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书后试试看会不会有电影,果真有。
自认为导演演员选得不对,周迅有灵气,但书中的宁静自然比她多一些说不出来的味道,在电影中,没有找到。
张信哲的声音是败笔,而且爽然不应该更瘦更高更有主见的样子吗?
在电影中还是没找到。
读书的时候,读到爽然心中有离去之意,收拾行李,要求宁静留宿一晚时,那时内心是很悲恸的,在电影里,少有这种心疼的触觉。
也许,是被张信哲的声音打破了什么。
正如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破。
不过,片尾曲倒是可以的。
算是看过。
-年少轻狂后孽缘般的宿命感 懦弱和不彻底当开始亲密到只有爱情当后来疏离到只有回忆当未来缺失到只剩平静一生 无论是干柴烈火或是浓烟滚滚终将过去当心不再痛 泪不再流时欠下的纠葛 该清的便清了只是有谁还唱着当时的歌-是谁和谁的心刻在树上的痕迹是谁和谁的名留在墙上未曾洗去是谁给谁的信藏在深锁的抽屉是谁和谁和身影留在泛黄的相片里而那些做过的梦唱过的歌爱过的人那些我们天真的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事而作过的梦唱过的歌爱过的人留在漫漫岁月不能再续.......
《烟雨红颜》是挺清汤寡水的爱情片,想要说点什么又不想说的太直白。
背景放在民国,主人公一个是地主家的小姐,一个是小资产阶级表哥,还有道貌岸然又没主意的追求者。
周迅的声音也许很独特,却缺乏厚度,她的表演生涩得让人难受,面部皮肤缺乏弹性,下眼皮严重塌陷;张信哲的演技还不如他送赵宁静的那两包茶叶。
张信哲版的林爽然,说话声音好像中气不足,柔若无骨,即便与赵宁静独处一室,也没越雷池一步,更要命的是,赵宁静表白说愿意不顾一切和他在一起,他还是说,我十年前就已经死了,好像一下子就定了一辈子,既然十年前就死了,为什么不真的去死,还苟活这么多年,搞得赵宁静婚也离了,还是只守空房,靠教书养活自己;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好不离不弃的,赵宁静甚至亲手收拾好林爽然去美国住一辈子的行装,都知道他不会来了,为什么不追到美国去?
熊大夫和林爽然其实是一样的货色,都有胆烧情敌家的店了,老婆提离婚的时候连句话也不敢多说,只在床上躺着流泪。
没看过原著,人,有时候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片子最大的看点其实是布景,人物的服装,赵宁静最后住的房子尤其值得作为怀旧派人士家居装修的参考。
我就想要一个贴满彩色马赛克的卫生间。
在水边洗涤一捧梨花的少女,驾马而来的男子,软声问路,清亮的眼神直直看来,引得少女频频回头。
电影《烟雨红颜》,十年前看的了。
是最近听小虫的歌听得满心悠扬起来,今天突然就想起这个电影。
之所以念念不忘,是记得周迅穿着无袖的旗袍,站在阳台处那句“心跳的地方就是故乡”,然后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
小时候看完就拼命想这么凉快的衣着怎么就下雪了,年轻的心还拼命被那句念白给撞击得五迷三道的。
刚刚又找出来看了,当然要下起雪了,穿的是什么不重要,什么季节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心里下起很大的雪,漫山遍野都是雪。
这场雪,不是长城外兴冲冲跑着的少女手中的那捧初雪。
这场雪,不是和表哥林爽然嬉笑放鞭炮的雪夜。
这场雪,落在上海,落在异乡,落在心的故乡,落在听说你再也不会回来的消息之后。
少女小静,穿的不是圆鼓鼓的棉袄,梳的不是两条辫子。
等了十年,一丝不苟的盘发、服服帖帖的旗袍、踩得人心一惊一叹的高跟鞋声。
其实不管什么模样,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为了再见到你,爽然。
“我已经变了,不再是当年你爱过的那个男子了,我已经沉下去了。
”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她对你的心依然是少女小静的心,她盼望的不过是你不顾不弃的回应,你却还是和十多年前一般,离她而去,而且这次是永远再不会回来了。
有人不变的懦弱啊,有人不变的执着。
小静换上白色旗袍,拎着箱子在清晨离开丈夫,笔直的背影像一株倔强的白色梨花;她搬进爽然之前租的小楼,以林太太自称;她换上新的家具,勤劳打扫,等待心爱的人归来......看着这个瘦小的女人在做这些事,宛如十多年前在面馆里吃完面后,坚定了心意后露出一往直前、心无旁骛的知足的笑容一般。
她真的相信爽然会回来吗?
