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出发的个人观点,未必正确,欢迎指正。
=一、日本刑事诉讼中的定罪率为何高达99.9%?
日本的刑事诉讼制度被称为“精密司法”(松尾浩也语),其最显著特征就在于极高的定罪率,刑事判决的无罪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接近0.1%的程度。
[1]极高定罪率并非是法院严格审理结果,而是由于检察官在提取公诉时做到周密的调查取证,严格选择确实有罪的案件。
日本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起诉便宜主义,即检察官在受理警察移交的案件并进行调查之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向法庭提起诉讼。
同时,日本也采取相当严格的起诉标准,要求提起公诉必须具备确实的理由怀疑被告人犯罪,即具有高度的犯罪嫌疑时才能提起诉讼。
因此,为审慎起诉和追求定罪的准确率,对于证据不足或情节较轻的案件,检察官通常选择不起诉——换言之,检察官提起公诉的,往往都是检方认为证据充足且情节严重的案件。
此外,日本发展了诉因变更制度,允许检察官在公诉事实同一的界限内适当变更诉因,这使得检察官在诉讼程序中更加灵活,在起诉不当时也能及时调整和纠错。
(诉因是指检察官根据侦查收集到的证据,以公诉事实的形式提出的主张,即检察官在法庭上将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当然这一制度也极有可能被滥用——比如本季第五话中,深山在法庭上证明被告不可能在12月12日犯罪,决定性证据被推翻,检方立刻用诉因变更的方法把案发时间改为12月6日,恰好12月6日被告还没有不在场的证据。
如前所述,检察官选择起诉证据充分的重罪案件,并能在诉讼中灵活调整诉因,这就使得提起公诉的案件很容易被判定为有罪。
另一方面,由于检察官侦查和提起公诉的过程非常严格并且精密,一旦作出错误起诉,就很难被纠正。
检察官想要证明嫌疑人有罪,大概需要证明以下几项内容:有充分证据表明嫌疑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证明嫌疑人对此违法行为应当承担责任以本季第七话佐田律师的案件为例:会社社长借设立子公司的名义侵吞了3000万円公司资金(类似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职务侵占罪),检方指控佐田律师帮助会社社长侵占公司财产,是职务侵占的帮助犯。
因此检方应当在庭上证明:1.佐田律师确实实施了职务侵占罪的帮助行为2.佐田律师故意实施了这项行为此处检方的主张是佐田律师提议设立子公司并且经手相关事务,事后收到了来自公司账户的300万円报酬,有银行汇款记录、公司职员的证言和佐田的自白(佐田承认了子公司的事)作为证据。
由此可以看出检方的证明逻辑是:设立子公司是侵吞公款的帮助行为——佐田律师实施了这个行为;佐田律师提出并且主导设立子公司,事后收受了报酬——佐田律师事先知道社长想要侵吞公款并给予了帮助,这就构成犯罪的故意。
那么应当如何进行辩护?
第七话中尾崎的辩护策略很简单(也很傻),她不寻找证据直接攻击检方的证明逻辑,却试图证明佐田律师被社长骗了,对侵吞公款并不知情,对实施帮助行为没有犯罪故意。
而唯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证据,是佐田本人的辩解(而且佐田律师还没敢承认自己被骗了)。
检方证明佐田有犯罪故意的证据有两名职员的证言和汇款记录,辩方证明被告没有犯罪故意只有被告本人的辩解,法庭会采信哪方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在辩护过程中,如果不直接攻击和推翻检方的证据,是无法获胜的。
实际上检察官会事先预想到法庭上各种场面,进行全面准备,掌握证据很充足,并且不愿意把证据开示给律师[2],对于律师的各种主张检察官都有相应的证据来应对和反驳。
因此如果律师默认了检方提出的证据,反而想以别的方法来证明无罪,比如提出没有犯罪故意或者正当防卫(第一季某一集佐田律师就提出了正当防卫的辩护策略,这是很民事辩护的思路),这种主张99.9%会被检方的充分证据反驳,因此这种路径是走不通的。
要想赢得无罪判决,必须像深山一样,从充分侦查和搜集证据开始,一步步推翻检方的证据链。
二、刑事辩护律师为何要查案?
