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穷尽夸张的秀逗炫富后,又妄以借峰回路转的心灵回归得其沉淀,《土豪5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内容与标题恰有以高度吻合,够土够豪还想着用爱为壕做着正名,电影自我的定位就是一场毫无逻辑的闹剧,只惜吴镇宇那蠢萌的壕形象,终也未能为这渣作扳回一局。
意大利这个曾上演过无数唯美诗意电影的国度,在该片以土豪为名秀尽逗比下线的演绎中变得果真又土又豪,全无以真实为基准的矫揉造作,只能说连一个土豪都假的如此呆板生硬,在中国一批有真金无内涵先富起来人的种种炫富,网络上被大家羡慕嫉妒恨的调侃为土豪,但电影不是一次无聊的网络调侃,不进真实的人物塑造,土豪之所以能富起来绝不会是因为他的愚蠢,而电影借以做着诸多冒傻气无脑事臆想的土豪人物,令观众得见的仅是一个逗比的小丑。
吴镇宇无疑是电影《土豪520》所打的一张明星好牌,他在电影中的演技个人认为还是当值得认可的,他既能以蠢萌逗乐观众,也能在最后温情回归之际演好一个心存所爱的好暖男,但过于不近真实的蓝本,使吴镇宇在电影最终也没能演好一个电影所想为土豪证明的好壕,过于戏谑化的人物,使角色塑造如天空楼阁,或许对一部本就为应景520而生的作品言,就连导演编剧们从伊始就已然认定了无需在编排指导上下何番功夫。
一场烂俗的逗比壕,实则与前段时间调侃某国政要却毫无内在的《采访》一样,不仅用烂俗的笑料填充剧情,最后还非要在强灌你口所谓的心灵鸡汤。
《失恋33天》中,黄小仙代表广大草根阶级的未婚女性问过土豪客户魏依然一个问题,归纳大意是,为什么他这样的高富帅和李可这样的物质女成了固定搭配,土豪帅哥的回答就两个字,省事!
看着一脸茫然的黄小仙,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要找的老婆,是这样的姑娘,爱情即便不存在了, 我们的关系还是能够靠其他关系来维系。
对李可来说,LV是必需品,爱情是奢侈品,可是对黄小姐你来说,LV可能是奢侈品, 但爱情肯定是生活必需品。
”两人甚至还相约体会彼此,最终还是不尽欢愉地散去。
《土豪520》里的爱情,像极了这段探讨的延续,魏依然与李可的“固定搭配”换做了与黄小仙的化学效应。
鉴于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早已拍得烂俗,《土豪520》对男主角的身份做了微调,高富帅的翩翩才俊换成了“徐娘半老”的土豪王老五。
《失联33天》中魏依然曾说他如果年轻五六岁,会追求黄小仙这样的女孩,《土豪520》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土豪陈提档到了47岁,上演了一出大土豪倒追小辣椒的戏码。
土豪陈对小微的攻势一如火星撞地球。
上来就是一架直升机,然后又是一整座小微公园,接着又是2.5亿受益保单,要不是男秘海盐嫉妒生乱,还有价值5亿的GUCCI股票等着她用一生去承受。
最最要紧的是,这边刚开始谈婚还没论嫁,土豪就被查出绝症,只剩三四十天的余生,小微甚至还不必为捏鼻子献身而烦恼。
那么考验女性观众的时刻到了,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放弃这梦幻般的人生吗?