“东西都空了,好像要搬家似的。
”那噙满泪水的眼睛、那站在门外不肯离去的背影,她知道,他有很大可能一去不回了。
但她还是选择离开丈夫,没有找理由粉饰然后留下,她在照着自己的心走,她终于可以跟着自己的心了,她希望活得快乐。
无望的等待,那封晚来的信,内容如何很清楚了,不用雀跃地马上打开,那不是情人的相思倾诉,转身换上新鲜的玫瑰,给苍白的日子增点色彩吧,开了冰箱拿了酒,冷冰冰灌上一口。
然后坐在风中看完那封总归要看的信,果不其然,他说:“我不要你跟着我一起沉,不要等我了,我不会回来了。
”要冷笑一声吗?
如他所言,这是一段充满伤心的爱情。
一口气,余下的酒全部饮完,哈,没有预期中被呛出泪水呢。
白色的窗帷随风而起,坐在这个已经没有他气息的小楼里听着自己的心跳。
因为早知结局,所以看到小静这些努力的举动时,我悲恸地涌出泪水。
这样的女子,原本就该值得更好的爱的,但爱情,本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她也不过是跟着自己的心罢了。
爽然那样的男子呀,即使他有名字,他也不曾负过什么责任,还不如河面上那座无名的桥呢。
他放弃未婚妻,那也是好好的一个女子。
布庄被烧、事业遇挫,他只会生场大病。
病中声声念着“她在等我”,病后说“她不答应,我会死的”。
熊应声都会一回回求婚,你何曾将你的爱意说出过。
她不过是要你一声承诺、一声请求,懦弱的你呀,自卑的你呀,注定了这些。
电影里是爽然停车暂借问,但原著似乎是熊应声来问路,明天把原著看看吧。
记忆里这部电影的氛围就是冷冷清清的,今天找出来看的的虽然不是高清,但画面确实就是不明亮的。
即使是小静坐在爽然自行车后座上沐浴在阳光里的脸庞,也因为冬日的关系,只觉得稍纵即逝。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故事的走向。
不甘心的观众我,不停的提出如果。
如果那场大雨里,爽然把失意告诉小静,或者小静没有发脾气甩开他的手而是耐心地陪在他身边;如果小静拿到退回来的围巾,没有回沈阳而是去南方找爽然问清楚;如果病愈后的爽然来求亲,来告白,来要求小静和他走;如果小静看到瘦了一圈的爽然问清楚他的心意,或者是看清楚自己对熊应声的心意;如果小静问出爽然在美国的地址,能够写信并且信能够被送达到;如果小静在爽然会美国第二天也能想到办法跟过去,爽然肯定不会不管孤身前来的小静吧。
好吧,如果若成真,就不会有这部赚人热泪的电影了。
年纪小的时候看,虽然最后很遗憾,但感受到的却没有现在多了。
那句“心跳的地方就是故乡”对我很有影响,并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发的强烈,只希望自己不会像电影里的人物一般遗憾和后悔。
其实,我想小静也不曾后悔或是遗憾,她应该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但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我们把能做的都做了,觉得都是对方的问题,对方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呢?
