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季追到了第六季,我知道这是部冷门剧,但是并不妨碍我对其的喜爱,因为它的精致和深刻给我印象深刻,其实对冷战时期的事我不怎么感兴趣,也和我并没有具备很好的冷战历史知识有关,想当初选择这部美剧也是纯属意外,就像有时候特意逛街也不一定买到称心如意的,但不经意间却有可能遇见自己喜欢的。
我想这也算缘分吧。
这部剧的人物并不多,在冷战时期的环境下,这些人物的命运仿佛就像蜘蛛网互相联系着,互相影响着,但却有一场大风就可以吹的烟消云散。
男主角菲利普:他是最早认清形势的人,他不像他妻子的愚忠,他很早就有退出的意思,也极力反对自己的女儿牵扯进来,但是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他个人的预期。
他这辈子有3个女人:第一个是伪装成他妻子的伊丽莎白,毫无疑问菲利普是爱着伊丽莎白的,他把自己想退出的意愿毫无保留的告诉伊丽莎白,他主动承担了原本是伊丽莎白的危险任务,他看见伊丽莎白失控会立马妥协,当女儿佩吉选择离开,他不在乎被认出的危险安慰伊丽莎白;第二个人是玛莎,菲利普对其更多是愧疚,相信如果不是工作需要菲利普不会伤害玛莎,但是伤害即是伤害,玛莎只因爱错了人却远离家人,永远离开故土,并且背负着叛国的罪名。
临走时对菲利普是祝福而不是怨恨,爱有多深才能如此盲目,菲利普的心中怕是会为此愧疚一生;第三个是菲利普的早期的情人,菲利普虽然萌生退意,却没有答应她离开美国的请求,其中原因怕是一部分是伊丽莎白和2个孩子吧,但殊不知和其早有一个儿子,虽然儿子有试图找过菲利普,终究父子无法见面骨肉分离。
当菲利普对着斯坦说自己的一生就是垃圾的一生,可以理解是他为了逃而不得已说出的,但也有一部分是他对自己选择间谍这个事业深感厌恶。
伊丽莎白:有些评论对她有些不满,而在我眼里伊丽莎白她爱自己的祖国胜过自己的丈夫,孩子,她并非不爱菲利普,只是她的家庭和出生的环境决定了伊丽莎白不是一个感情外露的人,虽然强势如她却也只有菲利普能让她示弱。
伊丽莎白有过2个男人:第一个是格雷格里,记得有次格雷格里对伊丽莎白说,要伊丽莎白找一个配得上她的人,我觉得这个男人是爱过伊丽莎白的,而伊丽莎白也是爱过格雷格里的,她告诉格雷格里不想要第二胎,并且在最后关头求菲利普相信格雷格里他不会逃,格雷格里虽然出场并不多,但他敢于坚定自己信念,一诺千金,也许是伊丽莎白爱过他的原因吧,但我之所以说爱过是因为他们之间给我的感觉更多是闺蜜,他们有共同的信念,彼此欣赏,信任,这更像partner,只是可惜,格雷格里最终以死亡结束。
第二个是菲利普,男主角,伊丽莎白其实虽然理解菲利普工作,但是对于玛莎总有些小心眼,甚至菲利普准备转移玛莎的时候,以为菲利普会离她而去,她对自己没有信心,只有爱得深才会患得患失吧。
当她坚定的信仰和菲利普几乎背道而驰,她埋怨过菲利普,她为了祖国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女儿,菲利普为什么变了呢?