结果可想而知,甭管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女子,都乖乖成为土豪囊中之物。
为了中和向土豪钱贵媚俗之嫌,在土豪陈抱得美人归之前,编导不无鸡贼地用假死和裸捐来让土豪陈归复了草根之身。
影片以一个反傍大款的爱情来包装傍大款议题,女主人公小微身上的两面性被一拆为二,一面是坐怀不乱的非物质女小微,而物质女的部分由其闺蜜小兰承受。
这种人物的设计一如《画皮》,小唯负责唯美,挖心这等脏活交由蜥蜴精即可。
而小兰的“物质”也不像《失恋33天》中的李可那般极致,最终在自立的富二代土豪金身上找到了归宿。
《土豪520》故事的探讨性其实远非傍不傍大款那么简单,影片第一次聚焦中国新兴土豪阶层的戏剧人生。
土豪陈出身寒微,暴富后心地不可谓不善良,只不过他的每一次善举,都演绎成了一场又一场不无嘚瑟的土豪秀。
土豪陈挥金如土的慈善做派,像极了现实中的陈光标,我们不敢说土豪陈就是依照陈光标的模子来打造的,但至少代表了以陈光标为代表的土豪群体。
这样的土豪与西方贵族绝然不同,他们多为穷苦出身的暴发户,文化基础薄弱,正奔跑在中产阶级的进化道路上,这一阶层可谓之中国新兴钱贵阶层。
他们包销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奢侈品,但骨子里难脱“没文化”的土腥味,他们奢侈的壮举甚至不时衍生出一个个世界级笑话。
当然,影片虽不乏讽刺,但并无意去贬低这个群体,也无意放大社会对钱贵阶层的谄媚,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折射现实。
影片中的土豪陈前后捐出了七百多亿身家,但他却没能改变他念念不忘的亲人们的贫穷,因为亲人们担心他的钱来之不净,怕日后受到牵连,影片中诸多细节,均可见新兴土豪钱贵阶层在当下社会之囧。
本以为这又是一个大烂片,没想到它在仇富和炫富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是一部针砭现实的喜剧。
《土豪520》是一部很夸张的电影,但这部电影又是立足于现实的。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内地虽然还是有不少穷人,但也确实诞生了很多富豪,这些富豪很多不是高学历,他们依靠在经济大潮中看准时机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在这个时代,找准了投资脉搏,确实有一夜暴富的神话出现。
但因为很多富豪没文化,谈吐装洋气,但内里还是掩饰不了浮夸和乡土气息,所以很多富豪被称之为“土豪”。
电影《土豪520》在刻画现实这一点上是抓住了土豪这个社会热点人物,影片中的吴镇宇饰演陈百一是个做皮革生意起家的富豪,有钱到不知道该怎么花,各种糟蹋钱的方法都被他想了出来。
比如故意让缘故在情人节那天加班,给2800元红包安慰,然后外加一部iPhone6。
这样的土豪足够任性吧?
他更任性的还是经常让直升飞机从天空撒钱,看着让我等贫民心惊肉跳,太不把钱当回事儿了。
现实中当然不会有这么夸张的土豪,但是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内地的土豪们挥金如土的新闻并不少见,豪车豪宅豪华游艇都是他们的标配,吴镇宇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土豪的影子,应该说吴镇宇的演技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他饰演的土豪陈百一真的是豪气十足,有一股牛劲,这是吴镇宇对人物的准确把握,但同时也展现出这个人物的精神空虚和无知,这一点会得到观众们的认同。
土豪也是人,这或许是本片所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
至少片中吴镇宇饰演的陈百一是个良知未泯的土豪,有些可爱和莽撞,心地不坏,就是钱太多但真心的朋友太少,典型的孤家寡人。
因为没有人和他说真话,他就越来越不了解周围环境的真实情况,有钱,但也非常任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理喻。
但陈百一还算明白一点,有钱,但是买不到真正的爱情,还算是他良知未泯。
《土豪520》这部影片主线是吴镇宇和姚星彤在片中的爱情故事,看片名就能大概猜到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吴镇宇在片中还负责了大部分的喜剧搞笑段落。
说起来,吴镇宇今年的《冲上云霄》、《冲锋车》等电影都带有喜剧元素,不过这部《土豪520》中的吴镇宇的表演起来更为张扬一些,这也是因为人物是个土豪,低调是行不通的。
整体看下来,《土豪520》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电影,即使对陈百一这个土豪角色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甚至还有后面感情戏份的加分,但土豪就是土豪,影片前面大部分戏份其实都是在讽刺土豪的不当行为,博君一笑而已,土豪也是人,如果大家不喜欢土豪,或者鄙视土豪,那就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优越,这样就能把自己和土豪之前财富差距缩小,让土豪渐渐失去拿点唯一的优势(有钱)。
这部影片能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有钱也不能任性,钱不能买到的东西太多了。
第一次看这么恶俗恶心的、看了开头就走掉的电影。
要剧情没剧情,要思想没思想,要搞笑没搞笑,演员吴镇宇、姚星彤和马天宇也垃圾得一塌糊涂。
影片主题是写土豪,土豪在情节人让员工加班发奖金2800外加一部iPhone6,在村子里摆了几吨的钱发给乡亲,用直升飞机接接人上班......搞笑脑残吧,幻想症十分严重吧,郭敬明的《小时代》再浮夸也有帅哥靓女,青春伤痕,美酒舞台、霸道总裁什么的在中国的某个角落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土豪520完全是无厘头,恶搞无下限。
这样的电影广电怎么不拦下,上线一周几千万的票房是怎么来的,观众的脑子都秀逗了吗?
