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十六岁
Sweet Sixteen,双失十六岁
导演:肯·洛奇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威廉·鲁尼,Annmarie Fulton,Michelle Abercromby,Michelle Coulter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西班牙,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简介:母亲即将出狱的消息让莱姆(马丁·康普斯顿 Martin Compston 饰)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他明白,母亲是无辜的,她惨遭牢狱之灾只是为了替她那混蛋男友斯坦(Gary McCormack 饰)顶罪。在母亲出狱之前,莱姆还有好多事情要忙,他希望母亲能真正的获得自由,这意味着她必须远离一切可能将她拉下水的人,其..详细 >
B,一点都不甜蜜的十六岁,单纯乐观的莱姆被全世界欺骗,一直假装大人却终究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小孩,在悲剧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让人心疼。结尾很容易让人想起四百击,只是欠缺了一些力度,同样的不知道何去何从。肯洛奇对于下层群众生活的刻画一直像刀子一样锋利,人生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一步错步步错,终至不复。
逆向的成长,温柔的叛逆;努力奉献爱,仍无法得到对等的柔情,父母皆祸害,无法感动,无法谅解,无法拯救…
资料馆2012.11.29.7pm 和《四百下》很相近的故事,不过少年始终想要获得母亲的爱,因此成为了少年教父,也走上不归之路。朋友间的兄弟情、姐弟情、母子情、对苏珊的青春爱恋,使得这个青少年版的故事比较丰富真实。
英国知名左翼导演肯•洛奇问世于2002年的一部电影,以一位问题少年16岁生日之前的种种经历,讲述越轨阶层家庭传承的路径依赖与“内卷化”。导演没有先入为主地进行任何意义上的道德批判,而是直面每一位越轨行为者的真实处境与心灵境遇,对于造成越轨行为的情感、家庭与社会机制,都有生动而形象的展现。其观察视角,跟英国文化研究名著《学做工》,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深思。
#MSFF2002#是伤痕累累的面庞,是出口成脏的双唇,是藏污纳垢的口袋,是沾满鲜血的刀刃,是一个少年为了挽回母亲所能做的所有一切,是徘徊在清冷街道上的他们为了金钱四处流亡不顾一切的凄凉,是在认知了所有真相之后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徒然无功的悲凉。它们全部拼凑在一起,变成了两个字:“甜蜜”。这就是Liam甜蜜的十六岁,是带着眼泪的、强忍绝望的、沉入冷冷深河中的十六岁。
太压抑了。冷峻,肯洛奇没在这部青春片里留下一星半点希望和温情;节制,因为他在残酷地展示现实时,又没让人觉得被「虐」到了。真想当面问问他:人生总是这么痛苦,还是只有十六岁时才这样?这个片子之后,我再也不要看肯洛奇了。五星。
没看完,前半段一般!
前面真是又闷又冗
2025年57部口音也太重了😆ps这名字就挺讽刺的
已经是我最爱的导演了。每一部都这么这么的好。
可以
肯大爷最后的留白总是那么令人心生悲悯,甜蜜十六岁,甜至哀伤。
能理解被姐姐骂他跟爸爸、stan(妈妈的毒男友)一个德性、注定失败时,liam恼羞成怒的心情,是像针灸对穴位一样精准的刺痛。抢大佬的底盘串货被1挑3痛打还3回追上前反击这个片段,导演很有耐心的借此展露liam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相比起来,好兄弟钢珠更感性,他那么爱liam,以至于面对liam的背叛,他只能自残,他的痛苦在那瞬间太饱满了。同一把匕首,liam用来刺向stan的腹部。15岁的年轻人,是天生的杀手,失望和愤怒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消化的,唯有向内或向外发泄。liam跟着大佬混之后不戴帽子的三毛发型太丑了。
由此可见,世上只有妈妈好这话不一定正确。忽然想到高一的时候英语老师说我们班一女生有苏格兰口音,这是表扬她呢还是讽刺她呢?
提前十分钟离场
全然不甜蜜的惨痛16岁,努力学着成熟长大,努力去爱,而现实从不会因为自己的柔情而融化半分。深陷泥淖无法爬升的底层,安于麻醉梦境装睡的亲友,阶层固化无法撼动,人性弱点坚如磐石,让人绝望的环境,让人寒心的母亲,这个世界怎么会好。徘徊在海边的少年啊,究竟何去何从,与《小孩与鹰》同样痛心。
小混混,毒枭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心有多硬,和有多少自控力。讽刺的片名,让人心碎的片子。
400 Blows
冷冽的电影。平淡,压抑,阴冷的现实与那最绝望的成人礼!PS:KenLoach 那真正重量级的愤怒,没有丝毫的刻意与修饰。也许在青春残酷中,大海是一种情愫!
肯洛奇的电影一向让人心碎,但这一部私以为流畅性差了一点。大佬对小孩的重用感觉不太合理,男主除了不要命的鲁莽,也没体现出什么智谋。当当打手以命犯险可以,让他经营披萨店、住高级公寓是不是福利有点太好了?妈妈为什么总要黏着又暴力又吸毒的爹我也没整明白,放着大house不住非要住垃圾场?还有朋友为什么要火烧他的家?他们之间好像没什么仇怨啊。能理解15岁小孩对母爱的痴迷追求,但是电影里对妈妈的表现实在太少了,她的行为甚至缺乏合理的逻辑。如果她真的看不上海边的房子,为什么签字。看到大house的时候明明也很开心啊为什么又不告而别,这个人物像是为了服务于青少年成长之痛的主题才诞生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