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惊悚片受限于严格的审查制度总是被影迷诟病,低成本、故弄玄虚、剧情硬伤靠音效来惊恐等等,难造经典。
而一部《京城81号》从精良的制作上下足了功夫也收获了极高的票房,这一现象让同行和影迷惊叹,原来惊悚片可以这样“另辟蹊径”。
日本惊悚片、欧美惊悚片、港台惊悚片各具特色,经典就在那里,而国产惊悚片却难觅踪迹。
由文隽监制,许一顶担任总制片人,叶伟民、田蒙、咸旭初联合指导的《怪谈》算是一部青春题材的俊颜微型惊悚片。
如题,这部电影从剧情上下功夫,让一部电影的时长囊括了三个微型的小片,惊悚片微型化似乎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因为微型短片更考验主创的功力,只有高密度、高级桥段才能让影片微而精、短而强。
《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中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剧情张力十足,惊悚气氛满格,加上李治廷、朱珠、杨洋、胡然、黄明五位小鲜肉主演的爆表颜值,让这部影片有了主打青春俊颜惊悚新类型资本。
另一方面,文隽、许一顶、叶伟民、田蒙、咸旭初联合众位年轻演员,堪称国产惊悚片的最强阵容,定然会让影迷对这部影片提高期待。
以为的国产惊悚片,投资有限剧情牵强,总有“以小博大”的投机心理,这样的电影票房注定会失算。
电影《怪谈》似乎深知惊悚片的槽点,所以它并没有一味的刺激观众眼球,也没有像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中常见的血腥和暴力,只在电影中融入了时下流行热门的元素,让恐怖源于日常,让观众从内心里感受惊恐。
《怪谈》能提档1月23日跟《霍比特人3》直面竞争,足见其自信,然而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这种与超级大片直面PK的局面也不乏受益者。
华丽的电影画面,加之朱珠、杨洋、胡然三大美女惊艳,让电影的质感很强,通过《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这两个故事的铺垫,叶伟民亲自指导的《漂流瓶》无论从主演阵容,还是场景特效,都把整个电影推向高潮。
可能你观看此片时的心境跟笔者一样,密集型的惊恐,让你内心始终都在紧迫中度过观影时光。
从另一个方面看,《怪谈》首先是一部青春片,其次才是惊悚片,几位主演的倾情演绎让这部影片在一种浓重的青春气息中逐步走向高密度惊恐,刺激,太刺激。
最后,笔者要向“龙婆”致敬,罗兰作为香港惊悚片时代的一个传奇,塑造的“龙婆”形象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港产惊悚的招牌式人物。
此番出演《怪谈》那位龙婆式的神秘婆婆,一颦一笑都诡异不已,躲在阴暗恐怖的街角默默帮人烧许愿纸,暗中操控着剧中角色的命运。
李治廷和文咏珊的角色,正是在她的操控下上演着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你有没有看到“龙婆”后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以为又回到了那个港产惊悚片的时代。
2011年年底,一部由三集不同故事组成的悬疑惊悚剧《黑镜》惊艳了全球,被不少剧迷赞为是结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神作,而前不久推出的《黑镜·圣诞特别篇》也备受好评。
这种惊悚片/惊悚剧的模式也再度引起关注,如这部正在热映的叶伟民等执导的惊悚片《怪谈》,一方面是采用了三段式的故事方式,同时也借鉴了《黑镜》的手法,把现实生活常见的手机等通讯工具与惊悚感结合起来,让人在观感的过程中既心有余悸,也可能对手机等现代化技术工具有所反思。
其实,在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的没落期时,中大电影就推出一系列的三段式惊悚片,最典型的是《阴阳路》系列,还有叶伟民、钱文琦、马伟豪执导的《怪谈协会》等,这类影片因为时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又可以结合不同导演的不同风格特点,一度成为了淡市里的黑马之作,不过新千年之后逐渐淡出。
而文隽与叶伟民这对搭档重拾这个类型故事,并邀请另外两位年轻导演田蒙、咸旭初一起合作推出这部《怪谈》,既有几个大学好友在步入社会之后的撕逼大战,也有《恐怖蜡像馆》类的结合了美术雕像、微信聊天、黑夜杀人狂等元素的恐怖片,更有聚焦于办公室文化的惊悚事件……如果用一个已经有些俗的词来说,就是“接地气”。
英剧《黑镜》是以科技高度发展为前提讲述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题材故事,而《怪谈》里的场景、故事、人物关系等则是在现实生活里屡见不鲜,就以叶伟民执导的第三段故事来说,小气又有些咸湿的老板,既是香港八九十年代“小男人”电影的延续,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紧抓机会往上爬的同事,还有带点人情味的老街坊等,使得现实的气息扑面而来。
演员的表现也是影片精彩的一部分,特别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罗兰的精湛演技。
她在香港影迷当中也有“鬼婆”的赞誉,因为她曾经出演了《阴阳路》、《七月十四》等多部让人心有余悸的惊悚片,而在本片《怪谈》中虽然她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她说话时的低沉缓慢的语调,还有貌似可以看穿一切的眼神,都让人感到悚然。
