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集的剪辑顺序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丰富了思考空间。
一开始以为adam会说是shruti,中后期找工作时都因为惯性没有意识到其实没有,直到结尾重新回来听了adam的发言,才明白他还是陈述了事实,这样的波折比前后顺序直叙精彩得多。
后面adam和harry重新尝试,但兜兜转转还是无法放弃事业,回到那个医院继续工作,让人觉得人生真的会是这样啊:要面对好多好多难事,卡在工作中度过时间,偶尔在其中能因为生活中的其他事开心一点。
嫂子的夹枪带棒,工作环境和内容的压力,同事和患者和医疗体系的复杂方程式,母亲的压力,和harry的相处……(或者生活中一些偶尔的开心小事)(有点像我相册和日记)结局算是给了一点希望,但相比看到的即将麻木的工作来说, 带着shruti的一根刺,still hurt sometimes。
所以说哲学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思考的,有时候思考人生的意义只会给自己secular life带来一些精神折磨。。。
PS.有些分娩的画面真的有点冲击……很佩服剧组和医生的心理承受力,I can't……
冲着本喵和喜剧的标签看完剧,结果整个人陷入了重重的抑郁情绪。
这实在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扎实的制作,优秀的演绎,用心的细节,严肃的话题碰撞上英剧独特的黑色幽默,真的让人很难不打高分。
不长不短的7集,通过Adam为首的各位医护人员在妇产科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是在对整个NHS完成了泣血的控诉又表达了深深的无奈。
医护人员一边要背负起高负荷的工作强度,还要各自在学术专业上不断深耕完成自己的成长,同时还要承担起自己工作失误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后果以及由此而来的心理压力,然而工作环境和待遇却又难以得到改善。
这种渡劫磨难式的职业道路真的有太多的不合理和不人道。
但转向患者方面,他们在病痛之中仍在面临漫长的等待,糟糕的就诊环境和医疗体验。
这种现有公共医疗环境下医患的全方面的冲突真的让人深感无力,无可奈何。
其实不仅仅是NHS,放眼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医疗体系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在等待中错失治疗机会的新西兰患者,也不会有日韩的研修医高自杀率,更不会有国内这么多的伤医事件。
说到底,每个国家能够提供各公共医疗的资源仍然是太有限了:越来越高的医学生培养成本,日益增多的患者数量,不断紧缩的财政分配,这似乎就是一盘无解的棋局。
很有感触的一个情节是第6集关于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对比。
NHS这边忙到医生随时可以崩溃患者无法收治,一边私立医院每个病患超大的病房度假般的体验。
这真是资本的力量和阶级的差异的极好的现实描画。
所以你看, 底层人民的种种冲突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仿佛并不存在。
放在国内其实情况也很类似,我们的医保体系和一线的临床医生的环境其实也并没什么太大不同。
去年因为生病需要做一个特别的住院治疗,北京的几家公立医院都要排队五个月以上,而且只有小破的三人间;私立医院却能随时安排住院,还是星级酒店一样的独立病房。
公立可以走医保,私立全自费,加上服务费等等两者费用差了四倍多吧…当时也是很感慨钱的重要性,想要吐槽命运的不公平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便是现实,因为这也有他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性。
而另一方面,Adam说私立医院有最漂亮的吊灯,但NHS能救你的命。
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是这样吧。
私立医院用高额的费用换来了更加优秀的服务体验,然而同时又因为私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存量和医院体量的原因在发生小概率/高复杂度紧急事件时很难很好的应对。
同样是去年见证的事,一个私立医院的一个骨科小手术,发生了紧急麻醉事故,患者就这么没了,要实在公立大三甲其实应该还是能救回来的…所以又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说到底,私立医院的存在是靠市场规律来平衡公立医疗资源的稀缺性,但两种体质各有优劣,最终到每个患者,只要医疗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没有改变,其实这一切仍然是没有绝对最优解的啊…剧中Adam的形象非常鲜活,在于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会犯错,他也有私心,他本性善良却也有恶的念头。
他是个救人性命的英雄的同时,也是个无法平衡工作和私欲的普通人。
他为了自己的误诊而懊恼,为了患者离世而悲伤,却也惧怕投诉会让他丢掉工作,甚至会用些小手段。