爽然是不争的性子,但他对小静的心倒是真真切切的,纵使事隔十多年,那条围巾还是随身而带。
连那个熊应声也是可怜的人,对小静的爱又何曾少,因为愧疚而一味放纵,但爱情这件事,不是你爱了,就能要求我也同等回应的。
小静总归还是跟着她自己的心的。
看到有人吐槽张信哲的演技,但是他的气质还是很适合这个角色的,开头他的声音有些难以接受,看到后面也就适应了。
周迅的小小巴掌脸上,一双杏仁大眼实在叫人欢喜。
嗯,从七点半到现在,看完电影,看看影评,自己又写写东西,已经是十一点了。
好的电影,是值得这么长时间花费的。
什么事情呀,都是最美不过初见。
你说你这十年来活着根本就是多余。
爽然,你永远也不会明白,十年前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觉得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异乡,而你是我唯一的希望。
我真的没有骗你,我活这些年就只是为着你的。
而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只有心跳的地方,才是故乡……赵文静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对于这十年的等待该是多么无奈。
当我终于明白了你时,你却找不见了。
我在这里,在我相信你会出现的这里,不停地寻找,一直在等待,留着自己这条命,只是想再见到你,把十年前的错过,寻回来。
是你,是寻找你,见到你的执念,支撑我穿过战火,活在我不爱的人身边;我逡巡电影院,我吃王家沙拌面,都只是想再见到你。
可最后,你只是告诉我,你已不是你。
你逃离,逃离我的执念;我亦明白,时光流水,被带走的光阴,便真的再寻不见。
你说,我们的关系好像一直都是悲伤。
其实你忘了,那年梨花如雨,在你的脚踏车后我感受到的风是温软的。
那时候,我们离得很近很近。
你说,那是悲伤吗?
我说,有你的年月里,才是我遍寻不见的故乡。
这就是我们再次相逢的意义吗?
让我放下在今世再等待你的执念,回到过去里。
梨花林,我闭眼坐在脚踏车后座,你呼哧呼哧蹬着车,回头看看我,故意晃了一下车把手,我一个趔趄差点掉下车来。
我打你,你大笑了起来……再见烟雨,红颜未老。
写于2012年12月重温
正在看《烟雨红颜》。
《停车暂借问》这名字应该更合适这电影。
《烟雨红颜》咋一听还以为是江南水乡的凄婉爱情。
打开一看?
竟然是东北荒原的欲说还休。
坦白说,要不是张信哲VS周迅的组合,我未必会对它感兴趣。
赵宁静啊赵宁静,你为什么那么安静?
林爽然哪林爽然,你哪里有个爽然的样子?!
两个爱情太极推手的高手,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然后悲哀一生。
其实,当我看到周迅在阳台上喝可乐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了,爱情并不是它最终的主题,那是一段回忆、更是一段成长。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骂骂这两个家伙的爱情态度,anyway,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maybe更美丽?
I don't know.可看上去真的很美丽。
如果现在还有这种欲说还休…… …… 会怎样?
lp说要去看烟雨红颜,本不太想去。
以前很喜欢张信哲的歌,不过他和孟庭苇一样都是看过真人就感觉大打折扣的歌者。
看过张信哲的舞台形象,一直以为他根本就应该躲在音乐的背后,不应该抛头露面。
各种普通话在电影中出现,张信哲的国语根本就跟整个故事的东北背景不搭调,一开始就感觉不适应,加上整个片子都没有字幕,只有原音,听着忒辛苦。
很多情节上听不清楚对白,只能根据前因后果猜猜。
故事很简单,虽然很多对白没有听清楚。
但是觉得很闷,简单的爱情故事很多,好看的也很多,而且大多数好看的爱情都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人物承载的逼人代入角色的魅力,可是烟雨红颜中的周迅和张信哲都没有这种魅力,苍白。
浪费时间,看这么一出电影。
不过据说这个电影是一部曾经非常出名的小说改编的,有空看看那篇小说吧,因为片子越是不好看,说明原著的小说的魔力大到让眷恋它的人无法控制。
相信导演太着迷于这个故事了,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完全陷入自己的世界,无论拍成怎样,他都满足了自己对一个梦的追逐,就是苦了我们这些观影人。
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看这部电影了。