——侦查辩护的重要性刑事诉讼以“起诉”为中间点,分为侦查阶段(起诉前)和审判阶段(起诉后),相对应地,刑事辩护委托人的辩护也可分为侦查辩护和审判辩护。
侦查辩护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证据,审判阶段中,法庭对侦查的结果进行重新审查并将据此作出判决。
没有侦查阶段的辩护,也就没有审判阶段的辩护。
“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来说,侦查辩护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3]侦查辩护的历史相当短,直到1946年《宪法》当中才承认侦查阶段的辩护,此前的刑事诉讼法只允许犯罪嫌疑人在起诉后聘请辩护人。
如果辩护人无法进行侦查辩护,那么审判阶段所能展示的证据将完全来源于检方,而检方又只精心挑选能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如此检方在证明嫌疑人有罪时将不会受到阻碍,审判阶段的辩护也由此失去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法律赋予了辩护人在侦查阶段进行辩护的权利,现实中仍然有大量的辩护律师被检察官开示的证据所束缚,而不积极寻找证据,也很难再接受被告人的辩解。
此外,现实中大部分的法官为了节省时间也会只读检方提交的案卷笔录从而形成心证,此后很难再接受法庭上所展示的证据(这一点在本季中很好地从元法官尾崎的角色中体现)。
《99.9 刑事辩护律师》这部作品,两季以来花费大量笔墨展示辩护律师还原现场、寻找证据的工作,正是要表现被忽视的侦查辩护对于刑事辩护和犯罪嫌疑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批判精密司法之下检察官权力过大与法院过分依赖检方证据等弊端。
从这一层面上,《99.9》是一部具有相当写实性和警示性的实证作品。
此外,《99.9》的表达重点在于,辩护律师进行缜密侦查,从而发现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无罪,而非通过推理寻找真凶煽动正义感,因此以推理作品或侦探作品的标准来衡量本作是不恰当的。
即使是被广泛诟病太过简单的情节,也是贴合剧本主旨的,本作的重点是“如何侦查”而非推理的过程或案件的结果,以花哨技巧表现主角的推理或是案件的曲折将使得剧情失去重点。
三、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深山大翔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本剧中一个被广为争议(或者说被批判)的立意点是主角深山大翔作为律师的价值判断。
例如在第一季中,有罪的被告人谎称自己无罪,而发现真相后深山辞去了为这位当事人辩护的工作,被部分国内观众批评为违背职业道德。
事实上,本作在此处的设计,所体现的是辩护人职业伦理中诚实义务与真实义务冲突时的真实困境。
辩护人负有诚实义务和真实义务。
诚实义务,是指辩护人应当为了被告人的利益和权利全力以赴地进行最好的辩护,并且保守委托人秘密的义务;而真实义务,则是指辩护人不得积极实施歪曲真实(或事实)的行为。
而当被告人的主张与事实相反时,例如被告人犯罪却主张自己无罪(真犯人的无罪辩护)或无罪者出于某些原因主张自己有罪(替身犯人的有罪辩护,这一情形出现在第一季第9话当中),辩护人就陷入了上述两项义务的冲突之中。
辩护人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也不能歪曲事实,当陷入两难时,辩护人只能选择劝导被告人,并根据事实进行辩护或者辞去辩护人职务。
此外,深山的一贯主张是发现事实真相,名台词是“事实只有一个”,这一主张看似热血中二,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辩护策略,即依据事实进行辩护。
根据事实进行辩护,毫无疑问是最有力的辩护。
而日本的刑事诉讼之所以产生了包含诸多设计的精密司法,其目的也正是在发现事实(实体真实)。
本作通过塑造深山这一角色,表达了对刑事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精细化阐述。
“关于刑事案件的辩护,辩护人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承担的责任——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收集证据、对案件进行初步判断、与检察官交锋——这是非常重大的、困难的,而且要求辩护人保持清廉。
只有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遵守职业伦理的律师,才能胜任符合律师本色的职务。
”[4]四、本作体现的刑事诉讼程序价值——人权保护本季第二话结尾,佐田律师质问检察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审判,究竟是为了谁存在的?
”此处阐述的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为何要保护人权的命题。
从笔者亲身经历而言,普法普遍困难,很难向不了解法律的普通人阐明,为什么刑事诉讼程序当中要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更常见的,是刑事审判汹涌过程中的舆情痛斥被告人丧尽天良,痛斥辩护律师“为魔鬼辩护”,痛斥法律漠视被害者的人权。
然而正如本作中所展现的,无论清白与否,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送上审判席。
刑事诉讼程序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保障每一位公民在被起诉时,面对法庭,都平等享有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惟有经历公正审判与严格证明,才能判断其是否犯下罪行。
如今有《99.9》这样的作品,愿意挑战阐释难以理解的法律价值与制度问题,并且以简明易懂、轻快娱乐的方式加以演绎,促进普通人对法律知识与价值的理解,消除隔阂,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1][日]六木佳平:《日本法与日本社会》,刘银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2][日[松尾浩也:《谈日本司法改革——以建立裁判员制度为中心》,2005年9月。
[3][日]佐藤博史:《刑事辩护的技术与伦理 : 刑事辩护的心境、技巧和体魄》于秀峰,张凌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4]最决平成五年十月十九日刑集第47卷第8号,第67页。
吸引我的只能是剧情了,get不到日本人的审美,更是因为学渣,体验不到冷笑话的点。
世界上有一个懂你的人也是超级幸运的,虽然那个人不一定是你的恋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弟弟被二次陷害的那个案子,当真相大白以后,女主问犯人为什么会来找他们事务所为女主的弟弟辩护。
结果犯人狂笑着说:因为找你来辩护,你一定会让你弟弟认罪的,哈哈哈……当时听到这话时,真的一阵揪心,我们在外面时,可以经受任何质疑和嘲笑,但如果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相信自己而让自己认罪时,那感觉真的好绝望……我们能经受得了那些无关之人的任何诽谤,却接受不了来自身边最大的背叛……
自称学法律,却一开始就忘记了“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这一条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没有当过刑事律师来说主角的行为不是律师应有的,被李狗嗨洗脑过头了吧,觉得律师都应该是法庭上打嘴炮呢,也不怕法官直接把你请出去。
民事诉讼嘴炮就算了,刑事诉讼在辩护?
