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想着一家人出来看电影,选一个合家欢电影,原本已经猜到可能会烂,最后还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看到15分钟就想离开影院了。
电影中还不错的演员还蛮多,但是导演把他们全部都揉在一起,把故事讲的稀烂。
陈年的老梗、完全套路的故事转折,看的直让人尬出鸡皮疙瘩。
都说是春晚小品的加长版,除夕,初一双重折磨。
开始狠狠羡慕80,90星爷年代的贺岁片时代。
虽然厅里还是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让我感觉自己是不是真的格格不入。
电影结束厅里的灯亮起,后排一个小姐姐边起身边说到:“还真是个烂片。
”我听了全程第一次笑了出来——还好出问题的不是我…
腼腆内向的少年意外交换了身体,然后在磕磕绊绊中逐渐领会到了爱情、友情和亲情,并顺便将坏人绳之以法的故事。
以上或许就是开拍时候主创心中的构思,因为显然在想怎么讲故事之前,他们先想到了如何主题升华。
就像我们听晚会相声里常有的段子,观众说个字,你用成语接龙绕到十分美好。
最后结尾肯定是这个,至于过程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都不一定了。
一笔赃款,本来就是要背人洗白,结果你找了个就见过一次的相亲对象,不确定因素太大。
再说既然她妈是个能欠六十万的人,那你又怎么确定这卡是干净的,能帮你洗钱呢。
小谷第一次使用许愿机说的是呃,结果变成了鹅。
先忽略这机器是个急性子这件事,至少说明它对于你说的话是听音而不是听意,所以已经变成鹅的小谷是怎么让它听明白鹅语的,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另外金好男朋友为什么是仲达?
金好这么认为么?
仲达这么认为么?
他们俩似乎都不这么认为,只有许愿机这么认为。
所以我有理由认为许愿机不是来帮助小谷的,而就是来整仲达的。
不信你让小谷说我的愿望是成为律师,他也会变成仲达。
但你变就变吧,为什么仲达也会变。
你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怎么运用是他的事,但这个愿望实现的本身不能以牺牲另一个人为代价啊。
而且地面液化进入里世界,这里是你童年的记忆,那显然是你心里的内化,因此这应该是你的成长限定吧。
也就是即便产生奇幻影响,也不应该影响别人,而更不应该的是,你成长完了,可以毫不遵守规则的强行复原,可别人就一辈子变不回来了。
不说是不是罪有应得,这本身似乎也并不公平啊。
金好,大龄未婚,一事无成,天天被妈妈絮叨,没事就被领导批评。
这样的人不会被一顿烤串和一场夜猫俘虏。
即便再愉快,她最多会把你当成知心好友,但爱情?
这种小清新招式对千金小姐更有效一些。
而金好,没有小姐的命还得了小姐的病,她最后威逼妈妈去揭发的坚决程度实在是觉悟很高。
妈妈欠了六十万,你自己又这种状况,你知不知道要想还掉这或许要有利滚利的欠债,后半辈子需要怎么生活么。
当然如果需要你作奸犯科,你会拒绝我可以理解。
但你要做的只是不管,或者管得不那么坚决。
当然以你的觉悟自然不会让这个事情发生。
小谷的行为同样并不合理,你日思夜想的人已经成功上手,箭在弦上,然后伸手推开。
你会因为这个身体不是你而如此理智么?
你可是十八岁,十八岁啊。
然后就是一夜之间从拼命接近,变成了让她讨厌。
还真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啊,看出来想拉时长却场地不够,所以长跑变折返跑。
和金好正直的性格一样,导演也在仲达的性格上妄图洗白,特地上演了一段妈不疼爹不爱的童年,以博取同情。
这样面对已经变鹅的他,你会觉得差不多得了,人家也挺不容易的。
但这样就让结尾变得不疼不痒。
张宥浩瘦得都有点脱像了,头发留长了乍一看有点像尹昉。
张小斐穿收身的衣服真是好看,个高还是有优势。
而雷佳音,小胖子回头那句大胖脸,他还真的不好反驳。
你确定这是春节档电影?
