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上进的玉子》我看了两遍。
第一遍无甚感觉,平凡的,废柴的,中二的,逃避的阿宅日常罢了,虽然很细腻。
没有高潮和大起大幅的剧情,就是琐碎的平凡的日常,跟现实一样,连笑点都不明显的脱力系。
阿酱顶着两个受重力下拉明显的黑眼圈,窝在杂乱的一角,一被叫吃饭才慢腾腾地从漫画书中抬起头来,脸色微微泛着黄的油光,跟假期的自己一模一样。
明明二十多岁了,内衣裤还要老爸洗晾;明明是饭来伸口的米虫,却脾气别扭,从不刷碗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明明自己天天看着漫画混日子,却对对着新闻鄙夷这个国家真是不行啊。
社交障碍,面对老同学经常尴尬症发作,只敢和老爸和中学生窝里横的玉子。
电影很切题,玉子是真的不求上进,浑身散发着中二的“丧女”气息。
跟阳光励志正能量的女主角们真是很不一样。
但是,按套路来说,往往一篇文章中最有重量的就是这个但是,人生也是,充满峰回路转的魔力词语。
的确,这里也要用到但是,就是当我看了第二遍之后。
之前真的不懂这电影为什么算是治愈系电影,治愈?
从头丧到尾,到底哪里治愈了喂。
结果第二遍我真的被微妙的治愈了。
理由,也许是因为我也正处于求职不顺利的废宅期吧。
每天除了神经质的几分钟刷新一次微信和邮箱,就是躺在床上花着手机pad无所事事。
看喜剧片笑不出来,看爱情片只能感到虐狗的酸臭味。
于是,鬼使神差的,我打开了这个之前不怎么喜欢的电影认认真真的二刷起来。
突然明白,这个片子本就不是给状态积极的现充看的啊,能治愈到的群体更多的是同样处于迷茫焦虑期的阿宅们。
看着自己和玉子相似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感觉到,啊,还是有人跟我一样的啊,一样的迷茫,一样的“不求上进”,惧怕改变的契机带来的未知,虽然讨厌无懒散的自己,却也缺乏作出“不破不立”决定的勇气。
当身边的人,影视,文章,所有言语都强调着逃避可耻,要上进,要自律,要成功,他们告诉你,你在家躺着看剧时,你的同龄人又背了几个雅思单词,做了几组仰卧起坐,不劳者不得食,焦虑地让你觉得多睡会觉都是有罪的。
以前,我觉得最治愈人心的是美食和宠物,看《小森林》时向往归园田居,自然中一箪食一瓢饮的梦想,《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海鸥食堂》、《吉猫出租》……一间小小食堂和猫咪,不固定的餐单,带着故事的客人,都让心生美好。
现在,我发觉了另一种治愈,它是微妙的,告诉你人生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力不从心的无奈和苦中作乐才是人生的常态。
“此时的我不是真实的我,任何人生存在世上都是在饰演别人,我在变成别人的时候是最自然的,请为这样的我,起一个新的名字。
”
《不求上进的玉子》告诉我,你不是一个人。
人生在世,本就是各扫阶前雪,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
那么,真实的自己在哪里?
在等待“时机”。
“时机”在哪,也许没人知道。
不过,阶段性不快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缓慢的,自然消失。
就像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译名:青春,半生不熟。
二十出头,青春的九局下半,总有半生不熟的微妙,总有青黄不接的难捱,但,总会自然消失的。
平静的,却带着某种深刻温柔的力量。
TO:玉子。
日本的小镇那么干净,春夏秋冬。
天空那么蓝,街道那么干净。
仿佛动画片里的场景。
我看到,你的父亲,起早贪黑的起来。
经营体育用品商店。
为你,对,为你这个女儿。
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你的内衣和胸罩,他娴熟的打理。
你却睡到快午饭时间才起来。
你起来后,慵懒的吃父亲做的饭菜,看电视,然后撇开碗筷去上厕所,看漫画。
父亲颇有微词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然而,他还是会准时的说:“玉子,出来吃午饭了!
”电视上的新闻,国家大事。
那与我们没太多关联。
可却戏谑的说:哎,日本不行啊,然后埋头解决午饭。
父亲讽刺的望着你。
“日本需要一个宅女说不行吗?
”秋,凉爽的季节。
许多毕业后的青葱学子们,从夏季踏入社会后。
或许对曾经满是樱花的校园有所眷念吧。
可你,整天在家吃喝,玩游戏,看漫画,十指不沾阳春水。
父亲做的饭菜很好吃。
你的注意力在电视的新闻里。
那句“哎,日本不行啊,”换来父亲忍了一段时间的:“究竟是谁不行?!
