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我这篇影评说的不是剧情里的男主和男二如何,说的是编剧让男主和男二如何。
重点在于编剧的立意和想法,以及现在偶像剧的深度问题,关于大家说的男二如何坏,男主如何好,这些不予评价,因为这些都是编剧赋予的————————————————————————高见鸿上学的时候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成绩优异,打篮球,组织学习小组。
男主高傲自负,强势,不尊重别人,处处言语打压。
你可以代入一下自己,遇到男主这样对待你的人,是不是会窒息?
于是编剧把高见鸿写成心胸狭隘,性格偏激的人,那么男主就不再有任何问题了,因为男二的所有行为都是他自己性格缺陷造成的,男主情商低因为他是神男主入狱后,男二做了与男主完全不同的产品方向,并且三年时间就把公司做到如此规模。
从打工人的角度去想就该知道这是多艰难的事情,我甚至无法确信如果男主没入狱是不是能做到这个程度,但是编剧肯定会告诉你可以,并且可以做的更成功大学时男主把三个人的成果直接卖了并且没有跟高见鸿商量,大家说男主为了爱;男主入狱后高见鸿发现医疗行业的弊端,为了能更好的经营公司卖掉了软件,大家说高见鸿无耻从高见鸿的视角来看,他花了三年的时间,从 0 到 1 ,从 1 到 99 将公司做大做强,但是所有人都在骂他抢夺了男主的公司,但事实是所谓男主的公司可能就是当初软件卖了的那笔钱。
但是,编剧一定会用最生硬的剧情来激化矛盾,一定要展现出男二恶的一面才能合理化后面所有的剧情,以至于让大家完全不去在意高见鸿这三年到底付出了多少。
高见鸿突然性格偏激到要害死男主姐姐真的太生硬,太不合理了,但是没办法,不然编剧没有更好的设定了国内编剧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去神化男主;什么时候才可以有饱满立体的角色;什么时候女主才可以不完全依托于男主而存在;什么时候才能不塑造像方志靖这种坏的毫无道理的角色,只为了给主角献祭
1,编剧硬加了不属于原著的内容:吃错饭菜、递错房卡、加了和高见鸿的摩擦(自己换投标书)、给朱韵电脑中病毒书里有,但是没有这么装逼的连大学教授也解不开病毒,加的这些糟粕完全没必要,只会让李峋看起来是个很不理智并且不礼貌的人。
李峋书里女朋友不断,我不明白交过很多女朋友是什么罪行吗?
一定要初恋是女主?
书里面,李峋虽然有不少女朋友,但是他没有劈腿,都是女朋友甩他,他没有很多精力放在恋爱上面。
2、把张晓蓓背景改了,我能理解,但为什么要把李峋家的背景改得这么苍白,书里他是受同父异母哥哥们的虐待,在夹缝里生存,而且距里的姐姐穿得太光鲜亮丽了,穷人是多见不得光,在书里,李蓝的穿着可是朱韵第一次见也吐糟土到掉渣,编剧是不是没见过农村妇女?
就是这些磨难跟沉重造就了李峋的硬骨头脾性,他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编剧把他刻画得跟国产剧流水线男主一样。
3,书剧分离是每个观众都要学会的,但是既然剧要书的热度,原著粉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书里的李峋身上或许有很多缺点,肯定有人觉得他不尊重女性,狂妄,但是他身上同样有好多闪光点,无论命运给予他多少坎坷,他仅靠自己咬牙不信命就可以重新站起来,刻画这样的男主不比流水线上的高冷霸总有吸引力吗?
