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部文艺片吧,小清新黑化向文艺片,虽然爆炸场面接二连三,但仍然是个慢节奏。
开篇剪舌头的变态场景的确让我有点恶心,而面对受害人的痛苦,施害者欢乐得手舞足蹈的场面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然后……我就被番茄的小腰和翘臀给治愈了…… 先说一下江口洋介饰演的茶屋刑警吧,一个粗暴但有正义感的大叔形象,但从一开始他的正义就不是理性的,他一方面愤怒于旁观者对惨剧的娱乐化态度,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不太公正的手段让犯人受到惩罚——之所以找鹫谷医师为铃木做鉴定,就是因为他认为以鹫谷目睹了爆炸案的惨状后,一定不会让铃木有机会用精神异常的理由逃避惩罚,这说明茶屋并非时刻都在以法律、规则这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囚车被劫、警察被杀、搭档受伤的情况下,茶屋依然在阻止铃木杀死凶手绿川,看到这场戏的时候,虽然觉得茶屋的做法和很多影视剧里警察们的做法一样僵化,但理解为这是要刻画一个讲究公义的刑警的形象、是为了与普世道德普世价值观合拍。
然而,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的剧情里,这种印象却被改变了。
当搭档被绑上炸弹,绿川威胁说只有茶屋杀了铃木,炸弹才会被拆除。
这时候茶屋的选择偏离了公义,偏向了人情,他选择用铃木的死换自己搭档的生,即使铃木提醒他炸弹不可能被拆除。
虽然这种选择在人性的角度上无可厚非,但与之前他的所做所为对比,却顿时让人觉得他的坚持如此轻易被动摇,他的正义如此不堪一击——做为刑警,你不是要保护民众吗?
你不是要用法律制裁凶手,而非让人随意以暴制暴吗?
你不是在爆炸接连发生、明知凶手就在医院里而铃木是来杀凶手的时候,仍然要先控制住铃木不让他触犯法律吗?
如此种种,从动摇到崩溃,从坚持律法的刑警,到选择主动杀人,你只用了一分钟。
与之相比,一向软弱、笨拙到甚至搭档三年都不能真正获得茶屋承认的搭档,流着泪大喊:“别打了,只要我死就好了。
”并真的引爆炸弹时,这个被茶屋一直喊成“新来的”的小警察,形象骤然高大起来。
最后,当茶屋一连数枪打在绿川身上的时候,泄愤的意味如此明显,但或者还可以理解为是报仇。
而对铃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代表的又是什么呢?
毕竟铃木杀的人都是犯罪者,和绿川不同的是,他没有杀过警察,更没有杀过无辜者。
茶屋扣动扳机的时候,他的正义、他代表的法律荡然无存,充满讽刺。
鹫谷真梨子,从一开始她就执着地想要引入新的治疗方法,让被害人家属与施害者会面,从而达到治疗双方心理的目的,这为她的前史埋下一个引线。
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我最好奇的是,既然在相关案例中有部分家属从仇恨转变为宽恕、也有凶犯从不以为然转变为忏悔,但鹫谷自己也说这种情况是因人而异的,那么,我很想知道,这些案例中没有达到期望的治疗情况的比例是多少呢?
是有多少家属始终痛苦、不能原谅犯人?
是有多少犯人根本体会不到家属的痛苦也根本不打算忏悔?
还有多少犯人表达忏悔其实只是为了欺骗,是为了换取自由或减刑?
这个比例,鹫谷是没有去计算,还是仅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呢?
随后,少年犯对她的忏悔换来的是自由,我就在想,这个忏悔是真诚的吗?