而李治廷、文咏珊、吕聿来等,也都是以较为内敛的方式带出了人物在命运中的不可控感。
国产恐怖片常常都是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或者是常靠出人意料的声响来制造恐慌,而较为缺少的是故事、细节层层推进的惊悚感。
而这部文隽监制、叶伟民等执导的三段式影片《怪谈》,尽管故事背景、人物不一,但不仅是通过手机等现代化工具串联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营造出了国产片少有的惊悚感,让人不寒而粟。
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哪里有人会明白我的哭新楼
一年四季看近百部电影,其中惊悚、恐怖片看得最多,国产的恐怖片尤其多。
虽然有审查制度限,鬼片几乎真的变了鬼,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电影人们的不断努力,还是能让我们对国产恐怖片充满了希望。
特别是2014年文隽跟叶伟民联手打造的《京城81号》,刷新了华语恐怖片票房记录,让恐怖惊悚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月23日,由文隽跟叶伟民两位老搭档联合内地新晋导演田蒙和咸旭初共同执导的恐怖惊悚电影《怪谈》上映,再一次在电影院里把我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怪谈》其实就是谈怪,无非也就是谈鬼怪。
鬼怪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聊斋》就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并被多次搬上荧屏、银幕,但鬼怪通通变成了妖怪,只不过碍于国产电影的审查制度,鬼都不见了,所以我们也只能谈谈怪了。
《怪谈》这部影片由三段故事组成,并分别由三位导演执导,以微信中常见“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三个功能为主线,引出三段诡异的怪事。
题材紧贴时代,让人新鲜感十足,同时也给低头族敲响了警钟,危险是无处不在的。
虽然电影里没了鬼,但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气场、氛围,可以说讲故事的氛围也可以比故事本身的内容更精彩。
不得不说《怪谈》是一部极精致的国产恐怖惊悚电影,不管你是日韩恐怖片的忠实粉,还是欧美恐怖片爱好者,或是港式恐怖片的死忠,《怪谈》这一部电影都能满足你。
第一节《附近的人》偏日韩范儿,朱珠、冯文娟、杨洋、施予霏四位美女,深夜在游泳馆里上演一场闺蜜撕逼大战。
虽然故事比较简单,但看得出导演和编剧的用心,头七、鬼复仇、鬼上身等恐怖元素让人不寒而栗。
剧情的反转还是蛮有看点的,特别是黄明的“鬼上身”,演绎的十分到位,让表演和整体氛围拉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紧张感和刺激感都足够。
第二节《摇一摇》讲述的是一起艺术家杀人事件,走的是欧美恐怖路线,残暴程度直逼好莱坞杀人狂魔大片。
虽然没有血肉模糊的重口味,但在破旧的废弃工厂里,各种光怪陆离的雕塑以及残肢半成品,再加上SM工具、火炉、面具杀手,环境与气氛都相当的恐怖,杀人动机和手段直逼美式B级片。
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她也是一个曾遭遇抛弃、背叛受过伤的女人,《恐怖蜡像馆》的意思,美式B级片的套路结合,还有的环境氛围,猎杀感很强烈。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知全能的警察是有点煞风景,邪不胜正的结局也让人只能呵呵,香艳的猎杀过程和逃亡的过程都紧迫感十足。
第三节《漂流瓶》是全片中最长的一节,也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个。
这部由叶伟民亲自执导,走的是港式恐怖片的路线。
无论是主演阵容,还是场景特效,都堪称神来之笔。
影片由青春偶像李治廷和文咏珊主演,颜值绝对爆棚。
六张许愿纸,断送了五个人的性命,片中的各种死法只是有一点恐怖的,最令人恐怖的还是龙婆罗兰的回归,躲在阴暗恐怖的街角烧着许愿纸的罗兰没有太多的台词,但只要她出现在镜头前便可以让人不寒而栗,不愧是港产惊悚的招牌式人物,的确能引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这部电影稍加修饰便可以改成一部独立影片,罗兰也会更好的发挥空间。
整休来说故事的串联还是比较合理的,相比以往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没有剧情用爱情来凑的电影相比,这部影片的三段故事都是直奔主题,没有任何的拖沓感。
在这个电影里内容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 讲故事的气氛和方式远比故事本身更加精彩。
一直搞不懂,国产惊悚片为什么就是拍不出张力,按理说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中,角色的需求(众女生都想参加游泳大赛),角色的困境(只能有一个人参加)和角色遇到的危险(死去的好友回来索命)几个要素都齐了,剪辑上也用了大量闪烁快切制造诡异动作,音效听来也很有穿透力,但片子怎么看怎么不吓人,硬说找问题的话,应该还是导演对几位女生之前的友情铺垫太少,观众还没分清谁是谁,就开始被迫看她们撕逼,何来代入感?