直到结果换来的却是欺骗,伊丽莎白才明白菲利普一直是对的,而可贵的是菲利普能理解,原谅伊丽莎白,并未走远。
很多次危机时刻,伊丽莎白都求助于菲利普,结局时菲利普感叹以后的人生难过,伊丽莎白却坚定的看着菲利普说我们会习惯的。
即使再糟,至少他们还拥有彼此。
这部剧有3个场景我印象很深一个是地下室菲利普给伊丽莎白拔牙,第二个是伊丽莎白走出车门,背影消失在白茫茫的大雪里,第三个是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半夜去完成任务,结果不得不杀死一位年迈的老妇。
菲利普和伊丽莎白如果选择的不是这条路,应该路会好走很多吧,他们会结婚生子,过着一般人的生活,体会一般人的烦恼,和亲戚朋友聊家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和骨肉分离,虽然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是难免有点惋惜。
如果伊丽莎白能早点明白,和菲利普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不知道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孩子总是无辜的,佩吉生活在谎言里,亨利更是完全不知情,可能他们这一生都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家与国的关系总是很复杂的,这部剧可贵的是并没有完全的是非对错,只是不同的立场,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美国人拍这样的题材能拍的相对这样比较客观。
记得菲利普和伊丽莎白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在美国生了2个孩子,如今却像来时那样孑然一身离开回到故土,在美国的时光犹如梦境般不真实,仿佛做了一场美国谍梦。
不得不说这译名真不错啊。
以上只是我看剧的个人感受,毕竟从第一季追到第六季,陪伴了我五年的时光,想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看了数年。
编剧终于要升华了。
在全球和平。
民族存亡。
人民利益。
与自己的接到小团队指令之间。
男女主角都开始慢慢觉悟。
选择了大义。
先写个开头。
看了数年了。
等它剧终再把评写上。
(附注问一句。
看这个剧的人。
你们是不是只是自己在看?
家人。
盆友。
同事。
同学。
都不知道你自己在看这个剧?
)。。。
居然最后一集了。
我们又在寂静中怅然很久。
无人倾述。
看了一下豆瓣。
居然没人聊中自己的心声。
在寂静中独自看剧。
在孤寂中怅然消失。
孤独的等待下一个还是独自一人看的剧。
谁也不知道我们看了什么。
谁也不知道我们想什么。
你我都是孤独的看剧者。
在你临终之前会有人走进你的内心,与你聊你的心底么?
不会的。
会有的只是你带着你的无数个小秘密离开……。。
原创: 翦单不坏 翦单的旅程 4天前
图片来自网络美剧《美国谍梦》The Americans自2013年开播第一季以来,断断续续追至2018年第六季完结。
这是一部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谍战剧,男女主角的原型来自2010年俄罗斯间谍曝光事件中一对住在美国郊区的间谍夫妇。
同时,编剧之一还是CIA前雇员。
这些因素使得本剧相当一部分内容传奇而不离奇。
这部美国人拍的谍战剧,以前苏联特工KGB为主角并以他们的视点来观察80年代美国与苏联的大国关系与社会现状,这样的设定非常有趣。
当你看剧时,你以为是以KGB的眼光在看,有时又代入他们所伪装的一对美国郊区普通夫妇的眼光在看,但其实却是以21世纪美国编剧的眼光重新审视80年代的美苏关系。
这里面就产生了非常多的矛盾因素和化学反应。
美剧有个特点,如果被续订,也常是一年一季,当看到第六季时,前几年的前几季很可能已经印象模糊,那为什么人们还那么喜欢追美剧呢?
