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镜头从屋内拍到屋外,展现看热闹人之多手机视频转场到现场表演正反打拍摄马尚来跟光头视频通话打鼾时切镜头充满喜感手持今天拍摄马尚来醉酒后的视野,微微抖动回忆是暖光推镜头拍摄孙二香对马尚来说出为什么不搬走的实情,也代表着她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人关系的加深茅雪旺与马尚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为了结果可以不顾一切,另一个是用情感化、用心帮助
影评不少了,我给大家换一个全新的角度。
下文是笔者参加公司工会活动(组织本片观影)后上交的观后感,一本正经的吐槽。
大家看看,图个乐吧。
写给工会:《幸福马上来》观后感6月8日下午,资产公司组织大家参加《幸福马上来》集团观影活动。
度过忙碌的一周,能在周五跟同事们一起轻松愉快地看场电影,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大家也都提前安排了手里的工作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喜剧电影《幸福马上来》是著名小品演员冯巩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不过看完之后真的由衷地担心冯巩老师晚节不保。
电影的卡司阵容星光熠熠,冯巩/毛俊杰/刘昊然/牛莉/贾玲/张小斐/岳云鹏/姜宏波/白凯南/潘斌龙/涂松岩/宋宁/梁天/夏凡/梁超,春晚级别的熟悉面孔扎堆,不乏时下正火的流量鲜肉参演,甚至连跑龙套的角色也能请来小品界的大咖助阵……不得不佩服老艺术家的人缘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影片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本想打造的一部正能量生活喜剧,最终却变成一场食之无味的无厘头闹剧。
作为一名热爱电影普通观众,想从剧情、表演、内核三个层面来煎蛋点评一下这部令人尴尬的电影。
众所周知,电影的剧本是影片的灵魂所在。
好的剧本能让观众看得有味道、看完后有感悟有深思;而粗制滥造的剧本则让人摸不着头脑,看完后直呼浪费时间。
《幸福马上来》的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一名热心肠且经验丰富的矛盾调解员——马尚来同志退休之后不忘初心、燃烧自己、继续干着调解员的事业,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故事;同时也讲述了马尚来同志与自己家庭和解的故事。
题材可以说非常有意义,一名基层干部坚守岗位那么多年,到了退休的年龄依然“春蚕到死丝方尽”地为社会做贡献,老有所为,十分正面向上。
不过由于剧情设计上的严重缺智、严重脱离生活、严重违背日常经验,甚至有拿观众当弱智的嫌疑,看下来只觉得所有情节都是为结果服务的——就是为了告诉你老马同志是一个三观正直勇于担当坐怀不乱聪明伶俐的人,你看到这里就相信了吧!
可一部毫无情节逻辑混乱的电影甚至不如小品串烧,如脱缰野马般崩溃的剧情只会让大众吐槽辣眼睛。
表演更加是这部电影的重灾区:重庆方言能很好地表现出重庆人民地生活风貌,也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反之,蹩脚的重庆方言不仅会让观众严重出戏,还会产生“这些演员有没有好好练台词啊?
说的这个塑料普通话是在逗我么?
”这样的负面感受。
重庆人民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的需求也很旺盛,冯巩老师这样的明星看到这里的市场,这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此粗糙却又矫揉做作地一边借用重庆名片、一边讨好重庆市场,真的值得提倡么?
其次,在电影中生硬地加入各种各样类型片的元素,真的是非常考验导演水平的。
然而,片中停车场大战娘娘腔粉红恶霸、公路上演生死时速搏命扒车的桥段,要么低俗缺乏尊重、要么离奇又多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说说电影的内核:基层干部的奉献与自我实现,平衡事业和关怀家人以及重庆市的旅游名片。
第三条可以算是实现了,片中重庆各种地标频频露脸,各种航拍的大景别镜头美感爆棚,让人难以忘怀。
不过第一条和第二条却只能在四不像的剧情推进中沦为不伦不类的线索,到最后甚至只能靠“喊口号”“打嘴炮”的低级形式,强行加给观众:尤其是结尾处老马同志袒露心声,自己继续干调解事业的一大原因竟然是为了让老婆可以永远安安心心地跳广场舞……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再加上老马同志在从事调解工作时所采用的诸多不宜借鉴的手段,如尬聊、恐吓、说教、倚老卖老等等,以及过于戏剧化的调解结果,这份本该令人拍手叫绝的和谐事业,也变得不可置信。
由衷地希望今后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电影能够更加完善,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真正让大家信服。
也希望在资本市场的诱惑下,各位老艺术家能守住节操,不忘初心,继续奉献优质的作品,而不是头脑发热似的拙劣跨界,神搓搓跑去一个新领域掀起腥风血雨
方言方言不正宗,老跳戏,剪辑也tmd尴尬死了,上段不接下段,神剪辑,真的是审查这么随便吗?
