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UNFIAR》比起来,电影节居然还有一部更新的《眉山》,5月才在日本上映,到6月中旬第六周放映时,仍然停留在票房十强的彪悍成绩,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
日本电影一向善于通过细节表达普通伦常感情,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一对不无对立情绪的母女感情交流,故事比较俗套,又拍得比较冗长,前一个半小时简直让人有些无法忍受,要不是饰演母亲的宫本信子的表演实在精彩,肯定昏昏欲睡过去,所以同场观看的上海小V早早发短信过来,称和她打90分的《东京塔》比起来,这个最多只能打60分。
不过,影片的高潮部分——眉山的阿波罗舞祭那段拍得非常精彩,菜菜子煞费苦心的终于安排到父亲来和母亲相会这段,拍得克制又颇具分寸感,点到即止的的风格让人回味更久,父亲与母亲隔着阿波罗舞队相望,而穿着绿色和服的菜菜子在中间深情凝视的镜头非常之经典,看到此次,小V立刻飙短信过来,声称此段可加十分,是是,一样深得我心啊。
其实最后还有母亲过世后,因为捐献出自己的遗体,有个日本医学院学生齐齐向家属鞠躬表示感谢的段落,也让人思绪万千,非常感动,不知道中国的遗体捐献者会不会也享有这样的仪式,让家属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只是个俗套的母女感情戏,但这个母亲所诞生的女儿却是她喜欢有妇之夫的结果,因此这个母亲其实也就是现在国内俗称的二奶的老年版,这样的角度选择让这个俗套的故事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与深度,放在中国,这样的感情大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描述,更何论赞美了。
导演犬童一心此前曾拍过《彩虹老人院》《虎鱼门》与《狗狗心事》。
综上所述,《眉山》可以一看,但不绝对推荐。
对阿波舞很有FU,母亲边跳舞边流泪,帽子掩饰不住恸哭,和热闹的场景形成强烈反差。
不过纵然那个男人把自己说的多可怜,终究还是和原配在一起,日式小三发扬了一把民族风格,隐忍再隐忍,唉。。。
内伤啊。。。
还是觉得菜菜子的和服扮相好看,洋装造型憔悴了不少呢。。。
据说松岛菜菜子和饰演她母亲的宫本信子是日本代表两个时代的女优……嗯,扯远了,很平静的电影,那些喜欢看惊心动魄剧情的人们可以关掉这个页面了,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母女,剧情相当的平缓,甚至给人一种超级超级慢的感觉,仿佛一个皱眉,一个伤神,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因为演员的传神表演,即使静默缓慢,也能让人感动……跟东京塔有点像,东京塔要温情些。
就是这样大概内容……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单亲家庭,女孩子一直到自己32岁了,妈妈都快病死了才发现自己的爸爸尚在人世,虽然像以往那么对母亲那么生气,终究还是在知道妈妈的故事之后慢慢理解了她,陪伴她走完了一生。
一个女人,无法得到心爱的男人,于是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他出生的地方,虽然痛苦,但是孩子的声音在她听来就如同鲜花盛开一般,于是她勇敢地活了下来,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么一个任性但是坚强的女人,喜欢唱戏,喜欢直言不讳,喜欢在受伤之后强作镇定……却是那么可爱,在被女儿揭穿谎言之后竟然唱起歌来……真是服了她……两个女主角都演得很棒,把一母一女一模一样的臭脾气演出来了……顺便男主是