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作不能比…打斗不爽,总觉得软绵绵的。
服装是为了复古,也可能是我审美不够…很丑。
影片中很多套路老一代天使都用过,如果不是翻牌是延续的话,是不是应该有一些新的套路?
不用多起码一两个?
最后好莱坞变宝莱坞。
情节不够紧张,反转铺垫生硬。
最后想说的就是过犹不及…大家都不是傻子,即使是商业爽片
与之前的两部电影相比,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年轻和时尚。
电影辗转汉堡、柏林、伊斯坦布尔等多地拍摄,各地的异域风情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或许导演本身就是女性的缘故,所以电影中三位女主演不论是头发造型还是穿着打扮,几乎每场戏都不同,充满了设计感和时尚感。
这些元素再搭配上大量劲爆的电子配乐,让该片更像是一部时尚电影。
2000年的电影版《霹雳娇娃》之所以被外界津津乐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请到了“世界第一武指”袁和平坐镇打斗动作场面设计,性感的女特工配合飘逸的东方功夫,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这次的新版电影,在动作戏设计上有所下滑,不过好在电影还是设置有枪战、爆破、飙车、跳伞等多场动作戏,可看性同样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版的电影注入更加符合当下新时代女性的价值观,三位女特工的形象更加独立更富有个性。
尤其是因为《暮光之城》系列而爆红的“小K”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片中大胆地尝试了短发造型,角色也是痞气十足,这就给这部女性向作品注入了不一样的英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到新版三位天使的人设配搭,还是典型爆米花组团打坏蛋电影的family设置——Ella负责冷面耍酷,小k负责话痨调侃(但是…真的适合她么?
),“茉莉公主”Naomi负责geek呆萌。
整个团队酷帅有型又能打,养眼度可能比起2000年代版稍稍打了折扣。
不过没关系,现在崇尚的是powerful girl,不是sexy pussy.而片中的男性角色,除了反派集团,其他人几乎都充当了以往动作片中的女性形象。
喜欢小K的亚裔澳洲人(曾饰演《摘金奇缘》里的新郎)——暂且不算他是反派的话,典型的花痴无脑,仿佛那些被惯坏的富家千金。
照顾天使们生活饮食的“圣人”承担了大家姐或母亲的作用。
喜欢Ella的科学家小哥儿则是典型性转版花瓶女主角——对英雄一见钟情,遭恶徒绑架后被英雄拯救。
一部存在于儿时回忆中的电影,小时候只记得打架很好看,还有刘玉玲。
其他都忘记了,这次这部新片完全是去养眼的。
观影后确实没有失望,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真的是美得我眼花缭乱,而且还帅!
真的超级女神!
其他两位也是各有特色。
剧情方面就算了,不谈了。
耽搁我欣赏美女。
喜欢看美女的强烈推荐,想看帅美女的更是吐血推荐!
不过最后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角色名字真的太绕口了,完全记不住导致我对剧情也是进不去可惜。
本来还挺有期待的。
但这烂片我实在是受不了要吐槽下。
时时都是紧张的音乐但是却一点都不紧张??
演员的演技也很别扭。
时时都在换衣服最重要是衣品还很丑!
到处都是亮片苍蝇绿土到炸那种。
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 色调也很像十年前的都市情景剧。
随随便便找了个工地 打手都不超过十个人 我的天。
那个大高个女主估计是个模特吧 时时都像在走秀 演技就别谈了🙄️白瞎了X博士
这次新版的《霹雳娇娃》,我对于前作的评价就是一卖弄性感让人轻松的娱乐电影,剧情怎么样我都不会去特别期待它的,反正历来都如此了。
片子十分有趣,当然它并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东西,很多无厘头,瞎胡闹,甚至有杂乱、生硬、莫名其妙的地方,但我看得一点也不无聊。
看着爽爽也不赖,女人的性感谁不会受用呢?