第二个故事《摇一摇》,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吕聿来居然接了这部戏…我都替他臊得慌,能看出导演有意模仿《人皮客栈》,偷窥的桥段也努力的为观众满足猎奇心态,但老套的情节和不合理的反转还是让人感到可笑。
很多影评都夸叶伟民的第三个故事《漂流瓶》拍的不错,但我依然觉得没劲,甚至觉得拍摄幼稚,打着“怪谈”之名,却搞起了浪漫,而且也没多浪漫,总之,尽管我已经直接用两倍速快进看完,依然觉得浪费了时间!
半夜11点多去电影院,相当于包场看的恐怖片。
不好看,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大学四年同窗的一个女生在游泳池里被她的一个舍友不小心杀掉了,然后一位爱慕她的男生和她的舍友合计用闹鬼的剧情抓住那个杀死她的舍友。
第二个故事:一个女雕像艺术家在荒郊野外买下一个废弃工厂,在工厂里折磨杀人来进行艺术创作。
第三个故事:带有死神来了的味道。
男主得到一个婆婆的6张许愿纸,他和朋友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愿望,没想到都一一实现了,但在愿望实现之后却都死掉了。
男主的愿望是和女主拍拖,当他知道要发生什么那时候,再犹豫要不要拒绝女主。
不经意间,在拐弯的街角出现了一位女孩。
这是我在打开电视看到最最独特的偶像—杨洋,仿佛恍惚之间迷上了她。
11年,我和许多人一样经历着奋笔疾书的时候为了理想埋头苦干,跟大多数人一样,励志给自己的青春不留下遗憾,闯下属于这个年纪的一片天地。
那年我初二。
也是从我们的初二开始,便在这个人身上刻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关于友情,关于梦想。
那时候,我守着自以为是的圈子,背离一大堆世俗的界限与规定,以为在特立独行地走着那些所谓庸俗的人们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路。
我甚至以为那是成功。
现在回想起来,也无所谓幼不幼稚,甚至会有所怀念。
那才是那个年纪最应该有的生活状态吧。
如今,我在这个点上,我回首过往,尽是唏嘘。
四年来,我在这个人身上,望着她的梦想,数着花开花败,听着四季轮回。
时光留在我身上的,满是尘埃。
以前被我拒绝的烟圈,也在我指尖点燃。
你们当时说我矫情,我觉得只是还没到时候吧,这不,最终,仍是没能避免。
说到矫情,我还不得不说说你们这些说我们只会追星的三观不正的年轻人,我们喜欢上了她愿意为她守护一场关于未来的博弈,我不是无法自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是佳人一枚怎堪看她受尽苦楚,她是登上了一个闪光的舞台,别人都是以为她未来星途坦荡,却不知道她在背后的默默忍受才换来几部电影和一张ep,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她不觉生活不公?
如今坐在网络的一端,却只能看着微博里那她寥寥几篇,然后独自一人,默默感伤。
曾经你们以为不懂礼仪的我,拽酷的混迹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察言观色,将所有私人的喜好与态度,裹挟进心底深不可测的漩涡中,带着虚伪的面具与他人附和。
曾经不可一世,满不在乎的我们,也终究一天,在现实面前跪地求饶,为了生计,疲于奔波。
这是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
偶尔会在某个光影交错的瞬间,想起那些单纯的过往,温暖得伤感着。
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在回想起那段日子的时候,总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拂过,游遍全身,带着淡淡的温馨。
只因我们互相挖苦,反目成仇,又能和好如初。
生活啊,总是强迫着人们做些不愿意做的事。
记得她淘汰那场,我有好几个瞬间,缓不过神来。
原因是回忆一次觉得愈发残忍一次,四年了总会少掉那些当年陪伴她的人。
然后一起疯狂的人越来越少,直至剩下我一个人。
直至剩下我一个人,留在这座不堪回首的当年。
我问过你们,会后悔吗?