各种非常不适合过年看的剧情,你明不明白很多人过年才有机会一起聚聚,看看电影,大大小小领家人来就是想开心一下,结果来了,听你在这讲si人了?
车祸?
抢救?
心梗?
你作孽吧过年给你家人看这些。
真是绝了。
这也好意思出来说非常适合春节看,一定不会出错。
编导专业大学生的期末大作业都比你这剧本合理得多。
说是喜剧,但笑点完全不够,让人笑不出来。
说是亲情片,但强行催泪、煽情,让人哭不出来。
更别提中间还夹杂了一些无聊的可能算是科幻的元素,很没意思。
名不符题,叫《交换人生》不如叫《交换身体》,根本和人生没啥太大的关系,对小谷来说尤是如此。
同时,全片逻辑无法自洽,存在逻辑漏洞,难以自圆其说。
想把主人公小谷演成一个伟光正的好人,但是在他和仲达交换后的行为,平心而论真的是个好人吗?
是,他没有昧着良心去打官司,而是说了实话,那如果站在仲达的角度来看呢?
就好比是你和一个人交换了身体,结果ta对你的身体毫不爱惜,致使你的身体收了很严重的伤,然后ta现在要求换回来,这合理吗?
很奇怪的电影,白瞎那么多宣传了。
本文有吐槽,有剧透。
刚刚看完回到家,对本片的感受是哭笑不得。
最多打两分,这两分是给雷佳音和张小斐,这么尬的剧情硬生生憋出几个笑点来,难为二位了。
本片所有的笑点都在预告片里,给人感觉是个很好笑的喜剧,其他段落则空洞又无趣,可能宣发也知道这片没搞头,干脆能骗一波是一波。
一开头导演确实想讲点啥,中途忘了该讲啥,到结尾想起来要讲了,却讲偏了。
导演要么是个能力欠缺的新手,要么就是个能力欠缺的老手。
先从人设开始吐槽。
猪脚小谷是个腼腆,紧张时结巴,又喜欢30岁阿姨的18岁男孩。
这个设定不能说完全不行,但导演是不是应该交待一下,为什么一个18岁的男孩会喜欢并去追30岁阿姨。
总得有个前后因果吧,他受过创伤?
30岁阿姨曾经给他莫大的帮助?
灵魂伴侣?
都没有。
导演说:我就愿意这样拍,你们爱看不看。
--猪脚的家开个小面馆,开头就用旁白交待了,这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存下钱去租隔壁店铺。
而且每晚都统计一下当天赚了多少钱,还差多少能租得起隔壁,然后为成功存了些钱而兴高采烈。
可是在电影后半段,爸爸沙溢说:我们开面馆不是为了钱。
导演说我就不解释,你们爱看不看。
--另一边,雷佳音扮演的名叫仲达的律师,有钱又心黑。
他一方面很怕卖假鞋的坏老板,怕被报复,却在开庭时直接敲诈这位坏老板。
有成年人会这样做事吗?
他邋里邋遢的出现在菜市场,导演自己可能也不明白一个西装革履的有钱律师为什么要穿着睡袍和拖鞋在菜市场里溜达。
他跟金好要银行卡,看后文交待,他和金好手没拉过,嘴没亲过。
镜头一转他开着豪车轻松泡漂亮妞。
他不图钱,不图色,图金好的穷瘦丑?
这些桥段合乎逻辑吗?