不找到证据打破检方的证据链跟这说啥呢?
看检方会不会鸟你。
而关于是否以委托人利益优先,这个剧里已经借由深山和佐田律师来探讨过了,并不是所有案子都能以委托人利益优先的,当委托人利益和真相冲突的时候,律师要怎么选择?
自称学法的那位已经做出选择了,委托人利益优先,于是,讼棍就是这么来的。
以及,这是律师职业剧,并非推理剧,所以深山的推理也并没有描写得很深,更着重的是在证据。
检方起诉讲的是证据,而不是在有了证据之后去考虑嫌疑人这么做图什么,嫌疑人是不是傻。
在完整的证据链面前,去钻牛角尖想嫌疑人为什么不这么做,那么做不是更优方案吗?
这才是傻。
况且现实中有多少案件本就是不按正常人的逻辑来的,冲动杀人的时候还会去考虑用刀还是用板砖就不是冲动杀人了,那叫谋杀。
在证据面前,难道让检方不信证据信逻辑?
以为破案是玩侦探游戏呢。
最搞笑的是,在不了解日本法律和公检法的实际工作情况,全都代入我国的,才最让人无语。
说日本警方检方会认真检测证据的,去看御殿场事件,看辩方律师找了多少证据能够推翻检方的证据,但是靠检方的嘴硬,法官不予采用。
日本为什么刑事案件有罪率高达99.9%,就是因为法官与检方距离太近,法官在心理和行为上偏袒检方,打破了法官、检方、律师这个原本应该平衡的三角,在这种情况下,检方隐瞒证据都不足为奇,还指望检方给律师提供打自己脸的证据吗?
如果因为看了各种律政剧而觉得这部剧的律师行为不律师的,真诚建议去看一下日本纪录片讼冤律师,这个纪录片记录了一位日本的刑事律师在一起真实的案件中的行为,看了之后你会发觉,深山的行为在刑事律师中,也许少,但他并不是独行者,他们每天都在为真相努力,这才是一个刑事律师应该做的事。
这部剧在日本不但收视高,也被日本律师业内肯定,连庭审都是请了真正的刑事律师进行现场指导的,主创也在私下和刑事律师也有进行各方面的交流。
更有趣的是,有刑事律师看了这个剧之后,还真被启发找到了新证据,为委托人洗清嫌疑www。
所以自称学法但是从未实际从业的人也不必来贻笑大方了。
最最最后,小律师什么时候拍第三季啊!