嗯⊙∀⊙!
垃圾死了,根本受不了这么垃圾的电影,真的是我可以告你吗?
这么随便的侮辱别人的眼睛👀,真的是无话可说,大家千万别看,气都气死了,真的是很讨厌。
千万别看,我看了四十分钟就退出来了。
演员也不行,哎!
『幸福马上来』冯巩老师自导自演第三作,参演阵容差不多算占了如今内地喜剧圈半壁江山,更不乏大量春晚级演员站台,但也无法掩盖此作剧情上的薄弱和逻辑的凌乱,更像是由一个个小的舞台剧组合拼凑,衔接、转折全靠冯巩老师的独白,说教意味太过浓重缺乏自然过度,与前两作水平相距甚远。
【4+2情怀分】
我是学社工的,很喜欢这部片子,很感动。
有些人批评他不好,我很难过。
有些人批评做调解员的动机,其实这个世界上除了钱还有好多事情值得人们珍惜的。
做这个行业是真的需要情怀的。
我觉得冯大爷也是不容易。
干这个需要让大家认可,调解员没有不像警察,物业,没什么公权力,用的是自己的真心来解决纠纷,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尊重做这行的,让我们的社区更和谐。
我给7.5分 .也弄不明白为何有人特别喜欢黑这个.应该是水军吧.稍微看了一下评论.居然有人离谱到拿牛莉的双眼皮说事 .真的搞不懂这种NC.只关心人家女星的双眼皮,那么你是来看电影的吗?其实如果在喜剧云集的时候.说他烂就算了.和同期其他影片比...就说小沈阳的猛虫过江吧.居然最后还是斗殴,背景音乐还是古惑仔的时候..这样的烂片3.8的高分,全程无笑点.都是一群东北爷们装傻卖贱,....居然都有3.8分..相比这个电影剧情演员到台词.强过多少倍..有些时候.还是有取舍.其实应该没有四川的演员.都说四川话可能是因为.1.我想应该是考虑,男主角徒弟说我哥们,然后哥们居然是女的这个梗.因为.打工的时候的确人家四川同事这样说.2.四川方言可以增加喜剧效果.第一次看有些地方很牵强.比如说第一次夫妻吵架扔面条,扔冯头上.这个梗几乎是个喜剧都有.一点也笑不起来.当第二次冯总说.我说的是这一次.....我还是笑了..虽然说小品味道严重..但是就像跨人说.就是太漂亮.所以着并不是缺点对吧..
“我想死你们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句话带出的是浓浓的重庆话,当时很迷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
联想到《火锅英雄》、《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电影都是以重庆为背景拍摄的,同时《幸福马上来》作为一部喜剧,运用重庆独特的人文和幽默的语言特点,会有包袱方面的设计,呈现出更加巧妙的效果。
但是,并没有。
扫了一眼演员表,北方演员占了多数,那为什么还要以重庆话去演绎这部电影呢?
