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监视者们》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韩国警匪动作片把这句话写在最开头是为了在我洋洋洒洒写这一大篇的时候时刻提醒我,如果中途后悔,那么我可以很快的找到他,然后把他删掉。
在我看来,所谓的警匪片就应该是单纯的讲述警匪的故事,如果单论警匪片的话,那么《监视者们》显然是要排在《杀人回忆》之后的,但是加入“动作”二字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侥幸超越《杀人回忆》了。
另外,《大叔》不算是警匪片,元彬即便是一退休特工,特工也并非警察,不光是所属单位是另个系统,最主要两者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差太远;《追击者》严格来说也不能算,因为金允石的角色是个被警队除名的警察,而且他要不是个拉皮条的这就变成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警察往往是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取胜又或者团队合作,《监视者们》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们”字。
这一点上,好莱坞的警匪片说实话有时候有点作弊,像《虎胆龙威》里John McClane这样的应该直接去《敢死队》里报到。
但是考虑到好莱坞根深蒂固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警察动不动来自Marine corps这一点……我忍了。
这部《监视者们》翻拍于香港电影《跟踪》 我还没有看过原版,据说相似度90%,但我特别相信韩国人自我发挥的那10%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因为他们真的是得到了《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真传,所有舶来品,他们都能照猫画猫、照虎画虎,最后波斯猫变成了太极猫,东北虎变成了太极虎。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强盗,而是因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韩日由于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而现代文明又来自西方,按理说,他们应该变成四不像才对,但是他们能找到自我定位和民族特点,然后将其非常好的本土化之后发扬光大,以至于现在的中国都会受韩日文化影响颇深。
而韩国日本两家又会有微妙的区别,这个有机会再说。
我这里指的不光是电影,我们以非常具象的东西来举例,汽车、手机、服装、娱乐等等。
这些现代化的东西统统来自西方,由于工业革命之后,世界重心转到西方,无论文化、审美、科技、价值观几乎都是西方主导,抵制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时候中国选择了山寨,韩国和日本选择了学习,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学习最后变成了自主研发,山寨最后……好吧,变成了中国特色。。。。。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意识形态、地缘政治、文化根基、民族略根性等等一百个人能给出一千种答案,我非常不靠谱的指出一点,中国人太聪明太鸡贼,智慧往往属于大智若愚的笨鸟。
韩国的电影尤其是,在欧洲电影人尽量回避好莱坞的时候,中国电影人号称和好莱坞平起平坐的时候,韩国电影人依旧耐心的做着他的学生。
全世界学好莱坞电影学的最像的就是韩国片,但是他们真的是修行在个人,融会贯通,以至于好莱坞都开始翻拍《老男孩》了。
有这么一两年韩国电影停滞不前,我亲耳听到某几位中国电影人非常不屑的说:韩国电影已经到瓶颈了,之前只是回光返照,未来是中国电影的天下。。。。
我真心不是妄自菲薄,电影需要一块肥沃且无垠的土壤,一块70年产权的盐碱地上是盖不出百年流传的经典建筑的。
(扯远了,不喜来喷)香港电影对韩国电影的影响颇深,不光是因为这部片子翻拍自游乃海的《跟踪》,之前我看过一部《传说的拳头》里面有一个配角几乎活在《英雄本色》里,你可以看出那个年代,东方好莱坞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对了,《监视者们》的片尾还有惊喜,反正我看最后一段戏的时候就是:我操?
向原版致敬来了。
说起警匪,以往的韩国电影里,警察经常是蠢、钝、贫、丑、痞,再加上韩国警察的服装(除正装制服外)总给人一种车间工人感,你丝毫感受不到警察的威严,所以你每次看见影片里出现警察追犯人的时候,你都会有一种民工追薪的错觉。
但这一次算是彻底给韩国警察翻了身,出警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人刮目相看。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这部片子里你都会明显觉得警队素质明显高于匪帮,但是由于匪帮的leader太过高富帅、稳准狠,所以算是给匪帮找回了点面子。
对了,说起警匪片里的反派,由于是影视作品,本着高于生活的原则,一般说来,只要是双雄对峙的情节,反派基本是由帅哥型男扮演,以至于警察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罪犯的时候,你都恨不得直接告诉他们:找!
那!
个!
最!
帅!