日本的刑事案件审理体系主要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三方构成,形成这种三角形的结构,目的是使其中任何一方都受到来自另外两方的牵制和约束,借此保障手中的权力不被滥用,以此为基础为被害人和被告提供法律上的专业帮助和公正判决。
在法庭上,检察官代表被害人的利益提起公诉,律师代表被告的利益进行辩护,法官依据事实和双方的陈述,基于法律作出判决。
本剧的主要关注点是日本刑事案件判决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即一旦检察官选择提起公诉,被告被判有罪的概率高达99.9%,本剧讲述的即是以深山大翔为代表的几位律师在剩余的0.1%的案中努力追寻事实真相的故事。
不考究剧中案件本身合理与否,(很多简单的事实警方和检察官居然都没有注意到,可不太符合其它电视剧中日本警察的形象),单纯看剧集本身的设定,我认为是有想法并且值得深思的。
当权力的三角发生扭曲,最容易受害的就是被三角形围在正中的事件当事人,而处于三角形顶点的法官 、检察官、律师则各有考量,剧中的佐田律师发出过这样的疑问:“检察官说最后审判的人是法官(自己只是提供证据),法官说自己只是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作出审判(自己并不负责调查),律师则只是根据委托人的主张进行辩护,没有人真正关心被审判的人的命运,那么审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依我个人的浅见,审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权利,为受害人争取公道,也是为了保护被告的权利,让被告得到应有的处置,要得到这样的结果,需要法官、检察官、律师共同努力,尊重事实,敬畏生命,依法履职。
比如刚开始 说车速必须120以上 才能及时赶到办公室那里 如果时速120以上 就会被电子眼拍到不是只要在电子眼那降速 没电子眼的路段时速再提上去就行了嘛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时隔两年,松本润主演的人气剧集《99.9%刑事专业律师》终于推出了续集。
依旧是熟悉的配方,松本润×香川照之,老鲜肉配大叔,戏中戏的男主角努力准备司法考试的废柴男,腹黑的老板,以及一心为家的配角律师。
依旧是熟悉的味道,重现犯罪现场的戏中戏,每集来客串的摔跤手(这季还加上了漫画家),破案前关键的做饭,以及最后万年不变的保留节目冷笑话。
还是单元剧的模式,律师团队通过努力解决各种棘手的案件,每集的套路没变多少,但是架不住观众就是吃这一套。
DoctorX的律师版,长寿什么的,就是人设和套路看不腻这部剧,肯定还会有第三季。
看剧的时候,小民常常会出戏到DoctorX里面去,龙傲天又个性的主角,一群找补的绿叶,固定的套路,一路看下来流畅爽快的剧情。
就是律师版的DoctorX嘛。
内容什么的都放在一边,我们要看的,不就是小律师讲冷笑话,小律师做菜么?
话又说回来,日剧中最不缺的就是套路单元剧了,然而为啥就小律师,大门成了爆款呢?
首先,自然是核心人物的出彩。
松本润,米仓凉子和小律师,大门神之契合,互相成就。
而且两部剧的主角设定都是果断爽快的性格,没有迷茫,没有别扭,没有纠结,就是干,然后干成,吊打对手,不废话,不墨迹。
尤其是在经过了第一季的主角的悲惨过往之后,到了第二季,这种直来直去的欢脱的主角魅力更是无比的闪耀。
说到底,无论哪国电视剧,大部分观众看剧,不就是图个乐呵么。
悲惨过往,苦大仇深的主角,当然也能出爆款,然而大多是意外之喜。
收视率爆款的踏实路子,还得是这种简单,爽快,无脑强大的主角人设。
之于这样的人设,自然情节更不能玩深沉,推理的一定要加娱乐性,紧扣“爽快”二字。
深度什么的就算了,每一集又要给主角装逼,又要给配角玩梗,案子根本讲不了几分钟,大致能说明白,就不错了。
所以这一季的案子,回想起来,没啥印象,也没啥深度。
小民倒是觉得这是明智之举,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剧,口碑和收视总会站一样。
啥都想要的剧,往往啥都毁誉参半。
最后,还有一点是爽剧很重要的,就是主角的胜利/碾压感。
日剧单元剧里,几乎最后都是主角胜利,可是有些胜利,一点实感都没有,看了甚至心堵得慌,主角神情寂寥,一脸便秘,观众看着也跟着难受,也是便秘。
而有些胜利,则看着是一身畅快。
如同憋了一泡翔一下子释放出来的感觉,“排出毒素,一身轻松”,电视上的主角春风得意神情畅快,观众也在心中连连高潮。
这个,或许才是每年量产的单元剧和畅销的长寿剧集的关键差别。
一家之言。
预设立场:真相至上和反体制真相至上,是贯穿《99.9》两季的立场。
说起这个立场,不禁想到了另一部立场截然相反的热剧《Legal High》。
李狗嗨里,第一季第一集就是一个杀人案,然而即便到了最后,凶手是谁也没有确切答案。
这部剧的立场如同他的中文名一样,“胜者即是正义”。
两种立场都可以出爆款剧,充分证明了只要你把故事讲圆讲好玩,观众就爱看,才不管你立场如何。
但是《99.9》的立场,虽然更能迎合大众的口味,但是选材上其实更加刻意。
因为每一个案子都是寻找0.1%,每个案子的凶手都是被冤枉的。
但是如果有这么一个案子,小律师查来查去,发现真凶就是自己的当事人,他会怎么办呢?
想想其实挺好玩的,但是这么想其实有抬杠嫌疑,毕竟这部剧本来重点就不在最后的庭审环节,那只是给主角一个解释案情加装逼的舞台罢了。
所以吐槽这部剧律政方面的同学也都有点跑偏了,人家根本意不在此好不好。
另一个立场,就是反体制。
这部剧里,就是怼法官。
不禁又想到了DoctorX,一天到晚的“白色巨塔崩坏”。
这个立场自然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在里面的可以意淫一把出口鸟气,不在里面的也可以意淫一把出口鸟气。
只不过上一季是检察官,这一季是法官,都怼的差不多了,下一季怼哪里?