也很喜欢Adam和Harry的对手戏,Adam内心的挣扎和脆弱都在Harry面前被小心的隐藏又被无情的暴露。
这段感情温暖却不能对等,坚定却又非常脆弱,让人叹息可也惹人羡慕。
剧集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么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年轻人的形象,而不是在一味的造神或造抓马,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Adam最爱说I'm Fine,其实大家都知道当你用fine这个词来形容与自己相关事情的时候,基本就是not fine了。
很多年前的电影就告诉过我们I'm fine means I'm "Fucked Up/Freaked Out, Insecure, Neurotic and Emotional". 一点不假。
Adam又用他的故事再次演绎了这个解释…剧集在最后用Adam的崩溃和Shruti的自尽完成了对NHS的控诉,又在湖中的对话中完成了Adam对他自己医生这个职业选择的正当化和救赎。
现在的我们其实都忘了,“医生”终究也只是人,是人就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是人就有能力的极限。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被治好,不是所有的治疗都是简单的打针吃药。
真实的人生里疼痛难免,真实的医疗也只能做到偶尔治愈。
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无法被解决的当下时代,让我们都看清现实,多几分理解吧。
从昨天下午加班到现在,本来不美好的假期还有一半时间都献给了工作,挺美好。
为了解闷,仔细看了第二遍第一集,把其中的医学词汇拎出来学习一下。
同时又发现了很多细节,比如13:58,Harry问Adam为啥不把他俩的事情和他妈妈说了,Adam说他妈妈会把Harry变成石头,这个第一反应就是把他妈妈比喻成了希腊罗马神话里面的美杜莎,看人一眼,就能把你变成石头,哈哈哈,太毒舌了!
25:30 的时候,在那个种族歧视的女的生产完毕大吼大叫的时候,Adam随口给孩子起名,说,Adolf’s a good name. 这里的Adolf暗指 Adolf Hitler吧!
43:26 护士小哥念出了他反穿着的衣服上面的字,Enjoy your last night of pussy. 因为看完了一遍,所以这里再看,才知道,是暗指他要离开这份职业了呢!
真喜欢英国人这种藏梗,看一遍真是不够的!
上词汇:SHO 住院医师 0:44 It’s Shruti, one of the SHOs.rota 勤务轮值表 0:47 you’re on the rota(值班) for labour ward(产房) today.labour 分娩,生产 0:47 you’re on the rota for labour ward today.ward 病房 0:47 you’re on the rota for labour ward today.Caesarean 剖腹产的 2:12 So you need a Caesarean section.section 切断scalpel 解剖刀 2:15 I’ve got a scalpel in my back pocket.cord 脐带 3:35 We call this a cord prolapse.prolapse (器官全部或部分的)脱垂 3:35 We call this a cord prolapse.保持肘膝位 4:13 Knee-elbow positiontheatre 【英】(医院或其他有手术设备的医疗机构的)手术室 4:16 replace the cord, get her round to the theatre.scrub (医生做手术时穿的经过特殊消毒的)防护衣) 4:17 I’m going to change in to some scrubs.anaesthetist 麻醉师 4:45 You go and find the anaesthetist.triage (医院的)患者鉴别分类 5:09 Just go back to triage(分诊台)obstetrics 产科学 5:34 This is obs and gynae.gynaecology 妇科学geriatrics 老年病学 6:05 Beat that, geriatricsregistrar 【英】(级别在住院实习医生之上、协助专科医生或专科主任工作的)专科住院医生 6:52 Remember when I asked you to be an acting registrar?pinkie [口] (手)的小指 7:34 -Pinkie promise?-Pinkie promise with a little cherry on top.