是你不行!
供你读完大学后,却在家,手脚不勤,不出门寻觅工作。
”对啊,究竟是谁不行。
亲爱的玉子。
隔着屏幕。
我看到了我自己。
半年了。
我一个人,能在午间的时候,把学校满满走个遍。
却走不进任何一间教室。
是啊,我们都回不去曾经的教室里。
任何一个曾经依赖的地方,终究有一天是离开,不回头。
因为这个地方不再是我们的温床。
你躲避着街角邻居的招呼,刻意把自己打扮的不起眼。
躲避着现实中一切异样的眼光。
对,我们是为家人丢脸。
因为到了二十多岁,我们本应该去社会上闯荡。
像励志故事,或是小学时期自己作文里写的那样。
而不是一个成年人的外壳,小孩子的 心灵。
父亲和母亲离婚,分开生活。
姐姐结婚有了自己新的生活。
那个经常来店里买球鞋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女朋友和社团生活。
这个中学生男孩,连他都知道:你没有什么朋友。
我们,有什么?
有的是荧幕上的游戏,纸片上的漫画。
然后就是,父亲做的饭菜。
你看着杂志上那个【偶像招聘】。
是啊。
哪个女孩子不像从事光线靓丽的工作呢?
你在招聘简介里写“现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任何人生存在世上都是在扮演别人,我在变成别人的时候是最自然的,请为这样的我,起一个新的名字。
“对啊,有谁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有谁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社会就是把自己改造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你在车站站台上遇到曾经的同学。
那种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前往大城市闯荡的热血与勇气。
同学身上那股年轻的冲劲。
瞬时间就让你脸上显得落寞,内心的自卑彻底暴露出来。
同样的曾经 同样的年纪。
为何差别那么大?
房间里躶(和谐)体 日历,让你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可是你还没真正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再怎么不愿意长大,有一天终将要结婚,嫁人,成家。
过上离开父母全新的生活。
父母,也需要各自安稳,有人陪伴的生活。
你开始对未来的继母有彷徨,迷茫。
可是,那终究是要到来的。
就在你不知不觉。
春夏秋冬宅废无数青春后。
也许我们都一样,明明一无是处,却偏偏自以为是。
调侃着新闻上的国家,别人家的琐事,明星艺人们的感情。
可是,我们终究是在市井里过着自己毫无长进的人生。
青春,半生不熟,不求上进。
是我们。
最后,晚饭很好吃。
父亲决定要成立一个新的家。
”你搬出去住吧,不管你以后有工作也好,怎么也好。
夏天结束后,就搬出去吧。
“你迷茫,沉默,不知所措。
还是说出:”合格。
“多么没有自信和底气的回答。
是啊,曾经的小女孩,被鬓角斑白的父亲,送出了曾经最温暖的那个家。
把这些告诉母亲。
母亲祥和的说:”爸爸妈妈离婚分开生活,姐姐成家有了新的生活,接下来就只有玉子还迷惘生活哟。
“对啊,仿佛全世界。
就只有我这样。
还这样,半生不熟,走不出小女孩的世界里。
还在裹着棉被开空调睡午觉,厕所里看漫画,吃完饭后,躺在被窝里。
父亲要准备迎接第二人生,那个小男孩和女朋友分手了,同学也要去大城市闯荡了,父亲母亲都让自己走去外面的世界。
生活。
无论怎样。
这一切,是那么顺其自然,没有任何刻意的安排,没有一点点防备。
就突如其来,让你措手不及。
经历了如此的春夏秋冬,不交际,不恋爱,不工作,不出门。
我们肆意挥霍着宝贵的青春,成了无法回去的”曾经“。
只因我们半生不熟,不求上进。
离开家前,你主动打理父亲的店铺,洗好自己的衣物。
那又怎样?