少年犯的母亲对她的感谢,发自肺腑地称她是神,而鹫谷的表情却是非常痛苦的——尽管她一直认为这也是在对自己进行治愈,可明显她的理性选择对她的心理毫无帮助。
当警察带走铃木的时候,鹫谷所站的位置是被墙壁和栏杆所包围,似乎象征着她的内心、精神都是这样被禁锢着。
而这种禁锢又实在是她自己的选择。
鹫谷所坚持的是理性,是科学,是救赎,从一开始她就拒绝茶屋要求的在鉴定中随便给铃木定性,后来更是执着地寻找铃木表现异常的真相,一步一步地探索。
然而,当最后铃木杀死少年犯,让被绑架小男孩脱险,鹫谷仍然痛苦着。
一直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母亲感到解脱,甚至终于愿意去参加鹫谷所提议的治疗。
而和母亲相反,鹫谷却并不感激铃木,相反,她指责铃木:“你不是神,没有人能有擅自制定善恶标准、擅自制裁的权利……你破坏了我苦苦构建的一切……” 她构建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平静生活而构建起的理性的牢笼,她让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是有效果的,她让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拯救罪恶的灵魂同时也能治愈受伤的灵魂。
可铃木所做的,将她从一个神圣的位置拽了下来,无法再自欺欺人。
她之前所坚持的理性、善良,也是如此不堪一击,多么讽刺。
茶屋和鹫谷,这两个角色都充满自以为是的意味。
铃木这个角色,忠实地执行着爷爷为他设定好的程序,为荡除世间罪恶而存在的杀人机器。
如果当初爷爷给他的命令不是制裁罪犯,而是随便杀人,那他和绿川会有区别吗?
我想,或许还是有的,区别就在于绿川从杀人中得到快感,而铃木什么感觉都不会有。
不管是攀岩教练,还是鹫谷,都在试图唤醒铃木心灵深处的人性,想让他拥有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教练认为他曾经有过波动,只是被爷爷给强制封印了。
而鹫谷也在一直呐喊着你不是做为杀人机器被生下来的,你也和我们一样是人。
我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否真的有效,最后铃木杀死少年犯,是出于程序,还是如他所说的因为鹫谷为他流了眼泪?
而那个清浅的微笑,是内心情感的破芽而出,还是在模仿普通人?
我想,有时间得找原著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个人近年来观看的日本电影中,大部分都是对人性露骨的剖析,影片基调偏暗黑系,引人深思,《脑男》跟《告白》、《庸才》等片子属于同一个类型。
该片根据首藤瓜於同名作品改编,讲述的是一个身无痛感智力超群却没有情感的人,遵照命运使然裁决正义的故事,这样的人物设计,为社会守则、本能反应和人性根源三者之间相互的平衡提供了一个客观思考的平台;电影抽丝剥茧式的叙事手法将“脑男”的身世去从揭露并推向高潮,片尾“脑男”的一丝微笑将观众对正义的决断定格在了脑海。
前两天,微博上突然就好多人转发一部叫《脑男》的日剧。
在此之前从未听说有关此片的任何消息。
搜了一下才知道是生田斗真主演的一部推理小说改编电影。
然后这两天刚出了DVD,于是大家才奔走相告,纷纷转载争相去看。
本着对生田斗真的一丝丝莫名好感(何)和对日式推理的一毫毫期待我自然不可免俗地去B站看了。
开头就被拔舌头给吓到,闭着眼睛把这段跳过去,后面又出现活挖眼珠子的情节。
就在我以为整片就是这种惊悚恶心的调调的时候,后面的展开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一直在围绕着铃村——即脑男——展开。
后面的弹幕有人在刷:“因为开头一幕而期待着接下来剧情的人看到现在是不是大失所望啊?
”(笑)如果不参考小说的话,单就这部电影而言,生田斗真演的铃村的确比较贴切人物本身。
但是看过小说再看电影的话,总觉得小说里面的铃村更接近有生气的活人一般,小说里提到铃村有开一家报社,也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是给人的感觉像是机器人。
但是电影里把开报社这个背景给删掉了,而且生田演出的时候确实做到了一直不眨眼,完全是机器人的感觉。
唯二感觉到他有人味的地方只有在山里捧着小松鼠的时候,以及在听说真梨子治疗的病人就是杀死她亲弟弟的那一刻瞳孔放大的瞬间。
最后那一幕虽然是在笑,但是完全是无机质的笑容,不带一丝人味。
原作里对于铃村为什么会以自己的正义去裁决黑帮头目等坏人的理由描述的其实不多,只是提到他的外公有对他进行教育,以及火灾后在冰室家中的变化。
电影则用很长的篇幅讲述外公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的影响,尤其最后的死亡,用那次火灾作为铃村开始杀人的转折点。
这里我觉得电影的描写更好。
电影里把绿川设定成女人,还带着一个忠犬M帮手,并且对于绿川有了更多的个人描写。
原作中基本上没怎么提到绿川个人的背景及性格描写。
我觉得电影多了一些绿川个人性格背景的描写倒也可以,但是加那么一个忠犬M女角色完全没必要,大概只是用百合情节提高票房收入吧。
茶屋警部这个角色变化倒不是很多,但是似乎为了和绿川那一对呼应(?
