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韩国的黑帮片,讲述了一个街头混混关于帮派、友情、爱情的残酷而又无奈的生存故事。
29岁的炳斗,蛮力有不少、心计不够多、处事不太狠,一直不上不下得不到老大的重用,过着潦倒狼狈日子。
即便这样,他却教育自己的小弟“黑帮就算饿死也要仗着自尊心,一但丢弃自尊便是流氓。
”这样一个长着一张斯文帅气的脸,干的却是见不得光的事的街头混混,对一个女人发生了感情,难免不让人对感情戏有所期待。
就在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干掉检察官、干掉自己的老大当上大哥,一切仿佛开始好转的时候,爱情也水到渠成的变得顺利起来,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就此停住啊。
但是在卑劣的街头,怎么能指望会有爱情生根的土壤呢?
爱情点缀在一次次奔跑与打架之间。
跟老同学小心的打探消息,以及再次重逢时忍不住的欣喜;频频去买书,只为见她一面;故意把书本掉在地上,乘机目测她的脚的尺寸,为她买鞋;砸开她的门,背着病重的她去医院,还为她熬粥;带她去高级餐馆吃大餐,请小提琴伴奏;某次送她回家,突如其来的强吻和深吻。
这一路走来,炳斗都很小心的呵护着他的爱情,这样的男人最让人心动。
他们可以心狠手辣不可一世,但是却只对一个女人柔情万种。
这样的爱情,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非常脆弱。
当他掏出一个小盒子,向女朋友求婚的时候,一群人先他奔了过来。
本能的他意识到必须跑。
然后丢下她一个人拿着小盒子目瞪口呆,箭一般冲出去。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到最后,有些讽刺有些意外地看着炳斗被自己一手带起的小弟干掉。
被刀子扎进胸膛的他也许真的有说不出的心痛与无奈,死不瞑目。
当他的小弟取代他与会长把酒言欢时,我说不出的感慨和无奈,或许干掉别人与被别人干掉,替代别人与被别人替代,这不过是黑帮生存所必经的一个阶段。
影片的结尾,重复了帅气的炳斗对他同学说的“拍出具有黑帮精神的真实电影”的话,意味深长……
很不错的一部黑帮题材的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又不那么纯粹。
原因在于影片多了一份对家庭和爱情的讨论,男主人公多了一种纯真和对美好的幻想,他甚至显得那么不堪事世,那么容易相信别人,他心机不深,只为了让一家人逃离苦难,物质生活进步一些。
所以这样一位处于江湖的黑道小头目必定会是一个悲剧的 人物,因为他不够卑劣,不够他从前的大哥卑劣,不够赞助 人卑劣,不够小弟卑劣,甚至不够他的初中同窗卑劣。
所以电影想表达 和探讨的,并不单单是黑社会,而是更广大的街头巷尾,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走过的地方和 我们普通人内心的阴暗面和利益面前表现出的不亚于黑帮流氓的丑陋。
炳斗为了家庭,为了生存炳斗不得不踏上一条不归的道路。
他求爱被贤珠拒绝后,独自喝酒,珉浩背着炳斗回了自己的住所,炳斗说过活得太累了,真想死了好。
那天下着雨,炳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可没想到这一切却成了珉浩利用炳斗达成目的实施的手段。
贤珠摆脱了渣男并生病了,炳斗照顾贤珠的时候,贤珠流眼泪了,吃着炳斗做的可口的饭菜,画面非常温馨。
虽然贤珠之前成了别人的小三,但炳斗并不在乎贤珠的过去,而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着她守护她。
贤珠讨厌黑社会,但炳斗用真诚打动了贤珠,并把贤珠带到了家中与家人共进晚餐。
正当感觉爱情即将圆满的时候,正当炳斗要求婚的那一天,这正是被昔日同窗珉浩出卖的时候,被警察追逐,炳斗之前原谅了珉浩的出卖,只是叫手下吓唬了他,可他却不满足,被欲望冲昏了头脑,想着整死炳斗。
炳斗坚信的友情遭受了质疑,珉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事情破裂后,触碰了黄会长的底线,炳斗准备干掉珉浩,没想到炳斗最终遭到了手下的背叛,炳斗手下投靠了他老大的老大黄会长,黄会长选择了有价值的珉浩,而炳斗手下也选择了黄会长,背叛了炳斗,最终炳斗在一环接一环的圈套中死去。
炳斗送黄会长回家在车库的时候,黄会长说,你要成功的话,只需记住两点:我需要的人是谁,他需要什么?