土豪就是靠着经营跟时运物质陡然好过普通人数量级倍的人。
对,他们还是人。
他们有的是事业的顺达,财产的丰盈。
身边一定有一群趋炎附势的人。
可是,这本身不是错对吗。
人们在基本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都去笨温饱,所以我们跟土豪的需求是不同的。
人在物质上得到充分甚至过剩了,感情需求同样很高。
平民女可以爱上土老冒,欣赏他们质朴,也可以爱上土豪,这个理由,也可以是由于真情。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
不管从造型,还是设计,镜头,剪辑,故事叙述,都没出什么问题,但是影视评论呈现一边倒。
这就是网络。
我们崇尚金钱,渴望地位,可是我们不愿承认。
当下为什么大众都参与“土豪”或者“高富帅”的讨论,也许恰恰是因为大众的某种“仇富”心理造成的,也许从反面印证了土豪各种开支与做派是一种财富的匮乏,乃至人内里的精神匮乏。
香港导演林爱华执导的《土豪250》,不仅利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土豪”的N种生活可能,也表达了对于乌托邦式的爱情的追寻与想象。
只不过,这高富帅式的“土豪”是导演镜语下所想象的符号,因为它成了一个以“丑”的游戏代码,电影本身与社会异相一样充满着难以企及的山寨坎普气息。
《土豪520》在电影叙事的“无”结构中表现出了一个“囧态”式的“土豪”,观众既可以成为观众的虚拟的“自我”,自娱自乐,也可以在电影中寻找到“他者”,比如土豪的生活,金钱至上的理念,还有对于爱情的游戏。
土豪也好,观众也罢,都不过是一个“看”与“被看”的相互关系。
本片编剧之一为王刚,他不仅为冯小刚编过《月亮背后》、《甲方乙方》和《天下无贼》,更通过三卷本小说《福布斯咒语》和《英格力士》,对于当代财富和英语等崇拜症候群的批判,特别是对任志强、潘石屹、王石等等一代房地产大佬所采取的精神抽象的聚合,相当有生活和力道,所以说本片与绝大多数没有生活的描写土豪的电影相比,有着相当可信的剧作基础。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里这样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虽说诗人写的是闺怨,但表达身居高官身份高贵的“金龟婿”则具有现代意义。
将这个概念延续到《土豪520》中,凸显了“富”的含义的同时,又添加了乌托邦式爱情的佐料。
可以看出,导演林爱华选用土豪为主题时,依旧将其对爱情的题材的把握渡劫到了影片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本身特色的创新格调。
影片以吴镇宇饰演没文化的土豪陈百万为叙事线索,看似其过着“三有(钱、房、车)一无(老婆)”的富人生活,而内里他却是一个“病态”者的富人形象,正如演员吴镇宇所言,“他有点土气,不太在意外表,也不太懂得品味。
”高尔基说电影是“人类半想象的现实”,《土豪520》就是对“钱多人傻品味极差”,“土气粗野,奢华霸气”的“丑富”的真实写照。
土豪陈读书少,白手起家,并创建了皮革厂,过上了富人的生活,却因为土豪的任性做派和得不到爱情的苦闷,而遭到妒忌。
然而,随着设计系毕业,对皮革感兴趣的赵小薇(姚星彤饰)的加入,土豪陈与助手余海盐(马天宇饰)开始明里暗里上演了一场夺“情”之戏。
当然,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人与人平等,相互尊重是一种标志。
《土豪520》是将这个标准外域外了,也即,将背景至于浪漫的气息的意大利。
不管是骑马、开坦克、送飞机、买古堡,以及给员工各种奖励等,都具有了一种合理的意味。
于是,我们在“笑看”这一场场导演“意淫”下的土豪做派时,也只剩下摆摆手,笑笑罢了,因为对于这种富态的戏仿/戏谑中获得了“屌丝”般心态的认同。