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trout 【英口】讨厌的婆娘,丑妇 7:42 Moany old troutmidwife 助产士 8:02 Tracy’s the head midwife on today.perineum 会阴 8:04 I’d let her sew up my sister’s perineum.epididymitis 附睾炎 8:29 Doctors speak a lot of code, so it’s epididymo-orchitis rather than gammy cock and balsorchitis 睾丸炎quadriplegic 四肢瘫痪者 8:50 I’m in labour, Mother, not quadriplegic.syntocinon 合成催产素 9:31 let’s put the Synto onto 84 and re-examine in four hours.ward round 查房 11:39 I’m actually in the middle of a ward round.non-specific 非特异性的 12:03 with non-specific symptomswallflower (舞会或聚会中因没有舞伴或害羞而)坐着作壁上观的人 13:22 You just need to be less of a wallflower.carbon-monoxide 一氧化碳 14:09 Carbon-monoxide poisoning?forceps 产钳 15:31 Never actually let the patient see the forceps.oomph 劲儿 16:39 Just put some oomph into it.A&E 急诊 19:12 I don’t know how we’re supposed to admit anyone from A&E.drip (静脉)滴液 19:24 we could pull out the patient’s drips and chunk her out of the window.peritoneum 腹膜 24:23 through the peritoneumlocum 代班医生 30:08 The locum registrar hasn’t turned up for the night shift.consultant 会诊医师 31:02 Just a couple more years, then I’ll be a consultant.paediatrics 儿科 34:58 Tell paeds it’s a 25-weeker with placental abruptionplacental 胎盘的placental abruption 胎盘早期剥离pre-eclampsia 先兆子痫 35:01 Severe pre-eclampsiaplacenta 胎盘 35:08 Placenta’s coming away.retractor 牵开器 35:59 And retractor inswab 拭子,棉签 36:53 Swabs,pleasehaematologist 血液学家 37:15 Can you bleep the on-call haematologist?onset 疾病的发作 39:10 She was crying severe early-onset pre-eclampsia.incubator (早产婴儿)暖箱 42:07 you’re not going to knock over the incubator, are you?
刺痛 憔悴 支离破碎前5集压抑到极点紧张的工作 疲惫的生活 削减的开支隔着屏幕都感觉到的倦怠与父母无法理解 与伴侣无法沟通 与朋友无法融入本卫肖偏执敏感又脆弱不堪的不与社会接轨的边缘人特质配合上打光 构图 剪辑 转场仿佛他就痛苦又鲜活的站在眼前第6集封神探讨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设施与服务在大幅度差别对比的最后以救助一个权势之人结束讽刺最后以shruti打破第四面墙平静的离去收尾第7集结局更是打破传统基调隧道尽头 依旧是黑暗为爱辞去工作 等来的却是更坚定的离去你以为生活会一天一天变好吗只会更累更乱更糟
什么时候我国就真正文化自信了,就真正包容万象了。。。
我仍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基本每天都要翻厚厚的书,我奇怪为什么他工作这么久了还要学习。
我母亲时不时就要自言自语的背一些护士考试的东西,或者医院的规章制度,以防突击检查。
如今,我也已经在同一个医院工作了多年,虽不是一线医疗工作者,但也为医疗工作而服务着。
这部剧拍的是如此真实,每每在人命面前,其他一切都无足轻重了,你周围亲近的人的感受,你同事对你的眼光看法,你晚上吃的饭是不是自己想吃的,外卖员有没有把你的外卖弄洒。。。
这些事情在急迫的“救命”面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然而无奈的是,在这些你所在乎的别人的“急迫”结束之后,你自己的生活却又要时不时的给你当头一棒。。。
真希望我们国家也多拍一些真实的剧吧,不要每次一拍医院,就仿佛全国的医院都那样又明亮又干净又井然有序的,真的是。。。
越缺什么,越要彰显什么。。。
值得一提 舒蒂的线基本上就是原著亚当进入医院准备考试的内容 包括接手的一些病例和一些对话 和剧里已经成为副主任医师的亚当双线并行 既免去流水账叙事又极大丰富了镜头调度 同时增加了一个情感和意义载体 这个原创角色真的很妙最后舒蒂的结局也是包含了作者在原著里对考试、对NHS的思考和诘问怎么说呢 电视剧和原著确实在基调上不太一样 原著里令人爆笑的段子是作者在生活中采撷出的亮点 而电视剧体裁则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亚当的daily life 且通过配乐镜头等手段 传情达意的效果更强有时间再对比整理一下原著和剧的不同 以及舒蒂和原著前期的亚当的异同 又及我对结局的更多理解(举个例子 书里亚当本来打算买斑马钥匙扣给朱利安 剧里改成了斑马气球)最后 本老师 我太爱了
Adm,为什么会疼痛难免?