在观看过程中,语言方面确实带来了很多的尴尬,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如果把故事背景移到北方,效果会更好,大家还是喜欢那口纯正的天津话。
相比之前那几部作品,这部作品在画面美术方面提升了不少,不再是粗糙的生活画面感,而是一帧帧唯美的画面,尽现重庆特色,更将网红重庆的诸多地标一一再现:重庆解放碑,黄金双子塔,人民大礼堂,朝天门大桥,国泰艺术馆……这也是得益于重庆美丽的自然景色。
看完电影后,不少观众说自己有被感动到,我想这其中的感到应该有一部分是因为冯巩老师的敬业精神吧。
1957年出生的冯巩老师如今都是爷爷辈的人了,可是在电影中,动作部分都是自己亲自上阵。
打架擒敌、摩托追车等,说实话,看到这么一位老人在电影中大展身手的时候,真替他担心,也很心疼他。
这一次亲自上阵,也为圈里圈外、行里行外树立了一个精神典范,值得我们尊敬。
冯巩老师除了敬业之外,就是提携新人。
看吧,影片中一众“喜剧之星”纷纷参演,而且给他们极大的发展空间,让大家再次记住这些奋斗努力的人们。
这些演员都是国内喜剧综艺节目的大咖,每一个人背后都有厚重的故事,只是没有进行深刻挖掘,反而会显得有些冗杂。
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问题,这是所有明星客串电影的一个通病。
就这样,冯巩老师扶老带新再次出发。
时隔十年,冯巩老师从春晚舞台又走到了大荧幕,还是熟悉的“冯氏幽默”,还是熟悉的市民街井生活,他那锃亮的脑奔儿里永远装着小民的大幽默,看着很熟悉,演的就是身边的事情。
冯巩老师扮演小人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别拿自己不当干部》,都是饰演小人物的悲情欢喜,对于剧中的人物,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都能觉得这就是自己的身边任何事,没有什么大道理,讲得就是家长里短,生活还是要继续。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故事受欢迎,除了演技在线外,还有就是反映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英雄救美,更没有侠士争霸的江湖风云,所讲述的很有生活气息。
另外,之前的生活单调,我们沟通不畅,对于我们之外的生活是什么样不清楚,更不知道我们生活之外的那些人怎么生活。
当有这样的一部电影反映的就是大家想要了解的生活,肯定会去关注,是不是对方生活得很好或者生活得很差。
可是如今的生活,我们躺在床上就能知道地球另一端的生活是什么样了,打开手机,想看什么样的生活都有,对于小民生活已经门清了。
所以,当冯巩老师再次携着新作《幸福马上来》与大家见面的时候,大家心里已经有了预判:来还是不来,看心情吧。
冯巩老师这部新作同样是“冯氏幽默”的延续,依然在讲述小人物的生活里短,可是这样的题材大家已经看过太多了,早已经产生了免疫。
看名字就是知道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有谁又愿意花钱去电影院花钱看这样一部电影呢?
尽管,这部电影传递的依然是满满的正能量,提醒大家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可是真的很难再次提起兴趣去看。
更何况,越往后看越觉得是一部小品的加长版。
很明显这样的题材已经跟不上大家的需求了,或者说这样的题材没有进行深度的加工和雕琢,故事的整体趣味性和故事性还是弱一点,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很难有吸引力,只是靠一个浮于生活表面的故事去宣讲一种态度,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吸引力还是弱了不少。
时代变了,生活变了,观众也变了,大家喜欢的表达方式也变了当我们在电影院再次看到这样的合家欢的电影,无力感还是存在的。
只能说,这个时代改变了,可是他还没有完全注意到。
这是80.90年代性质的喜剧,是当时平房向楼房改变过程中,上一代人的回忆与舍不得,那个时代邻里间各种鸡毛蒜皮,那个时候,生活热热闹闹,小风小浪不断,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的特别,真乱起来,神烦,可没有了,真真难受到闷的慌,那是一个特别有生活气息的时代。
现在的这一代人,住楼房,独生子,相对的家长里短的就少了很多,追剧要不是演绎精湛,要不是纯属看脸,追星也差不离吧。
怎么说呢,我觉得让这一代人给这部剧评分不太公平,那一代的人是生活过的,要不不愿意花这些钱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不有工作的,也不再去注意这些娱乐性的东西。
就像父母不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也看不懂他们的喜欢。
这部剧总体来说,作为喜剧,让人看的心里挺舒服的,具有很重的生活气息,又带那么些夸张的地方,小成本,也没要啥高回报,挺好的。
嗯,还有哩,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喜剧的定义,偏向那种小丑式的极端的那种了,而父母那个年代的喜剧则偏向乡村爱情的那种,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在于,乡村把那种喜,可以发挥的更粗放,而城市则需要带点端着,注意那么些礼貌,喜剧就偏向温情类。