这恰恰是黄会长的计谋之一,也是炳斗人生的转折。
黄会长发现炳斗的老大不能为自己所用时,却暗示炳斗干掉自己的老大。
一切都在黄会长的掌握之中,最终干掉炳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炳斗对珉浩的仁慈是最终失败的关键点,如果炳斗当初心狠一点,也许他也不会死去。
这一点说明炳斗本质并不坏,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爱情,为了欲望而迫使他走向了一条不归的道路。
影片最终表达的核心思想并不是炳斗的天真,而是黄会长的整个布局,一切都在黄会长的掌握之中,炳斗、珉浩、炳斗的老大以及炳斗的手下、都是他的工具,为了达到目的不得已的手段。
生存、友情、爱情、背叛、利益、影片中所表达的这些正是当今社会的缩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一连看了两部韩国黑社会的影片,从《无防备城市》到《卑劣的街头》。
关于后者,没有想到2年多前自己最为期待的电影竟然在这样的一个平凡,安静的夜晚在电脑上婉婉展开。
当初的自己因为喜欢赵寅成,现在则是更惊讶于他演艺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从第一个出场,那种站姿,坐姿就使我不由自主感受到他的魅力,联想到巴厘岛当中的在民,只不过这次他活在一个更加现实卑劣的环境中。
无所谓的语气,举手投足间的不羁,平民中又透露了贵气,快30岁的男人要承受种种生活中种种残酷和现实的无奈。
整部电影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黑社会小混混的一生,从尴尬的老二助手爬到了老二的位置,期间他拼搏过,挣扎过,幸福过,就在恍然以为自己已经接近幸福,甚至为了爱人萌生过要退出江湖的意念,他的世界沦陷了,此刻我能感受到他的幸福是如此的脆弱,他的平稳是如此的短暂,被曾经视为好友的导演出卖,用自己的秘密和信任去换取平步青云,出人头地,最终命丧在曾经的兄弟手上。
依旧记得炳斗死时的眼神,不解,愤慨,苍凉,甚至有一丝的委屈。
而那位把刀一次次插进他身体的小混混,眼中有泪和痛苦,但却依旧要用尖刀去砍杀。
最后出现的那位曾经最器重,最兄弟的哥们,眼神中早已没有了情谊,只能感觉到欲望和野心,似乎在嘲笑炳斗,黑社会的精髓?
一家人的情意?
那只是你天真的想法。
很悲凉,却又现实到可怕。
其实炳斗并不真正属于黑社会,因为他还保留着一丝纯真,这份纯真使他相信了十几年素为谋面的老友,吐露了会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秘密;这份纯真让他根本没有料到最后会死在自己的兄弟手上。
他曾经不无自豪地对导演老友说“要拍出黑社会的精髓”,却忘记了黑社会真正的精髓其实是卑劣——欺骗,野心,出卖,欲望,弑主,所谓的兄弟是因为利益才会跟随,所谓的大哥是在需要你的时候才会罩你,你要比你的想象的更加凶狠和残忍,才能在这个卑劣的世界中才能生存。
我们也活在卑劣的世界上,从炳斗导演朋友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上的影子。
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出人头地,可以付出多少代价?