在西方现代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
在这种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
陈百万看似是一个极具魅力,极具幸福的“富一代”,实则是一个失败的形象,这种形象是脱离于金钱的。
当然,导演也是将这一人物至于人间喜剧的空间,表现出生活的各种窘态。
其实,在现代这个“屌丝”与“土豪”相互调侃的时代,“土豪”的接地气性设置,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自我”。
虽说陈百万有直接撒钱的霸气,但却遭遇助手的背叛与身体的折磨,由此,无形间导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骄傲/失落、富有/贫穷、高尚/猥琐等“二元对立”式的土豪形象。
更重要在于,土豪这一个体是“屈从”与“接受”爱情是自由、自愿、自行的。
由此,我们从各种夸张、荒诞的演绎之中看到了故事的合理性。
包裹在“ 土豪”形态下的爱情,在财富的盛宴之畔,有了更多的表达,包含政治、社会、历史、人文内涵、精神生活等,这也导致了较为纯粹爱情的探讨,即使在《十二公民》中,当代中国的戏剧人也不忘记给了土豪一定的自辩空间。
或许,在《土豪520》中,一切都是虚幻,不仅仅是“土豪”,也是爱情,520彻底成为一种肆意狂放的主体奚落东方式数字迷恋狂的时代本身。
文/满囤儿一个电影人和另一个电影人,触发创作灵感的点往往是不同的。
有那么一类电影人,就是天生比别的电影人对话题更敏感,更喜欢从社会上关注的点去做故事、拍电影。
香港导演林爱华显然就比一般的导演要敏感。
她的前一部作品《整容日记》把镜头对准了整容人群,新作《土豪520》则把镜头对准了农村发家的土豪。
这两类人群都是近几年才在社会上兴起,便迅速获得了极大关注,并大行其道的。
林爱华很擅长去塑造这类新角色形象,同时她的这些塑造出来的角色,往往能够满足大家对该类型角色的想象。
我们在原创一部电影剧本的时候,总会陷入一个困境先定故事,还是先定人物。
从类型片实操起家的转行编剧,往往喜欢先定故事,然后再根据故事的需要,来把每一个人物进行标签化的设定。
从学院毕业,尤其是做过一些真人真事改编的科班编剧,往往喜欢先定人物,他们总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把人物弄扎实了,只要顺着人物走就行了,故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
”作为转行编剧,虽然至今都没体会出那种让人物顺着走就能走出一个好故事的舒泰感,但是我还是不能否认,人物的个性鲜明,会给故事增加许多的亮色。
其实,我最欣赏的人物塑造方式,是《土豪520》这种方法。
其实,吴镇宇饰演的陈百一,从文艺理论上来讲是脱离现实的。
因为如果我们用现实土豪的一个模板陈光标来套的话,我们会发现陈百一远远比陈光标要夸张得多。
而且很明显,林爱华并不想去挖掘土豪的真实心态。
像以前我们所经常听到的,深入生活体验多少个月,用卧底伪装打入群体去积累第一手素材之类的做法,更适合文艺片而不是《土豪520》这样的商业喜剧。
吴镇宇的陈百一并不是现实中的中国土豪,不会让真正的土豪们感同身受,感觉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但是,陈百一绝逼是观众想象中的土豪,他满足的不是土豪的代入感,而是观众的代入感。
林爱华很清楚自己的片子拍出来是给谁看的。
这又不是传记片,还要顾及传主后人的感受。
这种商业喜剧不需要真实,只需要满足想象。
土豪就是一种标签式的概括,拍土豪自然要拍出这种标签的所有视觉表象。
林爱华的理念碰上了吴镇宇的执行力,成就了《土豪520》的好看。
陈百一不仅从头到尾都贯彻着“土豪”二字的标签,更是每每超出我们的现象,刷新着我们对这两个字的认知。
你觉得土豪会送什么礼物去泡妞?