除了男性观众,我相信也包括女性观众,她们会有不少人喜欢看同性的性感戳中她们的点,不然时尚杂志VOGUE、 BAZAAR和维多利亚秘密秀之类的就不会那么红红火火,让女人们津津乐道——女性也是有消费女性性感需要的。
而大部分观众是通过以男性为主导的娱乐电影里边达成对女性性感的消费,看着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展示丰满胸部、修长大腿和美臀摇摆,然后镜头闪烁之间聚焦、放大对于女性从头到脚的欲望,基本上商业片关注的就是男性大众的视角,也是很多时候收益于这个男性主体的经验,稀少以女性角色为主体针对女性观众的卖肉福利。
之前我看《阿拉丁》就特别喜欢娜奥米斯科特(以下简称小娜),她演茉莉公主的那种漂亮可爱的样子就深深地刻在我心里了,新版《霹雳娇娃》预告出来的时候我直觉她就是被调戏的定位吧。
她在里面果然还是特别地可爱,满满的萌感,她的性感和另外两位差不多也是让女导演如同榨橘子一样榨出汁来,有声有色果肉一粒粒往外蹦,晶亮剔透,又香又甜美。
自编自导自演的伊丽莎白班克斯找来的这三位女主角,在片中展示了三个不同女人的不同层次特色,相当全方位表现了女性浓厚的性感,包括属于班克斯本人扮演博斯利的性感。
一路如同里面的动次打次一样看下来,我甚至觉得这就是「女性凝视」之下的女性性感。
小娜的软萌可爱、KS的古灵精怪、埃拉的帅气酷炫,她那些镜头表现女性大腿和胸,各种特工的小道具,换装秀与BGM的节奏碰撞应接不暇。
尤其注意到一个细节,给新来的小娜选装备,她们先选的舒适内衣,到底是女性为主体,首先要考虑贴身内衣的保护。
这些看到了三个女主角方方面面不同的色彩和姿态,非常愉悦眼球,纯粹是女性自己想怎么大放特放出女性的性感,还有班克斯导演的玩梗(有一个说大法官金斯伯格也是查理天使,真是让我噗嗤笑出来)、性癖和恶趣味。
说到班克斯的性癖和恶趣味,男性导演可以用他们的镜头和编排展示自己的兴趣信息,那么女性导演也是完全可以展示出来的,为女性提供服务,和为女性的高兴而存在。
别的废话不多说了。
我记得里面有一段,大概是班克斯对小娜说:「我见过把脑袋贴在猫的脸上吸得咕咕的小婴儿,而你比小婴儿还要可爱。
」我心想,哇哦,导演太懂了(小娜同萌握手!
),这是要撩给屏幕之外的潜在女性观众看的么。
有一个情节是一场大战之后,KS在船上左拥右抱埃拉和小娜,小娜在KS的左肩呼呼大睡,埃拉一开始故作矜持,最后傲娇地把头放到KS的右肩上,KS就一脸坏笑,叫对面的小女孩戳醒小娜——三个不同类型的女人在这里激发出化学反应,身体语言呈现的淋漓,镜头共享铁三角的强力羁绊和互动关系萌。
看到小娜被敌人抓走换了一身红色的露胸衣装,又戴上项圈,我赶紧用手机拍了下来……那里其实对剧情没任何帮助也没什么必要,我觉得就是导演故意的,属于展示我前面所言的性癖和恶趣味。
这里明显有SM意思的项圈,如果是男导演表现这个戴项圈扯脖子的迫使屈服,根据我看小电影(划掉)的经验而言,可能是背后让小娜曲下身子,视角会居高临下,突出控制感;这个女导演是让后面的男演员拉一下然后始终镜头在胸的上方平视,特别注重表情,平视看着她嘴巴微张会有凑上去KISS的欲望,我不知道女同性恋玩BDSM是不是这样,我猜测的。
总之我觉得这里虽然是反映了导演的恶趣味,但是视角并不猥琐。
这个系列算从取悦男人转变成取悦女人了。
看完后才发现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权电影,其实此片最大亮点就是亚洲面孔小哥和所谓圣人,最大槽点就是编写的太烂,那些所谓维密 剧情老套等因素不是主要,欧美多少大片还不是差不多套路。