创造人类的男性,亚当,一名gay做妇产科医生,多么有趣的设定!
在这部剧中,亚当不爱夏娃,亚当只爱接生新的生命。
虽然只有7集,但是很完整的透过一场医疗投诉,穿针引线的带出了亚当医生如何完成从代理主任医生到主任医师的蜕变。
疼痛难免,既是指代的生育分娩时的疼痛难以避免,也是指代这份工作带给生活、感情等各方面的疼痛是难以避免的。
但,虽疼痛难免,这也是必须有为的不是吗?
孕育了自然是要分娩,选择了也必须承担。
几场戏剧很快的把亚当这个角色建立起来了,毒舌,自负,尽责,敏感。
这些性格成就了他高超的医术,也摧毁了他正常的情感和生活。
因为自负和尽责,所以没有办法及时脱离工作环境和结果,一旦发生悲剧时,会不自觉的陷入其中,最终导致生活受此影响,成为心魔。
一次失误,可能会让他难受长久,这一点上我和他其实挺像的,不想主动的指责他人,但是也不愿被人指责。
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导致出现纰漏时,会心中耿耿于怀许久难以释怀,因此特别在意别人的指责和看法,从而会对事情更多的上心和负责。
以小见大,这部剧虽然只有7集,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制作母本,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和参考之处。
结尾处的几个反转笔法就特别值得参考,当所有人都以为主角未婚夫不来时,最终还是赶到,当以为两人会复合时,结局很现实的告知了不合适的两个人终究是没法同行在一起。
又比如当女主去世后,主任医生暗示男主可以推脱责任在其身上死无对证、几次快切镜头略过这段剧情让观众误认为男主会违心说谎时,结尾的揭秘让男主的形象得到圆满,性格也能够看到明显的补齐和蜕变,特别棒的以事带人的写法。
无论是女主的骤然离世,还是男主去私立医院后又因为医疗资源不足,急救回到公立医院,几段草蛇灰线的串联让这部剧严丝合缝的紧扣主体,告诉我们生活和工作,就是疼痛难免的,或有时能得以喘息吃上7月的芦笋、在工作场所来上一炮,或疲惫不堪的累倒在马路行驶的车上、错失身边朋友的聚会。
无论种种,都是生活。
最后一段话,想写给男主的感情,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是自己。
报喜不报忧,不爱说真心话,可能能感受到伴侣的关心,但是自己已经固化成了一个紧密的壳,很难让人走进其中,柔软的释放出来自己的内心。
新年许愿想更好的感受生活,去体验一些细节的美好,而不是沉溺于一些虚无当中,但是当真的开始做起来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行动和体验,就像很久没有感知到爱后,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去爱人,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爱自己。
单身是挺好的,习惯了单身确实可以能一个人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也会去想想两个人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疼痛难免》《This is going to hurt》我可太喜欢小本的气质了,这部剧里又软又丧又傲娇,每天忙到疯,惨兮兮。
一直放不下心结,每天早上去找早产的婴儿谈心,好可爱,也好心疼。
也真的很喜欢Harry,温柔包容,从来不抱怨Adam的工作,知道Adam对从医还有热爱,知道他care。
他会在两人稍有争执的时候先服软然后抱抱他,会在Adam带他去参加病人葬礼之后开心的以为Adam打开了心结而接受求婚,会给Adam他最特别的戒指,会带他去就酒吧,看他不适应会陪他逃出来在外面跳舞,会一个人策划准备订婚趴,会在Adam妈妈说人都不完美的时候告诉她Adam在自己心里就是完美的。