还不是要离开。
是啊,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
两年半前刚毕业,班上的人几乎找好实习单位了,剩下我一个在家无所事事。
不是富二代的孩子,也没有娇生惯养,我只是个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废材。
那时看了苍井优的《百万元与苦虫女》,哭成狗,因为太有共鸣,无论是性格内向的她,被人欺负的她,被瞧不起的她。
这类的题材还看过《百元之恋》,也是哭成狗,刚看完,得到莫大的安慰,心想,原来,这世上还有和我一样的人啊。
如今工作第三年,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很差。
早上G推荐这部给我,说看完哭成狗,说现在每到休息日,自己的状态完全就像玉子那样。
想要钱,想要爱情,不想要一个人。
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吧。
以为自己看了也会有所感触,谁知看完眼睛还是很干。
这样的玉子,颓废的她,剪掉头发的她,吃了睡睡了吃的她,不是和两年前的我一样么。
只是我好像更糟糕,那时的我,几乎是到了自闭症的状态,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被职场上的人嫌弃,不到两三天就被通知去办公室,被告知你明天不用来了。
然后在回家的路上边哭边想,怎么告诉家里人呢,我什么时候才能独立起来呢,这样的我还有可能被人认可吗。
有一段时间因为找不着工作,被家里人嫌弃,吃饭的时候突然哭起来。
那时候觉得很丢脸,也很讨厌自己,为什么自己的性格会这样呢。
这样的自己简直连玉子都不如。
宅在家里的日子,没有人可以倾诉。
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每天除了吃饭洗碗,就是看电影或者睡觉。
从来不照镜子,怕看到自己很丑。
几乎到了自暴自弃的状态。
但是正因为这样,内心没有受到来自外界各种,才会保留一份情怀和纯真吧。
所以看到玉子还能写出“当我们在做别人的时候,最自然”那样的话来时,我哭了。
现在的我是绝对写不出来了。
工作以后,尤其是这半年,感觉自己变了很多。
老大改变了我很多,有好,有坏。
只是他唯一没法改变的,是我的性格。
这副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相处的躯体,外在一直在改变,内在却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
但是路也还是要走下去吧。
人不可能在一直原地徘徊,肉眼所见的地方也许不会变,但时间不等你。
宅很可耻,但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宅。
看,玉子在夏天结束时也要离开家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不想努力,只想做个废柴的日子,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敢付诸实践,害怕被嘲笑,害怕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别人落下,被这个社会抛弃,到那个时候,就成了真正的废物了。
但不求上进,停下来的生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日本有部电影带给了我新的思考: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等待废柴状态自然消亡。
01《不求上进的玉子》讲述了一个23岁的女生玉子在大学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而是回到老家成为了一个小清新废柴。
四季轮转,一年后的夏天,父亲做出了让玉子离开家的决定,没有异议的玉子,即将在夏天结束后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这部电影所有的镜头都极具生活气息,剧情、场景单一,叙事节奏缓慢,将“春夏秋冬”作为时间推进线,呼应玉子看似缓慢,实质发生的变化。
运用正反打镜头和固定镜头这两种最简单调度,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依靠角色之间的对话以及角色看似不经意实际细腻的表演。
导演山下敦弘总是用反常规的拍摄方法和选用反常规的人物角色来营造影片的虚无感,好像什么都没讲,但已经全部说尽了。
02玉子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玉子回到故乡和父亲住在一起,日上三竿才起床,整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看漫画打游戏,什么活也不做。
父亲做饭,打扫房间,甚至连她的内衣裤都由父亲来洗。
在大多数人看来,玉子就是个废物点心,大学毕业了也不找工作,躲在家里啃老,不上进就算了,还懒成这个鬼样子。
但在我眼中,玉子是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缩影。
他们迷茫,毕业即失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选择家里蹲不是要一直做个废物,而是暂时停下来,不在逼迫中,让自己彻底失控。
看着整天不干正事,百无聊赖的女儿,玉子的父亲终于在饭桌上爆发了。
对于女儿他没有多大的期望,只希望她能好好找份工作,不是养不起女儿,而是人终究要学会独立生存。
看着发火的父亲,玉子也生气了,她大吼大叫,说“等时机到来我也是会行动的!
