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果尔达

Golda,以色列铁娘子,赎罪日之战

主演:海伦·米伦,泽德·约瑟夫,克劳德特·威廉斯,亨利·古德曼,艾玛·戴维斯,奥利维亚·布罗迪,罗坦·凯南,卡米尔·科坦,乔纳森·塔夫勒,埃利·皮尔西,拉米·希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3

《果尔达》剧照

果尔达 剧照 NO.1果尔达 剧照 NO.2果尔达 剧照 NO.3果尔达 剧照 NO.4果尔达 剧照 NO.5果尔达 剧照 NO.6果尔达 剧照 NO.13果尔达 剧照 NO.14果尔达 剧照 NO.15果尔达 剧照 NO.16果尔达 剧照 NO.17果尔达 剧照 NO.18果尔达 剧照 NO.19果尔达 剧照 NO.20

《果尔达》长篇影评

《果尔达》短评

还是挺传统,比如为了描写主角在乎人命就会让她报数

7分钟前
  • 王玦
  • 还行

补标:过分渲染建国元老,善于偷家犹太人的自嗨。

8分钟前
  • 逍遥子
  • 很差

比较传统的传记片风格,在现在的zzzq下分不会很高了。PS.看到现在拉胯的IDA,达扬梅厄沙龙们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了,IDA战斗力的源泉还是基布兹和左派集体主义。

12分钟前
  • 冬眠不觉晓
  • 推荐

政治传记片该有的样子。海伦·米伦出神入化的表演把人带入历史。

15分钟前
  • Covfefe
  • 力荐

以色列铁娘子果尔达·梅厄夫人的传记片,聚焦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作为总理的果尔达的表现。影片较好地还原了那次战争情形,海伦·米伦非常传神地刻画了处于至暗时刻的果尔达形象。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政府官员及时上电视及前线向民众告知战情;二是作为总理的果尔达,总是最关注前线士兵被俘死亡情况。作为民选政客,这两点是决定执政优劣的关键点。结尾梅厄夫人去世,配乐似乎用的是珀塞尔《狄多与埃涅阿斯》中唱段《当我长眠地下时》的旋律,倒很是应景。近年来难得的未被政治所裹挟的传记片,因此多打一分。其实此片讲述上亦有很多问题。

16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海伦的气质还是能掌控并展现出果尔达·梅厄这样强硬派的女性政治家的风采的,通过第四次中东战争近一个月的战事,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历史上至今为止唯一的女性总理果敢的判断力和圆滑的政治手腕。只是电影只是讲述这短短一个月的历史,对于展现一个历史人物来说,稍微有点以偏概全了。而且海伦·米伦并没有凭借此片斩获奥斯卡提名,稍微有点可惜。

18分钟前
  • kerrysun
  • 推荐

还可以拍得更好。

20分钟前
  • 扬科夫斯卡娅
  • 推荐

影片详细记录了以色列女领导人果尔达,在1973年的那场赎罪日,被突然袭击的战争事件的整个过程!没有战争场面,只是冷静客观的描述,又从人性的视角展现了烟不离手的果尔达,睿智果敢的另一面!而现在巴以战争冲突依然在继续着!

21分钟前
  • 球友基哥
  • 还行

果尔达其人的一生当然是一个传奇,她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所有,在他人看不见的黑暗里,她依然是那么地孤独。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无法轻易瓦解民族仇恨,甚至无法拯救那些因战争而丧失生命的年轻的面孔。和平共处似乎总是一种奢望,在那些隐秘的角落,总有些伺机而动之徒不惜一切也要摧毁这难得的和平。终其一生她都想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想让她的国家和子民安居乐业,也许未来终究会有实现的那一天的。

26分钟前
  • TimmyConnor
  • 还行

算是沿袭了导演前作短片,即在精彩之处能用视听语言表现的尽量不用台词,并将其中滋生的情绪与角色产生叠化,以此在人与时代之间找到共鸣点。而这一部从前期的平衡对称到后面斜角长镜,均很好地表现了战争与角色内心的失衡,也更加衬托了后面反败为胜时,一个国家总理的果敢与沉稳,可以说非常的主旋律

29分钟前
  • 宫唯明
  • 还行

可惜放在时下,有点讽刺

33分钟前
  • 帝琉苏
  • 还行

用了很多力气用声画表现人物心理,但是没有展现出战争决策背后的理智和推测,显得有些主观用事

34分钟前
  • xlabatery
  • 还行

海伦米勒不亏是拿过奥斯卡女主的

36分钟前
  • 粒粒头
  • 推荐

和事实很多地方不符

41分钟前
  • 夜袭寡妇村
  • 较差

有人味的女总理

43分钟前
  • 飞鸟髻
  • 推荐

铁娘子1.0,全程都不知道抽了多少次烟了,maybe这个动作对人物塑造有什么特殊意义?故事讲得一般,中规中矩那种传记片,主要聚焦在于果尔达的情绪心境,也所幸是海伦米伦演,演技稍微拉垮一点也扛不起那么多特写镜头。

48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还行

化妆造型太厉害了。 演技也是炉火纯青,冲奥最佳女主有望。

53分钟前
  • 狮子水獭
  • 推荐

听证会+切片式时段,几乎成了当代传记片的一种标准模版了。很多明显带有戏说性的视听or场景设计,比如去放疗的路上必经停尸房,还有满地的死鸟这些,对于一部传记片而言算得上有效可行的。这是这个时代会涌现和需要的电影,争议是它的宿命乃至责任。PS:梅厄本尊的声音听着中气好足,看上去的确像是会发动“上帝之怒”的那号风云人物。

54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推荐

香烟不离手,一直在接受治疗,这些细节都让人物更鲜活。一段难以理解的沉重经历,和平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如此艰难,让一位拖着残躯的老妇一直承受着身心的煎熬,看着就让人悲伤。

55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沉重缓慢的步伐,不离手的香烟,灰白稀疏的黄发,悲伤颤抖的背影,坚定的眼神,果断的命令。一个在肉体痛苦和极大精神压力双重折磨下的高龄老妇人,不屈不挠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决策,终于给以色列带来了阶段性的和平。 第一次知道梅厄夫人是在尼克松的著作《领袖们》们中。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复活”的梅厄夫人。精彩传神的表演完全重现了那个坚强不屈的以色列铁娘子的人生高光时刻。 最感慨的还是基辛格和梅厄夫人谈判那段,国际政治谈判都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俄乌战争”中的乌克兰,就是大国博弈中的炮灰。完全靠后援国的输血,无法赢得和平和尊严。一切的尊严都要像以色列的军人这样,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上帝只救助自助者。

58分钟前
  • babud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