最近发现剧播热度很高,眼见着好评越来越多,作为T大这么久以来的书粉,我是很开心看到T大的书被更多人知晓,但同时又有些矛盾,矛盾的是T大笔下的人物设定一直以来趋于小众,可能并非很多人可以接受。
有人说,T大的书中,《炽道》是最适合影视化的,人物设定已经非常趋于主流,其次就是《打火机与公主裙》,其他的书在当前的审查环境下,可能很难被改编了。
插一句题外话,其实T大的《忍冬》和《有生之年》也是我的心头好。
剧播了一段时间了,我也或多或少看到一些片段,书剧分离来看,也许剧综合各方面并不失为一部好作品,我也完全理解受制于当前审查环境下,编剧对剧情、人物设定作出的修改。
但还是想说,作了这些修改,磨去了这些棱角,李峋和朱韵就再不是《打火机与公主裙》里的李峋和朱韵了。
他们只是《点燃我温暖你》里,另一个故事里的李峋和朱韵,他们不再具有书里的李峋和朱韵所具备的人物内核和灵魂魅力。
剧里选择磨掉的他们两人身上的性格棱角,恰恰就是他们区分于其他角色最大的魅力与闪光点,剧里的李峋和朱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和近两年很多小甜剧的设定大差不差,万变不离其宗,因为他们太柔和了,所以他们特立独行的个性,不被世俗常人所认可的选择,都失去了支点,也失去了自己本身的人物魅力与辨识度。
书里的李峋没有什么曾经幸福过的童年,他有父亲、有哥哥,却对他非常不好,他来自农村,他的底是自卑的,但自尊心也非常强,对他好的妈妈在他年少时就早逝,临死前要他做和他父亲、哥哥不一样的人,年幼的他能做的只有染一头黄发来证明自己的不同。
李峋的原生家庭是构建李峋性格中的傲慢不羁与不合群,他所谓痞气的由来。
李峋毋庸置疑是不完美的,他有性格缺陷,也有很多不能称之为是一个理想伴侣的缺点,但也正是他的这样一种所谓叛逆、特立独行、敢想敢做,不顾他人眼光的性格特点致命地吸引了朱韵。
作为一个和朱韵一样,有着高度控制欲母亲,从小在严格家教环境下成长的众人口中的“乖乖女”,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共情朱韵对李峋那种在很多人看来,爱得近似卑微、过于迁就的感情。
朱韵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公主”之所以甘心成为李峋的骑士,守护他,就是因为朱韵在长久以来母亲的压抑和控制下,在长期为了适应父母的规训,家庭环境所养成的乖巧面具人格下,隐藏的向往自由,勇敢,不顾他人看法就顺着自己心意而为的野性、躁动的心。
她面具带了很久,已成为她人格中的一部分,所以她的乖巧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但与此同时,越这样,她就越向往自己做主,勇敢坚定奔赴自己心中所热爱的人生,向往那个不一样的自己,她对李峋的迁就、包容,其实是对另一个自己的投射的迁就包容。
他们还有着共同的人生职业理想,就像朱韵自己说的,“我跟他,不仅仅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在李峋身边的朱韵,才是最真实最自由的自己。
而朱韵对李峋的包容柔和,以及她本身的外柔却内刚,坚毅果敢,也让内心一直不安定的李峋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朱韵表面温柔乖巧,其实一直很坚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两人之中,其实朱韵是更勇敢的那个人,所以她是骑士,守卫着她的国王,而李峋就像国王一样,带领朱韵找到了人生理想的方向。
这种在一步一步的了解、试探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灵魂的共鸣与同频共振,让朱韵明白,他们就是彼此的灵魂伴侣,所以朱韵爱得坚定,爱得勇敢无畏。
李峋是朱韵一生中唯一的、坚定奔赴的、绝不会后悔的、自己选择的爱情与终身伴侣。
他们都是彼此生命里的光,没遇到对方前,也许这一生浑浑噩噩踽踽独行于黑暗,遇见彼此,生命才有了不同。
相较于书中李峋与朱韵那种认定彼此,飞蛾扑火,孤注一掷的爱,剧里的李峋和朱韵更倾向于男女大学生谈了一场清新甜蜜的青涩初恋爱情,然后难以忘怀而已,失去了书里刻骨铭心的重量。
李峋不完美,但这也正是T大作品的魅力,T大作品中的人物设定往往不讨所谓主流大众喜欢,他们本就是少数人,但这样就不配拥有爱吗?