”。
自此之后,父亲断了鞭策女儿的念头,一心一意经营着体育用品专卖店,每天还是会把饭菜做好,叫玉子来吃饭。
影片中有大量父女两个一起吃饭的镜头,他们会在吃饭之前,说一句“我要开动了。
”之后两个人都不说话,各怀心事,各自慢慢吃着碗里的饭,但就是这些看似简单无聊的镜头,串联起了影片的精神主线。
玉子的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玉子看似无意,实际上是刻意只吃不发胖的食物,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真正的不求上进,对自己不会有要求。
仔细观看影片,我发现玉子并非真的不求上进,四季轮回,她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她开始写简历,偷偷去拍了艺术照,偶尔会帮父亲把广告牌搬到门口去,晾衣架前也有了她的身影。
她看似废柴的背后,藏着一颗等待时机的心。
她从未放弃过重新开始的希望,她一直都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
慢下来是为了找到自己,正如她在简历自我介绍栏中写的那样:“现在的我,并不是真实的我,只要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我成为别人时,是最为自然的,请给这样的我,取一个新名字。
”
03当时的日本经济不景气,电视新闻中的报道都散发着“丧”的气息。
玉子总会在看电视新闻时,嘴里嘟囔着“日本不行了。
”由此看来,玉子的不求上进,在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是一种不抵抗的抵抗,一种另类的抵抗方式。
我们每天步履匆匆,忙忙碌碌,看似拼命努力的背后,是对人生无力的慌张和无声抵抗。
崇尚奋斗的社会氛围中,多少人活得矛盾又纠结,即便懒得像猪,也无法懒得心安理得。
不允许自己虚度时间,恨不得一天24小时不睡觉,干什么事情都追求二倍速,生活不再是生活,而是一场拼命奔向终点是死亡的马拉松。
影片的最后,玉子还是没有出去找工作,但父亲让她住到夏天结束就搬出去,她没有生气,也没有向上一次那样激烈对抗,她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废柴状态在毕业之后的这一年,终于自然消亡了。
等待目前的状态自然消失,是我们缺乏的能力。
我们没有等待的耐心,更没有允许我们消化“不良状态”的环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不敢慢下来。
但很多时候,往往是慢下来,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找回自我。
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丢掉不得不扮演的角色面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没有哪一种活法理应成为标准答案。
生活之所以迷人,不在于我们把时间都用所谓有意义的奋斗填满,而在于我们有允许自己放空,允许自己“浪费”时间的勇气。
人生不必活得那么拧巴,松一松心里那根弦,遵循自然状态,不逼迫自己,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完)
在这个热血励志故事遍布天下的时代,有谁想到山下敦弘会用77分钟缓缓记录下一个家里蹲废柴的日常呢?
看完《不求上进的玉子》,意外地想到了很多东西。
老实说我自己并不是玉子这样的人,甚至可以说相对于玉子,我一直在全力疾走,力图让人生的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可以无缝衔接。
但你不可否认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的步调,他们在从一段生活走向下一个目标时,就像地铁的车门和月台之间有一个缝隙,需要停下来仔细瞧一瞧再迈步;或者又像因为抽风的网络总也没有起色的进度条,需要一些缓冲的时间。
家里经营着生意不咸不淡的体育用品店,大学毕业回到家突然迷茫了的玉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玉子的缓冲时间为期整整一年。
如果不是她在经历了一轮秋冬春夏的时光洗礼之后,心态起了微妙的变化,终于开始着手做起身边的小事,终于勇敢跟熟人打招呼,终于决定走出家门去自寻出路,我大概也不会帮她把家里蹲的借口变得更合理。
家里蹲大约是有惯性的:越蹲越厌恶自己,越厌恶自己越不敢面对他人,越没有勇气便越是蹲的更加彻底。
这个恶性循环如不打破,便一辈子跳不出废柴的泥潭。
“时机到了我会行动的。
”可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时机,说这话的玉子,势头狂妄但底气不足。
百无聊赖的日常让玉子无法接受别人的好意,是因为自我厌恶所以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好意?