你们总是会豁达地笑着,说着一定会经常再见的谎言。
其实我知道,后悔也要去做啊。
其实我知道,你们怎么可能忘记,我们为了那位坚持的女孩,毅然站在人口攒动的路口,像等待审判的罪犯,努力地申辩。
努力着,为我们的偶像梦想申辩。
尽管经常会有异样的眼光,刻薄的嘲讽;尽管我们有时会像乞丐般的被施舍;尽管我们经常不被理睬。
但是哪怕只有一声友好的掌声,一句鼓励的话语,我们便会欣喜地整夜亢奋。
其实我知道,你们怎么可能忘记,我们为了坚持了那么久的喜欢,多少次因为在别人的几句无心之害便恨不得灭了全家,巡演的喉咙,终极pk的坚持。
我们到底依旧乐此不疲的是什么。
只是生活,催促着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考虑。
当一座城市,再也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又何苦为难自己。
其实我都知道。
后悔也要别去。
送给坚持过的洋葱,在《怪谈》上映前最后的心声 无关影片
叶伟民等三位导演联合执导的《怪谈》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影片围绕着的就是人类的贪欲,电影分为三个故事,很有创意的是,故事的名字都和微信功能有关,三段故事的名字分别是:“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
每一段故事都有惊悚骇人的氛围,但是在获知真相之后,最可怕的其实是人类的贪欲。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关系发生极大的变化,虽然面对面坐着,但大家更喜欢低头看手机用微信交流。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人们的貌合神离。
在“附近的人”这个故事中,一所高校的游泳健将在游泳池遇难,虽然没有明显的谋杀痕迹,但大家有点怀疑遇害者身边的几个好姐妹。
这个故事给人以很真实的惊悚感,只要是从大学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有感触,一个系里面很要好的几个女同学,往往在几年的感情之后很容易闹翻,而且都是日积月累的一件件小事。
“附近的人”这个故事中朱珠是主要人物,她与剩下的两位姐妹一起祭奠死去的好友,但同时也在调查好友死亡的真相。
导演通过悬疑设置,让观众在是否有鬼的谜题中不断猜测,当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最终的真相也足够令人骇然。
《怪谈》是一部很手机联系很紧密的电影,每一个故事的主题都是人与人通过手机交流,但逐步走向黑暗的深渊。
手机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还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让人们的生活不再枯燥。
但是,当人们通过手机交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各类的贪欲,从而逐渐走上歧途。
《怪谈》的第二个故事“摇一摇”就直接走向了暗黑范儿,惊悚程度比第一个故事加倍,而且这个故事里面的死者更多,导演把人类的贪欲放大。
吕聿来在片中饰演的小画家因为色欲而接近一名女雕塑家,但这么高冷的女雕塑家背后总是有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从“摇一摇”这个故事来看,故事里没有真正的好人,每个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的。
导演的表现形式比较大胆和直白,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人贪欲过剩最终就会被贪欲所吞噬。
好戏总要在后头,《怪谈》的第三个故事“漂流瓶”由叶伟民执导、李治廷主演,影片在香港取景,讲述一名电影剪辑师的离奇遭遇。
看这个故事,很容易看到过去港产恐怖片的风格,这也是一个惊喜。
目前国产恐怖片的大多都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2014年的《京城81号》算是国产恐怖片中的优良产品,这部电影也是叶伟民执导。
《怪谈》不同于《京城81号》,影片更侧重于年轻人的生活,特别强调手机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产生剧变。
看《怪谈》中就能看到很多生活中的影子,《京城81号》是个比较独立的故事,与观众的生活不会走的那么近。
作为恐怖片的《怪谈》在创作上又找到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国产恐怖片能够坚持提升,即使空间有限,但真正好的恐怖片,是不一定非要看血腥暴力和妖魔鬼怪来助阵渲染的。
文/公元187490年代,港产片曾经一度盛行三段式鬼片。
这类恐怖片的模式是由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它们单独来看,撑不起一部长片的故事长度,但30分钟里又可以做得足够有趣精彩,所以便以合集的形式来推出。