导演说就合逻辑,就合。
--再说张小斐扮演的金好一家,这个金好就是个苦逼的底层销售员,又穷又没人要,30岁了还嫁不出去。
她的妈妈是个爱钱如命,不惜挨打也要继续卖假鞋的人。
金好却直接把妈妈的银行卡给了雷佳音,这张卡里会有其他人打给她妈妈的60万。
60万那。
直到结尾,张小斐扮演的金好在雷佳音面前愣是没提过银行卡的事,60万,就直接不要了,导演是真不差钱。
导演说:我根本不需要解释,因为在电影的后半段,我已经完全把这张银行卡和60万的事给忘干净啦。
--电影的开头,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家庭伦理剧,极其拖沓冗长,半个小时里的内容对整部片子的剧情毫无影响,当然也不能说毫无影响,还留有一些驴唇不对马嘴和前后矛盾。
你看过预告片,是抱着看喜剧片的心态来的,也期待着雷佳音和张小斐的表演,所以就忍啊忍。
熬到后面猪脚们终于要交换身体了,你发现画风突然变成了儿童剧。
那些能动的向日葵,天上的火车,到底和剧情有一毛钱关系,你想破头都想不出来。
因为导演是在喝多了,磕的头破血流的时刻得到的灵感。
--等到猪脚俩人身体交换成功,你突然发现,片子变成了低配真人同性大叔版的【你的名字】。
交换后雷佳音出来见到奶奶的片段,我真怕奶奶会说:“你不是三叶,你到底是谁?
”再后面,交换身体后的雷佳音带着张小斐又是吃炸串,又是跑游戏厅,又是唱KTV,你发现画风又变成了低配国产老年浮夸版泰坦尼克号。
一个30岁的底层苦逼女销售员,真的会为去一趟游戏厅,去一趟KTV就感动了?
她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女肉丝。
导演定人设的时候也是喝多了,把自己感动的哗哗流眼泪。
问:一个18岁的男孩能带30岁的社会底层苦逼阿姨去什么地方,最能煽情又合理?
答:当然是学校啊,寻找那些失去的青春和热血。
显然这位导演对学校没啥感情,可能逃课太多只记住了校名。
--从二人交换身体开始,导演就忘记了自己到底在讲什么,各种逻辑BUG层出不穷。
猪脚小谷的愿望是:成为金好的男朋友,然后他变成了雷佳音也就是黑心律师仲达。
可仲达是金好的男朋友吗?
按剧情来看,张小斐也就是金好对她的妈妈说(大意):我不要理这个男人了。
她的妈妈回答(大意):你看我们家多穷啊,你得嫁对人赚钱。
这顶多算是相亲认识的人吧。
仲达都被撞到住院抢救了,金好都没去看过一眼,怎么就成男女朋友了。
要么许愿机是坏的,要么导演脑壳是坏的。
然后猪脚二人组希望金好讨厌仲达,雷佳音就开始努力扮演傻缺,在这一部分贡献了全片为数不多的笑点。
这里要说到猪脚小谷的朋友小胖子,要演技没演技,要形象没形象,只有蠢和呆独独没有萌。
明明扮演猪脚妹妹的杨恩又那么聪明伶俐,你放着当背景墙,却找这么个胖木瓜脸来演重要的串场角色,导演的脑子不比片子里出现的大鹅们聪明多少。
--再后来,导演想起了自己必须得讲点什么,讲什么呢?
那就讲家庭吧。
故事就这样从18岁少年追求30岁阿姨,突然变成了80岁奶奶的苦情戏。
没人能弄明白猪脚小谷追30岁阿姨与奶奶惦记去世的爷爷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不可测的联系,为什么他有了阿姨就忘了奶奶,有了奶奶就忘了阿姨。
问1:家庭是温馨的,那是不是体验过家庭的人,都会爱上家庭?
问2:黑心律师仲达的设定是从小父母双亡,照理说这样的设定,是不是让他在真正的家庭里生活过,就会爱上他们,这样就体现出了家庭的温馨和重要呢?