当玉子打死都不要父亲赠送的昂贵手表时,我觉得她应该是这么想的。
因为自我厌恶也羞于讲出自己的梦想,尽管内心深深渴望但总觉得会被人笑话。
一切因为自我厌恶而包裹起来的自我,让玉子觉得“我扮演别人的时候才是最自然的”。
其实你只是没有找到那个自己喜欢的自己而已。
关于家里蹲的故事,我看完玉子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打工仔买房记》。
诚治在经历了职场失败之后也躲回家里,刺激他重新走出家门的契机是妈妈的抑郁症。
比起诚治,玉子更贴近身边的日常: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壮烈的事件来给你一个不蹲在家里的理由,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等这一份迷惘“自然消亡”。
不过诚治妈妈的一句话倒是各处都适用:人生无论何时都可以再出发。
玉子听完了父亲终于合格的“训斥”,舔完了手里的冰棍,决定在这个夏天之后再出发。
还没决定好去哪里,总之先出发好了。
片尾曲响起来的时候,我又想起来曾经在豆瓣家里蹲小组(是叫这个名儿吗)看到的帖子,就莫名有点感动。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帖子,一个家里蹲三年自我厌恶到极限的“玉子”,终于鼓起勇气申请了动物园一份喂养企鹅的工作。
虽然上司态度不好,而且被告知养企鹅很脏很累,但他/她依然秉着“先走出家门再说”的想法接受了这份工作。
帖子里直播着自己在动物园和企鹅相处的每一天,从自己的笨拙到逐渐发掘的微小快乐,足以鼓舞不少没有勇气打破现状去直面社会的“玉子”们迈出新的一步。
只要抱着一颗“绝不能一世废柴”的心,一个这样简单的帖子,一句父亲的严厉督促,都可以成为再出发的契机。
其实微观来说,想想自己,总会有拖延症爆发的时刻,也总会有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头的时刻,这种时候总觉得内心也住着一个“不求上进的玉子”。
一段时间的缓冲过后,在百无聊赖的琐碎中慢慢滋生起来的自我厌恶又开始“自然消亡”的时刻到来的时候,这个“不求上进的玉子”便可以收拾心情重新出发了。
话说回来,演出这个不求上进的宅女玉子形象的,是一个无比上进的偶像,前AKB的ace前田阿酱。
影片中鲜有激烈的配乐,镜头都淡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前田独自卖力演出。
不知道她为了这份“不上进”,花费了多少钻研的工夫。
这份“不上进”,同样也成为了令前田更加上进的垫脚石,毕竟能够参与入选旬报十佳的电影,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是一份殊荣。
大概是我想多,可是这微妙的选角似乎给我一些暗示:要看到好吃懒做的玉子的每一个小表情的背后,都是前田不断追求上进的努力。
与剧中的玉子一样,本人今年也是23岁,本科读的软件工程,大四的时候实习了一年,但没有让我转正,于是毕业即失业,至今为止失业已快满一年了。
跟电影中玉子父亲催玉子找工作的时候一样,我在家的时候,父母也是经常催我找工作,我都以在找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为理由随便应付。
父母生气的时候,就会语无伦次,说不出任何道理,但就是想要狡辩,为自己找借口。
在家里待了一整年,刚开始的几个月还是有在找工作,但本专业的竞争不过,其他行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去面试屡面屡败,加上我本身性格内向懦弱,到后来越来越不敢去面试。
后面就整天躺在家里打游戏,看漫画,看电影。
浑浑噩噩,日复一日。
自己也尝试过自救,试过锻炼身体,也试过学习一些其他行业的知识,但即使没有在找工作,心情也依旧是焦虑不安,做什么都做不进去,只能通过娱乐麻痹自我来逃避现实。
最后我决定采取剧中最后的方法,这也是很多人脱离家里蹲的办法——离开父母(赶出家门)。
事实上我也不止一次有过这个想法,不过一直没有勇气跟父母说。
但今天看完电影后感觉自己不能再这样了,必须要走出来。
我记得有一句话“停在港湾的船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希望能让自己过上正常的生活。
《不求上进的玉子》配合着弹幕一起看的话可以看到很多人相同的生活轨迹。
这些人生都交叠在一起重复着玉子的经历,一年为单位循环着。
为什么百分之七十的镜头都在吃东西,因为在那样一个整个人生都停滞的状态下,只有吃东西带来的饱腹感会让人真的开心。
记忆中这样的生活最适合发生在夏天,很多治愈的故事,也都是在艳阳高照的季节下完成的。
太阳照在身上的热度会瞬间中和掉人原本有的激情,除非热血澎湃的少年,阳光底下没有的不只是新事,还有一个人的斗志。
但《不求上进的玉子》截取的是玉子在家混吃混喝的整整一年的光阴,头发由长变短,又由短慢慢长长,由冷兮兮的冬日到热哈哈的夏天,不求上进的玉子就这样完成了一个松散的循环,然后走出自己懒惰的窝。
这样平淡的生活电影看似很简单,处理起来却很麻烦:真实人生中有无数的琐事可以打发漫长的岁月,吃西瓜、吃汉堡、吃零食;打游戏、看漫画、盯手机。
只是截取每个会引起共鸣的片段,又不能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太过萧条是一件很难的事。
好在《不求上进的玉子》并不冗长,又有大量的食物镜头用味蕾支撑,加上前田敦子个人的魅力,总算没有变成一部拖沓的“宅女发霉记”。
《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几乎没给玉子本人什么告白的机会,但有过相同经历的人自可以明显的捕捉到玉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2013年日本政府曾发布过一个针对15到34岁的年轻人调查,没有就业也没有上学的“啃老族”约在63万人左右;而在国内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使很多人不得不面对“待在家”这一尴尬的生活问题。
玉子并没有超高的人生斗志、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与我们多数人一样过着慵懒而有些随意的生活——会有想要去争取些东西,但生怕因为太过主动失败后的尴尬而遮遮掩掩。
而在旁边的家人,无论是全力的支持还是烦心的唠叨,看上去都那么的碍眼——因为不管起因是什么,家人的态度着实会干扰到自己的轨迹。
这样的人是敏感的,对残酷社会的洗礼要经过漫长的心理建设才能接受,等待时机义无反顾的走出去。
电影最后的“自然消灭”也很有意思,至少我是非常理解这种“自然”的,感觉上同玉子说的“时机”很像。
时机是什么?