有的可能彼此之间故事有一些联系,例如《阴阳路》,人物关系有那么一点承上启下的意思;有的则是围绕一个大主题来,发生在同一个地点,例如《Office有鬼》;有的则是故事之间毫无关系,靠某个事件来进行串联,例如《怪谈协会》。
而国外也有这种拼盘式惊悚片,甚至还有像《26种死法》这种把几十个短片堆在一块儿的做法,实在是丧心病狂。
新世纪以后,港产片里的恐怖题材变得少了,《阴阳路》系列拍了十多集,最后几集没了古天乐,质量惨淡得不忍直视,甚至连胶片都不用了,拿劣质DV来拍摄。
而备受好评的《怪谈协会》却一直没有续集,让人挂念那个把主席宰来吃了的可怖协会究竟后来会员们都怎么样了……文隽和叶伟民这个组合这次利用《怪谈》重拾港产片的经典题材,倒有几分趣味在其中。
“怪谈”本是日本热衷的都市传说,他们的《怪谈新耳袋》长盛不衰,让我也追了许久;港产片舶来后,注重“怪”字,又结合了香港本土文化于其中,饶有趣味,例如《怪谈协会》里“四不像”就是一个典型的香港式怪谈;而这次的新版《怪谈》,故事不仅仅发生在香港,前两个故事有了内地的背景,再加上三个故事均已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为题,以《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展开了三段新怪谈。
其实目前的国内审核环境严苛,想把真正的怪谈搬过来难度较大,别的不说,就算翻拍一次《怪谈协会》,恐怕通过广电总局审核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文隽之前在内地折腾了好几部恐怖片,《绣花鞋》《京城81号》等等,总算是一步步摸清楚了在内地拍这类恐怖片的脉门,这次用《怪谈》,走的也是同一种路数——吓人,不吓鬼。
无论是日本还是港产的怪谈,其本质还是利用了在当下都市里生活的人们,于钢筋水泥里的一种疏离感来制造恐惧。
就像第三个故事《漂流瓶》那样,李治廷扮演的上班族每天被上司折磨,被同事利用,被工作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却在夜路上偶遇一个烧红纸的龙婆,怀揣着那几张心愿纸,一群朋友有说有笑的写下心愿烧掉,却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这个故事里,传统黄大仙式的“有求必应”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结合到一起,却在教育观众不要贪便宜,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从古时候的《聊斋》到今时今日的恐怖片,从过去的乡村怪异志到现在的都市传说,人类的恐惧病患了上千年,方兴未艾;未来当广电总局彻底放开审核的时候,我相信无数个跟《怪谈》一样的恐怖片都会涌现出来。
手机到底是惹谁了,最后三个故事没有一个把这事讲明白的。
倒是第二个故事真正把微信用对了,第一换成啥APP都能成事,第三个就是划勾完成任务了。
单个故事来看的话 第一个你是裹乱的吧世上没鬼所有鬼都是人搞出来骗人的这种俗玩意能不玩了吗 鬼是压你太多次了你不服还是怎着 几位演员你们确定自己是演员吗~ 就是来不了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用配乐灯光色彩来吓唬人 一马平川的时候就装神弄鬼的怕别人不知道后面有诡异。
正了半天屁也没玩出来。
到底是便秘还是胃胀气你倒是给个说法啊。
两个故事单看都有点意思 演员也不错。
吕聿来应该算是一个特型演员了吧,不知道哪儿总是透着一股阴气,阳光强硬不起来的感觉。
这样的角色很适合他发挥,完成度也挺高的。
第三个故事完成度挺高,演的也是不错。
香港的班底很适合讲小格局的故事。
不把大陆恐怖片当恐怖片看的话,这部片还是不错的。另外问一句:微信赞助了多少钱?
绝对不是那种卖弄假鬼怪的低级恐怖片,是一部集犯罪、血腥、变态、梦境等元素的纯正惊悚片,聚焦都市年轻人的内心欲望,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是一次值得鼓励的尝试,不论是尺度还是故事完成度都甩了国内同类型影片好几条街。
如果你有闲钱,投资1600块钱,交你如何变的更多!!!微信ly502669241
基本上劇情還行, 有惊悚的感覺, 如果沒有抱任何期待去看的話還是可以的。
李治廷终于看顺眼了
还行吧。
三段式恐怖片,然而还是有国产恐怖的“装神弄鬼”之嫌,故事和最后的反转也比较弱,氛围上不够强。
第三段《漂流瓶》有点意思,港式鬼片情怀
还可以,已经算是大陆非常不错的恐怖片了!
还好吧
你还记得曾经做过的梦吗。
恐怖片
所谓无力吐槽
第三个故事稍微强点。
三段式短片合集,前两个演技很差。。。
文咏珊挺漂亮的,龙婆还真的是十几年不变呀
就这样吧。国产恐怖片从未让我有过惊喜...
本来以为是恐怖搞笑片,后来发现是三段式拍得还行,但还是挺差的,第二个故事最好。
第一个不好看,于是没看第二个。据说第三个好看,结果,竟然是做梦,他的梦为什么会成真?故弄玄虚都不是恐怖片。
虽说是手机 但更像是微信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