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里面的男主长大版本的,笑起来很阳光,严肃地时候老气横秋的……不过还是很可爱的~~顺便菜菜子年纪不小了还那么好看啊……另外么,电影里还具体介绍了日本波澜壮阔的德岛阿波舞是一大看点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日本人很珍视传统具体跟剧情相关的地方是少女的咲子在跳阿波舞的时候看到妈妈一边哭一边跳,对此很不解,直到多年后看到母亲准备死后才给自己看的遗物中一叠信件,才明白过来,原来亲生爸爸曾经和妈妈约定一起看阿波舞,但是那年妈妈等到彩灯都熄灭了,爸爸还是没有来,而且那之后,爸爸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咲子在母亲生病之后去找过亲生父亲,她并没有说自己是对方的女儿,但父亲已经清楚,还询问她母亲和德岛的情况,问起阿波舞的时候,咲子说可以的话,请来玩。
那也是她和母亲最后一次看阿波舞,在咲子的努力下母亲看到了人群中的父亲,心满意足。
咲子也在母亲去世之前说出了最喜欢妈妈这样貌似她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的话。
嗯,就是这样
【眉山】(BIZAN),【东宝】出品,松岛菜菜子、宫本信子主演。
这部电影平静地讲述了一个母女之间的亲情故事。
母亲,是一个性格独立、倔强的饭馆老板。
女儿,是一个性格独立、固执的职业女性。
影片从女儿笑子在公司里难为同事开始,一个精明强干的女性角色。
剧情的引入,是借由她接到了舅舅的电话,电话里说,母亲生病住院了。
于是,她坐上飞机,从东京回到了家乡德岛市眉山。
母亲是一个老顽固,她保守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秘密,她对女儿说,你的父亲已经不在了。
女儿不信,但她什么也没办法知道。
从小到大,她跟母亲闹别扭,也跟她相依为命。
女儿在医院服侍她的母亲,一边要为母亲任性的举动而担心,担心得罪医生和护士;一边要装作若无其事,在她知道母亲已经无法活到秋天;一边要暗地里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解开三十年的谜团。
笑子陪同母亲到户外去看木偶剧,母亲一脸开心的样子;可是笑子满脸的严肃和质疑。
看完戏,母亲请她吃饭,她质问母亲:“我的父亲没有死对不对?
你为什么要对我撒谎?!
”母亲微笑着说:“那么,主治医生对你说了什么?
你为什么要对我撒谎?
”笑子愤怒地看着母亲。
母亲骄傲地结束谈话,她说:“所以说,你是可怕的孩子。
”然后,母亲走了出去。
笑子瞒着母亲回了东京。
临走时,她对母亲说:“你不是说过,工作是女人的舞台么?
我要回东京去了。
”母亲很得意地让她离开自己。
笑子拿着三十年前的信件,父亲写给母亲的信件,一路在东京走过去,走过当年母亲和父亲热恋时走过的路。
最后,她走到了亲生父亲开办的私家诊所。
而他们,终于相见了。
笑子看着那位医生的左手,她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有一次,被一位叔叔拉着自己的右手,和母亲一起走在眉山之上。
那块表,是一样的,可是手却苍老了。
他们轻轻地说话,她是病人,他是医生。
她说,我家里只有母亲,她病了。
阿波舞的时候,欢迎您去眉山看看。
当笑子赶回医院再见到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不动路了。
很快,到了节日,阿波舞的大游行。
笑子安排母亲坐好,自己跑到桥上等,可是,她没有等到。
她焦急地往回走。
她往回走,游行的队伍在舞蹈,那是多年前她和母亲曾经一起跳过的阿波舞。
对面的看台上,忽然走出一位穿着白衬衣的老人来,她赶紧追上去。
鼓声、人声、广播声,围着笑子,她喊:“爸爸!
”对面的人听不见。
她走下看台,走到阿波舞的队伍中间,她望着对面的那位老人,她喊:“爸爸!