你觉得土豪会买什么样的房子度余生?
你觉得土豪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怎样的死法?
你觉得土豪会任性到什么程度?
林爱华和吴镇宇联手,用视觉化的手段为观众们解决着这些问题,同时又让我们惊喜的看到,陈百一的确在不停地打破我们的答案,给出更加瞠目结舌的土豪新定义。
这样被不断的超额满足,怎能不爽?
一个人很快有了钱,然后他肆无忌惮的按照自己的原则,做很多夸张奇葩的事情,无论是对自己,对公司,对员工,对爱人,无论在国内或者在国际上,他受到很多争议,人们愤怒且无力的对他说“你以为有钱可以买到一切吗”?
一个吸引他的女人对他说,“你这样的人总是很快很急的挣钱,是因为你有恐惧感,你怕你快速上升的同时也快速的衰败下去”。
影片《土豪520》观影过后,唯一停留在我脑海里的是这些零散的片段。
在《神话的力量》一书中提及到,死亡是一切恐惧的根源。
一切事物必然经历由生到死,然后不停轮回的过程。
电影中的男主,在拥有了财富,遇到了心仪的女主,任性挥霍,觉得把全世界都可以踩在脚下的时候,和死神迎面相遇,然后,一切就停在了那里。
我们试图掩盖的、无视的伤口,那些追逐的旅途中我们失去的亲情,那些我们用钱买来的友谊、信任,吸引来的爱情,那些我们认为物质所带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将灰飞烟灭,即便是摞起来好像城墙一般厚重的金钱,也无法阻挡自然的法则,于是,我们掉进那个深渊,失去意义。
宗萨仁波切曾经在一次讲学中说到,大多数世俗的人都很悲伤,因为他们有个世俗的目的,人们就好像追逐彩虹一样,好像不知道那是幻象,这个也许就是最终我们会伤心失望的原因,我们到底要什么呢?
目前社会的价值观,是让我们做“有用的,有价值”的事情,对于那些辛苦工作、努力奋斗去改善生活的人来说,我们学习占星学,并每天利用大量时间内观自己,去冥想、去疗愈那些伤口,去认真挖掘探索自我旧有模式,肯定是在做“没什么用”的事情,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在追逐“有用,有价值”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抓狂、发疯、充满悲伤的时候,这些所谓的“有用”的价值体系,又真的有什么用呢,我们真的可以找到存在的意义吗。
影片看上去是一段从金牛到天蝎的人生旅程,旅程的初始,我们拥有很多,甚至很多人支持,所以我们习惯享受,看问题比较简单,也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过度的把安全感投射到物质上,我们看上去变得单薄也肤浅,我们渐渐的僵化在那里,一切变成了“我的”。
然而,生死之间的舞蹈是觉醒的关键点,当它让你与生命产生更深沉的亲密关系的时候,你被这种舞蹈深深吸引,我们渴望和生命之间更强烈的激情关系,仅仅活着是不够的,必须是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实实在在的活着。
于是我们要学习天蝎的洞察和深刻,我们要经历自我所不熟悉的风险,背叛,生死,去认识这一部分,并愿意面对一个人最害怕的恐惧。
当我们对此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再看到一些天蝎的东西(背叛、生死、风险等)的时候,会觉得说,这就是人性,我也有这个部分,但我仍然选择做一个好人,过平静的生活。
最终,生命变成了一系列深刻的仪式,包含了巨大变化的生命道路。
你从紧抓不放,学会如何放手,如何重生。