说实话,这部电影适合一家子人吃完晚饭后,一起聚到电视钱观看。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父母能看懂的电影。
本文首发于公号「电影审片官」(dianyingspg) 上周五,上映了两部烂片,一中一西,审片官编辑部的@小慌 都看了。
看完后,说是五星级工伤,想报销精神损失费…一部是《深海越狱》:失神、迟缓的动作,老套无聊的剧情,了无生机的脸,尚格·云顿这种老牌动作明星,一把岁数了,还演这种低配老派动作片,挺令人伤感。
一部是《幸福马上来》:老年喜剧片,一脸慈祥、脾气特犟、自我感觉特良好那种。
没冲突,非硬造;没笑点,非硬搞;不时髦,非硬赶。
岳云鹏、贾玲等谐星,不挑活儿,掺和些烂片,没啥可意外的。
而刘昊然一大好青年,为了拿点资本和中老年人的“红包”,来凑这热闹,也是不容易。
通片硬尬重庆话,却没尬出点儿味道来。
绝佳的地域特色,也被拍得了无生趣。
在重庆待过四年,离开十年,这片让我特别不怀念它。
下面,有请甜叔,来看他说说后面这部——一位热心人,一辈子热衷于解决矛盾、化解纷争。
时常游走在夫妻吵架、妇女跳楼、群众械斗、暴力讨债的现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妻子不理解,将他赶出家门。
他依然我行我素。
冒着生命危险,帮百姓谋福利,替社会求安稳。
最终,妻子原谅了他。
不仅重新把丈夫接纳回家,或许从今往后,也会全心全意会支持他的利他行为。
冯巩的《幸福马上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些弘扬助人为乐精神的宣传、教化影片。
在当今这个重利的社会里,类似的剧情,如果不说令人反感,至少也很难让人信服。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不过我们还是暂时搁下成见。
的确,在大部分的电影里,主人公通常都有一个大致上来说是利己的动机。
无论这个动机具体是什么——寻找财富、追求艺术梦想、获得某个女孩的青睐、复仇、越狱、探明真相…然而,细究起来,即便是在这样的电影里,利己也往往是和对利他的肯定同时进行的。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不仅帮狱友争取了很多利益,而且还替社会消灭了一个公害。
比如,《霸王别姬》,段小楼、程蝶衣最后的幻灭感源于哪里?
正是源于他们不愿意出卖朋友。
所有电影的主题,从来没有说哪个是要鼓励自私自利,更多的都是在褒扬利他精神。
可以说,只要是电影,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是在宣传在教化,在倡导一种非功利态度。
因此,主人公马尚来(冯巩饰)的利他动机,并不足以作为批评《幸福马上来》的有力论点。
它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向善倾向,马尚来的这种倾向比常人更强烈。
同时,该片的口碑如此糟糕(豆瓣评分目前只有3.6,仅好于1%喜剧片,也就是说比99%喜剧片都烂),利他动机亦不足以成为它糟糕的借口。
这种动机其实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殊。
在类型电影的传统里,本片的主人公更接近超级英雄电影和追梦电影里的主人公。
前者,同样的舍己为人,同样的不求回报,影片中一般会设计一个他与之抗衡的大反派。
后者,同样的视金钱如粪土,为了一个理想,常要招来社会的白眼、家人的疏远。
只要我们把调解矛盾当作马尚来的爱好,那么本片就不折不扣地是一部追梦电影。
它同时也运用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元素,为马尚来设计了一个对手——茅雪旺。
问题不是出在动机上,而是出在身份上。
茅雪旺也是一个调解人,不同的是,调解是他的牟利手段。
每每,当马尚来为弱势一方伸张正义的时候,茅雪旺总是受聘为强势一方的代理人。
留意,电影在这里已经偷换了概念。
所谓调解人,通常应该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位置。
劝架的一旦站队,事情就不一样了。
这部电影中调解人的意义,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律师、代办、咨询和受雇打手。
拿钱的还好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拿钱可就尴尬了。
一伙人打群架,你一个路过的,拎着条凳子腿跟着瞎掺和,这不有病吗?
当然,电影没这么拍,这种明朗的情况下,它还懂得让马尚来做一个和事佬。
但事情的性质稍微有一点模糊,马尚来的处境就立即变得难堪,乃至动机也变得可疑。
电影用很大的篇幅,讲马尚来和茅雪旺干涉一段破裂婚姻的事。
一对夫妇,丈夫有一天跟妻子提出离婚,理由是她在结婚的时候隐瞒了曾经垫过下巴。
实际原因据马尚来推测,是这个做丈夫的负心薄幸,有了新欢。
不管怎么说,这是人家夫妻的家务事,用相对现代的眼光来看,外人平白无故不该插手。
除非是当事人要求你来插手——妻子请到马尚来帮她劝和,丈夫请来茅雪旺帮他劝分。
于是事情就演变成,马尚来大公无私地,帮一位女性实现愿望,却让一位男性的愿望落了空。
其正义性建立在一种比较陈腐的价值观上:劝和不劝分,婚姻神圣小三去死。
然而,即便我们接受这样的价值观,还是会觉得马尚来的行为有一些无聊。
自己跟老婆的关系都岌岌可危,却跑去帮一对陌生人挽救婚姻,您这是,闹呢?