”爸爸回过头来,看着她,然后,她扭转头,看着另一侧看台上端坐的母亲。
两位老人对视了很久。
母亲对身边的医生说:“我们回去吧。
我今晚真的很高兴。
”她微笑着。
笑子站在队伍中,仰望两位老人,热泪盈眶,一如当年她看到的母亲那样。
很快,母亲离开了人世。
两年以后,笑子领到了母亲的骨灰。
母亲生前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学解剖。
母亲有一张字条,是留给医学院的实习学生的,那上面写道:“笑子,我的女儿,曾经是我生命的全部。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
我记得有人说过:没有人应该为此负责的悲剧,才是最感人的悲剧。
当我们的公民们已经不再心怀愤怨的时候,这样的悲剧,才能在中国被拍成电影,并像【色,戒】那样,受万人崇仰。
而现在,只有我这样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后面的电影基本上在眼泪中度过,通过大量的慢镜头来描写龙子和笑子的内心戏,将一份看似隐忍痛苦却如溪流般静静流淌的爱唯美的表达了出来。
龙子那种不动声色的坚强独立,笑子的倔强细腻,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高潮在于,那场阿波祭舞,分别30年的一眼,生离死别的一眼,却是那么云淡风轻的一句,今天我真的很开心。
是啊,因为有爱,所以一切的一切就那么可以释怀了,就那么放下了。
她爱他,独守单恋他终生未嫁,她更爱她,将她看作生命的一切。
就像笑子说的,她的身体里有眉山,因为那份爱与情感缠绵痛苦撕扯隐忍坚韧庞大。
一个又一个夏天的故事,按我的理解,这才是所谓的“解夏”。
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双目失明的大泽隆夫,而是陷于亲情困惑的松岛菜菜子。
只是贯穿全片的那座大山,成了最终的boss。
是什么成为妈妈的羁绊?
是什么成为女儿的困惑?
多年以前的那个夏日祭,她们在人群里游离的舞步阻挡了她们近20年对彼此的爱。
抬头便能望到标志着那是故土的眉山,无论怎么看都是块秘密的保留地。
所以,当女孩质疑母亲对自己隐瞒身世并没能得到满意的回答时,她对眉山的憎恶就如同她对母亲的恨和对自己出生时夏天的恨。
“看到大海,就觉得世界不止这么点,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如果能够抛弃故土,远走高飞,我相信她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但是人最大的优点并且也是最大的缺点之一便是“好奇”。
好奇促使女孩对自己的生母又爱又恨。
这是一种微妙的缺失感,既觉得对方重要,又觉得因为对方有太多秘密而产生疏离感。
独自过活的两个人,明明知道生活的艰辛,但不能相互安慰。
秘密使妈妈缄默,使好奇的女儿感到母亲对自己的不公正。
正因为这甜蜜而痛苦的羁绊的存在,使德岛最终成为她们必然相逢的地方。
德岛的眉山就是在这时候变成了她们的他乡。
对母亲而言,这是她爱的流放地。
这里有她美好的爱情,这里也是她爱的人的故乡。
眉山有那个男人存在的气息。
同时,眉山使她与自己的女儿分离。
因此眉山与她有着间或他乡与故乡的双重意义。
在她决定定居与此开始,这里的土地就有了她的灵气,如果这样就能算作她有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那么她的骨血带给她的则是逃离这块土地的犹疑。
犹疑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犹疑她们的未来。
踏上东京工作开始,或者更早以前躲避夏日开始,德岛就从来不是女孩的家。
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她单纯的缺少一个父亲,而是明知父亲生活在别处,却没有选择离开这里的权利。
所以小岛的一切在女孩眼里都那么冷漠,唯有母亲是放不下的血亲关系。
在秘密没被揭露之前,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彼此敌视又无法两清。
当身患绝症的母亲最后一次观看阿波舞的夏日祭时,一身绿色夏衣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好女人的女孩找到了她们遗失多年聊以链结在一起的那座大山——女孩的父亲。
庞大的阿波舞连像环绕眉山的大河流经两边的德岛居民,在隆重的鼓乐声中,当事人遥遥相望,泪水涟涟。