我想还是因为许多经典剧集都有自己独特的剧情设定、特有的氛围以及演技在线的演员,以确保观众在丢失了剧情细节时,还能被唤醒对戏剧气氛与角色的强烈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谍梦》在剧情设定上兼顾了通俗与传奇。
通俗部分是一对美国普通夫妻需要面对与解决夫妻之间的情感与信任问题;子女成长、受教育甚至信仰问题;与邻居、同事、情人或者上司的关系问题以及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之下的精神状态与心理问题,这些都是普通人可能面对的生活的琐碎、无聊、无奈与痛苦的部分。
这对夫妻面临女儿的叛逆与质疑,以家庭瓦解与个人安危为代价选择对女儿坦诚相待却又不断为其天真莽撞收拾残局;当男主菲利普退出间谍生涯做回普通的旅行社老板后,不得不羞愧面对因经营不善以至无法为儿子缴付私立高中学费的局面;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来自美苏双方的间谍和反间谍人员压抑自我天性,甚至被要求抛弃人性底线,在利用和牺牲他人的爱情和友情时犹疑不定、难以抉择的时刻。
这些通俗之处、庸常之处以及矛盾与怀疑之处构成了全剧能够接近普通大众,并为普通大众所理解的背景与底色。
图片来自网络作为谍战剧,传奇的部分自然有伪装、色诱、谋杀等戏份来承担。
然而,这必不可少的点缀到头来却并不是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那最动人的部分处于灰色地带,是并不政治正确的部分,是编剧对美苏双方在冷战时期所涉及的武器研发、病毒试验、阿富汗战争与苏联国内贫穷与高压局面的双重审视与指责。
当然,苏联的独裁与贫穷被揭露得更多,而美国的自由民主与富裕暗示得不少。
此外,是美苏谍战双方在国家集体利益面前人性的真实、自然的复苏与流露。
为了爱情出卖情报的FBI秘书玛莎;联手营救双面间谍尼娜的FBI探员斯坦与苏情报人员奥列格;为了妻子重返间谍生涯的菲利普;以及斯坦出于对奥列格的情谊与菲利普的友谊,阻止或延迟了CIA和FBI对他们的利用与追捕;尼娜怀着对国家权力机构的怀疑,以单纯的善良违抗权力,付出了生命代价;对阿富汗战争质疑的米沙为了见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从苏联偷渡到美国,又恐连累父亲,一面未见又接受特工安排返回苏联的心酸故事。
当我们成年后,才渐渐明白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所有问题的背后都是人的问题。
这世界是灰色的,人也是灰色的。
这最终季便笼罩着一股灰色的、晦暗的、哀婉的、悲观的气氛,连最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被菲利普怒斥为“机器”的伊丽莎白也开始思考任务与执行背后可能牵涉的不同权力集团的利益问题,“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伊丽莎白除了家庭之外,旧有的价值观被摧毁,多年的战斗变得毫无意义,其单纯的为组织为国家牺牲开始变为主动抉择与期望世界和平的价值取向。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谍梦》中的剧情漏洞不少,并不完美,但它终究通过漫长的充满细节的讲述,营造了一段与我们较近的历史传奇,引发了观众对国家、政治、权力,以及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与珍视,并提醒了人们自我与情感的可贵,算得是一部靠谱且发挥稳定的剧集。
最近在追电视剧《美国谍梦》。
边看边感叹真是太好看了,不是肾上腺素爆棚精彩刺激的好看,是真实得刻骨铭心的好看。
无论是情节编写还是人物设置、背景布置,《美国谍梦》都完全忠实于历史,描述了美苏冷战期间,双方互相设防,互相渗透又互相侵入的层层故事。
对于美苏冷战的历史,我们当然是熟悉的。
电视剧则给予了观众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点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场景下的每一个小人物,观察个体的生活局部,和他们一起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间谍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沉重压力负担。
太难了,太难了,真的是坚持不下去了。
我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常常会替男女主人公这么感叹。
他们的辛苦,不仅是体力上的消耗,更是精神的折磨,不断在掩饰真实的自我,不断制造出无数个不存在的人物,日久天长直到迷失自我,迷失生活的方向。
他们常常需要伪装成形形色色的人,用身体或钱财骗取他人的信任。
利用一个个与时局利益无关紧要的普通人,达到隐秘的目标。
他们不是冷血动物,在此过程中,同样怀着爱与恨,同样会对于交往的对象产生感情上的联结。
当任务完成或意外失败后,轻则断了联系,重则取他人性命,这对于他们都是家常便饭一般的平常事,是他们别无选择必须要做的事。
他们也许会问自己,问对方,什么是真实?
真实的自我,真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爱。
以及如何向出生在美国的子女解释他们的身份,宣告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
而任务又在什么时候能真正终止,结束任务后能继续在美国生活吗?
还是不得不返回苏联,回到已经阔别二十多年不再熟悉的故土。
人生该往何处去?