导演回答:并没有。
--首先,导演用来表现温馨的这个三代同堂家庭,培养了一个18岁却疯狂追求30岁阿姨,没有同龄玩伴,唯一的好友兼智囊是个16岁的呆蠢胖子,不会穿衣打扮,不会用手机付款,考大学的年纪不上学不写作业,看似单纯无害却每晚搂着小学生妹妹睡觉,对游戏厅和KTV了如指掌,哪哪都不对劲的诡异男孩。
其次,坏人仲达交换到了猪脚的身体里,在猪脚的家庭中呆了半部片子,完全没有被所谓温馨的家庭气氛感染,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坏了,甚至要倒掉奶奶的心脏病药,用奶奶的死来威胁猪脚换取许愿机。
奶奶则对大孙子要搞死自己这件事完全无所谓,就差拍手表扬他了。
这哪里是温馨家庭,这是个反社会人格培训基地。
--导演你搁这搁这呢?
导演:我就是搁这搁这呢。
--终于熬到了结尾,面前的垃圾桶已经吐满了。
片子开头就提到,奶奶坚持发短视频,然后因为忘记了密码,无法删除,也无法发布新的视频。
注意,是平台账号的密码忘记了。
所以当沙溢扮演的爸爸说(大意):快把视频删掉,别人都知道我们家的秘密了。
小女儿回答:忘记密码了。
但是在结尾,小女儿对换回来的猪脚说:密码找到了。
然后全家围在一起看奶奶的苦情视频,还是这张图:
导演显然认为这一段是其点睛之笔,高光时刻,泪满纸巾。
全家人也这样认为,所以趁大孙子不在家的时候,果断播放视频开看。
大孙子则顺利的穿过夜不闭户的自己家大门,悄咪咪的摸回到家人身边。
可是账号密码找到了,和看这个视频有什么关系?
他们家的视频,本来就是在平台上对外随便看的呀。
导演说你笨了,我这是录手机上的,密码和看视频这事没关系。
好吧,密码的事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从开头说到结尾。
--最终,18岁的性压抑少年忘记了自己要追30岁阿姨;30岁阿姨忘记了陪她跑了大部分电影长度,又爱又恨的律师仲达,其妈妈忘记了存有60万的银行卡;猪脚的爸妈忘记了租隔壁铺子;猪脚的好朋友小胖忘记了要许愿;奶奶忘记了大孙子要弄死她;导演忘记了一切。
这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阿尔茨海默群侯症电影。
拍的什么玩意,呸!
如果把《交换人生》设定为公益片,票价9.9,让子女带着父母去看,教育他们不要相信三无微商产品。
让老人们高高兴兴走进影院,再若有所思走出来。
旁边还有子女接着教育,“微商一双鞋,亲人两行泪”——那《交换人生》的分数可能会高一点。
或者说,如果不是抱着这个理由进入影院的,那多半会失望。
《交换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故事逻辑,而是套路陈旧。
在流媒体随时提供海量电影的冲击下,观众对于故事精彩程度的要求阈值被拉高。
在始终处于短视频舆论食物链底端的“小帅小美宇宙”中,以换身开场展开冒险的电影也有很多,他们的故事更曲折,冒险更离奇,感情波动更剧烈。
所以,当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时,他们的消费预期就不可能因为一个简单的“换身梗”得到满足;更何况,《交换人生》也并没有实现有效交换。
电影的主要部分集中在18岁的小谷换到黑心律师仲达身上,他和金好(张小斐)约了次会,又恶心了人家几次,还为了拿回游戏机打违心官司,最后为了救奶奶放弃了换身…感动吗?
