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阿修罗
該死的阿修羅,Goddamned Asura
导演:楼一安
主演:莫子仪,黄姵嘉,黄圣球,潘纲大,王渝萱,张诗盈,时一修,丁宁,赖澔哲,黄劭扬,林志儒,凌心妤,周明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1
简介:詹文在成年那天做了一个决定:让子弹在夜市里飞。唯一死者是游戏直播主小盛;Vita接到未婚夫死讯,社畜人生戛然而止;网络盗图冒名诈骗的太妹琳琳,与记者霉菌在夜市约访,让他意外成了制伏凶手的目击证人;阿兴深信挚友不是故意杀人,在两人创作的漫画世界里,只要有把梵天剑,就能斩断时空,在奈何桥相见。六人命运在夜市交错,被迫..详细 >
世界一张网
想法很好 但这样一个故事怎么可以拍得如此没有张力 配乐感觉是在模仿《阳光普照》但是跟画面又很不搭啊 第三幕的立意很好 人生就算是重来也只是把霉运转移到下一个选择上 段落间看起来有联系 但是给观众带来很大的理解阻碍 并没有故事精炼连贯配以花哨的叙事方式 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真的要拿这片子去冲奥吗
6.6_该死的阿修罗 Goddamned Asura (2021),台湾的写实电影都很晦暗,类似之前看过的一部《白蚁》压抑、沉重、绝望、痛苦
结构还不错,希望最后还是被失望砸的稀碎!
依旧延续台湾电影「青少年犯罪」的格局,讲的是思维意识上的反抗以及对社会层面「罪与罚」的讽刺和批判。两个结局,两种人生,相同的是都很悲催。无论是压抑少年的「无差别攻击」还是宅男公务员的「一时冲动」,无不反映着这个畸形的社会对于人性的压抑与掌控。受害人与加害者家属的对换无比讽刺,揪心、深刻、耐人寻味。确定代表中国台湾地区逐奥,祝好运。(黄圣球居然长这么大了,还这么高,这么帅。可以可以!!!)
能感受到影片想表达的,来自于整个社会给人带来的压力和愤怒,压力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会爆发。凶手可能并不是个可怕的恶魔,而是一个绝望的人。影片通过章回式的叙事方式,探讨每个人都可能是阿修罗,早几秒钟,晚几秒钟,可能遇到一个人,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的蝴蝶效应。
就算人生可以重来一遍,选择可以再来一遍,遇到的人不同,遇到的事不同,结果还是:该失去的还是会失去,得不到的怎么也不会得到。
奈何桥是一条横着的线,砍断了那条一不小心就会越过去的线。人各有烦恼,好坏都在个人内心。只是有些人没有了内心或者还没创建内心,既如此只能破坏掉所有,期望再世重开能选择一个新的箱子。有因有果,现在绕过,以后光临。tw 这种原生家庭文化是美日韩的升级版加强升级版么?被压抑的亚洲文化与泛自由的欧美风,变成这种? @2022-09-12 19:00:34
把屁孩和青少年拍得很形象,那种沉重痛苦与轻浮中二并存的状态。喜欢台词。谁能想到黄圣球长这么大了真的认不出。故事结构不多新鲜,但还是有趣的。电影感不错。小莫帅帅帅❤️
奔着莫子仪来的,结果被詹文(小白举纲)的颜吸引。剧作层面上,本片呈现出一种不切实际的次元自嗨中,第一幕还算稳定,二三幕越来越垮,本来挺有意思“愧疚与愤怒”的点子也被纷杂的多线搞得支离破碎,台词很多也不符合常理,主题上更是一团浆糊,拿剧本奖确实说明这届金马质量不高。枪,指向的是什么?导演也许都搞不明白吧。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看完感觉,就….还挺远的,哎。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的众生皆苦命运纠缠,乍看还蛮像《大象席地而坐》,只是更偏重于剖析人性,丧头丧脑的同时加入了好多“类型元素”,没《大象》那么一丧到底,动不动蹦出来一句“我妈被X了三次”“我们其实都是阿修罗”这种台词,太中二了哈哈哈哈哈。王渝萱未来可期!!!
在不同的条件下,谁都可能变成加害者/受害者?俩小孩那部分也太中二了...
三星。炭笔漫画和电子游戏,只能描绘悲剧的针脚;梵天宝剑与奈何长桥,无法载动悔恨的心愿。死亡犹如重叠的塔庙,把生活镇压在生存的底层。爱情是张公示的海报,将平淡碾压为贫乏的碎片。世界的法则恒河沙数,苦难不公是核心主题。人类的脸孔千差万别,悲喜不通是基本修行。沟通以离别的形式出现,真爱蜗居在流浪的天台,圣徒沐浴不到神灵的光辉,阿修罗荡漾在迷蒙的人海。
湾湾的电影就是酱紫,时不时给你惊喜!以为很中二的电影居然会给你一种暖流通过心底的感觉,会让你看过之后有思考,不是简单粗暴的爆米花或者爽片看过就忘。本片电影质感很不错,画面镜头运用我也很喜欢,多线化的文本创作虽不算有多新奇,但就会给你一种特别的感觉。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愤怒的零”,在这个世界里挣扎、怒吼、对抗亦或是习惯、妥协。。。就像电影里说的“如果有如果。。。”类似于“蝴蝶效应”,你做不同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但又好像都逃不过既定的宿命一样,即便如此,我们还想试着去改变一下,毕竟人生是自己的,不想白白浪费。。。最后还想说的就是,“通讯录”一定不要爱上直男,不然结局真的会很惨(-_-||)这电影我很喜欢,反正内地是拍不出来了,四星推荐!
莫名其妙的,看得瞌睡来,没觉得有什么好看的。
勿以恶小而不为,普通人与恶的距离就像轮盘赌游戏,皆在一念之间。前两段的基情还挺感人,第三段从剧本完整性来讲必不可少,但从观感来说却是最差的,因没有达到任何surprise的效果...
台词功底差 剧本差的要死 表演更是尴尬的要命 只有导演一个人塞钱给电影节觉得好是吗...
第二段好一点,第一段很难去共情主人公,虽然知道想表达什么,但从影片展示出来的动机是不充分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然该怎样呢?不知道,就是累了,毁灭吧。结合《我们与恶的距离》,感觉台湾是在努力呼唤这些边缘人,所以表现出超现实的暖意和爱心,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安慰说:没事,如果不是你暴走了,也会是别人暴走,可能结局更糟。但这些温暖人间的呼吁,其实我是不信的。也许这就是区别吧。也许他们真的信。羡慕。。
3.7 《該死的阿修羅》其實比我想像中好看,甚至覺得入圍名單可以取代《瀑布》,光劇本就滿有難度的,就知道這部有參考「血是如何冷卻的」這篇文章,因為這篇當時也深深震撼且影響我對於死刑的看法,不過我想這個問題在我心中仍然沒有答案。電影在第三段加害者受害者身分互換,就算一切如果有如果,還是有人成為阿修羅,或許又有人因為有了生機與契機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