但也是Adam性格使然,工作已经完全一团糟了还是坚持“I'm fine”,不想也不允许爱人跟自己分担。
这对Harry不公平。
分手以后,再见面时,Adam才哭着跟Harry说我的工作糟透了。
还有Shruti,看到她好像看到每天被论文折磨的我,在Adam跟Harry为数不多的温情场面的时候,镜头给到Shruti,她都还在挣扎努力。
Adam看到她会不会想,如果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一点调剂,没有Harry的爱,自己会不会跟Shruti一样撑不下去。
最后最后,开放式的结局,公立医院的忙碌和制度缺陷没有变,也不知道Harry跟Adam是不是重新在一起了,Adam新一天的工作依然从惊心动魄开始。
不过Adam明星更有活力了我愿意相信在把所有话都说清楚,两人坦白交流以后,Harry肯再给两人一个机会。
Part 1在第五集的39分钟,Tracy对男主的那段诘问撑起了这个剧的另一层架构。
Tracy:You refused to call your consultant, even though you knew you were out of your depth with Erika......You assaulted your patients, that’s what that is. If you cut someone’s tattoo-assault. Taking personal phone calls during deliveries? And disconnecting the emergency alarms? You are a liability. And what about bullying Erika into dropping her perfectly valid complaint? That was the cherry on the top of the whole cake of shit. It’s pride and it’s dishonesty, it’s arrogance and it’s entitlement. You think you are the cleverest person in the room. And that make you dangerous.......这段诘问直接动摇了(或者是明确了,毕竟作者开始借Tracy之口开始“审判”和提出另一个视角下的见解)支撑这个剧至此的两个核心元素的地位:男主以及喜剧元素。
在这剧改编之前,我一直很好奇原作中那些作为文字存在时可读性极高的直言直语如果摆在具体的场景里,是否会将其中唐突和冒犯的一面更显性化。
毕竟讲笑话和做喜剧都是微妙的艺术,要选择合适的培养皿,调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再加入必要的催化剂,才能使事件/物质中的喜剧成分显形。
喜剧不是一个已经提纯后的笑料,它是必须基于原始物质的的见解和表达,它本身就是一个最强力的观点,有时候甚至强到可以看似反过来重塑现实、“误导”观众和读者的观感。
但如果对原始物质性质的判断错误、观点平庸,那就往往会趋于冒犯、恶意以及无趣。
庆幸于这部剧基本具备了各种良好的配件来模拟那个内部条件适宜的培养皿:不止一位演员恰切的表现力、对值得着重探讨的话题和细节的敏锐捕捉和铺陈、姑且算基于当下良心或境况的直言,这几点条件共同促成了这部剧里喜剧元素在培养皿里显形,它们完美妥帖地从原始物质中滋生然后附着在上面,剧情非常流畅松软地游走在原始物质和喜剧元素之间,这其间无需生硬地切割和转折,只因它们可以看作一个物理上的整体,拥有一个共同的供剧情线穿梭的空间。