也并没有。
电影的主题是家庭,小谷拥有整个《交换人生》中最好的家庭,父母恩爱,家庭和睦。
然而,在小谷因为变身仲达被家人轰出家门后,他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家人身上,他忙着恋之初体验,如果不是仲达主动找上小谷,他都不知道人家早就登堂入室了。
当然,这种突兀是双向的,幸福的小谷一家同样对小谷被换身后的变化视而不见,好像“医生说脑震荡几个月后会好,我们等着就行了”。
没有家庭生活的细节,一切就只能靠冲突强推。
而观众很难因为单纯的剧情冲突而在感情层面产生共鸣。
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张小斐饰演的金好。
张小斐是从一系列搞笑相亲小品开始为大众熟知的——大龄、单身,《交换人生》的金好是这个身份的延续。
仲达虽说是金好男友,金好的态度却一直别别扭扭,直到后面才揭晓一切都是她妈妈背后助推,为了婚姻改变命运。
金好母女线展开后观众发现,她的困惑就来自家庭——为什么小时候母女那么亲,长大后妈妈却把她贬损得一无是处?
电影唯一一场家庭冲突,就是金好母女,观众能感受到母女双方明确的个人立场和对对方矛盾的爱——相比之下,小谷的家庭好的流于表面,好的点到为止。
金好与仲达身体的小谷约会,真正让她快乐的,似乎也是她拥有了小时候妈妈不让她拥有的童年。
当金好解决了原生家庭的母女问题,妈妈不再干涉她的人生后,婚姻、爱情也不再是她人生的重点,她没有再次奔赴追爱一线——此时,一切的浪漫爱,都不如和妈妈买菜回家做铁锅炖大鹅。
rt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有人在电影院给我包饺子
1、交换身体的设定已然俗套,不妨对此设定进行同类型的横向对比:韩国的《财阀家的小儿子》交换身体主要是为了复仇,日本的《秘密》中母女灵魂对调完成了一次伦理的极致探索。
而《交换人生》没有做出主题创新,情节上也只围绕着是否用交换后的身体完成梦寐的爱情,作为轻喜剧,只能说不过不失。
2、在交换之前,主人公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动机,后面的戏剧性反差才得以维系。
而男主对自己人生的不满只在影片开场用模棱两可的画外音简单交代,没有具体情节安排,导致观众对此共情不大。
参考美国电影《长大》中小男孩,作者安排了几处事件展现他作为小孩的种种束缚。
许愿变成大人实现以后,经历大人世界的纷杂,最后感悟到孩童世界的纯真可贵;在香港电影《童梦奇缘》中,则是用了一种残忍的方式,去揭示长大成人的快感之后不可逆的衰老死亡的结果。
反观《交换人生》,主人公的需求在交换以后其实并未得到强化,他的世界观看似改变,其实只在结尾呈现出生硬的自我说教,逻辑性很弱,这是一种虚假的成长。
考虑到过年的氛围,以及和妈妈一起看电影的的前提,就选了这部合家欢喜剧,弥补一下当年没能和妈妈一起看《你好,李焕英》的遗憾。
结果看完电影一小时,已经吐槽半小时了。
😓想了想,还是点评分享下吧。
不是专业观影人士,只能从自己的感受简单说一下。
一、演员阵容很强大,主角团队除了张宥浩这个小男主不认识之外,其他的都耳熟能详。
后面查了一下,他演过三生三世里的迷谷,当时的男n号,没想到一下来电影里当主角了。
不过全剧表现都不太行。
(针对他这个要一会细说)雷佳音⭐⭐⭐⭐⭐全剧演技在线,主要演的是被小男主魂穿之后性格和生活,也就是少年心大叔身。
把男主的懦弱,紧张,胆小演的很生动。
剧里贡献了几个不错的笑点。
张小斐⭐⭐⭐⭐以为是妥妥的恋爱女主角,结果是个工具人,戏份其实不太多。
笑点都比较细碎,贡献了两个泪点,不过泪点也是浅尝辄止那种。
沙溢、刘敏涛、杨恩又等配角⭐⭐⭐出场次数挺频繁,演技都没问题,就是安排的情节很零散,对剧情也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杨迪、徐志胜、傅首尔等客串⭐⭐⭐请了很多喜剧咖过来客串,这些人基本都是自带笑点的,所以一出场就有些笑声,不过每个人出场真是时间太太太短了,平均10秒不到,还没反应过来就没了,有点浪费。
张宥浩⭐⭐看前期推广的预告片时,都没注意到还有个小男孩,谁能想到他是男主,故事全是围绕他展开的,戏份比张小斐还多。
😂😂可是人设和演技都不太行。
首先是长相,没什么特点,不容易记忆,27岁的演员演18岁的少年,但是没啥少年感。
其次是造型,长长的刘海看起来很邋遢,让本来就不帅的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最重要就是演技,演少年时很普通,都没旁边的小胖子讨喜。