应该是杞人忧天吧,就一个大学医院,大门医生都能怼5季。
大不了再翻来覆去的怼呗。
◾从来都觉得自己是迷之审美,网上一片骂木村文乃我居然觉得她很萌……黑脸也很萌好不好,就是衣服太丑了;◾同时还觉得那个胖胖的女配长得也不错;◾这一季客串的有桂正和,然后我还有看《电影少女》;◾除了最后一集,小律师每集都有的堵耳朵的动作没有了,好像确实有点尴尬;◾总觉得第四集有问题,剪辑特别的快,看着特别晕;◾《第三度嫌疑人》下面有个评论,99.9律师的sp……◾第三季不是出不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出的问题。
“我找到隐藏在那0.1%中的真相了。
” 随着男主角深山律师的这句话,预示着几乎已被判定有罪的案件出现反转机会。
每当男主角按住耳朵深思熟虑,说出这句话时,我都为之感慨、欣慰与释然。
不同于《胜利即是正义》全方位的演绎律师职业,这部电视剧将镜头对准刑事案件辩护律师追求真相的过程,故事精彩、情节紧凑、逻辑清晰,案情细节和反转设置的恰当好处以及不时出现冷笑话(不懂日语的观众应该听不懂)的情绪调剂,让观众的思维跟着主角一起发现真相,同时抛出价本剧的值观和问题,既能使观众获得查明真相的快乐也能引起足够反思。
“在日本的刑事案件审理中,有罪率高达99.9%,一旦被起诉,几乎都会判定为有罪。
” 整整两季电视剧通过男主角深山律师秉持追求刑事案件的全部真相,相信总有0.1%的真相未被发现的信念,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为一个又一个几乎被判定有罪的但其实无罪的犯罪嫌疑人寻找真相,为他们摆脱被冤枉的囹圄之灾,同时在剧中展现男主角为其父在26年前被判决为杀人犯的冤案寻找真相期望还原清白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种种问题,警察并非对每个刑事案件都客观、全面的收集证据,检察官为了加快办案效率以及增加有罪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过分相信书面调查材料,几乎不亲自调查可疑情况,甚至不惜隐瞒、筛选证据,更改诉讼请求以保证胜诉,法官为提高审结率,充分相信检察官提供的证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加质疑的根据书面起诉材料进行判决,而这一切的问题都来源于日本刑事诉讼中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也就是剧中尾崎律师所说的“上了轨道”,作出有罪判决的不成文规矩。
“最终审判的不是我们,而是法官,如果我们错了,法官会作出判断。
”大友检察官这番话,不得不令人深思。
检察官是国家赋予追究罪犯刑事责任的人,代表国家收集证据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自然不容许犯错,更不能做有失体面的事。
法官作为代表国家的公正判决犯罪嫌疑人罪与无罪的人,当然会优先充分考虑检察官提供的证据,而且对于法官而言,判决的根本也在于提交庭审的证据,如果证据本身就有问题,法官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法官的判决则更是难以被质疑。
辩护律师则是在检方提供的证据中寻找疑点或者找到其他足以推翻检方证据的证据,如果二者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无疑会被定罪。
正如辞去法官成为律师的尾崎律师所说,如今站在律师的立场,换个角度看庭审,无疑检方在法庭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辩护方则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第一季仅仅是为与检察官的博弈,第二季则是更多的展示了法官在判决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刑事审判中的法官和检察官为片面维护“司法权威”以及自己仕途而联手完成有罪判决的情形,更加深入的展现了刑事审判中可能存在的有失偏颇。
若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三角形地位被打破,必然会伤害嫌疑人的利益。
“检察官会说最终审判的是法官,法官会说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作出判决,律师有时也会有先委托人的利益打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 犯罪嫌疑人对于法官、检察官、律师意味着什么,他们是仅仅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客户,至于他们的人生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负责吧,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
然而整整两季电视剧却提出一个更令人深思的话题,作为司法工作者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不仅需要对法律负责,还要为即将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本剧并非要展示法官、检察官、律师谁做的更好,这种简单而肤浅的判断,而是让我们明白刑事诉讼是会让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诉讼,一个人一旦被判处有罪,本人会被剥夺自由甚至生命,其家人会被他人冠以罪犯家人的骂名,如若被冤枉定罪,那这份本不该存在的痛苦将会永远跟随他们一辈子,不该有的伤害将永远不可愈合。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和看待整个事件,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正如男主角深山律师深知家人被冤枉定罪后给他带来的无法弥补的痛苦,所以他成为刑辩律师,像一个不知艰险、不惧强敌的猛兽,毫无动摇的追求唯一的真相,为了挖掘那0.1%的可能义无反顾,但仅凭男主角一行人的努力并非就能创造奇迹,因为刑事诉讼是一个整体,法官、检察官、律师分别扮演了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如若没有与深山律师持有相同理念,尽心履职,维护公平正义的丸川检察官和山内法官,是不可能找到那0.1%的真相,然而正因为他俩成为体制内打破现状、冲破束缚的人,遭到了不公平的排挤,这也正是本剧要表现的另一个被称之为“在体制内身不由己”的难题。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视剧演绎了律师对抗检察官、法官,对抗强大国家公权力的故事,会让人产生一种当权者只为自己的业绩或仕途不顾嫌疑人生死的错觉,内里却是在引导人们明白司法工作者不仅要尽职尽责,追求真相与公平正义,还需要更多的站在对方角度,全面、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如此的判断才会更加公正客观,同时,思考司法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所以我们不要只是执着于判断这部剧是在褒奖律师还是揭露司法体制的阴暗面,而是像深山律师问川上法官“司法是为了谁而存在的?