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郑宇成那1米88的大个,再配上风衣和牛皮公文包,当他消失在人群中,警察倍感无力的时候,你就想说:哎找鸡毛啊,不就在那吗。。。
对了,影片里他和自己的BOSS最后那场戏太嘎嘣利落脆了,比《飓风营救》都脆。
韩国娱乐在明星打造上真的,太有一套了。
各式各款,受众辐射率从刚懂事的小孩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都有针对性,尤其是女明星的打造,我没有去过韩国,不知道生活当中的韩国姑娘到底啥水平,听说永远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真的没有发言权。
但我想说一点,未来有一天,整容会不会真的影响到基因,这就像是进化一样,人类直立行走之后就没有尾巴了,鲸鱼生活在水里之后它就长出鳍了,那么高丽这个种族会不会因为反正都得整容那不如直接长好看点呢?
不知道,反正这片子里韩孝珠挺有样的,据说还是天然的。。。
好了,迅雷的进度条显示《跟踪》粤语高清版已经99%了,这篇由电影展开的蛋逼也写到99%,我目前依然没有后悔,所以第一句话就不删了。
影片节奏而言,14年的韩版比起07年的原港版跟踪,配乐尚要出众不少,且镜头切换和长短掌握的比较到位。
不过不在一个技术水平的基础,所以很难说谁略胜一筹。
但是不得不说,梁家辉比起郑雨盛真是老练不少,老戏骨果然是老戏骨,这部电影里感觉把过多的色彩雕刻在韩孝珠和老大的身上,郑雨盛的笔墨略显拙,造型就不说了= =(始终没弄懂韩孝珠造型那么好看郑雨盛梳个几十年代的刘海是几个意思)最后一幕戏,郑和韩对视的感觉也没拍出来。
看过两遍任达华的 跟踪。
一遍是07年刚读初一,一遍是10年高一,没办法客观的说这两部片子谁优谁劣,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港版的 跟踪 。
尽管看这部片时全程舔韩孝珠的颜。
如标题所言,在普遍肉搏和各种炫酷高科技的轰炸之下,这部电影算是出挑了。
华语影坛的尺度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大家都在追求3D,追求爱情,追求青春。
而这部片子没人露点,没人谈情说爱,没有矫情的对白,却让我看的过瘾。
另外,由于今天星期四,影院人少,偌大的影厅只有4个人,包场了,看的可真是爽了!
剧情非常紧凑,无明显的bug,作为一部警匪片,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
且没有爱情故事在里面插科打诨,用一句话叫做满满的都是干货。
剧情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转了方向。
贼都是有智商的,套一句电影的话,这些贼都是出国留学回来的吗?在我以为马上就要被捉住的影子的时刻,剧情突发转变,最后用血的代价才抓回来影子。
帅哥死了,还是有蛮可惜的。
电影里训练追踪班的方法在大部分的电影都有出现,也不知道能不能够真的实现脑子的回忆。
我看警匪片喜欢看他们如何训练警员,那些可实践的训练方法和思路。
即使做不到像他们那样的敏锐,也能锻炼自己的大脑和身体。
这部电影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很有心,比如影子和花猪对上的时候,影子离开餐桌的时候,猎鹰注意到影子没拿伞,而花猪在起身的那一瞬间发现影子拿走了一把餐刀。
猎鹰在进入餐厅前,拿了两本杂志塞进了肚子里,是因为公寓里被杀的居民,和松鼠被杀,都是同一个手法,先刺颈动脉,后刺腹腔。
所以猎鹰得以保全性命,这就是老警察,小细节处就能看到出来。
所以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比较高,新警察紧张双手发抖,甚至忘记带手机。
老警察通过观察和总结在小处想办法保命。
比起那些闹洞大开的电影,主角死活打不死,刀捅不进的电影更加真实,更加有味。
韩孝珠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一个新出炉的小警察热血的冲动,面对前辈的不好意思,面对罪犯的紧张。
说话时,声音的颤抖都处理的不错,好像她的作品比较少,但是朋友给的评价是,韩孝珠出品必有精品。
李俊昊,你有一张好帅气的脸!
如果在确认影子的时候,松鼠的无线电保持静默,没有发出噪声来。
松鼠也不会被杀死,李俊昊作为韩国偶像组合2pm的成员,我这是第一次看他演戏,我给7分。
出演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多,不过该他上场的时候表现精彩。
坏坏的笑,最后死的那一幕眼神不错。
影子(不认识这个演员,但是魅力无法阻挡),收山前最后一单,反倒丢了性命。
这是在告诉我们,事不过三。
要懂得见好就收。
狠辣的眼神,利落的手脚,轻巧的杀人工具。
对于犯罪路线的精密设计和犯罪时间的精准推算,这个人不当军师可惜了。
最后的恼怒,回头杀了自己的师傅,心里应该还是充满了怨恨的吧!