这一刻的成默不语仿佛是在宣判德岛在此时真正成为承载他们喜怒哀乐的所在。
无论妈妈的身份是不是够名正言顺,无论这是不是一个曾经总觉得世界暗无天日的私生女,也无论这是不是一个事业爱情没能两全的男人,在浩浩荡荡的舞连于中间穿过时,他们心中那始终残缺一角的天空终于得以拼贴完整。
远走他乡的男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地,留下的那两个外乡人却在这里因为守候他使自己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在明白这一点的刹那,母亲悄然的和这里的一切完美的作别,女孩望着眼前的眉山以故乡作为起点跨出了人生新的一步。
这就是关于眉山的全部故事。
冗长带着点清丽,偶尔让人掉泪。
【附】波澜壮阔的德岛阿波舞(资料来源:http://www.tsxz.com/simple/index.php?t164294.html) 空前浩大的阿波舞场面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每年8月12日到15日,德岛市都会举行盛大的夏日祭,这是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日本地方民俗活动。
届时有百万人身着传统服装跳起阿波舞,而游客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舞者起舞,令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快的舞蹈之中。
阿波舞是日本最著名的民间传统舞蹈之一。
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一般公认阿波舞并非源自德岛固有的盂兰盆节舞蹈,而是脱胎于具有俄舞、组舞要素的几内地区的流行舞蹈。
1586年,阿波藩主蜂须贺家正入住德岛,德岛在当时是具有“小江户”之称的富庶之地,当地的商人们将阿波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化并使之基本定型。
这种舞蹈在民间很受欢迎,代代流传中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为如今的面貌。
阿波舞是集体舞,以“连”为单位起舞。
一个“连”从几十人到百人不等,规模大的可以达到三百人。
“连”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提着名号灯笼的人在最前面,中间是舞者,后方是用太鼓和笛子、三味弦伴奏的乐队。
阿波舞男女分开起舞,风格迥异,男舞自由豪放,女舞则妖娆优美。
本片高潮部分的阿波舞场面拍摄于2006年德岛的夏日祭。
摄制组在各处安设了5台摄像机,将整整4天节日的盛况悉数收录,用去了6个多小时的胶片。
8月16日,犬童导演又在长达122米的南内町舞蹈场摆开阵势,摄制较小规模的阿波舞场面。
拍摄工作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夜里零点。
这五天的拍摄可谓盛况空前,舞者、演员再加上当地群众演员,参演人数高达到一万四千多名。
本片是继66年前的电影《阿波舞者》之后第二部用阿波舞将剧情推向高潮的影片,也是第一部在德岛现地拍摄将实况搬上银幕的作品。
blog图文:http://lingolu.blogcn.com/diary,18177909.shtml
“十四岁那年,我看见妈妈,一边跳阿波舞,一边流泪。
”一位坚强独立的母亲,在他的故乡独自守护着一段时隔三十年的不伦爱情。
而这段明知没有结局的等候,却神伤地如同龙子所说的那样,“他离开了我,而我却来到了他的故乡……”“我就把他故乡的眉山当做他一样,一直会在我的身旁……”所以,就算是三十年后,当喧嚣的阿波舞祭哑然化成舒缓的主旋律,所有的画面都转换成优美的慢镜头,那隔着浩浩荡荡的舞队四目相接的瞬间,又有什么,又算得了什么?
三十年都这么艰辛地熬过去了,这一刻,只是给龙子一生等待的最后一份慰藉吧。
这一刻,我的眼泪像断了线似的地往下流,龙子说,“我们回去吧……我今天看的很开心”。
她的爱情,就像他送给她无名指上的那一枚红宝石戒指,只是戴着就足够了,戴一辈子。
除了龙子(宫本信子)的爱情,本片还描述了龙子和咲子(松岛菜菜子)之间饱含母女亲情的种种细节。
譬如之前因父亲身世不明而有对立情绪的女儿,在龙子捐献遗体后发现龙子写给实习医生的那一句留言:“女儿,就是我的生命。