),茶屋也配了一个苦逼新人的跟班,且最后惨死。
新人其实主要作用也就是最后被绿川绑上炸弹那里,激化了茶屋和铃村的矛盾,让他们两个大打出手。
在原作里完全不同的情节,是一个真梨子的小病人被绑上了炸弹,并且最后也被铃村救下来了。
到底是电影安排更好,还是小说更赞,我也说不上。
看原作的时候,感觉到真梨子和电影里由松雪泰子扮演的真梨子完全是两个性格。
小说里的真梨子还算比较活泼,会和茶屋顶嘴,也没有什么患抑郁症的母亲,被杀掉的弟弟之类的多余设定。
最后的流泪,大概也是为了突出人物矛盾,加强一些心理描写吧。
不过电影里添加的她给杀害弟弟的人做心理辅导,最后发现压根没有改变杀人凶手的本质的情节倒是蛮赞的。
关于最后的医院爆炸情节,B站上面的吐槽好多。
就不说真梨子为什么一开始不去拉手刹这种显而易见的bug了,就说铃村以一己肉身去撞汽车的情节,实在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铃村可是智商超群的类机器人啊!
怎么会想出这么笨的阻止坏人的办法?!
而且最后茶屋竟然就放铃村走了?
等等,以茶屋的性格会这么做吗?
不可能啊!
还是原作更符合逻辑一些,原作里铃村有意引导茶屋抓错了人,自己则将那个爆炸犯真凶带走,执行他自己的正义了。
其实很多人都说小说比电影更好,逻辑性方面应该是如此,但是在刻画人物的性格方面,我觉得电影做的更好。
电影终归更商业化一些,所以增加一些百合、拔舌头的噱头,倒也无可厚非。
对于我来说,一部片子看完后,我常常会回想,会研究主角,我就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片子。
而这片子让我有兴趣去读原作,那就算成功了。
与朋友在滨北看完脑人,给我冲击最大的不是一二连三的爆炸音效,反而是作精神病医师的女主人公,在最后找到了被关在浴缸下剃光了头发眉毛的小孩子那一段,让我几乎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由于开始的剪舌片段,所谓的天才反派少女与其女伴早在我心中打上了“中二”标签后,反派的登场、台词与动作,都莫名其妙的带上了些耍宝调侃的意味,就连高潮时揭露身份与家庭环境因素,又及最后被警官一枪击毙时,都给人一种“啊,原来如此,不过这般而已。
”的感觉。
反倒是女主人公最为重要的病人志村君。
——好吧,我是得承认,也是因为染谷将太长得乖而顺眼的原因,在最后出乎意料的表现,反倒是我认为的全剧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女主人公一直希冀于用正当的法律手段制裁他人,用自己的谆谆教诲感化他人,最后连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她最为骄傲的小病人也背叛她,这无异于一次相较于爆炸更大的冲击。
她对于这个病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毕竟他是自家亲弟的杀人元凶。
当然几月之前的她或许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毕竟她以圣母的光辉原谅了他,并将他推向正途。
最后还是入陶君(这里似乎应该用铃木君代替为好?
)毫无犹豫的击杀,才得以让被绑小孩获救。
以至连凶手生母,都在摄像机前跪谢残杀她亲子的凶手。
对于演技我打10分:由于不常混迹日剧,我也是第一次观看生田斗真主演的电影。
男孩子在大银幕中乖而安静,长长的睫毛倒映眼下,被阳光覆上蜜色的阴影;就连杀人挥枪,都带了些许从容不迫的艺术家气息。
于我来说,我虽并不反对“用正当的法律制裁凶手”,但变通也是需要的,真的无路可寻时,也得绕一些捷径为好。
没看过原作只说电影。
标题和内容关系不大。
1、第一次觉得番茄颜好,因为他没笑。
2、江口洋介永远那么ky,演什么都有种伪善的做作感。
3、松雪泰子不愧为一代苦逼女王。
连问番茄想不想和我sex时,都一脸苦色,难为番茄还要作出震惊感。
4、二阶堂和染谷将太在园子温等变态导演的调教下已经不能演正常人了,好可怜。
5、我觉得应该等二阶堂把圣母炸死,江口再开枪。
开的太早,真ky。
6、日本的警察比天朝的还蠢。
(1)把嫌疑人送去精神鉴定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
(2)大庭广众下一个病娇女开着个破摩托穿梭在人群中,居然没有设路障围堵。
(3)在死了一堆人之后,又撒手不管,直到医院被装满了炸弹。
7、电影的开头告诉我们熊孩子都没有好下场,电影的结尾再次点题。
8、圣母的妈妈被圣母折磨了多年,终于在最后出了一口恶气。
9、建议演技不好的演员多演一郎这种角色。
不需要喜怒哀乐的情感,专为面瘫设计。
10、这部电影再次论证“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一真理。
11、ky+圣母+天才<中二病!!