在此生完结之前,各种类型的“死亡”在带给我们无尽艰辛的同时,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九個月的評述鏈接土豪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辭彙,比起暴發戶一詞來,可能還要複雜得多,因為這不僅和新生的財富有關,還和審美觀念,階級地位緊密聯繫,我很懷疑誰會自認是土豪,而且跟“鬥地主”一樣,隨著時間的改變,詞的意思本身也在微妙的改變中,而且似乎沒有個人或集體,會樂意去給這一類辭彙,下清晰的定義。
2015年,林愛華自編自導的《土豪520》,另外一個編劇應該是曾經寫過《天下無賊》的王剛。
而這個土豪故事,也不免讓人想起馮小剛早年有個專案叫《跪族》,如果沒記錯的話,那不應該只是個廣告式的短片,而是個電影長片專案。
但一個曾經以階級鬥爭為最大關鍵詞的地方,如今這個詞,卻顯得極為敏感,最多是熟悉開玩笑時偶爾提下,別的時候與場合,最好別提。
《土豪520》投資應該不會太小,但正片呈現出來的感覺,卻是和那部《整容日記》差不太多。
故事都並不複雜,初衷也都很“接地氣”,但影片本身都很難歸類,或者說類型太多太雜,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很難把自己的感情與判斷,投入到其中“任何”一個角色中去……其實這兩部電影裏的角色,明明都很“簡單”,甚至不像《投名狀》裏的龐青雲一樣,是那種像千層餅一樣,被層層疊疊起來的“複雜”。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吳鎮宇扮演的土豪,一個賣帕瓦羅蒂皮革的傢伙,喜歡唱男高音。
在這不得不提一下,雖然馮小剛電影裏除了葛優之外,也用過港星,比如正是同樣由王剛編劇的那部《天下無賊》,劉德華,以及臺灣的劉若英戲份其實是最多的,但劉德華演的是一個底層的賊,江湖地位看起來跟葛優的角色比,都有一定距離。
不管劉戴個假髮,演得“像不像”,至少他這個角色不會對內地的“階級觀眾”產生“壓迫感”,但吳鎮宇所演的土豪,有可能會。
因為這邊雖然不方便提階級,但彼此心裏的階級意識是非常強的,神經是極為敏感的,特別是當女主角還是由一個內地演員(在《十二生肖》裏義正辭嚴到讓人心煩的地步)來擔綱的時候……《整容日記》雖然是一部大女主走向的電影,但鄭中基所演的老闆角色,跟吳鎮宇,幾乎就是一個範本出來的,同樣極容易招恨。
當然如果女主角是內地演員,但演的卻是個香港女生,也就是相當於是地域上的“反串”,可能效果會好一點,但這也非常有賴於演員本身的演技,特別是親和力。
接下來說角色本身。
這片裏似乎有一個元素是時隱時現的,那就是知識產權,吳土豪之所以能成土豪,其實靠的是帕瓦羅蒂,至少一部分,一大部分是靠的這個“知名度”和“競爭力”。
但他所生產的皮衣,當然跟那位世界第一男高音,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好比國產品牌“喬丹”,其實跟美國的飛人喬丹,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到後來美國那邊發起訴訟,這邊的國產品牌會說那個“飛人”的人像,手裏其實拍的不是籃球,而是乒乓球拍……甚至於最終是美方敗訴了。
而吳土豪這邊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區別只在於帕老師還沒來得及打訴訟,就掛了。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個細節,雖然在影片中吳鎮宇的角色,只是表現了他對於唱男高音的執著,而沒有太過表現對於帕瓦羅蒂的崇拜,但問題是,他至少應該是關心他的吧?
可為什麼,他竟然後來連帕瓦羅蒂去世了,都不知道?
這算是一個喜劇點嗎?
還是連最基本的人設都不管不顧了?
當然我曾經看到過一種言論,是說,發展中國家,或者是剛剛開始發達國家,不應該太過“重視”知識產權,否則會影響本國核心,重點企業的成長……這個理論,可能跟那部《我不是藥神》講的是一樣的,到底是知識產權重要,還是眼下的人命更重要?