痛痛快快,就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喜欢打抱不平、锄强扶弱的人,也可以把故事讲圆了。
可它不,偏偏又忘不了「调解」这个出发点,硬是把马尚来变成了一个是非观糊涂的人。
电影讲了一大半,一直讲的是上述这种鸡毛蒜皮般的小事,让人觉得没有进入正题。
终于在后半段,我们看到了一个稍微可以令人打起精神的话题——强拆。
地产开发进展得如火如荼,只剩下一个寡妇,守着一家火锅店,不让拆迁的工人们动。
之所以不走,倒不是因为赔偿没谈妥,而是因为寡妇忘不了他的亡夫。
一如从前,马尚来和茅雪旺介入,马尚来站寡妇,茅雪旺站地产商。
茅雪旺就是个打酱油的,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因此在这里也并未造成多上实际的阻力。
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拆迁队给火锅店断水断电,马尚来怒了,将拆迁工人痛斥一番,说他们怎么能这么欺负寡妇。
电影又一次采用了移花接木这个招数,把地产商和寡妇的矛盾,转换为工人和寡妇的矛盾。
两边都在理。
寡妇在理,因为火锅店是私产。
工人在理,因为工人需要赚钱糊口。
由于这一番怒斥,工人们被感化,当天就又把水电给寡妇送上了。
寡妇也被感化了,觉得没必要这么执着,火锅店换个地方也可以开。
结果是,寡妇让出了火锅店,地产开发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所以马尚来实际上站的是哪一边?
从一开始,他就站在地产商的一边。
当马尚来宣布他支持寡妇的时候,两个徒弟目露疑色,显然是对师傅突然易帜表示不解。
他没有直接劝寡妇离开,是因为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暂时性地支持寡妇,是为了达到最终让寡妇离开的目的。
这就很让人不解了。
何以地产商的利益大于寡妇的利益?
我们唯有引申或猜测,说马尚来这样做是为了大局考虑,是出于调解者的一种公正的原则。
但是,这大局是什么大局,这公正是谁的公正?
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地产商停止开发,反而是弱者对强者让步?
这便是隐藏在整部电影剧情地基下面的那颗炸弹——若说主人公追求的是帮助弱者,可他却不断做出违背这一初衷的事情。
若说他在乎的唯有一个「理」字,可他偏向的那一方,往往又并不比另一方更在理。
人的利他行为,尽管难得,可往往总也有他的道理,要么出于怜悯,要么出于某种道德信念。
马尚来的种种举动,你却看不出他的道理,或者可以干脆说成是没道理。
因为没道理,所以不可信。
不可信的事,讲再多遍,说再大声,它也还是不可信。
倘若这部电影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宣传和教化,那它丝毫也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
欢迎关注
冯巩所言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打瞎骂哑。很有意思。那金针就因为冯巩以前为其父要回过医药费就让住进自家门比较扯。
很久没看过这么轻松搞笑的片子了,18岁的昊然真是年轻无极限
我感觉还不错的其实,有点浮夸,但有老味道。
还行吧,虽然很烂,看起来挺温馨的
小品集锦,一笑而过。
90年代的老派喜剧已经不适合年轻人但中老年观众应该还是可以接受--冯巩依然饰演一个调解员老好人的角色与这个功利精致的时代仿佛格格不入,但冲着这种笨笨执着的真诚坚持加一星,巩叔竟然奉献出了追车和打戏23333
乱七八糟的
冯巩好好地为什么要来当导演呢?电影真的跟相声不一样啊
“只要心中充满爱,幸福马上来!”
诶
多有意思啊
五分,只因为喜欢冯巩。
故事还是有一定张力,调解员的工作和生活还需要更多支持。
万达 1个人 看刘源 简单的放松 努力
2星半。冯巩晚节不保之作。1.放cctv6白天播已是极限。2.一群北方人说巴蜀方言太尬,本片超过70%的口型配音对不上,配合3毛特效,low。3.90年代内地笑星大集合。4.牛莉请你和观众解释下你的双眼皮。5.从剪辑逻辑,角色关系到人物动机,颇有《逐梦演艺圈》的风骨,拼凑感极强。6.刘昊然是用来洗眼的。
三分,以表尊重冯巩老师和女票的小男神刘昊然。女票评价年度最烂片。哈哈哈
老艺术家自嗨之作,爹味儿重到不行,恨不得用嘴说教着去拯救整个世界。唯一的亮点是未经雕琢的刘昊然,青春、可爱、不做作。
有什么理由不支持自己参与的电影
什么鬼啊啊啊
很朴实老派的一个电影,值得一看。看了电影后就特别怀念相声辉煌的那个时期。这么低的评分,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