“镜头一开始并未透露纸上的内容,仅仅是咲子的表情特写,就足以让人再次掉泪。
全片开始的剧情铺垫非常缓慢,但是宫本老太太的演出却非常有水准,毫不亚于松岛菜菜子。
建议一个人在家耐心地看下去。
我是因为松岛菜菜子去看这部电影的。
可是她却让我有点失望。
一直皱着眉头,让脸都有点吓人。
可是片子里的风景令我喜欢。
就是真正日本小城的样子。
小山一样的云朵,被山环绕的城镇,小小的酒屋。
好像可以闻到那边水的味道。
松岛菜菜子我还是喜欢的,大和拜金女就演的有模有样,好久不见这人也有些老了。
但是没想到宫本信子老太太绝对的老当益壮,这位当年伊丹十三御用女演员,留下N多佳作,可惜嫁给伊丹十三以后,随着伊丹十三的自杀,息影多年。
这次复出,真是实力过人,轻松毙掉菜菜子……片子是闷片子,要是想看最好的老太太演戏,就推荐一下
和两年前一样,又在这种鸟不生蛋的炎热季节被扔来日本出差。
由于上次出差时期太近,而且还玩得太过,以至于这次到了周末之后完全是两眼茫然……我哪里也不想去,也没什么书想买的啊……没事做的时候就去看电影,算是我的保守选项。
日本的电影产业还算发达,不像我在国内的时候,有时候闲得无聊了想去找部电影看看,把各大影院的排期一一查过,然后哀嚎一声蒙头继续睡大觉。
日本的电影雷打不动几个上映期,新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土。
而且是各种类型各种口味都有,仔细挑挑总能挑到自己想看的。
2004年我看了Innocence和柯南,2005年我看了电车男,2006年看了DEATH NOTE和手纸,然后是2007年。
周五晚上对着最近的影院排期研究了半天,挑中了最轻松的ゲゲゲの鬼太郎,准备冲着真央mm去的。
谁知道一觉悠悠醒转的时候已经是午后将暮,鬼太郎的场次不多,就算我立马出门,也赶不上最后一场。
遂灌了自己一杯咖啡,发了一会儿呆,决定去看眉山。
到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母亲节的前一周,各种宣传铺天盖地。
特别是两部放在5月12日公映的电影,明显就是母亲节的献礼。
一部是讲神风队的《为了你,我可以去死》,另一部就是《眉山》。
前一部原本宣传就少,而且无论就感情上还是身份上我都不想去看,因此直接跳过。
而后一部的宣传攻势全然不同,从我第一天到日本看到的电视里的滚动广告,到访谈节目、小说热卖,全然一副全年龄制霸的feel,orz。
眉山的主演,饰演母女俩的分别是宫本信子和松岛菜菜子,这让我信心很足,因为无论剧本如何,有这两个演员,就至少能保证片子柔和不刺目,是个细腻的故事。
事实证明,这也就是一个温柔的女性故事。
故事是讲,32岁的河野咲子是独立在东京一家旅行社打拼的干练女性,某日接到家乡舅舅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母亲河野龙子入院。
咲子急忙赶回家乡德岛县,前往医院看望母亲的时候,发现母亲一如既往地严厉耿直,自己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仍在。
同时也被医生告知,母亲得的是肺癌,来日无多。
咲子不知如何对母亲说实话,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亲,这时候一开始因说话不当而被龙子当着众人斥责一番、后来老老实实认错的儿科医生寺泽站到了咲子身边。
咲子与母亲的隔阂,来源于咲子是非婚生子,而母亲一直骗她说父亲已经过世。
直到咲子中学听到流言回家责问,龙子仍然只是承认了前半的事实,坚持说咲子的父亲已死。
寺泽向咲子提起龙子打算捐献遗体,而与此同时,咲子的舅舅将龙子寄放在他那里的东西提前交给了咲子,这让咲子得知父亲并没有过世,深觉母亲从来不需要自己,从而与母亲产生了正面冲突。
在与母亲不尴不尬的僵持中,咲子返回东京,沿着父母曾经走过的路,寻访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同时龙子的病况转危,咲子再次赶往德岛。
母亲的病迅速恶化,让咲子决心实线母亲的愿望。
执着地说服主治医生,将只能靠轮椅移动的母亲带去看德岛一年一度的大祭「阿波踊り」——龙子并非德岛土著,只是因为对咲子父亲的爱情而留在了男人的故乡,伴着眉山生活——然后凭着一句话和一个微小的希望,在祭祀的人流中奔走,只希望时隔三十年,相爱的父母能够再见上一面。
于是喧闹之中,两位老人同时看见了冲进阿波踊り队伍中的女儿。