但是在第五集中,几个促成了喜剧元素显形的条件被这段台词侵入,本身密闭且安全的培养皿被暴露在原本空气中。
被合理提取及显性后的喜剧成分与现实以及作者真正观点的粘合&剥离问题是个有趣的问题。
被视作理所当然的观点和某种意义上的正义似乎是被公然运用的喜剧元素的深层意义,但在Tracy的这番话中,惊人地,男主本身甚至男主的被默认为具有作者立场属性的喜剧元素部分被质疑和反驳了。
之前认为有趣的是否还是真的有趣(或者是值得赞许),那每一个生活瞬间的不经意的一些习惯、动作和倾向所带来的趣味性都可以被这段话所包含的视角生生折断,这是一个在喜剧甚至包含喜剧元素的剧情戏里都很少见的一笔。
之前的铺陈了五集的喜剧式观点铺陈和晕染被第五集的一段话侵入,但也因此使得这部剧的视角和立场产生有趣的偏移:第五集临近结尾处这段诘问的出现直接挑明了第五集的功能性(然后再由此看下去,也会发现第六集和第七集也颇具功能性。
所以这是前四集和后三集是两位导演的原因之一吗)第五集是自诘:Adam是anti-hero型角色,但在观众已经习惯了他视角下的正义(包含了一些喜剧元素所赋予的)与其共情后,他依然值得拿来再审视和推敲的。
这是编剧(即原著作者)难得的清醒:你很痛苦也相当尽力,但你的一些性格和作为依然不具有正义立场。
但哪怕如此,这个角色也不会为自己再辩解或是悔过或是与同事争吵,在被质疑了专业性之后,他惊讶愤怒伤感无解地像只被逼迫至极限但喑哑了的困兽一样返回他的订婚派对。
他被质疑他身心受创但他不会也无法做出明显地顺应质疑的举动和表示,这便是这个角色的完整性和自我意志。
在这个短暂的对峙中,一层新的视角被架构进来对主角进行诘问但与此同时主角依然保有他所有的痛苦和瑕疵。
这两者被危险地短暂打碎之后又都被很好地强化及拓展了。
由此开来:某种被熟知和默认的喜剧形式(可以指那种用喜剧元素来作为糖衣包装并合理化现实和立场的类型)被编剧又否认了一遍并由此提醒观众:留意现实和喜剧元素之间的杂糅与共存,它们都是恰当且自然的事物,惨痛的压力不足于压制奋起的讥讽触角,悲凉的情绪也不会被少许的毒辣言辞冒犯,反之亦然。
口中的犀利玩笑言语即便博得观众一笑也不代表已为自己成功开脱,随时架构进来的他人视角依然在暗处静待。
这种为男主开脱的同时依然在批驳和质疑的力量,使得共情和间离同时存在。
我想这也是男主角色塑造的一个妙处:呈现出了这个人物身上的偏移常规之处和阴暗面的存在却不去定量前者的数值和后者的面积,让这个混乱又综合的个体在保有这份不完全光明的完整性的同时又时时刻刻在让人同步他的处境和情绪,至此我知道他的“正义”,也知道了我的“正义”。
喜剧元素的提取&显形&存在及其需要的条件之一(即男主本身的个性行为和定位)在这个剧里得到了从形式到内容上的紧密统一,它们几乎被同步认知到,同步发展,但也在同一瞬间被打破,然后各自强化拓宽继而再纠缠重组,非常有机,这个反应几乎就发生在第五集的这段话中。
第六集对私立医院的诘问是对整个医疗界观察和审视的拓宽,第七集是对NHS系统的诘问,这一集有奇怪的割裂之处,有一个值得理解但又与之前所有集数内核力量有所背离的力道:它利用了一个被持续观察和审视角色来说出作者最坚定的立场。
这并非完全不妥,在人物行为逻辑都可以算无误,但却抹杀了这个剧集之前在过失和立场上的犹疑和玩味。
此刻,这份魔力终究为了一封立场鲜明的给NHS的情书而稍稍褪色。
但除了这种观感上的一些问题以外,我没有丝毫立场来指责这份清晰且迫及的处理。
整部剧的细致构架和冷峻开拓以及最后这稍稍disenchanted的倾向,基本皆因编剧对喜剧元素和男主这相互促发和依存的两件套的处理而发展或者偏移,从这点上来说,这是很完备的利用了喜剧元素的剧集。
喜剧不仅仅是“喜剧”两字本身,它是对情绪的深入浸润和信息的高度提取,它是直面现实后眼神稍稍错开但不忘回击和揭示,是遮羞布、障眼法、诡辩术、解剖刀具和蒸馏器械等等的混合体,也许无需纠结于它会促发哪种类型的笑容和笑声或激起了哪些更复杂或者灰暗的情绪。
它甚至可以代表一切次生产品和促使次生产品产生的道具。