其实就是人心念一动的时刻,在内心决定“还是不要这样”的时候,这时候只要外界轻微的一推就足够了。
而《不求上进的玉子》最暖心的地方就是不仅玉子在等待这个时机,她的父亲也耐心的等待着这个时机。
而等到玉子的时机到了他的春天也就真正的来了。
这样的等待是很“慢”的,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和强大的耐心,每天都在碎碎念的急功近利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慌。
这种慢也暗合了电影整体的基调,一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交给时间去慢慢打磨了。
不努力生活就是我本人的生活哲学。
1在懒洋洋的晚上看《不求上进的玉子》,我想起了青山七惠的小说,比如《窗灯》《碎片》等,风格也是这样,一切都自然而然、平静又理所当然地行进。
用玉子酱的话说,是“自然地消亡”,其实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也正是这样吗?
我们所痛恨或怀念的过去,珍惜或挥霍的此刻,即将到来的未知和明日,都在不受阻拦地、无比自然地发生,而它们也终将随着岁月自然地消亡。
这个懒洋洋的电影,你以为它了讲了什么,它好像什么也没讲;你觉得它什么都没讲,可又好像讲了点儿什么。
看不到什么高级的艺术手法和拍摄技巧,但是那时不时出现的用做背景音的嗡嗡蝉鸣、玉子和父亲在饭桌上吧唧着嘴吃秋刀鱼的声音,又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样子啊,平淡至极,甚至无聊,还有点儿颓废,隐隐之中又有些东西在挣扎。
223岁的玉子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四体不勤地家里蹲,整天在家吃饭、睡觉、发呆、看漫画、发牢骚。
玉子的父亲早年跟妻子离婚了,自己开了家商店,一日三餐照顾玉子的起居,连内衣裤都帮她晾好。
虽然对玉子的状态很忧心,但也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女儿的自尊,从不当面说她,在外人面前也始终维护着女儿的面子。
玉子就这样看似无所事事地度过春夏秋冬,从长发剪成短发,又长成长发。
虽然她父亲一直耐心地照顾她,但也有无法忍受的时候。
玉子看电视总是一脸烦躁地发牢骚,嘴里嚷嚷一句“日本真是糟糕透了”,有一次父亲终于当着她的面说了她。
玉子吃饭的时候忙着发新年短信,父亲也会假装不在意地随口说一句。
其实玉子并没有放弃生活,这种对生活的茫然蒙头盖脸地砸向她,而她能做的只是用虚无的举止去对抗。
她问父亲要钱买面试穿的衣服,却因为收到父亲送的一块手表而窘迫地大发雷霆;剪了短发穿着黑色连衣裙偷偷摸摸去照相;还去画室打探别人给她父亲介绍的交往对象......对她而言一切都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只是这个时机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这时的玉子也许还没参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消亡。
而无意看到玉子掉落的简历之后,父亲也可以更坦然地对待玉子了。
3要知道,世界上本来就有各色各样的人啊。
但是人生毕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吧。
有人愿意埋进生活扎根,也有人愿意追求虚无的东西,有的人有理想,也有人没有理想。
其实关于人的一切都没有标准,只是定标准的人多了,便有了标准。
如果你无法达到人们眼中的期望,你就显得不那么正常。
恰巧人生又是个无解的命题,那些迷惘和彷徨,每个人都会经历,又都只能自己面对。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放在这里虽然有失本意,但类比说来,不止如此,人也是一样啊。
不是所有人都理应变成一个样子,生而为人大家都已经够像了,两只胳膊四条腿,还要勉强自己在各方面模仿他人吗?