“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不得病嗎?
”,這樣的發問,正好比問別人: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都不抄襲,不融梗嗎?
現實當然歸現實,電影回歸電影。
再講女主角,她也是因為一起“知識產權”問題,而成為女主角,或者說跟吳土豪有了關聯的,因為後者公司最新一組皮衣設計,抄襲了女主的創意,於是她對此表示極為憤慨。
但鑒於連喬丹,帕瓦羅蒂都無法搞掂中國的知識產權官司,她這個小女生,就更沒可能了,即使她是一部荒誕愛情喜劇中的女主角,也沒戲!
於是接下來吳土豪開始“反攻”,倒不是反過來告女主角誹謗,敲詐什麼的,而是把她招聘了進來,而且待遇非常突出,不用有多少社會經驗的人,也能輕鬆看出來,這個土豪對女主,不懷好意,或者至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女主就接受了,甚至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感覺。
這也就意味著,本來雙方都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男主角有一個“原罪”,又因為女主角再添一個“新過”,但接下來知識產權的問題,就被忘了,成了一個霸道總裁加遺願清單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純粹編劇技巧的問題。
吳土豪借用帕瓦羅蒂的名字悶聲發大財,而且他喜歡唱美聲,為此不惜“收買”聽眾,同時女主角因為一起知識產權的問題而跟吳土豪有了關聯,但很快,女主角因為現實或“戲劇”的原因,放棄了反抗,而投身吳土豪的旗下,不管是在金錢,還是感情的層面……既然整體是這麼一個結構,那為什麼不捋清楚一條情節線?
而不是貌似跟知識產權有關,接著又以金錢,死亡或愛情的名義,把知識產權丟到了爪哇國去。
具體我是這麼設想的:吳土豪崇拜老帕,一開始就用他的名號,同時非常喜歡唱美聲,當一個人的財富達到某一高度後,就希望自己在文化領域,也得到同樣的尊重,而美聲當然是非常有文化內涵的,於是吳土豪接下來的目標,不是開發新的皮衣,也不是去國外時裝展開發佈會,而是像國內的宋祖英等歌唱藝術家一樣,能到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個人演唱會。
而且他不想只唱那些歐洲的經典音樂,而是也要唱一些中國最新的原創美聲音樂。
於是他從一個音樂學院的教授那邊重金買了幾首歌,據說是專門為他的聲線與發音,量“聲”定制。
但沒想到這個教授賣給他的歌,版權其實是在女主角的手上,也就是說她是原創。
而那個教授很快因為什麼事,跑路到國外,找不到了。
於是男女主角之間的知識產權之爭,是因為美聲,而不是皮衣。
而且就事論事,男女主角在這一起知識產權糾紛上,都是受害者,這一點應該強調,而不是說土豪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恰恰是幫女主“宣傳”了作品。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糾紛,吳土豪想出一個辦法,重金聘請女主角為這一次國外演出的藝術指導,可能她之前有過相關的經驗。
起先女主角當然不願意,只想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這起糾紛,但後來因為主客觀的原因,她只能接受重金聘請。
這樣一來,跟之前女主角那樣的選擇,多多少少還是有區別的,而且這樣的“妥協”,更在可接受範圍內。
而這麼一弄,其實就有點變成2016年梅裏爾斯特麗普主演的《跑調天後 Florence Foster Jenkins》的感覺。
一個不知自己唱的真實水準,卻又無比自信的主角,而吳土豪與之相比,更多一層的自信,自然是來自財產本身。
另一方面,這沒准也會讓人想起2003年的《炮製女朋友》,但從角色與演員的設置上,已經不是一個香港形象設計師“拯救”內地“土包子”的模式了。
接下來女主角為了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一筆錢急用,於是硬著頭皮指導吳土豪登上歐洲音樂的聖堂。
