样,中西合璧画风诡异,但《摩天营救》再次证明了,东西方演员同框会不会尴尬,全看导演怎么拍。
⑥ 黄经汉这样的亚洲脸,在之前某合拍片确实成了尬点,但在《摩天营救》里,他恰如其分地担当了黄金配角:风度翩翩的高科技大亨,有城府有谋略,处变不惊重情义,能跑能跳能开枪,幽默感也不差,跟强森的并肩作战非但不违和,还依稀有几分老港片双雄戏的风采。
⑦ 最后,《摩天营救》告诉我们,套路不是什么贬义词,比如一听讨论“关机重启”,就知道后面肯定要拿来救命,一看到全息投影,就知道后面绝对会当成战术——这些都是套路,但我们就是想看套路走到底。
商业导演不该耻于用套路,套路不是原罪,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才是。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中国元素,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不过这只是资本灌注的结果,影片中所出现的中国元素,不是太刻板就是广告。
巨石强森还说这是一封给香港的情书。
这情书一点都不走心。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香港维多利亚港、天星小轮、太平山顶等熟悉场景,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拍摄是在温哥华完成的,女主角和Mr.赵等演员压根就没来香港,所以有记者问女主角在香港拍戏有什么不一样,这就尴尬了。
摩天大楼里的石狮、龙图腾,嗯,都是很经典也很传统的符号。
虽说都是龙的传人,对龙图腾有信仰,但现在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公司企业会用龙图腾做logo了,除了广电的龙标。
有一层楼是幻境系统,关闭系统时底下的水墨会流淌形成一条龙,像是一幅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称国画或中国画。
除了国画,影片中也谈到国宝熊猫,巨石强森家人去动物园参观了,回来的时候儿子头上还带着一顶熊猫帽。
为了剧情需要,香港警察和香港市民都是陪衬的,香港警察负责最后收网,说好的飞虎队呢,围观市民负责在楼下叫。
不过演员的话,多少还是有点戏份。
扮演Mr.赵的是黄经汉,新加坡人,经常在欧美电影里扮演华人一角,比较经典的电影有《蝙蝠侠:黑暗骑士》、《2012》等。
而我们的天王嫂昆凌,出生台北,中澳混血儿,父亲是澳洲人,母亲是中韩混血儿,所以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太违和,很多粉丝还说看不出这是她。
她之前也演过一些剧,不过大多没什么热度,这部电影她算是拿到一个配角,饰演的是黑帮大佬,开场很拽,结尾被踹。
为了迎合中国观众,巨石强森说了一句普通话,女主角说了一句粤语,尤其女主角的那句粤语,许多人被惊到了。
偷偷告诉你们,女主角演过《惊声尖叫》系列。
这些都是比较刻板的中国元素,最令人惊讶的是莫过于百度广告的植入,从广告方面来说,这个植入是成功的,至少让不少人记住了。
但这么硬的广告,却是违和的,你我都知道,香港用谷歌的比较多,而且香港百度搜索结果没有广告!
总的来说,《摩天营救》里的中国元素都过于流于表面,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即使全部去掉或替换也丝毫不影响整部剧,但影响票房收入,这部电影要是靠北美票房,他们下次也就不敢再拍了。
《摩天营救》:1.今年强森引进内地的第三部电影,相比于前2部,给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2.全片不存在废戏,一场连着一场,很燃唉。
3.昆凌的戏份略显少了,但出场也惊艳到我了。
4.强森这个角色给全片加分略多。
5.全片气氛属于紧张刺激性。
6.有恐高的,你要小心一点,有些地方的俯视很多。
7.我感觉这就是有钱人的作死游戏。
8.反派的设定是失败,它的套路你会感觉很熟悉,是你好莱坞的套路。
9.全片的铺垫是恰到好处,不会在后面不去映衬前期的铺垫。
10.有个不成熟的小猜测,强森下一部与这位导演合作的影片,应该会不错……满分10分,我打8.5分,强烈推荐!
估计我属于文科的思维,所以我看完电影和几个理科生反复印证才梳理出如下的故事情节,尽管有的地方看上去可能有些牵强: 威尔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重伤,医生萨拉救了他,后来二人结婚,有了一儿一女,父子三人经常玩一个游戏就是:“爸爸最爱谁?