而时机到了,事情迟早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下去的。
那么,不要去关心它们的流逝,仅仅是向生活踏出去吧。
最后的夏天,玉子终于要离开家。
舔着雪糕的她,也明白了这些一切都自然消逝,那些扑面而来的虚无,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啊。
就好比念书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在为将来做准备了,我还在浑浑噩噩地等着最后一个属于学生时代的夏天到来,那些曾经一起欢声笑语的人好像在一瞬间都成了大人,变得遥不可及起来,我只独自守着我孤零零的岛屿。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迈进生活的时候,又不小心掉进传销,害怕地逃出来,又一路北上。
这段熟悉又陌生的岁月走来,越来越平淡,越来越无聊,可连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我是如何抗过那段虚无至极、手足无措的时间的呢?
是如何变得依旧茫然、却好像对生活有了一丁点儿底气的呢?
现在的我,还是一点儿都不像个大人啊。
而如今年龄已经不再对我产生影响,连年轻时候还会为大一岁而感慨一番的心情也都随着岁月消逝了。
4有个法国记者写了本书叫《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他跑到贝加尔湖畔隐居半年,在小木屋里无所事事地度过安静、绵长的时光,陪伴他的是伏特加、雪茄和一箱书,还有寂静宏伟的大自然。
这样诗意的栖居注定只能通过他人的叙述来体会,看完了还得一头扎进生活的洪流,面对满地的鸡毛蒜皮。
除了看电影本身,我更关注的是他们每顿饭都在吃啥(没办法,除了中国人总喜欢在影视剧里假模假样地吃,人家国外都是货真价实地吃饭呢),玉子有一个不嫌弃她家里蹲还会做饭的爸爸真是太幸福了,到后面还出现了我每天也正在吃的苦瓜炒蛋鸭~!
就是酱紫,今天也要勇敢坚强地做自己鸭~
大家说的最多的感受就是“和玉子很像啊自己”。
然后就想到 就像无论星座书上写了多少无关痛痒的泛泛之语,我们还是会用力的把自己向其中归类,并且深信不疑。
很多人心中的“不求上进”和玉子的理解并不一样 ,大多数人神思迷离,总觉四肢乏力,万事不理百无聊赖的每日生活。
而我看到的玉子并不是这样。
她眼神明亮,一觉醒来就会满血复活,玉子表现出来的消极 才不是我们日常那样的呢!
虽然心不在焉,生活懈怠,但是绝不是懒惰和无精打采,玉子只是看不惯所处的环境罢了 爸爸总唠叨自己洗的衣服皱巴巴,所以索性不洗了;菜还是很好吃的,可是怎么会有人在家里做意大利面还撒香菜碎的!
我不喜欢过分热络的友情,可以发问候的短信,但街上遇到就不要问做什么工作,现在在哪这样的话了好吧。
这些就是玉子的看不惯。
和大家所经历的“不求上进”一点也不一样。
她是不愿将就的生活而已。
玉子会期待新年;只想做自己愿意做的工作;努力要偷偷的努力,如果被大家知道了会尴尬....如果要往身上揽 当然女生的可爱之处大家都能应和的到。
但是玉子酱怪怪的性格原由到底从何说起呢?
如果说真正应和大家的部分,应该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感触的小男孩那句“她只是没有朋友而已”,就像摩斯电码一样 绝对会打中一小部分人。
说起日复一日无聊生活,好像玉子的生活还是和大家不一样。
那就是她从没有可以一起结伴的“朋友”,有事情只能找偶然认识的小男孩帮忙,见到爸爸的约会对象就一股脑把攒了一年的牢骚全说出来。
好像就是因为从没有朋友,所以整个人才会显得游手好闲吧。
可这就是玉子的性格所在啊,不愿吊起精神来敷衍三分热度的友谊,宁愿自己一个人闷不出声的怄气,是因为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才会生活到这种地步吧。
不愿出声,因为你们的脑袋根本理解不了我的人生困惑;不要交际,大家明显不是一个路子的人,何必呢;不想长大,还不到我要全力以赴的时候嘛,反正到时我就会努力的,别问了行不行;不愿将就,这样糟糟的生活,干嘛还要难为自己啊......可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变化啊。
就是玉子说的“到那个时候”了吧,就算改变,也别指望玉子这样的女生一改常态,晾衣服还是皱巴巴的,铺地毯时也歪歪斜斜。
不过这样已经很好啦 还是不愿意将就,但已经可以试着去生活看看了....