这真的不是在吐嘈少年漫吗?12、苦逼圣母在报复番茄吧,只会在车里面喊和哭,完全不想救他,在最后一刻抱着男主不能死否则导演会灭了我的想法拉了手闸。
13、当然男主也不是善类,你折磨我的肉体,我摧残你的心灵。
让圣母彻底认清现实。
14、电影选了过于极端的例子来论证观点,只能让观众觉得大家都是神经病。
神经病的世界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吗?当然没有。
根本不在一个次元。
15、导演想说的道理似乎有点别扭。
一面支持着人之初,性本恶;一面又说一切恶都是有来源的。
一面鼓励同态复仇,一面又把复仇者描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
一面讽刺伪善,一面又觉得伪善其实挺有用。
所以他他妈到底想说啥??
总结:当导演都中二病起来,电影还有救吗?这篇纯是吐嘈。
觉得电影难看还给三星,都是因为番茄君啊!!!
以后少笑吧,不笑真的很帅,笑起来真的好像波妞!!!!
我上火 我生气 我愤怒 甚至后悔占用我宝贵的周末时间承受这么强烈的情绪但我必须承认我推崇这片子,以及它传达的思想或者思考,一是因为好看,严肃题材的商业片,极具个人英雄主义,但悲情色彩又黑色风格,难得。
节奏感很好,惊悚片的类型效果,故事很丰满,毕竟来自小说。
二是看完能让人想骂娘,爆粗口。
我讨厌医生,她实属圣母,但爱心泛滥就不值钱了,典型的妇人之仁,善恶不分,爱憎不明,她以为的宽恕带来的都是毁灭,不想讨论人性的恶,只想说,智商呢?
不计后果,你的理性只在阻碍神一样的存在发光发热吗?
我想讽刺警察,坏人抓不到,倒是处处为难好人,还兼作坏人的保护伞,和医生一样自以为是的害死多少人?
刚愎自用,最后啪啪啪打得是枪,也是自己的脸。
我鄙夷恶女,用自己疯狂混乱的人生来报复社会,影片只告诉观众她是个将死之人,但不同于电锯惊魂,她无视生命,看似强大,无非是把对死亡的恐惧转为变态的行径。
以上皆为脑残,害人害己。
三是有天才,超脑的智商,坚强的意志,强大的身体,偏偏被传统意义的好人一次次伤害,没有亲人之爱,医生廉价的眼泪就能让他付出生命来感恩。
这是一个悲剧色彩很重的人物,与恶女之战的背影让我想起黑暗中消失在哥登市夜色里的蝙蝠侠,天才永远是不被理解的,因为世界上能有几个天才?
庸人哪能跟上天才的脚步,往往是另一极端的恶人倒有一拼,可是天才总要站在正义一方吧。
所以处处被脑残掣肘,乃们的理性让狗吃了?
坏人一次次得逞的代价是乃们阻止英雄的理由吗?
导演你是得逞了,在这种情绪下,我激进的问,天才就是要手握权力,即使所谓主流理解不了,那是因为智商不够,神的理由需要向你们解释吗?
难道你们一次次姑息养奸或者冲动冒险的决定就不是罪恶吗?
主创是否意指死刑或者精英理论我不管,但我吐槽双重标准,不杀XX,XX却因此而死,不也是罪孽吗?
只顾眼前与想的长远有绝对真理吗?
如果那个做决断的人是神一样的存在呢?
上帝施爱的同时也敢于惩罚,我们不是上帝,但我们都承认要相信神一样的存在!