咲子泪水盈盈,看一眼父亲,眉眼一低,再看向母亲,两位老人的视线终于对在了一起……——唔,好煽情,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之所以敢把剧情写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走向太像日剧,以至于只能算是看了那么几部日剧的我,几乎都能预测到下一步剧情,毫无惊喜。
日本的电视剧最近是做的越发自然细腻(不是指那些搞笑搞怪派的),这反映在电影上也是很好的一点。
但是电视剧的容量毕竟不能和电影相比,直接拿那一套过来,就未免太过随和,缺少张力。
犬童一心的其他作品我没有看过,但这一部,就这么平平淡淡的看过去了。
不特别感动,也不特别心绪复杂。
甚至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几个主演的演技都很不错,放在一起讲一个故事却讲得不甚流畅,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因为我在看电影之前曾把这位导演与《永远是孩子》的作者天童荒太混同起来过,因此对故事抱了很高的期待性。
虽然不说摔得很惨,但失望肯定还是有的。
以上,批评时间结束,接下来发花痴。
两位担纲主角的女星,宫本信子和松岛菜菜子,是给人以绝对信心的。
宫本信子的扮相是那种年长有尊严的女性,头发盘得一丝不苟,和服穿得平整雅致,往那里一站就给人以一个印象,“啊,传统的日本长辈就该是这个样子”。
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应该毫无难度,从一开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训斥小护士,到对着说错话的寺泽医生唱作俱佳地骂了一通,到和女儿在饭桌上直面对峙,直到病危的老态毕现,角色吃得很透很精准,挑不出任何错误。
松岛菜菜子,怎么说呢,我小时候对她很不喜欢,莫名其妙地有反感,但是某年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此反了过来。
眉山这部电影在第一次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决定去看了,全因为菜菜子的一个镜头:在阿波踊り色彩绚烂的虚化背景前,菜菜子扮演的咲子,身穿草绿色和服,盘头,眼神晶亮地看向看台上方,旁白道“我最喜欢妈妈了”。
就是这一场让我感动至深,从而对这个电影抱有无限好感(虽然事实证明,某人的“预告片这种东西就不能信”是正确的 = =)。
虽然首映当天就跑去看是临时决定,但是前一天早上一边吃早饭一边看访谈,提到内部放映会的时候美智子皇后让菜菜子坐在自己身边,当时镜头下菜菜子的动作神情,当真和预告片里给人的印象毫无二致,温婉、有理、谦逊、柔韧。
如果要树立一个“日本女人标准像”的话,这就现成有一个了吧……说这部片子太有日剧感,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菜菜子的剧情。
一开始在公司的项目会议上声色俱厉地批评同事,到晚上加班加点别的同事在一边喧闹自己独力奋战,有人在打招呼说要走了头都不抬的样子,在多少部日剧里都可以找到现成的样本。
等到回到德岛之后,突然尖锐度减少,柔韧度增加;等到面对寺泽医生的时候,又突然独立性减少,柔弱性增加,这大概就是让我觉得不甚流畅的地方了。
不过菜菜子真是美人啊~~~片中她大多穿圆摆的长连衣裙,细腰盈盈一握。
尤其有一件素白,掐一条细细的黑腰带,很像《托斯卡纳艳阳下》的某张剧照——可惜这片我一直找不到——,而往返东京则都是七分袖开衫配细脚裤,安全又干练。
到了最后那一身草绿色的和服,在绚烂华丽的祭祀人群中,完全就是起到了聚光的作用——某次有人问我,某个镜头,明明主角只是走在人群中,为什么观众就只会去看她呢。
我说你看她的衣服妆面与周围人群的落差,镜头的虚化层次和焦点所在,人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不是你去看,而是导演要你去看啊。
然后来说说还算的上是男主角的寺泽医生, 大沢たかお饰演。
这也是个日剧感很强的人……好在电影感也很强。
一开始他被龙子训斥的那一场我对他完全没有印象,连他跑到楼顶去给咲子大直白道歉的时候也印象不深刻。
到了咲子和母亲冲突过后在他面前显露悔意,他说“你母亲想必更加痛苦吧”,以及和孩子们玩得满身汗水的场景,让我突然有种“啊,真是个好男人”的想法。
然后紧跟着想到“反正这种人在现实里也不存在”,于是就彻底无视鸟~~~至于在咲子决定回东京的时候接到电话,说“你母亲有什么事我会跟你打电话的”,然后想想赶紧补上一句“没什么我也会打电话的”,这个,可爱到爆。
话说回来,导演犬童一心是不是动画看多了?