” 好友本给威尔介绍了一个香港明珠塔的安保任务,顺利得到了一个能进入大楼安全系统的平板电脑, 明珠塔的主人赵隆基曾得到恐怖分子博塔的威胁,赵隆基给博塔付了钱,但却追踪了每笔钱的流向,所有的信息保存在一个盘上。
博塔为了得到这张盘,收买了本,要本帮他拿到威尔的平板电脑,好攻击大楼。
本特意给维尔的妻子萨拉和两个孩子买了晚上看熊猫的票,希望在博塔火烧大楼的时候,威尔的家人不在现场。
把本骗上船,再派人抢走本的包,从而抢走平板电脑,获得进入明珠塔的权限。
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都因为威尔太过谨慎,平板电脑随身携带,没有被偷走。
于是,本陷入了被两方追击的境地:博塔找他为了得到电脑,香港警方找他因为他涉嫌纵火案,而萨拉和两个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提前回到了明珠塔的98层,被困入火海。
萨拉非常镇定,她用毛巾堵住了门的缝隙,然后浸湿了所有的毛巾,带着两个孩子往高处走,而同时,威尔也做出了各种高难度的高空动作,与家人汇合,最终成功地救出家人,破获了恐怖分子的阴谋。
萨拉和儿子,是砍掉了电梯的电缆,让电梯高空坠下,然后在最后一刻手动停住,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这样。
其实,到最后一刻,威尔抱着女儿在火海中也是走投无路,多亏萨拉拿到了平板电脑,关机重启,然后启动了明珠塔内部的灭火系统。
其实,英雄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
电影院里空调巨冷,我差点冻成了冰棍。
电影屏幕上,烈焰升腾,摩天高楼上,拯救活动热火朝天。
220层的明珠塔的设计,真是巧妙,建筑奇迹,令我称奇。
道恩.强森,不死的小强,刀枪不入,就纯粹当成是消遣娱乐吧!
上次看毁灭摩天楼这种题材是什么时候了?
哦,二十来年前的柯南剧场版,最后柯南驾驶骑车借着爆炸的冲击力飞到了另一边的楼上,也充分展现了柯南剧场版净是动作片的特点。
既然是毁灭摩天楼的题材,那么首先展示的自然是摩天楼本身了,片中创造的是一座两百多层的高楼,比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所有摩天楼都要高不少,片中有一个镜头,所有对外摄像头打开,岩石就像站在半空中一样,而且后面还有巨石在过云梯的时候有个切换为第一人称向下看的镜头,逼死恐高症的节奏……影片的一大看点就是火和爆炸,如果说遇水即燃那一段算是开胃小菜,后面随着巨石救人而渐渐扩大的火势就有了感觉,无论是室内的公园大爆炸还是从外面看上半栋楼全冒火,加上紧张的救援行动(虽然最后肯定是大团圆),可谓有不小的冲击力。
巨石这次又要救老婆孩子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字呢?
),本次不像“末日崩塌”一样有个直升机开,而是亲自上阵,这就贡献了不少的动作戏,有些遗憾的是镜子迷宫、飞身一跃、绳子摆荡等几场动作戏多少都有些过去影片的影子,而且影片的戏剧冲突似乎多了一些,经常是一个意外解决后又来一个意外,一次还行,老这么干多少就有些编剧难为演员的感觉了,反正最后总能成功的对不?
故事讲述了一个建筑公司老板在香港要盖一栋楼,黑社会来工地收保护费,老板为了顺利施工,就给钱了,老板不甘心,转账同时黑入了黑社会账户,知道了黑帮的黑金账户秘密,黑帮为了要回这个装有秘密的u盘,就派了一队杀马特级别杀手来抢。
这帮杀手比较二,直接把大楼点了,然后去抢u盘,农村招的大楼保安自然很二,很快团灭,建筑老板也很二,就躲在熊熊燃烧的大楼顶层顶个球的房间里不出来。
香港警察也很二,直接把大楼围住,然后和消费队、围观群众一起观看大楼燃烧。
一个事发当日才应聘为安保主管的残疾人士一家四口也不幸卷入这帮二货的乱斗中,安保主管曾经是美军特种部队精英,一次解救人质行动中,腿残了,脑子也被炸的有点残,因为后来举动过于疯狂。
为了救困在大楼里的妻子和一对儿女,残疾主管就开始犯二,先是爬塔吊,爬了100层左右,这麽牛X的塔吊肯定是国产的,然后从横梁跳进大楼,后来手缠胶带接着爬200层楼的外幕墙,粘性这么好的胶带自然也是国产的,最后杀光了所有二货黑帮,救了建筑老板。
先逃掉的在楼底下的主管老婆,顺便用关机重启小技巧启动了已被黑帮重设密码的消防系统,拯救了大楼。
黑帮雇佣的黑客也很二,占领控制中心获得大楼系统控制权后,得意的像黑帮女杀手邀功;我重设了密码,密码只有我知道!