此片投资如此之大,都不能好好请几个编剧,像分部被炸,竟然一个都没死 采石场最后老大扭头就走,连个话都不说,再加上全篇节凑也不紧凑,难怪亏的一塌糊涂
老版本三部以前全部仔细看完了,当时还时买的DVD光碟。
新片出来自然不放过。
在惊险刺激上来讲,新版甚至不如老版,打斗场面也弱了不少,情节设计也没原来的丰富。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任何新的东西,只要不是太垃圾,总有它的亮点。
三人女主都很不错,一个字“美”,比迪亚兹和刘玉玲的形象好一些(个人观点,实话实说)。
两位负责打的美女也很拼,但拼得不够彻底,可能受限于自身演技和水平吧,加上又是动作片,没有真实的功底,给力的武指,强大的特效支撑,总有一种无力感,拳头出去没有力量,非打斗动作又靠剪辑。
在这里也说说这部片的亮点,剧情虽然老梗且简单,但紧凑流畅。
三个主要人物个性分明,辨识度较高,也符合其原来的职业和身份设定,这有利于在后续剧情中展示不同的动机和行为。
音乐配得比剧情本身还好,可能是为了弥补剧情的单调和不足,以及场面不够精彩吧。
如果关掉音乐,只看无声的画面,其情景氛围一下黯淡了不少,不少动作镜头不象搏斗,更象跳舞。
西方美女演员在演戏时有个好习惯,不论演技高低,最起码她们的表情是丰富不僵硬的,对比国内众多女明星,尤其是一些流量明星,着实强了不少。
新《霹雳娇娃》的可看性主要还是美女,所以不断让她们变换服装及展示美的风格。
但好莱坞女主片有太多不可超越的经典,如《古墓丽影》系列、《黑夜传说》、《生化危机》等。
导演选择这部影片新拍比较吃亏。
加上是女导演,可能有不少弱项,比如在抓住男性观众的心理上差了些,仅靠着赏漂亮的颜值是不可能较好地撑得起整部影片的。
在优酷看的。
《霹雳娇娃》的第三部电影(最烂的一部),类型是“动作、冒险”,其实是动作+喜剧。
剧情无亮点,很多情节比较刻意,整部影片都是各种尴尬笑点和平庸动作戏。
全片最大看点是有致敬和恶搞老版(七十年代剧集和零零年代电影系列)。
本片是个人看过的最差的2010年代的女性动作片之一,如果没有出现以下情节,本片甚至能够成为我看过的最差的2010年代的好莱坞动作喜剧之一: “cosplay猫女”(台词中提及,“猫女”指的应该是DC的漫画角色吧),致敬《星际迷航》系列(帕特里克·斯图尔特说了一句法语,这是演员梗,致敬他在《星际迷航:下一代》系列中饰演的让-卢克·皮卡德;惊现山寨版“瓦肯掐”);致敬经典说唱歌曲It’s Tricky(这个段落莫名其妙但很喜感);不知所谓的繁体中文标语“人 行星 利润”;台词玩梗《速度与激情》片名;中文植入广告(不止一个);提及演员伯特·兰卡斯特(1913-1994);提及电影《鸟人》(2014);讨论谁是蝙蝠侠(讨论的是饰演者,但只提及迈克尔·基顿和本·阿弗莱克);“影迷是不分年龄的”;七十年代剧集主演客串。
影片的bgm充斥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舞曲,都很抓耳,可惜纵观全片,这些歌曲除了主题歌,都像是剧组随便找的 ,并且是对《速度与激情》系列和“五十度”系列中的流行音乐的风格的东施效颦级别模仿。
bgm中的纯音乐配乐更糟糕,毫无特色,是Brian Tyler最平庸的作品之一。
剧情:不拖沓,有悬念和反转,逻辑正常。
动作:各位天使一颦一笑、打斗起来都是帅的。
服化道:因为是最近的电影,所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是美的。