可以牺牲多少别人的利益,友情,爱情在具有野心的人面前也许不值一文,归根到底,他们最爱的只有自己。
很无奈的是,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最应该记住的应当是电影中的那句话“我需要的人是谁和他需要什么”。
故事情节的确很老套。
几乎所有的古惑仔都是这样的开始和结局:从开始的小弟,到后来的大哥,再到最后被最得力的手下取代。
可是不这样编剧,还能有怎样的情节?
世间的一切不都是这样的轮回么?。
小时候房前屋后总会种一些果树。
这些果树从小苗开始生长,然后到旺盛的结果子,总是繁盛不了几年。
要么被虫病困扰渐渐枯萎,要么因为太繁茂了遮了庄稼被爷爷砍了。
还有的啥事没有,但果树自个儿要歇树,过几年也成了一棵不结果的“无用树”。
后来在公司打工,经历多了,发现凡是元老总是会在其最辉煌的时候离开公司。
不是因为他们的薪水太高,就是因为有了更能干的下属。
公司里也常常有一些红人,不是制造部经理,就是工程部经理,或者就是一个小采购员。
可是这些红人都没有红过半年的。
这些红人一朝红了,就常常因为自己有意无意的说话和做事伤害到一些人,于是往往成了众矢之的,然后慢慢的被搞,然后慢慢的不红。
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和一个黑帮小混混的一生没有太大的区别。
诺基亚曾经是多牛的公司啊。
买手机几乎优先都会考虑诺基亚。
而才多久的时间,我们的手机还没有坏,诺基亚又不行了。
现在的苹果也是一样,虽然现在iPhone4s销量还不错。
可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其实摩托罗拉和三星的手机和iphone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感觉这个谷歌系统还挺好用的。
我想苹果后面走下坡路,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见过起起落落股价的人,对这种从弱到盛,再到衰的过程感触尤深。
一支股票就和人的一生一样,总是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很多股票一旦过了全盛时期,就从此再也爬不起来。
一朵花,一棵树,一个人,一只股票,一间公司,一段感情。
最美好的时间过了,就开始走向衰亡了。
没办法。
只是希望别太短暂就好。
脑海里一直觉得韩国的黑帮片不是很多,其中仅有的还不乏喜剧和无厘头风格的。
卑劣街头因为是暴力组织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赵仁成的表演,只是对故事本身很期待。
的确没让人失望,整个电影一气呵成,格调鲜明,虽然很多黑帮题材作品的痕迹,但是韩式的细腻和叙事风格仍然注入了个性的魅力,赵仁成表演非常到位,再也不是巴黎岛里懦弱的公子,那身手还真是愣头青玩命型的。
情节不错甚至很多地方看到好多教父里的情节,2个多小时的时长说明导演尽量给大家展现一段黑社会底层食物链的一种生存状态。
尤其是赵仁成对导演说的那句话,要拍点能真正体现黑社会精神的作品。
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会有看《蛊惑仔》那样的冲动,没有看《黑社会》那样的故作高雅,而是真的有一份共鸣,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狗咬狗》,生存的状态就是不停的在欺骗和暴力中前进,我们可以用暴力解决形式,却扭转不了残局,所以注定这样的开始,这样的生存就要导致最后的结果。
都应该看看这部片子。
“黑帮精神”?
算了吧,那只是炳斗志得意满时对自己这份职业的玫瑰色的描绘。
看看他在失落时对珉浩的悲伤吐露吧:“活着太累了,真想死了好!
”炳斗真的是象他所说的,为了活下去不断地在劳累着拼搏着。
致所有待成功人士:要想好了自己愿意为将来的成功投下多少的筹码。
生命可以吗?
可以,好,舍生忘死了。
亲情可以吗?
可以,好,六亲不认了。
恋情可以吗?
可以,好,独来独往了。
友情可以吗?
可以,好,六根清净了。
炳斗的问题在哪里呢?