谁说人一定要完美才配被爱,我们生而为人,人生来本就不完美,我们或敏感、或自私、或狭隘、或暴躁,但有缺陷也值得被爱。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大家越来越关注讨论人物设置完不完美,人物有没有犯过错,影视作品里犯过错的人不配作主角,也不配被爱。
剧里的李峋有过快乐的童年,父亲是货车司机,没有虐待过他,甚至他的打火机也是寄托了怀念父亲温暖的遗物,母亲也还在,甚至母子相依为命,还需要他攒治病钱。
这么一个人物,如何要我去相信他会像书里的李峋那样叛逆、狂傲,不相信爱,对家庭没有概念,无法被常人所喜欢和理解。
因为遇到了朱韵才慢慢改变,有了牵绊、有了依靠、也有了家。
剧里的李峋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自立自强自尊少年,他太常规了,失去了书里李峋的与众不同。
现在的剧中角色似乎一定要给一个人表现出来所谓的性格缺陷找一个借口,他是因为父亲早逝、他是因为受过伤害、他是因为有过阴影,所以性格才这样,似乎一定要证明这个人本身并非如此,所以才可以被爱、被接受。
可是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人,可以生而卑劣、脆弱,但依然可以渴望得到爱,也配得到爱。
书里的李峋就是这样,他确实不够好,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朱韵喜欢他,这就够了,李峋也不需要太多人喜欢,对他来说,有朱韵就够了。
这就是我所向往的爱情,我们是彼此的唯一,我无法选择别人,你无法被取代,就只是你,只有你,我们就是世上最契合的两个灵魂。
我知你卑劣,我知你所有的不堪,我知你本就是这样的人,但我依然爱你,爱是我们自己做的选择,可,爱也没有选择,爱就是无法控制的致命吸引。
最近时常会怀念过去的TVB剧,主角千人千面,一身罪恶的大反派依然可以成为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也依然会有人爱他,爱得甘之如饴。
就像《金枝欲孽》里的玉莹,她就是那样功利泼辣的性格,又自私又蠢,可是孙白杨就是爱她。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艺术作品里可以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人物与故事,我们无需证明自己本无瑕疵,只是无意沾染了淤泥,还要出淤泥而不染,才值得被爱。
人本就是复杂的,世界上不存在白玉无瑕的人,我们也许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于千万人中,你知道你们是同类,你们可以发现彼此身上的光,然后并肩同行于黑暗,照亮彼此,哪怕只一瞬间。
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故事。
说实话国产现代偶像剧那么那么多,太多人设情节都被拍过无数遍。
但打火机与公主裙依旧给我惊喜,惊喜的点来自于我看过原著,发现剧版改编竟然这么好!
那些敏感的、过时的、有争议的设定,编剧都巧妙地删改,保证逻辑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尽量还原人物关系。
人物,我好喜欢原著的李峋朱韵,他们不完美但很有魅力,也让人心疼。
剧版李峋朱韵则更加讨喜可爱和迷人,陈飞宇张婧仪真的把大学生演得很好,一个明媚一个闪耀,他们互相吸引并不奇怪。
导演也很棒,镜头语言漂亮,且有思考和深意。
节奏把握的很不错,难得国产剧不需要开倍速。
滤镜,没有大磨皮,呈现阳光下男女主真实的状态,不需要磨皮就很美很帅。
不探讨cp感,不评价演员,不上升真人,没看过原著,只评论剧情。
---开始怀疑是在(哪一集我忘了)女主第一次一脸倒贴的时候。
不是身体的倒贴,而是男主和另一位女性角色说完话之后,女主上去表达“选我嘛别选她,求求你选我吧”之类的意思。
一脸疑惑,现在不是流行大女主剧吗?
不是流行女人扛起一片天的舆论思想吗?