演雷佳音时,完全就是一个装黑社会的感觉,和雷佳音开始唯利是图的形象很不相符。
二、人设一个好的电影,需要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合理且有趣的故事结构来共同支撑。
这部剧从人设上就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小谷(张宥浩)这个男主的性格没有亮点,也没有突出的矛盾点。
他有个温暖的家庭,有个死党朋友,有个暗恋的漂亮大姐姐,其实这已经是个普通却挺幸福的生活背景了。
虽然他本人懦弱胆小些,但这也不是什么明显的缺点。
他没有叛逆、不孝、冷血、童年阴影、身体缺陷等这些让他很悲惨的因素。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他在经历了一次交换人生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或成长,让观众既无法惊艳,也无法共情。
反而是他基于追女生的这个简单愿望,所引发的奇幻之旅,颠覆了仲达(雷佳音)的人生。
再看仲达这个角色的背景设置其实是很合理的。
童年不幸福,缺少家庭温暖,长大后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律师,只在乎挣钱。
这种交换人生的体验,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冲击性应该是更大的。
他在小谷的家里感受到了缺失的家庭温暖,这本可以成为他转变成一个更善良的人的契机。
但是编剧却一点没有利用上这一点!!
那专门让他回忆一下悲惨童年的意义在哪里呢?!
既然没打算去治愈他的童年,那其实连提的必要都没有……而且到后面大小男主对质的时候,仲达竟然把奶奶的生命当作威胁。
感觉此时编剧为了衬托小谷的善良孝心,故意拉踩仲达,让他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个害人性命的人,变得如此的恶,令人很诧异。
这和他之前的人设是不相符的。
金好(张小斐)这个角色工具性太强,就是一个30岁工作一般,没有男朋友,天天被妈妈催婚的普通女生形象。
她存在的作用,一是和男主谈了两天恋爱,贡献了些恋爱戏份;二是和妈妈相处,贡献了母女亲情戏份,并最终带着妈妈做了好人好事。
除此之外,她就是游离在剧情之外的存在了。
这个女主角戏份太少,作用也不突出。
三、剧情这个电影不到两小时的时长,汇集了众多演员明星的同时,还汇集了众多的剧情……编剧想表达的东西和意图我都能感受到,也能理解,但是效果是真的不好!!
就像一块着急拼接在一起的破布条,颜色杂乱,过渡生硬。
可以说,友情、爱情、亲情、人性、公道这几个方面都没说明白。
友情⭐小胖子一直帮助小谷,中间两人闹了一下矛盾,小胖子教育两句后扬长而去。
过两天又和好了。
用5分钟不到的篇幅去制造矛盾,然后解决矛盾。
这种对剧情不重要的矛盾,还不如直接没有。
小胖子倒是有一个金句“你的愤怒都来源于你的不满”,不过全剧也没表现清楚男主对生活有多么不满。
亲情⭐⭐亲情是剧里最着重表达的。
小谷和家人们的亲情,金好和妈妈的母女情,小胖子和仲达都缺失的亲情。
对比一下,《李焕英》的优点在于,用细节体现母女情,并且笑点和泪点节奏感很好,每种情绪都能得到释放。
但是《交换人生》里,笑点和泪点都没做好。
在搞笑时突然就开始抒情(比如母女对话然后拆冰箱那里),结果当抒情到一半,情绪还没被调动起来时,又戛然而止了。
其实当时金好说的那段话我还是很有感触的,都是30岁的女儿,很容易共鸣。
不过不知道张小斐那一段的哭戏是怎么回事,就是很喜剧的那种假哭,弄的我自己都觉得这里是不是不应该感动…最后就是感觉,小谷家庭间的亲情和金好母女情全是用吵闹的形式去表达的,虽然有亲情,但是不感动…反之,如果再多描绘一下仲达在小谷家的几天生活,更容易从外人的角度带着观众去观察和体验。
也是一种弥补仲达亲情缺失的方法。
可惜剧里没有。
爱情⭐要不是以小谷追女生为前提发生的交换,爱情这一部分甚至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以为是个喜剧爱情片,结果只看到了小男孩喜欢大姐姐,一起约会玩耍了两天的过家家。
这部剧里有没有爱情都不确定…另外想吐槽一下,俩人约会时请的那些五彩缤纷的年轻人,有种看到当年杀马特的感觉。
请00后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吧?