”一样探究司法的意义和目的。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说,两季电视剧凸显了很多律师与检察官、法官之间的矛盾以及检察官、法官在行使职权中的问题,而且整部剧中被推翻的案件,要么是证人作伪证,要么是真凶刻意陷害当事人,并非是检察官、法官在诬陷某人,本剧只是借此矛盾阐述司法中的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误解法官、检察官这两个神圣的职业。
上一季斗检察官,这一季斗法官,案子比第一季做得好,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这一季没有元气的奈奈,但是文乃也非常可爱,并且这个角色也给全剧增加了新的法官视角,让一桩刑事案件的判定得以从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三种视角来呈现。
两季中有很多案件的被判决人被判处有罪是因为证据矛盾的忽视,定罪证据不充分甚至是捏造证据,为了快速结案而采取各种手段,不注重事实只注重效率,这是对程序正义的漠视,之前看过罗翔老师的刑法悖论十讲,其中一讲有提到过程序主义的重要性:程序往往比实体承载了更多的刑事正义,我们是有限的,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寻找一个绝对完美的正义,所以刑事司法必然是一个有缺陷的正义,但是通过程序性的规则,我们可以接受一个有缺陷的正义。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追求实体正义,那也许会在某个个案中实现正义,但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因为每一个无辜的公民,都可能成为刑罚惩罚的对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正是为何一定要禁止刑讯逼供,尽管七成以上的刑讯逼供不会导致冤假错案,反而会使得案件得以高效、及时、迅速地推进,对刑讯逼供的禁止不是主要因为它会导致冤假错案,而是因为刑讯逼供在程序上是不正义的。
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
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马丁·路德·金有毒的种子,永远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在第五集这样具有原型的案件中,为了严惩引起舆论的青少年犯罪案,法官不惜为了完成任务或是提高个人名誉而动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判刑的目的,将关乎人命的审判变成名利场的角逐竞争,而除去越过程序的手段,这一案更是能看到偏见如何扭曲了事实,乖巧出身良好的女高中生和不良街头的小混混,你内心的天平真的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偏移吗?
一般的人,是没办法轻易就做出决定人一生这种重大的判决的,觉得自己能够公正判断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麻痹了。
为什么被起诉就是99.9%的判刑率?
当被判决人戴着手铐站在面前,所有人看到嫌疑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律师一看到检察官起诉就放弃无罪辩护,法官盲信检察官的调查文书,内心潜意识地认为如果无罪被判决人就不会站在法庭上被起诉。
检察官说最终判决的人是法官,法官说会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而我们律师有时也会优先委托人的利益打一些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审判,到底是为了谁存在的?
在这之上,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三方都有自己的打算,却没有人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真相和正义,无疑是傲慢又麻痹的,至此毁掉的又岂止是被判决人一个人的一生。
还有很多非常现实的遗憾,在深山父亲的案件中,深山父亲在上诉时就去世,二十六年后翻案却时效已过,真正的犯罪者也已经死亡,没有任何形式能还给深山父亲一个公道。
川上法官曾经也是也有自己的坚持,最终落得是名为荣升实则贬职的下场,现实扭曲了他心里的天平,把曾经弑龙的勇士变成恶龙。
往往这些才是我们的99.9%,令人失语的现实。
但也希望我们的内心能永远拥有那0.1%,坚持信念,相信希望。
2018.1.15开始了久违的追剧的日子,因为之前看了第一部,所以真的好奇第二部的剧情。
松本润演的小律师真的挺萌的。
第二季奈奈不在了,又来了一个之前当过法官之后又加入他们团队的女律师,也是只放了第一集。
啊……第一集这位新加入的女律师真的固执的有点招人烦了。
清白这个东西究竟有多重要她不知道吗?