最出彩的是克里斯丁,娘man结合的气质和造型。
新时期的天使们不再是只有凹凸有致长发飘飘的具有典型女性特征的样子了,是有力量的,帅气的,冷静的,有时又会迷迷糊糊神神叨叨的。
是高矮胖瘦都可以,各型各款都自信的女孩们。
最喜欢影片开始不久的一段蒙太奇,是一个个女孩们做自己的时候,自信快乐,神采飞扬的样子。
女孩们,在这个时代,你可以选择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唉,这届娇娃加一块可能都没有我娘,惭愧…
天使的衣帽间除了华服高跟,还有枪支迷药。既能装扮马桶头,也能驾驭晚礼服,既能高空跳伞,又能骑马追车,既能破解缠斗杀手的招式,也能深埋并肩战友的追思。如此才敢淡定说出,男人昨天还在说爱你,今天就会想要杀了你的心得体悟。预知了门口即将被电死的保安,并不打算上前拯救,浑身是甜蜜的危险。
哎。。。。。
叉教授被自己招募的天使打了,咱也不知道为什么咱也不敢问。。。
穿得了华服,扛得起重型机枪;能美艳惑人,也能杀人;能徒手拆炸弹,更能高空跳伞,也能开飞机!美女们,还有你们不会的吗?
不出所料,形式大于内容
两星半,班克斯还是有一些通俗流行的触觉的,没有把电影拉入一个死气沉沉的境地,影片徘徊在“小时代”和“闺蜜”般的流光溢彩间,在尝试做出了另一种小妞电影的思路,新时代的女性认为不为家国和男人牺牲,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女性团结在一起,不过要当真正的天使,演员能力上必须比这三个都要更强。
剧情完全俗套无聊,那个黑人天使的演员Ella也太高了,感觉和其他人站在一起非常不和谐。小K的帅气美貌还是非常🉑️(20200324,二刷)
和前作水平差不多
Charlie's Angels brought me back to life. Literally. 讲真,进影院前只剩半口气的我看完收获快乐愉悦和感动!!她们太棒了,谁不想活成她们的样子,自信强大独立可爱又美丽。有对前两部的致敬,又有新的东西,真棒!小K太可爱了吧。期待续集
这部电影的全部价值大概是化妆师给演员们化的那些无比精致的妆容,尤其是眼妆。人物情节节奏台词都尬到令人不适。高个黑妹还算不错。非要比烂的话,2020年那个Ava比这个好多了,至少没让人尬得难受。
就像一句评论写的,女性的帅气和优秀没刻画出来,男的反派角色一个个都跟弱智似的,浪费这个好IP了,我一直很喜欢这种三个女人组队维护正义的故事
剧情就非常一般,节奏也是,笑点不好笑有点尬,三个女主害挺可爱的
Charlie’s angel不是换几套衣服造型 装酷耍帅就能当的 只能说导演的想法太肤浅了 黑人妹子太美了 抢走了小k的光芒
价值观如此浅显,真不值得拍成一部电影。
说来有些惭愧,我还挺喜欢看这个的。看三个漂亮姑娘全世界旅游,就是很开心。看这种片子,干嘛要带脑子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
既然某些电影里可以把女性描写成胸大无脑的道具,那这部电影也可以把男性描写成胸不大也无脑的道具,Feminism和所有的-ism一样不过就是门生意么。另外某裹广告真硬,硌牙。
一部卖色相的间谍片里的女性竟然号称是能够自己做出各种选择的自由女性 我问你 Charlie有没有把儿?被洗脑了还觉得自己特别自由呢
上周看帅哥空战,这周看美女特工,看得我弯来直去的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