是这部剧太夸张了吧??
人性/善良/公道 ⭐编剧最后又想升华到社会层面,然后果断翻了车。
虽然这个老年鞋事件贯穿全剧,但是过于零散的叙事结构,加上中间穿插着各种搞笑的梗,降低了这个事情的严肃性。
而小男主最后几句阐述,加上女主妈妈临时支援,一下子就扭转战局,也有些太过儿戏。
这一部分故事没有讲好,我认为是选错主角的问题。
当黑心律师的是仲达,他才是那个应该受到良心谴责,然后弃恶从善的人。
而且法庭是他的主场,他竟然一直在家呆着,对案件的推动没有起到关键作用。
小谷说出真相,那是一个少年的善良诚实;而仲达说出真相,那才是社会道德良知的回归。
两者的立意高下立见。
四、结局名字叫交换人生,所以我期待的是仲达和小谷两个人互换后,彼此的人生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但全剧只是把视角集中在了孩子身上,没有关注大人的经历与变化。
编剧失衡得太过明显。
为了圆孩子的一个梦,就给他创造了这个交换的能力。
最后为了帮助他回归自己的生活,直接抛弃了游戏机的规则,说变就给他变回来了。
很像是那种关系户,在他们面前,原则就是没有原则。
我反而很同情仲达这个角色。
当一个黑心律师是他缺失人性和职业道德的选择。
他做的错事需要法律去给他惩罚。
但是莫名其妙因为一个熊孩子的关系被换了身份,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被搞得一团乱。
在这种事情面前,他也是受害者。
更何况最后熊孩子没有损失,即使违背了规则,也能快快乐乐变回去,和家人团圆快乐。
仲达就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大鹅。
他犯下的罪还不至于直接被炖了,或者一直当畜生吧…虽然大团圆结局看起来很假,但还是很希望从双男主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希望交换人生给两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小谷变得更勇敢自信;仲达感受到了亲情的美好,内心的善良被重新唤起… (毕竟大过年的,不想闹心)总结就是:硬哭也能哭,硬笑也能笑,如去电影院,完全没必要!
祝大家新年快乐!!
🥳🥳
这能作为喜剧,那也太尬太平庸了吧一个小时多没啥笑点,剧情情节也太俗套了东抄西凑感受到导演那份没新意没诚意的新年大礼包了不好笑真的是原罪,还有喜剧别总搞那套煽情泪目不好笑还要逼你哭,没笑点还要强行刻意拉你笑,太无语了当时看预告片就完全笑不出来,以为是在藏东西,事实是剧本就不行个人心里对雷佳音和张小斐两位演员的印象还蛮好的,所以有加分结果一进影院看了一半才发现,唉我还真上当了,真是陷阱!
看了本部电影的导演以前导过的电影,低分差评居多,我瞬间就明白了...帮大家避雷了!!!