主要讲铃木一郎(以下统称脑男)和那个女医生。
先说看完电影的想法(只说吐槽):日本只有一个警察了,医院停电竟然没有备用电源,被两个人就耍的团团转竟然还只让爆炸头警察和新来的两个调查,日本果然好喜欢虽然大家都在行动但根本没帮上忙只顾着牺牲了只有主角可以救大家的戏码,爆炸头悠闲接电话让我很火大,脑男为什么要站着让车撞啊,就为了让女主流眼泪?
女主真的从头到尾只得到了一个巴掌,其它伤害全靠主角光环躲过去了。
脑男:先看两段台词
我该怎么去表达呢,我当时被震撼住了,上面那段话让我意识到一件事——我之前一直在练习无感情。
小学的时候,我的情绪很激动,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激动,只是告诉自己,既然情绪激动这么害人,那就丢掉情绪好了,当大家都在谈论自己的性格的时候我说我没有性格,直到初中,我一直都是好笑的事情我沉默,悲伤的时候我沉默,愤怒的时候我语气平静,高兴的时候我不笑,感动的事我回避,对我来说这是人类的情感,我认为自己做的很不错。
我想我都这么冷静了,为什么都不靠近我,于是我想,是不是我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了,才会想这么多,那自此以后也不要有任何想法了,因为人而产生的情感都丢掉,只要对人没有任何想法也就能控制情感了吧,于是直到我高中我什么都没想。
控制情感就是,去承受痛苦,然后对自己洗脑不在乎,忘记承受痛苦带来的情感,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全听进耳朵,然后洗脑自己这些话根本不重要,忘记别人恶语相向是痛苦的,甚至觉得这是人应该做的事,这就是情感上的坚强,我一直是这么练习的。
小学时候的我,每天可以做到没有闹钟准时6点半起床,7点15出发,7点半到学校,我很纳闷自己为什么每次时间都一样,但我已经告诉自己不要多想了,我就日复一日的做,我很惊讶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在7点15就能到学校,也能在7点45到学校。
然后…超强的正义感,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正义感。
看完电影,感觉脑男就是我一直练习的对象,甚至于说我之前就想成为别人对我说什么都波澜不惊的存在。
比如,女医生对脑男说“你想和我上床吗”,他认真回答了,没有惊讶没有大笑没有突然发言,在我看来很正常,那个男医生说脑男不正常的时候我还纳闷哪里不正常了?
然后男医生说脑男在这么犀利的问题下没有反应,女医生说脑男每天按时起床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也算问题。
我并没有强健的身体和超强大脑,只是这方面有一点共鸣罢了。
一直以来压抑情感的脑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情感,如果继续压抑下去真的会消失吧。
我后来已经没有压抑自己的情感了…看着大结局脑男也得到了情感很是感动,有种认同感油然而生————————————————女医生有空再写吧
本人覺得最震撼的不是番茄這個“腦男”,而是染谷——這廝真是會演戲。
導演想要傳達的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被氣質心理醫生拯救,而是對於死刑是否真的能制裁犯人,勞改中所謂的改變是否真的有用的批判。
看完全片除了吐槽江口洋介無下限的智商、斗真“沒有感情”卻一直保護真梨子一直被車撞以及兩個變態女人的槽點之外,整部片真的是從頭重口味到尾。
看完這部可以去看看《重力小丑》,著就顯得小清新很多,二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差不多。
開頭就是一個女巫被人(看不清是誰是重點是導演的手法啊魂淡害我家番茄被陷害)折磨,舌頭被割掉之後做成人肉炸彈,上公車,完成爆炸。
一個燒焦的小孩走出來對著真梨子說救我救我救救我。
這裡真梨子的表現非常重要,仔細看的話就可以詮釋她爲什麽因為弟弟的去世變成這樣。
她似乎對可憐的小孩都是無法忽視的崩潰。
因為她弟弟的死,媽媽得了憂鬱癥,她想要通過改造當初殺害她弟弟的少年犯(就是染谷!