为啥这个剧里的价值观从始至终都是女主倒贴。
这已经不是女追男的范畴了,看着看着就觉得“天呐,别这么低声下气,千万别,天呐,别贱”。
然后就眼看着又是一轮新花样倒贴。
看的我跟女主爸妈一样,咬牙切齿,怒其不争。
应该会有很多人跟女主妈心情一样,完全无法接受女儿嫁给男主。
而且为了衬托男主的狂拽炫酷吊炸天,是不是连正常生活的三观也有点带偏了?
进去改造就是要你认识错误的,但男主好像自始至终都不知错,一脸我是天才我怕谁的表情。
不知道是里面的饭太好吃,还是天才的你在里面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
反正就是进去出来几乎没什么变化。
从小天才眼看人低,性格已经不能用孤傲来形容,简直就是诡异得浑身是倒刺,我就是高傲你们能拿我怎样,我就是天才你们能拿我怎样,我就是孤僻你能拿我怎样。
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你不仅不会靠近,说不定连摁住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打他一顿”的想法都要费些力气。
(注:不可以打人,打人犯法)但就是这样一个除了脑子几乎没有亮点的男主,被一个家境殷实、美丽脸蛋、身材漂亮、性格友善、骨子善良、充满母性光辉、头脑超越常人、工作能力万人之上、说话办事考虑周全、朋友闺蜜关系维护能力强、浑身上下光芒万丈的女主一个劲儿的倒贴、追捧、原谅、央求、教导,精心呵护,爱意无限。
这不是小甜剧啊亲们,这不就是男人的YY嘛?
不就是“再偏激的男人也有人爱”?
女主此时OS:是的,你不用改变,我变就行。
我看了十几集 我不知道电视剧想表达什么 男帅女美是真的 讨论剧情不涉及演员 但是生活里一个人不太在意别人感受 他会是一个合格的朋友 或者爱人么?
把自己的苦加在别人身上 然后女主也愿意当舔狗 我真的不理解 女主可以不当课代表 当了就要有担当 收作业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当然可以尽力催他交作业 实在不交 收不上来 直接和老师反应就可以了 当然也会显得自己没能力 但是责任不在你 非要藕断丝连就是咱说你没事吧 人家不爱搭理你你看不出来么 男主可以不交作业 你有什么权利给人家植入病毒导致电脑瘫痪 正常人直接交给学校或者警方处理了吧 回头还谢谢人家 别人打我一顿我还得谢谢他给我强身健体了呗 有病 社会是在宣扬女孩子就应该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付出 指望浪子回头 或者一个刻薄冷漠的人付出一点真心么 真大可不必
六集看完,弃剧了,平淡如水,感觉哪哪都不对,男女主人设六集了还没立起来,人设不是台词说学霸就可以了,也不是台词说公主就可以了,是靠故事和行为逻辑支撑起来的啊……女主,完全不在我的审美上,关键弹幕一直刷好美,毫无演技可言,眼神表情台词一样都没有,就很木,以及你跟我说这是公主,对不起,真的无法被说服;男主,飞宇弟弟我留给你的宁缺滤镜不多了,冲着飞宇弟弟去看的剧,但宁缺滤镜也无法支撑我看下去了,将夜之后拍的都是啥,演技也毫无进步,唯一还可以的只有台词了,但看剧又不是听剧。
再见,帅还是帅的,但希望接到更适合自己的剧和能搭到有CP感的女演员吧,只能说加油……男女主毫无CP感,这爱情偶像剧还怎么看……2分给宁缺滤镜
看到16集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
女主想参赛,想得第一,想惩治方志靖,怎么都可以,她找男主,男主不愿意,就去找男二,加入后,又来找男主,还搞什么誓言约定,然后男主就加入了。
这一通操作也不给男二说。
主要是男二知道男主要加入后不高兴,感觉大家都觉得男二不对。
帮你拿第一,组长名字也是你,你还不高兴?