杨恩又小朋友在《交换人生》里戏份虽然不多但真不错啊。她演出来了,可以称为演员杨恩又了。
主线还是亲情,非常合家欢,可惜在春节档的惨烈竞争中成了炮灰。雷佳音太会演了!三天前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写出以下评论:好想多看看雷佳音演斯文败类和爱情轻喜剧!
7.5吧。至少7。没有用力和做作,平铺直叙,笑一笑,这才是春节档。
全年龄向的温馨喜剧,抱着看喜剧的心情进的影院,没有为搞笑而搞笑的浮夸感,最后戳中我的都是那些在喜剧糖衣下被小心包裹的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点滴。雷佳音前后身份交换带来的反差感,让人对角色的情绪在可爱与可恶之间来回切换
仿佛我写作文凑字数 然后在作文中间强行融入几句在别的书籍找到的抄词好句
雷佳音戏路可宽可窄
阵容可以,制作也不能算不用心,就是像儿童剧
虽然这是脑洞片,但是也太没逻辑了吧?为什么少年变回去了雷佳音没有变回去?想讲个鸡汤道理也没错,但是也未免太偷懒了。
雷佳音胖成这样也能演男主,之前花了钱进电影院看的各位都有错。五星给斐妈。
一般水平的喜剧,有能让我发笑的点,也有让人尴尬的点,又要讲家人的重要,又要讲人性的光辉,又要讲别扭的爱情,又要玩奇幻。想要表达的太多,让人快乐的太少。
作为一部喜剧,有几个包袱还可以,作为一部电影整体故事太太太弱
救命!怎么那么可爱啊,好想和雷佳音谈恋爱!好朴素普世的喜剧电影,看得好幸福,爱情、亲情、友情几条线完美交织在一起,喜剧桥段生活自然,整体完成度很高,春节档最被低估的作品,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大黑马!!!
鼓励一下,三观蛮正,而且有上海熟悉的场景
最好的爱情/亲情/友情电影,对所有角色付出平等的爱,世俗又纯真。心口不一的爱,真假难辨的爱,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爱,曾经浪漫至死,转夜后一场幻梦。是逆光吗?是绿光啊!
看到一些平时十分挑食的豆油4星以上好评,甚至有人写出云里雾里,玄之又玄的评论时,让我怀疑人生。
好喜欢张小斐这种大姐姐类型,成熟知性的美,其实我16岁的时候看过一部韩剧《听见你的声音》里面的女主就是这种类型长相风格,那时候真的特别喜欢,喜欢到要是我女朋友就好了,还有抖音一位女网“森林北”同样也是这种类型风格长相,下辈子让我谈一个这样的女朋友吧还要让她成为我的老婆
春节档观看的第一部电影,看着看着就发现这很像汤姆汉克斯的那部《飞跃未来》,这部在情节上做了本土化处理,笑点是能让人笑的,但比起《飞跃未来》,还是不够动人。男女主“闹掰”之后,剧情重点开始分散,我最想看的男女主和解部分,硬是直到彩蛋部分才勉强交代,感觉过于草率,达不到直击人心的效果。看介绍说这部片不是《飞跃未来》的翻拍,现在我真的宁愿它就做成本土化翻拍,原版的温暖童趣到了,整个质量一定会更好的。
小轮车+逆光+绿光属于是叠BUFF了 然而比前作超时空同居尴尬多太多
如果标榜女编剧、女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就是这种水平,那也太伤女观众的心了。完全浪费了斐妈的颜值
没想到我竟然最喜欢这部,俗套又搞笑的故事,张小斐真是美得发光。大概是那晚在电影院一个人坐在前排被周围陌生的小孩子环绕,心境稍带着失落又有些不同,让我也想许愿,找回自己不再有的一些特质。《逆光》出现时我在想来首《逃亡》是不是也很贴切。愿你找到属于你的灯火,这也是我要对自己和对一位朋友说的话,流星般短暂的相遇,一定会在很久后也难以遗忘。是谁都无所谓了,快乐时快乐即好。另外说,那个小男孩演技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