这部剧的经典优质之处在于真实,真实意味着平淡,意味着惊心动魄有时,夹杂在生活中五味杂陈和无可纾解的困境亦有时。
间谍的生活并不是只有武打动作戏,或是激情诱骗戏码,还有他们原本的生活。
或可以说是努力维系的“生活”。
《美国谍梦》把工作与生活相互交织,相互缠斗之下的困难刻画得无比真切。
毕竟都是平凡人,谁都无法把这些不可纾解的困难解开,再继续生活。
生活就是眼看着时间线打上一个又一个结,解不开就只好暂时放弃,忙不迭地投身不能停滞的日常生活。
克格勃这份工作对于个人而言,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他们选择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信仰,所以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效力于祖国。
人真的是很复杂的生物,因为有感情,所以有缺陷。
这种缺陷是人的天性,正因为此人才不是硬生生的钢板一块,人的身上才具有了很多生动鲜活、或可爱或可恨的部分。
正因此人才会由此不自觉地被另外一个人吸引,有了确定信念、划清界限、明确立场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对手戏的FBI,他们的故事也设计得很丰满。
FBI不再是直觉敏感,下手果断的“高大全”人物,他们同样有弱点,生活中常常深陷困惑,有爱的人一定有不可抗拒的软肋。
看《美国谍梦》的时候,一句话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出处已不太记得——生活就像是玩俄罗斯方块,也许会不小心按错了键,可唯有继续玩下去,耐心地一层一层去消除。
扛下去,意味着一切。
《美国谍梦》的每一季都会明确一个故事核心,并且围绕它发散出其他待主人翁完成的任务。
因为故事情节的缘故,节奏也许会时而紧凑,时而沉闷,但是每一季的结尾都非常扣人心弦,给观众无比唏嘘的震撼感受。
令人高兴的是,在最终季落幕时,男一号扮演者马修·瑞斯终于获得了艾美奖和金球奖的肯定,也算是给整部电视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毫无疑问,《美国谍梦》已经成为美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谍战剧。
是一部值得让你花很多的时间来品尝的好剧、这么多年就两部美剧陪伴,《绝命毒师》和《美国谍梦》;结局和过程都很真实、客观;没有过分强调真实谍战的残忍、却也真实感受了谍战的惊心动魄;喜欢这样的剧情和导演;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喜欢女主角的伶俐、略带黑暗的性感、喜欢男主角真实的表达;非常棒的一部剧,最后部分出现恐怖海峡插曲,胸口灼热、有些舍不得;
这部剧,对我来说,应是有特殊的意义。
不仅在于近几年跟这部剧而产生的感情,更多的在于心中与Elizabeth与Phillip的爱国情怀的共鸣,也在于我能理解他们在很多时刻做重大决定的复杂心情。
尽管这些人最终成了无名英雄,但他们的故事将会留在他们各自的心底。
这是一种终极自豪与谦卑。
Caludia是一位很有深度、懂得拿捏、长于掌控人的领导,我对其充满钦佩。
我有幸也曾有过Claudia这般的领导,能挡住谈判桌上他人对着我的枪口,我很感恩。
多少个日夜的辗转,只愿未来能够再见到她。
最后,这不是任何人的天下,只是你我的隐姓埋名,与埋头做自己的往后岁月。
六年了,一年一年追过来了,这部剧在国内也越来越冷门,尽管每年都有提名艾美奖,可是一直都是不瘟不火的。
个人而言这真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谍战剧了!
终于打破了荧幕谍战片中万能特工风骚走天下的套路,在压抑的氛围中层层推进故事,多条线索尽管每个角色都没有相见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但是每个角色的故事线互相交错互相影响,精彩到爆炸啊!
而主角一家和邻居的感情线也刻画的非常精彩!
难得的是编剧主创一开始就已经定好了一共拍摄多少季多少集,于是可以完整好好讲故事,而不是像很多美剧一样被收视率左右剧情发展,被剧组主演一些抓马更改剧情,莫名其妙添加或者更改剧情。
这对于一个不拖沓不着急寿终正寝的美剧真不容易。
谢谢这部剧陪我的六年时光。
一口气看完六季,精彩,过瘾菲利普和伊丽莎白为了祖国和人民。
用忠诚、坚定、执着的心,孤独的生活着,用尽一生去完成着他们的使命!