明明可以提前退休,去外国享受生活,偏偏师傅不愿意收手。
一个惊天大案套另一个惊天大案的犯下去。
这个人的心理应该还没有坏到无药可救只有在威胁他的生命和利益的前提下,才会动了杀机。
抢劫银行的时候没有杀一个无辜的人,手下起了贪念,也狠狠的教训了手下一番。
有文化的流氓还是太可怕了点。
那张帅脸换一双眼睛的时候真的蛮恐怖的。
警察要想抓到小偷,就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再缜密的犯罪也有一丝丝蛛丝马迹可循,潜伏着努力嗅出对方的味道,一击即中才是王道。
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警察应该在小偷的队伍里才是,算出警铃触发的时间,警车到场的时间,撤退路线,要是有一个警察能提前猜到,估计也就OK了。
总之这部电影值得观赏。
电影整体架构较之前作并没有过大的改动,仍是以鲜为人知大隐于市的警察监视组为引,悍匪抢劫铺开剧情,高智商对决的跟踪与反跟踪得见张力,只是将这战场搬到了韩国,失了港味带着韩范加了绝密二字的跟踪,虽有感稍离地气,但韩国电影呈现的是更为出色的大格调,飙车追逐也好,喋血枪战也罢,比之今下的香港电影虽也能做到,甚至比韩国做的更好,但对于镜头感的把控却未能如韩国电影那般讨巧,兼具艺术氛围特写镜头的运用,一直是韩国电影的不二法宝,而在场景调度上受地域局限于一隅的香港电影某些画面也难能尽善尽美,这也是如今港片黄金年代不在的症结之一,《绝密跟踪》正是添补了这一不足。
比起《绝密跟踪》这个译名,我还是更喜欢《监视者们》这个更拉风且贴合的名字,影片虽讲述的是破获案件抓、捕罪犯,但它的重点在人——监视班,在剧情起伏背后是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支撑,这是一部犯罪类型片应有的厚度与标准,即类型的尊严,当然达成这一尊严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影片极佳的节奏感,不敢说全程无尿点,至少也是尿点稀缺的那一类。
影片以一次测验起头,薛景求饰演的黄班长、韩孝周饰演的应试者(后来的花猪)、郑雨盛饰演的犯罪行动首脑以及“监视班”全体成员悉数登场,导演仅通过地铁和马路的行走就将主要人物全部引入,叙事的高效可见一斑;然后利用平行蒙太奇,将韩孝周的入职与郑雨盛指挥犯罪行动的成功并列展开,既呈现出“监视班”成员个人记忆与分析能力的高超,也达成齐装满员蓄势待发的状态,与罪犯首脑郑雨盛的精准与冷血形成一种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在这一段落给到郑雨盛的几乎都是“控制一切”的仰视镜头,而他所处地理位置的高亦成为其抓捕难度与危险级的象征。
随后,影片没有急着让郑雨盛和“监视班”产生直接碰撞与冲突,而是一面呈现韩孝周融入“监视班”的过程,一面用郑雨盛持续的犯罪行动支撑看点,在这个段落,导演运用了颇多炫技式的镜头(如旋转镜头),同时也让“监视”这份工作明晰的区别于其他警种,即便背后有强大的“天眼”支撑,在没有获得嫌疑人有效形体信息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这种传统的方式,最终阐明了“监视班”人脑与郑雨盛人脑的对决实质。
抓捕行动的成功,既是正义必胜的理念化身,但我们能在韩孝周的成长、薛景求的大义以及娴熟默契的团队配合度中找到更令人信服的理由,这就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应有的水准,它才是撑起票房的中坚力量。
(片尾任达华的出现,牵引出某种港片的情愫,如果说本片与哪位导演的风格最接近,我能想到的就是去除宿命感的杜琪峰)
第一个差异是本片就高大上了很多,看烧钱规模就不同,装备、撞车、特效。
第二有一点耍帅(感觉浮夸),演员化妆、服装、面容都很干净。
首先当然是投资规模的原因,其次就是城市格局、特点所致。
韩国的城市当然大很多,其次当然香港地小人多,不像韩国,到处拥有宽阔的行车道路,但世界也很少有香港这样极富特色的城市。
所以很多港片的味道是离不开这个独特城市的载体的。
第三还有点“神”。
当然电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神”,但多了反而就不真实。
这种不真实在本片有三处,因为要耍帅嘛,反而港片处理很好。