他并没有想成功啊,他的“上进心”其实是来自于“一家人都活不下去了”的境遇。
他的老大如果多分他一点职业报酬的话,后面的事情应该很难发生下去。
一句话,被生活所迫。
他也不想投下大的筹码,生命、亲情、恋情、友情,他一件也不愿意割舍。
至于尊严,他更是小心地呵护着。
所以说,投注那么少+成为成功人士的“上进心”又这么来得被动,炳斗怎么可能在黑帮电影里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呢?
他的狠,并不在血液中,而只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狂放出来。
炳斗对贤珠说,为了她可以离开黑社会,重新开始生活。
问题倒不在于这是不是现实,而在于三百六十行,投注那么少+成为成功人士的“上进心”又这么来得被动的炳斗,离开黑社会了还是没多大机会得到哪个行业的高回报的。
炳斗真是可怜啊,既不想成功又不想下大注,却在职业道路上被推推搡搡地越行越远,最后连根本不想投下的生命、亲情、恋情、友情和尊严也一并失去了。
想起《黑社会》里的Jimmy仔对邓伯说"我当小贩的时候因为想不被欺负才加入了社团",就是说也是没想好下多少注要取多少回报,就稀里胡涂地上了职业道路了。
真是异曲同功啊。
想起我24岁自觉不自觉地走出了大学校门,不是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上了职业道路吗?
我要多少成功,我愿意下多少注来搏,当时真是没想明白过,大学时也没哪节课上有先生教啊。
所以在此郑重致所有待成功人士:要想好了自己愿意为将来的成功投下多少的筹码。
如果生命、亲情、恋情、友情和尊严都可以投下,容我风格不高地问一句?
那做成了成功人士还有什么劲啊?
就为了到时能在几个各怀心事的人面前自恋般地唱一着心爱的卡拉OK吗?
成功不等于幸福,这个道理我离开大学多少年了,才在不断地折腾中明白。
炳斗如果懂得这样的道理了,他会活得多轻松啊。
贤珠对他说:”我怕黑社会;我怕你。
”其实是害怕一个伪追求成功真眷恋幸福的炳斗在人生道路上大行歧道而不能归返吧。
最后不幸正是如此。
就这样再重来一万次,他所能得的都还将是同样的结局吧。
这部电影我觉得拍到珉浩的电影首映都是四星的水准。
从首映式再后面的那些情节看似紧张刺激,其实人物的反应显得突兀,剧情发展也早在预见得到的范围之中,其实看得挺没劲的。
如上所述,炳斗在职业道路上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一定要拉珉浩和别的兄弟到这个结局中来“出点力”,有点为了情节而情节了。
首映式前的部分我是个参与思考的观众,首映式后的部分直到影片结束我只是个麻木地被娱乐的看客了,是为这部影片的遗憾。
致待成功人士,想明白了再迈开步子啊。
别象炳斗一样,别象Jimmy仔一样,别象我一样。
很久没有看韩国电影了,因为很久没有公认优秀的韩国电影了。
我选择电影看口碑,已经失去了勇于尝试的锐气,生命太短,没时间和丑女人跳舞。
因为喜欢看黑帮片,从而看过了太多的黑帮片,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不计其数。
作为一种类型片,黑帮片在情节上已经很难做出突破了,就拿这部《卑劣的街头》为例,它的剧情发展完全在我预料之中,没有一次意外的惊喜。
在比如说香港的黑帮片,正因为情节创意的匮乏,才显示出《无间道》的弥足珍贵,由此也可见一斑。
但是情节并非黑帮片的全部,而通过剧情来反映人性,来刻画人物,这才是黑帮片的真正精髓之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黑帮片能够超脱商业片的范畴,进入艺术片的领域的原因所在。
黑帮片本身的特点,使得它所刻画的人物往往被置身于痛苦挣扎的边缘地带,人物命运被各种社会形态所倾轧、撕扯,人物往往也表现出嚣张、痛苦、冷静、疯狂、睿智、绝望、等极端情绪。
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优秀的黑帮片往往是优秀演员的摇篮,这就不用举例子了,数不胜数。
另外,就像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最后所讲得那样,他希望他的导演朋友能够拍摄出具有真正黑社会精神的电影出来。