【720P中字】【不求上进的玉子】宅女前田敦子萌萌哒日常【高分治愈喜剧2013】———这是我在A站看到的不求上进的玉子的评价,直到影片结束,也就宅和日常对上了,直到片尾,我都弄不懂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山下敦弘导演并不是要说明,只是想展现,在荧屏上让我看看到日常的自己。
只要能引起共鸣的,都是值得关注的好作品。
我从行动力和情绪管理的角度欣赏了这部电影。
多少个假期,计划着学习烹饪,运动,读书,帮父母做事情。
又一次次的败给现实,我想,不只是我有过这样的经历。
たまご其实可以代表着我们这一代的很大一部分人。
有心,无力,不是不求上进,而是无力前进。
曾经的许多个假期,我也如同玉子一般,除了吃饭和方便几乎不出自己的房间,一直以学习的心上网,却也说不出来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直慢慢消耗者自己的意志和能量。
为什么在学校很勤奋上进的自己一放假回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就是多年没有形成自我管理和抵抗外界干扰的惨痛结果。
我们有梦想,我们爱父母,我们想过更好的生活,可是我们不懂行动,不懂表现,就这样慢慢地消耗着时光,就这样与理想擦肩而过。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老爹知道自己要参加偶像选拔后的那顿晚餐,玉子忽然暴走大喊道“我不干了!
我什么都不干了!
”那一刻真的和我一模一样,我也曾在心里这样呼唤过。
在这呼喊的背后是什么?
我有一个梦,不太难也没那么容易,我想实现了它在给别人一个惊喜,可不料途中却被人发现了我的努力,我害怕他们看着我努力的过程,最后成功还好,我害怕他们看见努力却失败的我。
这就是我猜测玉子的心理状态。
也是我曾有过的想法。
又长了几岁,也多多少少明白了些道理。
我们的梦想很多,行动很少。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希望玉子能开启新的生活状态。
也祝福我自己。
有些人生有些阶段也需要被书写。旬报果然高冷
骑着单车吃着冰棍的玉子躺家里看漫画的玉子好幸福为什么不能直接接手老爸的生意呢节奏感很好里边爸爸有相亲对象,无业的玉子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多余,面试多次还是失败了有被初中生喜欢送礼物
前田敦子算一名演员了 哈哈 废柴嘛 挺喜欢的
山下敦弘一贯的极简主义,但这次无赖派的意趣不足,变成了偶像的另类写真。
吃,睡觉,吃,玩游戏,吃,看电视,吃,吃,吃,吃。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家里蹲
很符合现在的我
小而精,日本出品 。 亦像是小津内核的变调,自然生长中的淡然插曲,父爱与成长
前田敦,家里蹲。啃老族,嗜睡猪。不喜言,软绵绵。
玉子懒洋洋、唉声叹气、毫无活力的样子太可爱了!想起我23岁那一年因为找工作受挫,不仅面试的时候受奇葩面试官的气,回家还要面对父母尤其是老妈的巨大精神压力与对我不能干呆着的指控,得不到一点谅解,现在我虽然走出了那段阴暗的、被迫的成长经历,但始终是我心中的痛,如果当时能够得到像玉子爸爸这样温柔的、包容的、多一些时间的谅解与支持,我想我会更快乐的度过难关。
毕业回乡里,日上三竿起。吃喝拉撒睡,空调裹棉被。三餐送嘴边,熟人怕照面。我非没出息,时机不合宜。从家的暖巢步入冰冷的社会,大概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段过渡迷颓期。
无聊的电影,但是也饱含着无聊生活的种种。
丧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是因为有其内在的精神和有趣的地方,而这片子只是呈现出了一种状态,好像说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无法共鸣,拍的真是不求上进。
豆瓣上7点多分的电影最好看
啊酱内个时候的演技没比刘浩存好多少。。。。
发现这类日本喜剧确实很喜欢直角正反打诶 每天晚饭都变着花样呢哦多桑喜欢做饭的哦多桑 妹子左手拿筷子蛮萌的 袜子萌萌的 小花短裤也萌萌的 字幕卡设计的很不错更文艺明信片似的 吃西瓜诶好奢侈 好厉害的小朋友。。被那个突然的运动镜头吓到了。。。
能把琐碎生活这么集结成电影而且不无聊的,基本上是霓虹宁的特长。没有倾向,没有论点,没有结局,平淡而真实。三星半。
废柴电影再+1
无力。看着弹幕才看下去的。。。。。。。。。。。。。。。。。
给点戏剧冲突好不好 看得我整个人都不求上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