第一是本来就处于视觉盲区或没留意,女主竟能像机器一样扫描到未曾谋面敌人的住处,就“神”了,不真实。
港片是女主偶然才再次碰见的敌人,其实这里还要联系到下面要讲的核“天在看”,敌人本来就离开,但为了见师傅才被女主撞见,像注定了一样。
第二是班长确定敌人,韩片班长首先在进部署时就在一堆人中留意到一个穿黑服的人,然后在后面跟踪中就确定敌人,这也太“神”了,那么多人,穿黑服有罪吗,在港片狗头是在一个人经过珠宝店留意敌人的,注意是一个人,他后面在跟踪时碰巧又是这个人,他当然有合理理由怀疑他了。
第三个就是敌人在饭店里盘问女主,这就有点神了,原港片就表现敌人是个极度谨慎的人,通过给一个场景,即坐车时感觉对面喝奶茶的是警察他就急急忙忙下车了来表现,在他盘问女主前港片给了他一个回忆,他之前见过女主(韩片没有),现在又见到,他变态谨慎就让他怀疑了女主,虽然没证据,也合理解释他为什么后来会轻易就放过女主。
但韩片敌人就直接来盘问女主,这就有点神了,好吧就算他是有把握,所以才直接盘问女主,但后面直接放过她是没有道理的。
第四缺乏港片的核。
监视,还有一层含义是天在看,这里港片给他赋予了一种道德观(敌人对他师傅说,菩萨不会保佑他这种人的),使之体现在现实中。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行踪暴露,其次是雨突然停了(这里韩片也有展现,但也仅仅是展现而已,没有表达核的宿命观),最后极具讽刺的是敌人逃跑是意外身亡,好人没有死,都是港片的核“天在看”的体现,不理解的话就会被当成是肤浅的戏剧性,这是不对的。
对比下来还是喜欢港片。
韩片就耍帅商业片而已。
《绝密追踪》。
8分。
韩语导演曹义锡作品。
作为一部2013年的作品,曹导展现了相当卓越的叙事能力。
故事并不复杂,一群高智商匪徒在一个幕后大佬的指挥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近乎完美的犯罪,目标一次比一次庞大。
与此同时,特殊犯罪专案组成员在老大猎鹰的带领下,正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将这群罪犯一网打尽。
新入队员花猪表现突出。
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在现今社会,星罗密布的摄像头成为破案利器,小组终于通过分析锁定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并逐步端出包含影子在内的所有人。
故事相当精彩,女主韩孝周表现十分在线。
进来在研究韩国电影,我发现是,我看一个,一个牛逼,看一个,一个牛逼。
首先,说,对于电影的角度,韩国导演和中国的绝对不一样。
其实,中国导演挺可怜的,这个不能拍那个不能拍。
不是说嘛,在中国的娱乐圈,才华是没容易被淹没的。
难得几个有才华的导演,还得为了电影过审,天天装个逼,假文艺。
这个是个翻拍,既然没看过游乃海的,那么,就没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完全是当一个新的题材来看。
但是,像这样的特工,这种类型的影片,倒是接触过,所以,一看,超级记忆,相貌特征,身高体重,几点几分干了什么。
似曾相识。
简单的说,故事就是,一个菜鸟美女经过考核进到组织里,而赶上一个很牛逼的人,组织犯罪,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手,以至于同事也有殉职的。
最后,依靠感知力,或说职业感觉,找到牛逼的人,干掉他。
松鼠长的很像大左有没有。
薛景求太牛逼了,韩国陈道明啊,任何角色都那么带劲。
韩孝珠笑起来很可爱。
不敢说,翻拍胜过原版,但他对原版精彩桥段近乎0差异的copy,让人不禁佩服他的勇气,也更说明原版就算难以超越亦可复制的经典存在。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听说或看过《跟踪》,也许他也不会被列为必看片源,但看过《监视着们》,你一定会想去看一下原版《跟踪》,至少比较一下不同文化下的差异,也是一种乐趣。
所以,一定程度上,《监视着们》又唤起了人们对港片的热忱。
客观地说,韩国人是谦虚的,尽管他们在某些领域(电影)已经远超我们,但是他们仍会谦虚地向别人学习,甚至冒着抄袭的零创意指责,依然坚持把最好地呈现给观众,这种真诚地膜拜让人钦佩。
结尾处,任达华的惊鸿一瞥,更是对原版的致敬之处,也很聪明,我这不是抄袭,是买了版权的!