我们可以感觉到,拍摄影片的导演对于黑社会的理解以及他个人的影像风格对于影片成功与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当导演抓住了一种精神,形成了一种风格的时候,这种风格就成为吸引观众的根本因素,即便导演总是不断的重复自己的风格,观众也是慷慨买账,比如吴宇森风格,比如北野武风格,比如塔伦蒂诺风格,比如杜琪风风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一部黑帮片的情节没有创意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关注影片导演的功力一级演员的表演,如果这两个环节有出色表现的话,那么情节的匮乏就完全可以被忽略不计。
而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恰恰在于演员的表演,准确地说是一个演员的表演,赵仁成精彩的表演使得这部情节乏善可陈的黑帮片拥有了优秀的特质,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的电影。
这个人是赵仁成,它塑造的角色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这是一个有爆发力的演员,而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影片已开始他去要账的一段戏就非常抓人。
而要账成功之后在车里唱歌的一场戏,那种志得意满,那种飞扬跋扈,依稀让我看见了《红子》里的韩石圭。
赵仁成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性格气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冷酷,相比之下,《甜蜜人生》里的李秉宪就多少显得有些做做了。
而赵仁成之前在《爱有天意》里的演出相比之下也青涩了很多。
我只能说,有一个性格演员诞生了,但是这毕竟是黑帮片,它的类型特点使得它很容易让演员充分发挥,但却不能作为演员表演的试金石。
这是赵仁成的厚积薄发呢还是昙花一现?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他今后的作品了。
无论如何,只是一个优秀演员演绎得精彩作品,看一看是决不会让人失望的。
炳斗捅死自己的大哥相哲,宗秀捅死自己的大哥炳斗。
这是报应,是自作自受,或套用中国人的黑帮观,他们背弃了忠义。
片中金会长向炳斗传授人生经验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想要发达,看你需要的人是谁和这个人需要什麼。
这句话直接让几个人的生命以及我们的讨论成為笑话。
宗秀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黄会长自己也一样。
都是被更上层的人玩弄著。
如果没有黄会长的授意,他们都不会捅死自己的大哥。
更理想化的设定,如果没有黄会长之类的人,甚至都没有黑帮的出现。
开篇炳斗狠狠教训打架的弟弟,警告他不要混黑帮。
又对患病的母亲、妹妹照顾。
像极了一个正派的警察。
结果镜头一转,他自己就是黑帮中人。
这种违和又不违和地表明炳斗只是為了家人,从事黑帮的工作。
生活所迫,而不是性格使然。
看见大哥相哲捅死人,让炳斗畏惧黑帮。
恋人贤珠的害怕,让炳斗厌恶黑帮。
黑帮在炳斗心裡,只是维持生活的工具。
直到维持不下去,诱饵开始接踵出现的时候。
炳斗才逐渐成為被提线的玩偶。
维持不下去是指好赌的大哥相哲步步剥削。
诱饵则有两个:一个是想换掉不听话的下属的黄会长,一个是爱情的出现。
一个卑劣,一个伤心。
听话的炳斗在黄会长那裡步步高升,并因一档逼迁的事被许以高价回报。
如果没有意外,虽然不确定黄会长肯不肯给,但可以肯定炳斗拿到这笔溢出生活的报酬会就此退出黑帮拥抱爱情。
他倒不是意识到需要剪断自己背后的丝线,只是不用再依靠黑帮维持生活。
他在这方面的幼稚,让他逐渐成為了黄会长下一个不听话的下属。
更失意的同学导演珉浩的出现,成為捅进终结炳斗生命的一把匕首。
同是天涯沦落人,珉浩踩著炳斗爬上餐桌,而炳斗还在想著有饭大家一起吃。
珉浩不知道的是,从此他的背后也长出了丝线,成為了别人的玩偶。
炳斗在告白之际(可能是求婚),被迫逃亡。
小弟捅进胸口的一瞬间就死掉。
生命是脆弱的,生活也是如此。
观影经验告知我结局会是悲剧,直到最后,我真的很伤心。
炳斗说一定要拍出黑帮精神的精髓啊!