结果话没说完就被女杀手爆头,你重设个密码有毛用啊,关机重启谁不知道!
当然,最二的还是建筑老板,估计是七八十年代好莱坞警匪片的忠实影迷,在顶楼专门用一千多块液晶显示屏造了一个镜子迷宫,除了像电影一样用来杀坏人,不知有啥用?
影片结尾,残疾主管问建筑老板;之后啥打算?
我以为他会说;u盘交给警方,结果,回答继续意料之外。
建筑老板深情的看着60亿的大楼说;重建!
我的天呐,基建狂魔情怀实在太浓烈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披着动作片外衣的搞笑电影。
好傻好傻的电影!完全无逻辑,数亿的大楼点火玩?最后一句重启就解决了一切?[弱]巨石强森塑造了一系列无脑有肉的超人英雄角色,但从《速激8》里徒手推开导弹就已失控了。之后的角色同质性越来越高,总之硕大肌肉碾压一切反派,开挂的平方。本片就是一例证,全靠密集的动作戏导致观众无法思考,赚了钱就跑。好不容易看见坎贝尔自《惊声尖叫》后再任女主角,结果毫无建树。昆凌虽酷并无帮助;香港警察好似沙雕~
作为一个恐高症患者,看这片真是自虐啊。
天王嫂酷的一批啊。
节奏强行快进⏩,导致严重出戏。剧情狗血到侮辱智商。
傻卵美国人,逻辑没救的电影,当然这种电影图的也确实不是逻辑,但编剧能不能假装自己不知道这点从而写的稍微像个人啊
标准的流水线作品,模式化到极点,起承转合没有任何创新,几十年前的《虎胆龙威》+韩国《摩天楼》的复合产品,就连人物设定都是那么老套得让人起腻,唯一可看的也就是强森的几场高空冒险戏份了,单腿义肢倒是又赚取了不少同情分。为了拉好感加入的中国元素有点生硬,好莱坞对龙的形象到底有什么误解,多少年了还是那么个邪性丑怪的造型。
这剧本太水了,架构上就站不住。
赵川普高高在上被火烧,香港人民热闹得像过节
2018.7.1083 就很无聊,那傻逼要看的,我就在电影院睡觉
恐高症患者慎看。
1.除了特效是最新的,其他一切都是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老派的不死开挂硬汉救全家的套路。一切分毫不差,没有丝毫新意。该死的一定会死,该活的毫发无伤。2.不过大多观众其实也和好莱坞一样不思进取,很吃这一套。视觉特效很刺激,但比起阿汤哥真爬哈里发塔还是逊色不少。3.从奥森威尔斯《上海小姐》到杜琪峰《神探》再到这部,镜子迷宫百用不爽。4.百度出现的一刹那,我听到了身边观众的哀嚎,而我喷了脏话。全片最失败植入。5.全片最大亮点是“赵隆基”这个名字,不能往深想。6.黄经汉被蝙蝠侠抓到哥谭市后洗心革面重回香港,好不容易建了摩天大楼还被烧了,最终幡然醒悟去西藏建了诺亚方舟。#黄经汉宇宙# 7.两星半
混合了好莱坞动作大片与香港警匪片,但是剧情一般般
除了高空作业带来的眩晕感,其它一无是处,所以不要夸耀特效进步就代表电影牛逼了,文本被抽空的爆米花一样难看,时代并没有给电影带来进步,我宁愿看看那些老电影(《火烧摩天楼》《虎胆龙威1》)。另外,做为动作片,但很多动作剪辑点都剪辑得不严谨,也是醉了。
还有没有让恐高症者胆颤心惊的电影,一并推荐一下!真受不了高空鸟瞰的感觉,手心都会冒汗……
暑期最爽爆米花电影,没有之一
也就只是部爆米花电影
全片最好看的是那幢楼……
虎胆龙威+火烧摩天楼,依旧是模式化故事和脸谱化角色,但紧张效果还是有的。断腿的强森+更高的楼,外面蹦极里面着火,好比把闯关游戏调成地狱难度。节奏感一流,吊车戏、楼外绳索两场虽然是CG背景,但恐高效果很棒,大银幕看手心出汗。PS,最好选好点的电影院,因为电影全程黑夜+3D,你懂得
不是說是恐高症的噩夢嗎??
比较套路,没怎么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