原版的主角都来为我客串,既为续集埋下伏笔(猜想),又光明正大了自己,还赢得了华语观众,真是太会做生意了!
如果电影是宗买卖的话。。。
去年,在潜行狙击之后,看了杜sir的跟踪。
忘记了出于什么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完全不知道潜行狙击是借鉴了杜sir的跟踪。
反正看到此片的开头以及狗头sir这个代号,我还挺亲切。
但更加替tvb的编剧捉急啊。
这次郑雨盛的监视者,倒是蛮早就听说了。
没有特别急着想看,直到发现居然是韩版的跟踪,是真正的翻拍,所以就在今天,重新温故银河版,再看了本片。
韩版的跟踪,故事的脉络以及重要的情节上基本跟银河版无差。
相似度超85%,接近90%。
更改的地方:去掉了张兆辉这个人物,把意外而生故的交警安排成小组的成员,删去了原版里的绑架案,改动了结尾郑雨盛(梁家辉)的被捕过程。
职业珠宝盗窃团伙,变成了职业盗窃团伙。
中间人的戏份增加。
在前90分钟的故事里,韩版在追踪手段上比银河版更加专业。
一些细节也有所提升。
比如为什么那个胖子刷了卡。
在银河版里面,我就觉得这个地方是漏洞。
因为感觉胖子不会那么粗心的主动刷卡,留下记录。
韩版的改动更加合理。
此外,在第一次行动差点出事后,韩版里郑雨盛这个反派头头的凶狠做派,让人挺胆战心惊的。
个人觉得韩国这几年的动作片的观赏性还挺不错的。
这次韩版将郑雨盛的角色塑造成谨慎、冷血、狠毒的摸样,还是挺有点可看性的。
特别他杀人的场面,与中间人的那些戏都挺酷的。
所以让我觉得韩版的观赏性真的强于银河版。
银河版的跟踪其实是很平的戏。
前面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
都是一些人物个性的塑造,特别是狗头sir、猪女、madam。
梁家辉这个角色前面看起来还是忠义+谨慎。
直到杀死交警才看到他的狠毒。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人物是比郑雨盛版的更令人生畏的。
因为你根本看不出他是那样的人。
但本片后面半小时的戏,坦白说让我有点失望。
假扮交警的同事之死这段,我觉得韩版的时间短了。
madam的那场训斥戏没有了,一路跟随那种紧张急迫的场面没有了。
我还是更喜欢银河版的。
虽然我觉得徐子珊在那场戏里一直救人不吭气有点无法理解。
然后因为这段的人物关系的改变,使得抓到郑雨盛这件事变得更有点私人恩怨的纠缠。
反而银河版加入了新的案件。
再自然过渡回到这个案件,更让我喜欢。
也符合影片开头任达华(薛景求)讲的关于跟踪时山穷水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案例。
而且这样的安排让猪女(徐子珊)的那种不断犯错但是不断成长的内容更丰富。
而韩版那种,其实特别狗血,非常韩剧的style。
呆在家里闭关,然后上了地铁忽然以前的事情就脑海浮现了。
我完全不喜欢。
但更不喜欢的是薛景求(任达华)遇刺后这个故事的改版,太好莱坞了。
太想要动作场面了。
所以原版最精华的没有了。
一个关于自己的冷笑话。
我好喜欢任达华的那个冷笑话,在最绝望时的坚强,这种幽默感是银河映像的浪漫。
这段与徐子珊(韩孝珠)在雨中寻人无果伤心捶地,忽然骤雨急停,太阳露出,疑犯出现。
多么美好的场面 啊。
可是韩版啊。。
我就不说了。
太商业了。
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感动的。
在看片前,我还在yy不知道杜sir会不会看韩版,我看完我知道肯定不会看,假如真的看了,会觉得不过如此吧,哈哈。
韩版把跟踪升了级,翻拍成了一部观赏性不错的商业片。
但是在影片的水准上,还是银河更胜一筹。
但是不管你是否看过银河版的跟踪,韩版的监听者们都还是值得一看的。
点评一下演员:薛景求是我非常喜欢的韩国演员。
他的绿洲与摩天楼的演出让我印象深刻,这次的角色塑造也很不错。
是个非常不错的演员。
只不过,任达华的版本我更喜欢一点。
那种味道好难形容。
同样是导师,但又有点如父的感觉吧韩孝珠比起徐子珊,因为她早就不是新人了,所以在电影里没有那种新手的嫩。
徐子珊的嫩和她的角色一样吻合。
有点潜质但却不成熟,需要经验要好好培养。
而韩孝珠是有实力的新人,有些拽有些自作主张,需要管理。
定位不太一样,大家都表现的不错。
韩孝珠电影里我觉得蛮漂亮的。
郑雨盛对梁家辉,这个最没可比性,基本上人物的设置都变了。
梁家辉是那种老江湖但是又有江湖规矩与自己准则的那种头头。
他也只是在非常情况才会杀人,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
而郑雨盛是个乖戾的头头,他有自己的规则,违背者他会残酷的给予警告,他杀人可以用如麻来形容。
不留后患要杀人,你背弃我更要死。
他比起领导,更像个杀手。
其实郑雨盛在戏里挺有型的,但是我没被迷住。
因为这种性格的反派很多,所以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ps:其实看跟踪时,倒写不出点什么。
反而看了这部变得这么有话要说了。
韩孝周代表作品(青龙奖最佳女主角),翻拍港片《跟踪》,比原版好看太多,人物又好看剧情也发展得很到位,
看得出是用心拍的片子,可是有点画蛇添足,多余的东西太多,对人物的描写不够真实,感觉是在突出某一个人的能力,其实原作是为了突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新的编剧显然还是不够理解这部电影的内涵,故事一再让人看不下去,也是它过于繁复的结果。
5/10
任达华。。are you ok?