不知道是什麼?
一 炳斗,从一个生活无保障的街头混混到风生水起,再到陨落街头,这中间离不开检察官会长的操控,全剧炳斗是主角,但看完电影我不这么认为!
最终的真正主角是会长才是,电影中炳斗的发起离不开会长的明示+暗示,炳斗的陨落也同样离不开会长背后的毒手!
二 从感情上入手,我挺喜欢炳斗这个角色,至少和其他混黑帮的人相比,炳斗敢爱敢恨,有残暴的一面,有毒辣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十足一个偶像派头!
但是!
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真的不适合混黑帮!
至少在背后捅他刀子的手下面前,在拜他所赐成为知名导演的老同学面前,在混迹官场大风大浪闯过来的会长面前,他还是太嫩太嫩!
最终的惨死也成为必然的结局。
三 为什么我说会长才是主角呢?
因为他才是真正的枭雄,竞争对头检察官到死都不知道谁指使的,炳斗的大哥也就是会长的心腹,栽培了几年说杀就杀,也为了食言拆迁款那50个亿,设局策反炳斗心腹反水干掉炳斗,别说是因为那个导演,他只是碰巧被利用了,会长的女儿有全程参与导演的电影拍摄,他能不知道电影剧情?
还用等到电影上映了?
四 全剧的最后,别看对炳斗下黑手的小弟风光无限的坐在沙发上搂着美女,心中甚是惬意,但其实在会长心中他也仅仅只是一枚最小的棋子,甚至和炳斗一样不如一条狗,随时可以作为弃子扔掉,想想炳斗的大哥,他当初靠着会长上位,混的比炳斗厉害多了,不也是说弄死就弄死?
真正下棋的人能掌控一切的大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官场上的会长!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江湖。
浪费时间
2012-12-10手机看,很不错的一部韩国黑帮电影,虽然结局并不出乎意料,但确实不是我所期盼的,挺悲凉,但是符合电影要表达的内涵~~
有一些卑劣,有一些悲伤
稍微有点拖沓,但是却依然吸引眼球。笑面虎是最可怕的!
还不错哪
怎么说呢。。看看还是可以。。情节是老套。。。也是比较看了常规的可惜。。但是这东西已经是拍烂了。。没意思。。并且情节太罗嗦了。。哎!
花了两小时就为了告诉我们嘴巴要牢!真是太拖沓了,结局收的也很突兀。比《新世界》差远了。
这是韩国版的麦克白嘛
现在看就有点磨叽了,前几年看挺好
黑社会真像双面人阿 说讲道义的也是他们 背叛的却比谁都快
黑帮人事运转:小弟捅大哥上位,然后小弟再捅大哥上位,最“讲”义气的团体,往往最不讲义气。
非常没有代入感的一部片子,韩国的古惑仔,有血性没义气。做很多事情好像是没经过大脑一般。
一个字闷。结局还弄个这样,叼。不好看
粗劣的香港黑帮片模仿,太青涩的赵寅成甚至压不住小弟……片尾曲还挺好听
赞片尾曲
赵寅成的演技真是不行啊,回去演电视剧吧,大荧幕不适合你
韩国黑帮片中的经典,有点《教父II》的影子。
如果不是主角很帅,那么他其实只是一个没什么头脑,只有股狠劲的黑帮小混混。本质上,这部电影跟当年香港的古惑仔系列很类似,尤其是打斗场面。但是韩国黑帮片会把政府和官员警界的黑暗描述出来,这点很不错。
土鳖弱智片看多会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