剧中菲利普迷茫过,动摇过,也有过背叛的念头。
因为有这样内心历程,有这些故事出现,让人感到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更能接受这样的间谍!
更会为他们的命运担心当菲利普的压力到达顶点的时候,他作出退出的决定。
这让伊丽莎白完全不能接受,两个本该相依为命的夫妻一度形同路人。
看得让人心痛啊,他们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啊?
我相信她们两人是相爱的,也相信菲利普也不可能离她而去的就在伊丽莎白几乎要与菲利普决裂的时候,菲利普说出了苦苦思索的,终于参透了的一段话:要去思考,去做一个人而不是机器。
他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但是做事的是我们,不是他们,最后都压在我们心上,所有事。。。。。
伊丽莎白彻底这段话点醒,两人为完成保卫国家的使命,回到苏联去完成最后一个任务。。。。。
这样的结局是完美的,是英雄的,也是最符合他们的一部好剧
其实结局算不上大团圆菲利普伊丽莎白夫妇和两个孩子几乎不大可能再见面,斯坦最后还是选择了感性不过后面的几个镜头感觉斯坦开始怀疑自己的伴侣,奥列格可能以后会在未来几年被赎回苏联或者俄罗斯,整部剧结束后印象最深的还是男主菲利普。
这个从第一季第一集就想叛变的间谍,他和妻子伊丽莎白非常不一样伊丽莎白是信仰者是爱国者坚信自己使得国家甚至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种理想主义者,但菲利普不同他一开始选择当间谍或许是因为青少年的一种理想然而后面当了那么多年间谍后,他一直在质疑这份工作质疑政府甚至质疑自己,我觉得这时候支撑他的是伊丽莎白和孩子是家庭这是菲利普非常特别的一点,他虽然是间谍实际上却是一个家庭至上的人甚至当了多年间谍后骨子里有一些残存道德准则的人,和fbi特工斯坦成为生活中的至交好友的人,或许菲利普发现他并不真正想当间谍只是想当一个普通人剧里很多地方都表现出这点也是菲利普可悲的地方,一个开始并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当他在最后一集去买麦当劳时他突然发现隔壁一家人坐在那开心的分享食物这一刻我觉得菲利普可能会希望他从来都不是间谍就只是单纯的普通的菲利普不是来自苏联的间谍只是一个普通人有平凡又幸福的生活,然而事实是他只能因为他做过的一切离开孩子和仅剩的妻子一起逃回苏联那个实际上已然陌生的祖国,多年后可能菲利普会回想自己的一生他大概会希望自己从来不是间谍没有做那些实际上他觉得对不起良心的事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值得信任的好朋友……
剧终集的基调是忧伤的。
追剧追了六年,完结总有些不舍,剧终集没有人死亡,但所有角色的生活都回不到从前了,男女主坚持到了最后,返回了祖国,幸存了下来,但他们一路走来,身后毁掉了多少。
亨利怎么办,父母跟姐姐是SPY,他一生都要活在这阴影之下。
佩姬怎么办,她的人生在16岁时知道父母是SPY的那一刻,永远的改变了,她本可以活在阳光下,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生,而现在,她可能一生都要不断伪装、变换身份,担惊受怕。
Stan怎么办,离了婚以后,生活一团乱麻的斯坦,因为与Renee相识相恋,好不容易才找回了幸福,如今却连枕边人都可能是SPY。
伊丽莎白跟菲利普怎么办,与儿女相隔万里,可能今生都不能再相见,回到了苏联,站队戈尔巴乔夫一派,与整个KGB为敌,处境更加凶险,更别说接下来苏联要解体,东欧剧变。
菲利普跟Stan都说自己的一生是个笑话,言语里透着多少无奈,但生活可能会变得比笑话更糟,即便你对人性已经绝望,为了生活也得伪装下去。
了解别人很难,了解自己更难,最难的,恐怕是承认自己不是个好人。