——这是给我最大的印象。
不好说电影拍摄手法上是谁借鉴了谁,但主要是有一些场景给人的既视感太强,让我不得不这么想。
冒出这种想法的由来是因为咲子回忆过去的方式。
那种做了某件事,或者因为一句话一段追忆的方式,在我看来像极了GHIBLI的《回忆点点滴滴(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回忆点点滴滴》是我非常钟爱的动画,看了无数次,对里面那种分段式回忆尤其印象深刻。
因为这点的类似,甚至让我觉得咲子对寺泽产生好感,被问到“要不要回来家乡”的台词都和《回忆点点滴滴》的模式一摸一样,囧rz。
然后就是阿波踊り的那一场。
导演通过祭祀的喧嚣和镜头切到咲子时周围完全寂静、动作放慢的内心独白,然后又回到祭祀场面的交错方式来推进故事,让我产生的第一想法就是,导演您老人家不是在对Innocence致敬吧 = = 没办法,Innocence里面择捉祭那一场对我影响太大了,哪怕那片子我只看了一遍。
以至于祭祀的喧闹声重新响起时,我的耳朵里第一反应居然是以为捕捉到了《谣》里的锡铃声。
在张力和气氛制造上来说,押井守和川井宪次是毫无疑问的高手,这个,没得比的(泣)。
顺便一提,阿波踊り真好看,今年盂兰盆节,德岛大概要兴起旅游热了(望天)。
总之,眉山的观感就这么多。
可以一看,但并不绝对推荐——我宁可去看小说。
接下来就期待5月25日全球公映的加勒比海盗3,看预告片的时候看得我快笑抽了。
果然只有帅哥才能慰劳干枯的心灵——花痴一只也,嘿嘿。
总的来说我觉得太长了
菜菜子演得不错,但是还是老了
情节简单 感情细腻 拍摄手法严谨认真
这里不是苏东坡老家,是日本德岛。三观有点奇怪的片子,宫本信子演技真是神,菜菜子也被比下去了。
为了松岛菜菜子而看的片,却被宫本信子打动,剧情单薄了一点,但音乐、摄影和演员的表现都很不错。
很细腻的电影
看完flowers时就幻想菜菜子能和大泽再演cp,这部电影让我如愿。情节温馨感人,结局满意。母亲龙子很厉害,演员塑造十分成功。阿波舞很有感染力,祭典那段赞,看得我也想身临其境地感受下。
记得是去年寒假中午坐在陆家嘴的写字楼里午休的时候看的 就冲着菜菜看
太戳泪点了。。。还特意抹了两圈眼霜,有什么用?全冲了!连面膜也全冲了!各种细节各种止不住。。。这世上有几人爱你如生命
感动呀
阿波舞的戏搞得很真实生动 河流上移动的镜头不错
看美女和日本舞蹈还是值回票价的.
一部當你可以靜下心來,慢慢走過,漸漸感動的電影。淡淡的情愫,遠遠的遙望,已經足夠多,恰到好處。喜歡松島,也無法忘卻宮本。
人学会和自己的过往郁结和解,ps说往事的创伤,在这条生命之途上,对了也在看铃木大拙说一想到人生中还有那么多个明天,眼前的失败或痛楚,那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一切都圆满了,那么,我们要那么多的明天去做什么呢,空虚的读过吗。
大泽隆夫整一大配角orz ||| 大岛满很强,只是音乐中没什么女人味...
“我女儿何野笑子曾是我的一切”
小三的故事写成这样。。。唉日和啊
舞祭一家人终于相见的时候 好感动
夏天夏天
妈妈虽然有个性。但是细想还是觉得自私。单亲与否是子女无法选择的,父爱的缺乏却是她一出生就背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