犯下的罪行就是犯下了,没犯罪就是没犯罪啊。
如果我为了不去承担重刑而去承认自己有罪,那我一定也是拒绝的话是这样说了,但是说实话这一集的剧情有点牵强。
什么拍照片的角度判断拍照人的身高,通过屋外面的喷泉判断证人做了伪证,说实话,真的有点牵强吧。
这种东西,在法庭辩论中真的能出现并被采用吗?
所以第一集的99.9,我觉得也一般,希望后续发力。
其实,剧情中所坚持的寻找真相什么的,我倒是不太认同,但是他们作为刑辩律师的那种精神和一定帮助嫌疑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信念我还是非常欣赏的。
说到底,律师,法官,检察官,虽然都是法律人,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所要坚持的东西根本就是不同的,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其位谋其政,做好本职工作才是重要的。
2018.2.20关于松本润主的电视剧《99.9》2我终于意识到哪里别扭了和上一部相比,小律师的性格好想比以前更乖张了,真是事务所里他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可能是因为他太萌了,事务所里真是人人都向着他。
🤔🤔小律师在工作中真的挺任性的,还有点没个正经,有的时候看他第二部里查案那个样子真的有点生气。
😠如果我工作的时候,和这么一个莫名其妙自认高明的同事共事,我可能会打死他……但是不能否认,他认真起来的样子还是很有魅力的。
除此之外,第二部的女主角也太没个性了吧,像是个游戏NPC一样,不不不……并不是NPC,因为没有她,好像对剧情的连贯性完全没有影响。
女主角的弟弟好像被卷入了什么案子里,这就是女主角的心灵创伤吧,一上庭的时候就各种闪回,一集闪回八遍,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有心灵创伤。
女主角还是个面瘫,每天除了皱眉头叹气,我也没看出来她干了什么对案件有帮助的事……嗯……暂时就这么多,其余的,想到再加。
2018.3.20终于哭着喊着辛苦的找到了《99.9》2的资源,乱七八糟的看完了最后两集,结束了两个多月的追剧生涯。
接下来,仔细想想看完《99.9》2之后的感觉:(什么松本润很萌,香川叔很逗这种话就不说了,他们在剧里一直都这样。
)第六集开始后剧情渐入高潮,舞子律师弟弟的案子被翻上台面,亲情与信任被架上了天平;小律师面对狡诈的真凶和在暗中操纵审判结果的法官竟然败诉;最后甚至上升到了整个国家司法公信力的高度,要去推翻错判了八年的冤案。
乍一听,是不是感觉冲突相当激烈了,但事实上,各方的反应与应对真的是相当的冷静与克制了。
克制到在我看剧的时候,总觉得他们律师查案都那么儿戏吗?
(为我的狭隘道歉)小律师一直是那种游戏人间的性子,甚至在极其严肃的场合都要讲几个冷笑话“活跃气氛”,所以在剧中他偶尔显露出的严肃和认真都会特别让人感受到案件的棘手和事情的严重。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六集小律师得知舞子的弟弟被卷入杀人案以后那担忧有略带焦急的眼神和动作。
他一定是想到自己的父亲了吧,想到了一定要成功查清事实真相。
就是这个认真的眼神,直接击中我法官先生则一直是那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好像是那种练了什么禁术的武林高手。
你明明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但你又说不出他做错了什么。
再加上电视剧的镜头给人的那种压抑感,实在是让人觉得堵得慌……更关键的是,这人还成为了司法总长,天佑日本吧。
🙄🙄🙄最后说一说让我实在喜欢不起来的女主舞子。
平淡如水,可有可无,没有亮点,眼前一黑。
她弟弟只出场了一集,我都觉得人物立的比她好太多了。
但是苛责女主可能不对,是编剧的锅?