)做實驗找出辦法拯救媽媽,這廝課真會演戲啊,在真梨子和自己媽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自己是多麼尊敬真梨子她多麼救他於水深火熱中怎麼可以允許其他人去說她壞話呢(我去……)。
染谷他媽還真信了,一個勁地說先生真是我們的神啊神啊,空鏡頭直接對著真梨子表示很無語==腦男的存在在我看來是爲了解決掉那兩個變態的女人,二階堂和番茄雖然都是殺人機器,可一個是真正的殺人魔一個是對那些鉆法律空子逍遙法外的罪犯替天行道的沒有感情的機器。
在二階堂這個角色說出“我們是一樣的”這句臺詞的時候我真想踹她兩腳,有木有智商啊你這傻逼@果然是只會造炸彈的機器啊。
番茄想殺二階堂,二階堂想殺番茄,在追逐遊戲之中牽扯了江口洋介這個智商無下限的的刑警和他的下屬,下屬真是分分鐘被欺負啊,不是被江口欺負就是被炸彈燒傷要麼就是人肉炸彈,真是導演想要讓他怎麼死他不得不死。
還有可憐的真梨子先生,最後在車庫撞擊的戲碼最大的槽點就是她一直皺起的眉毛,還有慢鏡頭中她流出的眼淚,成功俘虜了番茄的心,願意撲心撲肝地保護她,這也是他最後殺掉染谷的原因(我去他難道不知道女人的眼淚是很廉價的嗎她是唯一為你流淚的人那是因為你之前碰到的都是男人啊傻逼快來姐姐這兒姐姐天天哭給你看)。
莫名其妙的消失之後,某天真梨子收到他發的郵件,等她趕到染谷家的時候,他已經死了,隨即真梨子發現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改變,還在一直凌辱小孩,我覺得她把受凌辱的小孩抱出浴缸的時候才是整部戲的高潮,那時候的她才真正體會到媽媽在失去弟弟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和一蹶不振的原因,她弟弟的死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沒有懺悔的犯人才會一犯再犯。
更諷刺的是,當晚媽媽看到新聞里染谷的媽媽說“我非常感謝我的兒子被殺了”的時候說:“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真梨子,你上次提的敘述治療法我想試試。
”可這個治療法本可在染谷得到驗證,成為論文,而番茄卻血淋淋地告訴她,這是沒有用的,就像二階堂在綁架她的時候說“有些人的靈魂是無法被救贖的”,整個故事下來,該正常的人都變得正常,該得到懲罰的人都得到了懲罰,到頭來,只有她變得不是自己了。
法律無法判定絕對的正義,對於有些人,世間的懲罰才能拯救他們。
命运是非常狗血的东西,八年前一众J家饭为了toma的出道问题打包不平哭天抢地,谁会想到今天连松雪泰子和江口洋介都会给他配戏。
当然这与他自己的的一生悬命是分不开的,也无怪乎他总是可以拿到那么好的剧本。
脑男这个面瘫君太考验演技了,toma完全没有让人失望。
这剧完全是霓虹金擅长的阴暗人性路线,血腥的杀戮场面不算极致倒也过瘾。
脑男和疯女算是一路人,情感缺失,靠杀人而生。
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疯女因为感受不到幸福,所以通过杀人来博得快感,然而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变本加厉。
脑男天生没有痛觉,被教唆用杀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难以抑制良知的萌芽。
两具残破的身体,迎来不同的命运。
虐童男是行走在正常人与非常人边缘的异类,他了解常人,利用常人的心理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但是最终难逃脑男敏锐的嗅觉,最后剥掉了他伪装的羊皮。
你可以说影片BT,但是谁不BT了呢?
心理学认定每个人都有心理疾病,不过把把它放大了放到你面前,你怎么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呢?
突然想到toma的另一个作品《人间失格》中的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
脑男,会不会有续集呢?
很期待。
ps:toma,你美成sd娃娃真的大丈夫吗?
拥有高智商,高记忆力,受过杀人训练和各种格斗体能训练,杀死了自己的杀父母爷仇人,继承巨额遗产,到处杀掉犯罪者,他不是蝙蝠侠,他是脑侠,他是脑男。
不过,与其说他是脑男,不如说是机器男,他的种种所谓的特殊能力,和州长的T1000有什么区别?