不是所以人都喜欢那种挂名的奖项。
之前因为男主是项目组长,所以有些无理不尊重人的做法也就算了,现在人家都出来了还这样,合着就男主最厉害呗,谁都比不过,他做什么都对。
还没有从段宇成的坑里爬出来,南湖宇宙里又走出来一个李峋。
书上的文字浮动起来,像拼图一样,形成了一张具象的脸。
金发白衬衫,神情倨傲,窝在天台的沙发里敲代码,危险又迷人。
虽然全网都磕糖磕疯了,但作为一个看过原著的人,看向李峋和朱韵的目光里难免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些心疼和悲悯。
影视化的改编,像是舍不得他们受苦,让他们生活在了一个更好一点的世界里。
在这个世界里,儿时的李峋拥有原生家庭完整的爱。
没有欺负他,把他肋骨打到骨裂的三个哥哥,也没有发火时将他往死里打的酗酒父亲,天才在世人面前陨落后遭遇的牢狱之灾也少了三年。
尽管还是需要从泥沼里爬出来,但十分痛减成了七分,总归让人心里好受一点。
相比于小说,剧里的李峋和朱韵多了一些外放的温柔,少了一些锋利的棱角。
可他们依然是他们,是连名字的形状都很般配的两个人,是这段宿命般的爱情的共同书写者。
01 左顾右盼,不自然地暗自喜欢像所有欢喜冤家故事的开局走向一样,起初的朱韵是讨厌李峋的。
这个人虽然长得帅,但冷漠、傲慢、嚣张,还三番五次地戏弄她。
她被他激起骨子里的战斗欲,针锋相对,虽技不如人,但也绝不退让。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李峋心动的呢?
怕是朱韵本人也说不清楚。
也许是迎新舞台上那个无赖的逼近,他冷峻的脸庞近在眼前,散漫的声音说着调戏的话,她在包围而来的暧昧里丧失了反应的能力。
也许是那个凌晨五点的天台,清晨的阳光笼罩在李峋身上。
他慵懒地舒展着身体,她看着他的侧脸愣神了一小会儿。
也许是办公楼下的那个邀约。
他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她,对她说,你来,我请。
她望向他的眼睛,突如其来地,又是一瞬间的失神。
也许是其他,也许是这所有的叠加。
反正后来的朱韵有了一些小心思,变得不那么坦荡,不那么自然了。
坐在李峋的自行车后座上,看着他的背影,会忍不住地笑。
夜风徐徐,那一瞬间,她在想什么呢,是那些针锋相对的过往,还是携手共进的未来?
好像自行车穿越过校园,也穿越了天真的时光。
山顶碰面,朱韵偷偷拍下两个人的合照,迎着阳光和风,露出得逞后的笑。
李峋带领他们去往星辰大海,她看他像星辰像大海。
她欣赏他,崇拜他,喜欢他,所以带着打印好的照片来到天台,抬腿坐在沙发上,抱着照片痴痴地笑。
所有的迷惑行为,都化作一个假想:是不是,我坐在你的位置,学你的坐姿,吹你吹过的风,感受你的感受,就能更靠近你一点?
陷入爱情的少女啊,像是在怀里偷偷揣了颗糖,都不用吃,想想就觉得甜。
暗自喜欢,即便口里不说,但眼睛藏不住,嘴角也藏不住。
视线总是追随那人的身影,不敢对视,又渴望对视。
嘴角因他向下,又因他上扬。
他是太阳,她是追光的向日葵。
她穿着他送的公主裙,热烈地奔向他。
屏幕前的观众们,则是田野,是雨水,是风,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甜苦与共。
02 低头呢喃,对你的偏爱太过于明目张胆李峋对朱韵,向来是偏爱的。
他给她天台的钥匙,同她分享自己的秘密基地。
这个地方没有第三个人来过,劝高见鸿不要退出基地时,李峋甚至找了另外一处天台。
那么多人去实践基地,只有朱韵,是特别邀请的。
契机是那篇被他说得一无是处的代码,可后来他帮她逐行修改了。
他的时间,永远能为她挤出来,且只能为她挤出来。
林老头好说歹说让他参加论坛,李峋恹恹地听着找时机开溜。
朱韵趴在桌上,小鹿眼看着他,一句“陪我去吧”,就让他缴械投降。
所以吴孟兴对朱韵说,我算是看出来了,李峋就听你的。
李峋自己也知道,他对待朱韵是与旁人不同的。
“你给其他人都放了一天假,怎么不给我放?