补标,开玩笑呢?
最近韩国流行翻拍港片了吗?
一边看一边怀疑这是向银河致敬的追踪,一直到最后港版队长任达华的客串出镜才确认,只不过香港天然的小小街道生硬地搬到首尔真的科学吗?梁家辉的黑老大秒杀郑宇盛(没办法帅哥一出现很难不注意他的脸蛋),韩孝珠太亮丽太出挑了相比还是港版好,还有最棒的银河配角。是成功的商业电影随便看看就好,三
翻拍自游乃海的《跟踪》,水准嘛,也就凑合看吧,无惊喜。松鼠第一次出场就知道他要挂;花猪神经质的小手势还以为是个伏笔,到后来也没了交代;郑雨盛依然无演技,而且胖得像个猪头。那些喊着“翻拍已经甩了港片原作几条街”的人是什么审美?说“韩国警匪片依然屌爆天”的人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我擦,看了2个小时居然没认出队长是薛景求大叔
韩版港片
结局弱了,别的整体都不错!演员选的很成功已经成功大半了
太坏了!又用萌妹子勾引我!
不错的翻牌片(港片《跟踪》)
前二三十分钟真棒啊,我的内心在狂喊四星以上啊啊啊,然后也不知道是要刻画女主角还是怎么样,影片开始时攒起来的一股气就泄了…这种片本来就是群戏,人多才精彩,才能感受到棒棒哒现场调度。结果结尾又成救世主拯救苍生了…原来是翻拍啊,去看了银河那版,回来改了两星。感谢导演给我推荐了《跟踪》。
整部电影构思很精巧。韩孝珠绝非没有演技的花瓶,很多小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到位,内敛沉稳,和以前的甜美形象差距挺大,但总觉火候未到,青龙影后有点底气不足。郑雨盛深情形象看多了,演起反派居然也狠辣凌厉,令人胆寒,他的结局也太弱了吧,当年最佳男配没拿到真是冤。任达华的客串是彩蛋。
还不错
翻拍自银河映像游乃海的《跟踪》,剧情和风格几乎一模一样,卡司也是众星云集,二者选其一看即可。……韩版做了本土化和细节上的改编,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也可以说故意墨迹,总体上是乏善可陈,如果觉得好看,其实是在称赞原版罢了。……演员的选择上几乎完全照搬,冷静装逼的梁家辉由郑雨盛扮演,粗糙邋遢的任达华由薛景求扮演,这二人都延续了港片的人设和风格。……女主可以提一下,风韵亮眼的徐子珊由小美女韩孝珠扮演。她们俩的特点都是美女,但因为跟踪都要隐藏自己性感美丽的一面,尽可能让自己普通,她们俩都合格了。……片尾彩蛋任达华出场,相当于致敬了一下自己的原版。
这么小成本+主旋律的片子,大陆不翻拍让棒子先手了,太可惜。
黑色风
事前完全不知道,看了20分钟直到出了片名就猜测怎么和《跟踪》那么像,到了掉硬币那边彻底确认了。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改编,设置比原著的叙事更乱一点,为什么却会比原著《跟踪》的分数更高?到了结尾任达华出来的时候彻底亮瞎双眼。这是要致敬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