应该是高中时在电影频道。
中午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胡思乱想。
思绪纷乱得叫人窒息。
室友在小声地放着不知谁的rap。
下雨,门关着,有些昏暗的压抑。
雨已经断断续续的下了小半个月了,让人有些烦躁了。
前天扬宇他们来,昨天他们走了。
来去匆匆,可是我居然还是很平静,还在心底抱怨着为了接待他们又浪费了一整天的复习时间。
这样心烦意乱的中午,突然想起一部叫《烟雨红颜》的老电影。
太平常不过了。
对有些神经质的我来说。
张信哲的气质是忧郁的。
还记得在剧中他的角色叫爽然,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那个干净的宁静的男孩,有些瘦弱的无力的样子。
至于周迅的角色已经忘了名字了。
也懒得去找了。
烟雨红颜。
这是个很美丽的标题。
从标题里就透着淡淡的幽怨。
只是有些奇怪,这样的标题居然是放在东北那苦寒的地方,心底想着的是江南水乡才有的迷蒙。
忘了剧情了,只记得爽然骑单车载着周迅,周迅开怀大笑。
这样老套的场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似乎。
还有整部电影弥漫着的忧伤的基调。
有时间找来再看看吧。
期末考会结束的。
今天看了张信哲和周迅主演的《烟雨红颜》。
两个人经历了很多悲欢离合,最终还是没在一起。
周迅选择了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但她始终忘不了他,她尽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和他在一起的机会,并把离婚作为他们重获幸福的手段。
而他却以各种理由不支持她的离婚。
他说,你不要和他离婚,你跟着我不会幸福的。
我在十年前(十年前,他遭了一场变故)就已经死了,这十年我是多活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沉,但我想一个人沉,我不愿你跟着我一起沉。
周迅说,我对你的感情本来就是自暴自弃的,我要和你一起沉。
最后结尾的时候,周迅收到一封信,内容还是一样的,充满了悲观色彩,特别是“我们的情充满了悲伤”。
周迅穿着旗袍,推开窗子。
手轻轻地接住空中飘着的雪花,心里叹道,十年前我妈死的时候,我觉得不管在何处,始终是异乡,你是我唯一的希望。
我真的没骗你,我活者完全是为了你,原来只有心跳的地方才是故乡。
这样的男人何必去爱,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一个在感情方面软软弱弱的人,不值得拥有爱情。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爽然没有念完的一段红楼里的词句,也许,恰描述了整个故事,还没有看完,先放一放,放一放……
原来张信哲还演过电影==~还是刘德凯导演的~~
佛曰:“不可说”
爽然,你永远也不会明白,10年前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觉得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异乡。我真的没有骗你,我活这些年都是为着你的,而如今我才明白,只有心跳的地方才是故乡。
0
男主用张信哲实在太失败,即使是周迅也很难演绎东北姑娘,节奏太跳跃情节交代不清,所有演员的口音都很奇怪反正感觉不是沈阳抚顺一带的……
其实张信哲演得还不错,只是他略带港台腔和独特的声线让人出戏
小时候在地方台瞥过结尾,今日得见全片,迅哥独秀。
情节已经很模糊
风车 故乡
两个人声音都很好听~
特别喜欢原著小说,电影尽力还原了它的氛围感,可惜影视作品终究在想象和代入感上会输给文学。ps:导演真是那个费云帆吗?!他的镜头语言很有想法呀,印象很深。
错的时间对的人,往事成风,有些东西只适合怀念!
我不理解,结了婚还一直想着别人吗……
清晰地记得 雕花阳台上挽着头发的周迅 墨绿色的旗袍和飘摇不定的梨花中 风尘的美中透着刺骨亮眼的泥土味 美就不过如此了
看得我很想死。
小说超好看哦!电影拍的还不错。
你不是原来的你,我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周迅美极了
凑合看看
像你这样的人,我是没法子帮你提起来的,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你一块沉。其实我对你的感情,本来就是自暴自弃的。 原来以为,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天堂。而现在,我才知道,只有心跳的地方,才是故乡。