”“你希望我对你和其他人一样?
”“那也不是。
”这种不同,得到了朱韵的认同。
像是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某种秘密契约,心照不宣,妙不可言。
那个下雪的除夕夜,一定也在这个契约上吧。
特地跨越一个城市,给她发员工工资,送新年礼物。
这是独属于朱韵的员工福利。
有什么比除夕夜去见你更浪漫的呢?
什么情人节,圣诞节,通通比不上。
他看到了她被父母带回去时眼里的恋恋不舍,她是他阖家团圆的时刻最想见的人。
所以李峋顶着风雪在朱韵家楼下徘徊,朱韵盛装打扮深夜踩着雪花跑向李峋的住处。
她穿上了他送的公主裙,没有暖气,脸也通红。
他用她费劲心思修好的打火机点燃烟火,感动到眼眶泛红。
他们一起看烟火,在璀璨的烟火下笑着,互相说新年快乐。
这是一场盛大的偏爱,他们嘴里说的新年快乐,听在观众耳朵里,分明是——“我喜欢你。
”“我也是。
”03 双向救赎,命中注定的爱情李峋和朱韵的初见,剧里提前到了高中,处分李峋的主任恰好是朱韵的妈妈。
说初见也非初见,只有李峋见到了朱韵,朱韵见到的是一个背影。
彼时他们一个在外面淋雨,一个在爱里吹蜡烛。
她跑出来给他送伞,他没有接。
后来在发书的长阶梯再次遇见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
不得不说,这该死的宿命感又增加了。
这个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人,但在他们眼里好像只看得见彼此,其他人都是外人。
太喜欢朱韵在其他人面前维护李峋的模样了。
韩家康说,谁认识李峋是谁,出了校门谁认识他,谁在乎他是谁。
朱韵去而复返,坚定地回他,我在乎。
即便是全世界都不在乎李峋的想法,但朱韵在乎,只因为他是李峋。
他的心血不能被抢走,她宁愿自己被欺压也要为他出头。
在她的眼里,李峋才不是什么微小的星光,而是闪闪发亮的整个银河。
江兴弛说李峋是花架子,朱韵腹诽,嘲笑他不懂。
李峋接不住江兴弛的球时,朱韵立马冲上前去,怒气冲冲让江兴弛向她发球。
乖乖女变成了战士,赤手空拳,怒发冲冠,为了她的国王冲锋陷阵。
谁都不能欺负李峋,即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也不能说诋毁他的话。
修竹哥说李峋不稳妥,太强势,缺乏自我约束。
朱韵强势回怼,直言他同她的妈妈一样,单凭自己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就去指责别人。
那瞬间好像回到了那个下雨的夜晚,李峋在门口被朱韵妈妈批评得哑口无言,此刻的朱韵仿佛隔空替他反驳了一样。
有人捏着你的过错依依不饶,但也有人不在乎这一切,跨过时间长河来保护你。
就像雨夜总会迎来天晴。
朱韵守护着她的国王,与此同时,李峋也在守护他的公主。
“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是你的底气。
”在面临毕业去向的选择时,李峋跟朱韵这样说。
看上去好像是大言不惭的话,放在李峋身上是如此的合理。
成为朱韵的底气,他向来是这样做的。
朱韵被张晓蓓抓到把柄威胁时,他果断拿程序交换。
她想参加比赛拿第一名,他就陪她参赛给她拿第一名。
她因为方志靖而难过时,他的身体借给她依靠,他的头脑熬了几天,帮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摧毁那个志得意满的小人。
他说,你负责担心,我负责搞定一切。
他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他真的做到了。
李峋把朱韵从少时阴影里拯救出来,而朱韵则成为了李峋灰暗生活里的一道光。
他们互相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永远无条件地相信对方。
也许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命中注定的姻缘,但这种双向救赎、披荆斩棘的爱情的确有一种命运般的力量。
当国王被囚,看不见光明之时,骑士也蛰伏在黑暗之中。
命运的力量会点燃灯火,决战黎明。
期待第二部《长明灯》的播出。
男主自我、恃才傲物、毒舌且不考虑他人想法。
女主认定爱人,就无条件追随,甚至不惜违抗父母。
这都是他们被骂的争议点。
但恰恰是这部剧最亮眼的东西。
我们要爱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对待爱?