喜剧元素和男主除了相互促发和依存以外,两者之间更内在的融合是:作为某种性格的人类,如果他不进行此类模式的日常表达,那他可能都无法直视和承受人类和这个世界。
看采访的时候发现Adam Kay也坚定认为这是个comedy drama,只能深表赞同了orz.Part 2如果结合原作来看,会发现TV的主要内容大致对应的是日记最后导致他辞职的手术事故后的几个月。
尽管时间不一样、事故内容不一样、故事的走向也不一样,但能很明晰地感觉到作者真正想要探讨的问题。
原作中手术事故后那段时间的日子作者在心理和职业规划上经历了什么被寥寥几段带过,但依然能看出那段时间里作者所经历的痛苦:没有相应的支持系统来支撑他心理层面的溃败,他在职业上做出一些改变的尝试但最终依然选择了离开。
这也是为何TV中的故事是那么让人感到混乱和压力重重(不像很多观众期许的那样稍微轻松一些和更日常一些),因为那本就是作者职业生涯中最痛苦时刻的变体。
作者非常克制地在日记里描述了那段时间的经历,但这段经历大概日后在他的脑中不断翻滚,他肯定思考过“人为何放弃”&“医者为何放弃”以及“人为何继续”&“医者为何继续”这种看似完全相反但紧密相关的问题。
于是,他也想探讨另一种走向,为何得以继续,这不仅仅是作者自己命运的另一个支线,也是很多医疗从业者选择继续的心路。
至此,我理解了这为何是一封写给NHS的情书,Adam和Shruti的选择是一个群体复数选择的浓缩,也是Kay本人复杂心绪的投射。
作者本人是清醒的人类,这部TV作品是他的第二次付诸于媒介的思索(不知道他的脱口秀是怎样的),是自我审视后的自我延展,而不是将他的书简单复制粘贴。
自此,书和TV作为脱胎于同一个体经历的两个变体(我倾向于把书作为第一个变体)互相照应相互交织。
决定结束一切的那天Shruti很好地处理了工作中的问题,得到了同乡、主管医生和Adam的认可,通过了考试,完成了从菜鸟实习生到能独当一面的专业医生的蜕变。
不论是从剧情发展还是人物自身的成长,关于Shruti的故事都达到了高潮,然后她下坠了,在对着镜头说“I am sorry,l really did try.”之后。
Shruti不是懦夫,她不是在用结束一切逃避困难的考试或者是人生的其他困难,她是有能力去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的人,她就像最后父母、同事赞美的那样优秀,并且她自己也很清楚这一切。
与一开始学到任何新东西都会雀跃不已的Shruti相比,现在的她如同上了发条的机械一样麻木,在耗尽能量之前完成工作,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谈论自己的真实生活,尝试与对她有意思的同事约会也无果,情感已经被高速轮转的工作吞噬殆尽了。
如果说Shruti有什么人生愿望清单,我想在此刻她已经勾画完成了上面的所有项目,并且她可以预见,余生不过是在疲惫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几个月,没有好转,没有尽头。
那么在此刻终结也未尝不可。
伤痕累累的Shruti以她的方式与这个积重难返的体系同归于尽,完成仅几个人可见的爆炸,燃尽她生命的最后一点星火。
4集没看完,弃。比起小说,差距太大。小说是诙谐中带着悲伤、心酸、无奈。电视剧里充斥太多无意义的现场照片。那些血淋淋有什么意义么?电视剧琐碎得让我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还有,就是大段的g,想说明什么?还有一些类似纸牌屋拍摄的旁白,但感觉太失败了。整体而言,整部剧的感觉是聒噪、琐碎、血腥、无趣、不深刻的。
看至第三集后弃