说说我觉得不太行的地方:总觉得这一部的剧情比上一部弱了好多,查案的时候的关键逻辑总觉得有点接不上,有点强行关联的意味。
其实推翻刑事有罪判决的关键就是证明这个案子不是嫌疑人犯的,但是具体怎么证明,这个怕是是要好好思考一下,因为真的挺困难的。
剧情冲突也极力弱化了,例如小律师败诉的时候,我本以为有多大动静呢,没想到他只是拍个桌子就完事了……有人可能说他是心态好,但是这么个常胜将军突然败了怎样也要有更大的震动吧。
(参考李狗嗨,叔的败笔跟了他整整一季呢)写到这里不知道如何收尾。
只能说是还可以,主观的中等偏上的水平,出彩的亮点不多(主题曲我也觉得就那样吧),但是一直看下来也不会烦。
这是在豆瓣上第一次发这么主观的评论,也就是抒发点追剧的个人感想,如果有什么说的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是因为这是直接从我的日记里copy过来未经任何修饰的语言~请别见怪~🤗🤗🤗
99.9的刑事案件中只有0.1的可能被律师辩护成功,这是概率多低的一个事情。
而在本剧中这种低概率的事件成了律师案中的日常。
虽然本剧主题就在于此不围绕这个拍也就跑题了,但是过于套路化的刑侦方法,让这个低概率的刑事辩护看起来就和普通的案件没有任何差别,从大量的调查事件开始到偶然的发现矛盾,然后再通过实验证明矛盾的存在最后推翻整个案件。
从观感上来说,初期一两个案件用这种套路还有新鲜感,但重复到第二季实属有些乏味了,这0.1翻案的概率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难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99.9概率的刑事案件为什么能成功,难道不就是检察官的麻痹疏忽嘛,因为盲目的相信警方判断的一两个证据不做任何验证的枉下结果。
而案件背后的本质本就和普通的案件一样,只需稍作假设和验证,从更多的角度来断案就能得到正义的结果。
这99.9象征的就是体制腐败的程度,而只有0.1的人心善良还愿意纠正这样的错误为善良的人带去正义。
日本刑侦剧好看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在制度的崩坏之下又总能发现人心善良还略有希望的微笑光芒!
比第一季稍好...
套路与冷笑话跟第一季一个样看着就有些腻。案件比第一季稍微复杂些了,还原现场的实验更下本了,时长也变长了,剧情是比第一季更优秀的。但女主太烦了,人设太讨厌了,木村文乃演技又差,谁要看着她天天摆副臭脸没啥本事却凌驾于别人之上?害得自己弟弟白坐牢还怪他没跟自己说真相?这剧本来主角就是松本润和香川照之,编剧导演怎么就给她加戏那么多?荣仓奈奈就不配?这季奈奈就出现几分钟也确实就碾压木村文乃了。还有,这季好多面部特写都给松本润单独磨皮了,画面都糊了,真是岁月不饶人了,松润要好好保养啊。
nana第三季能回归吗!大boss还挺带感的!
总体比第一季要好诶,只是男女主的chemistry好了很多。松本润的角色人设果然还是有很根本的问题,累赘太多太多了。
案件还是有趣的,只不过这季少了nana
前半季弟弟被抓走那个回忆镜头也给太多了,你不想讲就先放放别放了,想讲就逐步多给点信息推进一下,就那么几秒的镜头,一会放一次一会放一次烦死了。 感觉第二季女主形象刻画有点生硬有点刻意有点用力过猛了,知道这季想写一个法官视角的改变,但写的过于极端显得有点降智。
我真的太讨厌木村文乃了
文乃啊文乃 只记得她上夜会说徒手抓虫被润嫌弃了XD 最出彩的是香川家人和那只雪纳瑞~//offer穿过来想起小李说他的梦想从这里出发就莫名有点想笑hhhh(不是贬义)
单元剧基本都会变得套路,而且还是更喜欢第一季的女主
我喜欢的这两个爱穿蓝色西装的(男)人都爱寻找那唯一的真相(笑
终于主线了!喜欢胖胖的律师助理,做事认真细致,待人接物温和有耐心,用线轴图理出案件时间线思路简单粗暴。刑事案件要带着追求真实,怀着正义之心去审视,还原事件发生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对找寻真相很有帮助。第二季编剧不思进取,水准有所降低,重复拖沓感强烈
挺搞笑的,放松一下还行,但是当严谨的推理剧看就不行了。另外大律师人设崩了,有点不开心
nana走的第一集。想她。
非木村ひさし的集数还行,原型是御殿场事件那个案子写的不错。其他的……冷笑话的节奏不够好。
什么鬼。。。。
冷笑话满点(简直太过头了),所有人物语速都很快,剪辑节奏感强,梗多得眼花缭乱,偶尔有点喧宾夺主。优点是把律师、检方和法官的三角立场竖了起来,讨论司法的公正与审判的意义;但因为剧情需要,辩护方持续扮演善角,剧情套路感也比较强,3.5吧。香川叔太可爱了,比松润更夺目,所长跟鹤瓶叔也是出场自带气场,木村文乃就不行了,全程演技无起伏,不如办公室其他同事…
佐田被冷笑话同化太好玩了。
异常本土风格化的推理剧,莫不是看了很多年日剧的人很难理解那些冷风梗,快速切换的镜头可以说是特色,也是有些人眼里的缺点,实在是晃眼睛。但单从案件本身出发,还是很好看的
黑日本的司法体系绝对黑的到位。
想看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