过去十年的偶像剧更多是在造神。
回看《微微一笑》主角光环加满,男女主都是天才,有礼貌、处事圆滑、对朋友好、家人好,他们各自在爱里长大,不会有父母阻拦。
他们完美如童话世界里的王子和公主。
这也是它能在2016年大爆的原因,因为当时市场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顺风顺水的爱情,顾漫自然就脱颖而出。
同理,从微微开始,小甜剧就越来越成为市场主流。
除了顾漫系列,还有小美好,小亲热。
(个人觉得小亲热虽然甜,但比顾漫系列有些棱角)2016-2022,观众们从被甜剧吸引,到吐槽工业糖精,可以看出偶像剧市场不可能完全被一种类型垄断。
而《点燃我》最可贵的是,它在尝试跳出这个圈子,让大家从糖水童话里看到一些现实。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王子和公主的爱情。
天才的背后也曾是残破不堪。
男主李峋就算是个计算机天才,他也是实实在在的人,原生家庭过早的离散让他如野草般野蛮生长,他的粗粝、孤傲、坚韧都由此而来。
他不认命更不在乎任何人。
他在工作中,说话直接且刻薄,不留情面地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对爱人也在失控时恶语相向。
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偶像剧里众多唯女主主义者中的一颗毒瘤。
他怎么配被人爱?
他凭什么能获得那么多人的青睐?
同样再看女主,朱韵看似是幸福家庭里滋养的乖乖女,可也在母亲的全面管控下隐藏着一颗反叛的心,它被李峋的出现唤醒,她找到可以追随的光,并为之付出一切,不计后果,不问未来。
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不容的。
人要为己,你凭什么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恋爱脑该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相爱了。
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总有那么几个朋友,你看不上他们身上的一些毛病,搁在自己身上,是绝对不会找这样的人谈恋爱的。
可他们彼此凑在一起却能长长久久。
这就是《点燃我》所刻画的爱情,爱情不是别人眼中的般配,而是他们彼此的我愿意。
谁都不是王子或公主。
谁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对你,我愿意。
李峋给了朱韵前进的方向,朱韵用自己的柔软拯救了李峋。
两个饱受争议的人走在一起,观众们却觉得他们就应该相守一生,不就是这部剧的成功吗?
我们已经被糖水剧荼毒太久,也把爱情的对象神化太久—这世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没有肖奈也没有贝微微,当然,应该也没有李峋和朱韵吧。
所以,如果说对《点燃我》有什么不满的地方,那就是编剧的胆子太小了。
如果是我,就会把原著最真实的人性撕开给观众看,这世界从来不存在公主和王子的童话,爱是甜蜜更是酸涩。
我们是时候接点人气了。
最后,我想说,偶像剧的受众群体以女性为主,糖水剧所灌输给观众的是:爱的对象:一定要很完美。
爱的态度:女性就该是被捧在手心里,让男主拿命呵护的。
所以越来越多人把付出当作倒贴和舔狗。
但《点燃我》却反其道而行之:爱的对象不需要完美;爱的态度也是请勇敢追爱。
在一段爱情里,接受不值得炫耀,付出也不该羞耻。
我爱是因为我想,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