打着喜剧标签的大丧剧 丧到骨子了 抑制不住地哭 shruti这个角色塑造得太到位了 当一个理想主义者决定去死 从无法拯救被家暴妇女而喊出fxxxing pointless到前辈告诉她每天火情四起而没有灭火器是医生日常 若是无法接受最好此刻放弃 可以说是从头颠覆了这个少数族裔女孩 累死累活工作学习 最后换来的是什么?父母的高期待也让女孩无路可退 这个喜剧外壳的故事控诉的是英国医疗体制 公立医院对医生的压迫 私立医院金玉其外// 男主本质是个好人但总干些shitty thing只会事后内疚 任性自我 确实designed to be on his own (总觉得有点熟悉 大概看到了自己
想起一句话: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还有另外一句:你真正的简历只是你所有痛苦的目录。
英国人。。。害我不浅 看不下去了
话痨,一直碎嘴个没完,还有真的有剖腹产场面,看不下去
不喜欢这种风格
舒蒂的困境令社畜最有共鸣,抑郁症是“我捧以真心,却无人问津”的心无归处。底层做题家,一朝进入大厂,父母只顾引以为荣,但对你的疲倦、职场发展困难一无所知也毫无办法,你要有离开的念头,那就是不懂事、白养你了;你在工作中勤快上进,眼里有活,所以苦都流向了不怕吃苦的人,只要你爱工作,那工作就都是你的;你管client‘s家务事,你以为你用正义与热心拯救了她,转头她只怪你影响了她家庭合睦;你以为,终于遇到了和你处得来的前辈,人特别好,请你吃饭,提点你,不过是为了拿你做免费劳力,培养个奴仆方便pua给自己找存在感;破旧简陋的环境,茶水间的硬椅子就是休息区,一天换好多遍的工服都要付费,会变好吗?活着,最可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付出找不到意义。悲剧在现实里不断重演,路在何方。
2022-02-20没书那种妙语连珠,但压力和焦虑又被略微的幽默感消耗了。
和屏幕里的人一样,我是真的没有想到shruti会自杀,毕竟那天她看起来“这么好”,通过了考试,也终于在工作上成了独当一面的人……人的适应力是有多强,强到你觉得克服某些事情是应该的,但其实不是的。这样的环境不应该如此理所应当的存在。
“你知道吗?要是你整天讨厌这个讨厌那个的,也许你讨厌的是自己。”
哎,现在的人就好这口,我也不想说什么。只希望以后不全是这样的电视剧。
有点压抑和丧,可能是文化差异吧
看到最后一集把“this country”翻译成灯塔国我不禁笑了,能在字幕组混的大佬听着这违和又性感的英腔应该不至于如此不堪,我很主观的理解为应该是为了政治正确所做的非必要妥协吧,何况咱文盲率又创了历史新低,自然dddd,毕竟身在种花家永为种花人嘛~全剧围绕的只是产科的种种,我想普外的医生大概率觉得这都湿湿碎啦,舒媞的抑郁症之前也没啥交待,医学生的大鸭梨大概也不是啥新鲜事了,所以到底该如何区分压力大和抑郁症啊~格蕾和豪斯这么多季追下来各种奇葩病患我是免疫了,分高的原因是啥呢?一看片名我以为跟成瘾剂量那种片差不多,以为是本喵版的豪斯呢,有点失望,毕竟看到本喵钙里钙气一点都不意外嘛,咦,我这是以一种什么猎奇的心理在观看一部医疗剧呢?角度是不是过于刁钻了呢~
克制之美(但闪回真的很烦
近几年的英剧,底层的幻灭感越来越强。shuti的死是是关键事件,但同时也是表明社会潜意识走向的事件:事实和胜利(客观存在)已经无法拯救人类,我们在自我毁灭。本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拿捏这个角色得心应手。但是不能改变内核荒凉的底色,这是我看过的最丧的剧之一,等同于最接近生活本身。
社畜,同性,妇产科。不喜这题材
其实就是说不管医生还是护士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也只是人类,而世上多的是人类措手无策的事情。即使神也不是万能何况人呢
剧情没什么起伏
3.5,很英式的表达,施卢蒂的死令人难过,结构和故事都太潦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