连没有感情和接受指令才行动这个元素都一模一样,主角要是光着屁股出现,估计女观众还能更多些。
主角学会了那么多的杀人方法,可是具体实行的时候只会掐脖子,果然是个书呆子而已。
本片算是又一部“日本警察特别烂”系列,一个依靠CSI就能搞等的案子,却弄死了那么多警察,江口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了讽刺警察无能而产生的人物。
女主角这样的人现实中其实很多,多到难以想象,没有能力的善良人只是个好人而已,她在本片一没有用科学的手段治愈病患,二成为了人质让主角被车随便撞。
高中生lesbian还真是符合日本对罪犯的审美,巨额遗产还真是普及,是个人都继承了巨额遗产。
本片对这种法外行刑者算是默许的态度,和《不义联盟》等等还真是如出一辙,主角不去做蝙蝠侠真是太可惜。
作为脑科学研究者,最后说说本片的科学元素,本片可以说是又一部不错的日本科学科普片,从心理行为学干预到脑电图测谎,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心理学诊断手段,是的,目前对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就是如此简陋,堪比中医的望闻问切。
关于大脑,如果能达到片中主角的能力,其脑部血流供氧的损耗是非常大的,所以主角必须像谢尔顿多吃营养丰富的中餐和高热量食物才行,不然他根本连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了,其感情和感知可能消失,但是自循环系统不会受影响,他应该会经常感到饥饿,吃东西会狼吞虎咽,而非本片中受到指令才会去吃饭。
现在很多的脑疾病就像癌症,以目前的手段确实无法治愈甚至无法准确确诊,想发展快一些,好办,多给我们钱就好了。
我个人不同意用精神问题来逃避法律的制裁,理论上所有的犯罪者都有精神问题,作出杀人决定的还是犯罪者的大脑,而非其他人的大脑,既然作出了决定,就要为这个决定负责。
难道说,一个男的说自己神经错乱时而让一位女性怀孕,法院就判决生下的孩子不是这个男的了?
女主是<母亲>中的妈妈,一幅苦大仇深克夫克子的表情。揭露人性毫不手软,绝对是一部黑暗系的电影。
番茄酱。
肥胖老太瞳孔放大星矢站姿,漫画感爆棚。。。前半很抓人,后半急转直下变成狗血动作大片真头疼,再牛逼的黑暗骑士也禁不起两个小丑折腾。片子放完之后和我一样倒回去看脑男跟志村第一次见面场景的举手!(无剧透)
其实有点喜欢这类题材。生田斗真演面瘫太浪费了,应该让山p来演才对。那个二阶堂富美真是见过的最讨厌的日本女演员
还可以 日本人确实有想象力 只是电影的深度不够
其实我超级想为了斗真给五颗星。怪不得这个男人当选了日本最想与之恋爱的J家艺人冠军,铃木虽然是人却又更像是机器人,无论做什么给人的感觉都是纯白的,没有私欲内心便永无杂质,再加上导演刻意的镜头特写与对比,让斗真美到一定的境界。PS:演员很棒,剧情走向有点弱。
看toma就够了
剧情细节硬伤
生田挺帅的,演得也很好,没有痛感没有情感,记忆惊人头脑超能都很酷。江口洋介还是一副不爱动脑子的鲁莽警察形象。圣母医生和那对蕾丝边怎么看怎么让人讨厌。
电影结束后那段TOMA个人镜头才是正分点
看了一半实在无聊。各种装。弃。只有toma雕刻般的侧脸和新鲜的肉体尚可一看(; ̄ェ ̄)
这个世界充斥太多自以为是的救赎了,其实大家都有病。
三星半
男主很帅……我没看出精华,失礼啦
为什么生田斗真感觉不到痛苦,腿瘸了之后不能正常走路?女猪哪里来的脸教训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是神,她不是一直觉得自己是救苦救难改造心灵抚慰痛苦重塑人格的神么!还有我主要是不喜欢女猪╮(╯_╰)╭还有我主要是觉得生田斗真真的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代表。还有,虽然生田帅,仍是无魅力智障的典范。
借鉴 另圣母神烦
脑男的设定有点奇幻了,另外故事的逻辑也不对,被车撞这么多次再没痛感也应该站不起来了把,应该神经都断了嘛。孤独的猎手,脑残的警察,和讨厌的圣母。最后豆子的定格微笑和杀气腾腾让人心扑通扑通的跳不停~~~
已经没办法看这种触及人性的电影了,吃进去的蜂蜜yogurt一直翻江倒海,这个世界上总是有没办法救赎的灵魂,所以我赞成死刑嘛!
医疗永远跟随不了精神病的发展速度~~神经病的暴躁程度还不错,不过这不能成为主线很弱的借口。
不喜欢女的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