人们总会记住别人伤害自己,人们总是忘记自己伤害别人。
前尘往事,因果报应,未来多变,犹未可知。
不好看
老实讲要不是有rps夹持 jennings夫妇到最后都有点不好磕了 拿什么拯救你我那酷爆了的杀人狂魔老婆 我只是一个多愁善感柔弱不能自理热爱踢踏舞干公司都能干破产的小男人啊 回去以后米沙还有个初恋生的儿子和重婚的媳妇 他不可能不见一面 他俩未来真不好说会怎么样了。结局太惨烈了 俩孩子未来真的会很难 佩吉可能在经历一切后成为又一个伊丽莎白 可怜的Henry局外人到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stan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了 oleg真正展示了什么是君子死社稷 最后一幕宏大感人中夹着搞笑 可怜的给人当司机的s局副局长还在车里瑟瑟发抖呢
最难受的是Stan,Stan临危不惧、处事不惊的性格值得学习
只能说FBI探员在此剧里的水平真是太水了。
兜了一大圈子,手上一把人命,给美国送了俩孩子,夫妻二人逃回原点。主要角色全好好的活着,也算是个好结局。斯坦没戳穿女炮友,大女儿仍然想继续父母的事业?别续集,这样已经很好了
浓浓的被腰砍味道,不过自从女儿知道父母间谍身份后,这剧本一直在走滑坡了。
真的是从头到尾高水准的剧
最后这季又反复提醒我这是美国拍的谍战剧,但j结局又不是那么得美国
这季太优秀了,把剧集拔升到了毒师的水准,大结局也是好一场黄粱梦
唉,全是叛徒
真的算不上有多好的剧。但是比鸡肋好那么一点点而已。某些情节推进的特别好,某些就很弱……一半一半吧。最后大结局,没太理解的是,两口子回是回去了,前景非常不乐观;两个孩子更是五指山下的猴子。更要命的是,斯坦居然放他俩走了,大局观?或许吧,理解不上去。
可能是2019看过最棒的系列美剧,但不会轻易向别人推荐。最好的谍战剧之一。
finally.
如同一场梦,梦里过完了整个一生,不乏惊涛骇浪,历经披荆斩棘,却在梦醒一刻感觉现实更残酷。说到底,人生不过一场聚散,途中遇到过这么多人,懂得了爱,交到知己,所有的欢笑与悲喜,到尽头仍旧两手空空。
3.5
那个得病画画的老太婆到底是什么情况,搞不懂
终于看完,最后还忍不住泪目了一把。男女主才是最自私的人,女儿变成了父母的工具人。
第六季更新太慢,又重新再看了一遍,现在算是收场了。中间有几季确实惊艳,结尾和我看的时候预设的不一样,但看完更符合电视剧的结尾。还是恋恋不舍...最后一集快结尾的时候,伊丽莎白在飞机上睡着梦见20多年前的自己和已经死了的黑人男友在一起,我看着快哭了,人生如梦,余生很长。
全剧终,虽然带着潦草和遗憾,但也更像真实的生活,变故往往就是来得猝不及防;而且,大概也算是最温和的一种结局了吧。At least nobody got shot by their loved ones. 关于Paige和Henry会有衍生剧么?看到片头字幕组打出来“感谢大家六年来对这部冷门剧的支持”还是揪心了一下。I'm gonna miss you.
2018.11.25 ~ 2018.12.04这部剧给我感觉形式大于内容。服装、道具、布景(化妆其实也很出色,但Nina在苏联监狱里依旧一脸精致妆容必须扣分),尤其是摄影和剪辑,堪称精妙,时间和空间上诗意的留白使镜头如艺术品般值得回味。也正是这种技术上的高超水准使本片被严重高估,因为剧本其实并不出色。角色行事缺乏成长、转变的合理逻辑(而且观剧阶段我正好在读《古拉格群岛》,对于Elizabeth在80年代末依然如此“幼稚”感到难以理解,对她在最后几集的突然转变感到更加难以理解),谍战的部分也更多的是猎奇而难称精彩,思想性方面也还是囿于冷战片常见的美苏意识形态矛盾、卧底片常见的情感纠葛、伦理片常见的家庭关系,并没有特别之处。全剧写得最好也演得最好的,是Martha(最帅的是Andrei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