但很快,她也意識到再怎麼指導,吳土豪都不可能達到最基本的水準,雖然他早就已經邀請了社交圈裏的各路頭面人物,企業界,時尚界,文藝界等等的精英,包機前去捧場……吳土豪在某種程度上,有一點像梅姨演的角色,但在精神判斷層面,可能沒有後者那麼嚴重。
但他也認定自己能創造奇跡,就像當年在做皮衣時所創造的“奇跡”一樣,當然也類似於現實中王健林那種揚言把迪士尼樂園“拉下馬”那樣的自信……當然在音樂,藝術領域,吳土豪的自信,更類似於芙蓉姐姐那一路,完全沉溺於自戀中。
女主角越來越受不了了,就算是還不了錢,也不想再賺吳土豪的那份糟心錢,她希望把他罵醒,但問題是,你很難罵醒一個“裝睡”的人。
但接下來可能有一個神奇的戲劇轉折,吳土豪遇到了一個事故,嗓子,以及頭部受到了傷害,演出可能要延期,甚至是取消。
但沒想到,很快手術後痊癒的他,聲線與音感,竟然有質的提升,完全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但水準雖然上去了,可吳土豪自己卻有了改變,他意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他明白了他所邀請的絕大多數,有頭有臉的人物,只是口頭不說,心裏都在等著看他的好戲。
而唯一例外的,可能也就是女主角了。
於是,雖然他的演唱水準此時已經配得上那個音樂的聖堂,但最終他放棄了。
更希望為他的原罪,做出一些懺悔,包括實際的舉動,比如捐一大筆錢給帕瓦羅蒂的相關基金會什麼的。
然後他也意識到,真正讓他看清楚自己的,是女主角,而此時她因為已經沒有了音樂指導的“工作”,於是離開了。
接著吳土豪創造一個新的情境,以全新的姿態,和身份,來到女主角的身邊,希望她有可能接受,一個全新的他。
片子是和一个朋友去看的,看完后感觉情节挺老套的,没什么惊喜。
就是吴镇宇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
土豪陈其实是个很善良的人,因为小时候穷,所以发达后对其他人很好,就是因为小时候穷,他只会用金钱去对他人好。
而他的身边员工什么的,都是看钱份上。
其实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的好,没什么人懂,至少在他假死前,他都认为,没了他世界会更好。
死前见了下亲人,亲人也不敢用他的钱,想一下现在的社会,唉,人都变得如此的多疑了。
虽然只是部电影,但是看见女主在土豪陈一无所有,身患重疾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和他一起。
现实中,这种女生真的少之又少了,我们的社会也总会有这么的人存在,我们才会有正能量。
写影评也是第一次写,不会对片中的演技情节作深刻的评论,仅仅抒发自身看法,希望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小薇,即使我不是土豪陈,希望大家都可以。
哈哈哈。
应该叫土豪250 哈哈
好喜欢这个片
姚星彤的侧脸真美,就冲这个值3星。
CCTV6就是烂片集中营
美丽的爱情,辛辣的讽刺!
看了大物是也的《娱乐圈退圈人,直接开爆古早综艺“黑幕”》来考古据说演过被撤资搁浅的《盗墓笔记》某版本吴邪的张柏杨都演过啥。这是他在《偶滴歌神啊》里提到的作品,算是群演一样的角色。全片槽点多到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我承认是为了马天宇去看的。
朋友打电话问我刚才看了什么电影,我说「土豪520」,他就把电话挂了。
我还是喜欢冲2里面的吴镇宇
整得那些土豪好像人傻钱多的样子,其实土豪们一个比一个精
搞笑
吴镇宇,你太让我失望了
5.9/10
看得出来,吴妈狠狠狠缺钱
演员阵容还可以,奈何网综风格的画风,智障的人物性格,刻意的矛盾设置和单调的故事线都说明这只是一部幼稚的处女座,电视剧电影。我不记得当年我为啥要看他,但刚刚惊奇地通过陈可辛找到了这部电影,真是大跌眼镜。姚星彤我一直觉得还行,就是火不了,演了各种烂片,也是怪了。
看来片我只知道,有钱就不怕没女友
完全是冲着马天宇来看的,很帅气,跟《淑女之家》一样,侧分的头型很帅气的。
乱七八糟,无聊
嗯,相当的扯,,,
我就是那么没有原则^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